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2022-04-16

摘要:文化的教化功能对发展健全人格起主导作用。“人格面具”是文化教化功能的一个方面。从人格面具与文化的教化分析人格健全发展有三条路径:一是达到理想人格的外部条件与自身条件的和谐统一;二是实现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价值匹配;三是应用人格“大五”模型将个体人格与社会人格有机统一起来。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本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1:

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的本土化思考

〔摘要〕本文从行为疗法广泛的中国文化适应性、认知领悟疗法的缺失——行为改变技术的介入、倡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应用——针对现实心理疗法的消极、滞后性三个方面,对我国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进行本土化思考,并通过多年心理健康教育经验的总结,阐述我国中小学校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本土化;行为疗法;认知领悟疗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西方应用心理学的发展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无论是理论建构或是实践应用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而我国的应用心理学发展,满打满算不过二十余年光景。我国应用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发展过程与基础心理学的发展是完全一样的,各种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也基本全部来自于西方较为成熟的应用心理学研究与实践成果,在大规模的模仿、普及与实践过程中暴露出了许许多多的不合社会文化要求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正是长期以来阻碍我国应用心理学健康发展的瓶颈所在。

不同的国家、民族与文化传统有其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形态和文化价值模式,与此相对应而形成具有不同心理结构成分的国民心理素质,因此,也就不可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按照同一种范式构建“统一的”、“同一的”、“世界性的”、“普适的”心理学科体系。于是,心理学的本土化与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在我国应时诞生了。世界各国的心理学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同”表现了心理学科的世界性、统一性和国际化属性,是出于世界人类在心理现象的基本结构上具有惊人的一致性;“异”则表现了心理学的本土化问题,旨在应对不同文化范式下的国民的独特心理特性,也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之下,必然形成各异的、独特的,尤其是蕴含着独立于他国的社会文化属性的国民心理特质。

我国心理学的本土化主要是针对西方心理学在我国所遇到的困境而言的。目前我国心理学无论是理论研究或是实践应用方面,都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国民所异于西方人的心理构成方面的特殊性,这实质上是应对一种华夏社会文化的独立与独特取向的问题。这种独特应对的目的在于,使我国心理学所采用的概念、理论及方法和技术能切实反映中国民众的心理与行为,这个原则是永远不变的,也适合于每个国家心理学的独立创新发展过程。

本文仅从“行为疗法广泛的中国文化适应性”、“认知领悟疗法的缺失——行为改变技术的介入”、“倡导积极心理疗法的研究与应用——针对现实心理疗法的消极、滞后性”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与讨论,并通过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阐述对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本土化问题的个人思考。

一、行为疗法具有广泛的中国文化适应性

行为疗法(Behavior therapy)又称行为治疗,是基于现代行为科学的一种非常成熟的新型心理治疗方法,是根据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心理学实验方法确立的,对个体反复进行训练,以达到矫正适应不良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行为主义疗法的学习与训练之所以对于中国人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原因在于中国人的共同社会文化心理背景——即“较高的受暗示性”、“集体主义取向”、“显著的场依存性”、“他控性”等。这些共同的社会文化心理特质表明,行为主义疗法的行为训练与正、负性强化都显示了它的工具性、纯理性和强迫性特点,又由于中国人的行为观念的强依赖性、被动性以及群体影响的依存性,使得发源于西方国家的行为疗法,在我国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过程中,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行为疗法在实施过程中,心理咨询师或治疗师始终处于主动、主导地位,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而来访者始终处于被引导或被组织的地位。从意识层面来说,来访者

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这种被动特性也正好体现了中国人的独特社会文化心理背景,即集体主义取向、他控性以及突出的环境依存性特点。行为主义疗法的基本原理是“经典性条件作用原理”、“操作性条件作用原理”和“模仿学习原理”,基本原理的核心是“强化”。强化是积极的、主动的,而引起强化反应发生的来访者的行为却是咨询师或治疗师所预期的,是被动引发的。这种强化的主动性和良好行为发生的被动性与他控性或环境条件刺激的诱导性,也正是行为主义疗法在中国人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领域的良好适应性表现。

