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新农村培训新农民

2022-11-16

第一篇:服务新农村培训新农民

抓紧抓实农民科技培训切实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读

抓紧抓实农民科技培训

切实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内容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是千千万万个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农民科技培训中心担负着培养新型农民的重任,要在建设新农村和全面奔小康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直面目前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围绕渭南近几年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并针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培训工作的新要求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旨在更进一步地抓紧抓实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主题词]农民培训

新农村建设

服务

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重点难点主要是农民增收。一号文件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任务,其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致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现结合渭南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民科技培训开展情况,就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如何抓紧抓好,尽快适应新时期要求,服务新农村建设,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一、渭南市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现状与问题:“三农”问题历来是我党工作的重点与中心,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校至今,始终围绕党

1 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高举农民教育大旗,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为己任,因而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与支持,给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加上我市是一个集粮、棉、果、蔬、牧的农业大市,530万的人口中,430万是农业人口。市委市政府一直很重视农民培训工作,特别是自2004年推行包村帮扶,加强乡镇工作等重大举措以来,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培训工作的方针政策,并把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作为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的保障措施之一,使农民培训工作迅猛发展:农广校的培训层次不断向两头延伸;培训内容涉及种植、养殖、沼气建设、农业政策等与农业相关的各个领域;并采取了集中办班培训、专家入户指导、散发科技资料、开辟电视讲座等多种培训形式 ;据统计,从2003年—2005年每年参加培训的人数不下十万人次。今年年初,市政府又提出了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百村千户万人农业科技致富示范工程”,即在全市果业、畜牧业、粮棉、设施瓜菜、劳务输出等五个优势产业中,选定100个科技示范村,选择1000个科技示范户,培养10000名科技致富带头人。并要求市县两级农业部门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专家团和技术联络队伍,对所遴选的村户人家采取分片包县包村等办法,实施针对性的科技培训,将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更进一步推向深入,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比以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农广校)的工作职能和范围也在不断的调整 、拓宽和延伸。 在保持学历教育的基础上,加大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的力度,“阳光工程”农村富余劳

2 动力转岗培训,也有声有色。但我们不能不看到,蒸蒸日上的农民科技培训工作在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培训内容大多局限于生产领域,对关乎新农村建设的农民整体素质的思想、意识、法制观念、道德情操等涉及很少;与培训内容相关的培训教材也比较单

一、陈旧,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2、培训形式上多采用上街赶集,散发传单,理论授课等传统模式,对农民乐于接受的短平快的现场指导方式开展不足。并且对愈来愈普遍的电视、网络等媒体涉猎较少。

3、多头培训并举,农民无所适从。虽说从前几年开始上级主管部门就在整合农村教育资源的相关文件中,提出了将农广校作为农民科技培训的主渠道,但在实际操作中,除个别县外,还大多是各自为政。这种培训环境,因缺乏统一管理,又标准不一,容易引起重复培训,造成资源浪费。表面上看便于农民各取所需,但事实上对于素质普遍较低的农民来说,很难取舍。往往造成农民生产经营中的误判与盲从,难免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严重挫伤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培训效果。

4、农民小农意识严重,小富即安的思想也束缚着他们参加培训的手脚,制约着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5、培训经费奇缺,培训师资单薄。

县级校工作任务繁重,没有培训经费,有的县校有时不得不采取搭车培训的方式(其他系统搞培训,农广校组织村民参与),不但培

3 训质量无法保证,而且还直接影响学校声誉。

以上问题导致的后果,便是培训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事倍功半。给学校的声誉也带来负面影响。

二、对策与建议: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农广校)要在农民培训工作中发挥主渠道作用并达到应有的培训效果,本人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切实把握农民需求,突出培训工作重点,开辟培训工作的新领域。

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要在培养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要从宣传、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方法、培训设施设备等与培训相关的各个方面入手,寻求新的突破。必须更进一步地下沉工作重心,找准培训工作与“三农”需求的切入点,使培训工作有的放矢,更贴近“三农”。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是众多的高素质的农民,要使千千万万的农民大军自觉加入培训行列,不仅要拓展为“三农”服务的发展空间,而且要进一步丰富为“三农”服务的内涵。

