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报刊阅读课程改革论文

2022-04-27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社会对专业复合型翻译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高端化、多元化、职业化的趋势,但目前高校本科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业已无法匹配社会需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俄语报刊阅读课程改革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俄语报刊阅读课程改革论文 篇1:

过程性评价与学生俄语实践能力的培养

[摘要]随着终身学习理念的提出和实践,评价将成为促进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过程性评价是对课程实施意义上的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的三位一体的评价。文章论述“基础俄语”课程过程性评价的理论基础、过程和成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了学生择业竞争力和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 基础俄语 结构学分 改革实践

[作者简介]刘玉霞(1962- ),女,黑龙江讷河人,牡丹江师范学院东语系,教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教育与俄语教学论。(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2011年黑龙江省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注重过程性评价,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xyo1005)

“基础俄语”又称“俄语精读”或“综合俄语”,是高等院校俄语专业基础课,一般开设6~7个学期,每周8~12个学时,共530课时,占专业课的40.2%。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该课是集语音、词汇、语法、课文和练习为一体的综合课程。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该课渗透了俄语国家的文化、风俗等背景知识。从言语实践的角度来看,借助该课程的语言材料和情景,可全方位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课程对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扩大词汇量,掌握语法规则,了解俄语国家的国情,学会用俄语进行口笔语的表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06年末,为落实教育部提出的高等院校“质量工程”实施意见,针对学生重笔语轻实践、就业应聘自信不足、口语薄弱的现实,牡丹江师范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东语系经过反复论证达成了共识,以“基础俄语”课程为切入点,以培养学生的俄语实践能力为主旨,提高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制定了课程结构学分改革方案。经过四年多的实践,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一、改革的理论基础

教学评价是俄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依据教学目标,运用科学手段,判断教学效果与价值,为改进教学提供必要信息,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译技能全面发展的过程。美国著名教育家布卢姆关于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说将目标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形成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目标结构,评价是最高水平的目标。终身学习理念改变了一张考卷定终身的局面,实行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考查学生的实践能力,新的过程性评价理念正逐步得到强化和重视,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及时了解并反映学习质量资料,通过反馈使评价与学习过程整合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途径。这种倾向于“过程”与“发展”的动态价值取向,是过程性评价的理论基础。让学生经历评价的过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过程性评价既重视学习成果的价值,又注意学习的过程,是反映学生学习质量水平的重要方面。让学生体验到俄语学习过程的快乐和艰辛,体验俄语运用能力的提高,这种参与和体验本身是俄语学习的重要任务和目标。过程性评价强调内部的、开放的评价过程,将评价“嵌入”教学过程中,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包含多样的方法和策略,其优势是全面、及时、灵活、深入、持续。这一评价方式强调评价过程与教学过程的交叉和融合。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的反思,从而更好地把握学习方式。

二、过程性评价的改革实践

1.“基础俄语”课程结构学分改革方案内容。该方案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改革,以阶段性测试为指挥棒,注重过程性考核、监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结构学分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口头和笔头分别计分,二是口头测试分三次计分。我院俄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基础俄语”课程共开设三年6个学期,与其相对应,设置6个学期“基础俄语技能”课,占1学分,课程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经典篇章背诵的过程性考核,满分为100分,期初占25分,期中占25分,期末占50分。

2.编制《俄语经典十八篇》和评价标准。从教材、报刊和文学作品中精选18篇俄语文章,编制成集,如选择高尔基的《海燕》,俄原总统普京的国情咨文《千年之交的俄罗斯》,普希金的抒情诗等,基本涵盖日常生活、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等内容。教师每学期指定3篇让学生背诵,6个学期共计背诵18篇。制定了翔实的考试评价标准,对语音、语调、语速、表情、感情、流利程度、甚至体态做一定要求,教师按标准打分。

3.改革考核方式。“基础俄语技能”课测试分期初、期中和期末三次进行,一般在寒、暑假前给学生布置10~15篇文章,开学初任选一篇背诵,考核完再布置期中和期末的背诵任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由两位教师监考,对学生逐个检查,每次成绩为两位教师的平均分。教师在考核过程中,认真记录每个学生的语音、语调等方面的错误,学生背诵完后当场点评,教师教给学生一些背诵技巧和方法,并做必要的范读。另外,让学生做新闻俄汉互译、即兴自由对话、给出关键词续句子或连成段落等项目。三次成绩计入学期末最后总成绩,及格方可得到1学分,否则,不予计分。每次考核结束后,教师都要写出详细的总结,及时汇总、整理考核记录,为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逐个反馈,有的放矢地给予指导和帮助。

