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生命权益法律保护论文

2022-05-01

摘要: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诠释着生活的至真、至善、至美。以法律为基础的初中法律课堂也要引导学生求真、崇善、向美。唯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明晰法律知识、理解法律内涵、树立法律信仰。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未成年人生命权益法律保护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未成年人生命权益法律保护论文 篇1:

现行离婚制度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缺失与反思

摘要:解决离婚纠纷的法定方式一共有两种,即行政登记离婚和诉讼离婚。通过法定离婚方式,维护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离婚自由,但对未成年子女的保护上还存在一定的缺失。为了提高对未成年子女的保护,应该加强对婚姻法、民事诉讼法的修订与完善,坚持对未成年人保护最大化的原则,给予其特殊的法律保护。本文首先对我国现行离婚制度对未成年人保护缺失现象进行分析,然后探讨离婚制度中注重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必要性,最后就这些问题进行反思,望采纳。

关键词:现行离婚制度;未成年人保护;缺失;反思

现行的离婚制度保护公民离婚自由的权利,体现了法律对婚姻当事人自治的尊重。同时,在诸多离婚案件处理过程中,离婚制度更多倾向于对婚姻当事人意志的考虑,忽视了未成年子女的感受,未成年人子女往往处于被动地位,一旦父母离婚事实形成,对其教育、监护、抚养以及健康成长都会造成影响。基于此,加强对现行离婚制度对未成年人保护缺失及反思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现行离婚制度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缺失分析

婚姻双方通过法律程序解除婚姻关系称之为离婚。现行离婚制度下分为行政登记离婚制度以及法院判决离婚制度,一种是婚姻双方当事人达成离婚合意后,通过行政登记离婚方式处理婚姻关系;另一种是当事人向法院提出诉讼,由法院根据相关证据给出离婚判决。不管是哪一种离婚制度,都是站在婚姻当事人角度出发,对未成年子女的保护却有待完善,忽视了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

(一)行政登记离婚制度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缺失

行政登记离婚制度,指的是婚姻当事人双方自愿离婚,达成合意后,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自愿并能够适当处理财产及子女问题后,发放离婚证。可以看出,该制度尊重离婚当事人的自由权利,但对于未成年子女权益审查方面的内容缺失,关于审查权限等更是没有做出具体的规定。根据现行《婚姻登记条例》中相关条款,行政登记离婚,需要当事人持有相关证件、证明材料等进行审查并询问。当双方都具有离婚意愿,同时在财产、子女抚养、债务等问题中形成合意后,可以当场登记离婚。该项规定中赋予婚姻登记机关的审查权,但这种审查权具有很大的形式化,对双方权益,特别是未成年子女权益的保护是否合理的审查不够明确。尤其是当场发放离婚证的规定,对未成年子女的保护缺失问题更能够体现。

(二)诉讼离婚制度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缺失

诉讼离婚是解除婚姻关系中重要的方式,婚姻法赋予了婚姻当事人离婚的自由,男女任何一方都可以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但是现行诉讼离婚制度中,缺乏对未成年子女权益的保护,且情况较为复杂,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民事诉讼法经过几次修订,但关于离婚一般财产诉讼却没有进行明确的区分,而是采用一样的审理方式,没有体现对家庭案件的特殊处理。涉及到未成年权益的离婚案件,夫妻双发通过诉讼进行对抗,争取各自利益,但忽视了对未成年子女权益的保护。第二,根据我国现行婚姻法中规定,对于调解无效、重婚、存在家庭暴力、陋习、分居满两年以及其他夫妻感情破裂情况,法院应准予离婚。这些规定充分体现了法律对婚姻当事人自由权益的保护,但同时也折射出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缺失问题;第三,当然,在婚姻法中也存在关于未成年子女的规定。即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的一方需要承担一定的教育、生活费用,同时具有子女探视的权利。但是在判决未成年子女抚养权问题上,法官往往会忽视未成年子女自己的意愿,忽视其在诉讼中的地位。一旦最终判决与本人意愿不符,对其就会造成极大的影响。

