医学免疫学重点总结

2022-09-06

总结对于个人的成长而言,是我们反思自身、了解自身、明确目标的重要方式,通过编写的总结报告,我们可以在工作回顾中,寻找出自身的工作难点,掌握自身的工作优势,更加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医学免疫学重点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医学免疫学重点总结

《医学免疫学》教学总结

基础医学部微免教研室

自学校升为本科院校之后,学校加强了本科专业建设的投入,加大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的力度,经过几年的发展,学校在硬件、软件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现结合自己在《医学免疫学》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对本、专科教学区别、“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执行情况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总结。

《医学免疫学》是研究机体防御系统,即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主要包括三部分。基础免疫学从基因、分子、细胞和整体等不同水平研究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抗原的特性;及免疫系统对抗原应答的机制与规律。临床免疫学包括免疫病理学和临床疾病免疫学。免疫病理学为本课程内容,主要研究在疾病条件下,免疫系统的变化及对抗原应答的规律。免疫学技术主要包括免疫学诊断、预防、治疗技术原理,以及免疫学实验原理与技术操作。

医学免疫学还广泛渗入到医学各个领域,形成了众多分支学科,成为指导医学实践的理论基础。因此,医学免疫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主干课程,是医学生必修的医学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教学使7年制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当了解免疫学最新进展、实验室技术,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课程及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一、本、专科教学区别

(1)人才培养目标不同,专科是培养具有某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中、高级人才;培养能适应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和广大农村工作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具有某一专门技能,能从事某一种职业或某一类工作的人才。本科是培养较扎实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级人才。要求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和习惯,能适应和胜任多变的职业领域。

从培养目标可以看出专科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 而本科教育知识的讲授不仅要向学科的纵深发展,还要注意学科间的横向关系,与此同时,本科教育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 (2)课程体系不同,专科该门课是与病原生物学、寄生虫学合在一起,而本科是独立的一门课,专科免疫学部分是20学时,而本科是54学时。

(3)教学内容不同,专科教学注重横向的职业岗位知识模块,强调岗位业务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理论以“够用”、“实用”为度。本科教学注重纵向的框架式知识体系,强调课程的整合、学科的完整和综合,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迁移。

(4)教学方法不同,专科教学过程当中主要以讲述为主,主要目的是让学时掌握基本的免疫学知识,本科教学方法要多样化,除了讲述,还要穿插启发式等其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执行情况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把学生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根本,就是时时处处把学生的切身利益放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首位,就是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去开展教学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平等地交流和对话,学会倾听来自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用由衷的、自然流露的、不加修饰的语言去唤起师生之间的理解和共鸣。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理解学生的观点和需求,支持学生的表达和行动。但是“以学生为中心”决不是对学生的一些不合理想法和行为置之不理、任其发展,决不是抛弃学生尊敬教师最基本最底线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决不是在学生犯错误后的姑息迁就、视而不见。一方面要注意给予学生申诉、利用、维护和保障自身合法权益的机会和渠道,另一方面更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提供适当教育,强化管理,注意倾听,注意观察,注重分析,注重诊断,把握学生鲜活的实实在在的个性特点,进一步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在《医学免疫学》教学活动中,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而不是一味的填鸭式教学,免疫学是一门非常难学的学科,抽象难懂,为了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课间与学生讨论免疫问题,鼓励学生课堂提问,主动找学生谈话,询问有哪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在下节课再重点解释一遍。课后找学委了解整个班的学习情况,对文科班和理科班采用不同的授课方式,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好免疫,理解免疫,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

医学应用型人才是指能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和一般疑难急症的基本能力;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较高的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综合素质;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中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医学专门人才。

医学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是突出“应用”二字,在《医学免疫学》教学中,除了学习基础的免疫学知识外,我加大了那些与免疫学相关的临床疾病的授课力度,在课堂上适当增加了病例讨论环节,给出一些与免疫学有关的病例,让学生用免疫学的知识去解释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和防治方法,在加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了《医学免疫学》这门医学基础学科与临床实践的联系。

最后,希望在学校领导的正确指引下,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顺利通过本科评估,使学校建设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

第二篇:医学免疫学

医学免疫学 (Medical Immunology)

教学目的与要求

课程性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和基础医学等专业基础必修课

基本内容:《医学免疫学》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和基础医学等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医学免疫学概论、抗原、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细胞因子、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MHC及其编码分子、固有免疫应答的组成细胞及其功能、抗原提呈细胞及其抗原提呈、T细胞及其T细胞介导免疫、B细胞及其B细胞介导免疫、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特点及其机制、免疫调节、超敏反应、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移植免疫和肿瘤免疫的理论基础、免疫学基本实验技术。医学免疫学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和基础医学等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了解免疫系统在病理状态下组成与功能的改变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更好地将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应用到该专业其他各学科。

基本要求:从理论上掌握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免疫学功能、免疫系统应答机制及其相互调节;了解病理状态下免疫系统异常应答机制。

教学方式:

大课讲授基本理论,实验课介绍免疫学基本实验技术的原理与应用,课程考核为期末闭卷考试结合实验课实验报告进行综合评价。

教材:

一、教学用书:陈慰峰主编:《医学免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

二、实验教学用书:刘瑞梓编写:《免疫学基本实验技术》

三、参考教材:

1.龚非力主编:《医学免疫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

th2.Roitt, Brostoff, Male: 《Immunology》, 人民卫生出版社,6 edition. 3.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Abbas, 2004, 5th 4.Immunobiology,

Janeway,

2004,

6th Ed

教学内容、要求和课时安排:

(第1周) 第一篇

概论

免疫学简介(2学时)

教学内容:

1.免疫、免疫学及免疫功能

2.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意义、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3.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4.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教学要求:

1.握免疫、免疫学及免疫功能的基本概念、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意义、 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2.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

(第一周)抗原(2学时) 教学内容:

1. 抗原、半抗原、免疫原和抗原决定簇、T细胞抗原表位和B细胞抗原表位、TD-Ag和TI-Ag的概念及其基本特性

2. 决定抗原免疫原性和特异性的主要因素; 3. 交叉反应及其生物学意义;

4. 各种类抗原和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及其医学意义 5. 常用的有丝分裂原、弗氏佐剂作用机制;

教学要求:

1. 掌握抗原的概念(广义、狭义)及其基本特性、半抗原、免疫原和抗原决定簇的定义、TD-Ag和TI-Ag的概念、T细胞抗原表位和B细胞抗原表位的差异以及与TD抗原的关系;

2. 掌握决定抗原免疫原性和特异性的主要因素;

3.了解交叉反应及其在临床的意义、常用的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佐剂、有丝分裂原、超抗原)的概念、种类、机制和生物学意义。

(第一周)第二篇 免疫分子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2学时)

教学内容:

1. 免疫球蛋白理化特性、结构及其主要生物学功能

2. 免疫球蛋白编码基因及其多样性产生机制 3. 抗体异质性、人工制备抗体的种类和特点

教学要求:

1. 掌握免疫球蛋白的结构、酶解片段及其主要生物学功能

2. 了解抗体异质性、免疫球蛋白理化特性及各类免疫球蛋白特性功能 3. 了解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特点

(第二周)第四章 补体(2学时)

教学内容:

1. 补体系统的组成、命名、基本特征和主要生物学功能。

2. 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不同激活途径的异同点及其活化的调节方式和意义;

3. 补体受体和膜结合蛋白的主要生物学意义; 4. 补体系统与临床疾病的关系。

教学要求:

1. 掌握补体系统的组成、基本特征和生物学功能;补体系统活化的特点及各种不同补体活化途径;

2. 了解补体的调节方式和意义、补体系统与临床疾病的关系。

第五章 细胞因子(1学时)

教学内容:

1. 细胞因子的分类、定义、共性和功能和效应机制 2. 细胞因子和临床

教学要求:

1. 掌握细胞因子的概念、共性、分类及功能、主要的细胞因子及其在免疫机制中发挥的作用。

1 2. 了解细胞因子与临床疾病的关系。

第七章

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1学时)

教学内容:

1. 白细胞分化抗原、CD抗原、细胞粘附分子的概念;

2. 与免疫细胞识别、活化和效应相关的CD分子; 3. 细胞粘附分子的分类、特性和功能

教学要求:

1. 掌握白细胞分化抗原、CD分子、细胞粘附分子的基本概念;

2. 掌握与免疫细胞识别、活化和效应相关的CD分子; 3. 了解细胞黏附分子的分类、特性和黏附分子的功能;

(第三周)第六章

MHC及其编码分子(2学时)

教学内容:

1.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概念、MHC基因结构及其特性 2. 人类经典MHC基因编码分子的结构、组织分布及其功能特征

3. HLA在医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教学要求:

1. 掌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概念、基因结构及其特性、人类经典MHC基因编码的分子结构、组织分布及其功能特征 2. 了解MHC在医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第三篇

免疫细胞

第八章

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细胞及其功能(2学时)

教学内容:

1. 与固有免疫应答的主要组分及其效应机制

2. 固有免疫应答的分子识别机制(模式识别分子与病原相关分子的概念与意义、KAR/KIR及其对NK细胞杀死效应的调节)及生物学意义 3. 固有免疫应答的生物学意义 教学要求:

1. 掌握参与固有免疫应答的主要组分及其生物学效应、固有免疫应答的识别机制。 2. 了解固有免疫应答的调节机制和生物学意义

第十四章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2学时)

教学内容:

1. 抗原提呈细胞概念、种类及各类抗原提呈细胞的功能和特点 2. 抗原提呈途径及提呈过程

教学要求:

1. 掌握抗原提呈细胞概念、种类及其功能特点 2. 掌握抗原提呈的胞质溶胶途径和溶酶体途径的机制 3. 了解抗原交叉提呈途径和CD1分子提呈途径的机制

(第四周)第四篇

特异性免疫应答

第九章、第十四章

T淋巴细胞及T淋巴细胞介导免疫(4学时)

