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实施模式研究论文

2022-04-15

摘要公开课作为教育教学的常态行为,对我国教师专业水平、教育研究等领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公开课逐渐显现的诸多问题,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学者围绕公开课中的教学主体、过程、评价、技术、法律等核心主题展开了相关研究,提出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对策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公开课实施模式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公开课实施模式研究论文 篇1:

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评价研究:现状、内容与展望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开放教育资源理念的兴起,高等教育成为公众自由获取和分享的文化资源,视频公开课应运而生。为了让学习者获取高质量的学习资源,人们需要评价视频公开课的可用性。对视频公开课的可用性评价研究的内容应该包括影响因素、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式等。面向未来,以视频公开课的可用性评价研究理论构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作为研究思路,实证分析与设计开发结合作为研究方法,政产学研用协同作为技术路线。

关键词:视频公开课;可用性评价;优化策略

收稿日期:2016-01-04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知识建构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移动学习的影响因素与信息服务研究”(编号:2014-QN-4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文洁(1987— ),女,湖北宜昌人,河南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

2011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建设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的要求。高校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面向大学生并兼顾社会公众需求,免费开放优质视频课程,有利于高等教育从相对狭隘的大学走向受众广泛的社会。视频公开课将优质的教育从在校大学生延伸到社会大众,将教育的外延从学校教育延伸到终身教育,从而广泛传播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服务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然而,现在的网络视频公开课质量参差不齐,问题颇多。但是随着各种条件的成熟,视频公开课数量将不断增加,因此需要通过可用性评价来提高效益。开展视频公开课的可用性评价,一方面可以指导网络学习者更好地使用视频公开课,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各大高校改进视频公开课的设计、内容、服务等,以期对视频公开课的更好开展贡献力量。

一、视频公开课可用性评价研究的提出

随着视频公开课的不断发展,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评价与改进问题将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开展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评价与改进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在理论层面,分析研究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评价与改进问题,有助于高校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推广普及教学成果,促进高等教育更大程度上从校园走向社会;有益于提高视频公开课的质量和使用效益,促进视频公开课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层面,构建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评价理论,提出视频公开课可用的改进策略,可以为设计者开发与改进视频公开课提供理论参考,为使用者应用推广视频公开课提供重要依据,为决策者选择视频公开课提供判断依据。

二、视频公开课可用性评价研究的现状

在国外,美国麻省理工学院2001年启动了开放课程运动(Open Course Ware)。随后,日本开放式课程联盟(Japan Open-course-ware Consortium)、法国巴黎技术协会开放课程(Paris Tech Libres Savoirs),以及耶鲁等200多所名校加入,并成立了国际开放课件联盟(OCWC),视频公开课从小众走向了大众。国外视频公开课可用性评价与改进研究较多,研究视角各有侧重。1.在可用性评价理论方面,2006年阿迪(C.Ardito)等提出整合专家诊查和用户测试的评价模型;2008年麻省理工学院提出将视频公开课最初评价和最终评价结合的方式。2.在可用性评价项目方面,2011年斯坦福大学的罗伊·皮(Roy Pea)教授主持了数字互动视频的探索与反思项目(Digital Interactive Video Exploration & Reflection);2012年欧盟委员会资助了“开放数字化学习内容观测计划”(OLCSOS)。3.在可用性评价工具方面,2010年美国威斯康辛教育研究中心开发了视频分析与管理的开源平台Transana;2011年新加坡李允汀(Khine)等开发了用于视频案例研讨的Conversant Media软件。4.在可用性的改进方面,冈特拉姆·格斯尔(Guntram Geser)领衔发表的《开放教育实践与资源:OLCOS 2012路线图》(Open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ources:OLCOS Road-map 2012),指导用户应用资源和工具,以提高视频课程的可用性。

在国内,近年来网易、新浪等建立公开课频道,“爱课程”网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关于视频公开课可用性及其评价研究在逐渐开展。1.在视频资源的可用性评价方面,2011年教育部发布了《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规定了对录制场地与设备、制作要求、技术指标、元数据填写规范等内容的要求,使视频公开课在技术上达到更好的效果;石中军等认为视频公开课拍摄时要注意画面质量、机位的配合、声音的拾取和艺术效果[1];孙梦丹等认为视频资源大都免费观看却不提供下载功能,不利于课程的传播、共享与实际应用。2.在视频内容的可用性评价方面,宋志明提出传承知识、启迪智慧和满足学习者的需求是视频公开课的主要目的;视频公开课不是为了吸引眼球,而是为了传授知识;它的受众不是休闲者,而是学习者[2]。董平提出从关系情境的角度,了解学习者的多样性及其知识结构的复杂性,要存有敬畏之心,熟知所讲课程内容,并对听众的知识结构有良好预期[3]。花春叶等运用S-T分析法,研究不同教学模式对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影响,具体是分析不同的教学模式的优点和不足[4]。3.在可用性的评价模式方面,刘进军提出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实行学生和专家分别打分评价的模式,最终形成学生和专家对课程各自的评价[5];宋建功提出视频公开课的初步应由课程专家评价,根据专家修改意见修改视频内容,再由讲课教师审查后提交成品[6]。4.在可用性的改进方面,黄慕雄提出明确受众需求,从传播过程中加以改进;沈夏林等针对教学视频缺乏交互性的缺陷,提出结构化与索引、逻辑切片、资源聚合的视频交互技术[7]。

目前国内外很多研究者都对视频公开课的可用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但每个人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尽管国内外已经研究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评价与改进问题,但仍存在不足。一是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目前视频公开课可用性评价理论较为零散,缺乏系统建构与实践验证。二是评价方法缺乏针对性。视频公开课的可用性评价是建立在网络课程可用性评价理论基础上的,所以目前多借用网络课程可用性评论理论,缺乏针对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评价。如果评价方法缺乏针对视频公开课的特点,就会影响视频公开课的可用性评价研究的深化。三是评价内容比较片面。比较关注技术的可用性,而内容组织、传播过程等较少涉及。例如,要注意根据知识内容及学习者的心理来组织内容,在传播方面,要进行多渠道传播,注意以学习者为中心。四是评价视角相对单一。评价人员多以自身的认识代替学习者的想法,忽视学习者需求,学习者的认知特点、接受能力等尚未得到重视。

因此,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评价与改进研究有待更加系统的理论建构和实证分析。构建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评价理论,提出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改进策略,可以促进视频公开课的设计开发和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视频公开课的积极影响。

三、视频公开课可用性评价研究的内容

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评价研究需要将“自上而下”的理论逻辑推演与“自下而上”的实证研究相结合,以多种方法探讨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评价与改进问题。视频公开课可用性评价研究包括影响因素、评价指标、评价方法、评价模式等。

(一)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影响因素

视频公开课的条件变量、方法变量和结果变量是影响其可用性的重要因素。其中,条件变量是影响其可用性的基础性因素,方法变量是影响其可用性的实践性因素,结果变量是影响其可用性的引导性因素。

根据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现状,可以分析视频公开课的条件变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方法变量(组织策略、传递策略和管理策略)和结果变量(教学效率、教学效果等),阐释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影响因素,为提高视频公开课可用性打下基础。

