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位信息研究论文

2022-04-15

摘要:分析了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和信息反馈机制。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现状的问题,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形,给出了解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协同保障方法,最好提出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生;创新;实践;教育质量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研究生学位信息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研究生学位信息研究论文 篇1:

信息类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与教学评价

摘 要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创新之举。针对信息类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的特点,围绕“事、时、势”等思想政治教育的三个着力点,挖掘蕴藏于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并给出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原则和标准。以使专业学位课切实成为引领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提升课程育人成效。

关键词 研究生 课程思政 专业学位课 教学评价

Exploration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lements of Professional Degree Courses for Information Postgraduates

OU Shifeng, JIANG Peihe, GAO Ying

(College of Opto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antai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005)

0 引言

習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要求各高校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真正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人才培养全过程。研究生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创造创业的重要使命,是我们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石。2020年7月,我国第一次研究生教育大会召开,对新时代我们国家的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作出了重要部署。2020年9月,教育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面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1]

目前,信息类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和专业学位课,专业学位课所占学分一般为学位课总学分的2/3左右,比重较大。而且专业学位课是研究生毕业后所能够从事专业工作的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因此,专业学位课是硕士研究生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在专业学位课中尽量多的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才能够实现全面思政育人的局面。另外,信息类研究生专业学位课中包含丰富的可以进行思政教育的元素与资源,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有着较高的可行性。本文将基于信息类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的特点,围绕“事、时、势”三个着力点,[2]深挖蕴藏在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使专业学位课切实成为引领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的主渠道,逐步培养研究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1 思政教育元素挖掘

课程思政教学的重点在于挖掘蕴含于课程内容中的显性、隐性思政教育元素,并将其与学科知识进行有机结合。应该说,任何一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而如何合理、有效地将这些元素进行挖掘则是实施思政教学的重要问题。这要求专业学位课程任课老师在充分掌握学科知识内容和体系的基础上,要善于发现和确定其所蕴藏的思政资源,并将其与课堂教学、实验实践等教学环节进行融合和衔接,从而实现知识传授与全方位育人目标的有效统一。信息类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自身特点比较明显,时代特征较为突出,在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挖掘时可围绕“事、时、势”三个着力点进行展开。

所谓“事”主要强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即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中客观存在的思政教育元素,研究生专业课程思政必须要把蕴含于课程内容中的哲学思想和思政教育元素挖掘出来。[3]如数字通信中最基本的二进制与我国古代阴阳八卦、易经的哲学关系,“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院士、集成电路专家吴德馨院士的动人故事,[4]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香农“一个人建立了一个学科”的事迹。课程思政教学的“因事而化”就是要将故事中隐含的哲学思想和思政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植入到学生的脑海中,通过客观存在的、具体的事例去感染和塑造学生。“事”中的点要承载教学目的的面,要与专业课程的内容和知识点相互链接,做到说理和陈述之间的水乳交融。

所谓“时”则是时间的推进、时代的发展,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思政聚焦时代变迁,就必须紧跟社会进步发展、把握现实生活实际,把课程体系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前沿、热点问题归纳出来,讲透信息技术的进步、学科专业的发展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大意义。如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我国信息工业的发展史和进步史,彰显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伟大成就。通过结合课程内容给研究生讲好祖国信息工业发展故事,让其实际体验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坚定四个自信,增强青年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进一步激发研究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奋发学习的进取精神。

所谓“势”指的是国际形势和趋势,就是要从国际角度中比较、分析当前学科专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让研究生能够充分了解当前的国际大环境,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意义,引导研究生正确地看待我国目前所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能够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和使命与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大局紧密结合在一起,坚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当下,我国业已成为高新信息技术产品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智能手机、5G等相关产品占到全球的1/4份额以上。因此,可以依据动态历史过程的延续性,中外对比、今昔对比,从信息发展的角度来阐释国际大势,理清前因后果,引导研究生正确认识世界各国间的较量和博弈,知悉各方力量的此消彼长决定着的国际关系未来走向。

此外,在信息类研究生专业学位课“事、时、势”三方面发掘思政教育元素,还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要将课程思政元素与身边的鲜活案例相结合,接地气,紧扣社会现实,让学生喜欢听、愿意做、积极做,进而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研究生进行思辨。同时,课程思政不能脱离专业内容,必须要结合实际,挖掘科学合理的、客观存在的思政元素。一是从不同课程中借鉴思政元素,增强课程之间的联系和融合,加强思政教育元素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二是结合高校特色和地域特点,把校史校训校貌、地域文化和红色基因等融入课程思政中,从而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2 思政教学评价