二、认知领悟疗法的缺失——行为改变技术的介入

认知领悟疗法是通过解释使来访者改变其认识,以实现领悟,并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是中国大陆心理治疗专家钟友彬先生首创的,依据心理动力学疗法的原理与中国国情以及与国人的生活习惯相结合而设计出来的。心理动力学疗法源于弗洛伊德的经典心理分析,因此,认知领悟疗法又被称为中国式的心理分析。

认知领悟疗法的治疗原理,是把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变成有意识的,使来访者真正认识到症状的意义,以得到领悟,症状即可消失。这也是心理分析和心理动力学疗法的治疗原理。

认知领悟疗法的实施过程:治疗师直接和来访者一起讨论分析症状的临床表现性质,使来访者认识到自身病态情感和行为的幼稚性,领悟到这些感情与行为是儿童的心理与行为模式,与他的实际年龄和身份是不相称的,从而使其主动放弃这些想法和行为。

从认知领悟疗法的实施过程来看,其治疗的核心成分是治疗师与来访者对不良或病态症状进行共同讨论,以使来访者对症状(情感与行为)的幼稚性或不成熟性达到真正领悟的程度。这里的“领悟”是指明确病态症状所展现的显著的儿童期心理与行为模式。最终通过领悟过程,达到主动放弃自己在意识中已经被界定了的那些幼稚的、不成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表现。事实上,在现实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领域中,认知领悟疗法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特别是对于那些在不良的或异常的思想观念等认知方面存在问题的来访者。

尽管认知领悟疗法对于根植于心理原因的心理、行为症状的治疗是普遍有效的,可是,现实中的众多来访者的异常心理或行为,是由于长期以来的不良认知或不良行为的沉积定型所致,也就是长期重复的“不良认知→不良态度与观念→不良行为→……”的恶性循环的交互作用过程,使得不良认知、不良观念与态度和不良行为表现,随着时间的延续被进一步强化或定型。在认知领悟疗法的实施过程中,即使来访者真正达到了最高的领悟境界,实现了最佳的认知水平,他们未必都能如期实现不良行为的彻底改变。例如顽固的露阴癖、强迫症、偷窃癖、窥阴癖以及对人恐怖症等,在接受认知领悟疗法之前,这些当事者本人大都已明白自己的不良行为的幼稚性、非成熟性及其危害性,他们都曾不同程度地、通过各自熟悉的方式,较长时间地致力于改变或消除自身的不良行为,但结果很少尽如人意,有些来访者甚至由于长期的观念对抗,导致病态行为的发作周期越来越短,病态行为引发的焦虑与紧张程度越来越强,还有的来访者身上旧病未除新疾又起。之所以如此,问题并非出在来访者的领悟与认知不到位,关键还是这类不良行为的顽固定型所致,这也说明认知领悟疗法在诞生之初,就存在着其不可自我完善的缺陷。

认知领悟疗法不同于行为疗法的优点在于,它非常关注引起来访者不良行为的心理原因——错误的认知态度与观念,与此对应,认知领悟疗法的最大缺陷或局限性,也在于即使来访者真正领悟了自己的不良认知态度或者行为,却往往由于缺乏改变不良行为的最为有效的治疗技术,依然停留于“领悟”这一环节之上,致使不良的行为反应仍旧顽固地存在着。有临床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经验的心理工作人员,无一例外地都会体悟到认知领悟疗法的美中不足。因此,在来访者达到真正的认知领悟之后,治疗师应适时选择一种恰当的行为改变技术或行为矫正技术,紧随领悟之后对不良行为进行较为彻底的消除与改变。此处需要强调一下:“有效的行为改变技术的适时介入是关键,而‘适时’则是关键之关键。”真正有价值的心理治疗方法,不仅要实现治“标”之目的(改变不良认知态度、减弱不良行为),更要实现治“本”之目的(消除引起不良行为的认知态度或彻底消除不良的行为表现)。笔者本人经过多年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实践,发现最适合与认知领悟疗法配合应用的行为改变技术有系统脱敏疗法、满贯疗法、放松疗法、厌恶疗法以及行为训练技术等。

