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疼痛护理医学论文

2022-04-18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疼痛护理配合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效果及价值。方法:收集80例于2019年1月至12月进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手术期间接受常规护理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接受疼痛、心理护理干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分析并比较患者疼痛程度、心理状况等改善。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骨科疼痛护理医学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骨科疼痛护理医学论文 篇1: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科病房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月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64例,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疼痛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疼痛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用于创伤骨科患者病房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减轻其痛苦。

关键词:创伤骨科;疼痛护理管理;VAS评分

疼痛乃骨科创伤患者本能而正常的反应,且疼痛感受从患者受伤起直至创口愈合始终伴随,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对于骨科创伤患者病房护理,应寻求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来减轻患者症状,帮助其顺利度过伤口愈合期[1]。本研究旨在探讨创伤骨科病房应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的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8月~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符合骨科创伤疾病相关诊断标准;由交通事故、重物砸伤、高处坠落、机器绞伤等原因导致;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损伤;血液系统疾病;妊娠或哺乳期;精神功能障碍。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2例。对照组男18例,女14例;年龄24~60岁,平均(41.3±2.5)岁。干预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25~58岁,平均(41.1±2.6)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询问和了解病房护理期间患者疼痛情况及主观感受,结合疼痛评分给予镇痛处理。同时对患者卧床休息期间的体位加以指导,协助翻身,病房内常通风,及时更换被褥床单,保持病房环境的洁净舒适。干预组实施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具体如下:(1)成立由护士长、责任护士、责任护士组长组成的疼痛护理管理小组,负责疼痛护理计划的制定、落实、检查、评价、改进。共同就创伤骨科病例进行分析,探讨护理操作具体实践,对疼痛护理计划的实施进行跟踪、检查,及时改进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定期组织小组全员培训并考核,以提升护理人员疼痛护理知识,掌握镇痛方法及干预措施,灵活应用于不同创伤类型患者的疼痛护理中。(2)患者入院后就开始履行疼痛护理流程,询问其疼痛部位、疼痛程度,借助数字评分法结合患者面部表情的观察进行入院后的首次疼痛评估,记录评估结果。术后每天进行1次疼痛测评,若VAS评分>5分,则按疼痛级数实施相应的镇痛措施。(3)指导患者选择合适而正确的体位,强调体位的正确及制动能有效止痛,使其局部软组织损伤得以缓解和减轻。若患者肢体肿胀,需抬高呈外展中立位,同时保持这一体位,以达到血液循环改善、肢体消肿止痛的目的。(4)采用音乐疗法、注意力转移法、深呼吸法等对患者进行疼痛干预。疼痛剧烈难以耐受者,遵医嘱酌情使用镇痛药物。还可配合热敷、按摩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疼痛度,消除或改善患肢肿胀症状。此外,疼痛对患者休息睡眠、心理均构成不良影响,应善于观察,及时给予疏导,以言语鼓励、安慰及健康知识的宣教,帮助患者认识到良好心理状态对疾病治疗的促进作用,从而乐观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2]。

1.3 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护理前、后两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分值0~10分,评分越高,则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兩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且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疼痛是骨科创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与其他病情引起的疼痛相比,骨科创伤患者疼痛级别相对较高,因而如何缓解疼痛症状、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镇痛措施、应用何种疼痛护理方法是骨科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疼痛护理管理倡导最大限度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疼痛感、不适感,通过疼痛护理计划的制定、落实、追踪,一系列疼痛护理方法及干预措施,帮助患者克服心理压力,缓解生理上的痛苦,以最佳身心状态来面对和正视创伤疾病。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疼痛护理管理的干预组,护理后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创伤骨科病房护理实施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干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芳君,骆淑玲,翁金金.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2):64-66.

作者:刘晓琴

骨科疼痛护理医学论文 篇2:

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疼痛护理配合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的效果及价值。方法:收集80例于2019年1月至12月进入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接受护理干预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手术期间接受常规护理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接受疼痛、心理护理干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回顾分析并比较患者疼痛程度、心理状况等改善。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焦虑(SAS)、抑郁(SDS)评分及疼痛(VA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焦虑、抑郁、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及疼痛护理有效缓解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配合度,护理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护理;心理护理;疼痛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股骨颈骨折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老年人是股骨颈骨折的高发人群,主要是由于老年人的骨质疏松骨强度明显下降,人体股骨颈结构较弱,髋周肌群退变,但髋部受到应力较大,从而导致老年人的股骨颈非常脆弱,容易骨折[1]。股骨颈骨折主要采用手术治疗,但是由于老年患者机体功能退化,恢复较慢,因此,需加强心理护理和疼痛护理。本文就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的护理模式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以护理方法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40例,男女各20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为(70.81±5.19)岁,致伤原因:13例车祸伤、10例高处坠落伤、12例跌倒伤、其他5例。骨折位置:左侧21例、右侧19例。观察组40例,女性17例、男性23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为(71.13±5.28)岁,包括8例高处坠落致伤、15例车祸致伤、15例跌倒致伤、2例其他致伤。左侧骨折18例、右侧骨折2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骨折位置、致伤原因等方面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老年患者(≥60岁);均采取手术治疗;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资料保存完整。