视频公开课的条件变量会影响视频公开课的可用性。在教学内容方面,王健等把合理的教学内容作为国外视频公开课成功的原因之一[8]。在学习者方面,董平认为讲授者要熟知课程内容,要对听众的知识结构有良好的预期,必须考虑到听众的多样性和知识结构的复杂性;宋志明认为视频公开课的成功要找准定位,注意其教学目标,不断满足学习者需求,教学目的是传授知识、启迪智慧,不能一味哗众取宠[9]。

视频公开课的方法变量是视频公开课的影响因素。在内容组织方面,宋志明认为讲课要深入浅出,注重通俗性、系统性、启发性的传递策略[10]。在管理方面,何强认为为了使视频公开课叫好又卖座,必须处理好行政规划和教师积极性的问题[11];罗少科等提出了改善开放式教育视频资源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建议[12]。

视频公开课的结果变量包括教学效率、教学效果等。曾程等论述国外公开课的成功时,提到国外课堂师生互动好,课堂气氛活跃,并且学生对授课内容会产生深刻的理解与记忆[13]。

(二)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评价指标

根据可用性的类别,将视频公开课的可用性划分为有用性、实用性和易用性三个层次,分析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实现条件,形成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评价指标。其中,有用性指对于决策者而言视频公开课的价值合理性;实用性指对于设计者而言视频公开课的技术可行性;易用性则指对于使用者而言视频公开课的操作便利性。

有用性既然是指对于决策者而言视频公开课的价值合理性,那么评价其可用性要从决策者的角度出发。我国高水平大学向社会推出视频公开课并免费开放是大学承担社会责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体现,有助于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实用性是指对于设计者而言其技术的可行性。宋建功等提到拍摄、录播等公开课系统设计,详细介绍了视频公开课的制作流程及规范要求。蔡明知介绍了视频公开课整个录播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后期制作的技巧[14];任帅叙述了公开课的制作技术、课堂设计[15]。

易用性是针对使用者而言的,操作越便利证明其易用性越好。例如,相比传统的课堂而言,视频公开课能够将全世界最优秀的教育资源无偿开放,使学习者可以和名校学生享受一样的教学资源。

(三)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评价方法

针对视频公开课可用性评价性研究比较薄弱的情况,将视频公开课的可用性具体到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体现在视觉传播的方式上,关注视频课程可用性的评价与改进问题。视频公开课可用性评价要注意主观评价与客观测量相结合,综合利用不同评价方法,采用可用性检查法、可用性测试法和可用性调查法。

可用性检查法指应由专业人士对视频公开课的可用性进行评估,并对不合理的地方提出改进办法。可用性测试法使视频公开课的受众群体观看具体的教学视频,由测试者记录学习者对公开课的看法、态度、反响等,从学习者的角度发现问题,来了解视频质量高低。可用性调查法是指通过问卷、现场访问、观察法等来了解视频使用者的偏好、态度、需求及使用情况。

可用性评价的三种评价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其中,可用性检查法适用于定性评估,可用性测试法适用于定量评估,而可用性调查法可以是定性评估也可以是定量评估。人们可以根据可用性评价的具体内容选择针对性的方法,也可以将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以提高视频公开课可用性评价的有效性。

(四)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评价模式

在视频公开课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的阅读行为从文本的阅读转变为对图像的解读。相对于传统课程而言,视频公开课的阅读方式、阅读过程及阅读心理等发生重大改变,影响了对其可用性的评价与改进。视频公开课可用性评价模式的种类较多。每种评价模式都有优缺点,人们可以综合使用不同的评价模式,以便通过一种评价模式的优点弥补另一种评价模式的缺点。

在以系统为中心的评价模式中,人们更为关注视频公开课的技术系统,主要是为了发现视频公开课在内容、技术、设计等方面的问题。由于在开发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专业人员,使用者的参与很少,评价结果会有一定的偏差。以任务为中心的评价模式指通过测试视频公开课用户执行任务的情况,掌握视频公开课用户的需求及行为。然而,这种方法在测试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影响视频公开课试验的因素,评价结果也会受到影响。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评价模式除了关注视频公开课的内容、教学设计、技术运用等因素,还从社会学、心理学等角度出发来研究视频公开课用户的特点,更加强调视频公开课使用者的需求、兴趣爱好与可用性之间的关系。但由于视频公开课使用者的类型繁多,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爱好都不同,调查出来的数据及资料会影响评价结果。

(五)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改进策略

目前国内视频公开课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由专家审查来严格确保课程的规范性和学术性,但是弱化了学习者在评价环节中的作用,忽视学习者的观点、态度,在以后的评价体系中,应着重关注学习者的需要。

运用可用性评价理论,构建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评价理论与改进策略。目前关于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评价与改进研究较为薄弱,首先要分析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影响因素,构建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评价理论,提出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改进策略。分析视频公开课的目标预设、活动保障、价值判断等因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形成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改进策略,进一步提高视频公开课的可用性。

四、视频公开课可用性评价研究的展望

视频公开课的可用性评价研究不仅帮助视频公开课的制作者打造高质量的视频公开课,同时为使用者筛选出高质量的视频公开课。因此,面向未来,研究者应该分析影响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因素,探讨实现其可用性的条件,建立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评价指标、方法、模型等,提出改进视频公开课的策略。

(一)理论构建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作为研究思路

视频公开课可用性评价的理论构建与实践应用相辅相成,需要先从实证角度分析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现状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视频公开课的可用性评价理论,提出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改进策略,开展视频公开课可用性改进的行动研究,从而使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在实证分析层面,可以联合新浪等视频开发课网络平台,抽取视频公开课学习者样本,分析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现状与问题。在理论构建层面,将视频公开课的可用性分为有用性、实用性和易用性三个层次,构建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评价理论。在实践应用层面,研发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评价工具,开展视频公开课可用性评价的实践研究。在对策研究层面,提出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改进策略,进行视频公开课可用性改进的行动研究。

(二)实证分析与设计开发结合作为研究方法

评价工具可以使研究者方便、快捷地进行可用性评价。为了简化评价工作量、提高评价的准确度,研发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评价工具,以便收集处理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数据。

在视频公开课可用性评价工具研发过程中,采用“逐步改进”的设计方法,把最初的设计付诸实施,根据实践的反馈不断改进设计;并针对视频公开课的可用性问题,与视频公开课建设学校合作,开展视频公开课可用性改进的行动研究。

(三)政产学研用协同作为技术路线

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评价研究需要在总体上采用实证分析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既强调理论建构与观点创新,又进行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形成政产学研用协同的技术路线。

首先,高校等机构研究人员应用调研方法,了解学习者接受、理解、应用和反馈视频课程公开课的状况,整理调查的资料、数据,分析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现状与问题。其次,研究人员与教学人员合作,阐释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影响因素和实现条件,阐释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式。再次,学校等研究机构与视频公开课的网络平台、建设学校合作,开展视频公开课可用性评价的实践研究。最后,根据视频公开课有用性、实用性和易用性的三个层次,面向教育管理部门,提出视频公开课可用性的改进策略。

[1]石中军.体育类精品视频公开课制作策略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1):68-70.

[2]宋志明.视频公开课“中国传统哲学通论”建设的经验与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12,(1):13-15.

[3]董平.谈网络视频公开课“王阳明心学”的几点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12,(4):10-12.

[4]花春叶.浅析美国名校视频公开课教学模式及对中国高校的启示[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2012,(2):10-13.

[5]刘进军.视频公开课:有挑战才有价值[J].中国教育网络,2011,(7):20.

[6]宋建功,冯文全,张冀中.基于i理念视频公开课制作的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12,(6):67-71.

