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论文

2022-04-27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既是意义重大的战略抉择,也必然是奋力开拓的艰辛求索。必须要进行自然观念的重建、生产方式的变革、生活方式的生态选择以及制度建设的进步完善。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论文 篇1:

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摘要:“绿色”发展新理念于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被提出,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倡导把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到生态文明全面建设之中,以绿色发展的全新理念来指导我国当前和今后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全面确立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新任务要求和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任务的基础上,分别从思想、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体制机制上提出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新举措。

关键词:绿色发展新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思想的最新成果——绿色发展理念

201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推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之中。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了把“绿色化”融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去,同时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新五化”中。

绿色发展理念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基础,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融汇了我国特殊国情而形成的独特的发展理念,其目的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融入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等方方面面,形成绿色经济、绿色环境、绿色政治、绿色文化和绿色社会的全新的发展模式,这极大地推动了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绿色发展的内涵是“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人民富裕,建设美丽中国”。绿色发展是一次生态革命,用来解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问题,也是一场关乎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重大突破。

二、确定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任务

近些年来,党中央高度关注生态环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要求,为我国生态环境方面指明了清晰的方向,也明确了新任务。“十三五”规划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同时也提出了力促“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新要求,以绿色发展的理念和要求指导新任务的实施。新任务的提出,意味着未来五年内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将进入全面推进阶段,目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全面建设的关键期,也是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力促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是一项复杂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为确保目标的实现,这必然要求从政策到实施层面采取措施来保障,包括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制度建设等。绿色发展核心是绿色创新,要求是以绿色技术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负担,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新的变革,目的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绿色发展要求的是经济与自然和谐共处,推动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并且保护好生态环境,从而使人与自然、经济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以绿色发展新理念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全国环境状况仍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耕地遭到破坏,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得不到科学合理的处理,大气污染和环境污染愈发严重,造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超出环境容量,这些环境问题反过来会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发展。当下,中国城镇化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尽快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打造绿色城镇,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战略目标。开启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征程,全面贯彻落实绿色发展新理念,尽快完成生态文明的时代新任务,本文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出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举措施。

(一)提高公眾绿色生态理念,培育生态文明价值观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公众群众是社会的核心力量,实现生态文明绿色化的重中之重是全面提高群众的绿色生态理念,培育社会生态文明。首先,要加强绿色生态理念的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树立生态环保的绿色生活方式理念。在学校教育、社区宣传、机关单位、公众平台和家庭教育中,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普及生活方式的绿色化知识,深入人心,不断加强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居民绿色消费观、政府官员的绿色政绩观、社会生态价值观等。倡导居民从小事做起,如:勤俭节约、不浪费一粒粮食、使用环保购物袋、杜绝随手乱扔垃圾、保护周围小区环境等一些生活小细节;其次,培育全民生态文明价值观。积极鼓励全社会群众积极参与和践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只有公众切身的投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才能不断实现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转变,才能不断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进步伐,才能有机会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协同发展。培育社会群众生态文明意识和绿色生态价值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力量。

(二)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建立绿色治理体系

良好的体制机制是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指南针和约束力量,绿色合理的体制机制能更好地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这项复杂的工程,所以创新绿色的体制机制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创新完善各类政策体制,用法律制度效力强制督促生态文明建设。政府作为政策的实施者,要严格实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同时把工作重心慢慢倾向于改善环境质量。确保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做到有法可依、有制可循。针对土地、水和大气的污染实行全方位的治理;对农耕地的不断减少实施保护;严禁禁止先污染后治理的处理方式;对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妥善处理,并且推进循环利用的处理方式,做到循环、利用、再利用的绿色发展模式;其次,构建政府绿色政绩考核机制。即引进政府绿色GDP新概念。重新拟定有关绿色发展的领导考核方法和奖惩机制,将生态质量、资源利用率、环境损坏等因素纳入到对党政干部考核的综合评价体系中,逐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不断加强对绿色发展的权重比,不再是纯粹的以经济增长论英雄的时代了;并且做到有奖有罚,对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杰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采取奖励措施。对造成资源环境严重破坏的,要严格追究责任。