排除标准:严重意识、语言障碍者;严重精神疾病者;并心、肝、肾等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恶性肿瘤患者。

1.3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给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操作者资质、操作、并发症、注意事项、护理等相关知识,若患者普通话水平较低,应有家属在旁边为其翻译,加深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治疗依从性;②术前准备,如嘱咐患者注意休息、指导饮食等;③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监测;④术后护理,术后同样也要严密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是否出血、渗液等情况,一但出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处理;⑤用药和饮食指导,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为患者介绍药物的功效、剂量、副作用和注意事项等。为患者制定饮食规划,保证营养摄入均衡,可制定科学饮食小册子,册子里有食谱及注意事项,并把册子赠与患者[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实施心理护理和疼痛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心理护理,先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社会地位、既往病史、经济条件等,评估患者的真正需求,并在围术期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术前详细健康教育,加深患者对疾病的了解,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等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嘱咐家属多鼓励、安慰患者,给患者更大的精神支持,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术中,护理人员全程陪在患者旁边,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整个手术过程中,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减轻其恐惧、紧张等不良心理,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及降低不良反应、并发症等。术后根据患者的家庭經济水平,为患者调配合适的治疗用药,把用药时间、剂量等详细告知患者及家属,让家属共同监督患者服药,详细为患者解释术后的一些并发症因素,让患者注意避免,不能从事繁重劳动,清淡饮食,作息规律,定期复查。②疼痛护理,首先成立疼痛护理小组,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疼痛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其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观察疼痛部位、持续时间、症状等,并分析其诱发因素,并进行针对性护理,如:协助患者变换体位、放置软垫、按摩肢体、肌肉放松训练等,或者通过书籍、轻音乐、电视、视频等方式转移患者注意力,若患者疼痛剧烈,应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进行止痛[3]。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的疼痛及心理评分变化。①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SAS标准差的分界值为50分,其中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重度焦虑>70分。SDS标准分为53分,焦虑程度包括轻度(53~62)分、中度(63~72)分、重度>73分。②疼痛评估则分别在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7d、15d、30d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测评,分值为0~10分,得分越低,则表示疼痛程度越轻。

2 结果

2.1心理状态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的各项评分都有显著降低,但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疼痛程度评分变化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干预后随着时间变长,疼痛评分也随之降低,观察组在干预后7d、15d、30d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在骨科临床较为常见,究其原因,可能是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骨质疏松等因素所致[4]。股骨颈在人体中起到全身承重的作用,解剖结构复杂,生物力学特殊,手术是临床常规治疗手段,但大量临床发现,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容易发生骨折难愈合的现象,一个原因是患者因素,另一原因可能是在治疗过程中缺乏科学有效的护理,因此,有学者认为,术后对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恢复,提高预后效果[5]。

本研究中,针对老年人心理承受能力差、术后恢复慢、疼痛时间久等问题,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心理护理和疼痛护理,结果发现,加强心理护理和疼痛护理的观察组,负性情绪评分和疼痛评分明显降低,且都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结果提示,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可有效缓解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和负性情绪,究其原因,可能是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中,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消除患者心中疑虑,增强治疗信心,从而有效缓解焦虑、烦躁等情绪,同时再联合疼痛护理,通过按摩肢体、转移注意力等疼痛处理方式,有效提高患者耐受力,有效缓解疼痛。张玉[6]认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疼痛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老年患者身体机体衰退,术后疼痛时间长可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甚至影响治疗效果,术后疼痛是直接导致患者不适,而又引发患者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因此,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需重视心理护理及疼痛护理。黄旖[7]在疼痛护理的研究中发现,很多医护人员认为术后疼痛是正常现象,只会导致患者不适。没有真正认识到疼痛对机体的损害,导致疼痛影响疗效及预后效果[8-9]。因此,需重视术后疼痛护理干预。

综上所述,早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联合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可有效缓解疼痛及负性情绪,提高护理依从性,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恢复时间,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敏, 张婷, 王秋芳. 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心理状态的影响[J]. 贵州医药, 2020, 44(4): 669-670.

[2] 任云春.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89): 269.

[3] 侯丽杰, 李冬云, 薛丽娟, 等. 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对四肢骨折患者负面情绪及术后疼痛的影响[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 27(15): 146-147.

[4] 來江蒙. 心理护理教育对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分析[J]. 心理月刊, 2019, 14(14): 48.

[5] 陈红满, 陈红, 赵德群, 等. 股骨颈骨折患者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当代医药, 2019, 26(3): 199-202.

[6] 张玉. 术前疼痛护理管理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康复护理训练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 11(24): 245-246.

[7] 黄旖, 利心情, 谢辉.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的效果探究[J]. 当代医药论丛, 2018, 16(15): 215-216.

[8] 郭秀蓉, 叶青. 综合优质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现代实用医学, 2018, 30(9): 1251-1252, 1259.

