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器械管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本文论述了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的原因,提出了管理及维护建议。【关键词】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维护一、医疗器械使用维护知识的欠缺过去,一般医院的医疗器械比较少,病区的医疗器械的相关专科护士和设备人员大多数都足以保护和维护器械,并且都可以作为自己的辅助工作来完成。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医院医疗器械管理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医院医疗器械管理论文 篇1:

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摘   要:伴随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我国医疗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处于稳步上升期,但相应的监管制度还不够完善。虽然在借鉴国外的监管体系的同时,也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相对完善的监管制度,但在实际监管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在管理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医疗器械管理控制,本文重点对医院医疗器械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阐述相关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医疗器械  管理  采购  损耗

在医院管理体系发展的过程中,医疗器械管理所占比重越来越重要,其监管质量的控制,不仅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医院的经济效益也会受到影响。当前,我国医疗器械的应用效果与研发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因此也引发了一些不良事件,给医院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同时导致医患之间产生纠纷,严重影响医院的声誉。可见,医院管理体系中,要加强医疗器械的管理,重视医疗器械的应用与研发。减少医患矛盾,还要明确我国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問题,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1  医院医疗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医院在采购监管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当前,我国大多数医疗器械的采购职能限制在医院科室或科室内部制度在操作申购,而医疗器械的真正技术涵义不仅靠医院科室的专业专长来选择,更重要的是应用中的应用技术、工程技术、维护维修等,但这些工程技术人员并无决策权。造成医疗采购过程和维护维修成本大幅度增加。

1.2 使用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因为当前医院医护人员主要以医疗专业理论知识和医疗技术为构成体系,没有对医院器械工程技术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充分的培训和掌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医疗技术更多应用的是光机电一体化、信息技术等工程技术,医院在购买医疗器械后是由出售厂家的工程师现场进行安装、调试,日常应用方法是由厂家工程技术人员对医疗人员进行简单的告知和熟悉。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要医护人员自己摸索总结,并且对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的细节进行掌握,然而在此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有些医护人员对医疗设备不熟悉,医院也不会专门对某些医疗设备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和考核,造成医疗器械设备使用过程中监管和培训不严,没有统一的制度。

1.3 应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医院在医疗器械采购管理系统的不健全,对医疗器械的采购没有进行专业的应用分析,会追捧最新型产品,致使在引进和采购医疗器械的过程中出现盲目性,往往导致所采购的医疗器械缺乏应用性、重复采购或者使器械闲置等着问题,医院的医疗器械耗材量方面进一步增加,导致损耗量过大,因为没有权威统一的医疗器械管理制度,各种医疗设备使用维护标准不同,对医院器械的管理没有相应的针对性,在管理与应用中也不能体现责任制,造成管理效果不佳[1]。

1.4 风险管理意识不足的问题

形形色色的医疗器械在推出的同时,没有得到准确的疗效分析和和不良反应,导致在购买后的应用中出现医疗事故同时增加医疗风险,尽管当前我国政府在逐渐完善相关制度,并重视医疗器械的审核,然而医院作为医疗器械的重点使用单位,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质量管控能力较弱,造成医疗器械的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问题,医疗器械生产厂商在管理的过程中也没有对风险管理进行强化,在管理的过程中主要通过各地下设的办事处与医院进行沟通,了解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或者通过调查函等方式对医疗器械在医院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调查来获取相应的信息,但是这种信息获取的手段较为滞后,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

2  加强医疗器械管理工作改进、完善的具体对策

2.1 采购管理过程中的改进措施

对于医疗器械采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医院一定要注意委派专门人员对医疗器械的采购进行负责配置,需要了解国家在医疗器械采购方面的具体规定,依照本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医用耗材和医疗设备的采购,符合本单位的具体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采购方案,维护医院的利益[2]。与此同时,需要全面的将设备科的职能发挥出来,不单单需要重视管理医院现有的医疗器械,更需要全面的收集市场信息,并且保证医疗器械的采购方案更为科学、合理。在采购医疗器械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通过批量采购的方式,加强物流监控网络,规范化地对医院的资产管理进行强化,及时有效的堵住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漏洞,让医疗器械的采购更为公开、更为透明。

2.2 应用管理过程中的完善措施

需要注意在管理的过程中,针对医疗器械应用时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式进行处理,并且形成完善的医疗器械管理体系。从进货资质开始到物流管理、存储控制、质量跟踪,形成一系列的质量管控标准。对于一些高风险的医疗器材也需要重视加强管理,采取合理的方式处理医疗器械采购使用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信息化建设,并且对医疗设备和耗材建立相应的电子档案,从申购开始到安装检测、使用维护等形成规范化的档案[3]。

