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金融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研究

2022-10-05

一、引语

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了非常重大的成就和发展,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面对国家提出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时刻, 对于金融类人才的需求提出非常高的要求。培养金融类专业人才的高校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金融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对标与市场和企业的需求, 强化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核心能力是职业院校所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的一种在任何岗位或行业工作都需要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可转移性的必需的、必备的职业能力, 是一种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是一种从业通用能力和综合能力, 这种能力将伴随人们整个职业生涯。

二、高职金融类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 院校理念相对落后, 认识不够

由于受到办学理念、师资力量和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院校对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没有非常的重视, 部分院校有所重视但在认识上存在偏差, 对高职金融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内涵、培养途径、教学模式、相关标准等缺乏系统性的理解和认识。在人才的培养过程当中, 认为关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有关通识课程的内容和专业课没有关系, 认为专业课程主要培养好学生的职业能力, 提高专业操作水平就可以了。调查中我们也意识到还有一些教师认为职业能力就是职业核心能力, 两者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在实际教学和培养中重理论轻实践, 对于社会企业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的变化缺乏了解,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模式比较落后, 对于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 缺乏与社会行业的沟通, 培养的学生的就业通用性比较低, 竞争力弱。

(二) 教师队伍缺乏职业核心能力意识和素质

调查研究发现教师队伍在职业核心能力的意识和素质方面比较缺乏。今年来虽然整体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都在趋于优化,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 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 实践学分比淡化;部分教师从学校到学校, 缺乏行业、企业的实践经验, 自身的职业核心能力也没有得到全面的提升, 很难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将职业核心能力融入到职业能力中;学院提供机会, 教师利用假期外出培训或学院邀请相关专家进校园进行相关培训和指导, 但参与培训的教师数量有限, 效果不佳。

(三) 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落后

目前, 学院的课程设置普遍强调应用型, 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但对于职业核心能力的安排和设计没有系统的设计和规范,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没有强调对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学院的历次教学改革中都鼓励教师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活动, 提升教学效果,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 大部分教师习惯于以自己为中心进行讲授, 很少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对于学生超出专业课程以外的能力的培养没有去做。部分教师对于新的教学手段的接受和使用比较慢, 认为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和案例讨论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其他的都不重要。加之平时教学任务重还有科研压力, 相关的一些教学服务配套设施跟不上, 导致教师使用新教学手段的积极性不高。

(四) 校企合作育人培养效果一般

由于学院地处西部, 新事物的接受比较晚, 大多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与企业的合作只是停留于办学规模的合作, 没有深入到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开发以及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层面。企业所提供的教学资源、实习实训机会有时不能够满足学校的实际教学需求, 对于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没有实现。调查发现前几届金融专业的学生在企业的顶岗实习中, 合作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实际对于所学理论知识的实践性操作检验和能力提升度不融合, 很多学生在实习结束, 职业能力也没有得到很大的提升。

(五) 实验实训条件简陋

受传统思维影响高职院校普遍缺乏重视金融类专业的实验实训室的建设, 导致在实际教学相关课程中的实验内容都不能够完成, 对于学生相关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养成很有影响。同时现有的实验实训室也存在硬件老化、软件过时的现象, 对于一些最新的专业类软件和资源支持比较差, 学生使用体验差, 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于实践条件瓶颈导致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跟不上, 各种课程综合下来对于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促进乏力。

(六) 校园文化育人效果有待提升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不能自觉地建设和正确导向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化的设计和管理, 普遍处于松散无序状态。现有的校园文化有缺乏明确的导向激励作用和推动力, 没有很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劲头和信心。学生自发形成的通俗文化浅层次文化以及学院组织的一些活动的形式过于单一, 对学生缺乏应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校园建筑、环境布置缺乏文化风格, 绿化美化缺乏文化品位, 发挥不了环境文化育人的功能。

三、对策建议

(一) 明确高职金融类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专业培养目标和定位

学院从顶层设计开始要高度重视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组织力量每年开展专业调研, 深入金融监管部门、政府、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进行专业需求调研。立足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脚踏实地去了解相关组织主体人才需求的情况, 从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确定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 既要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认知, 又要注重行业的发展动态, 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也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的开发。