三、倡导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针对现实心理疗法的消极与滞后性

传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理论的价值,在于来访者对其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清醒意识,尤其是对那些对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造成不良影响的病态行为的认识,于是来访者便在意识上产生了强烈求治或求询的意向。由此看出,传统的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过程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在卫生医学领域,人类对于某种疾病的病因、形成条件以及危害程度有了深刻了解之后,总是将解决问题的视点放置于“未雨绸缪”的层面。如某些传染性极强、危害性极大的生理疾病的“疫苗”的研发与应用,此类研发的目的在于积极地保健与预防,要么消除病源因素,要么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要么降低或彻底消除疾病的危害性等。与此相同,人类在广泛的健康教育领域里,能否真正认识到传统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消极性与滞后性,进而实现现代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积极性,这从根本上关系到人类未来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水平,也直接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活幸福度的真正提升。

事实上,我国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的,可是在应用心理学正式进入我国社会文化生活将近30年的时间里,与现代心理学的发源地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积极应用心理学领域的做为可以说是相当薄弱。从一开始只是西方正统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理论与技术的全盘引进的普及模仿,到后来的心理学本土化思潮的兴起,直至今天的积极心理学在我国的初步探索与应用,可以说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现实来说,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目前,更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常的心理辅导课程流于形式,要么是因为师资缺乏,要么是课程的纯理论化导致课程本身的实践价值被弱化,要么是主管领导的认识不到位以及重视程度不够,往往使得该类课程的课时被截留或消减等,导致“雷声大,雨点小”的现状。

从我国学校教育层面具体谈积极应用心理学——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就必须做到不论是教育决策部门或是教育行为机构,都应该明确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所涉及的具体研究与实践内容,应详尽地构建一个基本的具体实施框架。因此,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将自己对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实施内容的基本思考总结如下。

(一)小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角色同一性认识;2.自我认知;3.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做事习惯的培养;4.良好情感的认知、控制、开发及其作用;5.良好意志品质的认知、塑造、自我调控及其作用;6.良好行为习惯与成功做事的关系;7.关于初步认识价值观、审美观的教育内容;8.关于仁爱、爱人,环境意识、生存意识等的教育内容;9.关于形成珍爱、正视生命价值的观念的教育内容。

说明:在小学阶段,无论是哪一项教育内容的实施,都应遵循“做中学”、“做中体悟”、“悟中明理”、“感性体验为主,由感性自然上升到理性”的原则,即“践行第一”。如果社会实践课条件不允许,那就通过大量的模拟性的团体活动(训练)形式进行,效果也会很好。

(二)中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 关于角色同一性由感性向观念上升的教育内容;2. 关于自我观念形成的教育内容;3. 关于高级社会情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教育内容;4. 关于生活的价值、学习的目的、人生的价值的认知的教育内容;5. 关于民族认同感、国家自豪感、国家危机感、国家安全感、国家兴亡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的认知的教育内容;6. 关于社会良心、道德感、秩序感和合格国民的义务感认知的教育内容;7. 关于团体合作共处的认知与训练的教育内容;8. 关于心理健康、生理健康价值认知的教育内容;9. 关于身心统一、自然与社会统一的辩证观点认知的教育内容;10. 关于自杀现状的认识,以及置身自杀情境中的自我生命拯救的认知与训练的教育内容;11. 关于性心理、性生理健康的认知以及有关行为训练的教育内容;12. 关于学习策略的优化选择与训练的教育内容;13. 关于生活第一、幸福第一的观念的教育内容;14. 关于恋爱的初步认识的教育内容;15. 关于未来发展理想与学业延伸的教育内容;16. 关于婚育卫生健康的教育内容;17. 关于家庭幸福和谐的教育内容;18. 关于科学职业观的教育内容;19. 关于良好社会生存适应的教育内容。

以上仅仅是在理论层面能够感知到或者能具体实施的积极应用心理学的相关教育内容,任何人都不能也不可能穷尽所有的积极应用心理学的教育内容,之所以勾勒出一个轮廓,一是为了学习与教育践行的方便,二是为了通过这一建构过程激发更多的有志于积极应用心理学研究的人们的广泛关注。

总之,无论是建构积极应用心理学的教育模型,或者是运用积极应用心理学的技术进行实践与研究,其终极目的都在于“积极”二字,即“防患于未然”、“未雨绸缪”,通过彻底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使每一个社会公民或准社会公民,都具备常模化的现代社会所期望的广泛的健康素质,以实现真正的国强民强的理想愿景。

参考文献:

[1]答会明.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7.6.

