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化学教育研究论文

2022-04-21

摘要: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加强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这一教学理念,它旨在改变教师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动手,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在学习课改先进省份教学改革经验上,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就高中化学教学问题与改进建议展开思考。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新课程化学教育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新课程化学教育研究论文 篇1:

新课程化学教学实践的思考

从2006年秋季开始,我省实施了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实践者,本人做了大量的实践与探索,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充实,不断完善。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深深体会到新一轮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肩上的责任及教学实践的酸甜苦辣,也深深地领悟了新课程化学教学实践的内涵。为了能更好地领会教材的特点,实现新课程的理念,完成好教学实践,本人结合案例谈谈对新课程化学教学实践的思考。

一、新课程化学教材特点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我们的生活正经历一个彻底和根本的变化,如果我们的教育对于生活必须具有任何意义的话,那么它就必须经历一个相应的变革。”因此,从2006年秋季起,普通高中使用了新的教材。为了更好地使用教材,必须把握新教材的特点。它具有如下的特点:

1.新颖。新课程化学教材给人一种新颖的姿势。从内容上看,新教材加强了学科知识与生活、生产、环境及现代科技等方面的联系。注重反映学科发展及新科技成果,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形式上讲,增设了诸如“你知道吗”等十多种栏目,它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统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还增设了许多插图,图文并茂、生动活泼;从观念上说,新教材融进大量的新知识,设置了较多的讨论和生活观察题目,教师和学生一样对这些新知识陌生,从中折射出教师、学生必须有新的教学观和学习观。

2.实用。新课程化学教材给人一种实用的品质。新教材注重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建构与达成过程;注重科学探究和化学学科的思想观念、研究方法和学习策略。非常注重对化学知识的讨论、整理、对比、归纳。为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本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空间。

3.浓缩。新课程化学教材给人一种浓缩的精品感觉。新教材文字、插图、表格相当浓缩。不管是教材的知识体系,还是教材的各个栏目,均能起到穿针引线,画龙点睛的功效。特别在设计知识递进方面,新教材非常注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建构化学知识素养。如:苏教版必修1将“从海水中获取的化学物质”调到“硫、氮和可持续发展”之前,充分降低了高中化学的起始难度,同时与初中化学的衔接更为自然,也能更加体现学习为社会、生产、生活服务,为人们生活得更精彩服务。

二、新课程化学教学理念

教学设备“贫瘠”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学观念“贫困”。因此作为教育者,要在理解化学新课程特点基础上,有正确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教育目标是要造就有“四大支柱’一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事的学生。新课程化学教学体现三大教学观念:

1.自然性。回归自然,体验生活,是新课程教学实践的基本特征。追求教学的真实性,淡化教学的纯艺术性,如:教学环节天衣无缝:细节处理独具匠心;时间安排精确无误;教学运行波澜壮阔。我们宁要有缺陷的真实,也不要虚假的完美。教学要回归自然,强调对话、合作、互动、讨论的生成性教学。要体现学生与社会、自然及自我的关系。

2.发展性。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教学的根本任务。发展性教学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体现了对学生未来的关怀,让课堂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我们要反思原来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及造成的原因,积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要倡导主动学习,独立与合作学习,倡导探究体验过程中学习,使之成为一种技能与本领。强调课堂上师生互动,关注课堂中愉悦和谐的群体生活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总之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研究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

3.生命性。生命化教学要把教学提升到生命层次,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一段生命历程,一种生命体验和感悟,以体现对学生的终极关怀,使课堂教学充满生命之息。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只有建构充满人性、充满激情、充满智慧的课堂教学理念,师生才能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三、化学教学案例设计与点评

教师及学生教与学的主战场是课堂,如何利用好课堂45分钟教与学是发展学生各种能力与品质的核心,如何把握化学的特点及贯彻新课程的理念进行化学教学实践呢?现以苏教版必修1专题4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为课堂实践案例,进行设计和点评。

本节案例是以两个探究实验,两个集体讨论题为课堂教学主线,统领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建构和谐的师生关系,又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自然性、发展性、生命性为课堂教学理念,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探究,合作互助,讨论归纳及灵活运用等多种能力。教学点评是教学实践的另一重要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反思、修正、总结与补充完善,是中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方法。

三年的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实践,又经过2009年高考的检验,所教学生的化学素养及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实践证明了教学理念及方法是正确的。本人对课堂教学研究还很肤浅,还须不断努力探索,不断完善。“工作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好的”。

