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设计的审美研究论文

2022-04-21

工业设计的审美研究论文 篇1:

覃京燕:智能设计“治未病”引导未来大健康

《设计》: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可持续设计、交互设计、大数据的信息可视化与信息设计、机器人设计、可穿戴计算及無人驾驶车等AI人工智能产品设计、服务设计等,一直是工业设计学科点的重要领域。所研究的特色项目中,很多是跨学科的融合创新,请问您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跨学科发展有何建议?

覃京燕:2002年,我听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做交叉学科研究,于是在2003年成为清华在全国的第一批设计学领域的交叉学科博士生,接受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计算机系、新闻与传播学院三大院系联合培养的交叉学科的学习,从事信息艺术设计学科的学术研究。在2004年,在《北京科技大学学报》发表文章:“新经济下的信息设计教学模式初探”,专门论述设计学科领域里的交叉学科如何发展的教学问题。2011年至2012年,我在剑桥大学,跟随计算机科学人机交互领域的Alan Blackwell教授和心理测量学的David Good从事交叉学科创新教育与绿色IT可持续设计方面的研究,并成为CRUCIBLE剑桥大学国际交叉学科创新网络联盟的第一位中国学者。2012年回国,担任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的本科硕士导师和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的计算机领域的博士生导师,从事交叉学科领域的设计计算和人工智能创新设计的工作。2015年,我连续举办两场“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创新设计”国际展览暨论坛,邀请剑桥大学等世界知名专家60余人,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与创新设计两大方面,共同探讨交叉学科的创新发展。到2020年为止,已成功举办9届大会。2018年,我在延安进行2017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项目延安研修班的学习,特别在会上向中组部和教育部的领导们提出“中国应当大力提倡交叉学科的发展创新”的建议。时光过去16年,2020年,教育部新增了“信息艺术设计”和“智能交互设计”两个交叉学科专业,同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门成立了交叉学科部。自此,在许多先贤师长和学者们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教育界和学术界迎来了交叉学科发展的良好契机。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跨学科发展,需要考虑“刚需硬核”两大方面的问题。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型生产方式与生产工具加持之下,世界的“设想未来、计谋天下”的方式同步在发生颠覆式的改变。设计,恰恰就是“设想美好未来、计谋可期天下”。

设计的“刚需”,来自对当前引发不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的“刚需”,也有一些来自于对过往经历体验的群体智慧和文化文明的传承热爱,更来自于对未来美好生活、生产制造、教育学习、医疗健康等各方面的憧憬与愿望期盼。在这些“刚需”方面,我们需要更加深刻地理解人类本身,还需要了解各个领域的需求,需要掌握各个设计实施领域的生产方式和规模生产的规律,深入分析各个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领域所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设计的“硬核”,来自本学科领域的专业系统知识的扎实的学科基础,设计领域有自身的学科发展规律,当我们在和计算机学科、物理学、数学统计学、机械学、脑认知科学、生物化学医学农学、心理学等理工学科交叉的时候,不应该忘记本学科的创新设计的规律,包括:审美意识、创新设计思维、设计方法、设计评判与评测、设计技术实现与输出等内容,在面对如人工智能等新的设计样态及对象的时候,如何找到基于本学科发展的“硬核”内容与科学发展规律。当我们在和哲学、文学、语言学、音乐、舞蹈、戏剧、书法、诗歌、体育等文学艺术体育学科交叉的时候,应该意识到设计学科本身的差异性与自成体系的思维原则,包括:设计哲学、设计思维、设计流程、设计工具、设计语言、设计表达等内容。

设计师,本身就是既有情况的“破局者”,同时还是未来可期的“创造者”,既需要在起心动念战略谋划之时就要介入到整个创新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将理工科的逻辑偏爱者认为的“意识流”的想法付诸实践,更需要将个人的设计想法通过同理心和规模效应,在通用、普适、稳定层面,将美丽的“奇思妙想”付诸实践,并普惠人民大众,这些又都有别于纯粹的哲学与艺术。设计,既有逻辑性的一面,在审美和高感知以及探索创想“未来”的部分,又充满了情感,甚至有一些方面还无法找到过去的佐证而显得“无道理可言”。设计学科从诞生之日起,交叉学科就是其基本的“生命遗产基因密码”,需要左右脑无缝连接,艺术与科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艺术设计专业的跨学科发展,需要我们相向而行。

我们曾经走过了最为艰难的设计领域交叉学科的岁月,当年我的论文,清华大学请了三个领域的专家评审,有计算机领域的专家,有设计学科的专家,还有做文化和博物馆领域的专家,专家会因为论文的几个标点符号以及几页页码没对应正确而给出非常严苛的评价,因此那时候做的交叉学科的论文,不仅要满足计算机领域的研究要求,需要有算法和推导,同时还要有设计学科里的设计思维设计方法和设计实践来验证,更加需要开拓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彼时只谈海量数据)、信息可视化与可视分析、虚拟现实、物联网(彼时只谈PC互联网)等新的技术影响之下设计思维的范式的改变,以及在从未有过的领域里的创新性应用,这种应用甚至是一种颠覆式的革新应用,必然会对自己学科的原有思维范式会有很大的冲击,但很多交叉学科领域,恰恰是强强学科联手,对于国家战略性的前沿领域“卡脖子”的问题,恰恰需要多种学科交叉互助,在系统层面做全面又深入的创新。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交叉学科的设计领域,扩展到了更大的领地,应用更加广泛,正如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一样,和二三十年前的计算机介入设计领域何其相似,甚至更加猛烈,比如无人驾驶车的设计、机器人的设计、智能城市的设计等等,而交叉学科的发展境况并未改变太多。尽管有更多优秀的其他学科领域加入设计学科的发展中,但遇到超出自身学科认知范畴的研究论文,尤其是学位论文时,仍然会频繁遭遇到退审论文或者干脆以格式引注规范等问题,而不是深入理解交叉学科的设计学科的研究角度,给出论文不通过的评语。这是非常令人悲哀的事情。更可怕的情况是,许多并未从事交叉学科的设计领域实践和理论思考的人,并未用实践检验想法的正确与否,而是从习惯思维出发,给出不符合事实的评价。由于人工智能等科技已发展到深水区域,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从学科而言,科技引领的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基因编辑、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将人文艺术设计学科远远抛在身后,在创造规模经济价值方面,让人文社会艺术学科集体失语。由于忽视社会科学文化、人文艺术设计文化,许多科技伦理、德育三观、审美意识、科技美学美育等问题更加凸显,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在这两年特别重视美术、艺术、科学、技术相辅相成、交叉创新的重要原因。

设计因为需要设想美好未来,计谋可期天下,设计所面对的对象是一个巨大的全息交感的复杂生态系统,需要勇敢面对未知,唯有聯合众多优秀学科,才能更好面对未来。好的设计师,是设计人类未来前途的设计师,是设计地球和宇宙生命形态的设计师,是繁荣生物文化思维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设计师,是团结艺术与科学、自然与人文不同交叉学科联盟的设计师。交叉学科的发展,需要我们摒弃学科壁垒的偏见,更加主动理解与自身不同的其他学科,从其他学科中虚心包容不同的认知智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包容联合,互相尊重,才能对交叉学科的任何一方,皆有裨益,达成共赢,开拓未来,探索未知。

《设计》:您开设的“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是新工科、新文科和新设计本科生大类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的主干基础课,是21世纪最具前沿和重要性的计算机科学与设计交叉学科必修课,您能否谈一谈人工智能对健康设计的影响?