课程思政是目前我国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创新之举,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但是课程思政与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教学又有很大的不同,其最终取得的教学效果往往不是由单一方面来决定的,可能取决于任课教师、辅导员和研究生导师等工作的配合和协同,很难判断研究生产生变化的根源。而且如何合理有效地评价课程思政的效果目前也还没有较为系统、统一的指标。专业课程思政普遍被认为是课程思政中最为关键、也是最难解决的一部分内容,而对于专业课程思政的合理有效评价是其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5]研究信息类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原则、标准和应用,可以正向激发任课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帮助教师反思思政教学效果,进一步优化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和方式,有效促进思政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2.1 评价原则

在专业学位课程的教学中,课程思政作为一种隐性教学以多种形态蕴含于专业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且由于教学风格、人生经历、生活感悟等各不相同,不同的任课教师对于同一专业知识点的讲解方式和思政设计也大相径庭。所以,对于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绝不能搞一刀切、生硬地对教学方式和内容进行限定,而应当鼓励教师多采用灵活、巧妙的教学方式,以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其次,课程思政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情感触动和思想共鸣,实现思政教育元素的入脑、入心。因此,课程思政教学评价要着重在感悟上,要以感悟的质量与程度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最后,课程思政教学评价需要重点考察研究生对学习、从事科研工作的态度和成绩改变情况,考察研究生对于任课教师人格和教学的认可度,考察课内外研究生对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关注度和认同感。[6]

2.2 评价标准

客观标准方面,虽然思政教学与传统的课程教学在教学形式和内容上均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其包含的基本要素与传统课程教学较类似,可以将其概括为:明确清晰的教学目标、准确合理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情真意切的教学情境。这些基本要素是否充分,是否齐全,是否执行得当,便可以作为考察课程思政教学的客观评价标准。而在主观方面,则可以重点考察课程思政是否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维度,主要包括思政元素的时代性、师生间的亲和性、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以及教師素质的专业性等等,这些都可成为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

2.3 评价应用

教学评价应该是一个反馈—检验—反馈的迭代过程,在实际中应用中需要不断的进行积累和自我完善。作为对课程评价结果的最直接应用,则是通过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和评价,推出一大批的优秀示范课程、建立有效的教学反馈渠道、推动教学过程闭环化、提升思政教学的质量与成效。此外,还应当将思政教学评价作为教师职称评聘、业绩考核、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从而充分调动教师从事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通过教学评价,可以发现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情况对于学生成长的正面影响,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

3 总结

专业学位课是硕士研究生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专业学位课中尽量多的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才能够较为全面地实现思政育人的局面。本文以信息类硕士研究生专业学位课程为例,基于“事、时、势”三因规律,讨论了课程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途径,同时考虑思政课程的特点,给出了其相应的教学评价原则和标准。

基金项目:山东省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项目(SDYKC19064);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01901035076)

参考文献

[1] 姜佩贺,欧世峰,王晨旭,等.产教融合背景下工科研究生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机制探索[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0(09):27-30.

[2] 李丽娜.把握事、时、势精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8,30(01):47-51.

[3] 谢海燕.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事、时、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39(09):27-29.

[4] 张丽,王立国,刘景艳,王允建.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教学大纲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13):78-79+84.

[5] 陆道坤.课程思政推行中若干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基于专业课程思政的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8(03):64-69.

[6] 杜震宇,张美玲,乔芳.理工科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原则、标准与操作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0(07):70-74.

作者:欧世峰 姜佩贺 高颖

研究生学位信息研究论文 篇2: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反馈机制研究

摘 要:分析了目前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和信息反馈机制。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培养现状的问题,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形,给出了解决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协同保障方法,最好提出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反馈机制。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生;创新;实践;教育质量

专业硕士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起,大部分专业学位硕士开始实行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双证”,2011年继续推行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政策,实现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历史性转型和战略性调整。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定位,专业学位培养特定高层次专门人才。与侧重于理论、注重学术研究能力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不同,专业学位教育是为了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反映了影响专硕教学质量的各方面因素和教学过程的原始状态以及学校教学质量的发展动向。抓好其教育质量,是培养优秀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门人才的关键所在。教育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相对于高校的管理层(如高校的研究生院/处、教务处等)来说,可以通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反馈机制来和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相比较,从而可以查缺补漏,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反馈的信息及时的进行纠正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等各类问题。相对于教师而言(如高校的硕士生导师等各类教师),通过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反馈机制可以更加保障教学效果,及时得到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师组织,通过反馈机制,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切实自己的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