(二) 加强金融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 要做好对专业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工作。要提升现有师资队伍的自身素质, 鼓励教师走出校园, 下企业挂职锻炼, 选送青年教师参加相关专业培训、到校外参加社会兼职、更新知识和技能, 提高自身的职业素质;另外可以通过引进校外的专家和企业能工巧匠到学校指导参与教学, 实现教师队伍的多元化, 也可以将企业的真实工作流程和企业文化引进校园, 提高学生的职场适应性和学习积极性。

(三) 转变教育教学理念

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突出学生的中心地位, 引导学生学习, 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以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的需求为导向, 树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教育教学理念。在金融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目标的前提下, 通过专业课程、实践训练、银行技能大赛、金融讲座、专业社团等途径实现学生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职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通过召开专家论证会, 由行业企业专家、职业教育专家对岗位工作任务进行深入的分析, 对标金融行业和企业用人标准, 科学描述金融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 确定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 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四) 加强校企合作培养

高职院校要与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共同实现协作育人, 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要有科学的规划和统一培养方案, 明确职责分工, 循序渐进。学校利用自身良好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实施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 企业利用自身的实践性资源的优势为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提供补充。双方互为补充, 深度融合、共同规划设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 并将学生的职业核心素质和能力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 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 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五) 改善实验实训条件

对内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合理配置校内实验实训资源的分配, 结合专业特征、建设规划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及时采购和升级相关实训软件和硬件设备, 有效满足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需要。对外大力建设校外学生实习基地, 弥补校内实训资源的不足和短板, 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和岗位, 加强与实训软硬件厂商的合作, 及时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资讯。加强校企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建立院校间的大型实验实训设备场所的共享使用平台, 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达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确保将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专业技能培养深度融合。

(六) 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 自觉地建设和正确导向校园文化。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学生会、专业社团、兴趣小组、公益活动、讲座等活动加强与他人的沟通、交流, 体验团队精神的可贵, 或以公平竞争的形式来担任某个集体里面的角色, 在不同的岗位上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以培养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 构建思想素质类、身心健康类、实践服务类等第二课堂平台校园文化活动体系。大力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和各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走出校园、服务社会, 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之中, 促使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提高实践能力,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激励作用和推动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劲头和信心, 形成巨大的凝聚力, 使在校生有自豪感, 毕业生有荣誉感, 考生有向往感, 对企业、用人单位有吸引力。美化校园环境, 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发挥环境化的育人的功能。

四、结束语:

目前, 职业核心能力在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 高职院校积极探索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途径, 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校企合作、实验实训建设等方面鼓励教师围绕学生职业核心能力进行改革,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人才培养质量, 不断提升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 培养高素质、高技术的复合化、专业化应用人才, 为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摘要:改革开放40年,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 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金融业作为百业之首, 人才作为其核心竞争要素需求更为迫切。随着整个社会对于人才和知识的认知的提升和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企业、学校的作用在其中越来越重要, 通过教育和培训形成职业核心能力成为当下社会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特别高职院校在其育人过程中, 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高职院校通过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为学生实现由校园人向社会人的顺利转换提供支撑, 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实现人生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高职金融类专业学生的核心能力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希望对金融类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促进每一位学生成才和发展。

关键词:高职,金融类专业,职业核心能力

参考文献

[1] 黄建, 刘国莲.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法挖掘探究[J].中国市场, 2019 (05) :189-191.

[2] 夏培惠.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途径[J].酒城教育, 2018 (04) :23-26.

[3] 朱俊杰, 黄文汉, 黄翊之, 钟建坤.高职院校机械制造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究[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8, 15 (09) :63-65+4.

[4] 杨红娜, 曹禹, 孙飞飞.新时代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 2018 (11) :32-36.

[5] 王建花.高职金融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J].现代教育, 2015 (08) :67-68.

上一篇:糖尿病合并皮肤病综合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下一篇:联合丹参粉针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