覃京燕: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当年和美国卡内基美隆大学一起在全球同步开设“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的课程,这些和我们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分布在全球的世界设计名校和综合大学名校的爱徒们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剑桥大学、RCA、帝国理工、CMU、佐治亚理工、伊利诺伊理工、ACCD、Parsons、罗德岛设计学院、米兰理工、代尔夫特大学、筑波大学、东京艺术大学等全球的研究生爱徒们,以及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分布在全球微软、谷歌、Facebook、德国西门子、奔驰、宝马、日本NTT等世界500强等企业里的爱徒们,都给予了非常好的支持和分享。2018年,我曾经八天环游地球,到了英国、德国、美国三个国家22个地方,针对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和全球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创新设计领域的交叉学科的学术界及产业界的朋友们进行交流,得到了全球范围内朋友们的支持与共识,大家都意识到了人工智能对创新设计的方方面面的重要影响。

谈到人工智能对健康设计的影响,最初始的问题是明晰“健康”的内涵与外延。对于物质环境的健康,大家都很容易理解,如健康的食物、健康的身体、健康的生活物理空间环境,而对于信息的健康和能量的健康,这些大健康的概念,则还处在探索却无法忽视的阶段。比如特别提一下信息网络环境的健康,我们亟待正视信息的不透明与不公所带来的大数据偏见及大数据伤害,也需要抗衡人工智能为少数垄断者服务的智能强权与隐私引发的AI伦理及霸凌问题,我们需要正视无人驾驶车、机器人、AI虚拟人、智能空间设计等所带来的人机融合智能共生共在co-presence的新型人机社会契约关系,我们需要去除网络暴力以及虚假信息,用区块链技术等保护知识产权,让信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皆能够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人民服务,谋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众福祉等等,建立健康的信息网络环境。除此以外,我们还需要关注能源的健康,面对国家应对发展与保护人类共同拥有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愿景,中国本着对全人类的未来健康负责的态度,自发设定碳中和、碳达峰的双碳目标,用人工智能进行能源的优质分配使用,建立供需精准匹配关系,用人工智能模拟仿真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对环境的伤害值,由此设立绿色信贷与绿色基金,在5G、6G的发展之下,用人工智能将能源消耗降至最低,发明新型绿色能源,应用在智能汽车和新能源车的设计中,优化健康的生存环境,用人工智能分析监管网络欺诈等不健康的种种行为,不仅关注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更不能忽视虚拟货币、网络经济等新型虚拟经济带来的经济健康发展的挑战,用良好的商业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健康的经济动力“能源”,我们更要关注急剧变化的技术物质社会环境,带给人类心理无法健康维护与保持美好幸福感的失衡的心理问题,在AI伦理和科技伦理方面,构建起更加健康的心理。我在2018年提出的新的可持续发展17个目标中,特别谈到了:人类除了需要有健康的水源、空气、食物等自然环境以外,人类也需要健康的精神食粮和健康的信息网络环境。无论如何,“健康”的范畴很广,在物质、信息、能量方面有健康的概念,在自然、环境、经济、社会、文化、文明等各个方面,都会面临如何可持续发展的“大健康”问题。

人工智能对健康设计的影响,最大的方面应该是用人工智能“治未病”。以智慧医疗为例,第一方面,人工智能应用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算法驱动的工具,进行病症精准识别,可以完成“望闻问切”的某些功能,比如能够仅用普通手机或者网络摄像头的画面,准确地判断用户的皮肤可能出现的病变情况,分析病情,提供准确的信息,采集眼睛图像用计算机视觉做糖尿病早期检测,用特殊光照身体内脏,判断癌症病变等。第二方面,人工智能可以依托海量病历的大数据智能分析,通过训练深度学习系统的神经网络架构,模仿临床医生的思维方式,整合拍摄的图像和年龄、性别等其他元数据进行处理。在实际使用中,系统可以根据症状排列出可能的病种,从而帮助患者进行快速分诊、诊断和治疗,智能分析预测病症的发展趋势,提前做好预测判断,并提供近似病理解决治疗方案的参考,给医生做辅助判断。针对糖尿病、老年性黄斑变性、贫血、心血管疾病、皮肤病、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多种疾病,都可以做出预测。第三方面,人工智能控制的手术机器人,可以代替医生进行精准的手术治疗,给医生担任医疗助理,比如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机器手臂的精准度可以精细地剥葡萄皮。这些手术智能机器人,能够代替医生缓解长时间手术带来的生理疲惫。第四个方面,随着收集病人的生活习惯数据、家族病史数据、以及人种数据的增多,可以为当前没有生病的人预测未来可能生病的情况,另一方面,当病人数目极大增多,如2020年席卷全球至今的新冠疫情,人工智能充当了管理分析电子病历大数据,并智能预测监管全球范围内的病情的核心工作。这些方面,都为“治未病”提供了机会。这些领域的健康设计,如何在一开始即从设计的设计,也就是说“元设计”入手,理解光的人工智能如何有助于疾病健康状况的判断,关注人类的具身认知和感质(又称为感受性,qualia)的用户体验的设计和健康服务的设计,精准匹配健康维护与治疗方案,提高用户体验的满意度与充满大爱能量的幸福感,从而减少和避免由心绪不宁和情绪不佳所带来的疾病诱因的发生,从而达到通过引导与转化设计,达成“治未病”的效果。

《设计》:作为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系主任以及学术带头人,您一直致力于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您对中国设计教育现状是如何看待的?

覃京燕:中国的设计教育需要在高精尖领域的基础教育和国家重大需求方面加强系统知识的构建,并亟待建立起不同应用领域的纵深领域里,在专业级、职业级以及通用原理公理层面的探索研究,并且需要建立相应的大数据库,形成公共的教育资源,同时尊重彼此学科的独有性与知识产权,并不因其冷门或者无法为社会马上创造立竿见影的商业价值而忽视对其的教育资源的投入,设计领域更加需要执守“为真实的人做真实的事情”,用设计实践不断检验设计理论,做“为国计民生谋普惠福祉”的有意义的设计。

《设计》:当今科技高速发展,您认为在“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这样的环境下,高校创新设计教育应如何开展?