[7]沈夏林,周跃良.论开放课程视频的学习交互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2,(2):84-87.

[8]王健,曾程,林琳.国外视频公开课的成功案例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2):65-68.

[9]宋志明.视频公开课“中国传统哲学通论”建设的经验与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12,(1):13-15.

[10]宋志明.视频公开课“中国传统哲学通论”建设的经验与体会[J].中国大学教学,2012,(1):13-15.

[11]何强.如何令大学视频公开课叫好又卖座[J].百家视野,2011,(12):54-55.

[12]罗少科,孙重锦.开放式网络课程视频资源管理研究[J].大众科技,2009,(4):160.

[13]曾程,林琳,王健.教学三环节扣紧视频公开课[J].中国教育网络,2012,(4):60-61.

[14]蔡明知,李竹林,王兴阳,汪红霞.浅析大学视频公开课的摄像技巧[J].东方智慧,2012,(5):187-188.

[15]任帅.视频公开课改变学习方式[J].中国教育网络,2012,(3):55-56.

(责任编辑 乔磊)

作者:文洁

公开课实施模式研究论文 篇2:

国内公开课发展的困境与应对策略回顾

摘   要   公开课作为教育教学的常态行为,对我国教师专业水平、教育研究等领域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公开课逐渐显现的诸多问题,对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学者围绕公开课中的教学主体、过程、评价、技术、法律等核心主题展开了相关研究,提出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及对策建议。因此,梳理公开课的内涵与国内发展概况,对我国公开课面临的现实困境及应对策略进行归纳综述,以期对国内公开课的后续研究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   公开课  国内研究  发展困境  应对策略

公开课是以开放形式呈现的一种教学过程,也是我国各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开课的有效实施,不仅能加速新课程改革的推动进程,也对推广优秀课例及教学经验起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多年来,公开课一直受到国内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线上公开课也逐渐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然而,就目前公开课的实施现状来看,其面临的困境与问题依旧较多,学者们分别从线上及线下两个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归纳,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基于此,本研究拟对我国公开课发展的困境及应对措施进行梳理,并结合实践需要展开必要的反思与总结,目的在于详细归纳出不同层面公开课存在的不足,以求改进提高;另一方面审视已有研究中相对薄弱的环节,以进行后续展望。

一、公开课的内涵及发展

1.公开课的内涵

公开课,又称观摩教学,是以改进教学和推广示范为目的,通过线上或线下两种不同形式,由学生、授课教师、同行及专家领导等人员共同参与的开放性教学活动,具有原生态、研究性和鲜明性等特点。公开课的内涵十分丰富,如《教育大辞典》将“观摩教学”解释为“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为供教师之间有目的地观看、聆听并进行评析的教学活动,可通过示范课、专题研究课、日常互听等形式开展进行”[1]。《辞海》将“公开教学”解释为“观摩教学”[2]。《现代汉语词典》对“公开”的解释则为“不加隐蔽,面对大家(跟秘密相对),使秘密的成为公开的”[3]。

此外,学者们也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公开课的内涵做出了界定。安富海认为公开课可分为示范、研讨、竞赛三种类型,是一种由多方参与(同事、领导、同行等),有目的、有组织的教研和教学交流活动[4]。韦丽银、徐学福指出公开课就是有专家、领导、同行参与听课并做出评价的教学活动[5]。李媛,张倩认为公开课是以开放形式呈现,由授课教师、同行和专家共同参与,旨在共同研讨教学内容、教学规律、教学模式和教学活动,进而总结推广教学经验的教学教研活动[6]。

2.国内公开课的发展

经近几十年来的发展,公开课已成为各个层次领域教学的重要活动之一,其发展现状、影响等更是教育界的一大研究热点。关于国内公开课的发展,学者们分别从线上和线下两个视角对其展开研究。

就线下而言,我国公开课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通过邀请中小学骨干、特级教师,为高师院校的学生做各学科的示范教学,以达到职前培训的目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公开课于80年代初逐渐扩大到中小学教师群体,对教师专业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7]。韩国海将公开课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文革前、文革后至新课改前、新课改后,其阶段性特征分别是侧重观察改进教学,强调示范性和研讨性[8]。

除线下公开课之外,线上公开课也得到蓬勃发展。我国继2003年推出国家精品课程之后,又于2011年提出5 000门精品资源共享课和1 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计划。此外,以清华、北大等为首的国内高校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开发了“学堂在线”“北大慕课”等的MOOCs平台,紧跟国际数字化学习的发展态势[9]。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提高我国高校教育质量,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启动2011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数份文件。从2011年首批公开课的正式上线至2016年7月,我国爱课程网站共有991门课程,7 274集视频,国内视频公开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并不断得到丰富完善[10]。

二、国内公开课发展面临的困境

长期以来,许多学者对公开课都给予了较大关注,并积极展开各项探索,望以此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公开课的引领示范作用[11]。正因公开课所具有的典范性及其影响的巨大性,人们从未停止对它的关注,各类讨论此起彼伏[12],并存在一定的质疑与抱怨[13]。針对公开课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笔者主要从线上和线下两个层面进行综述。

1.线下公开课的发展困境

(1)教学主体“隐身化”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学生作为教学环节的主体,在公开课中常常被“隐身化”“匿名化”。与日常教学相比,公开课中教师往往更多关注教学内容及进度的把握,学生的反应尽在掌控之中,即便给予其关注,关注目的也是为验证自己的教学是否处理得当[14]。部分学者认为,教师将课堂视为展示自己高超教学技巧的“舞台”,并因此忽视学生的主体发展,使其逐渐异化为教师的“道具”[12,15]。教师早已设计好教学当中的问题和作答环节,提问缺乏生成性,学生的新奇想法及问题意识都被忽略[16,17]。程晓芹通过课堂观察及学生访谈发现,大部分后进生都不喜欢公开课,因为他们总是教师忽略的对象,教师为考虑“优质”的教学效率,常有意无意地造成部分学生的“被忽略”[18]。

(2)教学过程“表演化”

国内学者认为,教学的“表演化”一直是公开课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部分学者指出从上课到评课,不少的观摩课如同“包装”课、“做秀”课一般,如同在表演[19,20],“演技”到位的学生往往能赢得老师的赞赏,而“不善表演”的学生则需担心老师的训责,还需学会和自己的老师一起“圆谎”[21]。此外,在部分学校,精彩的公开课甚至成了各位老师模仿的“样板戏”,学校还据此制定出具体的标准、程序化的模式来进行“克隆”[22]。尽管公开课的“表演化”问题一直存在,许多一线教师及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诸多批判,但这种现象从未停止[5]。

(3)教学评价“权威化”“形式化”

国内学者认为公开课的评价大多由专家权威掌控,且偏形式化,缺乏实质性的点评与建议。就评价的权威化而言,学者们普遍认为,评课过程中存在着一种“潜规则”,评课话语权的拥有与否取决于教师的资历与地位。执教者本人和学生的评课话语权被屏蔽,少数专家和特级教师把持了绝对的话语权,导致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反而成为评课的“局外人”,从而“集体失语”,处于被动状态[12,15,16,23]。

就评价的形式化而言,部分学者认为公开课的评价环节具有浮于表面,避重就轻等问题。大多数公开课评价者都是给予赞扬、肯定等的正面评价,而鲜少提出不足与建议,甚至牵强附会,制造和寻找“优点”[19,24]。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评课环节中需考虑的因素很多,评价者需照顾授课教师的感受,因此无法畅所欲言,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23,25];另一方面在同行互评的环节中,教师往往碍于同事情谊等因素仅能大谈优点,而对缺点一笔带过[5]。