二、离婚制度注重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必要性

尽管从表面上,离婚是婚姻当事人双方的事情,但其实不然,离婚双方关系的解除关系到两个或几个家庭,同时还承载了社会繁荣、繁衍生命等诸多使命。离婚制度在保护当事人双方合法权益的同时,还必须提升对未成年人子女的保护,其必要性体现在:

第一,在父母的呵护下孩子的成长更加幸福,同时女子也是父母爱情的结晶。父母离婚尽管不能改变父子、母子关系,但对原有家庭结构造成破坏,改变了子女原来的生活环境,未成年子女不得不随父母其中一方生活,这对于其今后的成长会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未成年人思想尚未成熟,心理、生理都处于发育的关键时期,在离婚制度规定中,加强对其的保护,充分考虑未成年子女安全、健康以及未来发展,减少父母离婚对子女心灵造成的创伤,对其健康成长与生活很有帮助。

第二,重视对离婚案件中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问题,在涉及到未成年人抚养、探视、教育等各个处理方面进行细化处理,有助于我国婚姻法的完善,对提高我国立法完整性、科学性都大有裨益。

第三,加强对未成年人在父母离婚案件中的保护,更能体现我国司法公正,减少对未成年人心理伤害,充分发挥法官能动性,维护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三、对现行离婚制度中关于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反思

(一)对登记离婚制度适用限制

针对现阶段登记离婚制度中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缺失问题,为了切实做到保护未成年子女,应当从该制度适用范围限制出发。登记离婚制度应该针对于没有未成年子女的离婚双方,对于涉及到未成年人抚养问题的离婚案件,应该由法院机构介入。从很多国家法律典范中,都能够看出关于限制协议离婚制度范围的规定,为我国登记离婚制度修订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二)诉讼离婚制度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策略

针对行诉讼程序离婚的案件,需要加强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具体策略体现在:

第一,应该赋予婚姻家庭法独立性质。婚姻家庭法相对于其他民事关系来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涉及到家庭个体关系、财产关系等。离婚案件中,关于未成年人探视、抚养问题,与一般的债务、财产案件处理有所不同,不能统一采用民事诉讼的程序。还应该设立独立的家庭纠纷立法,设定独立的诉讼程序,从立法中体现对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

第二,在现行的离婚制度下,离婚类诉讼案件一般在常规的诉讼程序中,不能体现其特殊性。这就需要根据婚姻家庭类纠纷,成立专门的家事法院,改变诉讼模式,采用适度司法干预的审判模式,坚持保护未成年合法权益的基本原则。

第三,离婚不仅仅关系到财产、双方权益等,还涉及到情感、子女权益等问题,为了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在诉讼离婚案件中,还需要配备专业的家事法官以及调解员。要求家事法官、调解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不仅熟练掌握丰富的法律知识,同时需要从心理学、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加以运用,为法庭提交专业的报告,为诉讼案件判决提供有效的依据,保证法院判决的公平公正性,维护我国司法的公正。

四、总结

本文针对我国现行离婚制度中存在的缺失进行分析,同时就未成年人权益保护问题提出了几点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够给有关人员提供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廉效.我国未成年人法律保护中“儿童视角”的缺失与完善[J].消费导刊,2016,23(8):99-100.

[2]范晓阳.论我国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制度——以未成年子女最佳利益原则为出发点[J].商,2016,32(12):155-156.

[3]段成强.浅析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权行使模式研究[J].青年时代,2016,26(3):47-49.

作者:张晓燕

未成年人生命权益法律保护论文 篇2:

法律课堂的意蕴:求真·崇善·向美

摘 要: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诠释着生活的至真、至善、至美。以法律为基础的初中法律课堂也要引导学生求真、崇善、向美。唯有如此,才能帮助学生明晰法律知识、理解法律内涵、树立法律信仰。教师可以从“探究的真”“温暖的善”“诗意的美”三个角度入手引导学生探究真知、实现真信,回归真行,以“善”为核心,“尊重权利”“保障权利”“敬畏权利”,并以“美”为落脚点,在师生互动感悟中体会法律之美。