教学内容:

1. T细胞表面主要膜分子及其免疫学功能、TCR分型与结构 2. T细胞分群及不同亚群的生物学特性 3. T细胞发育过程

4.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以及活化、增值分化的条件和过程 5. 效应性T细胞功能及其效应机制 教学要求:

1. 掌握T细胞表面主要膜分子生物学作用、T细胞亚群及其免疫学功能、效应性T细胞功能和效应机制 2. 掌握T细胞分化发育、T细胞对抗原识别的特点以及活化的条件。 3. 了解T细胞表面主要膜分子结构特点、T细胞活化信号转导

第十章、第十六章

B淋巴细胞及B淋巴细胞介导免疫(4学时)

教学内容:

1. B细胞表面主要膜分子及其作用 2. B细胞亚群及其生物学功能

3. B细胞对TD-Ag的识别及其应答规律 4. TI-Ag、TD-Ag诱导B细胞活化特点 5. B细胞发育过程

教学要求:

1. 掌握B细胞表面主要膜分子及其作用 2. 掌握B2-2细胞生物学功能

3. 掌握B细胞对TD-Ag的识别及其应答规律 4. 了解TI-Ag、TD-Ag诱导B细胞的活化及特点

5.了解B细胞发育过程

(第五周)第十七章 免疫调节(1学时)

教学内容:

1. 基因水平、分子水平、细胞水平、整体水平和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 2. 独特性网络的免疫调节 教学要求:

1. 掌握抗原、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补体以及ITAM/ITIM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T细胞亚群及其相互调节机制、独特性网络和抗原内影象概念 2. 了解免疫应答的基因调控、凋亡机制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以及整体和群体水平的免疫调节

第十八章 免疫耐受(1学时)

教学内容:

1. 免疫耐受的概念、特性、形成的机制及其影响形成的因素和意义;

2. 免疫耐受的形成、维持和终止的生物学意义。 教学要求:

1. 掌握免疫耐受的概念、特性、免疫耐受形成的机制 2. 了解免疫耐受的形成、维持和终止的生物学意义。 第五篇

临床免疫

3 第十九章

超敏反应(2学时)

教学内容:

超敏反应的概念、各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及发生机制、防治原则以及各型超敏反应引起的常见临床疾病。 教学要求:

1. 掌握超敏反应的概念、各型超敏反应的特点及发生机制;

2. 了解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及各型超敏反应引起的常见临床疾病。

(第六周)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2学时)

教学内容:

1. 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的概念。

2. 自身免疫病的特征、分类、致病因素及发病相关机制、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组织损伤的机制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原则 教学要求:

1. 掌握自身免疫与自身免疫病的概念、自身免疫病的特征、分类 2. 掌握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致病因素及发病相关机制、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组织损伤的机制;

3. 了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原则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2学时) 教学内容:

1. 免疫缺陷病的概念、特点、分类(PIDD、SIDD) 2. 主要的PIDD的免疫学异常;

3. 艾滋病的发病机制、免疫学异常及临床表现;

教学要求

1. 掌握免疫缺陷病的概念、特点

2. 掌握DiGeorge综合征、Bruton综合征和选择性IgA缺乏症、艾滋病的主要免疫学异常;

3. 了解其他免疫缺陷病的免疫学异常;

第二十二章

肿瘤免疫(2学时)

教学内容

1. 肿瘤抗原的分类及常见肿瘤抗原的概念、产生机制和特点; 2.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及肿瘤逃避免疫攻击的可能机制; 3. 肿瘤的免疫学诊断和治疗方法; 教学要求:

1. 掌握肿瘤抗原的分类及常见肿瘤抗原的概念、特点;

2. 掌握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及肿瘤逃避免疫攻击的可能机制; 3. 了解肿瘤的免疫学诊断和治疗方法;

第二十三章

移植免疫(2学时)

教学内容:

1. 同种异型抗原的提呈与识别机制、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和效应机制以及移植物排斥反应的防治措施;

4 2. GVHR的概念及发生机理;

教学要求:

1. 掌握同种异型抗原识别的细胞与分子基础、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和效应机制; 2. 掌握GVHR的概念及发生机理;

3. 了解防治移植物排斥反应的可能措施;

第三篇:医学免疫学实验教案

《医学免疫学》课程实验教案

实 验 一

实验名称:E-玫瑰花环形成实验 计划学时:4 学时

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人T淋巴细胞形成E-花环的实验原理和操作方法。 2.熟悉T淋巴细胞的功能检测方法。

实验仪器、试剂:淋巴细胞分层液(Ficou)、1%绵羊红细胞、肝素抗凝人血、无钙镁Hanks液、水平离心机、0.8%戊二醛、37℃水浴箱、显微镜、其他。

实验对象:实验同学

实验原理:体外测定人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数量的方法有多种,以玫瑰花环试验最为简易常用,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有一定关系。人周围血液中T淋巴细胞表面有绵羊红细胞受体,与绵羊红细胞相遇时,在其周围形成花环样细胞团,凡能结合三个以上绵羊红细胞者称为E攻瑰花环形成细胞。正常人的花环形成率为50~70%,大致可以代表周围血中T细胞的百分数。临床上多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及疗效的观察。