4.改革的成效。在四年多的改革中,学生专业综合水平得到了发展,口语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第一,学生的过程性学习效果明显,学习风气大有改观。贯穿一个学期的背诵任务给学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在教师的引导下,经过调整和反思,压力变成了动力,由被动变主动,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实施结构分改革后,校园里到处可见俄语专业学生读书的身影,学生自学意识和能力都有了相应的提高。

第二,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得到增强。大部分学生一开始背诵文章,眼睛看着窗外或望着天花板,与教师没有任何交流和互动。改革后他们踊跃表现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能有条有理地阐述独到的见解。同时改革对课堂教学也有极大的推动,以往教学中的沉闷气氛已被打破,学生从低年级就能够开口说俄语,与教师积极互动。教师因势利导,激发了学生学习俄语的热情。学生的自信心明显增强,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第三,学生的口语能力明显提高。起初背诵文章的时候,由于功利心强,想用最短的时间完成背诵任务,死记硬背。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他们大量朗读,边读边理解内容,在熟读的基础上,牢记不忘。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句式和篇章后,能够自然地见景生情,表达思想感情。同时,创设语言情境,让学生多读多说俄语,也能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第四,学生的人文内涵得到提升。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赫钦斯对当时盛行的美国实用主义提出批评,反对大学过分专业化,提倡通才教育,强调理智训练。如果俄语专业的学习与中西方的博雅教育相接轨,洋为中用,汇通中西,为中国培养文化建设的人才,必然要融入大量文学名作的原文阅读。以往训练学生转述文章大意技能时,用的词汇和句式都很单调,缺乏深邃的思想性和创新能力。通过朗读和背诵经典文章,学生视野和阅历更加丰富,富于想象力,善于换位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第五,实行导师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为不同的班级配备专业指导教师,有利于指导学生制订俄语训练计划,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俄语专业学生的起点不同,教师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案,引导学生用标准的语音熟读、背诵文学名篇。高起点的学生,教师引导学生背诵、模仿起点较高的文学作品选段,或影视作品中的独白、对话等;而对零起点的学生要通过分阶段单项训练、检查,最终将各阶段的检查结果汇总。针对所有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增加翻译、即兴对话、续句子、段落等综合训练,每个学期在全系范围内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计入创新学分,最高6分。分口语角、合唱团、读书小组、戏剧和散文诗社等社团,在教师的指导下定期活动,期末以俄语风采大赛的方式进行汇报,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迅速提高。

三、结论

“基础俄语”课程的学分制改革,改变了传统的考核模式,过去的形成性评价所评的只是智能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的内容,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过程性评价主张凡是具有教育价值的结果,都应当受到评价的支持与肯定,主张对学习的动机态度、过程和效果进行三位一体的评价,这种理念由于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而得到落实。在评价方法上,形成性评价倾向于量化的评价工具、情调客观性试题和标准化测验。过程性评价既支持从外部对学习成果进行“量化”的测量,也倡导“质性”的方法。通过每学期的过程性评价,发现学生在学习俄语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法。事实证明,在人才竞争激烈的今天,“基础俄语”课学分制的实施必将推进该门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也必将推进我院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效落实和人才质量的提高,使俄语专业教育真正成为“成才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M.赫钦斯.美国高等教育[M].王利兵,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美)L.W.安德森,L.A.索斯尼克.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40年的回顾[M].谭晓玉,袁文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作者:刘玉霞

俄语报刊阅读课程改革论文 篇2:

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摘 要: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社会对专业复合型翻译人才的需求呈现出高端化、多元化、职业化的趋势,但目前高校本科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业已无法匹配社会需求。鉴于此,首先从症结入手进行分析,挖掘既定培养目标和方向中的问题,继而得出结论,即面向市场需求优化课程设置,是构建复合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途径,具体包括应用“互联网+”模式的新时代培养办法,构建面对市场的培养课程体系,以及积极储备师资力量。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复合型;“互联网+”