2.线上公开课的发展困境

(1)技术层面

多数学者认为,视频公开课在制作拍摄方面存在着不规范、制作粗糙、镜头单一等问题,给公开课效果带来了不利影响。如李小刚、马德俊在观看大量视频公开课中发现,由于不规范的操作与拍摄,部分公开课视频存在着画面过曝、主讲教师声音干涩并夹杂噪音、镜头无目的推拉、特写镜头过长、视频拖尾等问题[26];王朋娇等提到,实际的课程制作中仍存在着拍摄内容不全、无法多角度捕捉、视频剪辑不专业等的问题,导致了视频整体水准的下降[27];胡俊杰等指出视频公开课的镜头大多限于教室的黑板与教师本身,且拍摄场所的设计与后期制作也是草草了事,造成了视觉效果不佳等不良影响[9]。

(2)教学层面

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对线上公开课中的教学层面问题进行了分析。从教师角度出发,魏传光、洪志雄、胡俊杰等认为,主讲教师在视频课中存在着表现力不足、艺术性不够、教学水平不高等问题[9,28];从教学交互性出发,李小刚、马德俊、文继奎等及姚星亮等指出,我国视频课程在交互方面还比较欠缺,集中表现为教师很少及时答复学生的疑问、缺乏个性化交互支持、留言板块形同虚设、重“教”与知识的单向传递等[26,29,30];从教学时长出发,沈夏林、周跃良表示大部分的课程时长不够灵活,均超过40分钟,未考虑线上与线下教学的区别,易导致学习者出现兴趣减退、持久度下降等问题[31]。从教学内容出发,吴晓霞指出个别公开课教学的选题不够合理,多偏重必修课程,而贴近现实意义的课程较少[32]。

(3)知识产权层面

与线下公开课不同,线上公开课还涉及到知识产权的问题。作为一种综合各类资源的教学成果,知识产权对线上公开课能否迅速发展及传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33]。尽管我国视频公开课的项目建设一开始就将知识产权列为重要内容,并在《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明确各方的义务、责任及权利[34],但仍存在如易限制视频广泛传播[33]、较笼统、缺乏明确立法规定等的问题[26,27,35]。要积极调动广大教师的能动性,保证教师及公众等各方面的权益,就必须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线上公开课产权保护机制。

通过上述可知,公开课发展面临着诸多层面的困境,其不仅牵涉到教学的参与者、评价者和价值取向,还涉及到现代教育技术、法律等方面的问题。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很多,就线下公开课而言,部分可能源于传统的文化背景(如“尊重教师权威”“教师的主体地位”)、固有的评价制度(如“职称评价”“倒金字塔式话语权结构”),还可能源于个体自身的“趋利性”(如“为评奖评优反复磨课”)等;就线上公开课而言,由于其起步较晚,研究成果较线下而言还不够充足,因此在教学层面以外的问题仍然较多。笔者认为,仅从教育学角度并不能使这些问题得到完全解决,需结合多元视角才能更好地缓解其困境。

三、应对国内公开课发展困境的对策

为应对线下与线上公开课发展面临的困境与挑战,国内学者提出以下两个方面的对策。

1.应对线下公开课发展困境的对策

(1)关注学生发展,突出主体地位

部分学者认为,国内公开课应还原教学本质,关注学生的需求与发展,突出其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何玉海、蔡宝来指出,关注学生发展、使学生满意的公开课才是好课,才具有推广学习的价值[36]。从教学目的出发,学者们提到教师应摆正自身心态,少计较个人得失,确定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学观,把学生实实在在的发展当成落脚点[12,37]。从公开课借班的角度出发,梁艷等指出教师应从学生整体现状、个性化差异、未来需要几个方面进行备课、上课,站在学生的立场,把课堂还给学生[38];从师生互动的角度出发,鲁雅迪认为教师应创造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以供学生思考,加强对学生理解程度的关注,选择适度的教学内容以及回归自然真实的课堂氛围,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增加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17]。

(2)去“功利化”价值取向,提高教师诚信

国内学者认为,“功利化”等价值取向直接导致了公开课中“作假”“做秀”“片面敷衍”等现象的产生。为还原教研本来面貌,研究者们分别从公开课的定位及教师自身两个方面提出建议对策。就公开课的定位而言,学者们提到公开课既是个人评奖、评职称的筹码,也是所在单位赋予的荣誉与责任。对于公开课,我们应多一些问题探讨,少一些是非评价,不要给公开课承载过多的价值负担[39,40];就教师自身而言,学者们认为教师最重要的任务应是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获得与德行的养成,在此基础上再附带教学示范、研讨、改进等的价值,因此必须转变以往公开课功利色彩过浓的做法,注重公开课本身的教研性质,使公开课重回教育本义[15,16,18]。

(3)革新评价机制,调整评价主体与内容

国内学者认为,公开课需革新以往的公开课评价机制,调整评价的主体与内容,使之向“多元化”“实质性”转变。就评价主体方面,多数学者指出公开课应由专家领导、听课教师、听课学生与授课教师共同组成,建立起多元评价制度,从而对教学展开目标评估与价值判断[18,24]。此外,郑焕华还提到公开课评价可安排听课教师一起参与评议,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行先分组评议再汇总交流的方式[41]。

在评价内容方面,学者们认为应注重内容的实质性和客观性,既要评课,也要评人[42]。一方面评价者应明确指出公开课教学的不足之处,以帮助授课教师提升与成长[24],另一方面评价应包括“教学过程、教的质量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内容[36],评价者可采取课后测试、课堂观察法等方式对其进行评价[43]。

2.应对线上公开课发展困境的对策

(1)严格视频技术要求

多数学者认为,视频公开课应提高技术要求,严格拍摄、后期制作等流程。在拍摄阶段,工作人员应准备一间大小合适的教室并对墙壁和主摄像机背景进行色调处理,对场地的灯光、音响、机位等情况做全面评估,并严格遵守《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规范》的要求。此外,还可借鉴电影拍摄技术或邀请教学设计方面的专家来参与公开课视频的拍摄,从而在视频的制作质量上精雕细琢[35]。在后期制作阶段,制作者一方面可结合影视艺术的创作手法,使剪辑更贴合教学内容、画面组接规律及学习者的认知规律[26],另一方面应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图片、字幕等方式加强对教师形象、声音等的塑造,从而吸引受众观看学习[32]。

(2)打造优秀教师团队

国内学者认为,教师(包括制作者)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公开课的质量与效果,因而需严格筛选教师,组建优质的教师队伍。部分学者主张将课程与课件开发形成一项系统工程,请一流教师进行授课,请教学设计或教育技术方面的专家设计教学内容,同时加强这两个团队之间的通力合作,发挥各自优势[29,35]。此外,胡俊杰等还主张可在公开课录制前组织专家及学生,对教师在镜头前的相关素质展开评价,普遍不被认可的教师则不建议申报精品开放课程[9]。