操作方法:

1、取肝素抗凝血1~2ml,用分层液分出淋巴细胞并洗涤,用Hanks液调整细胞浓度为2—2.5×106ml。

2、取小试管加入l ml淋巴细胞悬液及1%羊红细胞0.l ml,混匀置37℃水浴箱5分钟。

3、800~1000 r/min低速离心5分钟,放4℃冰箱2小时。

4、轻轻旋转试管使团块混匀,加2滴0.8%戊二醛液,摇匀,室温静置10分钟,使E花环固定。

5、取悬液一滴放于载玻片上,将稀释的瑞氏染液加入玻片上染色3分钟。

6、弃去染液,待干后油镜观察,计数200个淋巴细胞中形成花环的细胞效,算出百分率。

实验现象与数据:

1、淋巴细胞染成深蓝色,羊红细胞染成淡红色。

2、每个淋巴细胞上粘附三个以上羊红细胞者即为玫瑰花环形成细胞。

结果分析与结论:共计200个T淋巴细胞,算出形成花环细胞占全细胞数的百分率。正常人的花环形成率为50~70%,大致可以代表周围血中T细胞的百分数。临床上多用于某些疾病的诊断及疗效的观察。 注意事项:1.离心时注意使用800~1000r/min低速离心。

2.要轻轻旋转试管使团块混匀,以防形成的花环散开。

思考与创新:

实 验二

实验名称:淋巴细胞转化实验

计划学时: 实验目的与要求:1.掌握淋巴细胞转化现象的试验方法和原理。

2.熟悉淋巴母细胞形态学观察方法。 实验仪器、试剂:

1、正常人淋巴细胞(用分层液分出)。

2、培养液:0.5%水解乳蛋白Hanks氏液(含20%小牛血清和青霉素100单位/ml、链霉素100微克/ml)。用5.6%NaHCO3调整PH至7.2~7.4。

3、植物血凝素(PHA),姬姆萨染液。

4、青霉素小瓶、吸管、载玻片、显微镜、离心机、恒温箱等。

实验对象: 实验同学

实验原理: T淋巴细胞受到特异性抗原或非特异性抗原(PHA、PWM和ConA)刺激均能使细胞发生转化。T淋巴细胞转化率的高低可反映人体细胞免疫功能水平,常被作为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之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可从周围血中分离出淋巴细胞,也可采用全血试验。

操作方法:

1、制备细胞悬液:用培养液将淋巴细胞稀释成2×l06/ml,细胞悬液。

2、分装:向两个小瓶中各加2ml,细胞悬液,一瓶加PHA 0.1ml(100单位),另瓶不加作对照。

3、37℃培养72小时。离心沉淀,用Hanks液洗两次。

4、用沉淀推成血片,加姬姆萨染液栗色,镜下观察计数200个以上淋巴细胞,算出转化率。 实验现象与数据:

1、成热的淋巴细胞:与外周血中小淋巴细胞形态一致、直径6~8微米,核染色质网密、无核仁、胞浆略大于核贡轻度嗜碱性。

2、过度型淋巴细胞:直径10一20微米核质密,但有明显核仁。

3、淋巴母细胞,细胞增大,形态不规则,直径20~30微米,核也增大,染色质网纤细有核仁1~2个,胞浆扩大,强嗜碱性可见数个空泡及颗粒。

4、网状细胞样母细胞:细胞增,形态不规则,核淡染有1一2个大小不规则的核仁,胞浆扩大、含空泡,嗜碱性不强有透明感。 用姬姆萨染色后,计算200个淋巴细胞中转化为母细胞的细胞数(包括过渡型、母细胞和分裂相淋巴细胞),依转比的百分率判定T淋巴细胞的功能。 结果分析与结论:对照管转化率1%左右,加PHA之管转化主约为70%左右。T淋巴细胞转化率的高低可反映人体细胞免疫功能水平,常被作为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之一。

注意事项: 思考与创新:

实 验 三

实验名称: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测定 计划学时:4学时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中性粒细胞吞噬白色葡萄球菌实验的操作过程

2、掌握瑞氏染色的基本步骤及吞噬百分率的计算

实验仪器、试剂:葡萄球菌培养液 抗凝剂 载玻片 瑞氏染液 水浴箱 离心机 注射器 止血带 消毒药水

实验对象:实验同学

实验原理:中性粒细胞具有非特异性的吞噬功能。 操作方法:

1.采血:取人静脉血2毫升,放入含肝素的小试管中,混匀,防止凝血。 2.菌液制备:取葡萄球菌液,加生理盐水离心洗涤2~3次(2000r/min, 5~10min),