作者:陈文瑞

新课程化学教育研究论文 篇2: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教学问题及改进方案

摘 要: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了“加强化学学科素养的培养”这一教学理念,它旨在改变教师课堂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动手,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在学习课改先进省份教学改革经验上,结合自己教学实际,就高中化学教学问题与改进建议展开思考。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教学问题;改进方案

一、在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程的改革下,高中化学的教材改变了原来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新的教材更加贴近实际生活,使教材从原来的知识性变得更具趣味性,并且也注重激发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新课程的改革是为了让学生在化学的学习上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新的改革并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一)高中校园的教学条件满足不了化学教学的需求

在高中化学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节省授课时间,化学老师通常会过多地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包括一些实验的步骤都是老师口头讲解,忽略细节的深入探讨,也会忽略化学实验的教学。不仅如此,还由于高中校园对化学实验器材以及化学实验室的缺乏,高中生很难切身体验到化学实验的乐趣,也就失去了对化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的改革则是关注到学习化学的根本在于化学的实验操作,因此新教材中要求学生在化学课上多参与化学实验,多和老师互动,将教材上的知识与实际操练相结合,注重培养高中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不仅能让高中学生能够透彻地理解课本上的知识,还能提高自身的实验操作能力。

(二)高中的化学教学观念满足不了学生实验操作的需求

不管什么时期的课堂教学都存在着一定的纪律性和严肃性,高中的课堂亦是如此。而且高中学生的学习是为了冲刺高考,课堂氛围是很紧张的,课堂时间也非常地紧迫,学生的情绪由于学业的压力会变得比较压抑,不利于高中学生对化学的学习。

众所周知,化学这一课程不仅是一门具有理论性知识的学科,还是一门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理论的学科,需要老师和同学在做化学实验时,有较强的的互动性。这样才能有利于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知识;若是在化学课堂上,老师反反复复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而不进行化学实验的操作,学习化学的效率则会极低,而且对书本的知识理解也是很含糊的。

因此,在高中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老师要将学习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化学实验的教学中理解感悟化学知识,提高高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高中化学难度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缺乏实际性和主动性

高中对于化学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老师通过课堂上对教材中化学理论知识的教学与讲解,而在课后则是让学生背诵教材上的化学理论知识,对化学方程式、实验步骤以及化学元素周期表也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法,忽略通过化学实验推导的讲解与分析。而且,高中学科较多,关于化学课的排课量不是很多,所以化学老师在课堂上只能给学生教授课本上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缺乏一些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创造性知识,学生不仅听得浑浑噩噩,也不愿意主动学习化学。

高中化学相对于初中的化学而言,更加深入地研究元素周期律以及有机化学,难度的增加,让高中学生缺乏学习化学的主动性,更不会联想到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常识。例如在学习“硝酸”具有特性这方面的知识时,化学老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经常听到的浓硫酸来进行对比教学。所以硝酸的两个特性:一是硝酸的不稳定性,所以在存放硝酸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棕色的瓶子,这也是解释硝酸为什么会呈黄色的原因;第二个特性是指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这种强氧化性类似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因为它与金属铜的反应,对金属铝和铁则会钝化。因此,在教学时将硝酸与学生们都知道的浓硫酸相结合起来,学生就能轻易理解并且掌握硝酸的特性等知识点。

高中化学难度的增加还体现在一些计算上面,化学的抽象性以及复杂性,提高了化学中的计算难度,容易让学生混淆一些量的变化。再比如说,在学习“硝酸”的有关计算时,因为硝酸和金属的反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浓度和被还原物的不同增加了计算的难度,所以这时候老师就要带领学生如何解决这类问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后,再面对这些问题时,能迎刃而解。

(四)化學教师的教学缺乏新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改革不仅仅只是对教材的改革,也是对化学教师的教学目标进行改革。新课程的改革肯定是在以往的教材难度以及广度上有所提升,新教材的内容和细节涵盖的知识面也是越来越广泛。若化学老师的教学目标不随着新课程的改革而转变,那么在课堂上化学老师教授的知识点将会缺乏系统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不紧密,让学生对化学理论的领悟不是很透彻,也不能牢牢掌握和消化化学的难点。

因此,化学老师在新课程改革之后,要迅速地分析掌握新教材的特点,弄清楚新教材上的一些难点,针对学生学习化学时的困难,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高中学生学习化学时的创造性思维。