2.3 使用监管过程中的完善措施

对医疗器械监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注意,从医护人员方面进行完善改进,首先需要严格的培训,医护人员让他们更好的了解医疗器械的使用规范和要求,在培训之后形成完善的考核体系,另外还需要注意从机械管理、保养、维护、采购、验收等各个方面加强医疗器械法律法规的培训,加强业务考评,只有通过考评之后才能上岗从事相应的管理工作,在一些高风险医疗器械管理的过程中,手术医师和护理人员一定要对器械和植入性材料进行重视,填写相应的项目品类,严格的依照器械规定说明书进行操作,保证植入性高风险医疗器械的正确使用,医院也需要注意积极引进和培养综合性人才,让医院实现人员的水平提高。

2.4 提高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法

对于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医疗器械风险管理体系,并且加强管理体系的应用和落实,医院需要积极和医疗器械的厂商进行沟通和联系,针对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之处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加强不良事件的控制[4]。对于一些医疗器械,一定要注意加强不良事件的报告和控制,有效地对医疗器械进行管理,减少医疗器械不良使用和事故率,让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医患矛盾和纠纷减少,避免出现意外事故,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2.5 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

在医疗器械的应用操作中,总结应用经验、借鉴相关管理制度,构建一套符合本院医疗器械管理体系。对医院工程技术人员和医护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同时重视医疗器械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医疗器械的应用、维护维修要采用责任制,责任到人,提高相关人员的责任感,从而提高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的管理水平,减少因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引发的不良事件,保证医疗器械与医疗耗材使用的安全性。

3  结语

当前医疗器械管理和使用过程中依然出现一定的问题,医院一定要重视完善医疗器械管理的相关制度,并且重视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强化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风险安全管理,有效的展开医疗器械管理工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管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梅林,邬海娟.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分析[J]. 重庆医学,2017,46(31):4423-4425.

[2] 娄海芳,王湘杰,张鞠成,等. 质量指标在医院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医院,2018,22(9):51-52.

[3] 张恩科,李帅帅,王凤,等. 医用耗材采购管理体系建立的探究[J]. 中国医疗设备,2016,31(1):135-136.

[4] 马娟. 基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探讨我院的医疗器械使用质量控制[J]. 中国医疗设备,2017,32(8):163-165.

作者:万继鹏

医院医疗器械管理论文 篇2:

浅谈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及维护

【摘 要】本文论述了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的原因,提出了管理及维护建议。

【关键词】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维护

一、医疗器械使用维护知识的欠缺

过去,一般医院的医疗器械比较少,病区的医疗器械的相关专科护士和设备人员大多数都足以保护和维护器械,并且都可以作为自己的辅助工作来完成。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医疗器械也不断的发展,医院的医疗器械选用也越来越先进,其产品结构不断调整和完善,功能也更加的多样化。当医院临床科室的医疗器械不断的增多时,护理人员面临的新知识也随之而来,这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学历以及接受能力等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而且在医疗器械的操作和维护的培训过程中,没有因人施教,使护理人员没能真正掌握这些仪器的使用以及操作要领,导致实际操作中出现机器的损坏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在我国,医院的护理工作者的主要工作职责是执行医嘱、护理操作、静脉输液,忽略了护理工作中医疗器械的维护和管理,加之医院相关的管理者对护理工作者在日常管理和维护医疗器械中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所以往往忽略了对护理人员医疗器械的使用培训中维护和保养的培训,这就导致了很大一部分护理工作者在使用医疗器械之没有掌握基本的维护管理方法。