[2]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心理学丛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5.

[3]陈虹,张婷婷.真正幸福论的实践:积极心理疗法[G].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上半月刊,(1).

[4] (英)福特著,黄峥译.咨询和治疗中的沟通分析技术[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5.

(本文为陇东学院科技创新基金资助项目“高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成果之一。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陇东学院教育学院。电邮:qyszxlsys@yahoo.com.cn)

编辑/于 洪

作者:答会明

本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2:

人格塑造:“人格面具”与文化的教化功能解读

摘 要:文化的教化功能对发展健全人格起主导作用。“人格面具”是文化教化功能的一个方面。从人格面具与文化的教化分析人格健全发展有三条路径:一是达到理想人格的外部条件与自身条件的和谐统一;二是实现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价值匹配;三是应用人格“大五”模型将个体人格与社会人格有机统一起来。

关键词:人格塑造;人格面具;人格“大五”模型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塑造人格,人格的养成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还需要健康的体魄、良好的教养、广泛的兴趣、高尚的情操和充盈的智慧。如果只有知识的灌输而没有人格的养育,那么所谓知识就很可能成为争名夺利的武器,成为危害社会的工具。如何培养一个人的健全人格,做到个人人格与社会人格相统一,这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然而,健全人格的发展离不开个体的社会化,其中文化的教化作用占主导地位,对个体心理和行为影响甚大。

一、文化的心理学释义及其教化功能

《周易》有言:“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一词最早出自此处,它的意思是:观察人类文明的进展,用人文精神来教化天下。我们可以把文化理解为“人造的第二自然界”。人类创造文化的同时也被文化塑造,作为一个自然人,既然生活在缤纷的社会环境中,便注定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文化的洗礼和熏陶。德国哲学家、文化哲学创始人卡西尔(Enst Cassirer,1874—1945)在《人论》中说:“走向人的理智和文化生活的那些最初步骤,可以说是一些包含着对直接的环境进行某种心理适应的行为。”伴随着环境经常性的、不同程度的变化,人们也需要持续不断地调整和适应自己。文化对人们的塑造过程及其教化功能便蕴藏在这一次次调整与适应的过程之中。在文化心理学的视域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同的文化类型形成不同的个人行为。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心理学受后现代主义哲学多元文化论的影响,开始向文化转型,沉睡了一百多年的文化心理学作为一种心理学研究取向开始觉醒,与主流的实证主义心理学一起为心理学的发展作出贡献。[1]

文化心理学是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的文化心理或文化行为,在形成之初产生了众多理论流派。[2]尽管各理论表述不一,但是几乎所有的理论都包含了以下两种观点:一是对刺激赋予一定的意义,人们反应的不是刺激本身,而是刺激所被赋予的意义;二是文化与心理是相互建构的,人类不仅是文化世界大厦的设计师与建筑师,还是砌成文化世界大厦的砖瓦。在人类根据自己的心理来改造世界、赋予世界新意义的同时,新的世界也影响着人类心理的发展。

根据以上理论观点,我们可以给所谓的文化心理或文化行为下一个定义,即人在一定语境中,会对具有一定刺激的文化作出该文化所规定的反应。这一概念从进化论视角诠释了文化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不断优化其自身的学科。人类的一切生理和心理机能都是不断进化得到的产物,是不断适应新环境的产物,例如眼睛的原理,原本是源于一片感光皮肤,由于人类需要适应生存条件,便使得它进化为人类服务的器官。同样,文化心理作为近经验概念,作为制度性刺激隐藏在人类的各种感受、思想以及行为背后。为了在这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环境里更好地生存,人就会更好地使自身适应环境,这种“近经验概念”将以内化的形式逐渐累积并最终定型,化为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意识形态,这就是文化的教化功能。

