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能力论文

2022-05-01

摘要:会计专业一直是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高职会计学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本文以贵州Z职院为例,选择以高职会计学生考证热作为研究基础,以新形势下考证难作为研究重点,探讨在“取消从业证”后高职会计学生应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能力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能力论文 篇1:

高职会计专业校内“真账实训”教学模式探索

【摘要】 文章通过对校内代理记账公司,承接代理记账业务或引进校外记账公司的业务等创造真实的业务环境,提供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真账岗位实训这一方式的分析,试图对高职会计专业校内“真账实训”的教学模式作一探索,以期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缩短他们的工作适应期,培养出深受社会欢迎的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 真账实训; 代理记账; 教学模式

专业实训教学是高职会计专业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实训教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决定了高职院校能否向社会输送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会计人才。由于受财务部门实际工作环境和商业机密等因素制约,会计专业的实训教学具有特殊性:通常情况下,各实习单位(基地)每次接受实习学生的数量有限;实习单位(实训基地)不愿意让学生过多的接触单位的实际财务资料,往往只安排做一些最基础的财务工作,诸如账簿装订、不能涉及会计本质内涵的操作训练,使会计顶岗实习流于形式,其他专业可普遍采用的校外顶岗实习方式在会计专业实训教学运作时具有极大的限制性。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校内模拟实训,虽然具有仿真性可弥补校外实训的某些不足,但模拟实训中所提供的具体会计环境,会计的职业判断力体现不够,各种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方法都是给定的,没有给学生锻炼职业判断能力的机会。因此,如何科学设计和合理组织校内实训教学环节,探索一种新型的实训模式,来弥补校外实训由于会计职业特性所带来的缺陷和校内实训的模拟缺陷,让学生真正获得会计岗位核心职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对高职会计专业校内“真账实训”教学模式作一探讨。

一、校内“真账实训”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教高[2006]16号文件明确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将课堂上的学习和工作上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将理论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工学结合模式的基本操作方法主要是通过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合作形式,注重质量管理、过程管理,这是高职教育区别于学科教育的本质所在。为满足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必须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去认识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注重实践性、强化实用性和职业性,构建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切实有效的会计实训教学模式,培养社会需要的高职会计人才。

校内“真账实训”教学模式就是基于这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以企业真实账务流程、实际业务票据等全真资料为基础,通过手工账、电脑账、纳税申报三大模块既相互独立又全面系统的全真操作,让学生接受实际岗位上的会计工作操作,实现真实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具有高职业素养、高岗位技能的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的一种新型模式。

二、校内“真账实训”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校内“真账实训”模式强调的是以技能培养为目标,以高素质教师和科学的教学安排为保障,以真实会计主体为实训对象。要求在会计教学中树立重视实训的思想,把实训与能力提高贯彻到整个理论教学过程;同时通过对某一中小型企业一个会计期间整个会计循环过程的实务操作,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一是熟悉会计各核算环节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二是较全面地掌握会计操作技能;三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正是目前高职教育所要求的、与素质教育的方针相符合。

三、校内“真账实训”教学模式实施的条件和操作策略

我们学院会计专业于2009年成立了代理记账公司,由会计专业教师和学生组成公司兼职员工,采用多种形式和企业联系,承接了一些代理记账业务,并经过紧密型校企合作代理记账公司的指导,在实训指导师的带领下在几个班学生中轮流实务操作,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掌握了一定的方式方法。

(一)校内“真账实训”教学模式实施的条件

要做好“真账实训”的教学工作,必须具备这一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条件。

1.硬件建设方面,我们学院是通过两条途径创造真实的会计环境:一是在校内注册代理记账公司——××财务咨询公司,这是实施“真账实训”教学模式的关键条件。真正会计岗位能力的培养,必须“真刀实枪”,它需要学院有自己的实际会计公司,这个“公司”可大可小,业务可多可少;既可以是盈利的,也可以是学校补助的,关键是真实的公司化运作,有真实的企业会计业务;二是引进社会上成熟的代理记账公司(杭州××公司)的业务,与他们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生产性的实训基地,把每个月的账带到课堂,把典型的企业经济业务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能真正零距离接触会计岗位的工作。