(3)加强线上交互

国内学者认为,应加强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并完善各平台的交互功能建设。从教师层面出发,李孔文认为可借鉴国外线上公开课的相关经验,采取类似聊天的授课方式,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平等交流[44]。陈耀华、陈琳提出可组建名师领衔的教学团队,及时解决受众学生的难题困惑,以弥补单一主讲教师与学生受众实时互动缺乏的不足[33]。从技术层面出发,学者们主张应加强线上互动平台的建设,如构建类似论坛式的网络平台[27]、基于视频资源的“虚拟学习社区”[35]以及基于交流工具开发的过程性资源和利用RSS等元素构建的管理性资源等[32]。

(4)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

国内学者普遍认为,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健全对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一方面可设立集体的公开课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以提供可选择的授权形式及条款[27],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精品课程选择许可协议[45];另一方面可借鉴美国哈佛大学莱西格教授等发起的“知识共享协议”(CC协议),从而完善相应政策法规及配套措施,达成知识共享与产权保护的有效平衡。该协议可让著作权享有者灵活标识自己作品的权利状态,并赋予他人使用的自由[34]。

国内学者的上述针对性措施具有实际性和可操作性,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尽完善之处。例如就线下公开课的评价而言,尽管学者们已对此提出诸多的措施及测评标准,但目前仍缺乏统一、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如各评价主体评分的所占比重、评价项目、评分标准、计分方法等。此外,如何解决评价中的“面子”问题,保证评价的客观性,也需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探討实践。就线上公开课知识产权制度的改进而言,可参考的文献较少,且其中大多都主张借鉴国外的CC协议,而根据本国情况提出的具体完善性措施仍然不足。

综上所述,国内学者已在公开课发展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一定进展,并发表了一系列质量较高的论文。在肯定已有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在目前的研究当中仍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其一,在转变教学“功利化”导向的研究上还有待深入。尽管学者们都意识到并强调“功利化”追求是造成公开课诸多问题的主要成因,但大多仅是提出建议性的对策(如教师应摆正心态、回归教育初衷等),而具体可操作的实践性对策较少。因此,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应多下功夫。其二,对农村偏远地区的研究有待加强。就目前的研究来看,我国学者对公开课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城镇学校,而对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关注度不高,尤其是线上公开课的教学,更因种种限制因素无法在农村地区得到普及。因此,今后应大力加强对后者的研究,努力推进农村教育的发展。其三,有关优质线下公开课的推广研究较少。对一些优质并能起到示范作用的公开课,往往可通过网络等媒介,在更大范围内传播以供教师研究者学习使用。然而,大多数公开课都仅限于小范围内的共享,这显然不利于教学的交流与互鉴。因此,在今后的研究当中,可就该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以促进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学术交流。

参考文献

[1] 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2] 辞海[Z].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3] 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 安富海.公开课问题再审视[J].中国教育学刊,2013(05).

[5] 韦丽银,徐学福.我国公开课研究:回顾、反思与展望[J].教育导刊,2019(02).

[6] 李媛,张倩.公开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功能及组织建议[J].教学与管理,2019(01).

[7] 裴娣娜.在追问中把握公开课的现代意义[N].中国教育报,2005-10-25(08).

[8] 韩国海.中小学公开课的历史沿革及其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1(09).

[9] 胡俊杰,李文卫,赵霞霞,等.我国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问题与对策——以精品视频公开课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6(04).

[10] 周丽霞,韩良,赵建平.我国大学视频公开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07).

[11] 张云霞.论公开课教学经验的有效推广[J].当代教育科学,2011(04).

[12] 宋立华.公开课的“遮蔽之象”与“澄明之策”[J].教育科学研究,2012(06).

[13] 周彬.邀请听课制:对“公开课”的批判与重构[J].上海教育科研,2008(03).

[14] 郭华.公开课——日常教学的理想化及合法化[J].教育科学研究,2003(06).

[15] 喻莉.公开课的问题与建议:文化的视角[J].教学与管理,2014(06).

[16] 杨倩倩.小学公开课教学实践的失位与回归[J].教学与管理,2016(20).

[17] 鲁雅迪.公开课师生互动中课堂氛围的“实然”与“应然”探微[J].教学与管理,2019(03).

[18] 程晓芹.公开课对学生学习的消极影响及其改善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8(35).

[19] 刘玉珍,高学良.不敢苟同的公开课[J].当代教育科学,2004(20).

[20] 钱雯雯.公开课若干争议问题述评[J].上海教育科研,2007(07).

[21] 汤颖.中小学公开课隐藏的教育价值危机[J].教学与管理,2014(22).

[22] 刘延川.变味的公开课[J].当代教育科学,2003(11).

[23] 沈俊,严文琪,宋云梅.幼儿园研讨型公开课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03).

[24] ]张天明,傅春华.公开课评价的五大病症及其剖析[J].当代教育科学,2009(18).

[25] 李雨竹,郭兴举.被异化的公开课——基于一所小学的叙事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1(10).

[26]  李小刚,马德俊.我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2012(07).

[27] 王朋娇,田金玲,姜强.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11).

[28] 魏传光,洪志雄.超越与局限:MOOC与网络视频公开课的比较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4(04).

[29] 文继奎,杜杉杉,韩建华,等.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思考——基于中外网络公开课的比较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10).

[30] 姚星亮,李彦涛,李秋荣.视频公开课建设的困境与挑战[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11).

[31] 沈夏林,周跃良.论开放课程视频的学习交互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12(02).

[32] 吳晓霞.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编导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6).

[33] 陈耀华,陈琳.中外视频公开课对比分析与优化发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07).

[34] 孙梦丹,顾明娜,高俊宽.国内外网络视频课程资源建设现状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11).

[35] 廖晓明,罗冬林.论我国精品视频课程资源共享与利用机制[J].教育学术月刊,2013(11).

[36] 何玉海,蔡宝来.有效公开课:本质内涵与评价标准[J].课程·教材·教法,2013(12).

[37] 王俪嘉,朱德全.中小学教师对待公开课态度的调查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9(08).

[38] 梁艳,胡雪梅,王晓燕.备教材,更得备学生——从公开课的借班上课说起[J].语文建设,2013(01).

[39] 李清臣.求真:公开课教学的真谛[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23).

[40] 张世明.公开课应向常态课理性回归[J].中国教育学刊,2012(07).

[41] 郑焕华.利用公开课促进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J].教学月刊·中学版:语文教学,2012(03).

[42] 陈静.“公开课”评课浅析[J].青海教育,1996(Z2).

[43] 钱晓敏,王家伦.从“同课异构”到“同题异构”——对语文公开课形式改变的探索[J].中学语文教学,2017(09).

[44] 李孔文.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3(07).

[45] 冯瑞.世界名校开放课热潮对中国精品课程建设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2(02).