二、对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化学教学的改进方案

(一)学校要建设开放化学实验室和引进化学实验资源

新课程的改革最先影响到的便是许许多多的高中学校,学校里不仅缺乏专业的化学实验老师,还缺乏化学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器材资源。很多高中学校其实都不注重化学实验教学对化学理论知识的培养,认为在课堂上只要教授化学理论知识便能应付化学考试,却忽略了学生内心对化学学习的真实想法。

因此,高中学校应该要大力建设化学实验室,并对高中学生在化学实验课开放,同时安排化学理论知识课和化学实验课这两门不同的课程;学校还应引进种类较为齐全的化学实验器材,让每个高中学生都能体验到化学实验,不仅能提高高中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和创造力,还能培养高中学生做化学实验时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化学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式,确定新的教学目标

化学课与其他学科的课程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趣味性,许多学生喜欢化学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有趣科学实验。尽管有新课程的改革,但是在较为模式化的高中教学中,大多数的化学老师还是一味地向学生传输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让越来越多的高中学生不喜欢化学,认为化学是一门枯燥乏味的课程。

因此,针对新课程的改革,化学老师需要改变自己之前在化学课堂上的教学方式,多进行一些化学实验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也参与到实验当中来,学生在自己体验化学实验过程之后,能够快速并且牢固掌握教材上的知识点以及一些化学方程式的推导过程。

在新课程改革之后,化学老师不仅要重新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还要加强自己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分析,提高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提高自己的化学实验能力,确定新的教学目标,让每一个高中学生不再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化学,而是在化学的学习中感受到化学不一样的乐趣。

(三)化学老师要将化学理论知识和化学实验相结合

在学习化学时,大家都知道化学理论知识和化学实验是相辅相成的,化学实验对于学习化学理论知识尤为重要,因为教材中的化学理论知识都是在化学实验中探索得出来的结论。

所以,在化学课堂上,老师不仅要给学生传输和解释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也要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加入教材中提到的一些化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在做化学实验时的步骤,以及学生往往会忽略的的化学小细节,学生通过教材上自己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来进行化学实验,通过化学实验来自己总结化学的一些理论知识和化学实验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在学习化学时主动求知,自己探索的好习惯。

(四)化学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克服化学学习中的难点

新课程的改革给新的教材增加了许多难点,这使得高中学生尤其是女生在学习化学时总是望而却步,总会觉得自己学不好。面对新教材中难点的增加,很多学生对化学的学习便缺乏了主动性,课堂上不积极参与化学实验,理论知识理解得也不是很透彻,在课后学习化学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然而这时,化学老师需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课堂教学的难度性,了解每个学生对于化学知识水平的掌握以及对化学实验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用大部分学生能接受的难度程度来进行化学教学,培养学生能够自己主动学习化学,克服在学习化学理论知识和化学实验时遇到的难点。

(五)学生要做好课前预习,在化学课堂上要大胆提问,课后及时总结

新课程的改革对高中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学生要尽快熟悉新教材的知識结构和其所讲的内容,在化学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避免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跟不上老师的节奏,以及在做化学实验时不知道需要注意什么细节而造成实验危险;在课堂上,要积极参与化学实验,对不懂的化学理论知识和化学实验要大胆地向老师提出疑问,对化学实验的步骤以及细节要做好笔记;在课后,要及时巩固课堂内容,花时间多背诵理论知识,对有疑问的地方要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结束语

总之,虽然说新课程的改革多多少少会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作为学生和老师要积极面对新课程的改革。对于学生而言,课堂上的理论教学和化学实验教学都是很重要的,通过课堂上的化学实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并深入地理解教材中的化学理论知识,所以高中学生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要学会自己学习,自己发掘,自己总结;对化学老师而言,高中化学的教学是可以丰富多彩的,实验的趣味性能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生活中见不到的知识,根据新课程的改革制定新的教学计划,确立新的教学目标,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化学,喜欢化学的实验;对学校而言,学校要有充足的化学实验资源,让高中学生切身体验化学实验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李旭.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50-251

[2]马利君.学讲方式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对策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20(26):112-113.

[3]杨洋. 尊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下探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化学思想[C].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715.

[4]张萍.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1):119.