覃京燕:2015年,我邀请了来自剑桥大学、ACCD、微软、英特尔、IBM、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网易游戏、洪泰资本等国内外演讲嘉宾60余人,举办了两场为期3天的论坛和国际会议,同时举办大数据用户研究工作营,剑桥大学为参加工作营的学生们颁发证书,两场国际会议的主题就是“大数据+互联网+智能化+创新设计”,到2020年为止,这个会议已经举办了第九届,今年即将举办第十届。当今的高校创新设计教育,面对更加多元化的环境,需要设计师具备更加高信维、高感知、高交互、高价值、高颜值的设计素养,需要更快地领悟其他学科的思维方法,并且快速学习转化为设计学科发展的有用的设计手法。我曾经提到特别急需的6种核心的能力,包括:直觉思维、环境掌控感知能力、情境预演信息集成能力、信息转化为知识创意的能力、高速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自我超越的能力。同时,随着各个国家在技术上面的差异竞争越来越胶着的时候,审美意识、文化认同、美学经济的差异更加突显,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更多产生了联动的影响,其影响也更加具有了涌现的特性。与此同时,深受从国外引进先进科技的影响,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在转化为文化锐实力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焕发出了璀璨的生命力,然而比较遗憾的是,许多深信科学逻辑思维就是决定一切的想法的人不在少数,这使得学科之间产生了强烈的排他性,在面临新的科学范式变革之际,通识型的学科人才的培养,对于设计教育的影响更加长久,而需求也更加急迫。

《设计》: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是当下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请问您是如何看待运用人工智能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和创新设计?

覃京燕:运用人工智能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创新设计,为当下的文化建设赋予了先进的科学工具。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物质文化遗产,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进行保护与传承,同时可以应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文化IP的设计与文化品牌的设计。人工智能可以在现代化的陈列展示、数字化的考古发掘、智能化的保护研究、信息化的馆藏资源各个方面有所作为。人工智能可以精准诠释识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古老的信息内容,以及文物的内部构成要素与外部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信息解读与虚拟仿真的文物产生的中程理论进行情境预演,能够通过形象精细的视听语言,精准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信息内容。人工智能能够从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几个方面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赋能,能够更加科学而生动形象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传播,创造更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学习与传承体验。这些相关内容的思考,在我2006年的博士论文中有较为详细的阐述。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一直致力于运用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设计方面,结合北京中轴线以及一带一路项目,科技冬奥项目等,在金属冶金和红色非遗等方面开展智能科技文创产品、智能红色文创产品的IP设计与品牌设计,如2019年建国70周年阅兵兵偶设计,和天安门集团一起开发,受到了大家广泛的欢迎,北京晚报等媒体大量报道,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复原19 49年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场景,将红色非遗进行再设计,建党100周年之际,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联合山东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手工艺传承人,用虚拟仿真平台设计红色革命角色“小小红军”,组织小学生们根据角色设计,完成“小小红军”的面塑红色文创非遗工艺品的开发设计;立足北京科技大学成功获批的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金属传统工艺,与北科大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和科技史A+学科结合,运用科技赋能非遗的传承与保护。

《设计》:您在绿色IT可持续设计方向有深入研究,请问您认为可持续设计方法对“食文化”有何重要意义?

覃京燕:2011年,我在剑桥大学学习期间,特别针对即将到来的大数据元年而开始研究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等,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201 5年9月2 5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在纽约总部召开,联合国193个成员国将在峰会上正式通过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从2015年到2030年间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转向可持续发展道路。2018年,我在经过了十余年的信息设计、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创新设计的研究与设计实践之后,考虑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带给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更新部分,特别从人工智能等角度,提出新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

以值得信任的可信人工智能为例,其可持续设计原则包括如下7条原则: 1. 人工智能需提供人类智能决策下的能动性和监督权,设计需提供人类决策的可达性与监督路径; 2. 人工智能技术需提供鲁棒性和安全性的保障,设计需考虑稳健人工智能的一致性与连续性、数据内容的可迁移性以及以人为本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原則; 3 . 人工智能需考虑隐私计算和数据管理,设计需根据信息进行级别设定与差异分类,精准匹配信息内容与分配数据管理的权限; 4. 人工智能在机器处理数据层面的黑箱性向数据输入和数据输出两端的白箱性与灰箱性演变,以增强其透明度,设计需考虑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的融合智能契约关系,以及面对用户与非数据处理层面的可解释性,以增强人机信任关系; 5. 为避免人工智能带来的思维同质化、大数据偏见伤害及人工智能垄断性,设计需通过阈值容错性与非零和博弈关系的设计,达到思维多样性、智能算法非歧视性和智能资源分配公平性的原则;6.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取之于民又用之于民,设计需关注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关联影响,关照自然和人为的生态系统的综合福祉; 7. 人工智能需处理好所属权、分享权、使用权的三权关系,以及责权利的三者对价关系,设计需建立良好有序的问责制。

除了从人工智能的角度,思考可持续设计的方法与目标以外,我还提出了大数据相关的可持续设计原则,包括:1、提供大数据量的数据采集、存储和计算的方法,提供可生长性扩展性的数据容器设计;2、针对大数据的种类和来源多样化特征,提供包括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多模态多通道多维度的数据流动方式的设计,通过大数据信息可视化及可视分析的设计,提高对大数据的理解;3、通过建立数据和信息网络图谱,延伸至知识图谱、文化图谱、社交图谱、智慧图谱的设计,提升数据资产的大数据价值; 4、通过运算方法和速度的提升,构建精准匹配关系,设计更加顺畅快捷的数据搜索查询和数据推荐交易方式; 5、设计元数据与活数据处理机制,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信赖度,提质增效数据的质量。

综合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面的可持续设计方法的思考,我在2016年推出了17个可持发展目标的新内容,并在2018年进行了公开发表,包括:消除数字贫困、解决数字饥渴、健康的数字环境、量子教育、身份存在感多元、干净的三大空间、分享时间认知冗余数据资产、实体虚体经济游戏机制、原子+比特打印新造物观、动态非零和博弈、绿色IT与生活美学、值得信任的AI与三权分立融合、球土化人机社会新契约、数字化生存生态多样性、文明共同体、物质信息能量三大流对价恒流、信望爱联结万物互联、未来已来一切可能正在发生。这些内容分别在2016年、2017年、2020年,与联合国相关领导官员进行沟通交流,也得到了他们的肯定,尤其以2020年,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恰恰印证了我在2018年发表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正确性与迫切性,目前,欧美与中国等国家,都纷纷意识到了大数据偏见与大数据伤害、AI伦理与工程科技伦理、人工智能垄断、算法经济、比特币为代表的虚拟经济等各方面,带给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挑战,并且通过法律等形式,颁布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措施。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里,除了“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事尽其理、环尽其知、心尽其感”,更加需要回到本质层面,关注人、事、物、境各个动态关系的非零和博弈关系,以及平衡、均衡、制衡、协衡和永恒的时空关系。

《设计》:武汉轻工大学艺术设计专业聚焦“大健康、大食品”方向的跨学科特色发展,您可否对武汉轻工大学学科建设、设计实践等方面提出宝贵的建议?