(三)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生产方式

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互相影响相互作用,良好的生态文明建设大大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则严重阻碍其发展。为了经济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势必就要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即在生产过程中要处处体现绿色理念,将两者全新融合。这就需要采用高科技来构建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产业结构体系,既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要求,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举要。王旭等(2014)指出推动企业的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从微观层面上指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是驱动绿色发展的基本途径,即企业在生产方式、技术运用,要通过开发利用绿色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建造绿色企业;从宏观层面给出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保障企业绿色发展的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从广义上讲即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即要遵循着“转”、“减”、“限”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来优化生產方式,以达到合理地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目的,走新型城镇、生态和绿色的发展道路。首先,要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体系。对传统产业结构实施全新升级和改造,对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产业尽早摒弃,取而换之的是新型工业化带来的绿色化、低污染的产业体系;其次,要优化生产方式升级,走循环、低碳的发展道路。例如在加快生产方式的进程中,加入高科技技术、环保技术、先进机器设备、人工智能等新兴资源的投入。在新型工业的推进过程中,要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发展道路,采用科技含量高的生产技术,建立循环、低碳的发展方式,实现资源、能源的永续利用和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绿色经济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四)培育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生活方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共同愿望,作为社会的主体,公民在生态治理方面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公众在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培育公民绿色生活方式尤为重要。“生活方式绿色化,包括节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还应包括尊重自然、珍惜生命,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道德等”。首先,践行节约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包含了人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游等方面,将生活方式绿色化便是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选择有利于生态环保的活动形式,即强调个体要向文明健康、勤俭节约、生态环保方向转变。如在日常生活中选择低碳出行,杜绝奢靡浪费、绿色居家等健康的文明的生活方式;其次,要培养居民的绿色消费理念。大力宣传绿色低碳的消费观念,杜绝不合理消费,积极引导居民购买节能环保低碳的生活产品,养成与个人收入相平衡的理性消费习惯,从而节约公众资源,为我国的环保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结语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进程的最终目的,也是必然趋势。以“绿色化”为视角,在肯定了绿色理念的价值和由此带来的新任务的基础上,从思想、生产、生活和制度方面为切入点,深刻探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路径选择,建设新型城镇、绿色经济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这将有助于更好更快实现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工程。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5-05-06.

[2]本报记者.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5-10-30.

[3]王旭,秦书生,王宽.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探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08).

[4]李玉滑.“生活方式绿色化”须人人参与[N].光明日报,2015-04-01.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李凤梅

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论文 篇2:

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摘 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既是意义重大的战略抉择,也必然是奋力开拓的艰辛求索。必须要进行自然观念的重建、生产方式的变革、生活方式的生态选择以及制度建设的进步完善。

关键词:生态文明 变革 选择

文献标识码:A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乎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这是我党对发展实践的一次深刻的总结,既是意义重大的战略抉择,也必然是奋力开拓的艰辛求索。基于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应当首先注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自然观念的重建

生态文明是一个人与自然全面统一的社会形态,这种统一不是人无条件服从于自然,也不是人统治自然,而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与自然同存共荣的发展道路。所以人类要在思想意识上完成一个转变,即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呵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

1.我们必须反省、放弃一些错误的观念。只要我们不放弃人类利己主义和人类沙文主义,不放弃功利主义自然观,坚持把人类看成宇宙的最高贵者,坚持认为人是自然的立法者,是自然的主人,坚持人定胜天,坚持把自然看成是人类索取的对象,那么,无论我们在主观愿望上如何努力地去保护自然和善待自然,无论我们制定了多少法律法规,人类在本质上都不会改变榨干自然的结果,我们永远不可能真正做到善待自然。

2.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人类是自然之子,没有自然也就没有人类。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永远的家园。所以自然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自然的未来就是人类的未来,破坏自然就是毁灭人类自己的未来。“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所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善待自然,其实也就是尊重和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3.尊重生命、善待生命。生物多样性对于地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怎么估计也不为过。我们在追求自身发展和提高的同时,也应考虑到维护其他物种生存、发展和进化的权利。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每种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值得敬重,不论对人类而言有多大价值。人类不能孤独地行走于天地之间,应该与万物众生同生共存。