2.师资方面,我们是通过两条途径,一是直接从代理记账公司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财务主管或会计师来校承担实训课程;二是校内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采取选送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到校外代理记账公司会计岗位挂职锻炼方式培养,校内“双师型”教师既是实训指导老师又是校内代理记账公司的股东和员工。

3.实训的真实资料条件,一是由有代理记账公司提供代理企业每个月的会计原始资料;二是配置会计代理记账版软件;三是有纳税申报的网络环境。

(二)校内“真账实训”教学模式操作策略

代理记账业务的会计主体虽然是小企业,但麻雀虽小却五脏齐全。从取得原始凭证并审核、到做记账凭证、登账、纳税申报、编制报表每个环节都不缺少,可以满足学生全面掌握技能的教学需要。教学模式设计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手工账操作方面:在有相对独立空间的实训室分组进行,让学生分组并确定主管、会计、出纳,一般3-4人一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会计主体一个月的账目。首先登记某会计主体月初余额,认识分析原始凭证,然后原始凭证分类粘贴,制作记账凭证,登记手工账,直到编制报表的循环。整个过程必须在实训指导师的严格指导下完成,同时在教学过程融入职业道德教育。

2.电算化账操作方面:实训室专门配置A9等简易的代理记账版软件,在完成手工操作循环后,首先进行余额初始化,把手工的记账凭证输入到代理记账版软件,完成记账凭证的录入,通过登账,自动生成报表,将手工账和电算化账衔接起来。这一实训让学生深刻体验会计电算化的准确高效,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自信心,增添了学习的成就感。

3.纳税申报方面:考虑到实时扣税的特殊性,纳税环节由代理记账公司指导老师把关演示讲解,在纳税申报的网络环境下,学生只做模拟。

4.教学手段方面:融“教、学、做”为一体,在手工会计账务处理基础上,利用手工账务处理资料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两者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巩固学生会计业务的处理能力,提高综合实践能力,能熟练使用和掌握现代财务管理软件,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5.使用范围方面:在完成会计专业《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后,为强化技能培养开设此课程;或以《小企业会计实务操作》课开设;或作为阶段性的实训教学。

6.真账实训的考核:建立科学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制定实训成绩评定标准,重点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等。完成该项目后,由专职实训指导师验收把关,对学生的凭证制作、账簿登记、报表编制分块考核,并进行综合鉴定。

四、校内“真账实训”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一是校内成立代理记账公司真账实训。业务的开拓上通过教师股东的资源,或通过校企合作单位的帮助,承接典型单位的记账业务,有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小规模纳税企业;有商贸企业,生产性企业等。真账实训操作上考虑到会计资料的保密性,学生分组轮流必须在指导老师的严格指导下完成手工和电算化操作。并且要求学生按企业员工标准,严格遵守企业的基本制度、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财经纪律。

二是将校外代理记账公司的业务引入课堂。师资上,代理记账公司的会计师或财务主管聘请为本院的兼职教师;实训业务上,可以用以前已经发生的典型企业的典型业务,完成一个月的实训操作;时间安排上,集中实训一周,有集中讲解有分组操作。

总之,我们通过校内“真账实训”教学模式的实施,培养和提高学生会计职业核心能力及其综合素质,架起沟通社会与学校的桥梁,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缩短他们的工作适应期,培养出深受社会欢迎的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付强.高职会计专业技能单项化课程实训平台构建研究[J].财会通讯,2010(3):45-46.

[2] 张利.高职会计综合实训开发与设想[J].北方经贸,2010(4):147-148.