二、人格面具的概念及其教化功能

“人格面具”(persona)的概念及其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1875—1961)首次提出的。所谓“人格面具”,是一个人为了能够顺利地被社会群体所接受,从而向大众展示对自己有利的形象,即一个人的社会外观。[3]大多数社交场合需要各种各样的面具——譬如说鸡尾酒会上的快乐面具或是工作时的勤奋面具。在许多社团和行业中,形象如同物质一样重要,而面具会比本人更为重要。它之所以会成为人类现代生活密不可分的部分,约有一半的原因是每个人在社会中必须扮演不同的角色——父母、子女、配偶、朋友、公民等,每一种角色都有着一定的符合习俗的行为,如此便形成了个人所戴的不同的社会面具。

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处于自我或是他人、个体或是社会的期待之中,并强烈地希望调整自身状态以满足这些期待。而人们在满足这些期望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文化教化的影响。荣格观察到在青年时期,人大多被迫抑制或忽略他们个性的某些方面,如男孩子通常被劝告不要心肠太软,并且会很快地学会抑制他们富有同情心的一面,这一面也就成了无意识状态;相反,女孩子如果过于自信或独立意识太强,就会受到指责,于是她们很快地学会适应社会的准则。通常,男人从中年时期开始关注他们温柔、抚爱的情感,较少时间用于赚钱,而将更多的时间用来在与家人一起度过;相反,女人在这期间则开始开拓她们的自信和意志自由,这是因为在人的后半生,这些早先被忽视的个性的一部分大声疾呼着要在意识生活中占有一席地位。荣格认为,成熟期的挑战是重新开拓这些被遗忘的方面,倘若开拓成功了,其结果就是获得心理上的平衡与内在的完整。

因此,“面具”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并非代表虚伪,它最大的功能是让别人看到自己想展现的一面,隐藏自身不便表露的情绪,使个人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和谐。“人格面具”不仅能使个体获益,也是人类更好地适应团体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基础条件之一。心理学家普遍赞同学习复杂的社会角色是对青年人的重要挑战。

三、从“人格面具”与文化的教化视域分析如何使个体人格健全发展

尽管构成人性的因素很多,一个时代或一个团体的文化始终对人性的形成起着主导作用。就拿中国传统文化来说,它重视整体思维,讲究和谐,如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它主张“天人合一”,在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强调“和睦共处”,“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观念。因此,无论是人性论中所构建的理想人格,还是国民实际人格的发展,都深深地受此影响。一方面,理想人格煌煌盛美,令人可望而不可即,更进一步成为抽象意义上的人格,人们只能对之顶礼膜拜,却难以效仿实现。另一方面,实际人格的发展受到社会文化的熏陶,任何发自本能的意愿和行为都有可能与社会规范相抵触,并逐渐导致人格的异化。其结果会导致“自我膨胀”(过分热衷于角色扮演),抑或“自我压抑”(过分压抑其自身其他人格方面的发展),进而逐渐形成各种分裂人格,而这正是忽视本能需求、失去人格动力结构带来的后果。

按照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姆(1900—1980)的观点,实现理想人格,不在于压抑个人的恶,而在于妥善地运用个人的潜能,这样,人格才有可能健全地发展。对此,可以从以下三条路径实现:

第一,达到理想人格的外部条件与自身条件的和谐统一。人格面具是展示给他人看的公开的自我。出于自我保护,人们总是不愿意展现出自己人格中的某一部分,而将真实的自我隐藏在面具后。人格面具的作用不只是为了认识社会、适应社会,更是为了寻求社会认同。在现代社会,戴上“人格面具”虽然迫不得已,却十分必要。它保证了我们能够与人,包括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它为各种社会交际提供了多重可能性,是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基础。若不戴“面具”,反而会影响人际关系及生活质量。当然,一个人如果过分沉溺在自己所扮演的某个角色里,长期压抑自己的本性,就不可避免地会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累”。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就会造成人格的扭曲,不利于身心健康,严重时会造成人格异化。所以,我们要会在适当的时候,把“面具”卸下来,展示一个真实、放松的自我。