关键词:法律课堂;求真;崇善;向美

从熟悉的“思想品德”课本到如今的“道德与法治”,可以发现,教材的更名突出了法治教育在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中的地位。法律是法治的依据和前提。在初中教学体系中,怎样的法律课堂才能突出法治教育的本真意韵?教师如何说理透彻,娓娓动听?课堂怎样甘醇无比,涤荡心灵?学生何以醍醐灌顶,如沐春风?著名的法学家吴经熊说:“法律的最高理想是正义,正义以真为基础,以善为目的,以美为本质。”[1]法律诠释着生活的至真、至善、至美。法律课堂唯有求真、崇善、向美,才能让法律的力量直抵人心,唤起学生内心对法律的信服和崇尚。在此笔者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法律为我们护航”一课为例,探讨法律课堂的意蕴。

一、探求的真,是一种风骨

“真”,是指现实存在的客观事实以及认识和对待客观事实的态度。[1]法律弘扬和把持着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因此,教师在授课之时要始终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以一种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营造真境、实现真信、回归真行。

真境——源于真实。即在法律课堂中引入真实的教学情境。来自于生活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法律内涵,树立法律意识。如“法律为我们护航”一课聚焦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这一主题,主要介绍了为什么要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以及如何通过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为了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笔者播放了《人民的名义》视频片段。几个反贪干警憋屈地蜷缩在一部车里,一位年轻干警显得有点不耐烦了,毕竟已经“等了近两小时”,最高检反贪总局侦查处处长侯亮平则不为所动。过了一会儿,在侦查员的视线中,嫌疑人的妻子带孩子出去了。“行动!”原来侯处长等的这个时机是:孩子不在场!影视作品中看似是不经意的着墨却是走心的安排。即使嫌疑人已经犯下滔天罪行,如剧中那个整面墙壁背后堆满赃款的处长,但他的孩子是无辜的,同样需要保护和关爱。影视作品是生活的折射,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享受法律的特殊保护和关爱。

真信——充满理性。即通过法律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形成理性认识,并将相关法律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取向。实现学生的真信,教师所选择的法律案例要有代表性和对比性。如在本课教学中笔者精选了《少年怄气离家出走,流浪街头成惯偷》 的真实新闻案例,围绕江苏淮安少年的遭遇,充分挖掘该案例的内涵,精心选择了三个镜头加以剖析。

镜头一:流浪街头成惯偷的两名犯罪嫌疑人最终被公安机关逮捕,其中刚满十八周岁的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被公安机关实施“行政处罚”。笔者通过引导学生辨析“刑事拘留”和“行政处罚”,让学生直观体验到法律对未满十八周岁未成年人的特殊关爱。

镜头二: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现未满十八周岁淮安少年的生活场景。他有着苛刻严厉的父亲,学校对其疏于管理,本人经常出入网吧,结交不良少年。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其实是不良环境的受害者,他们的违法和不端行为很可能代表了精神上、生理上对社会不公正现象的反抗。该镜头的呈现,目的是让学生结合真实场景从身心发展角度来理解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保护的必要性。

镜头三:在多方努力下,淮安少年悔改态度诚恳,深刻认识到偷盗的恶果。因涉案金额较少,少年法庭以不公开审理的方式对其从轻处罚。结合情境材料,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角度谈谈怎样对未成年人加以特殊保护以减少、制止未成年人犯罪。案例简单明晰但内容丰富,可以避免学生在不同的案例间转换。学生通过对案例的不断思考与叩问,激发了学习法律的积极性。

真行——学会践行。即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这些法律知识,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如在课后,笔者请同学们自由组队,查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资料,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主要内容,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调查当地实施未成年人保护的状况,并拟写一份调查报告。此类法律类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应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更好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

二、温暖的善,是人之初心

英国哲学家伯兰特·罗素在自传中写道,“有三个简单而强烈的热情决定了我的一生:对爱的需求,对知识的渴求和对人类苦难难以承受的同情。”对人类苦难难以承受的同情,出自人类的良知。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倾斜和权利保护,是社会固守的良心。