覃京燕:“民以食为天”,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健康的山水、健康的心理、健康的感情、健康的生理、健康的社会、健康的国家、健康的地球、健康的人类,都是以健康的食物为最重要的基础。大国的种子,经历上万亿年的风吹日晒,而今被人类掌握了播种收获的技巧,又与各地文化融合,成为具有不同饮食文化的食品。食品科学随着食材的不断拓宽,产生了上至太空、下至深海、有机与无机、氧气与二氧化碳等多种环境孕育的丰富多元的食物种类,而食品加工、食品的智能物流更加改变了人类赖以食物生存的样态。食品如何在当前的大批量生产MP与大规模客户定制MC并存的时代,在人类与食物之间建立稳健的信任关系与生理心理的相互影响的隐秘的关系,构建安全健康普惠普适的食物生产链、供应链和饮食文化消费观,都值得设计师的投入参与,可做的事情也非常多。

《设计》:基于“健康中国”的主题概念,您可否分享一下对于这方面的思考?也可以简单介绍下您在这方面指导的设计项目或作品,如果方便的话,可否展示一下作品。

覃京燕:“健康中国”的主题非常好,深刻把握到了国家领导和人民百姓对健康的殷切期望与全民期待。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团队,在平常时期和如新冠疫情一样的非常时期,都非常关心全民身心健康的问题。我们通过智能产品设计、服务设计等方式,进行智能诊疗设备的设计。新冠疫情防控期间,我们设计的无人驾驶车消杀车,即是对非接触式消毒等作业的需求而进行的设计。除此以外,我们更加关心抑郁症、焦虑等亚健康心理问题,进行了艺术治疗和人工智能創新设计的尝试。艺术治疗和诊断心理病症的设计案例,还获得了RoboCom世界机器人创意设计大赛国家级一等奖和亚军的奖杯,而智慧医疗等方面的设计,也获得了中国设计智造大奖和中国创意设计红星奖。在由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北京康卫医创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一届健康长寿创新大赛决赛中,我们的设计项目“基于社交网格的用户焦虑和压力分析与积极干预”项目也获得了优秀奖。

人类健康是一个终极问题,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构建更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也祝愿“健康中国”山河永固、国泰民安,“人民健康”康健身心、生生不息。

作者:覃京燕

工业设计的审美研究论文 篇2:

浅析首饰快速连接结构的设计理念

基金项目:2011年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珠宝首饰快速连接结构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桂教科研[2011]22号(200103YB133);《第二批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艺术设计(首饰设计方向)》(桂教高教[2011]102号02)

摘要:分析首饰的连接结构,提出科学合理的设计理念,探索和创新首饰各个元素的连接方式,以丰富首饰产品的类型、提高首饰产品的生产效益,彰显首饰的个性化和情趣化特征,以满足现代人们对珠宝首饰的文化、内涵和把玩的多元化精神需求。

关键词:珠宝首饰;连接结构;首饰设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珠宝首饰这类原本以高档宝玉石和贵金属为材质的奢侈品,已逐步被现代流行文化演艺为时尚饰品甚至是部分人群的生活日用品。传统的物质价值观念演化为纯粹的美观追求,传统的首饰制作工艺逐步被现代化的批量生产技术代替,不断创新的首饰连接结构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首饰的生产效益和丰富着首饰的品种,甚至提升了首饰的情趣化和个性化。

国外目前首饰设计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比较明显,在一些首饰设计比赛和大的首饰设计公司里面有专门的人员从事首饰连接结构的创新性研究,提出了不少的概念设计和工艺结构的改进,引领着整个首饰设计行业的发展。国外很多艺术性或者个性化首饰都应用了较为综合的首饰连接结构,以丰富首饰的设计和表现形式,例如,英国的防睡戒指、美国的体温戒指,德国的报时耳环等,其共同的特征是在首饰功能结构设计上实现一种商品多种功能。

1珠宝首饰快速连接结构

首饰结构设计主要是指首饰设计中各个部件、造型元素之间的组织方式,如钻孔、粘接、排列、焊接、镶嵌、铆接、折叠、螺旋和组合等。首饰结构同其他产品的结构一样,对其造型、功能以及价值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首饰的快速连接结构是指在结构设计中,以某种连接方式实现宝石和金属,金属与金属之间的快速连接。在其快速连接的过程中,需要考虑首饰的美观性、牢固性、合理性和亲人性。同时,还需结合首饰本身的材质特征和尺寸数据,既要在方寸之间去巧妙的琢磨结构的合理性;还需充分考虑首饰所使用的材质属性,比如普通金银材质的延展性很强,但弹性不足等问题。

1.1首饰连接结构的分类

在首饰连接结构中,根据首饰成品的结构特征可以分为静态结构和动态结构。所谓静态结构也可以理解为硬连接或不可拆分结构,主要是首饰制作中的各种镶嵌、焊接及粘接等连接方式。其中,镶嵌工艺是目前首饰行业最常用也最理想的首饰连接结构,因其工艺的成熟和完善,数十种的宝石镶嵌方法使得首饰的款式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变得丰富和精致,尤其是目前市面较为流行的密钉镶和虎爪镶,更能体现工艺的精湛和视觉的闪亮。动态结构主要是指可拆卸结构和可活动结构两种方式,比如螺纹结构和铆合结构等,这类结构的特征是使用动连接,在首饰的部分部件或结构可以实现拆分或活动,以增加首饰的趣味性和亲人性。

1.2首饰快速连接结构的内容

首饰的快速连接结构的设计目的主要是实现首饰各个部件之间的组合快速化,改变传统的制作工艺,提升首饰制作的效率,降低首饰制作的成本,增加首饰的功能结构,丰富首饰的表现形式。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两方面,一是金属之间的快速连接结构,二是宝石与金属之间的连接结构。

1.2.1金属部件之间的快速连接

目前,在金属与金属之间的连接中所使用的方法最常见的是焊接结构,是通过烧熔第三块金属而将另两块金属连接,第三块金属(焊料、焊药)的熔点要低于其他金属。[2]这种工艺的特征是连接牢固、技术成熟和使用方面,不足之处在于焊接后还需要进一步处理焊接接口时可能导致的形体变化或焊点上的杂质等。金属部件之间的快速连接结构主要通过物理连接的方式,采用铆合、螺纹、卡口及组合等方式,使金属既能牢固连接又能实现快速化连接。

1.2.2宝石与金属之间的快速连接

宝石与金属之间的连接目前一般采用各种镶嵌或粘接的结构,其中,粘接结构主要用于低档饰品或珍珠、贝壳等特殊材质,而镶嵌基本用于了大多数金、银、铜及其合金饰品的连接结构中。尽管镶嵌的种类不断丰富,镶嵌的技法不断提高,但总体还是显得单一、缺乏变化和制作成本较高等问题。宝石和金属之间的快速连接结构也是基于工业产品或其他创意产品中的结构设计,在现有宝石镶嵌结构的基础上,创新和研究能牢固连接宝石并能实现快速连接的结构方式,同时还需考虑其首饰产品的美观性和实现制作的高效率。