[作者:朱中易(1998-),女,湖南湘潭人,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陈意德(1965-),女,湖南湘潭人,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

【责任编辑   陈国庆】

作者:朱中易 陈意德

公开课实施模式研究论文 篇3: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摘 要] 视频公开课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重要举措。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日制本科生进行调查,旨在探究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应用现状。研究发现,视频公开课对学习具有较大的帮助,但个人学习习惯、学习动力和兴趣、课程宣传推广、开课学校影响力、主讲教师知名度、课堂教学气氛、课程内容吸引力及视频上线速度是影响课程应用的主要因素;进一步探究了视频公开课建设存在的问题,如宣传推广不力、服务对象不明确、精品意识不强、覆盖领域亟须拓展等;最后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方案,以期提高我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的建设质量和应用效果。

[关键词] 视频公开课; 应用现状; 调查研究

[作者简介] 李孔文(1973—),男,安徽寿县人。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E-mail:likw6600@163.com。

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启动了“MIT开放课件”,并计划发展全球教育界的视频课程运动。[1]至2010年下半年,以互联网资源分享平台VeryCD等先期传播为起点,麻省、剑桥、哈佛等世界名校的“死亡”、“正义”等公开课程开始风靡网络,受到中国高校学生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随后,网易、新浪、搜狐等国内商业网站也纷纷推出了公开课频道。为了展示中国高校教学名师先进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法、丰硕的教学成果,推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促进教育优质资源的普及共享,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011年11月,教育部推出“中国大学公开课”(以下简称“公开课”)计划,未来五年将组织高校建设1000门公开课;[3]其中首批由39所985高校申报,并逐渐将建设学校范围扩大至211高校及少量具有鲜明学科特色优势的高校。截止2013年4月10日,我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共上线11批222 门课程1638 集视频,分别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教师主讲,涵盖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经管法学、基础科学、工程技术、农林医药等6大学科领域。[4]为检测上线课程的实施状况和运行效果,笔者专门设计了研究工具,期望通过调查分析,为我国视频公开课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调查概述

(一)研究对象

本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4月10日至2013年4月20日,随机抽取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皖西学院及黄山学院的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879份,回收率为87.9%,其中有效问卷864份,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98.3%。抽样过程中,研究尽量考虑样本中的年级、性别和专业的分布平衡。其中男生462人、占53.5%,女生402人、占46.5%;大一学生290人、占33.6%,大二学生273人、占31.6%,大三学生301人、占34.8%;调查的学科涉及法学(占21.3%)、教育学(占15.4%)、理学(占14.4%)、工学(28.7%)及艺术学(占20.2%);由于大四学生主要精力放在实习、考试、应聘和做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上,故此次调研未有涉及。

(二)研究的信效度

为保证调查的客观真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笔者根据研究问题及其目标,设计调查问卷初稿,印制30份,对西北师范大学及皖西学院的学生进行试调查,并修改问卷形成定稿,消除了只依靠一次数据收集可能形成的偏见,保证了研究的效度。[5]此外,经SPSS17.0软件对调查数据的验证,问卷a信度系数为0.913,问卷信度系数达到0.9以上,说明本问卷各题间的一致性或同质性很好,本次调查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三)研究的内容及数据处理方法

问卷共25题,包括24题客观题和1题主观题,其中多数客观题采用了 Likert5级量表,将指标分成 1~5个档次(完全同意、比较同意、一般、不太同意、完全不同意),分别赋值为 5、4、3、2、1。主观题是围绕视频公开课的共享利用展开,问卷内容共涉及四个方面:学习者对视频公开课的了解;视频公开课的应用情况;视频公开课的应用效果;视频公开课的建设情况。研究对采集到的有效数据运用SPSS17.0和WPS2012进行统计分析,使用了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

二、数据统计及分析

(一)对视频公开课的认识和了解

1. 获知视频公开课的渠道

调查显示,学生获知视频公开课的方式为:上网偶然发现(占23.9%),教育部门或学校公告(占36.7%),同学朋友告知(占19.7%),个人需要专门搜索(占16.5%),报纸、杂志、电视等离线媒体(占1.6%),其他(占1.6%)。可见,教育部门或学校公告是主要渠道。

2. 视频公开课对学习是否有帮助

调查显示,34.6%的学生认为视频公开课对学习有较大的帮助,仅9%的学生认为帮助较小。为了检验性别、专业、年级与视频公开课对学习有帮助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研究以视频公开课对学习有帮助为自变量,性别、专业、年级为因变量,利用回归分析检验得知,视频公开课对学习有帮助与性别、专业、年级无显著性相关(P>0.05,假设不成立),见表1。

3. 视频公开课建设的目的

国内视频公开课建设的目的是:促进教育优质资源开发与共享(占52.7%),紧跟国际步伐、受国外视频公开课启发(占43.6%),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影响(占34.6%),提高课程所属学校知名度(占26.6%),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占33%)。可见,实现优质资源的普及共享是视频公开课建设的主要目的。

4. 是否愿意分享视频公开课

分析可知,看到优质的视频公开课,51.1%的学生愿意和他人一起分享,不愿意的仅占4.8%。这说明学习者普遍具有资源共享的理念,而视频公开课是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重要传播事件,需要教育部门、相关教师和广大学习者的共同配合。

(二)视频公开课的应用现状

1. 观看视频公开课的动机

分析可知,16%的学生没看过视频公开课,24.5%的学生喜欢观看新上线的视频公开课,47.9%的学生在需要时会观看,同学朋友推荐观看的占33%,22.9%的学生观看视频公开课无任何目的。

2. 视频公开课的应用频率

调查发现,44.1%的学生关注国内视频公开课,20.7%的学生关注国外视频公开课;每周观看2~5小时的学生为28%,33.6%的学生观看时间不足2小时,超过10小时的仅占5%,如图1所示。

3. 使用视频公开课的利与弊

调查发现,学生使用视频公开课是为了获得学科的前沿知识或最新研究动向(占37.2%)、选学某些内容以替代尚未开设的课程(占33%)、作为课堂学习的补充(占33%)、满足自身兴趣爱好(占35.1%)。但在公开课学习过程中发现,部分课程缺少学习教材等资料(占36.2%),学习者缺少课程背景知识(占20.7%),不了解教师的授课思路(占21.3%),上网受限(占14.4%)及其他困难(占2.1%)。因此,如何设计课程,使得课程内容框定在学习者的共同经验范围内,是提高公开课应用效果的关键。

(三)视频公开课的应用效果

分析可知,40.9%的学生认为国内视频公开课的应用效果较好,认为效果一般的占49.5%,认为效果不好的占4.3%,认为没效果的占5.3%。研究验证了视频公开课的观看时间和应用效果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P值接近于0,相关系数在0.8以上),见表2,即观看视频公开课的时间越长,其应用效果就越好。

调研获知,学习者使用视频公开课前后的变化体现为:兴趣爱好得到了满足(占41.5%),增强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占41%),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占34.6%),形成了良好的网络学习方法(占31.9%),没什么影响(占6.9%)。调研还获知了影响视频公开课使用的因素为:个人学习习惯(占33%),个人学习动力和兴趣(占44.1%),课程的宣传推广(占30.9%),开课学校的影响力(占27.7%),课程主讲教师的知名度(占22.3%),课程是否有字幕说明(占14.4%),课堂教学气氛、师生互动性(占23.4%),课程上线速度(占16%),课程内容本身的吸引力(占23.4%)及课程质量(占16.5%)。

为检验这些影响因素与视频公开课应用效果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研究通过因子分析获知,KMO统计量为0.519,Bartlett球形检验的P值为0.253>0.05,这说明调研数据不太适合进行因子分析。研究进一步利用回归分析获知,各影响因素与公开课使用效果间存在显著相关性(T为检验统计量,Sig为p值,P<0.05,见表3)。

由表3可知,检验产生了8个影响因素,分别是个人学习动力和兴趣、课程宣传推广、个人学习习惯、开课学校影响力、主讲教师知名度、课堂教学气氛、课程内容本身的吸引力及视频资源的上线速度。因此,影响视频公开课应用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还涉及课程质量、学习者及环境等因素。