在培训内容上一是要拓宽思路,打破局限,不仅要传知识,传技术,更要传思想,纠观念。帮助农民跳出小农意识,摒弃小富即安的思想,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目标,想办法发挥农民自身潜能,进而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从而提高农民的整体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农民培训工作者要做大量扎实细致的调查走访工作,特别要认真听取农民群众对技术的需求情况以及农民群众乐于接受的培训方式方法,并及时留心农民群众在思想精神领域

4 存在的问题,把农民对科技的真正需求、以及农民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归纳集中,重点对待,分阶段分缓急地帮助农民予以指导或解决。组编适合农民口味的通俗易懂教材,为农民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在培训方式上一是要有创新,既要适合农民口味,又不能仅满足于赶大集,发资料,办讲座等传统培训方式,要把农民喜闻乐见的现场培训、现场指导、现场解决问题的培训方式组织好,落实好,抓出质量,抓出成效。杜绝为了应付、为了满足上级检查或者完成任务的形式培训,注重质量,注重效果,用培训效果吸引农民自觉参加培训。二是要发挥优势,在远程教育教学上有所突破,制作既适合电视讲座又深受农民喜欢的节目,并要在节目播出时间、时段上更适应农民。通过电视这个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把农民急需的农业政策,农业信息、农业技术等等传播给农民。另一方面,又要尽最大可能的与现代手机,网络等先进媒体接轨,突破传统的培训模式,为培训工作开辟新的时空领域,积极拓展服务“三农”的教育功能,努力覆盖“三农”的各种需求。 因为我市农村目前手机的使用率在不断提高,联通,移动等网络公司亦在我市大部分县市和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建立了“新农村信息服务站”,并发展了好多信息用户。我们应该积极与其联络,借助这个平台,把我们学校的职能、工作性质及与培训相关的内容、方式方法、时间等用快捷的方式公布,和农民的生产生活中的各种需求形成互动,为农民及时提供服务。

第二,要突出以农村致富带头人为主的典型培训,做好技术推广“二传手”,为农村培养信息、经营、管理、技术、创业等等放面的

5 急需人才。农民获取信息除过电视外,另一个主要渠道就是周围的所谓能人。目前我市农广校要紧紧围绕“百村千户万人农业科技致富示范工程”,抓好今年33个科技培训示范基点的工作,不搞形式,不走过场,真正把那些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思想觉悟高,有学习欲望,并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年富力强的骨干农民或村干部组织起来作为培养重点对象,有计划、有目标、有措施,面对面、手把手地进行培训;并在最大可能的范围内,给予人力、物力、技术、项目等等地倾斜,力争形成一村一品培训模式,真正为农民致富树起样板,进而带动和辐射周围群众和周边地区的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热情。在这方面,澄城县农广校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为了保证对包联村点的培训效果,除在全县的科技入户指导员中开展竞赛活动外,还对选定的科技示范户从指导内容到指导方式再到指导效果等实行了承诺制,使科技入户工作深入人心。所包联的东马店村,在全市开展的“百村千户万人农业科技致富示范工程”活动中,成绩突出,受到了市县两级政府的表彰。其中一位示范户深有感触地说:科技入户就是好,农民想啥就帮啥,资金技术一起帮,农民哪能不欢迎?近期他们又针对新时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村官的新要求,组织全县266个行政村的两委会班子成员进行轮流培训,从组织上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培训了一批领头雁。

第三,整合资源还要做进一步的工作。这项工作虽然提出很早,但各县整合进展情况相差悬殊,仅澄县、白水等少数县在此工作中力度较大,大多县农业教育资源整合工作做得不是很好,因而使培训工