1.3首饰快速连接结构的意义

首饰快速连接结构的研究有利于突破传统首饰的设计理念,有利于首饰产品种类的丰富,有利于首饰品味的提升。传统首饰的设计主要是首饰形态、造型元素和图案符号的设计,无论是现代流行首饰还是传统文化的民族饰品,能够在原有设计概念的基础上,融合快速连接结构的设计,势必会带来更多的设计素材和设计思路,会创造和研发更多的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和情趣需求的个性化首饰产品,会为首饰行业的发展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和发展道路。

2首饰快速连接结构的设计理念

首饰快速连接结构的设计理念是以现代人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基础,以审美观念和消费习惯为出发点,拓展思路,创新新的连接结构,最终实现首饰各个元素之间的快速连接。在其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首饰的材质和尺寸,既能实现快速连接,又能满足常用首饰材质的属性,简化结构和制作步骤,要艺术化处理结构设计中影响美观的局部区域,整体要符号首饰的装饰美。

2.1设计思维

思维是设计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一个好的想法往往决定事件的整个过程和最终结果。在首饰快速连接过程中,设计思维贯穿于整个首饰产品的开发设计过程,包括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快速连接的可行性,材质选取与结构的关系,结构与美学的合理处理,连接结构附属的首饰功能等等。在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经过缜密的思索和反复的推敲,甚至是大量的实验以检验设计思维是否正确合理。

2.2设计定位

首饰快速连接结构的设计定位是在实现快速连接首饰各个部件的功能上,进一步实现首饰的多功能和首饰的个性化。首饰产品因材质不同和成型工艺的区别在市面上有千万种产品类型,对于首饰快速连接结构的设计,只能在某种材质或产品的基础上,定位其功能结构、个性特征、消费人群、使用范围和风格特色。

2.3设计方法

首饰结构的组合性与可变性是首饰结构创新的重要途径,它在现代首饰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丰富了首饰的形态语言以及首饰的功能性,同时改变了传统首饰结构较为固定,功能较为单一的相对“静止”的现状。[3]

设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创新设计,二是改良设计。无论是创新还是改良,两者都需要有一定的设计基础,包括总结前人的经验,借鉴已有的设计案例,了解所设计对象的属性,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等。在快速连接结构的设计中,通过引用和借鉴工业设计中的快速连接结构,尤其是工业中常用的螺旋、铆合、卡口和弹簧等结构,结合首饰的形态特征、制作工艺和材质属性,分析金属与金属之间的连接部位和金属与宝石之间的连接方式,找寻设计的创意点,设计首饰的快速连接结构。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的出发点和设计的最终结果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设计的过程也会因各种因素变得错综复杂,甚至偏离最初的构想。但正因如此,设计才显得有趣和有意义。尤其是在首饰快速连接结构的设计中,受首饰尺寸大小和材质属性的限制,很多优秀的工业连接结构是无法实现或难以实现的,这就需要转换思路,寻求新的方法和技巧,探索和推究新的构成方式,

3首饰快速连接结构的应用案例分析

3.1案例设计

如图1—图3所示,本案例的设计主题是“拼合”,根据上述设计思维和设计定位,考虑首饰的结构时,使用原有的槽镶结构为基础,在镶口的两端使用轴连接和卡口设计。当卡口开启后,通过旋转使带有回形纹的卡口进行一百八十度的旋转,以充分展示槽镶端口,按照预先设置的宝石尺寸选择需要的宝石快速植入对应的卡槽,完成宝石镶嵌后再回位卡口。

3.2案例分析

在此案例的设计过程中,设计的目的是实现宝石和金属的快速连接,设计的思维是基于首饰原有的槽镶结构,寻找合理的连接方式进行结构的创新设计,以满足宝石和金属的快速连接。同时,需要考虑连接的可靠性和没关心,能有效利用结构的创新增加首饰的个性化和情趣化,增加首饰的附加值和文化属性。在设计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主要是借鉴现有的工业产品结构和首饰镶嵌结构,在满足功能结构和连接结构的同时,更多的如何设计和保持首饰的形态和美观不受破坏,需要在首饰用材质和尺寸中考究实际可行的连接结构。

3.3结论

通过上述案例的设计和分析,在首饰产品的快速连接结构设计中,运用现有的工艺技术和工业结构是可以创新出首饰的新型连接结构,以达到快速连接宝石和金属及金属与金属之间各个元素的连接目的。在设计过程中,其连接结构的设计需要考虑首饰固有的材料特性和首饰的形态结构。同时,还需结合首饰的审美习惯和佩戴文化,其所设计的结构要巧妙的植入首饰主题中,在原有的美观性和装饰性基础上进一步的挖掘首饰的结构创意和首饰的表现形式,增强首饰的亲人性和趣味感。

4发展展望

在珠宝首饰的快速连接结构设计中,一方面是为了实现宝石和金属、金属与金属的快速连接,另一方面是为了增加首饰的设计方式和设计思路,创新更多的个性化首饰产品。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精神追求始终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和不断的更新,要满足更多人的不同需求,产品的创新是唯一的路径。首饰产品在其造型设计的创新固然带来了首饰行业的快速发展,但结构和工艺上的创新设计将更广泛的拓展首饰产品的设计方向和首饰产品所承载的人文情趣。在琳琅满目的珠宝首饰商品中,推出结构创新,尤其是能实现快速连接的首饰产品,势必会增强首饰产品的吸引力、增加首饰的趣味性和提高其文化附加值。同时,还能在佩戴的过程中,丰富首饰产品的个性化和情趣化,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并达到多元化首饰产品的市场效果和消费方式。

参考文献:

[1] 吴小军.首饰结构设计[J].宝石和宝石学,2008(06):5356.

[2] 邹宁馨.现代首饰工艺与设计[M].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7).

[3] 张莉.现代首饰结构的组合性与可变性探索[J].大众文艺,2012(08):8990.

作者简介:吴小军(1981—),男,四川射洪人,硕士,梧州学院艺术系讲师,研究方向:珠宝首饰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的教学和研究。

作者:吴小军

工业设计的审美研究论文 篇3:

艺术学:莫后退

摘要:迄今为止的艺术学研究基本上没有实质的进展,基本概念不清而导致分类不清,歧见自然出现。科学史证明学术歧见是正常的,有歧见就必须有讨论、争辩,也是正常的,学术研究的深入只有在正常的讨论争辩中才能进行下去。

关键词:艺术学;学科分类;欣赏

艺术学在百年前由德国学者提出后,已得到普遍认同。上世纪三十年前始由宗白华、马采两位先生先后介绍到中国,并对此学科也做了相当全面、深入的研究。四十年代吕斯百先生掌中央大学艺术系时,正名为“艺术学系”,拟增设研究部,是中国大学中第一个正式的“艺术学”命名的系。九十年代,东南大学重新建立“艺术学系”,由张道一、凌继尧和笔者三人以“艺术学”的“艺术原理”、“艺术美学”和“艺术史”三个方向学术带头人申报成功第一个二级学科“艺术学”博士授予权。在此前,已经在国家学科专业目录中成功增补了二级学科“艺术学”,而之所以能成功增补一个新的二级学科,也是有大量的学术论证为前提,这可以在那一段时期相关出版物中了解。