7去上清,留沉淀加入生理盐水,用比浊法配制到适宜浓度(1×10 个/ml)。 3.混合温浴:将制备好的菌液0.5毫升加入到抗凝的人静脉血中轻轻混匀,置于37℃水浴箱中水浴30分钟(每10分钟轻摇匀一次)。

4.吸取混合悬液点在玻片上,制成血涂片,干燥后进行瑞氏染色,油镜下观察。 实验现象与数据:镜下可见中性粒细胞细胞核呈蓝色,被吞噬的葡萄球菌呈蓝(紫)色,计数200个中性粒细胞,并计算吞噬阳性细胞的百分率。

结果分析与结论:吞噬率=吞噬细菌中性粒细胞/200个中性粒细胞 ×100% 注意事项:1.菌液配备时注意无菌操作。

2.注意静脉血和菌液应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血﹕菌=5﹕1 思考与创新:

实 验 四

实验名称:凝集反应

计划学时: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

2、熟悉凝集反应的原理、方法和分类。

实验仪器、试剂:

1、妊娠诊断血清(抗——HCG血清)。

2、妊娠诊断抗原(吸附有HCG的免疫微球)。

3、待检尿、正常尿、生理盐水、吸管、试管、玻片等。

实验原理:

凝集反应是完整的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凝集物的现象。参与反应的抗原称凝集原,抗体称凝集素。凝集反应包括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反应、间接凝集抑制反应、反向间接凝集反应、协同凝集试验、抗球蛋白试验等。本实验介绍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可溶性抗原与抗体结合后不出现凝集。如把可溶性抗原吸附在载体微球上,成为人工免疫微球,再与抗体结合即出现凝集,此称间接凝集反应。由于载体微球增大了可溶性抗原的反应面积,微球上少量抗原存在就足以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这种反应的敏感性比沉淀反应高得多。如先使可溶性抗原与抗体充分结合,再加入有关的免疫微球。因抗体已被抗原结合,不再出现免疫微球的凝集现象。这一试验称间接凝集抑制反应。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为可溶性抗原,在妊娠尿中含量显著增高。如尿中有此抗原存在与相应抗体(抗一HCG)结合后,加入吸附HCG的免疫微球时,不出现凝集现象,呈均匀乳液,如尿中无HCG存在,没有抗原与抗体结合,再加入相应的免疫微球时,即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即凝集未被抑制)。 操作方法:

1、取一洁净玻片,用蜡笔划分

1、2两格。(图1)

待检尿

正常尿

1、阳性结果

2、阴性结果

2、加被检尿滴于1格内,加正常尿滴于2格内。

3、每滴尿中各加抗——HCG血清1滴摇匀或用牙签混匀。

4、再于各滴中加(HCG乳胶抗原。HCG兔疫微球)1滴;混匀,继续摇动2~3分钟,肉眼观察结果。 实验现象与数据:

妊娠尿滴呈均匀乳状,无凝集现象(阳性)。正常尿滴出现明显凝集颗粒(阴性)。 结果分析与数据: 思考与创新:

实验八

实验名称:沉淀反应

计划学时: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和沉淀反应的原理。

2、熟悉双向琼脂扩散、单向琼脂扩散的操作方法和结果分析。

实验仪器、试剂:

(一)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1、抗体:甲胎蛋白诊断血清。

2、抗原:肝癌病人甲胎蛋白阳性血清或正常人胚胎组织浸出液,待检血清。

3、1%生理盐水琼脂、载玻片、打孔器、毛细管等。

(二)单向琼脂扩散试验:

1、3%生理盐水琼脂。

2、抗体:免抗人毛Ig抗体血清。

3、抗原:待检人血清、IgG参考抗原。

4、塑料板、吸管、打孔器。

实验对象:实验同学 实验原理:

(一)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利用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半固体琼脂对应孔中各自向四周进行扩散,如抗原抗体相对应,两者在比例适当处,就出现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线。若同时具有几种抗原抗体系统,因各自的扩散速度不同,可在琼脂中出现多条沉淀线。

(二)单向琼脂扩散试验

单扩散实验是一种定量试验方法。先将一定量抗体混合于琼脂中,倾注于平板上。凝固后打孔。加入待测抗原。如抗原与抗体一致时,抗原向孔四周扩散,与孔周围抗体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呈白色沉淀环,沉淀环直径大小与抗原浓度成正比。如先用不同浓度的标准抗原制成标准曲线,则未知标本中的抗原含量,即可从标准曲线中求出。本试验主要用于检查标本中各种Ig与血清中各种补体成分的测定。 操作方法