(四)视频公开课的建设情况

1. 视频公开课的服务面向

调查发现,67.6%的学生认为视频公开课建设应面向社会各层次人员,66.5%的学生认为应考虑学习者的需求。视频公开课建设应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从学习者需求和诉求出发,使优质资源服务于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资源普及共享。

2. 视频公开课的建设时长

图2所示,45.3%的同学希望每讲视频公开课的持续时间为30~45分钟,39.9%的同学选择了15~30分钟,选择15分钟以下的占6.3%,选择45分钟以上的仅为8.6%。这和教育部设定的视频公开课拍摄制作技术标准,每讲时长应控制在30~50分钟之间基本吻合。

调研还获知,学习者希望系统学习一门课程的持续时间为2~4个月(占46.3%)、1~2个月(占28.2%)、4~6个月(占17%),6个月以上(占8.5%)。这说明公开课的视频资源应在2~4个月内完全上线,以保证学习者学习的连贯性和延伸性。

3. 视频公开课应该包含的其他要素

分析获知,除视频外,公开课中还应包括字幕、互动交流、教师简介、课程说明、讲稿下载等要素,其中互动交流(占38.8%)、讲稿下载(19.7%)是学生认为视频公开课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此外,还应提高视频资源质量,提供师生互动交流模块及课程资料下载功能。

4. 学生喜欢的视频公开课类型

调研可知,学生最喜欢的视频公开课类型为: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占35.1%)、自然科学类(占26.1%)、工程与技术类(占17%)、医药科学类(占10.1%)及农业科学类(占5.3%)。为检验学生所属学科和喜欢的视频公开课之间是否存在显著相关,分析可知,Pearson卡方统计量和似然比卡方统计量的P值分别等于0.171和0.089,若给定0.05的显著性水平,则可认定所属学科和喜欢的视频公开课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具体交叉频数条形图,如图3所示。

5. 所在学校是否重视视频公开课的建设

调查可知,仅35.1%的学生认为所在学校重视视频公开课的建设,17%的学生认为不重视,41.5%的学生认为重视程度一般。这源于视频公开课的推出主要是各所院校的相关部门及其领导负责,普通教师及学生接触与关注得少,这也反映出视频公开课的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建设理念需要完善。

三、存在的问题

据统计,截至2011年12月9日,第一批20门视频公开课上线一个月,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爱课程网、中国网络电视台和网易等3家官方网站视频公开课首页访问数已达4.08亿次,课程点击量415.5万次,130595个浏览量来自其他118个国家和地区,分布比率为2.21%,网民评价9500余条,这说明首批上线的课程取得了良好的开端。[6]2013年1月5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视频公开课名单,截止2013年3月25日,第11批大学视频公开课上线。但我国的视频公开课建设刚刚走过2个年头,与国外的视频公开课相比差距较大,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宣传推广力度不够

视频公开课建设旨在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普及共享、实现智慧传递、让知识翻越大学围墙,搭建便捷的校际、人际交流平台,把高校优质教育资源拓展到整个社会,是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新途径,是均衡教育资源公平分配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当下,网易开通了250多个国内外讲座,课时超过了6000个,平均每天登录达100万人次;[7]同时视频公开课采用了爱课程网站为统一的共享平台,并和商业网站如新浪、搜狐等知名门户网站合作同步推出,课程的点击率较高。但调研获知,视频公开课的推广渠道有限,34%的学生是通过教育部门或学校公告获知,30.9%的学生不了解视频公开课;课程的建设和使用还局限在少数学校、少数教师团队及少数社会学习者中,广大社会学习者知之甚少,甚至不知道公开课的存在。[8]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大课程的宣传与推广力度,让视频公开课资源惠及更多的学习者。

(二)课程服务对象不明确

上线的视频公开课服务群体主要是哪些?核心受众群体有哪些?课程是面向高校学生,还是广大社会学习者?课程如何适合多学科、多领域的特点?因此,只有明确了公开课的服务对象,才能实现更大范围的教育民主化,实现公开课的可持续发展。[9]教育与文化传承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既是受教育者学习历史、文化以及社会等知识的过程,也是历史、文化与社会知识对受教育者的改造过程。[10]视频公开课建设在于知识共享,在于知识的整合和传播,在于实现高等教育的公平性,在于给社会成员提供合适的教育。[11]视频公开课建设伊始,其服务对象定位是以大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大众,但从上线的课程看,其服务对象主要是大学生,缺少社会上的广泛受众。为此,视频公开课建设应根据受众需求,明确服务理念,打破大学的“知识围墙”,为知识传播的创新和教育民主化提供任何人都可免费获得的优质资源,帮助不同学习者随机学习。

(三)课程精品意识不强

调查获知,国内视频公开课的精品意识不强主要表现为:部分课程画面质量不高,如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历史”;部分课程PPT文字不清楚,如中央民族大学的“中华文化20讲”;部分课程内容设计不完善,缺少字幕及教师简介、课程说明、讲稿等学习资料的下载;部分课程视频上线速度过慢,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千古名月”;多数课程缺乏师生互动,仅有的互动多为少数网友之间的讨论,主讲老师针对网友提问的回复很少;部分课程教师的授课方式单一,偏重知识讲授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信息单薄、表达乏味、课程内容的含金量和立体感不强;部分课程忽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缺少课前导学环节,启发度、创造性、感染力、影响力和吸引力不够,学习者兴趣动力不强。调研可知,67.2%的学习者认为国内公开课的互动功能不强,54.3%的学习者认为应转变课程的授课方式,51.6%的学习者认为课程的质量需要提高。多数学习者认为,国外的公开课几乎全部都是课堂实录,而中国的视频公开课更像是讲座,上课更像是演讲,学习者更喜欢真实的大学课堂,有教授授课,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12]

(四)课程涉及领域亟须拓展

截至目前,上线的11批视频公开课选题门类齐全,涉及生物、法律、哲学、机械、数学、化学、医学、社会学、文学、地理、食品科学等学科,但经管法学类比重最大,农林医药类比例较小。随着上线课程的不断增多,课程涵盖的领域也在不断拓宽,[13]但上线的课程没有一门教育学课程,与国外名校视频公开课相比,课程的选题领域还不够细化和全面。调研可知,44.7%的同学认为“人文艺术类”课程比重较大,53.2%的同学认为应开发趣味性、实用性的课程,如“火灾演习”、“地震逃生技巧”等;学生最喜欢的视频公开课类型为人文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医药科学、农业科学及其他课程。因此,视频公开课的选题是围绕人文社科类、实用技能类,还是围绕通识课程、选修课、专业课展开,需要相关部门进行系统合理的规划,尽量使得课程内容覆盖多学科、多领域。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2013年教育部组织建设350门左右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类、专业导论类和就业指导类的视频公开课,并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质量的提高,重点建设适合高校教学选用的社会影响力大、受众面广的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课程及学术讲座。[14]

四、有关对策

视频公开课是教育部启动的新一轮质量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旨在促进高等教育的更加开放,体现教育公平,为高校课程建设提供新的创新模式,[15]为高校教师授课起到示范作用,促进高等教学质量的提高,把实现大学使命和社会责任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