我自1998年后主要和台湾文化研究机构及大学合作,从事文化田野调查及教学工作,相忘于大陆艺术学界的争论。今年“国际视野下的艺术史”研讨会虽然已是第二届,在我却是第一次参加。感知十分鲜明:这就是一方面艺术学被越来越关注,突出的标志就是设立艺术学的大学有大量增加。但另一方面有些专家对艺术学的某些基本概念有歧见,实质性研究进展甚慢,有以艺术理论取代二级艺术学科的议论,还有“艺术学既不是艺术哲学,又不是艺术科学,是一门独特的人文学科”的判语,这就令我大感意外,不敢苟同。

学术争论,不必客套,我直率提出以下两点,聊供诸位专家参考。

一、学科的分类

有论者提出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概念(至于知识怎样成为一个体系,论者未说),由此出发否定二级学科“艺术学”的不明确、不必要。凌继尧先生在会议小结时也提出:对历史上的研究成果,你可以不认同,但不能绕着走,视而不见,甚至全盘推倒。我认为也许是论者并不知道以前的研究成果,才导致认识上的模糊。

二级学科艺术学的框架是什么?1996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的《艺术学研究丛刊》中,有张道一先生提出九个方面:1.艺术原理。2.中外艺术史。3.艺术美学。4.艺术评论。5.艺术分类学。6.比较艺术学。7.艺术文献学。8.艺术教育学。9.民间艺术学。他认为上述九方面在建设中将逐渐成为九个分支学科(以上内容参见同上书,第12页)。

又说:“在此基础上,将与多学科相结合,形成交叉的、边缘的新学科。如:1.中国艺术思维学。2.艺术文化学。3.艺术社会学。4.艺术心理学。5.艺术伦理学。6.宗教艺术学。7.艺术考古学。8.艺术经济学。9.艺术市场学。10.工业艺术学。11.环境艺术学……”(同上书)他又以纺织的“经纬”关系加以解释,今天,易存国先生如此加以归纳:

艺术学包纳两个部分:

一是艺术学的“经线”部分,即带有原理性质的核心性分支学科,如1.艺术原理;2.艺术史学;3.艺术审美(美学);4.艺术评论学;5.艺术分类学;6.比较艺术学;7.民间艺术学;8.艺术辩证法;9.艺术文献学等九大分支学科等;

二是艺术学的“纬线部分,即学科之间所形成的诸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如:1.艺术思维学;2.艺术文化学;3.艺术考古学;4.艺术社会学;5.艺术心理学;6.艺术经济学;7.艺术教育学;8.艺术伦理学;9.宗教艺术学;10.环境艺术学;11.艺术法学等(同上书,第16、17页)。

以上可见,易存国全盘接受了张道一提出的框架,并顺着同样思路继续增添新专业方向,因此,可把这种框架模式称作“张一易框架”。

“张一易”框架的内容让大家了解到艺术学研究领域的广泛性,至于这个广泛领域内的分支学科是否具有“艺术学”的独立性及相关性,并没有加以证明。

“张一易”框架十年来在结构上基本没有发展,仍然是只在罗列出众多分支学科。显而易见,艺术学的框架本身并不在于能够罗列出多少名称,而在于明了学科基本结构和相互的区别与联系。艺术学要在实质上有进一步研究,其基础只能在马采先生论述百多年前的德国学者的学科归纳,因为那是一个有严肃的学术性归纳的艺术学结构。基于此,我提出在二级学科下的框架是只列类、学科方向、专业方向三个层面,艺术学标准是只研究艺术本体,及由本体延伸的应用及与其他学科交叉方面,它含有的三大类是:

1.一般艺术学类;2.应用艺术学类;3.交叉艺术学类。

列表如下:

从上表可知,在三大类学科方向之下,各有自己的分支专业研究方向,表中所列分支专业方向只是就目前具体情况的归纳。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必然会有所增续,那只是一定层级上的充实,不是平行的罗列排比。

下面就三类学科作一择要解读。

一般艺术学类,也可以称为基础艺术学类。指综合性的研究内容,同时也是整合性研究内容,不是把美术学、音乐学等同样为二级学科的研究内容集中收罗,我看到有些所谓艺术史,其实是把各朝代分段的、如断代绘画史、工艺史、书法史、建筑史、音乐史、舞蹈史等内容联缀起来,成一大本,包上封面,名为“艺术史”,其实只是断代史的汇集大全,并不是艺术学的艺术史。我认为的艺术史是就艺术流派的发生、流行、演变、派生等一系列过程的研究,因此在各种主流、非主流艺术互为消长之间,在题材、形式、材料、工具、艺术评价内容等相关方面的互相影响、制约中,找出关键的因素,釐清各种艺术现象的流程脉络,而这种流程并非和朝代更替同步,这是一般的原则。而在此之下的专业研究方向之一的艺术断代史,虽然是以政治通史为体例,但在“这一个”断代中要探讨的仍然是主流与非主流艺术现象的自身演变历史和基本逻辑,也就是说:艺术史要告诉我们的不仅仅在“发生了什么”、“是什么”,更主要在阐明“为什么发生”和“为什么是这样”的“知其所以然”。

同样,艺术理论也依然是综合性的整合研究。

应用艺术学类是指以艺术为主体的应用性学科,如艺术经济学,它涵盖的专业研究方向有多种,艺术市场学是其一,而艺术品的特殊性是经纪人制度,也因此成为另一研究方向。两者的区别是前者重在市场自身特点,后者重在人的市场活动规则,其中牵涉到对委托人的艺术品(含收藏品)市场价值鉴别标准的研究。

艺术设计学中的艺术设计史方向,其研究内容不等同于今天一般的工业设计史,和以往的工艺美术史。它以人的艺术设计活动为主体,整合社会、人文、自然的逻辑发展研究,当然,随着这一逻辑的发展,也必涵盖了今天的工业设计阶段。

交叉艺术学类是指艺术学与其它学科相叠合而出现的研究性学科,研究对象是艺术,结论是相叠合的学科视角。如艺

术美学,研究主体是艺术现象,结论却是美学的。因此,我把“审美与鉴赏”也列入其专业方向之一,理由是鉴赏都是在具体的艺术作品基础上才能进行,而从“美”的视野审视是鉴赏的通例。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艺术美学的高度,任何艺术作品(不论是美术、音乐、舞蹈、影视等)的审美鉴赏不能达到哲学的领悟境界。但是,这种美学结论的内容并非一般性的美学原理和美学名词概念的演绎,在很大程度上,它是把艺术的技法性融入艺术美的内在要素,展示技法、技术之美和人的鉴赏感受之间的关系。