[3] 阳桃久.高职会计实训教学新构想[J].知识经济,2010(4):123-124.

作者:沈应仙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能力论文 篇2:

浅论“取消从业资格证”后高职会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摘 要: 会计专业一直是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高职会计学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推动着社会的全面进步。本文以贵州Z职院为例,选择以高职会计学生考证热作为研究基础,以新形势下考证难作为研究重点,探讨在“取消从业证”后高职会计学生应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关键词: 会计从业资格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建设教育强国的优先位置;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在探索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路径的过程中,如何提升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做好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一直是广大职教人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

一、高职会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情况

一直以来,在高职院校经管类专业中,会计专业都是招生和就业的大户,备受家长和市场的青睐。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主体的学生,对于自身的职业规划,却知之甚少。

1. 高职会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待加强

以贵州Z职院为例,自2009年开办会计专业以来,每年以6-9个班(每班50多人)的规模稳步发展着,且此规模还是在学校领导有意控制下发展。通过对贵州Z职院在校三个年级会计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虽然开设有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但87%以上的学生表示,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并不熟悉,从未进行过职业生涯规划;10%的学生尝试进行过职业规划,但仅限于一时兴起;仅3%的学生进行了自我SWOT分析,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有着清醒的认知,有自己短期及长期的职业发展目标和计划,并在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着。

2.考證热依然成为高职会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主流

长期以来,会计专业都呈现“考证热”的状态。据调查显示,会计证书等级和年龄成正比例关系,在校高职学生大多报名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随着毕业时间的延长和年龄的增长,高职会计学生依次报名参加初级会计职称考试、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

在贵州Z职院在校三个年级的会计专业学生中,100%的学生知晓会计从业资格证,并在学校提倡双证毕业的大氛围下,主动参与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在以往报名参加过考试的学生中,48%的学生随时学习,31%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16%的学生报名网校进行学习,5%的学生自学。在以往五年已毕业学生中,70%以上的学生通过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而在这些取得从业证的学生中,40%的学生通过了初级会计、中级会计等各类职称考试,10%的学生正在备战注册会计师考试,且已有学生顺利通过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考试。当提及考证的目的时, 81%的学生表示是为了更好地就业,11%的学生表示是为了提升专业技能,8%的学生则是为了考证而考证。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高职学生都将考证与其职业生涯规划捆绑在一起。

3. “取消从业证”后高职会计学生依然呈现考证难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会计法一直规定的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2017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关于修改会计法的决定,规定从事会计工作,不再需要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了。

对于这次重大改革,国务院法制办党组书记、副主任袁曙宏给出的说明是:考虑到目前涉及会计执业能力评价的考试较多,会计人员可以通过参加其他会计类考试证明执业能力,还可以通过接受继续教育、业务培训、学历教育等方式来提高专业能力和水平。据此,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退出历史舞台。伴随着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取消,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门槛随之降低,不再要求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对学历的要求也从高中毕业扩展到高中(中专)毕业;下一步,可以预见的是,中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报名条件和试题难度也将随之调整,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将不断完善,以更加规范的姿态出现。

二、“取消从业证”后高职会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综上所述,高职会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一直以来依然紧紧围绕着考证这个主题。然而,无论是考证热还是考证难,伴随着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取消,高职会计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势必要发生新的变化。

(一)确立高职会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新思路

在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上,尤其是在 “取消从业证”后,面对各类纷繁复杂的专业资格考试时,高职学生一定要响应十九大的号召,通过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

1. 促进三类文化的有机融合

一直以来,我国都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尤其是在新形势下,更要注意三类文化的有机融合。在社会文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意引入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德技并修的要求,不断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在企业文化中,积极、正面、向上,追求效率、强调效果等要求,都对学生们的职业规划提出了新的任务。通过三类文化的有机融合,在新形势下进一步确立了职教文化自信,使得高职会计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2. 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于职业的影响,集中体现在职业价值观上,它反映了一个人对于职业的认识和态度。具体说来,高职会计学生应具备以下职业价值观:

(1)敏锐捕捉机会

作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应具备“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特性,善于捕捉市场机会。会计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会计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每年都在不停地发生变化。在“取消从业证”后,这种新的变化显得更加突出,更深层次地影响整个行业和职业的发展。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只有牢牢地紧扣这种变化,才能使得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切合市场需要。

(2)不斷探索拼搏

高职会计学生要执着地对待学业和事业,永不知足,永无止境地去探索、去拼搏。对于学生们来说,每一个会计资格证书,就好像是在打通关游戏时领到的奖品。每一个奖品都激励着大家不断地往前走,赶赴更多的考试,获取更多的证书,学习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只有经历各类考试的磨砺,高职会计学生的职业能力才能不断提升。

(3)坚决克服困难

“快狠准”克服困难的方式,对于在短时间内急需掌握证书技能和专业技能的高职会计学生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当职业生涯遇到困难时,高职会计学生须将其一个个地、迅速快捷地克服掉、消灭掉。在“取消从业证”后,会计行业和职业出现了一个个新的困难,高职会计学生只有打倒这一个个拦路虎,才能保证职业生涯的一路高歌。

(二)探索高职会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新路径

都说考场如战场,既然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必然踏上各类考证路,那高职会计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必然要努力获取各类证书,尤其是会计行业的专业资格证书考试。只有身经百战,方可在就业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从上表可以看出,高职会计学生如果要想在各类专业考试中脱颖而出,必须灵活地处理与各类考试直接的关系。

1. 确立发展目标

目标的正确选择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学生可以结合前面的分析和学生自我SWOT分析的基础,选定职业路径,确立相应的职业发展目标。不同的职业倾向和个体特征,决定了不同的职业目标。目标可以分为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依次为1年以下,1-5年,5-10年等。订立了职业发展目标的同学,如果一直朝着这个目标行进,每天进步一点点,就会发现自己的成长与变化。

2. 选择发展路径

不同的职业发展目标具有不同的发展路径。以会计技术岗为例,在校高职会计学生可以报考初级会计,取得证书后可以备考注册会计师,待取得毕业证后,同步报考中级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如果注册会计师的战线较长,还可在后期同时备考高级会计师。在备考各类考试的同时,还要注意通过参加课程实训、教学实践、假期社会实践、生产认识性实习、毕业实训等各类实践活动,不断提升、锻造自己的专业技能。

3. 付出切实行动

心动一千次不如行动一次。高职学生区别于本科学生的最大特点,便是其与生俱来的执行力。根据不同的发展路径,选定好某类考试后,便要开始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熟读考试大纲,精读考试教材,研读辅导用书;背诵专业法规,牢记考试重点,练习模拟试卷。通过一次次的反复学习,克服自身学习能力的不足,将知识点内化成实践行动的指南。在经常性的动手实操中,发挥自身执行力强的优势,将每个专业技能牢记心中,变成每次成功的实践。

总之,历来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成功,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路虽远行者将至,日日行不怕路远。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不断地调整自身的职业规划目标,选择好正确的职业发展路径,积极地提高素质、学习知识、提高技能,假以时日,势必会在职业生涯中有所成长、有所建树。

[参考文献]

[1]张红梅. 高职财会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径研究[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9).

[2]李林林. 高校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证现状调查——以辽宁某职业学院为例[J]. 现代商贸工业,2017(10).

[3]王 雪,杨晓春. 探究如何将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能力融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J]. 黑龙江科学,2016(08).