尊重权利——基本之善。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生命,对所有的弱者心存怜悯、充满爱心,这就是善。当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已达成世界共识的今天,侵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践踏未成年人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一些家长秉承“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的古训,采取粗暴式教育方法,最终造成一幕幕人间惨剧;控制、利用未成年人尤其是残疾未成年人乞讨赚钱,使他们一遍遍地向路人展示自己的伤口,从小毫无尊严地向别人低头,以他人的同情换取不劳而获的些许报酬……图片的呈现,语言的引导,唤起了学生内心的道德正义。未成年人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与成年人在尊严和权利上是平等的。

保障權利——善之善者也。法律是仁者之术。我国的《宪法》《婚姻法》《劳动法》《民法》《刑法》等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予以了特殊规定。同时,法律中还有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项法,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笔者下发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文本资料,并请同学们研读法律条文,小组讨论、区分“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实物资料的呈现,避免了空洞的学习,有利于准确理解法律内涵。

敬畏权利——善莫大焉。未成年人是需要关爱的,法律对未成年人是宽容的,但是宽容就等于纵容吗?笔者播放了新闻视频《低龄未成年人校园欺凌,怎么办?》,并就其中的“犯罪要趁早,年龄是免罚的护身符”这一观点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在案例的前后对比中,笔者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深刻内涵,即宽容不等于纵容,作为未成年人的我们在享受法律特殊关爱的同时,也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权利的行使不能随心所欲,需要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敬畏,是一种态度。它并非单纯的惧怕法律,也不是把法律供于神坛而顶礼膜拜,而是对法律的热爱和尊重。我们要把法律当作信仰,尊法敬法;当作红线,不可逾越;当作底线,不可触碰。

三、诗意的美,是细水长流

“美”,是指事物的存在形式及其精神价值能够使人产生愉悦感觉的特征。法律课堂中诗意的美并非眼花缭乱的装饰,而是浸潤无痕般的恬淡之美,这种“美”并不浓烈,细细回味,就能品尝到法学世界的奥妙与精彩,细水长流般直抵内心最深处。

刚柔相济——品法律之美。法律有一种刚柔相济之美。一方面,法律与其他伦理、道德、宗教等规范相比,有着铁面无私、无伸缩的刚性。法律对各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有着明确的制裁,对于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刑法》中也有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等重大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另一方面,在法的创设、法的适用、法的执行环节等对未成年人存在灵活变通的情形。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采取从宽处罚的政策。所以对犯罪程度较轻的未成年人往往没有予以刑事处罚。但是,在未成年人违法案件中对于受害未成年人的保护,我国的法律相对来说还不够健全。可见,我国在处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时确实存在一定的误区,一是注重对犯罪未成年人的保护忽视了对受害未成年人的保护,即未成年人保护双向保护原则贯彻存在偏差;二是刑事处罚之外的其他处罚与教育措施相对缺失。因此,法律天然的“不完美”更需要发挥法律的柔性。法律不是万能的,法律的柔性要求我们树立法律信仰,将法治精神铭刻于心。正如伯尔曼所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2]

逻辑缜密——展课堂之美。法律课堂蕴含着逻辑之美、情感之美,同时还需要有师生之间直击心灵的感悟之美。感悟之美可以净化学生心灵,调节学生心境、创造美的教学氛围。在课堂尾声的师生互动环节,笔者率先总结:“下雨了人们可以打开伞,使自己不被淋湿,它为我们遮风挡雨。法律就像一把伞,它是我们维权的法宝。”接着,学生也发表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他们结合了自己的生活经验,生动形象地用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的展示强化了对“法”的认识,增强了法治观念,并使学生们在轻松愉悦中收获了法律课堂的诗意之美。

探求的真,是一种风骨;温暖的善,是人之初心;诗意的美,是细水长流。真善美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也是法律课堂的意蕴。法律课堂唯有明其之真、解其之善、知其之美,才能让学生在和谐和喜悦中,习得法律基础知识,唤起个人内在良知,让真善美充盈内心!

参考文献:

[1]冯念学.法律人要追求“真善美”[N].法制日报 ,2012-10-31(010).

