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有机化学医药卫生论文

2022-04-25

[摘要]从加深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作风和准确的科学态度,以及培养基本操作技能等方面入手,对学生有机化学的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关键词]高职药剂专业有机化学教育高职药剂专业,对化学知识要求较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职有机化学医药卫生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职有机化学医药卫生论文 篇1:

“蛋白质”课例设计

摘 要:从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改革理念出发,运用任务教学法学习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和用途。

关键词:蛋白质;教学案例;任务教学

一、课例确定

课例名称:蛋白质。教学时间:2课时。

二、课例背景分析

1.高职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贯彻国家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培养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面向医药卫生行业,从事药品调剂、药品生产、药品检验、药品营销及药品使用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有机化学课程目标。有机化学是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担负着承上启下的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药学专业所必要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同时也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3.本课例在有机化学课程中的功能定位。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蛋白质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也是后续专业课程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4.学生能力基础分析。本课例的教学对象是五年制高职药学专业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本着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必需、够用”原则,对蛋白质的结构只做一般性介绍,突出蛋白质在临床中的应用。

三、学习目标设定

1.认知目标。熟悉蛋白质的组成和分类,掌握蛋白质的性质,了解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运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交流讨论的意识和能力;理实一体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感受蛋白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时间资源。教学课时共2学时,可以满足教学内容需要,相关准备在课余时间完成。

2.材料资源。督促学生针对事先教师设计好的问题,预习书本关于蛋白质相关知识部分,将学生分组并选定一名代表作为上课时的发言人。

3.设备资源。化学实训中心准备好实验所需仪器和相关试剂。

4.信息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指导学生上网查找关于蛋白质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实施

1.复习提问(5分钟)。教师活动:PPT展示题目——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性质,请学生回答问题。学生活动:回忆知识,进入状态。设计意图:温故知新,为新课打下伏笔。

2.导入新课(3分钟)。教师活动:PPT展示图片——“三聚氰胺”与问题奶粉、鸡蛋,并提问:三聚氰胺是蛋白质吗?它对人体有什么伤害?什么是蛋白质?怎么鉴别蛋白质?学生活动:思考问题,进入状态。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

3.讲授新课(20分钟)。教师活动:讲授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应用。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做好记录。设计意图:学习蛋白质理论内容,为实验验证做准备。

4.分组实验(20分钟)。教师活动:明确任务,引导学生分组实验,包括颜色反应(茚三酮反应、黄蛋白反应、缩二脲反应)、蛋白质的盐析、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的两性性质。学生活动:规范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做好记录。设计意图:真实情境、理实一体化教学,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

5.小组讨论(22分钟)。教师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医院为什么用紫外线灯消毒?防疫部门一般怎样保存疫苗、酶制剂?为什么可以用煮沸的方法消毒医疗器械?鉴别蛋白质有几种办法?学生活动:组内讨论,得出结论。设计意图:做中学,培养合作精神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6.师生共评(15分钟)。教师活动:对学生的回答给予点评并总结。学生活动:组内代表回答问题,得出结论。设计意图:对比评价中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7.任务拓展(10分钟)。教师活动:学习效果检测并布置课后拓展任务:夏天沾有汗渍的衣服为什么不宜用热水洗?如何证明一块布料是真丝还是蚕丝?如果误服重金属盐应如何解毒?學生活动:完成检测,记录课后任务。设计意图:强化学习技能,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

第一,从课堂气氛上来看,小组实验、讨论的形式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高涨,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达到的。第二,理论知识学习后,通过自主实验探究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第三,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基础和能力有所差异,导致有些能力差的学生过分依赖学习能力突出的同学,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改进。

作者:侍芳

高职有机化学医药卫生论文 篇2:

谈高职药剂专业的有机化学教育

[摘要]从加深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作风和准确的科学态度,以及培养基本操作技能等方面入手,对学生有机化学的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药剂专业 有机化学 教育

高职药剂专业,对化学知识要求较高。学好有机化学,不仅为学生以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也为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铺垫了道路。面对我院医学系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有机化学这门课的特点,我做了一些尝试,下面谈谈我对高职药剂专业的有机化学教育的一些理解。

一、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通过实验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人们在不断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而化学实验是进行化学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化学基本理论的有关概念,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通过有趣生动的实验,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有说服力的感性知识,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对理解抽象的化学基本理论概念较为有利,从而加深理论知识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醛的氧化反应”这一部分内容时,结合学生喜欢做实验的特点,首先,通过阐述,使学生掌握醛的结构,其羰基上连有氢原子,很容易被氧化,即可被强的氧化剂高锰酸钾等氧化,也可被弱的氧化剂如托伦试剂和斐林试剂所氧化,生成含相同数碳原子的羧酸,而酮却不被氧化。然后做实验,用醛、酮分别与斐林试剂、托伦试剂进行反应,发现醛与斐林试剂、托伦试剂都有反应,而酮无反应。