一、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协同保障方法

1.研究生参加教育质量管理。在高校应该培育其浓厚的“以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本”的教育质量文化。加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自身的主体教育质量保障的作用与地位。教育质量的调查与取证应该以研究生本人为主,客观公正的吸收他们的第一手意见和建议。但是若出现研究生在参与教育质量监督过程中出现的敷衍、不积极、被动等因素出现,应该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将研究生本人自身的感受等纳入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去,不断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教育质量保障中的主体地位,进而进一步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共同建构者和保障主体。

2.建立评价指标与信息共享平台。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建立分类评价标准,但是在特定的高校其评价指标应该统一,这样可避免主观性、任意性等因素的存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需要将学生、用人单位纳入考查主体的,这里的学生不仅是指在校生,更应该包括已经毕业的学生,为了更好的采集学生数据等信息,最好选择近三年内毕业的专业学生硕士研究生。最好根据选择的评价指标维度,将其建立数学模型,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仿真、分析可以客观的评价其教育质量的好坏。这就克服了以往对其分析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

为了更好的促进不同类型高校之间信息与数据的交流,需要构建其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交流,共同提高其培养质量。因为只有通过比较才会发现问题、从而找到好的方法来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

二、信息反馈机制

构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反馈的主体是所在高校,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获取毕业生相关信息,通过分析收集到的反馈信息从而可以促进其研究生的培养,形成良性循环。

良好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信息反馈机制需要多方参与,比如需要已经毕业的校友、用人单位等第三方单位的有效参与。可以将校友会、教务处相关的质量评估人员、就业中心等纳入教学质量保障部门。具体的信息反馈机制如图1所示。

在兼顾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专业硕士研究生重点培养其实践应用等方面的能力。要强调其理论转为实践的能力。其信息反馈系统如图2所说。

文中首先分析了目前我国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其次就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协同保障方式提出了相应的做法,接着提出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协同保障体系与信息反馈机制。最后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毕克贵.高校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的长效机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2:87-92.

[2]刘小洋,张宜浩,刘万平,刘超,黄贤英.工科类高校计算机专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亚太教育,2016,2:23-24.

[3]王侃,王地国.高校毕业生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系统的研究[J].湖北工学院学报,2012,3:108-110.

[4]刘小洋,刘万平,刘超,张宜浩,黄贤英.计算机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协同保障体系构建[J].科学咨询,2016,1:72-73.

[5]张春莉,马慧珍,吴加奇.师生人际关系对教师教学反馈及学生行为的影响研究[J].教育学报,2015,4:51-53.

[6]刘小洋,刘超,刘万平,黄贤英.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探索[J].科学咨询,2015,10:123-124.

[7]刘小洋,刘万平,刘超,黄贤英.贝叶斯分类理论下高校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科教导刊,2015,5:1-2.

[8]刘小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探讨[J].科教导刊,2014,5:101-102.

作者:刘小洋 刘万平 刘超 黄贤英

研究生学位信息研究论文 篇3:

电子信息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实验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针对电子信息学科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需要,研究了适应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综合实验课程体系。从实验平台建设、课程内容安排、教学实践等方面讨论了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实验课程;模块化

一、课题背景

自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来,经过30余年的建设,我国研究生培养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质量有保证的研究生培养制度。据不完全统计,30余年来累计培养了近500万研究生,绝大多数已经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和中坚力量。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研究生培养的目标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已经不再是传统的理论研究人才后备军,而是各类研发、设计、施工、测试等具体工程部门的技术人才。从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来看,绝大多数硕士研究生基本是以面向工程项目和实际应用为主,所授学位也以工程硕士(Master of Engineering)为主。因此,将我国传统的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不仅是高校深化改革的需求,同时也是适应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培养更多适应行业和企业迫切需要的工程技术专门人才,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紧密联系的必然选择。我国自2009年起,开始招收以应届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并且不断扩大其培养规模,目前在许多高校和学科领域已经形成专业硕士与传统学术型硕士规模相当的局面。显然,进一步加强和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对于国家持续优化和完善研究生学位教育制度、加快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服务国家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电子信息行业属于高度专业化的技术领域,对于具有扎实基础知识和良好动手能力的创新人才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需求。高度开放和国际化的电子信息领域企业,普遍要求研究生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电子信息技术同时又是支撑国家新型工业化的核心要素,具有技术更新快和工程应用需求迫切等特点。因此,在电子信息类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中,加大实验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力度,引入适应人才培养和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实验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南京邮电大学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中,通过开设电子信息类综合实验课程,使得研究生走出校门之前就能掌握现代电子信息网络的基本概念和最新技术,熟悉实际电子信息网络环境(包括仪器设备)及开发环境和平台的探索与实践。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