4.合理利用自然、适度改造自然。人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主体性、能动性,能够遵循客观规律改造和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

人类可以适度地利用自然。但绝不能是无条件、无限制地疯狂的、贪婪的行为。“杀鸡取卵”和“竭泽而渔”式的过度滥用自然,只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人类可以适度地改造自然。但绝不能无条件、超高速度、超大规模地改造自然。自然生态系统的“履约率”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高、那么快、那么好。人类改造自然的目的不是为了征服自然,而是为了更好地在自然界中生存、发展。

二、生产方式的变革

生态文明建设的初级阶段,生产方式的变革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其核心是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

1.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绿色转型。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为主要特征的重化工业,向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产业即现代服务业转变。整个经济结构要在整体上“变绿”,且效率更高。

2.变革传统经济模式,实现由线性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其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保护环境,同时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

一是“绿化”制造业,实现低污染甚至零污染。推广清洁生产机制和循环经济等生产技术,进一步降低制造业的能源资源消耗,同时让制造业变得更为清洁,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即实现污染的全方位治理,不再只是末端治理。

二是发展资源再生产业,实现资源节约、再生。世界200年的工业革命几乎耗尽了地球几十亿年形成的各种资源。那些用过的“废弃物”成为地球上唯一在增长的资源。“回收工业”就是把这种资源还原,发展资源再生产业。

发展回收工业有巨大好处。首先是节约了资源。我们以废铁炼钢为例,利用废铁炼钢与传统的冶金业相比,每吨回收钢节约1.13吨铁矿石、0.45吨煤和18公斤石灰石。其次是节约了能源。与用原材料炼钢相比,用废铁炼钢仅需1/3能源。再者,减少了环境损害,少开采1吨矿石会使半吨以上的土质免受干扰。还有一点,就是节约了成本,将碳化铁直接转变为钢,这将使1吨钢材的成本从270美元下降到30-50美元。回收一吨废塑料可生产出700-750公斤无铅汽油和柴油。一吨废玻璃回炉再制可生产2万个500克装的酒瓶。我国再生资源回收率只相当于世界先进水平的30%。德国的废钢回收率已达80%,荷兰是78%,中国才20%。?譹?訛

专家估计,30年后,资源再生产业为全球提供的原料,将由目前的30%提高到80%、产值超过3万亿美元、增加就业3亿人并最终取代采矿业,成为与制造业并驾齐驱的支柱产业。因此可以说,资源再生产业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和希望工程。

3.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实现能源节约、再生。一是传统能源的清洁化,重点是煤的清洁高效利用。煤炭是我们最重要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数量大、比重高,短期内难以替代,所以必须实现煤的清洁高效利用。煤炭现代化利用战略方向——多联产(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这项技术现在已经比较成熟,它对于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二是发展新能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

目前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纷纷制定了可再生能源战略。欧盟到2020年和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其能源消费的比例将分别达到20%和50%;美国到2030年,风力发电要占其全部电力装机的20%,生物液体燃料替代30%的石油产品;日本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其能源供应的50%以上。我国未来对可再生能源的战略定位是:2010年前后,可再生能源争取占到能源消费的10%左右,战略定位是补充能源;2020年前后,15%左右,战略定位是替代能源;2030年前后,25%左右,战略定位是主流能源;2050年前后,40%左右,战略定位是主导能源。?譺?訛

4.让重要生态系统休养生息,切实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它们具有重要生态功能,为我们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这些区域通常具有较大的生态风险,非常脆弱,一旦受到破坏容易导致重大生态环境问题或者自然灾害,危及区域乃至国家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安全。一些江河湖泊、海洋、湿地、森林、草原等,长期以来不堪重负,必须给以人文关怀,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早日恢复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科学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在重要生态功能区、陆地和海洋环境敏感区、脆弱区等区域划定生态红线。对重要的生态系统,实行强制性保护,特别是对污染物排放已超过环境容量的江河湖泊、草原、湿地,下决心退出一部分人口和产业,在某些特定区域实现部分产品或者行业的整体性退出。必须将人类活动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不要侵占这些地区。