托伦试剂是由氢氧化银和氨水制得的无色溶液。托伦试剂与醛共热,醛被氧化成羧酸而弱氧化剂中的银被还原成金属银析出。若反应试管干净,银可以在试管壁上生成明亮的银境,故又称银境反应。

斐林试剂是由硫酸铜和洒石酸钾钠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而成的深蓝色二价铜络合物,与醛共热则被还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

脂肪醛和芳醛与斐林试剂进行反应,芳醛不与斐林试剂作用,因此,利用斐林试剂可把脂肪醛和芳香醛区别开来。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从现象推测了醛的氧化反应,即从表面现象深入到本质,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时,只要通过教师的总结与点评,便可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强化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作风和准确的科学态度

化学是一门严肃的自然科学,它遵循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就其学科的特点而言,它是通过可知的物质世界,研究物质间的反应规律,再把这些规律性的知识运用到未知领域中去,从而得出研究未知领域的方法和理论,并指导实践。药剂专业的学生,在各级各类医药卫生机构和行业从事药品生产、营销、应用和药学服务等工作,更需要具备严谨、求实、准确的科学态度。

在高职的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实践探索。

1.化学教学中对现象的分析推理以及问题的解决都有助于严谨态度的培养。当分析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确定化学问题的类型和隐含条件,以及分析它们对结果的影响时,必须关注问题的各个细节,洞察反应产生的原因、本质、现象。久而久之,便会形成处事的严谨态度。严密的推理亦有助于发展严谨思维。学化学须理解化学概念和掌握化学规律,对化学现象需要有理有据的阐述,清晰的表达是培养严谨的有效途径。此外严肃认真、态度严谨的态度可以通过课外作业的工整正确的完成和测验考试的正确无误的答卷等做法进行训练。

2.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基本实验操作训练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通过实验结果的如实记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小组中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宽容和探索精神。

3.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适当的介绍有关化学学家在研究其成果时所付出的艰苦劳动来感染和激励学生,同时要创设一定的情景、条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刻苦钻研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4.在化学教育中教师的言传身教榜样示范,培养学生敢于坚持真理,勇于改正错误实质就是实事求是的对待是与非的科学态度。在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优点特别是学习较差学生的点滴进步都要给与肯定,对学生在解题中的独特思路,奇异的解法,只要是对的,应大加赞扬以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对于学生的缺点、错误要恳切的指出,热情的指导,使他们能大胆承认,坚决改正,逐步形成勇于修正错误的习惯。

三、加强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为日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铺平道路

在高职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运用所学理论专业知识进行严格训练,熟练而准确地完成特定目标任务的能力。学生主要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的重复性练习,達到发展学生动手完成实验目的的最需要的技能、技巧和能力。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首先,做好教学讲授的配套工作,教师从理论知识和演示实验等方面让学生理解实验的原理,让学生了解操作过程及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在演示实验中也能得到答案。其次,为学生多创造动手参与的条件,我将学生分为六大组,每大组中2人分为1小组,每1小组的学生互相讨论,总结如何操作和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让每个学生都动手操作。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其中三大组的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另外三大组的学生当评委,找出其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优点、缺点和不足之处,然后互换角色。此外还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提出改进实验的思路和方法,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化学课的兴趣。最后,教师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价,并鼓励他们继续探索。经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增强了,不仅掌握了试管的握持、药品的取用、胶头滴管的使用、振荡盛有液体的试管、托盘天平的使用、搅拌、过滤、萃取、重结晶、蒸馏、仪器的连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分析天平的使用、药品的配制等操作中容易出错点及其正确方法,而且也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成绩逐渐提高。

总之,教师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有机化学的特点和高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不但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日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恽魁宏.有机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2]丁来欣,廖蓉苏,刘松,曹萍.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S1).

[3]李树臣,李保国,温国华,王洁.优化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加强能力培养[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08).