第二,实现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价值匹配。德裔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1902—1994)首度提出“自我同一性”的观点,并把它解释为“一种知道自己将会怎样生活的感觉,是一种不断增长的信念,一种个人在过去经历中形成的内在恒常性和持续性,可与他人心目中的自我恒常性与持续性相匹配的感觉”[4]。“自我同一性”不只是一种充满自信的意识,更是一种通过社会确立自我的存在,即肯定得到社会认同的自我。例如,“我是上海人”,这便是已经得到了社会认同并足以用来介绍自我。此外,“自我同一性”还是一种“感觉”,即不局限于头脑中固有的对“具象”的理解,还需要重新去感知新的意象。在艾里克森的理论中,这相当于“感觉精神很好”、“明白自己要做什么”的意识。在艾里克森看来,“同一性”主要有两个产生来源:一是青年人如何看待自己的童年;二是他们行事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受所处的历史和社会背景的影响。不能获得自我认同感是现今青少年面临的主要发展障碍——对于自己是谁、将来要去哪里、做些什么、在社会中的定位等问题感到困惑和迷茫,并且可能由此产生一系列有缺陷的人格。在“自我同一性”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人格也慢慢“成形”。综上所述,“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标志着一个健康人格已经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有自我控制的意识,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有智慧,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认同自己与他人在外表、性格上的相似与相异,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产生连续感,了解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定位等品质。

第三,应用人格“大五”模型使个体人格与社会人格有机统一。人格“大五”模型(fivefactor model,简称FFM)是当今世界人格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属于特质论,其理论和研究模式日趋成熟。大量研究表明,不管是用外语还是中文表达,不管是描述自己还是他人,不管采用什么因素抽取和旋转,都可以依照先天的共同因素诠释和理解个体差异,这些因素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对人的一生将以何种方式生存有着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McCrae与Costa于1985年编制了NEOPI五因素调查表(NEOPI FiveFactor Inventory)。如今,该测验对五因素的定义为大家普遍认可,主要包括:(1)心境不稳定性(Neuroticism),焦虑、愤怒敌意、沮丧、自我意识、冲动、脆弱;(2)外倾性(Extraversion),热情、乐群、果断、活跃、寻求兴奋、正向情绪;(3)开放性(Openness),幻想、审美、情感、行动、观点、价值;(4)亲和性(Agreeableness),信任、直率、利他、顺从、谦虚、温柔;(5)责任性(Conscientiousness),能力、条理性、责任心、事业心、上进心、自律、沉着。McCrae与Costa(1999)所作的元分析表明“大五”因素与其他许多人格特质和社会行为的结果息息相关。[5]

在应用人格“大五”模型时,如何做到个体人格与社会人格的有机统一? “大五”模型的人格特质包含了适应社会已有的基本要求,如外倾性(社会化)、亲和性(互动和为别人着想)、责任心(规范与责任)、情绪性(理性和与人相处的愉悦)和开放性(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等阐述了个体人格与具有主导性的社会人格的各种不同要求。

在长期心理健康教育与临床心理实践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的心理咨询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忽略了健全人格最基本的要求是社会适应,他们只关注自我内在的“心理健康”状况,自己觉得问题“解决”了,可是在社会活动中依旧出现同样的问题。健全人格从社会意义上说就是健全的社会人格。弗洛姆曾指出,社会人格就是“组成一个团体中的每一个分子都共有的一些人格结构”。社会人格是复杂的,在考察社会人格的过程中,我们要分辨在社会的强文化与弱文化、主流文化与支流文化影响下的不同的社会人格所具有的特质表现;我们要通过全面分析来抓住代表社会发展方向的健全的社会人格,否则就有可能误入迷途甚至堕入歧途。人们向往具有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但往往只是为了使自己“心里好过些”、“心意更加坚定”或减缓身体上的病痛,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是一种退让的心理策略。塑造或者重组真正积极的、乐观的、有建设性的人格势必要经历剧烈的冲突甚至痛苦,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或不愿正视。因而,人格塑造不仅要面向自我,还要面向社会。

参考文献:

[1]赵欣欣, 姜永志. 论中国文化心理学及其本土化意义[J]. 鸡西大学学报, 2010, 10 (3): 35-36.

[2]纪海英. 文化与心理学的相互作用关系探析[J].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4): 110-112.

[3]杨韶刚. 精神追求——神秘的荣格[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26-27.

[4]俞国良, 辛自强. 社会性发展心理学[M]. 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8-9.