二、不断加强医疗器械的管理及维护

(1)大型重要设备的维护。针对大型的重要设备,需要维修工作人员制定计划,对其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测试,及时对设备加油,及时更换易损元件等,这就避免了设备因部分小故障会损坏更为贵重的部件。(2)急救设备的维护。在一般情况下,医院的各种抢救设备利用率不高,搁置时间长,而且也没有专人进行保养,所以针对急救设备,必须对其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仪器不经常使用,灰尘长期积聚,有可能造成线路短路从而导致设备的损坏。二是如果使用人员的操作失误也会造成机器的故障。因此,除了定期检查外,各科室的抢救设备必须有专人保养和维护。(3)一般设备的维护。几年来的维修实践表明,在接到确认有故障仪器后,主要进行以下步骤的操作:一是分析故障现象;二是确定故障来源;三是采用相应测试方法;四是逐级分析测试;五是确定故障元件的修理或更换。一般情况下,当接到需要维修的仪器后,首先判断故障产生的原因,判断是由环境引起,还是由人员操作失误所引起,或者是仪器本身的问题。通常情况下,由于环境的温度、湿度不符合仪器的使用要求,会导致机器散热性不好,机器也会时好时坏,这就需要维护管理人员经常注意观察仪器,不断的总结经验,最后对仪器进行科学保养,同时也要不断积累对仪器器械的认知水平和维护能力。总之,现代医疗设备是集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光学、材料学、核物理、超声学、传感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于一体的综合体,它对从事医疗设备维修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不断拓宽知识面,掌握现代先进技术,还要在平时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不断的提高对现代医疗设备的科学保养和管理。(4)医疗器械的维修工作管理。第一,设立专门的维修机构。一是针对医疗器械的检查和维修,各医院需要建立专职的维修组。并且需要对维修组的成员提出较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懂技术,更应懂得管理,负责医院医疗器械的日常修理和管理是他们的主要任务。二是针对医疗器械的检查和维修,各医院需要建立兼职的维修队伍。除了组织专业专职的维修组外,各医院还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建立兼职的维修队伍。现在很多医院规模都很大,随之的医疗器械的种类繁多、数量大,这样就导致医疗器械维修难度大,因此医院需要成立兼职的维护队伍,与专职人员联手承担维护工作。这样不但充实了维修队伍,而且还保障了医院工作的顺利进行,又可以提高医疗器械设备的利用率。有条件的医院还可以与专业维修公司合修,在与专业维修公司的合作过程中,可以学习和提高医院护理人员的维修能力,丰富自身的经验,同时节约维修成本还可以提高维护效率。同时医院还应不断安排维修人员到设备的厂家或公司进行定期培训、脱产学习、上岗培训、技术交流等。学习其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更新知识,才能不断提高维修水平,保证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行。第二,建立健全的维修管理规章制度。一是制定完备、系统的法规制度和标准,加大维修行业的立法,使维修工作的验收、计量有法可依、有据可凭。存在维修行业的发展,更好地为医院提供服务。二是多元化的外部环境有利于医疗器械维修行业的发展,这需要医院积极营造。维修行业的合并和重组力度需要适度加大,改变维修企业目前维修面相对单一的现状。三是不断的促进医疗器械维修行业向资源共享方向发展。现代化的医疗设备种类繁多,这就对器械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维修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只能维修单一品种的企业会逐步被淘汰,因此各维修企业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进行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为了适应发展的要求,需要培养不同层次的多专业、复合型技术人员。

作者:李蕴青

医院医疗器械管理论文 篇3:

浅谈医院医疗器械的管理及维护

摘要:随着现代医疗事业的发展,各种新疗法、新技术层出不穷,也加快了医疗器械升级、更新的速度。医院的规范化管理中医疗器械的维护技术与信息化管理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高效运转的医疗设备成为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重要的标志,医疗设备的管理与建设俨然成为现代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领域。笔者从对医疗设备的保养、医疗设备的管理模式与医疗设的维修以及检查制度等方面,介绍本院在医疗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中的经验。

关键词:管理 维护 医疗器械设备

一、建立维修中心

随着医疗设备种类和数量的日益增多,为了更加有效地发挥其作用,除加强管理外,还应该设立相应的医疗设备维修机构。设立医疗设备维修中心,储备各种维修材料,装备一定数量的必要的修理工具和机械设备以及测试仪器,配备一定数量的维修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逐步向医学高科技方向发展,是非常必要的。维修中心主要负责两方面工作:一是对培训兼职维修人员,扩充兼职维修人员队伍,重点是培训医疗设备使用人员,提高使用人员的维修技能。以解决医疗设备的使用分散、数量大、种类多,而专职维修人员数量不足的矛盾。二是医疗设备日常的管理与维护:可以及时解决在使用中医疗设备突发故障,使医疗设备充分发挥其作用。将发生故障的仪器设备送回厂家进行修理,修理费用昂贵、耗时长、影响医院正常工作。所以建立维修中心可以达到见效快、投资少,提高医疗设备使用效率的目的。

二、设备检查和保养

经常性预的对医疗设备检查和保养,是相辅相成的两项工作,可以防止设备发生故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检查设备的状态、性能,保养提升设备的状态、性能,保障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消除设备故障隐患,减少设备的消耗。