5.加速科技创新,实现科技的生态转向。由追求日益强大的征服力的科技转向以人为本、保障生态安全、维护生态健康的科技,就是科技的生态转向。既要为经济发展服务,更要为保护环境和资源服务,优先发展生态学与环境科学,优先发展环保技术,清洁能源、清洁生产技术,生态技术以及一切支持循环经济的技术(包括低碳技术),努力实现科技的生态转向。

三、生活方式的生态选择

乐观地说,从长远来看,从理性的角度来看,选择生态生活方式是必然的。因为地球资源有限,环境容量有限,既支撑不了巨大的消费,也支撑不了巨大的生产。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创造一种生态的生活方式:适度消费、健康生活。

1.转变生活态度。必须减少生命本能中的贪欲。所谓贪欲,就是不合理地过分的欲望。贪欲是痛苦的根源,也是生态破坏的根本原因。甘地曾经说过:“世界资源足以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但不足以满足每个人的贪婪”。我们现在处于困境之中:每个人都想消耗更多,而环境被毁掉了。所以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态度,去重新思考什么才是更好的生活。

树立健康、适度消费的生活观。消费是为了生存,但生存并不是为了消费。人类应改变那种高消费、高享受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挥霍浪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形成节制、有度、从容的生活态度,以利于人类自身的健康发展与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甘地也说过:“文明的精髓不在于需求的增长,而在于有目的地、自觉地放弃它们。”

2.践行绿色行为。归根结底,生态生活方式要落实到人们普遍性的具体的生活行为上。首先,对于物的消费,应该遵循减量、循环、再利用原则,过一种俭朴的生活。其次,倡导消费者在消费时选择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众健康的绿色产品。第三,在消费过程中注重对垃圾的处理,不造成环境污染树立适度消费生活观。

3.建立制度性集体约束。生态生活方式需要先锋倡导,但要成为社会主流,必须靠集体行为,靠集体自觉。而集体自觉,很大程度上需要具有强制性的制度约束。把日常生活领域作为制度性约束的重点,用更多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具体制度安排来引导和约束群众行为,推进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四、制度建设的进步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依靠制度,这是一个根本性的保障。所以制度建设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制度进步是生态文明水平提高的一大标志。

首先,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即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摒弃以GDP论英雄的考核标准,督促和激励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譻?訛

其次,要建立和健全“四个制度”,即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譻?訛

第三,要完善“三个最严格的制度”,即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譻?訛

第四,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制度建设。目的是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构造全社会的“自律体系”,营造爱护环境的良好风气,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从而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生态环境保护。

这些制度中,考核制度最引人瞩目,也最应该予以重视。考核制度是转变观念重要的指挥棒。指挥棒对了,我们基本国策的执行、生产布局的优化、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全社会的整体推进都有了动力。

建设生态文明,任重道远,每个人都责无旁贷,只要共同努力,美好家园、美好中国,便不遥远。

注释:

?譹?訛钱俊生.可持续发展与工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学习时报,2004.3.25

?譺?訛于洪海.我国可再生能源战略定位已确定——访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王骏.中国能源报,2009.4.20

?譻?訛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马雪辉,中共淄博市委党校经济教研部教授,山东淄博 255033)

(责编:若佳)

作者:马雪辉

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论文 篇3: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高职院校生态教育研究

摘 要:高职院校的生态教育直接影响到我国各领域的生态教育实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旅游企业对具有高生态素养的应用型人才需求,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改革已是时代所趋。文章依据KAP模式分析高职院校生态教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路径,剖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生态教育在重视情况、知识传授、教育实践方面的缺失。在此基础上从生态教育的教学与实践融合视角探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校企合作学生生态意识培养与生态环保实践,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生态教育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