[2]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

作者:黄凯妮

未成年人生命权益法律保护论文 篇3:

我国青少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研究

摘要:确立青少年人主体地位,关乎社会的稳定。目前我国关于青少年权益保护的若干条款在法律规范上存在着诸多漏洞,立法不完备。在司法实践上存在模糊判断,法律实施中关于青少年人权益保护的制度不健全,执法上存在体制弱化。文章针对以上内容进行理论分析,试图探讨完善我国青少年权益保护的路径。

关键词:青少年;法律;完善;权益保护

青少年人的自身发展关系整个民族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关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社会的建立。把保护青少年人的权益落到实处,确立青少年人主体地位,实现青少年人长远的发展、认真负责任地为其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氛围是社会和学校的首要任务。

一、我国青少年人权益法律保护漏洞分析

(一)法律层面上关于青少年人权益保护的立法不完备

纵观我国现有法律,对于青少年人权益保护首先是立法数量少、系统性不强,零星散布的条款并没有形成完整的权益保护体系。同时,在这些法律规范文件中还有些是呼吁性、倡导性的权益保护方面的法律规范,有些法律规范中只是个别法律条文涉及到关于青少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对于青少年人权益保护存在许多缺失,存在许多空白点,无法做到全面覆盖。另外一些分散的权益保护性条款与不同的部门法在内容上时有冲突,致使保护青少年人权益的一些条款,在同一位阶的法律规范出现冲突时,不知如何优先适用,保护效果也大打折扣。其次,立法内容存在不明确性、模糊性,原则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较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规定不满18岁的都是未成年人,没有对10周岁以下,10-16周岁,16—18周岁进行区别。但我国《民法通则》则规定了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律上统称为未成年人,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些主体法律责任承担、受保护程度是存在不同差异的。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条对国家、社会、学校、家庭所做的规定体现了道德含义,致使实践中道德和法律的界限很难划分,违法性无法考量,法院只能根据案件实际和社会评价来解读,增加人为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八条仅规定了社会各界、各团体组织都应对未成年人负有保护责任,但不同的组织和机构应如何协调没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存在立法上的漏洞和缺陷导致难以落实具体案件。最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律责任缺乏相对应的、有效的制裁内容,致使一部分的法律规范在逻辑结构上不完整,实践中当法官适用法律时,没有明确标准,会出现一些依赖于社会舆论压力和道德的影响来惩治犯罪。公安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也会面临尴尬,找不到实施国家强制力作为实施保证的法律规范。[1](P.65)

(二)法律实施中关于青少年人权益保护的制度不健全

实践中,青少年人处于心理和生理不稳定的状态,法治观念不强极易受到诱惑,会做出伤害他人的恶性事件。在司法实践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四十五条虽然对未成年人案件作出不公开审理的规定,充分保护了这一群体的隐私权。可法院在司法工作中进行判决时又必须公开披露原、被告的姓名、住址等个人基本信息,致使一些媒体通过搜索信息跟踪案件,激发社会大众错误的认识等负面影响,致使青少年权益得不到重视与保障,侵犯其隐私权,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法律的保护力,《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这一立法保护实施不够完善。此外,在司法实践中,基层法院在判决时对青少年犯罪人所判处的罚金太重,而这些案件的当事人多存在于问题家庭中,经济条件较差,其父母或亲人大多数没有支付罚金的能力,这不仅加重了父母的负担,还对青少年起不到很好的批评教育作用。另外,在刑事案件的侦查阶段中,公安机关重办案效率、打击力度,轻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疏导与帮扶;对青少年人身权的重视程度高,对其参与权、人格权、隐私权重视程度弱。最后,在实践执行过程中,也存在执法难、执法体制弱化的现象。比如,我国法律规定,可强制执行对拒不执行探望子女判决或裁定的行为,可是现实生活中这一规定执行机关是无法把父母羁押到青少年面前的,即使执法机关采取了强制措施,父母的冷漠态度也不会感化青少年犯罪分子。[2](P.45)