作者简介:聂贵成,1980年9月,男,汉族,广西全州,中学一级,备课组长,大学本科,高中化学,广西省百色市田阳区田阳高中

作者:聂贵成

新课程化学教育研究论文 篇3: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摘 要】本文阐述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需遵循问题情境与学生情况一致性原则、情境问题逻辑性和条理性原则、情境问题可培养学生能力原则,以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学内容为例,阐述立足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立足实践、立足化学实验等创设问题情境策略,以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化学 新课程教学 问题情境 创设策略

在高中化学传统教学模式中,化学教师侧重化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和素养的提高有所忽视,与新课程理念相悖,同时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学生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有限,理解和掌握高中化学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化学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和手段,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化学学习方法、化学思维,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化学素养。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学内容为例,分析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原则和策略。

一、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需遵循的原则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问题情境与学生情况一致性原则。高中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其社会经验缺乏,生活经验和学习技巧有待丰富与提高。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立足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围绕学生生活已有经验展开,不得安排超出学生理解范围的课程内容。为此,创设问题情境应保证问题情境与学生情况相一致,结合化学具体教学知识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点。

(二)情境问题逻辑性和条理性原则。高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存在缺陷,化学学习技巧有待完善,他们对一些抽象的化学知识无法透彻理解,进而影响到化学教学的实效性。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重视问题情境的合理性,问题的设置和引入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难度层层递加,确保情境问题具备逻辑性和条理性,逐步引导学生通过问题高效掌握化学知识点。

(三)情境问题可培养学生能力原则。高中化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密切关注问题是否具备引导性,能否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和途径思考与理解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唯有如此,高中化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才能发挥出实质性作用,在提高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二、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策略

传统教学模式侧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发生了显著变化,强调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高中化学教师应结合化学教学内容,合理创设问题情境。下面以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学内容为例,就问题情境创设提出几点意见。

(一)立足学生现实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高中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习化学知识最终是应用在生活当中,帮助人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因此化学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高中化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应体现化学和生活的关联性,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时,倘若化学教师以空洞的语言讲解金属腐蚀及其危害,并以传统灌输方式传授学生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原因及反应原理、金属防护的一般方法,特别是电化学防护的方法,则无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引起共鸣,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化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以日常生活中一些金属腐蚀现象为例,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知欲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首先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制备的材料,尤其是金属材料在使用中往往会被腐蚀,造成损坏、浪费,甚至引起恶性事故。例如,1967 年美国俄亥俄河上的银桥在交通高峰期间突然塌入河中,死亡 46 人。事后调查发现,是桥梁的钢梁被腐蚀产生裂缝所致。学生在观看图片之后,对金属危害有了一定的认知。其次教师提出相应的情境问题,如金属如何腐蚀和成因、金属的腐蚀危害等,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更加踊跃参与到情境问题讨论当中。在此基础上,教师讲授金属腐蚀及其危害、金属电化学腐蚀的原因及反应原理等知识点。教师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立足实践,创设问题情境。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应加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应充分考虑实践性,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有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例如,教学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三节《化学电源》时,倘若教师单纯进行教材理论知识教学,会造成课堂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此,教师可立足实践创设问题情境。如学生会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性接触一些电池,并对电池的性能具有一定的感性认知,同时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电池生产过程,随机呈现某一类电池图片(碱性锌锰电池),让学生代表上台介绍电池的基本构造、反应原理,以及主要的性能、使用范围、应用前景等。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电极反应是什么?在此问题的分析、解决等一系列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相关化学知识,进而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三)立足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高中化学有大量的实验教学,在促进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和提高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单调的化学理论知识授课无法调动学习兴趣,而通过化学实验,则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化学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可以借助实验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理解化学知识,并给学生提供实验机会,以此有效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例如,教学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第二节《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时,学生需要掌握测定溶液 pH 的方法、pH 的简单计算、酸碱中和滴定实验的方法和原理、中和滴定实验的应用等知识。教师可运用实验帮助学生掌握上述知识。如研究溶液的酸碱性和 pH 时,教师可以根据水的电离平衡 H2O H++OH- 和下列条件的改变,主要包括增加或减少纯水、加少量盐酸、加少量氢氧化钠,之后让学生通过实验直观感知化学知识。教师借助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三、结束语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提高。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应遵循一定的原则,积极合理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提高化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俞赛红.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9(14)

[2]何 娇.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3)

[3]郑艳改.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5)

[4]王品苍.高中化学“问题意识教学”中创设情境的策略[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22)

[5]唐作钦.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8)

[6]马那甫·黑米提.谈谈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J].知識经济,2016(11)

【作者简介】卜翠珍(1981— ),女,汉族,广西博白人,本科,一级教师,玉林市博白县王力中学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化学。

(责编 李 言)

作者:卜翠珍

上一篇:教学教材与思想品德论文下一篇: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