关键词:专业诊改;生态教育;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

作者简介:杨财根(1972-),男,江西南丰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生态旅游与旅游教育;刘任熊(1978-),男,湖南隆回人,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改革。

一、引言

生态文明是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形态。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的推动与实施依赖于具有良好生态素养的人才,而良好生态素养的人才培養依赖于各类生态教育。

然而,和欧洲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生态教育广度和深度还很滞后,生态教育体系尚未形成[1]。生态教育在高校中的地位普遍较低,并没有引起教育界的高度关注,经费投入也相应很少[2]。高等院校生态教育的缺失显然不利于良好生态素养的人才培养。事实上,当前中国大学生生态环保意识总体上比较薄弱[3]。生态教育理论指导以及实践活动普遍缺乏,致使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与行为表现出明显的时代滞后性[4]。因而,高校切实肩负生态教育的历史使命的确刻不容缓[5]。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目标是培养各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在高职教育已占据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现实背景下,高职院校的生态教育直接影响到我国各领域的生态教育实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高职旅游教育是中国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集中在旅行社、饭店、景区等旅游企业,这些企业职员的生态文明素养对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影响。一方面,旅游企业就业人口众多,国家旅游局数据中心指出2015年直接和间接旅游就业人口总和约为7911万人,对全国就业的综合贡献率为10.21%,众多的工作人员群体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生态教育群体,同时也能成为庞大的生态文明使者群体,有利于向更广大的民众进行文明旅游与生态保护方面的教育传播。另一方面,景区、饭店等企业本身是节约资源与维护生态环境的文明旅游窗口,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领域。《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提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形成游客文明旅游的发展格局,更加注重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些改革发展都需要旅游企业具有良好生态素养的新型人才去推动与实施。但近年来景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以及中国文明旅游问题集中等说明旅游产业人员的生态素养缺失严重,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无法与时俱进[6],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忽视学生生态社会责任的培育难以适应旅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需求。面对旅游企业在新时代的人才缺失问题以及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滞后性问题,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改革已是时代所趋。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提出职业院校需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等进行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倒逼专业改革与建设。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与文明旅游建设的旅游强国战略时代,旅游企业缺乏具有生态知识并具有良好生态行为的新型人才。因而,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具备良好生态素养的旅游应用型人才。由此,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有必要走在高校生态教育的前列,实施系统化的生态教育,以适应我国旅游发展方式转型与旅游企业可持续发展需要,为旅游企业与社会输送具有社会责任的生态文明使者,助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二、高职院校生态教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

(一)生态教育解析

生态教育是以生态学为依据,传播生态知识和生态文化、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及生态素养、塑造生态文明的教育。生态教育往往与环境教育联系在一起,但生态教育范畴大于环境教育,两者不完全等同。环境教育是被动地保护环境,其目的直接指向问题的解决[7],而生态教育则是主动地维护与创造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生态教育实质上是环境教育的演进。生态教育的目的是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观[8],强调了生态意识、生态伦理建设的重要性[9]。生态教育质量能反映一个国家生态文明的程度。

生态教育是一个综合教育体系,主要反映在时间、空间、形式三个维度上。时间维度包括了儿童、中学、大学和终身生态教育,空间维度包括室内和户外生态教育,形式维度包含有课堂生态教育和非课堂生态教育。高职院校生态教育是时间维度中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通过各种空间与形式维度的生态教育是学生提高生态意识,塑造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能促进学生群体乃至全社会形成一种新的生态自然观与价值观,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KAP模式的高职院校生态教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基本路径

KAP(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是研究知识、态度、行为变化的研究方法,KAP研究20世纪50年代最初用于家庭教育,70年代后成为广泛用于医学领域的调查研究方法[10],近年来有学者用于游客生态教育[11]、解说教育研究[12]等旅游研究,结果表明对游客生态教育后能使游客的生态知识、意识、行为得到提高和改善。实质上,生态教育与KAP的逻辑吻合,生态教育是在传播生态知识的基础上促使民众对自然的态度发生改变从而产生生态环保意识,在积累生态知识与提高生态意识的基础上塑造良好的生态行为,是一个典型的知识—态度—行为转化过程。高职院校生态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更广大群众知识(K)—态度(A)—行为(P)的转化。