(一)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1、将1%生理盐水琼脂加热溶化。

2、制备琼脂板:取洁净载片一片,放一水平台上,将溶化的2·5m1琼脂趁热用吸管注于玻片上,使其自然流成平面,琼脂凝固后用打孔器打孔,去掉孔中的琼脂。

3、加样:中央孔中加入甲胎蛋白(AFP)诊断血清,

1、4孔加肝癌病人阳性血清,

2、

3、

5、6孔加待检血清。加血清至满勿外溢。不可有气泡。

4、加样后,将掠脂板放入有一定湿度带盖容器中,置37℃温箱,24小时观察结果。

(二)单向琼脂扩散试验

1、制备含抗IgG抗体的琼脂板:溶化的3%琼脂、待冷至56℃时吸取1.5ml琼脂与等量适当稀释的抗IgG抗体混合均匀。倾注于水平放置的塑料板上,制成厚薄均匀的琼脂板。凝固后用打孔器打孔二排,每排5孔、孔距8—10mm,孔要圆整光滑。

图示 单向琼脂扩散试验模式

2、加样:用微量加样器加样。

(1) 第一排五孔分别加入不同浓度(20、

25、50、100、200倍)的参考IgG抗原10μl。

(2)第二排五孔,同法加1:50待检血清10μl, 3将琼脂板平放于保持一定湿度的带盖容器内,37℃温箱放置24小时观察结果。 实验现象与数据: 结果分析与结论:

(一)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1、

1、4孔为阳性对照孔(加已知阳性标本),与中央孔间出现乳白色沉淀线。

2、其余各孔与中央孔如出现沉淀线,且一端与阳性对照沉淀线相吻合者为阳性。证明该份血清含有甲胎蛋白。如两条沉淀线相交,表明二者抗原性不同,出现的沉淀线另一种抗原抗体反应,不能判定阳性。

3、如待检孔与中央抗体孔间未出现沉淀线为阳性,证明待检血清中没有甲胎蛋白。

图示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结果

2、6孔:吻合沉淀线(阳性)。 5孔:交叉沉淀线(阴性)。 3孔:无沉淀线(阴性)。

(二)单向琼脂扩散试验

标准曲线的绘制及血清标本中IgG含量的测定。

1、以各稀释度标准抗原孔沉淀环直径为横座标,相应孔中IgG含量为纵座标在半对数座标纸上作图,画出标准曲线。

2、依待检血清标本孔沉淀直径,查标准曲线,将查得的唾G含量乘以标本的稀释倍数,即为血清中IgG的含量。 注意事项: 思考与创新:

实 验 九

实验名称: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

计划学时: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巨噬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2、熟悉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试验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实验仪器、试剂:

1、1%鸡红细胞悬液、瑞氏染液。

2、6%可溶性淀粉肉汤 肉汤培养液100ml加入可溶性淀粉6g,混匀后煮沸灭菌备用。。

3、解剖小器械一套、无菌注射器、显微镜。

实验动物:小白鼠 实验原理: 巨噬细胞具有吞噬大颗粒异物的特性,通常选用鸡红细胞作为吞噬颗粒,将其注入小鼠腹腔中,腹腔中巨噬细胞则将鸡红细胞吞入。取小鼠腹腔液涂片、染色后可见鸡红细胞被吞噬的现象,计数100个吞噬细胞中吞噬鸡红细胞的细胞数可判断其吞噬功能。 操作方法:

1、于验前3天,小白鼠腹腔内注射6%可溶性淀粉肉汤1ml。

2、试验当天于每只小鼠腹腔内注射0.5ml 1%鸡红细胞悬液,并轻揉腹部。

3、注射后30min,将小鼠处死、取腹腔液涂片并行瑞氏染色。

4、油镜观察涂片。 实验现象与数据:

镜下可见吞噬细胞细胞核呈蓝色,被吞噬的鸡红细胞胞浆呈红色,而核则然成蓝色(鸡红细胞有细胞核)。计数100个吞噬细胞,并计算吞噬阳性细胞的百分率。

结果分析与结论:

吞噬率=(吞噬鸡红细胞阳性细胞/100个巨噬细胞)×100% 吞噬率与试验前腹腔刺激产生吞噬细胞、吞噬的时间等有关。 注意事项:

1、小白鼠腹腔注射时注意不要刺伤内脏。

2、如小鼠腹腔液过少时,可注入适量的生理盐水。

3、被吞噬的鸡红细胞时间过长可被消化,时间过短则尚未被吞噬,因此必须掌握好时间。 思考与创新:

第四篇:《医学免疫学》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医学免疫学》

英文名称: 《Medical Immunology》

开课单位:基础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课程性质:必修课

总 学 时:60学时,其中理论课40学时,实验课20学时

学分:3.3学分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麻醉学、法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学科重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为学生学习其它医学课程及临床课程奠定基础。

内容介绍: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免疫应答的发

生机制、规律及其效应和调节机制;以及有关疾病的发生机理、诊断与防治的一门学科。医学免疫学是临床、预防、检验等医学专业的基础医学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免疫学的基础知识,为学习其它基础医学课程及临床医学课程奠定理论基础,同时结合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本课程以理论课和实验课两种方式授课。本门课程的预备课程为解剖学、组织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医学遗传学及细胞生物学。基本内容分为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理论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医学免疫学概论、抗原、免疫球蛋白、补体系统、细胞因子、白细胞分化抗原和粘附分子、MHC及其编码分子、固有免疫应答的组成细胞及其功能、抗原提呈细胞及其抗原提呈、T细胞、B细胞、免疫应答(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免疫调节、免疫耐受、超敏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性疾病、移植免疫、肿瘤免疫、免疫学防治。实验教学主要内容是免疫学基本实验技术:淋巴细胞的分离、血清的分离、凝集实验、沉淀实验、吞噬实验、荧光标记技术、酶标记技术、常见生物制品。医学免疫学为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和基础医学等专业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了理论基础,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了解免疫系统在病理状态下组成与功能的改变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更好地将免疫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术应用到该专业其他各学科。