(三)青少年人自身权益保护的意识不健全

青少年人这一群体往往处在一个不稳定的状态下,好奇心强但认知、辨别能力差,冲动易怒,法治观念不强,极易受到蛊惑与引诱,容易导致聚众斗殴、故意伤害等恶性事件的发生。另外,一些社会宣传品给青少年人权益带来的侵害,比如,电视、网络中凶杀、暴力、色情等电影、音像制品的影响;家庭对未成年人权益进行的侵害,比如,家长们由于自己婚姻问题,对未成年子女疏于管教,缺乏家庭关爱,其合法的权益极易遭到侵害;学校对未成年人权益进行的侵害,比如,学校的安保系统不完善,使得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进入学校给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造成威胁。[3](P.84)

二、我国青少年人权益法律保护完善建议

(一)青少年人权益立法保护的完善

把现存的一些零星散布的条款合并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权益保护体系,使实体法、程序法、组织法相协调,形成系统性。明确同位阶的法律规范出现冲突时,优先进行适用的法律原则、法律规则。要保障立法的质量,力求消除各个法条间的冲突,对规定不明确、实践中存在争议的规范性条文进行解释,使其明确化,在实践中被更好地运用,使立法落到实处。条件成熟时,打开并拓宽发言渠道,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青少年人权益保护的立法活动中来,减少呼吁性、倡导性的法律规范,最大限度填补青少年权益法律保护上存在的许多空白点,增加青少年人权益保护的实践操作性强的立法数量。例如: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对未成年人划分的法律规定,可以借鉴我国《民法通则》关于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对10周岁以下,10-16周岁,16—18周岁进行区别;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社会各界、各团体组织对未成年人承担起的保护责任,明确不同的组织和机构,如何协调、协助,具体承担的相应职责。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方向性、原则性的法律条文,使其更加明确化、可操作性强化,能够落到实处。更好的区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学校、家庭等把其当成一种法律责任来对待,上升到违法的高度,其是否履行这项责任是衡量这些主体对青少年尽责与否的一个考量标准。[4](P.64)

(二)青少年人权益司法、执法保护的完善

各个司法部门都要全力做好本部门的工作,提高司法人员素质,真正将保护青少年人合法权益落到实处,不能只流于表面形式,有选择性的学习先进国家的少年司法制度,进行宣判、追究刑事责任、打击犯罪的同时也应完善对青少年自身权益的司法保护。条件成熟时,未成年法庭配备熟悉青少年心理、生理特征的司法人员,各级法庭之间要有良好的沟通与配合,在司法过程中公平、准确适用法律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青少年在司法过程中所受到的二次伤害。比如,法院在司法工作中进行判决时虽然法律规定必须公开披露原、被告的姓名、住址等个人基本信息,但尽量减少一些媒体通过搜索信息跟踪案件,侵犯其隐私权。基层法院在判决时对青少成年犯罪人所判处的罚金应考虑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考虑被告父母或亲人的支付罚金的能力。另外,在刑事案件的侦查阶段中,公安机关要重视青少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疏导与帮扶;积极关注青少年人身权、参与权、人格权、隐私权的程度,对公安机关执法人员进行青少年人心理、生理特点的专门教育工作,联合社会中介机构积极对青少年进行关怀,避免增加其心理阴影,减少青少年的权益损害。

(三)营造青少年人自身权益保护的氛围

对于青少年人自身权益的保护、提高法律维权意识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社会各界都应投身到保护青少年权益的中来,作为学校、家庭更应该发挥广播、电视,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宣传作用,宣传他们的隐私权、人格权等,号召广大青少年保护自己、调节自己,促使其健康成长。青少年人从自身做起,为自己的健康成长负责,要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的保护意识与防范意识,主动远离一切可能给自己权益造成危害的源头场所,必要时掌握一些自救互救的方法和技能,当权益受到侵犯时、在遭遇危险时能,学会运用法律手段,采取合法、恰当的方式保护自己,尽自己最大能力来维权,实现真正的自我保护。

参考文献:

[1]江晓敏.关于当前青少年法制缺失的思考及法制对策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4).

[2]胥献文.中国现阶段未成年人犯罪的犯罪学分析[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3]王燕.论未成年犯罪人不良社会交往模式与重新社会化[J].科技风, 2015,(24).

[4]李航.青少年暴力问题的理论分析与应对策略[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5,(6).

[责任编辑:褚永慧]

作者:郭晓岚

上一篇:封建社会工商管理思想研究论文下一篇: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