高职院校向学生进行生态教育,把相关气候变化、生物繁衍、环境污染等生态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逐步积累生态知识(K),并通过相关生态教育实践理解有关生态伦理、生态平衡等生态信息,提高自己的生态意识(A),进而塑造生态文明行为(P)。学生再传播生态信息给同学、朋友等其他人群,提高其他群体的生态素养。高职院校开展生态教育能展现生态责任,树立良好服务社会形象,间接增添社会各单位信任并进一步激励其他人群积累生态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毕业后能在各单位各领域发挥高生态素养,推动就业单位参与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并向工作单位其他职员以及单位顾客等更广泛的人群进行生态教育,从而使得生态教育普及的人群更加广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图1)。

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生态教育缺失

(一)生态教育未受重视

当前生态教育在高校尚未有足够重视,地位较低,经费投入很少[2],生态教育的理论指导以及实践活动普遍缺乏[4],高职院校仅有的生态教育只局限于城市、资源、生态及其相关专业[13]。由于当前高职教育直接受到就业导向影响,而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企业旅行社、饭店、景区等出于短期利益考量本身就对人才的生态素养需求不强,在此现实驱动下,高职院校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基本无瑕顾及生态教育。

(二)生态知识传授不足

高职学生的生态知识水平偏低,生态意识整体明显不足[14]。旅游管理专业专业核心课程知识的传授主要体现旅行社、饭店、景区等企业相关的《导游基础知识》《旅游政策与法规》《导游服务技能》《饭店实务》《景区管理实务》《旅游产品策划》等课程。这些高职课程的知识内容主要强调旅游企业岗位所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较少涉及生态知识。旅游管理相关教师生态知识也相对不足,也无有关生态教育的系统培训,在授课时生态知识讲授的较多的也就是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减少环境污染等提醒性语言。同时,相对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讲座不多,生态环保方面的讲座自然就少了,这对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来说课堂与课外都难以积累大量未来工作所需的生态知识。

(三)生态教育实践缺失

生态教育实践是检验生态知识,改变学生对生态认识态度以及行为的重要环节。但当前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实践主要集中在导游讲解、景区接待服务,以及饭店前厅接待、客房服务、餐厅接待服务等方面,重在对旅游企业岗位所需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检验,有关生态教育的活动仅限于少数人参与的环保宣传,如“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等学校组织的社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种形式主义,很少有与旅游有关的需要有专业生态知识的实践活动,对学生自身生态环保意识与行为改善有限,更不能起到积累专业生态知识作用。

四、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生态教育的教学与实践融合

(一)改革課程内容,增添生态知识传授

相关研究证明,生态知识是影响个体生态责任行为改变重要因素[15],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都是旅游产业的传承者,在生态文明建设与建设旅游强国的新时代需要担负生态保护的新角色,特别是导游是直接宣传旅游资源和进行生态教育的文明使者,积累丰富的生态知识是个基本的前提。因而当前需依据未来旅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改革现有的相关课程。主要应在专业通识课方面面对全体学生增开《旅游环境学》课程,以传授生态环境常识、旅游环境保护的基本手段等涉及旅游的基本生态知识,同时在现有的专业核心课程如《导游基础知识》《景区管理实务》《旅游产品策划》等课程内容方面根据课程任务重点强调或增添相关生态知识(表1)。可依据当前旅游企业的相关生态问题结合视音频资料、报刊网络报道等资料采取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专题教学法等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法传授环保方法和基本技术,以便为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使其成为具有强烈生态责任的企业职员打下扎实基础。