(一)扩大课程的宣传推广

国外的视频公开课注重品牌效应,在全球影响较大,在于实行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宣传推广策略。如必要的经费、技术支持,以及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明确的宣传推广目标、强调网站资源的价值;使用一切可行的渠道扩大影响、提高使用效率;强调共享,可用于商业行为以外的下载、翻译、传播等,相当于公益性的知识传播。而我国的视频公开课起步较晚,主要通过“爱课程”网和其合作网站中国网络电视台、“网易”向社会免费开放,由于初期上线的课程多集中在985高校,普通高校师生了解不多,尚未引起广大学习者、教师、领导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因此,视频公开课建设首先应秉承“开放共享”的理念,借助线上和线下的社会资源和媒体资源扩大课程的宣传推广,形成政府、市场等多方面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机制,树立高校品牌,提升社会满意度;[16]其次,充分调动各级教育部门的积极性及自身的宣传优势,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使用公开课资源,同时发挥国家项目的政策、资金优势,鼓励社会草根力量参与其中,全方位建立多元化的推广、共享、应用机制;[17]再次,借助网络公司等营销和制作的优势,提供优质的精品资源,扩大课程的受众面;最后,将课程资源翻译成外文,拓宽我国视频公开课建设的国际视野,扩大其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

(二)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与诉求

“满足用户需求”是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目标和价值取向。[18]但目前视频公开课建设采取的是行政部门主导推进的实践模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保障经费投入,但导致课程建设的行政化,一些学校和教师参与课程建设,不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是看重行政资源,这种倾向影响了教师的正常授课方式。[19]这种以行政手段为主导的课程建设与评价等环节都没有考虑课程服务对象——学习者。当下,学习者对课程“适切性”的呼声之高使得课程的选择变得特别重要。视频公开课建设应以学习者为中心,遵循学习者的心理认知规律,即传递的信息要精心编码和组织,设计的内容应在学习者的认知负荷范围内,视频信息应具有全面性、连续性、直观性、真实性,易于被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支持iPad、iPhone、Android下载等多种途径,符合学习者碎片化学习的需要,便于移动学习。注重文化传承、使课程内容覆盖哲学、政治学、机械、理化、医学、地理学、食品科学等多个学科,辐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0]课程不仅服务于在校学生,也服务于广大教师及社会学习者,同时知识领域与层次应具有普适性、关注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习者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次教学,为不同的学习者提供“支架”,创设不同的情境。[21]真正将视频公开课建设成一个国家支持、非盈利部门推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共享体系。

(三)提高课程的建设质量

优秀的视频公开课,第一,要有好的课程内容,有助于知识的探究、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培养,能代表专业领域最前沿的知识和思想,课程整体结构合理,覆盖较多专业;第二,应加强课程的教学设计,创设教学情境、注重互动交流,增加学习支持工具,提供资源下载功能;第三,制订完善的课程制作方案,从录制、制作、技术指标、元数据规范等四个方面开发课程,保障资金投入,形成专业的媒体制作团队;第四,加强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增强课堂教学吸引力,激发学习者的求知欲与学习内动力,培养创新意识,克服课程的使用困难,提高优质资源的使用效率;[22]第五,课程主讲教师应具有较高的人格魅力,这里可以借鉴国外视频公开课的经验,根据课程内容选择不同的授课方式,授课形式像是在聊天,更重视以问题意识为出发点,强调互动、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23]如“死亡课”颠覆了国内大学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目前,国内的视频公开课主要以知识传承模式为主,教师授课方式过于严肃、实践环节少、互动性不够,不利于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因此,视频公开课应改革传统教学,加强创新,突出特色,打造精品。

(四)系统规划课程

要实现视频公开课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技术、资金、质量等问题,进行全面的顶层设计。第一,各相关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完善视频公开课的申报与制作流程,从课程的理念设计、服务对象、建设核心、包装制作及推广评价等维度统筹规划;第二,相关部门应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建立合理的评审及激励机制,鼓励更多高校积极参与,让更多的学习者能够平等地享受到名校的教育资源;[24]第三,发挥质量工程的示范效应,使得课程能够展现我国名师教学风采,实现教学手段和方法变革,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教学规律,[25]形成优秀的课程建设团队,服务于我国的学习型社会;第四,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将传授知识、培养科学精神与启迪理性思维相结合,推动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26]第五,各相关高校要充分认识公开课建设的重要意义,相关领导应实行严格的课程内容审查制度,把好政治关、学术关和质量关,使得课程既要百花齐放,也要适应社会公众多样化的需求;第六,课程选题要体现学科特色和内容的科学性及规范性,建设通用性、普适性等对学习者具有吸引力的课程。[27]

视频公开课打破了大学的“知识围墙”,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推动教育开放,提高我国高校整体质量和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目前,教育部对公开课建设提供了政策和资金援助,高等院校积极主动响应,全社会力量大力支持,这些势必加快我国公开课建设的进程。[28]但我国的视频公开课传播应明确服务对象和建设理念,提高课程质量,扩大资源共享范围。随着越来越多的视频公开课进入互联网,越来越多的学习者会在网络课堂上获取知识。一种真正的社会进步,会随着网络时代知识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出现在我们面前。

[参考文献]

[1] 周勇.视频课程无法取代课堂教学[N].文汇报,2012-08-27(10).

[2] 王娟.信息传播视角下我国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12):87~93.

[3] 教高司函[2012]11号.“关于开展2012年度精品视频公开课推荐工作的通知”[DB/OL].(2012-02-08)[2013-05-08].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8_sjhj/201202/130430.html.

[4] 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爱课程[DB/OL].http://www.icourses.edu.cn.

[5] 王妍莉,田健,王文君.“信息化教学设计”教学中师生认知差异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09,(4):22~26.

[6] [20] 大学视频公开课:名师网上授课赢得广泛好评[N].中国教育报,2012-01-16(1).

[7] [9] [11] 侯定凯.网络公开课:一场静悄悄的教育革命[N].中国科学报,2012-10-24(B4).

[8] [18] 王朋娇,田金玲,姜强.高校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11):86~92.

[10] 弘扬传统文化 共享优质资源——首批试点建设20门“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上线[N].中国教育报,2012-05-07(5).

[12] 大学视频公开课 迈出教育公平一大步[N].人民日报,2011-12-14(4).

[13] [15] [25] 张凯,陈艳华.大学视频公开课示范效应分析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13,(1):82~88.

[14] 教高司函[2013]13号.“关于开展2013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DB/OL].(2013-02-06)[2013-05-08].http://www.icourses.edu.cn/news/details?uuid=59b0fa25-13d6-1000-afef-83202360307f.

[16] 像演员上“春晚”那样争上视频公开课[N].中国教育报,2012-03-26(5).

[17] 冯瑞.世界名校开放课热潮对中国精品课程建设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2,(2):17~21.

[19] 何强. 如何使大学视频公开课叫好又叫好座[J].上海教育,2011,(12):54~55.

[21] 黄忠敬.分层教学 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支架[N].中国教育报,2013-01-04(6).

[22] 视频公开课引领教学改革——写在第三批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上线之际[N].中国教育报,2012-05-07(5).

[23] 陈灏.高校盛产“淘课族”,大学生需要怎样的老师[J].中国西部,2011,(2):75.

[24] 李小刚,马德俊.我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2012,(7):11~16.

[26] 李静,袁红辉.教育部召开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研讨会[J].中国大学教学,2012,(4):96.

[27] 申艳娜等.浅谈建设精品视频公开课的体会[J].检验医学教育技术,2012,(9):17~18.

[28] 董榕,许玮,张剑平.高校视频公开课建设及其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12,(2):54~59.

作者:李孔文

上一篇:管道施工下石油化工论文下一篇:研究生学位信息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