(一)设备检查是对设备的磨损程度、工作精度、运行情况进行校验和检查。常与其一起进行的还有维修保养,检查可分为以下两种方式。

1、每日检查:一般在交班时或下班前,由操作人员或保管人员执行,及时解决发现的问题,常同日常保养结合起来。

2、定期检查:由维修人员、操作人员、保管人员参加,及时进行维护所发现问题,是较全面的检查措施。

(二)设备保养是仪器技术性能的客观要求,主要做好防蝕、防湿、防尘、定期检验、定点存放、定期保养、专人保管。一般医疗设备实行三级保养制。

1、日常保养:仪器使用人负责日常保养,主要在设备外部,紧固易松动的零件和螺丝,使仪器表面清洁,检查零部件是否完整,运转是否正常。

2、一级保养:由仪器保养人按计划清洁内部,检查有无异常情况(如声音、湿度等),局部调整和检查。

3、二级保养:由修理人员及仪器保养人共同进行的一种预防性的修理,检查设备的主体部分,调整精度,成立主要组建,更换已损部件。

(三)检查内容包括两种:一是精度检查,二是功能检查。测定设备的精度称为精度检查,特别是计量仪器,如比色剂、天平等,还需定时的由国家几两部门来鉴定、检查。测定的各种功能是否符合技术文件和仪器说明书的要求为功能检查。

三、设备维修

通过更换和修复已损坏或磨损的零件,恢复仪器设备原有功能,达到修理的目的,而不能通过单纯的设备的维护保养来代替修理。目前人们已经开始重视设备维修工作,而维修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仪器设备寿命和使用率。

(一)修理类别

1、小修理:在设备所在地点进行局部修理,包括调整设备的结构,或修复和更换少量零件,以保证在下一次修理前设备能够正常使用,工作量小。

2、中修理:是指数量较多的非主要部件损坏,或修复与更换设备的主要零件,或通过校正恢复仪器精度和技术参数。

3、大修理:由于设备损坏严重,为了恢复设备原有的效率,性能和精度,修复和更换全部损坏的零件,有时则需要将设备解体,工作量最大。

(二)修理方法

1、快速维修:在不影响设备正常情况下进行的维修。

2、预防维修:日常对设备做好记录,如有存在异常的贵重仪器设备,有计划的检查和发现并在故障发生前进行维修。

3、强制维修:即对结构复杂、精度较高的仪器或大型仪器,对修理内容,类别和日期制订维修计划,严格按计划执行。

4、事后维修:仪器发生故障后进行维修,这种维修管理上被动,修理费用高,需停机进行,影响医疗效果。

5、定期拆修:做好修理前的准备,制定设备大致修理工作量和修理工作计划日期,根据设备实际的使用情况,参考有关修理周期,可以缩短修理占用的时间。

6、改造维修:改造仪器经常发生故障部位的结构,降低保养费用,提高其效率,可减少维修工作量。

(三)设备维修登记制度:严格登记仪器设备在保养维修情况,维修登记内容包括:

1、工作时间:包括日期、加班时数、常规工作时数、开始时间、运送仪器所占用的时间等项目。

2、维修报告:写明故障原因、程度、情况。

3、精修:即主诉保障、设备名称、填列部门、单位等。

4、停机时间。

四、采取的有效措施

完善医疗设备巡检制度,在医疗设备巡检制度不断完善和实施过程中,排除由于巡检保养做的不到位使医院医疗设备出现故障的隐患,保证医疗设备正常使用及设备完好。完善医疗设备巡检制度,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使临床操作人员养成在使用前检查医疗设备是否正常的习惯,如高频电刀、麻醉剂和呼吸机等用前检查备机,给病人使用功能正常的设备。

(二)实行医疗设备的色标管理,使工程师日常巡检的工作量降低。

(三)经过器械科工程师对临床的培训,使用人员熟悉对简单的处理方法,避免因操作不正确引起的小故障,在临床使用设备中非常重要。

(四)定期对少量大型设备进行修理,在医院与厂家有对等的谈判能力的条件下,同厂家签署保修合同,合理地选择保修时机和保修厂家,并且原厂家具备业务培训和例行巡检维护能力,可以提高医院自身巡检工程师的技术,以减少修理时间,降低修理成本。

(五)定期检测是指借助于专门的检测仪器,对医疗设备定期进行的保养、维护以及功能和理化性能的测试验证,由临床工程师配合计量完成并黏贴检测标识和进行详细记录,或保存检测记录。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利用另购质检设备或自带设备进行质控检测工作。

(六)通常使用年限较长的大型设备的隐患比较严重,所以在巡检过程中,要重点检测这些设备。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故障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因为这些使用年限久的大型设备的技术性能开始逐渐的下降,设备内部元器件也逐渐老化。在这些医疗设备报废之前,必须做到重点检测,避免因仪器故障出现误诊或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七)对提高医院设备管理内涵的同时应该加强对工程师的考核。严格落实上述几点,更好地使用医疗设备,调设备开机率,有效地减少医疗设备故障率,就可以做到增收节支,同步提升医院的两个效益。

作者:王玲

上一篇:分类界定医疗器械论文下一篇:港口机械设备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