(二)深化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生态意识

生态意识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最主要的是要认识到人类在自然中并不是唯一的主体,人类能够生存发展需要自然界其它生物体的支持与帮助,而其它生态物种所处的地位与人类相同,都是地球生态圈的平等主体。因而高职院校可发挥现有校企合作的优势,与企业深入开展生态教育专题合作,让学生走进旅游企业体验饭店、旅行社、景区等所涉及的生态环境现实境况。需要让学生在饭店实习实践过程中理解创建绿色饭店的必要性以及饭店绿色消费的主要体现,体验生态工程与循环经济给饭店带来的现实利益。也要让学生在旅行社的导游讲解、旅游产品策划等岗位实践中接触生态环境问题,理解生态环境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然景区、乡村旅游景点进行相对较长时间的实习实践,在学校教师与景区专家的共同指导下深度体验古树名木、名贵花草、野生动物、植物群落等培育与生长过程以及对土壤、水质、空气等的影响,同时通过讲座、讨论、调研等学习方式理解生态资源的稀缺性、生物多样性、生态稳定性与完整性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等相关生态信息,理解乡村旅游景点等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进而促进学生改进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加快学生生态意识的形成,提高生态保护自觉性与生态责任。

(三)拓展生态环保实践,塑造学生生态文明行为

掌握充实的生态知识才能正确了解当前旅游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生态问题,只有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才能形成自己对生态环境的态度从而产生生态意识,在掌握生态知识与产生生态意识的基础上能够践行良好的生态行为是公民生态教育的目标。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应广泛参与相关生态环保实践。旅游企业实习期间,学校与企业应激励学生参与企业的一些生态环保活动,如参与饭店的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自带洗刷用品、使用绿色食品等节能减排行动,向饭店客人宣传并敦促绿色消费等。让学生导游实习期间自觉向游客讲解保护生态资源方式方法并自觉践行资源保护行动。景区实习期间积极参与景区水污染、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等问题调研,积极劝导游客文明旅游,并积极参与维护景区花卉、植被等生态资源,参与到景区的生态环保行动当中。校园学习生活期间,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应践行生态文明使者,以个人健康与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做到绿色消费与低碳生活,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具、节水节电、不随地扔废物等,积极维护校园环境。制作生态环保宣传图册,动画、视频、指导手册等,并向其他专业学生宣传生态校园的重要性,宣讲当前旅游发展面临的生态问题与文明旅游方式方法。同时积极参与一些植树造林、野生动物保护等主题环保活动。通过校内学习、企业实践、日常生活等多方面多样化的生态环保活动塑造学生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

五、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生态教育的学生成绩评价体系

(一)评价内容与评价主体

生态教育作为高职院校的重要教学工作之一,需依据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需要与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这种基本教学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并完善教学质量评价。建立高职院校生态教育评价制度,引导学生文明行为,是高职生态教育孕育人文精神的一项重要内容[13],也是激励学生热衷参与生态环保行为的重要管理措施。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生态教育的学生成绩评价目前还没有可借鉴的相关研究成果,具体评价应具体依据学生学校课程学习内容与旅游企业高生态素养人才需要而定,遵循生态知识(K)—生态意识(A)—生态文明行为(P)相互转化的基本逻辑。

评价内容首先应考核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生态知识并能运用于旅游产业中,此部分内容考核过程相对简单,可直接由学院教师来评价。生态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具有高素养生态文明行为的学生,学习作为生态教育的参与者与接受者,判断学生行为优劣是评价的一个重要部分[16]。因而学生生态文明行为应作为学生成绩评定重要内容。考虑到旅游企业实习实践是衡量学生行为的重要时期,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考核应包含校园行为考核与企业实践行为考核两部分。就评价主体而言,行为评价最客观公正的就属行为见证人,因而校园行为可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评价,企业实习期行为由教师、学生与企业指导教师三者共同评定。由于学生态度的改变即生态意识(A)的形成具有较强的内隐性而旅游管理专业生态教育目标是培养能解决旅游业中生态问题的应用型人才,因而生态意识可不作为单独的评价内容,但把综合实践技能即综合运用生态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要评价内容。此部分考核具体项目应灵活多样,结合旅游发展趋势考察学生解决企业实际生态问题的能力,如调研景区的生态问题并提出具体可行的解决措施或策划一项符合生态旅游的旅游产品等。由于此部分内容的考察需要涉及到企业相关方面以及一些生态深层次问题,因而需由学院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生态专家三者作为评价主体(表2)。