文献标志码:A

翻译这一行为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公元100多年的东汉时代,僧人安世高最早翻译了佛典《安般守意经》。 但事实上,这仅仅是有记载的笔译,而更早的翻译应该从口译开始计起,并且推断应该是位“女性翻译人才”,因为在早期的人类活动中,由于语言不通,各个部落存在着抢夺其他部落女性并作为伴侣的习惯,久之,就从日常的生活劳作中传授了“外语”,从此,产生了不同民族间跨文化沟通的桥梁——翻译。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国际化、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翻译远远超越了原始部落中能翻译出的“我们是友好民族”的层次,甚至不仅仅局限于口译和笔译,其涵盖的范围扩大到以语言转换为中心、以翻译技术为支撑的整个语言服务外延,如:跨文化交流,翻译软件使用及计算机应用实践,商务与项目经营合作,翻译人才职业素养,翻译术语使用能力,翻译行业机构培训等多个方面和领域。

随着全球视野下的经济融合,中国对外开放的日趋扩大,社会对专业复合型翻译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加。仅以俄语为例,当前,随着中国“一带一路”的建设和发展,社会对俄语翻译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出高端化、多元化、职业化的趋势。何为“多元化”“职业化”?这是指,市场要求毕业生除了熟练掌握俄语技能之外,更需要精通某个行业领域的知识,如生物、地质、会计、建筑等。以中国石油化工企业招聘翻译岗位为例,基层俄语翻译已经饱和,缺少的是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俄罗斯各地的分公司往往外聘俄籍会计人员并配套俄语翻译,运营成本高,工作效率低,并容易造成工作环节中的责任不明,背后的原因也让人无可奈何。俄罗斯使用的1C会计系统,在高校本科毕业生中,甚至在研究生阶段聘不到这样既具有职业化储备,又具备坚实语言功底的人才。我们各大高校缺乏针对特定社会领域的专业的翻译能力培养。而当前的就业信息反馈表明,高等院校的俄语人才培养无法配套社会需求,无法与市场需要的能力水平直接对接,这包括其知识储备无法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以及工作能力方面的欠缺与不足,这就导致翻译人才在就业后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继续进行二次知识充电。面对这种教学与实践的差距,面对市场需求的“高端化”,高等院校已经开始注重翻译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模式的转变。孙玉华教授说:“俄语界内部对俄语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发展也经历了10年的研究与探索。”[1]丛亚平教授指出:“俄语专业的翻译课程……有必要进一步确定课程的定位, 改革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从而提升整个外语教学及其研究。”[2]在知网以“翻译人才培养”为关键词进行索引,从2010—2017年共有44 993篇论文,其中涉及“俄语翻译人才培养”的有258篇,论文数目呈上升趋势,其中关键词曾多次提到“课程设置”“应用型”“培养模式”。总之,有关俄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十年探索,可总结归纳为以下几大方面。

一、俄语人才培养目标现状

根据调查,俄语本科毕业生评价就业率为92%[1],但是否从事与俄语有关的工作有待统计,所学非所用的问题仍然存在,其症结显然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培养的方向与质量。

俄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培养目标为: 培养具有扎实的俄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较熟练的俄语语言运用能力,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俄语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科研、管理工作的高级俄语专门人才(引自《俄语语言文学系本科专业课程目录和课程简介》(2016版))。遵从该目标,本科俄语专业开设的专业主要有:语言文化、俄语教育、经贸俄语、旅游俄语、法律俄语、石油科技俄语、俄语师范等(《俄语学院本科教学培养方案》(2012版))。

从课程设立情况来看,大学本科阶段仍然处在传统意义的“教学翻译”阶段,翻译课程不是针对培养专业的俄语翻译而设立,而是旨在提高语言应用的综合能力。而“翻译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专业的俄语翻译人才,课程包括口、笔译翻译实践与翻译理论[3]。

目前,高校俄语系学生大都是零起点,在高中阶段研习的语言为英语或日语,在短短本科四年内培养出“高端”的翻译人才是十分有挑战性的工作。其原因之一,需要注重“杂家式”的人才培养方式,而不是流水线般为每名学生盖章定性其未来职业道路,直接集中灌输一种职业知识,而且离开母语高水平的支撑是无法进行两种语言自由翻译转换的,因此课程设置中通史课占有一定比例,“双手”共同伸展和谐共进,这些需要课时的积累,教学时间的堆积,以及对知识的吸收和打磨,四年甚至七年的任何一节课都无法虚度。再者,同时本科生阶段主要是以基础知识积累为主,并兼顾某几个限定的职业应用发展的口、笔译翻译。课程安排首先从“听说读写”入手,最后到“译”的层面。低年级的基础课、语言学、文学、国情学等方面的基本语言功底要过硬。此外,学生还要掌握基本翻译理论,最后阶段才是以建筑、土木、市场管理等方面的翻译能力,本科阶段深入到“翻译教学”的课时安排屈指数到2个学期左右,进一步算下来,教学的可见成果,也就是指翻译能力在特定领域的应用教学不到一个学期。所以说课时合理分配是培养目标设立并实现的基本保障。其原因之二,从师资力量来看,106所院校俄语专业教师总数1 123人,職称、学历、年龄等调查参数均呈正态分布[1],但教学经历有待于丰富。现阶段从事翻译专业的教师多数毕业于师范或外语院校,专业为语言文学,对于翻译专业而言,需要的是拥有大量翻译实战经验的翻译教学,而并非是以教学为目的的教学翻译行为[4]。