[5]崔诣晨, 王铭莉. “大五”模型与亲密关系中的伴侣人格结构探微[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 (5): 40-43.

作者:崔诣晨

本土文化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3:

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应为、难为与有为

[摘要]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举措。然而,当前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应为”之景因现实中种种因素的制约而成为“难为”之境,如对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科学、教育队伍良莠不齐、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意蕴不足。对此,文章提出了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有为”之径,即科学把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作用和地位,探索有效途径;加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重视班级文化建设。

[关键词]班级心理健康教育 “应为”之景 “难为”之境 “有为”之径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的学习、就业、生存压力不断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凸显。高校经常发生一些触目惊心的“校园事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如何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层面做了很多探索研究,其中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学术界普遍认为,大力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举措。本文对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应为”之景、“难为”之境及“有为”之径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为高校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本文所说的“应为”之景是指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具有的教育模式,“难为”之境是指现实情景中有哪些制约性因素造成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而“有为”之径是指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应采取什么途径或方法。

一、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应为”之景

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班级是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很多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的,大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很多都来自于班级生活。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最好场所就是班级。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教思政厅[2011]1号)中指出,高校应建立健全的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此后,教育部又出台了一些关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这些文件一般都提及“班主任”“班级辅导”或“班级”等。可见,“班主任”“班级辅导”“班级”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教育部出台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是描绘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应为”之景的具体指针。

准确把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义,有利于我们从本质上描绘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应为”之景。“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是以班级为基本单位,通过班主任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能动性,促进班级中全体学生提高心理素质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①不难看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目标,所面向的是班级中每一个学生,这可以说是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应为”之景。

具体而言,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应为”之景涵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班主任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做好班级管理者以及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者。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领路人,是一个班级活动的组织者,也是一个教育者,班主任必须发挥主导作用。二是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面向全体性原则,以培养全体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基本出发点和根本归宿。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学生为出发点,一切为了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需要班主任深入了解每一个大学生,针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三是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发展性原则,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兼顾对部分或个别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补救性的矫正教育,帮助每个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实现全面发展,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二、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难为”之境

当前的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尚存在诸多困境,或者说,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应为”之景,由于现实中种种因素的制约而成为“难为”之境。

1.对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科学。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或者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照搬德育工作模式,把本属于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视为道德问题,甚至是违法乱纪行为,没有看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独特性、专业性;或者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或学科化,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心理学知识或心理学理论的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或理论的讲解,有时候甚至通过心理学知识竞赛、考试或测验来检验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或者是将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化、简单化,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采用游戏或活动的形式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许,这样的教育可能是有趣、有味的,但实际教育成效不明显。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不能急功近利,心理健康教育短时间内很难看到明显成效。

2.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良莠不齐。20世纪末,一位心理学工作者在谈到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问题时曾发出这样的感叹:“我国高校普及心理教育需要300年。”②对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比较好的美国,不难理解这位心理学工作者为何发出这样的感叹。“在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比例是1︰1500,有些州甚至是1︰300。在我们国家,高校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比例只能达到1︰4000,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中占相当比例的工作者还是兼职人员。”③从数据上分析,我国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严重不足。如前文所述,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也是班级中每个学生身心健康的导师。但目前,高校班主任大多缺少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很难胜任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有些班主任在做好班级管理的同时,还存在很多方面的压力,比如教学、科研、班级管理等,很多班主任本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不佳状态,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与管理中,很难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也很难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在此种情形下,极有可能在班主任和学生之间形成恶性循环,即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处于不佳状态,会造成班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下降,而班级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又会使班主任的心理健康向更加不佳的状态发展。

3.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意蕴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融入文化元素,并且发挥文化的功能。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心理健康影响很大,不同的文化群体对于心理健康的理解是有差异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形式也具有文化差异。当前,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文化意蕴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少心理健康标准的中国文化解读。高校在测试大学生心理健康状态时,广泛运用国外学者Derogatis编制的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该量表是否适用于测量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测评的结论是否科学,一直受到社会很多层面的质疑。二是忽视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技术的文化适应性。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而国外,尤其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心理健康教育已有较长历史,总结出许多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技术。这些理论与技术,也被广泛使用于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考虑其文化是否适应却比较少。三是忽视心理健康问题的文化根源。心理健康问题包含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个体心理健康问题深层根源其实是其文化背景和文化观念。④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之所以不断出现,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我国高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往往采用西医式的“短期矫治”方式,而没有重视心理健康问题的文化根源。通过“短期矫治”的方式,一些轻微的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迅速得到解决,一些因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出现的极端反应也可能会有所延缓,但如果相似情境再次出现,当事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又会反复出现,甚至比以前更加严重。