考核形式:闭卷考试

教材:《医学免疫学》,人民卫生出版社,陈慰峰,4版,2004年。 参考书目:

1.《医学免疫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安云庆,1版, 2004年。

2.《医学免疫学》,科学出版社,龚非力,1版,2003年。

3.《医学免疫学》,科学出版社,孙万邦,2版,2002年。

4.《Roitt免疫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Ivan.M,Roitt ,10版,2002年。主讲教师:孙万邦 教授罗军敏 副教授

姚新生 副教授汤贤英 讲师

第五篇:医学免疫学教学经验心得

佚名

医学免疫学是一门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的重要基础学科,它具有横跨性、网络性、实践性、进展更新快等特点,同时它又以其繁杂的内容、抽象的理论概念和繁多的英文缩写符号常使学生望而生畏。若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法讲授这门课,等于是把初学者遥遥拒之于“医学免疫学”大门之外,想拉也拉不进来。随着社会的极大发展,全社会对于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改变了以往的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理念,而转变为“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全新教学理念。话容易讲,但做起来难。我常常思考着如何在医学免疫学这门课程的大班课教学中,实实在在地执行“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一直坚持“换位思考”,即将自己视作一名初学者,希望老师怎样教授,自己愿意怎样学,通过“换位思考”,我在免疫学教学中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心得。

一、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成倍增长的信息时代,简单地依靠老师讲是绝不可能把一门学科的全部知识教给学生的。因此,让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教员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即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培养其学习能力,使其学会学习。学法指导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使课堂教学进入素质教育领域的重要方面。我非常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其自学能力呢?我有几点做法:第一,在绪论教学中,让学生较好地了解医学免疫学的知识结构特点以及科学的学习方法。首先从学生角度出发强调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比如我经常说:目前临床上所能见到的疾病几乎都与免疫有一定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如果以后要当好一名医生,要会看病和治病,必须具备扎实的医学免疫学基础知识,要让学生不要为考试而学,而要为构建自己完善的知识理论体系而学。然后,利用简单的结构图给学生介绍医学免疫学的知识梗概,各章节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了解医学免疫学与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研究形态学的课程有很大的区别,不仅是机制多、抽象概念多,而且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因此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最后,告诉学生正确的学习

方法和技巧。要求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前后比较,纵横联系,理解记忆,切忌浮于表面的死记硬背;要求学生学会与其他学科间紧密联系,学会用动态的、发展的、创造性的眼光来对待每个知识点;要求学生多写英文单词,多用英文单词,做到“多想、多看、多读、多用”。第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我要求学生做好预习笔记,让学生通过自己预习,记录下自己认为学懂的知识点,并找出新知识点与旧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提出自己的疑问。只有学生真正做好预习了,才能在课堂上占据主动位置,有的放矢地获取自己想要的知识或答案。第三,让学生在每次课后及时归纳总结重点和难点,并给学生适当布置一些拓展性强的思考题,指导学生通过自学、前后联系、查阅参考资料等,找到答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掌握学科结构、启发学生了解掌握知识的过程、弄清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对知识的学习能力、选择能力和创造能力,真正达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

二、 注重启发式课堂教学

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有力地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以问题为中心展开启发式教学,是切实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一种教学策略。挖掘教学素材中的启发性因素,提出一些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关键问题,形成一条由问题构成的教学主线是教师在备课中应好好把握的。在教学中,我要讲授一个新的概念或机制时,往往是先举实例,根据实例提出问题,由此逐步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概念。比如,我在讲授超敏反应的内容时,我会先将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疾病的临床表现介绍给学生,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些表现,其发病机制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又如,免疫学发展史上的许多重大发现都源于偶然因素,但幸运之神只会垂青于有心之人,也就是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现象和问题的人。因此在讲课过程中我会适当穿插一些故事:如抗体的发现是由于观察到再次感染白喉杆菌动物的血清中存在“杀菌素”。通过讲述一些诺贝尔奖获得者取得的成就及其研究过程,能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敏锐的感觉、巧妙的构思、创造性的方法以及严密的逻辑,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受到启迪,对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和创造力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奠定和谐的师生情感基础,营造愉快的课堂氛围