还有一个问题是翻译教材语料的选择偏重文学,而缺乏社会实际需求的实例,导致在课堂讲解中弱化了对翻译理论的实践说服力的支撑。在翻译教学中,可以增加课堂内容的多样性,将商贸、科技、旅游等翻译引入课堂,采取多样化教学模式。在教学的不断改革和探索中,辽宁大学在MTI阶段设立了“时政翻译”“经贸翻译”“传媒翻译”等与时俱进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翻译课程,并从实战第一线聘请专家授课。教材的选定充分尊重任课教师意见,不拘泥于一本教材的照本宣科,提倡采众家之长,拟定参考书单,以提高学生认知的“时效性”以及语言应用的“实践性”。

二、俄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在如今大地球村的背景下,信息弹指一挥间遍及各个角落。外语是加强国际间合作的基本保障工具,也是促进经贸往来、文化交流的桥梁。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大建设的推进,俄语是“一带一路”沿线中亚五国的官方语言,这对于俄语学习者是个极大的机遇,也是对于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挑战。

俄语专业设置习惯性被称为“俄语语言文学”专业,将俄语与文学知识挂钩。面对市场的需求与就业局势的考验,各高校随之注重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这种转变并非简单的专业+双学位+,而且印证着培养观念和模式的转变,可以从几方面考量。

(一)新时代新观念下的俄语教学模式

当前电子信息技术业把整个时代政治、经济,甚至文化都打上了“互联网+”的印记,相应的也将书面交流或称为在线交流推到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在需要口译之前,双方通过各种终端进行相互了解与深入交流,那么面向市场变革,就要求学生要掌握各类书面语体的翻译技巧,如公文事务、法律条文、科技应用、文学艺术、网络语言等,翻译时,专业词汇应使用恰当,同时熟悉两国国情文化特点。在通过书面往来时,要正确理解对方所要表达之意,对词汇修辞色彩的使用差别应敏锐感知,并从中找到表达重点,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也应有一定的掌握。

一方面,学生不能将自己束于高高的象牙塔,这点上通过一线的教学经验来看,似乎并不用太过担心青年对于电子设备和网络的接受能力。另一方面,要求在课程设置上有所革新,同时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应该尽量减少使用文学翻译的教学实例,而适当增加应用性强的文本翻译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同传媒体教室,如网络慕课、Spoc。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不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根据学习能力的不同,多次反复地学习慕课内容,让有学习意愿的习者可以进行个性化知识补充,提高教师的利用率,提升学习参与度,实现教育资源的全民共享。

2004年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英语硕士生开设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CAT)[5],这项新兴技术不单可以提高翻译效率,而且能保证专业术语翻译的准确性,相对于传统的人脑翻译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将其列入课程安排是顺应“互联网+”时代的必行发展道路。但是从目前水平来看, 无论是我们的教学管理者还是我们的专业教师都长期处于技术的盲区,教学基础设施、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远远落后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6]。在知网“计算机辅助翻译”以“俄语”为关键词索引,查找结果为零,再次进行句子索引,找到6篇论文,其中涉及到翻译教学的有3篇,但均是针对MTI阶段的教学研究。2019年共有20多所高校招收俄语翻译硕士, 其中25所高校招收俄语笔译翻译硕士,笔者选取其中10所院校,即北京外国语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上海外国语大学、黑龙江大学,对其官网公布的俄语本科課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以上10所高校均未在本科生阶段开设计算机辅助翻译这门课程,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在MTI阶段设置了《计算机辅助翻译》这一课程,黑大笔译、口译方向均将计算机辅助翻译作为学位方向课程任选项目设立。由于俄汉语料库的建设和完善、CAT 教师的培养、专业的教材等诸多问题需要翻译界同人齐心合力一起解决。