三、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有为”之径

要实现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应为”之景,必须破解当前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难为”之境。“难为”之境的破解,也就是高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有为”之径。

1.科学把握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作用和地位,探索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但两者各有其出发点,前者是基于微观的班级层面,后者是基于中观的学校层面。笔者以为,在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矫治性教育为主,主要针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而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发展性教育为主,主要面向全体学生。很显然,仅靠学校层面为数不多的心理健康教育人员,很难实现面向全体学生这个目标,必须依靠人员较为充足的班主任队伍。对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尤其是有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应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引导作用。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确定后,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就有了清晰的思路。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应以学生的成长需求为主题,以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技术为支持⑤。具体而言,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主要包括:“知识普及、角色扮演、游戏活动、艺术欣赏、宣传沟通、班级互动等内容,而其效果则可以通过学生对自己心理健康状况的评估、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体验或感想等、对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状况及其效果的调查、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及其效果的比较以及来自于任课老师、家长、社会媒体等的评价等方式进行评估。”⑥

2.加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其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当前,我国高校普遍建立了“学校—系院—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但由于班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难以胜任相应的工作,致使学生中的许多心理健康问题集中到系院,甚至是学校,而系院或学校又不得不分出时间和精力,去做本属于班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否有效开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班主任和任课老师)、班干部(尤其是班级心理委员)、朋辈心理辅导员(班级中热心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生)这三支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在当前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师资短缺的情况下,可通过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提升班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知识和能力。班主任是班级的主要管理者,也是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在大学生的成长历程中起着导师引导的作用。作为班主任需要接受长期培训,较为系统地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从而在班级教育和管理中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部分任课老师,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也需要接受长期培训,通过培训等形式,提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素养和能力,在课程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于学生骨干和朋辈辅导员,应通过短期培训的方式,使其熟悉最基本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3.消除班级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文化迟钝现象,重视有益于心理健康的班级文化建设。“文化迟钝是指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中忽视文化差异的现象。”⑦当前,我国文化迟钝现象可以说极为常见。文化是赋予人生活以意义的载体,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不仅活着,而且还追求活着的意义。如果不能发现生活意义或丧失生活意义,就极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中国人生活的意义与西方人生活的意义存在差异性,这决定了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借鉴国外的理论和技术时,必须重视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和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国外理论和技术的文化适应性。鉴于当前所存在的问题,亟须建立一套适合我国本土文化的心理健康标准,重视中国化心理理论与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此外,要真正有效地提高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还必须从班级文化着手。要通过班级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建设,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氛围;要通过班级行为文化的建设,打造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机制。班级文化并不是特别玄乎的东西,班级文化可理解为班级全体成员(包括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或大部分成员共同具有的独特生活方式。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就是围绕着大学生的生活进行,铸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班级生活方式。简而言之,就是要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形成团结友爱、勤奋进取的班风和学风,让学生感受到班级就是自己心灵的家,就是自己学习和生活的乐园。

总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想深入持久并卓有成效地开展下去,就必然大力开展以班级为基本载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者,应对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应为”之景、“难为”之境、“有为”之径等方面加强研究与探索,推动和普及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注释]

①陈家麟,李炳南.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刍议[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6):22.

②汪笑梅.心灵的沟通[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

③涂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分析及对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263.

④章建明.文化心理学视角下职业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3(26):63.

⑤刘贵祥.班集体心理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4):24.

⑥黄艳.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类型及其效果评估[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0(9):289.

⑦Rogler LH.Methodological Sources of Cultural Insensitivity in Mental Health Research[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9(6):424.

作者:赖泽源 巢传宣

上一篇:会计实务下的公允价值论文下一篇:证券投资金外环境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