(二)评价方法

依据评价内容,生态教育的质量可作为一项独立的教学项目进行评价,主要是对生态知识(K)、生态文明行为(P)与综合实践技能(KAP)三项目进行评分,评价学生生态知识掌握情况、生态行为表现以及重要的是运用生态知识的综合实践技能水平,可采取层次分析法评定学生成绩。由于综合实践技能考核是综合性考察,包含知识(K)、态度(A)与行为(P),因而该项目的权重应比例大些,同时由于知识与行为亦不能轻视,所以生态知识(K)、生态文明行为(P)、综合实践技能(KAP)三项目的权重可分别占30%、30%、40%(表2)。为了体现客观原则,不同项目评价主体评分的权重也应不同,生态知识评价由于主要评价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相对客观,因而由学院教师一方评价即可。生态文明行为一项中校园行为P1与企业实践期间行為P2同样重要,因而权重相同,但P1的评价主体教师与学生都能全面考察学生行为,故比例各为50%。而企业期间的行为P2由于涉及到一些具体企业生态问题,涉及面广,因而企业指导教师的权重比例大(占50%),考虑到学生实习岗位分散,学生观察另外学生行为相对较少,学院教师能比学生观察到相对全面信息,因而P2中分值学院教师占30%而学生占20%。至于综合实践技能由于生态专家能综合评判学生处理生态问题的能力,故占40%,同时由于学院教师与企业教师的共同合作指导,所以各占30%。

依据上述分值权重,可测算学生总成绩:

R=RK+RP+RKAP=RK-T×30%+(RP1-T×50%+RP1-S×50%)×15%+(RP2-T×30%+RP2-S×20%+RP2-C×50%)×15%+(RKAP-T×30%+RKAP-C×30%+RKAP-E×40%)×40%

(式中R表示学生总成绩,RK、RP、RKAP、分别代表生态知识、生态文明行为和综合实践技能的成绩,RK-T代表T给学生评的成绩,其它类推。)

参考文献:

[1]温远光.世界生态教育趋势与中国生态教育理念[J].高教论坛,2004(2):52-55.

[2]沈月,赵海月.生态文化视域下生态教育的内涵与路径[J].学术交流,2013(7):209-212.

[3]唐继刚.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实施系统化生态教育的设想[J].市场论坛,2015(11):88-90.

[4]王秀玉.浅析对高校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04-106.

[5]孙正林.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与路径[J].教育研究,2014(1):92-97.

[6]张丹宇.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学术探索,2015(2):73-77.

[7]UNESCO. Intergovernment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R]. ED/MD/49 PARIS, April 1978:

[8]蒙睿,周鸿.我国生态教育体系建设[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4):76-78.

[9]刘伟,张万红.从“环境教育”到“生态教育”的演进[J]. 煤炭高等教育,2007(6):11-13.

[10]Stevens J, Cornell CE, Story M, et al. Development of a questionnaire to assess knowledge, attitudes, and behaviors in American Indian children[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1999,69(4):773S-781S.

[11]文首文,吴章文.生态教育对游憩冲击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9(2):768-775.

[12]杨阿莉.游客KAP认知视角的生态旅游景区环境解说评价研究[J].兰州学刊,2016(1):194-200.

[13]罗汉红.高职院校生态教育的思考[J].技术与市场,2009(6):71-73.

[14]付义赣,郭坤.构建高职院校学生生态意识培养教育新模式[J].职教论坛,2014(29):54-57.

[15]余晓婷,等.游客环境责任行为驱动因素研究—以台湾为例[J].旅游学刊,2015(7):49-60.

[16]蔡丽霞.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教育校本课程设计与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11):244-247.

责任编辑 蔡久评

作者:杨财根 刘任熊

上一篇:农机化新技术环境工程论文下一篇:销售型企业与企业财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