艺术伦理学则是从伦理的体系研究艺术的作用,因此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种种不同。而民俗的所有内容无不与伦理相关,即如所谓“民艺学”,概念虽然宽泛,但究其质,都是归结到伦理的关系上: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等。这些民俗节令及其种种艺术都是在伦理范畴内才有意义。民间土陶粗瓷、织布染蓝、垒墙起屋,这些民间工艺活动都离不开“天时地气材美工巧”的准则,而这一准则体现的正是人与物、物与自然、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因此,我把民俗艺术方向(或艺术民俗方向)看作是艺术伦理学的专业方向之一。 艺术分类学是运用分类学原理对艺术现象进行科学分类的研究,既要对目前丰富的艺术现象有充分认识,才能梳理出合理的分类结构;同时,还要预留充分的空问,以便未来陆续产生的新专业方向能够被纳入。这有如生物学的树形分类,也有如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开始不能周全,但为未来周全准备好位置。

也因此说,我的上述框架不是完备,而仅仅是开头。

另外,专业方向之下应该还会延伸出自己的子项目,如艺术心理学之下有艺术家传记研究,是具体到某艺术家的个案心理研究。我们知道,历史上许多卓尔不群的艺术大家,在心智上和常人有别,突出的如西方的梵高、中国明代的徐渭、现代的石鲁,都曾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并且,在他们精神失常状态下创作的艺术作品往往成为他们的代表作。艺术大家的心理发育状况、心路历程确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是什么?和艺术家个人的艺术活动关系是什么?都需要借助现代学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实验室”方式方法进行。但每一个个案都是具体的,有他自己的特点,因此艺术家传记研究只能是个体的、而非群体性的研究。

综上述,上述分类在科目数量上确实少于张一易框架中罗列的科目,缺少的那些科目,一部分是被归入到上述分类的子项目方向。另外一些被罗列的学科,究其质其实不属于艺术学范畴,我也是排除在外。如艺术考古学,原称美术考古,应属“考古学”下的一个子项目。大概考虑到出土物中曾有史前骨笛,骨笛当然是乐器,不属美术,于是用艺术考古取代美术考古,殊不知,乐器研究当属于同是二级学科的音乐学范畴了。我认为,即使改为艺术考古,其研究对象一旦具体化,仍然大部分是美术学范畴,仍然分属美术门类下的绘画、工艺、建筑、雕刻等。同样情况的还有“宗教艺术”,在实际研究中仍然落实到宗教美术的绘画、工艺、建筑、雕刻的层面。而“环境艺术学”在名称上已混淆于今天一般的“环境艺术设计”,而后者属于“美术学”。

张一易框架还有一个新加的“艺术法学”,其来由是199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艺术法概要》([美]杜博夫著,周林、任允正译)的启发,主要内容是“研究艺术法律保护”。

但正如易先生自己所说:艺术法学是“在法学领域逐渐形成的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同上书),所以,我认为这已明确了艺术法学只是法学的一个新分支专业方向,而不是艺术学的分支,它是艺术工作者要熟知的一个“法”而已。

总之,我们不希望同等级的二级学科把艺术学当作跑马场,艺术学自己也不要对其它同级学科做越俎代庖的事。而要达此目标,首要解决的正是对艺术学框架的系统化理解,不能分类归纳,就只能罗列,罗列越多,名目随意性越大,不能有助于艺术学研究的深入进展。

二、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的科学

学术研究有歧见,是正常的现象,如上述,我认为十年来艺术学研究并无大进展,而易先生就认为:“我国艺术学学科建设走向成熟”,这个“成熟”的标准他特别作了注释:

艺术学既非艺术哲学,亦非艺术科学,而是一门具有独特研究对象、内涵与品格的人文学科。它既要运用‘科学’,又要用‘哲学’等方法来研究艺术,因此,它就与‘艺术科学’有所区别,同时也与美学史上与‘美学’近义的‘艺术哲学’相区别(同上书)。

在我看来,他的这个“成熟”标准,实在是艺术学研究的倒退。为什么呢?因为在上述引文中,他己混乱了“科学”、“哲学”、“人文学科”的几个基本概念。即如易先生所说:艺术学是一门具有独特研究对象、内涵与品格的人文学科,那么请问,所有人文学科的各研究领域中,又有哪个没有自己独特研究对象、内涵与品格?人文学科属不属于“科学”的范畴?“科学”又是一个什么样概念?

我认为:艺术学的“学”,就是“科学”,艺术学和艺术科学同义。

一个常识问题:艺术不是科学。从来没有一位艺术家把自己的艺术活动当作科学工作,也没有一位艺术家因为艺术活动而自称科学家。同样另一个常识是:艺术不是艺术学。从来不会有人因自己的艺术活动自命艺术学家,因为艺术学是研究艺术现象的学问。但“学问”却有“传统学术研究”和“现代学术研究”两种不同的性质。“艺术学”从其本义上说,是“艺术科学”,是“现代学术研究”范畴,但中国情况有点特殊:在历经二千多年“传统学术研究”的框架中,“现代学术研究”的影响有限,大致而言,至明代始有个别学者如方以智触及到现代学术领域,程瑶田、戴震随其后。现代有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胡适之、闻一多竭力推动。现代学术研究渐为世人接受。但易先生所谓“成熟”的艺术学似还在外徘徊,在基本概念上兜圈子(如易先生文中提出:“作为一级学科的艺术学既然已经大体完备,并培养出了一批批博(硕)士们,为何在学历证明方面仍然归类于同样作为一级学科的‘文学’?”他似乎应该先弄弄清楚:他的博士学位究竟是二级学科的“艺术学”呢?还是“一级学科”的艺术学学位?学位的学科单位标准是什么?)。

“传统学术研充”和“现代学术研究”的根本区别之一,就是“现代学术研究”的基础是实证,是在对研究对象的调查中开始的。这一方法最早奠定于培根《新工具论》,后经过穆勤等人不断完善,在培根之后,有瓦特蒸汽轮机问世,之后有莱布尼兹、牛顿,完成自然科学体系,之后又有爱因斯坦《相对论》,这一连串的科学成就可以说就是从培根的现代学术研究方法论开始。同样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依然是实证实验先行才有现代的学术研究成果:弗洛伊德有大量临床实验数据,才有《梦的解析》;马克思有大量的英国议员丢弃的纺织工厂生产数据,才有《资本论》的研究。费孝通在乡村养病期间对周边乡镇生产形态、经济状况作了大量田野工作,才写出《江村调查》,奠定社会学家的地位。这些实证数据,一般也称之