时代发展日新月异,语言作为社会沟通和自我表达的重要工具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不断充实,更新书本中已经老旧陈乏的部分,保持知识的新鲜度,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不断探索前行。“互联网+”、信息爆炸、生活快节奏让语言也变得更加具有简洁性,并生动活泼起来。作为习语者,无论是从事翻译工作还是科学研究,都不能忽视时代对语言发展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国情文化课程部分可加入互联网上实时播报的俄罗斯时事新闻、社会新闻的原文阅读解析,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在本科二年级上学期必修课中开始基础阅读(II),教学内容就包括现代报刊选读,介绍当今俄罗斯社会及人民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新时代的教学模式中,已从单一的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转变为培养面向市场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是高校教育的大势所趋。

最后,培养目标为从事翻译、科研、管理工作的高级俄语专门人才,那么在理论培养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学生翻译实践应用方面的技能培养。在现代化教学手段逐渐科技化的今天,可以模仿出多种真实的语境场景,使得情景式模拟翻译任务成为可能。5G时代已正式进入人们视野,在国家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基于教学模式的创新,智慧教室将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支撑探究式教学、小班化教学、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在高教,智慧教室将实现学习空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辽宁大学拥有智能数字实验室,并联合北京润尼尔虚拟方针实验室组织教师培训。结合俄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可以实现翻译技能训练环节的虚拟教学,最大限度地使学生成为翻译实践的积极参与者,畅想未来实现在俄语教学领域VR技术的3D模式教学实践模式。

(二)面对市场的俄语翻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

首先,注重对学生的母语水平培养。中国翻译协会的翻译产业调研显示,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推进,64%的翻译服务企业汉译外业务量比例显著高于外译汉[7],同时存在着高素质的汉译外人才缺乏的问题,这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国文化走出国门,影响到我国对外传播发展战略。

面对市场的需求变化,我们应相应地调整俄语翻译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加大汉语教育比重。而各大高校课程设置,外译汉的比重等于或大于汉译外课程的设置。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大三开设笔译,俄译汉36学时,汉译俄36学时,大三大四开始口译,俄译汉36学时;内蒙古大学俄语系在大三设立俄译汉、汉译俄课程,总学时均为32,东北师范大学俄汉翻译理论36学时,黑龙江大学俄汉俄译36学时。可以看出,汉译外的比重偏轻。而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母语思维的限制让汉译外难度大于外译汉。同时,在此课时配比下,我们不仅面临着合理配置汉译俄、俄译汉的课时比例,还不得不考量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的课程比重。合理针对不同翻译情景安排翻译技巧理论讲解和翻译技能实践是有难度的。众所周知,翻译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我们提倡培养面对市场的实用型俄语翻译人才,这就客观地要求加大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课程比重。中国内地语言服务业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从业人员比例相对较小[8],根据翻译协会的调查,我国50%的翻译服务企业员工年龄在30岁以下,64%的员工拥有大学本科学历,拥有硕士以及以上学历的人占32%[7]。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导向决定了人才的培养方案,我们在本科生阶段就应重视完善专业课程体系,合理分配俄语和汉语课程的比重,以配合实用型俄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其次,增加职业技能翻译人才培养课程,打造专业+复合型俄语翻译人才。翻译学科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完备的学科体系,翻译人才的培养也逐步向系统专业化道路发展。根据笔者对上述10所高校的调查,依托学校优势,哈尔滨工业大学设立了俄语—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交叉学科,包括俄语—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双专业(理科)双主干课程;中国石油大学主要培养石油相关知识+俄语表达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专业+,就是在外语专业的基础上掌握另一门专业知识。但这种是依赖于译语国工业发展倾向的专业,其吸收人才的能力是有饱和量的。据统计,在翻译市场调查中,语言服务业以微小企业为主体的行业特点决定,高达61%的企业选择将一半以上的翻译业务交由兼职人员来完成[7],市场大量需要的是翻译管理人才、翻译营销人才、翻译技术人才、多语种桌面排版人才等复合型人才,而这方面专业人才培训还在起步阶段。我们应该理解的专业+,不仅仅是单一的专业知识,而是对市场要求的预期机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这需要高校改变翻译人才培养的机制,一方面继续完善翻译专业学位建设,推动高校与企业用人单位之间建立“产学研联盟”,施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完成由“半成品”人才到培养“成品”人才的转变,产学研结合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已成为语言服务行业的一个新亮点[7]。其形式可以包括:企业提供实习基地、前线专家进校讲学、共同开发培养课程、编辑教材等,维持互利互惠的合作共赢校企关系。并由授课教师与翻译企业协商教学内容,设计考核方式,计算学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了解翻译行业的从业实践,锻造从业素养。另一方面,要建立可持续教育体系,帮助已从业人员提高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再次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应在切实调研的基础上开展语言服务行业需要的其他相关翻译人才的培养和资质认定工作,为翻译行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合格的俄语翻译人才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外语系的现状是:接受过正规翻译教学培训的师资凤毛麟角,翻译资格证不是入职必备认证条件,大部分都是将外语教师直接转成翻译教师,必然偏离翻译专业学位的目标,影响教学效果。“授之以渔”之人仅仅从理论上宣讲是没有信服力的,必须有大量的亲身经历,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翻译水平,并具有终身学习不断汲取知识的攀登精神,随着时代大发展,及时地掌握各种先进的翻译教学理念和现代翻译科技,打造出专业的师资队伍,才可能谈到复合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前提是拥有具备复合型知识的教师。