作者:袁 洋

高职有机化学医药卫生论文 篇3:

关于高职高专《医用化学》课程改革的几点想法

【摘要】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定位,教育部大力推行的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精神,以及招生制度改革对医学化学教学的影响,本文对建立《医用化学》教学新模式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职教育;医用化学;教学。

高等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定位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它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是以培养理论性、学术型人才,不不同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单纯技能型人才[1]。纵观我国近代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史,高等职业院校一是从部分本科院校剥离出来的成立的,一是中等职业学校发展壮大后升格或几所中专学校合并成立的。这两种发展模式都具有天然的缺陷,制约了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制约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医用化学》是医学院校各专业的重要的医学基础课之一,为医学各专业后续课程如《生物化学》、《药理学》和《生理学》等学习构建必要的知识体系,我国目前的高考招生制度护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同时招收文理科学生,给教学工作造成困难。

一高职《医用化学》课程现状

1、课程设置不适合对专业素质的要求。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缺乏对社会需求,市场发展、技术发展敏锐的嗅觉,缺乏对这些方面的深入广泛的调查和研究。教学特色不突出,非“本”非“专”,教学计划是本科压缩而来,教学安排也常以学时少为由,随意分配学时,理论与实验的比例达不到“高职高专教学计划原则意见”的要求,所以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加上学习科目多,学生负担重,个性得不到发挥。

2、相配套教材的缺乏

《医用化学》涵盖的知識面广,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高职院系通过中专学校升格成立,所使用教材还是以中专教材为基础,又区别于普通高校的教材侧重理论性,《医用化学》教材理论性不强,实用性不足,内容陈旧,近似率高,不同出版社,内容深度不一致。

3、教师实践能力和学生现状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对教师的考核局限在论文发表情况和学年总课时量的完成上。主要比赛以课堂理论教学,粉笔字比赛、普通话比赛、教案和课件比赛为主,缺乏实践操作方面的比赛,对于学生学习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够。学生文理科都有,化学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教学进度与方法难以统一。

二高职课程改革

本文以《医用化学》为例,浅谈几点对于高职教育课程的改革。《医用化学》是高职高专院校医学检验技术、护理、药学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根据医学检验技术和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本着以就业为导向,按照以临床实际应用为准绳,在对专业技能需求充分调查的情况下,制定和完善了人才培养目标方案,实施职业基础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同步培养,强化不通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医学与化学的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职业专业能力需求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高职高专医学检验技术、护理等专业《医学化学》课程改革。

1、调查研究专业能力需求

通过对国家关于高职高专的教育文件,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形成对培养人才模式的新认识。同时,通过对医院的相关部门,各级基层医疗单位,检验检疫部门、防疫部门、同类高校和专业人士,毕业生和实习生的调查研究,了解医学类专业技术人员能力需求的化学知识结构和实践动手技能,从而确定《医用化学》课程改革的目标和内容。

2、设计知识结构和动手实践一体化方案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实现化学与医学结合的知识结构以及应用于临床的动手实践能力,首要的是强调动手操作的能力,进行一体化改革。教学设计是实现此次改革的关键,依据课程内容主题、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为学生策划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的过程。教学设计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专业能力需求对本课程所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到达到这个目标,在教学设计中要依据高职高专毕业生课程岗位目标,任务,知识和能力,科学设计学习和技能任务,融会教学、学习、实践。坚持理论与实践教学,将职业化,实践性作为课程的设计思路,在教学中体现任务任务驱动,在学习中体现专业导向,在实践中体现技能需求。

3、建立课堂标准与“医院”标准,体现实用性。

课程教学方案的执行需要课程教学标准,应明确教材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内容选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实验和实训配套等方面突出高职教育的特点。

根据收集的信息和对课程改革的设想,结合医学专业的新培养目标,重新制定《医用化学》课程目标,修订《医用化学》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同时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确定课程新标准。

4、进行《医用化学》内容的调整

(1)课程概括。《医用化学》共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三个板块。共162个学时,其中理论课102个学时,实验60个学时,于第一学年开设。

(2)打破学科界限,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与医学学科内容课程进行优化和重组,整合,突出学以致用的原则,强调专业特色和专业需求。

(3)根据教学改革突出实用性、针对性的原则,对本课程在护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职业岗位应具备化学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及医学学科内容包括化学基本知识、物质结构知识、化学滴定分析方法和技能、胶体溶液等知识。因此,课程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保障了学生毕业后面向医药卫生行业,从事护理,医学检验等一线岗位所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5、加强实践教学,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

融“教学、学习、实践”为一体,实现课程改革方案,营造贴近实际的教学环境。在校内,要按工作环境和专业课程岗位的操作流程,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力求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强调实训项目的应用性和操作的规范性,提高实训过程的岗位针对性和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在校外要按照毕业生就业的事业单位和专业课程所涉及工作的内容成立校外实训基地。保证校外实训的时间和内容的充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

[2]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z)教职成(2011)6号。

[3]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教职成(2011)12号。

作者:余晨辉

上一篇:企业节能减排石油工程论文下一篇:景观设计色彩组合构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