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特征存在很大的区别,实践与应用能力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核心,而注重应用、注重实践、注重创新是培养环节和课程体系中突出的特点[2-5]。

以宽带无线通信、多媒体及虚拟现实、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领域始终保持了高速发展,企业普遍希望研究生不仅具有良好的电子信息领域理论基础,同时还要熟悉电子信息系统和网络的组成架构及业务实现原理,具有良好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都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和实验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研究生培养环节中普遍存在理论课程偏多,实验课程偏少,而且多局限在计算机组网、单片机或嵌入式系统开发等通用技术内容。客观上造成了研究生對于电子信息整体背景知识的欠缺,难以建立起清晰直观的系统和网络的全局概念,更难以把握各种技术之间的有机关系及其在实际系统中的应用。特别是对于本科阶段来自非电子信息类高校的研究生而言,由于研究生期间缺乏有效和完整的电子信息实践教学环节,毕业后对行业和企业的适应度也较低。

南京邮电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信息学科为主要特色的高校,我们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及其改革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探索。研究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包括国内外一流的电子信息企业,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华为、中兴通讯、腾讯、百度等,企业对学生专业背景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都有较高的期待。我们针对现行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提出建设一门系统地把电子信息领域内主要技术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电子信息网络系统融为一体的实验实践性课程并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进行实践。

三、教学改革和探索

通过对国家教育改革总体战略和产业发展趋势的深入理解,结合对电子信息行业完整产业链的全面分析和系统调研,以及通过长期积累的电子信息类研究生培养经验,我们提出了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开展电子信息类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实践。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思想是以“模块化”和“综合性”为核心要素,通过整体设计、层层递进、模块实施,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打好坚实基础,形成“基础厚、内容精、选择多”的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顶层设计和优化

课程体系和内容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特点,打破了传统的固定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引入了“模块化”和“综合性”为主要特色的灵活设置。基本思想是把电子信息领域各个专业和方向相关实验课程进行有机组合,并针对其中所涉及的每一个方向(实验室)相关内容都进行模块化,按照普及/验证、提高/综合、创新/设计等不同层次设计实验模块和内容,最终组合成为一个可以适应不同层次和需求的灵活的课程体系。

目前研究生招生呈现多元化特点,因此针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我们设计了灵活的模块设置思路。例如,对于本科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综合实验课程中的基础模块部分大多已经在本科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掌握,因此可以适当增加中/高级模块比例或有选择的进行模块选做;而对于本科是非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可以以基础模块为主,适当添加中高级模块。

(二)实验平台的整合和优化

通过重点(优势)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中央地方共建专业实验室项目和校企共建等多种模式,初步建设完成国内一流的现代电子信息网络实验环境,可以再现完整的实际电子信息网络及业务环境。同时,为了改变传统的由于专業实验室隶属于不同方向,资源不能共享和利用率低等问题,我们采取了集中资源、优势共享的策略,以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为龙头,有效整合了原有的各个基础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大平台,并配备了精干的专职实验队伍负责实验室的日常运转,有效地提升了实验室利用效率,改变了传统上隶属于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实验室之间不相往来的缺点。

(三)教学探索与实践

本着实事求是,稳步推进的思想,我们采取了“谨慎试点”和“适度推广”的思路,在部分优秀应届本科生(如已获得推荐研究生资格的学生)中进行了试点,这一部分学生虽然存在较大的专业差异,但是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方法认真,针对这一批学生的特点,设计了以中级和高级模块为主的综合实验课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通过连续两年的试点,我们针对电子与通信等专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了教学实践和适度推广,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据教学实践积累的经验,我们将进一步总结,继续有步骤有计划的在其他专业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进行推广,为国家和行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服务我国的电子信息产业。

四、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移动互联网等的发展和应用,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面临转型。高等学校工作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而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开展模块化实验课程的改革和探索,突出和加强学生的实验实践动手能力,对于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提升学校的社会声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2009年3月19日.

[2]王钰,等.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5-7.

[3]文冠华,姜文忠,陈宏量.抓好专业实践环节确保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1-4.

[4]胡燕平,等.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4(51):50-51.

[5]熊玲,李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8):4-8.

[6]胡娟,金红,方玉东.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35):165-166.

作者:成建平 沈建华

上一篇:公开课实施模式研究论文下一篇:贸易与劳工问题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