提高翻译教学水平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高等院校可以努力培养校内教师,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教师到校外参加翻译培训、承担译著工作或担任译员,积累实践经验并带入课堂,以及着力引进具有翻译实践经验的优秀译员进入高等院校,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这不仅有益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且有利于学科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推动翻译工作政策完善,规划教师资格培训,完善教师的资质审查和考核制度。

总之,复合型俄语翻译人才的有效培养,要积极引导行业机构和企业等用人单位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中来,充分利用行业资源,在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各方面与翻译教学机构密切合作,共同探索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的模式。同时,要建立相关规范,如兼职教师的资质要求、实习实践基地的资格审查等,以确保这种合作真正有利于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职业化翻译人才。

懂外语未必会翻译,会翻译未必懂市场,未来高校毕业生不再是书本在手,天下无忧,要着眼于社会市场的發展,脚踏实地丰富自己。作为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观念上仍然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处在转变的探索阶段。高校应从根本上转变观念,跟上“互联网+”新时代的脚步,完成从科研型到面向市场型的教学模式转变,才能摆脱被动的局面。只有切实地实现与市场需求对接,把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人才作为高校俄语专业培养模式的主要方向,才能培养出服务于新时代经济发展的俄语翻译人才。

参考文献:

[1]孙玉华,刘宏.新时期高校俄语专业现状调查及专业改革发展反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1):1—4.

[2]丛亚平.俄语专业翻译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俄语教学,2008(4):38.

[3]韩博文.俄语本科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初探——以黑龙江大学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2):140—142.

[4]穆雷.建设完整的翻译教学体系[J].中国翻译,2008(1):41—44.

[5]钱多秀.“计算机辅助翻译”教程教学思考[J].中国翻译,2009(4):51—55.

[6]徐曼琳.俄语专业MTI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策略[J].中国俄语教学,2017(4):38—44.

[7]中国翻译服务业分析报告2014[R].中国翻译协会,2014:1—44.

[8]穆雷,仲伟合,王巍巍.从职业化角度看专业翻译人才培养机制的完善[J].中国外语, 2013(10-1):89—95.

作者:张嵘

俄语报刊阅读课程改革论文 篇3:

南外: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坐落在深圳高科技硅谷的南山外国语学校(简称“南外”),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大型集团化学校,创办于2004年9月的该校高中部与新课改实验同时起步。5年来,南外坚持“办研究型学校,育国际化人才”的办学理念和“以学为本,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紧扣新课程改革实验,在课改与高考的双重打磨中大胆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育人,以自身的活力、实力与智慧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内涵发展:

彩虹外语教学模式

作为一所外国语学校,南外的外语教育特色一直是国内兄弟学校关注的重点。如何推广已有的外语教学经验、创新外语教学模式、延伸外语品牌?该校独创的“彩虹外语教育”模式(“彩虹”,即Innovation + Diversity的“大外语教育观”。Innovation意味着创新、动感、融合、跨越,Diversity意味着多样化、多元化、无国界、多姿多彩、开放、包容),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而开放的外语学习空间。所谓“彩虹七色”,是指南外的外语教育在课程、教学、教材、活动、文化、语种及教研等七个方面都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犹如七色阳光构成美丽的立体彩虹。

特色之一:多课程推进,凝练学校特色——常规英语课、外教口语课、英语电影课、报刊阅读课、英语读写课、英语选修课等各具特色。

特色之二:多方法教学,优化教学效果——常规英语课堂教学 、英语电影教学、英语戏剧教学、英语歌曲教学、英语远程跨国视频共享教学等互为补充。

特色之三:多活动体验,拓展语言运用——海外游学团、彩虹夏令营、彩虹英语文化节、模拟联合国、英语课本剧、英语广播站、英语记者社、英语圣诞节、英语配音场、英语演讲赛、英语手抄报、英语游园会、校园英语角,在快乐的浸入式互动过程中快速提高学生英语水平。