Research on Career Planning of Accounting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fter Canceling the Employment Certificate

HANG Xia-li

(Guizhou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Guiyang 550023, China)

Key words: Accounting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vocational colleges;accounting;careerplanning

作者:杭霞丽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核心能力论文 篇3:

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及改革

【摘要】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培养应用性人才。当前,在高等职业会计专业教育过程中,多数高职院校仅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操作能力培养,弱化了会计职业道德的教育。然而,由于会计职业的特殊性,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显得尤其突出,因此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并强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会计职业道德 教育现状 改革探讨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国家财经法规制度能否执行、经济秩序能否有序、经济发展能否持续的大问题。会计职业道德建设问题一直是倍受业界和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提出改革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的探讨。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1、侧重会计专业课程的教育

目前,高职院校对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大同小异,譬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企业税务会计、财务管理、财政信贷等十多门专业课程。这些课程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了基本理论基础和一定的操作能力,但会计职业道德课程却未纳入会计学科体系。值得关注的是,会计人员不仅是记账和算账,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面临利益诱惑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因此会计人员业务技能的提高尤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修养,先做人后做事,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应当把道德品质的修养放在首位,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作为核心课程,高度重视。

2、侧重课证融合的考评方式

高等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人才的教育,而很多行业都规定岗前必须经过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仅为实行就业准入制度提供了基本保障,而且让学生的专业学习更具目标性,在学生步入社会就业时,增强了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职业资格证书在优化高职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内涵建设上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职业教育加强能力建设已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或突破口,21世纪需要的人才注重核心能力,即核心知识、技能和态度。可归纳为:智力能力,即判断和分析能力,体现在交往、决策、群组合作和适应能力,承担和履行职责的能力;经营与创业的能力,包括工作中发挥创业精神、开创和革新的能力,发现和创造机遇的能力,会估算风险、懂得基本的经营理念;基础能力领域中的多向性技术能力,这些是若干职业能力的共同基础,能够增强职业转换能力。21世纪的职业教育,应使教育者能够终身不断地获得知识,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掌握各种能力和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

3、弱化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多数高职院校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着重强调会计专业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灌输,具体则是针对会计实训课程的练习。至于会计职业道德的修养,没有列入会计教学课程体系中,即使开设了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授课教师往往是照本宣科,缺乏课程外媒体批露的案例。更谈不上多媒体方式的讲解,僵化的教学模式难以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往往效果不佳。因此,建议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中通过开设公共法律课程来完成。高职院校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弱化,致使学生法律观念淡薄,在是非面前观念模糊,难以坚持原则,上岗后难以处理繁杂的经济业务,在正确处理国家、企业或个人经济利益面前,很可能茫然而不知所措。

需要说明的是,法制法规课程教育不容忽视,它是会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础理论知识,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绝不是几句话可以概况的,“求实讲真”只是其中最基本的核心内容,从这个核心内容出发,在复杂多样的会计活动和会计关系中,可以派生出许多层次不同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从而构成一个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二、课程设置改革对策

1、将“会计职业道德”作为必修课

把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开展实施,纳入教学计划并计算学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学生重视的效果。如果作为选修课或辅助教材,一定经过测试或组织会计职业道德竞赛活动,通过“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了解会计职业面临的道德风险,熟悉会计职业道德内容,树立会计职业道德观念。这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外在教育,其目的是让受教者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增强自身法律意识,即内在教育。

近几年来,国内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频繁发生,如国内的银广夏、国际的安然公司、世界通信的倒塌,无一例外的使会计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会计人员的素质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目前我国会计行业不少会计人员观念陈旧、知识结构老化,满足于从事记账、算账、报账等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和能力不足,未能完成从“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换。因此,只有把会计职业道德作为必修课,才能引起学生对职业道德修养的高度重视。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德育实效