由于医学免疫学这门课程本身机制多、概念多、抽象深奥,如果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以高高在上的姿态,满嘴陌生的术语站在讲台上“说书”的话,只能是让学生们感觉在听“天书”,也在第一时间丧失了学习这门课程的兴趣。因此教师更应该作为一个益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用具有亲和力的表情,通俗易懂、抑扬顿挫的语言,优雅大方的姿态,无形中感染学生的情绪。同时,教学过程中尽量做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多引导、多鼓励,热情以待,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拉拢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在教师与学生间架起了相互信任、互相配合、相互理解的情感桥梁。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应用上也必须为营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服务。对于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和机制,尽量采用形象的动画,幽默风趣的比喻和姿体语言,穿插一些妙趣横生的小故事等,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生动的比喻带给学生对免疫学抽象概念的形象理解,同时结合多媒体的教学方法,理论知识与图像动画结合,将关键的、难以理解的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同学,使得免疫课程生动有趣,使学生易于接受有关理论知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上绪论课讲免疫系统时时,可将机体比作一个国家,而免疫系统就是这个国家的军队,其任务是抵御病毒、细菌、寄生虫对机体的侵袭。这个部队有着有完善的兵种,有着常规和现代化武器,军事设施(这代表各种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等等。尽管如此,还是可能出现一些问题:战争会对平民造成伤害,这就导致了超敏反应的发生;遇到无能的军队造成了免疫缺陷病;叛军作乱会导致自身免疫病的发生。通过这一系列形象的类比,枯燥的免疫学概念变得生动易懂,学生自然而然进入角色,积极思考,也就记忆深刻,学习兴趣也就提高了

四、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以及科研思维的培养

学生时代精力旺盛,应该及早接受创造性教育,而让学生早日接触科研工作,是创造性教育的重要途径。对于本科五年制的学生,我要求他们自愿组合成第二课堂学习小组,经共同讨论后提出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并确定拟撰写的主题和方向,然后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查阅文献以及分析讨论文献,最后共同完成免疫学前沿进展综述的撰写,综述成绩最后将计入这门课的结业成绩。为此,我们也专门开展了一个关于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专业文献的第二课堂专题讲座。爱因斯

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对于免疫学目前还没有定论的现象或机制,我们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出各自的见解和观点,再鼓励学生动脑动手,通过查阅相关的中英文文献验证(解决)他们所提出的设想(问题)。通过这样的训练,从学生提出问题到通过查文献、读文献、最后总结归纳获得对该问题的全面认识过程,可培养他们搜集资料的能力、外语阅读和翻译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归纳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本学期,学员参加第二课堂活动非常积极踊跃,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撰写并综述40 篇。

五、关于PBL教学的一点思考

PBL 教学,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是西方医学教学采用的主要方法,是一种正真意义上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策略,与一般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有着较大的区别。PBL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有重要作用,非常适合小班课的教学。国内许多院校也在探索使用这种方法,但大都只能算作围绕问题的启发式教学,教师讲得时间多,学生自学时间少,根本算不上PBL教学。我认为在医学免疫学教学过程中除了理论课和实验课以外,非常有必要专门安排一些小班的学生案例讨论课或者科研文献指导阅读课。案例讨论课中所需的案例是由教员在深入分析了学生所学的前导课程以及现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推敲,精心编写的,这些案例最好围绕肿瘤免疫、感染免疫、自身免疫、超敏反应、移植免疫、免疫缺陷等内容展开,可以很好地将免疫学知识理论体系与临床疾病紧密联系起来,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会很高。学生围绕案例,在教员的引导下提出问题,然后进行分组讨论。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归纳病例的临床特点,并重点讨论分析发病机制,最后各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总结式发言。教员在其中起辅助、顺势引导的作用,必要时进行一些说明和背景知识的补充。在学生充分发表观点之后,教员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纠正错误和不足,对难点深入讲解。而科研文献指导阅读课,则由教员首先简要介绍某个热点问题的研究背景及已有的假设,引导学生思考并鼓励其自行设计出可能的验证性试验方案,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一篇证明该假说的经典论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献,整理出文献的基本框架和内在逻辑,并提出文中实验设计巧妙在何处?还存在什么问题?与自己最初的设想是否有差异?最后,老师归纳总结。这种小班课的训练,

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理解、认知、探索、发现以及想象和表现的欲望,并且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科研思维及创新的能力。这个过程也将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师也可从中开阔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学习最新理论进展,并且学习周边相关专业知识等等。

六、结语

虽然医学免疫学是一门抽象、逻辑性强的学科,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将“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等教育理念贯彻始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可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不再觉得免疫学像“天书”一样枯燥难懂。现代免疫学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新理论层出不穷,许多疾病从免疫学的角度思考从而获得了新的、更合理的解释,新型的疾病预防与治疗手段从免疫方面获得了突破等等。对于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来说是机遇更是挑战,不但要让同学们学到免疫学基本理论,也要让同学们对这门学科的新进展有所了解,为其进一步深入学习、研究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对于学生来说,有利于激发其学习热情,对于教师来说,可以促使其丰富自身理论知识,用心于教学改革,为教师提高能力、提升境界搭建了新的平台。

上一篇: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下一篇:优秀女人的十大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