特色之四:多教材整合,丰富课程资源——人教版英语教材、牛津英语、朗文英语系列、《英语电影听说分级教程》等。

特色之五:多语种设置,满足个性需求——开设了日语、俄语、法语、西班牙语、德语等二外选修课,供学生自愿选报。

特色之六:多文化渗透,加强国际理解——为了实践“育国际化人才”的办学理念,南外一方面加强国际交流,缔结国际姊妹学校,与8个国家的中学和4个国家的大学建立了姊妹学校关系,每年均有正常的师生互访活动;另一方面,在校内坚持每年举办一届英语文化节,以世界文化作为系列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特色之七:多形式教研,促进专业发展——每人有课题研究、每周有集体备课、每月有教师培训、每学期有研究课、每年有教师集体考察,教师可以与境外教材编者对话、与外籍教师一起研讨、与大学专业教师一起诊断、与兄弟学校同行交流、与本校各学段教师分享。

南外校长王水发博士带领他的团队一直在努力打造“特色南外,品牌南外”(见上页图:王校长与学生在一起),努力走“特色”发展之路,靠“创新”铸造品牌,为素质教育的推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活力课程:

“动手”学分比理化更高

随着升学率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每所高中都加班加点备考,素质教育很难落到实处。尤其是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等课程常常成了空架子。但南外校长王水发却亲自编写教材、组织研讨、做专题讲座,并筹建了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等专用功能室,使这些帮不上高考的忙而被视为“鸡肋”的课程成了南外的特色课程,并受到学生的热捧。

1. 动手拿高学分的研究性学习课程

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课程中的重要分支,也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15个学分,而数理化的必修学分最高也才10学分,真正是“动手”的学分远超过数理化的考试学分。

南外的研学活动常常出现这样的画面:为了去现场实地考察、去街头收集问卷,连家长也成了固定车夫;忙起来时,研学办公室、文印室甚至教务处的7台电脑和5台打印机旁总有人排长队……功成名就结题时,有学生开玩笑说“我们也成了做课题研究的‘研究生’了”。

2. 学生叫好的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活动课程

南外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先后与深圳市展览馆、大冲净化水厂、南山社会实践基地、蛇口妈湾发电厂、南山敬老院、社区居委会等单位联系,将其作为综合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场所。同时,结合对老区的帮扶政策,南外还拓展江西井冈山地区为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学校每年组织高二学生去井冈山进行为期一周的农村实践活动(见下页图)。

到了农村,一切都那么新鲜,甚至有人闹出了“红薯是树上结的”笑话。学生们摘豆角、挖地瓜、做农家饭,忙碌中收获了农家常识的喜悦;他们赶鸭子、拉板车、搬砖头,辛苦里体验了劳动付出的甘甜。吴易福佳、庄仪等同学饱含深情地道出了自己的感悟:

“那里没有柔软的沙发,没有液晶电视,没有掌上电脑,但是那里的人们生活得单纯而快乐。井冈山的夜虽然很寒冷,但我们的心很温暖。”

“如果不曾体验,我们又怎会知道红薯是从地里挖出来的?如果不曾经历,我们又怎会懂得我们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

3. 学生喜爱、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

南外十分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校本课程的开设,共开设了三十多门校本课程,涉及人文、科学、时事、艺术、鉴赏、体育、信息等多个领域,为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平台。

同时,结合外语学校特色,又开设了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第二外语,学校常常接到这样的高中招生咨询电话:“你们有西班牙语选修课吗?”“我孩子高中想学法语,你们这里有吗?”