会计职业道德课教学的实质就是将社会需要的政治、法律、道德等方面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思想、情感、品德、觉悟乃至人格的内在要求。学生是德育的主体,主体的积极参与是提高德育实效的基础。靠单向的信息传递不能保证教师了解学生深层次的思想活动,不利于教师解决学生头脑中的疑惑,同时也不利于教师对理论概念、原理含义作切合学生实际的解析。“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教学理念,即“一切为了促进学生学习”。在设计课程时,必须始终围绕这个方面展开。职业教育首先是一种“教育”,“教育”需要“慢工出细活”。立足当前,更照顾长远,职业教育应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旨归,职业院校要加强非技能(通识)的教学,要尽量使专业层面的能力发展与社会层面的职业认同以及全面的人格养成密切联系起来。技能人才的培养不单要注重知识、技能、能力或经验等的培训开发,还要重视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团队合作意识、企业忠诚度等人格特征的培养。这恰好契合了现代人力资源胜任特征或素质模型研究所揭示的规律,即只有具备了现代人格特征的技能性人才,才是一个可以为企业作出贡献的真正人才。

对话指主体间以语言为中介的交流与互动,强调主体的在场相遇及平等和有意义的交流,从而增强主体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曾说:“教育中间没有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要使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交往、互动有效,师生必须开展有效的对话教学。对学生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爱的教育”,对学生教育要有爱,爱是关心,爱是信任,爱是宽容。

3、凹陷特色校园文化,强化道德观念修养

高职院校要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学校所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融入了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的校园文化。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开展讲座与论坛活动,邀请会计事务所、审计事务所、企事高层管理人员、政府财政部门或高等院校从事财经工作的专家学者,到学校讲座或授课,使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使专家学者的丰富经验得以传授,使学校品位得以提升,师生凝聚力得以增强,学生人格更加健全,校园建设更加和谐。

目前我们国家正处于一个经济转型期,国家的各项法规制度正在不断完善,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人员因把精力投向了了解法规制度,从而淡化了职业道德素质的修养。诚然,会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更要具备较强的职业道德修养。会计人员不可能生活在“真空”里,面对社会环境的诱惑难免会受到影响。因此,高职院校要建设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教师要为人师表,教育育人,必须正确引导学生的行为,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能够自律自制(自律不但是一种道德,也是一种准则,是体现人文素质的最高境界),以提升受教育者自我修养意识,这是教育的关键所在。

4、加强“主旋律”教育,优化课程结构

我们的社会制度决定了高等德育工作必须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如何坚持和加强“主旋律”教育,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转变教育思想和方法,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诸环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只有知识传授系统而无情感陶冶、意志磨练、行为训练系统,不是完整的德育。完整的德育应体现授之以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完整德育的重点就是优化高职德育课程结构。首先,要增设选修课,使时间管理常态化和制度化。教师进行时间管理的方法传授和案例分析,既满足希望在时间管理方面得到指导的学生需求,又不至于对已经掌握时间管理方法或不愿意开展这方面学习的学生形成意愿强迫。其次,将时间管理策略的传授纳入教学评价考核标准,并贯彻到日常教学之中。作为教学评价的一个量化标准,在每学期期末让学生给予一定的评价。最后,定期开展时间管理讨论,最大范围内激发学生的时间管理意识。优化高职德育课程结构,就是要从高职德育的现状出发,改革原有德育课程,合理重组认知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和进程,充分发挥活动性课程特有的功能,有意识地构建隐性课程,优化组合,构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德育课程结构体系。

三、结语

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要与会计环境结合起来,实施正确引导。通过典型案例教育感化会计人员,使从业者以诚信为本,坚持原则,“不做假账”,切实增强法律意识,严格遵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内容,只有结合实际会计工作,理论联系实际,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婷:财经类高职院校办学模式创新体系建设探讨[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

[2] 李艳华:职业教育必须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3.

[3] 刘伟:“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运用[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

[4] 沈艳红:高职人文通识课堂“有效教学”的缺失与对策[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

[5] 何玲霞:建设有特色的校园研究.文学教育[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 陈树跟、吕振涛:大学生课外时间自我管理对策研究[M].南方教育论坛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胡婉君)

作者:周海珍

上一篇: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建设论文下一篇:从房地产案件中看社会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