6 作出现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等,劳民伤财。澄城县农广校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根据县域特色及农时季节,对全县的农民培训工作统一部署,统一安排,并组织本县农业专家统编了适合当地经济特色和农民口味的乡土教材,对农民实施有计划有组织的规范培训,避免了培训工作中的盲目与重复,节约了资源。白水县农广校将本县的农业技术人才组成一支专家队伍,分片分季节对农民进行理论学习和现场技术指导,收效良好。这些都为我们进一步整合农业教育资源,抓好抓实培训工作提供了经验。

第四,提高整个农广人的整体素质迫在眉睫。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业务素质,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的思想素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农民需求千变万化,这些都对农广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学习,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不创新,就会被市场淘汰。所以,作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者一定要有紧迫意识,树立有为才有位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克服重重困难,站稳脚跟,谋取更大的发展。

第四,抓住机遇,谋求发展。

在当前党的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举措之际,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形势愈来愈好,如此良好的工作氛围,为我们培训中心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各培训中心一定要抓住时机,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各个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完善体系,加强自身建设,壮大自身力量,为更好地服务“三农”打好基础,使农民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7 参考资料:

1、《寻找突破口

促进农民培训事业健康发展》(作者:陈宏 张爱华)

2、《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农民科技教育工作》(作者:吴金营 李晓婷)

第二篇:新农村新农民

把培育新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红线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是农村建设的主体,也是新农村建设成果的最终受益者。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培育新农民,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培养造就思想好、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焕发广大农民的激情活力,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要把培养新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红线。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要求。建设新农村,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还可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然而,随着城乡化进程的发展,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从事农业的农民“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老年人已成为种地主力军,这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一个紧迫问题,加上大多老年农民文化层次偏低,凭老经验务农,对新食物接受能力弱,对播种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不熟悉,这些都是与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相抵触的,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发展现代农业急需“新型 农民”。只有把农民培养成掌握和运用现代科级文化的新型农民,才能使农业科级成果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形成持续推动建设新农村的力量源泉,才能让农民共享和使用农业科级成果,推动现代农业建设,才能提高农民务农和转移就业的能力,形成增收的长效机制,才能使农民崇山科学,

1崇尚文明,形式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

如何培育新农民推动新农村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 加强宣传工作。相关农业部门派人下乡做宣传,发放国家关于“三农”新政策,加强转变农民观念,增强农民是农业的主体意识。

二、 加强培训教育工作。针对农民需要设计培训课程,建立健全农民技能培训体系,培养农民群众与主体地位相适应的创业能力,大力实施“知识发展战略”,着重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通过互联网、远程教育等方式提高农民群众获取、吸收、交流各种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农村“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收提供直接动力。

三、 加大职业教育。增加农业技术课程,培养农业专技学生,加大投入,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素质。

四、 将农民带到先进村学习,拓宽种养思路。

五、 建设农村图书室,引导农民学习新技术。

建设新农村,必须培育新农民。一定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高度,重视农民素质的提高,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培育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进步;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农业丰,则基础牢;农村稳,则社会安;农民富,则国家昌。只有近8亿农民全员加入现代化进程,才能盘活国民经济全局,实现可持续发展;只有广大农村的落后面貌明显改变,才能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小康。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吹响了改革的号角,“三农”发展迎来了又一次重要机遇。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要实现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三农”的目标,需要培育新型农民,建设新农村。

中国有13亿多的庞大人口,将近70%的人口仍然生活在农村,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约是1.5亿人。随着城乡化进程的发展,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从事农业的农民“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老年人已成为种地主力军,

3这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一个紧迫问题,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发展现代农业急需“新型农民”。如何造就新农民呢?