多元文化活动:

搭建平台,锻炼才干

南外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切实抓住每一项活动的教育生长点,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学会尊重、学会负责、学会研究、学会追求、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为学生发展目标,搭建平台、创设条件,提供多元文化活动,努力提升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

1. 文化大讲坛视野开阔

南外高中自2005年以来面向学生开办了文化大讲坛,引导学生从大文化的视角去解读校园、剖析社会、观照世界、品味人生,为建设人文校园、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一个强有力的高端平台。主讲人有中科院院士、高校教授、社会成功人士等。题材广泛,有自然科学领域的,如航空航天知识、最新材料科学、纳米技术等;有社会科学领域的,如历史的天空、诗词创作、自我人生规划等;有生活领域的,如地铁技术与常识、摄影技术、社交礼仪、火警自救等……不同年级有不同的规划与不同的主题。如高一年级的“成长、成人、成才、成功”讲座,高二年级的“百家荟萃文化”大讲堂,高三年级的“复习备考”系列讲座等。

2. “模联”等社团活动“给我历练、让我痴迷”

很难想象能有一种学生社团活动,能让学生如此痴迷与癫狂。为了它,可以废寝忘食,查找打印几十万字的资料、撰写数万字的英语材料、与人争辩数小时甚至通宵达旦,胜利之时欢呼雀跃、分别之际哭成泪人,这就是“模联”。南外学生最为熟悉、最向往的社团——模拟联合国。

该社团以英语为工作语言召开模拟联合国会议,遵循真正的联合国议事原则,依据运作方式、在会议主席团的支持下,就国际上的热点问题进行磋商、协议,学生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为着本国利益或演讲或辩论或游说或磋商,因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思辨色彩浓而深受学生青睐,并形成巨大影响。年年中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都有不少优秀初中毕业生说“如果能保证让我进入‘模联’,我就报考南外高中”。

每次比赛结束,代表们都流连忘返、依依不舍。他们在随笔中如是表达——

陈秋帆:“模联”给我的,并不是那张奖状,而是一个蜕变的机会,一个经历挫折与苦难之后重生的机会,一个重新认识自己、摆正位置的机会。

李婉儿:这短短的五天,是人生的洗礼,是命运的狂想,是足以改变人生的历练!

刘宇斌:从物质上说,我是空手而回,从精神上说,我收获了很多。我享受了别人的肯定、别人的友谊、别人的信任,更赢得了自己的突破。

像“模联”这样的学生社团,南外有很多,如动漫社、篮球社、发条橙乐队、街舞社、羽毛球社、羽舞社、义工社、心理研究社等,并形成了社团联盟。它们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开发创新思维和潜能,提高综合素质,并高度体现学生自主自治的的特点。

3. 校园“四节”大显身手

南外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打造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等相互交融、独具特色的校园多元文化活动,并借一年一度的校园“四节”(英语文化节、汉语文化节、校园体育节、校园科技节)为载体,将这些文化交融真正落到实处。学生在这里如鱼得水、酣畅淋漓地尽情挥洒热情与智慧,每当回顾母校生活时,毕业生都由衷地感叹:“南外让我很享受!”“南外给的机会真的很多,只要自己愿意!”

主要成果:

辛勤耕耘的回报

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南外显著的办学成绩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在区域内外产生了一定的辐射影响,被誉为“家长满意、政府放心、社会认可、低进高出”的新兴崛起学校。

从学校方面看——

深化了素质教育,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仅办学一年,南外就成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并先后荣获国家、省、市各种荣誉称号,如“全国基础教育名校”“全国电影课示范学校”“深圳市中小学美术书法特色学校”“深圳市高考工作先进单位”、香港浸会大学“中学联盟”成员单位、全球“国际学校联盟”成员单位、“广东省绿色学校”“深圳市科技教育十佳学校”“深圳市科技创新学校”等,并于2008年6月,以课堂教学优秀率77.78%的好成绩通过省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成为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

同时,2007年首届高考实现开门红,荣获深圳市高考卓越奖;2009年高考大获全胜,喜获7个“状元”:省理科基础单科状元、深圳市理科数学单科状元、南山区理科总分状元……

从学生方面看——

系列课改与素质教育的措施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5年来,学校硕果累累,高中师生各级各类获奖达635人次,形势喜人。如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北大与复旦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多个最佳项目奖、美国夏威夷泛太平洋计划奖、全国英语风采大赛前十佳、多届全国电脑网络技术NOC比赛网络英语一等奖、多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一等奖,等等。

从人才出口方面看——

黄剑秋、袁希迪、郑迪文等同学相继考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山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肖滢滢、曾雪莹等同学分别进入伦敦经济政治学院、英国利兹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23所国外知名学府深造,南外成为多元未来人才的输送基地。

……

这一切,说明了南外以“与新课程一同成长”的教育理念创办高中部的决策之成功,素质教育富有成效,而新课改与实施素质教育的成功经验,又丰富了学校发展的内涵,提升了学校品牌。

责任编辑 邹韵文

作者:本刊记者

上一篇:构建船舶特色安全文化论文下一篇:科研知识产权管理强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