为“实验室数据”,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实验室”,就是大自然和社会现实,田野工作就是到大自然和社会现实中寻访你的“数据”。所以我说的田野工作不是端着所谓“学者权威”的架子去视察,不是三个一群五个一邦簇拥着“下去”转一圈,安全回来就算是田野工作了。首先是以求知者心态,定位调查对象、内容、设计问卷数据,列出正、反问题菜单,在定位对象群抽样(田野技巧问题不赘言)。取得数据后依统计原则进行正、反答案的分类归纳,列出序列,分析出主流与非主流形态。在艺术学的分支专业研究中,这种“实验室数据”必不可少。以“艺术史”为例,假如设定主流艺术和非主流艺术的标准是以受众的多少为据,必交待理由是:受众多则社会影响大,受众少则反是。那么,明万历以来记载受众最多的假定是南曲(说唱在外),则南曲中的何本何曲又是常唱不衰,居主流地位?一方面是对相关文献的掌握,另一方面在现实中的田野工作。或有人问:找到文献不就可以了吗?几百年前的南曲在现实中还存在吗?如果仅找来文献,就很容易仍蹈袭传统学术的研究方法,结论往往大而不当,空洞无物。在现代学术研究看来,即使不存在,也还是要通过田野工作才能下结论。孔子说过:礼失,求诸野。在现实中未必没有蛛丝马迹可寻。仍以南曲为例,明代莆田余怀澹心的《板桥杂记》记当时南京秦淮曲院流行《荆钗记》,尤以“扮王十朋,至见媲祭江”二出,最为“悲壮淋漓,声泪俱进,一座尽倾”,为时俗击叹;而《瑶池会》则屡出现于寿庆堂会中。在具体的江南田野工作中,竟能看到自清末至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民间用品中仍有荆钗记写照,只是戏出改变了;而瑶池会并无大变。表面上看,荆钗记戏出改变,反映了民间受众对戏剧题材、情调趣味的变化,从艺术史方面说,却是主流题材与非主流题材的消长,受众艺术趣味重点的转移,而这一转移,在时间上是三百年的历程;在空间上,是从南京的大都会到闽浙乡村小镇的地域近千里的范围,也是在若干个民间文化圈中的转移;瑶池会的不改变,反映的是特定的寿诞礼仪不变,而寿诞礼仪又是各个民间文化圈共同遵循的宗法观念的重要内容。反过来说,只要共有的宗法观念不变,依附于此的艺术题材、表现情趣不变。社会总在发展和变化中,因此,通过数据(包括可寻访的受众和演员的个案田野调查材料)的类比分析,可归纳出:功用性强的部分会最先变化,宗法观念性强的方面则少变化,即有所变,也是变在形式,在新的形式中仍展出其原形态。这一切都折射出艺术表现在民间文化圈中,如何调适其艺术趣味。以及在此基础上,发生的相关艺术流变的规律性问题,都有待进一步探讨。

“史”的部分如此,其它应用艺术学类、交叉艺术学类的研究莫不如此,都须有田野、实证的过程。就象闻一多论证“伏羲”、“端午”,引证浩繁。其中重要资料也是来自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的田野调查,而分析排比,言出有据,言之有物。所以他立论稳妥,辩析详明。这固然反映出作者的“功底”,但实质上也还是现代学术研究的方法使之然。可以说,不是建立在艺术现象的田野、“实验数据”基础上,艺术研究不成其为“艺术学”——因为“艺术学”是“艺术科学”。

一般而言,二级学科艺术学的研究者都应明白自己的研究对象是艺术的整合现象,而不是其它二级学科的内容。但是,所谓艺术,其实都有具体内容,具体内容又必然分属美术学、音乐学等等同样的二级学科。因此,研究者就必然要从具体的内容人手,也就是要对美术学、音乐学等其它二级学科内容加以关注,至少要在一二个方面有所实践,才可能把握一点点艺术的感觉,才不至于隔靴搔痒的大发宏论。也才可能在田野工作中和对象有所沟通,有可能在访谈中发现要点。而做到这些都需要时间,都需要对你所涉及的具体艺术内容中的概念的判断。譬如有艺术学者论到中国艺术的类型特征举中国山水画“散点透视”云云。“散点透视”的叫法原本不是艺术学研究者提出的,不管是美术界何人始作此俑,作为艺术学研究而言,什么叫“散点?”什么叫“透视”?既“透视”,如何“散点”?都须重新审视其准确性,因为从“科学”角度要求,“透视”就是“透视”,有其特定内容。一个新的“散点透视”概念的提出,实际上就是要对已被公认、有其清楚内涵和界定的“透视”概念进行修正。但要修正,必要有所依据,并得到验证才可成立。美术学中提出的“散点透视”,据我所知,迄今并无验证,所以不足以为据。如果你要引为据,就应该先行论证其概念成立,否则,你依据一个未经实证的臆说下结论,这种结论还能成立吗?也许会有人认为这样做岂不麻烦?有何必要?但既是学术研究,就绕不了这个麻烦,而实为必要。唐代张彦远说过:须知画分疏密二体,方可议乎画。他的意思就是:要讨论一个学术问题,必须先清楚概念,否则没有讨论的资格。据我的研究,中国山水画构图实源自汉画像石(砖)的基础,是一种“填充”与“组合”样式的绘画性表现(本人有专文曾在大陆和台湾的学刊发表,此不赘言),和西方绘画“透视”在观察和理解方面均大相径庭。由此又可以看到,艺术学的研究,就包括了对美术学、音乐学等同样是二级学科的一些基本概念的重新审视,这正是艺术学作为独立学科的严谨性的必然要求。而这些基本概念的归纳,离不开对艺术实践环节的熟悉。因此,艺术学研究者不可陌生于艺术的实践。

艺术的实践可以培育和提升艺术的欣赏能力,徐悲鸿在中央大学任教时填写个人情况表,在“有何特长”栏填的是:能欣赏中国画。可见“能欣赏”在艺术家看来至为重要。当然,“欣赏”是有层次、层级区别的,从年龄段上说,有幼儿、青年、老年的不同“代沟”,从文化艺术修养上说,这种层次、层级区别更为丰富。徐悲鸿的“能欣赏”,当然是属于上乘层级的性质,是进入“门道”之后,超然于外的层级。恩格斯在“伦巴第漂泊记·路过阿尔卑斯山”中说到欣赏:

当大自然向我们展示出它的全部壮丽,当大自然中睡眠着的思想虽然没有醒来,但是好象沉入金黄色的幻梦中的时候,一个人如果在大自然面前什么也感觉不出来,而且,仅仅会这样感叹道:“大自然啊,你是多么美丽呀!”——那末,他就没有权利认为自己高于平凡和肤浅的人群。

按恩格斯的“能欣赏”层级看,这么一句“大自然啊,你是多么美丽呀!”就是平庸的欣赏而不足道。那么,今天在各个旅游景点的平庸人实在不少!艺术学研究者的“能欣赏”,虽然不能要求与徐悲鸿等量齐观,但也不希望自己成为恩格斯所鄙视的“平凡和肤浅的人群”中的一员吧?事实证明,当研究者并不了然于某些艺术实践,自己又没有田野工作经历,就只能在名词概念上绕着走的时候,遭到艺术界人士的冷淡也是必然的。因为在他们看来,正是俗话所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那些概念也许时尚,特别是夹杂洋文的时候,但毕竟是一种热闹而已。当这囿于概念名词的研究不能得到艺术界认同的情况产生后,就应当引起研究者的反思:我的研究到底有多少艺术实践和实证的根据?因为艺术科学的基本特点,是不能离开艺术现象,而艺术现象是以它鲜活的社会实践为表现形态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刘道广

上一篇:语文专业课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微视频案例现代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