第一,制度创新。制度缺陷与农民态度的缺陷紧密相联。态度通常支撑着制度,同时得到制度的支撑。

第二,知识与技术的传播。改善和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加强对青年农民的知识与科技培训是落实农业技术推广计划的着力点,应有一个对农民的长期教育与培训计划。

第三,把农民的农业社会习性改造为工业社会习性或发展习性,引导农民不断地市民化,积极推进农民的现代化进程。

广西一个具有5000多万人口的民族自治区,农业人口占到60%,目前广西新农村建设试点共投入14亿元用于公路和水利设施建设,用于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农村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了产业开发、农业增收,解决了农民长期困扰的饮用水问题,调动了了农民筹资筹劳的积极性。通过新农村建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乡村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读书时以及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公益文化设施和项目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二元结构的坚冰正在打破,有效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是农村建设的主体,新农村的变化正是因为有了新政策,有了新农民的参与。建设新农村一定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从实现全面建设小4

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高度,重视农民素质的提高,实现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并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三篇:江西师范大学“三下乡”服务队赴九江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服务新农村建设”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江西师范大学“三下乡”服务队赴九江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服务新农村建设”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外出务工农民数量出现增加的趋势,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问题日益突出,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为积极响应红十字总会和团中央关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关爱农民工子女的号召,江西师范大学数信学院、教育学院、心理学院、理电学院2012年暑期“三下乡”联队赴九江县港口街镇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系列活动。

义务素拓得人心,深入调查知情况

为培养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同时拓展他们的视野,7月3日上午,江西师范大学暑期“三下乡”服务队正式展开义务素质班的宣传工作。队员们分成两组,深入村庄、走上街头,展开义务素质拓展班的宣传,同时以传单和解说的形式对即将召开的十八大进行宣讲,引起当地居民的高度关注。经过两天的宣传,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义务辅导班的人数远远超过预期人数,还有热情的当地居民在报名时为队员们送来了清凉降暑的瓜果。

此次活动内容丰富,涉及语文、趣味数学、英语、科普、心理团辅、团知识、手语、手工、魔方等,学生们纷纷表示对素质拓展班的课程十分感兴趣。素质拓展班的结业典礼也充分展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所学,带给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们都舍不得服务队员们的离开,舍不得“毕业”。

与此同时,团建调研队则走进赤湖工业园,在工业园纳税大户英特科胜公司和江西创基管桩有限公司展开问卷调研和访谈调研,集中关注企业青年的分类引导和党建、团建工作,收获颇丰。服务队还在大街小巷开展有关“隔代教育”的调查,深入了解隔代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了解当前社会存在的这一现象所反映的问题。

家电维修勤上街,下乡关爱在行动

作为“三下乡”服务队特色项目活动之一,家电维修历来获得好评,为此服务队还把这项活动带到了港口街镇。7月5日,在镇团委的大力支持下,服务队在小镇的中心的开始了为期三天的家电维修活动。

经过大力的前期宣传,义务维修活动的消息已深入大街小巷,甚至有一位远在十几里外的老大爷带着家电慕名而来。在家电维修活动期间的三天里,队员每天一大早就带着工具来到维修摆点处,尽管天气炎热,但服务队的维修队的队员

们却热情不减。活动三天,服务队总共受理了五十件家用电器,并且修好了其中的百分之九十,甚至在活动结束后,仍有居民将需要维修的电器送到学校来。

看到队员们工作的认真,小镇的居民们也不禁感动了,他们不时送来瓜果给队员们解渴,表示自己的感谢。很多居民对服务队的队员们说,维修怎么可以免费呢,即使免费,配件的费用还是需要支付的。短短几天时间,服务队的名声已传遍街镇各处,服务队的队员们获得街镇居民的称赞。

关爱老人见真情,义务电影博欢笑

7月9日上午,服务队的队员们走进街镇敬老院。队员们有的帮助老人们打扫卫生,有的陪老人解闷,最后,队员们还表演了一系列节目,给老人们带来欢乐。面对老人们的经验之谈,服务队的队员们也表示受益良多,朴实的话语中蕴含了深刻的道理。老党员们鼓励队员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为国家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晚上,服务队的队员们在街镇中心放映电影,露天电影的活动吸引了当地不少居民前来观看。活动一开始,许多孩子拉着家长在现场等候,并搬着凳子坐在一旁。周边借电的店家也为了将电影放映完推迟关门时间。放映结束后,许多居民恋恋不舍的离去,他们迫切的希望放电影活动能够多举办几次,放电影活动免于人们在自家观看,加深了邻里之间的交流,是一项较受欢迎的活动。

十天的社会实践,带给了服务队员们永久的回忆。十天里,通过心与心的碰撞,真爱的传递,努力的实践,服务队圆满的完成了预先安排的工作任务,在志愿服务社会的同时队友们振奋了精神、收获了知识、增长了才干、历练了人生。(团江西师范大学供稿)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重在教育农民

文章标题:新农村建设重在教育农民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农村的主体是农民近几年来,我们按照“分清对象、因人施教、循序渐进、常抓不懈”的原则,对加强农民教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教育农民形成文明村风,首先应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想农民之所想,号准农民的思想脉搏。随着

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的成分也日益分化,出现了在家种地、企业上班、外出务工、个体经商、创办企业等各种不同群体,农民的思想意识和整体素质也出现了较大差异。我们将教育对象分为普通农民、农民骨干、农村党员干部三个层面,有针对性地确保三个层面的农民既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等“公共科目”教育,又接受党员先进性教育、科技知识教育、就业技能培训等“专业科目”教育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乡风文明的基础。对普通农民群体,一方面,我们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和科学文化教育,传承美德,破除迷信,以“小家”的和谐构筑“大家”的和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摆脱小农意识,增强家国意识和集体观念,做到顾“小家”,更要顾“大家”;另一方面,重点加强种植和养殖等实用技术的教育培训,引导他们推广新品种,运用新技术,不断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劳动效率,促进丰产增收。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农村中出现了一批发展个体经济、创办民营企业率先富裕起来的农民骨干,在农村政治、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这部分农民骨干,一方面,应着重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教育他们继承发扬诚信、勤劳、实干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把握市场经济规律,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发家致富。始终走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沿;另一方面,教育他们增强社会责任意识,致富思源,回报社会,为家乡建设和群众富裕多做贡献。

农村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农村党员是贯彻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力量。对农村党员干部,一方面,应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着重加强党的思想理论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增强农村干部党员的政治意识、宗旨意识、大局意识和法制意识;另一方面,加强市场经济知识培训,不断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本领,使他们想干事、敢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我们采取了以下四种教育方式:一是榜样教育。工作中,我们提出了党员干部在家里孝敬父母,善待亲人;在社会上团结互助,遵纪守法;村干部做农村党员的榜样,农村党员做农民群众的榜样,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二是娱乐教育。对农民教育不能“空对空”,需要通过文化娱乐活动等载体,实现寓教于乐。近几年来,我们加强了村文化设施建设,建成村庄文化中心户10个,图书馆1个;三是培训教育。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常年对农民进行思想道德、实用科技、法律法规、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四是感受教育。让群众亲身感受到发展带来的实惠和变化,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目的。

《新农村建设重在教育农民》来源于,欢迎阅读新农村建设重在教育农民。

第五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着力打造新农民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建设要求,这是惠及亿万农村人口的一项伟大工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国未来五年科学发展的首要方略,如何在建设新农村工作上起好步、开好局,对于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笔者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着力建设一支新型的农民队伍。

1、着眼长远办好基础教育。巩固和普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办好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开展多样化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强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加快发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强化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确保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认真落实农村贫困家庭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全面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

2、结合实际加强农民技能培训。针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需求,积极开展技术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积极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条件,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培训基地。继续实施“阳光工程”,加大对农民工的培训力度,着力培养一批技能型人才。

3、合理有序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要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向大中城市转移,向小城镇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资源信息体系建设,及时、准确公布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加强劳务协作本文来自文秘之音,海量精品免费文章请登陆 查看,形成劳务接收地、中介组织、劳务输出地之间互通信息、密切协作的工作机制,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精心打造劳务品牌,逐步繁荣和壮大劳务经济。

4、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实施农村居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切实抓好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在农村开展普及科学思想、科学知识活动,反对邪教,破除封建迷信,移风易俗,树立良好社会风尚。广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深入开展“文明村”、“文明户”创建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文明素质。

上一篇:服务区上半年工作总结下一篇:辐射装置检修维护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