[9] 刘丽华, 王志斌, 张秀燕, 等. 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式探讨[J].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22(1): 54-57.

作者简介:钱孟林(1992.04-),女,汉族,安徽省池州市人,大学本科,铜陵市中医医院骨伤科。

作者:钱孟林

骨科疼痛护理医学论文 篇3:

规范性疼痛护理对骨科脊柱手术后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摘 要】目的: 探讨与常规疼痛护理相比,规范化疼痛护理对骨科脊柱手术后患者是否有更加有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 2017 年 6 月至 2018 年 6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骨科脊椎手术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象,随机将这 90 例患者分为规范性疼痛护理和常规疼痛护理组,分别采用规范性疼痛护和常规的护理两种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疼痛评分,睡眠时间以及康复时间等评价指标。结果: 与常规疼痛护理组相比,规范性疼痛护理术后的疼痛评分更低,睡眠时间以及康复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我院进行的常规的疼痛护理相比,规范化疼痛护理对骨科脊柱手术后患者有更加明显的缓解作用,表现为疼痛评分更低,患者的睡眠时间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患者可以更早的进行康复锻炼,使得康复锻炼的时间有一定的延长,对对骨科脊柱手术后患者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骨科脊椎手术患者,规范性康复。

在进行了骨科脊柱手术的骨科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手术后疼痛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缩短治愈时间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同时也是医院工作人员和患者家属评价医院护理服务的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疼痛护理受到患者、家属和医务工作者的高度关注。对于骨科手术患者,为了有效缓解术后疼痛症状,促进早期康復训练,有必要对护理干预进行规范化。

临床医学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开始转变为主要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同样在护理方面,以以患者为中心的规范化护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疼痛是骨科脊柱手术后的患者最常见的主诉之一,因此在手术后的护理环节中,在护理原发病不在复发的基础上,对手术后的患者进行镇痛护理也是护理工作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2]。我院在近一年以来一共收入了80例骨科脊柱手术患者,对其进行规范性疼痛护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入的进行了骨科脊柱手术的90例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手术后的疼痛护理中,分别对其进行常规的疼痛护理以及规范化的疼痛护理,其他的饮食,用药等方面的因素保持一致。规范性疼痛护理组平均年龄是43±1.9岁;常规疼痛护理组平均年龄是41±2.1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之间等一般资料之间没有比较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本研究的患者标准

年龄在30-60岁之间,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做过骨科脊柱手术,无神志异常或者精神异常者,无骨科脊柱手术之外的其他并发症,长海痛尺评分≤5,同时患者以及家属对本方案的研究均有详细的了解,并且自愿签署本研究所涉及到的知情同意书,同时本院的伦理管理委员会认可并且批准了本方案的研究内容。

1.3 方法

常规疼痛护理组采用本院骨科脊柱手术后患者的常规护理方法,规范性疼痛护理组在常规疼痛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规范性疼痛护理方法,与患者的主治医师讨论指定无痛护理流程,具体的方法为:首先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及其家属普及规范化疼痛的基本知识,治疗疼痛的方法以及对疼痛评估的方法,让患者及其家属对疼痛有初步的认识,这样可以让患者以及家属了解和积极参与规范性疼痛护理中来,加快规范性疼痛护理的实施管理。疼痛指标的评价:在患者做完骨科脊椎手术后,麻醉剂完全消退后的6小时内对患者完成首次的疼痛评分,在之后的时间内,在每天上午的特定时间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分,睡眠时间的以及康复锻炼时间的记录。对于规范性疼痛护理组,医护人员需要定期给患进行心理辅导和护理,从医学专业的角度对患者进行心理暗示以及心理支持,使得患者在干净的环境中保持愉悦的心情。

1.4 观察指标

分别在每天的特定时间,对2组患者疼痛进行标准化的评分,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每天的平均睡眠时间及进行康复锻炼的时间。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所得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以P<0.05认为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在规范性疼痛护理组和常规疼痛护理组干预进行之前,两组之间疼痛评分、睡眠时间、康复锻炼时间之间的差异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 > 0. 05)。规范性疼痛护理组在护理干预后的疼痛评分为2.18±1.13,与干预前相比有明显的缓解疼痛的组作用,而常规疼痛护理组在护理干预后的疼痛评分为3.51±1.04,与干预前相比有明显的缓解作用。规范性疼痛护理组睡眠时间为(4.68±1.07) h,康复锻炼时间为( 53.19±12.57) min,分别长于常规疼痛护理组的 (3.28±1.19) h、(42.98±15.21)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说明规范性疼痛护理对骨科脊柱手术后的患者的疼痛具有比较明显的缓解作用。具体的数据统计见表1。

3 讨论

患者进行骨科脊柱手术之后,出现一定的疼痛是手术后的正常现象,但是会随着患者身体素质等个体差异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疼痛感,骨科脊柱手术患者通过不同的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疼痛症状,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护理干预的目标之一。许多临床研究表明,骨科基准手术后患者的规范化疼痛护理能有效减少术后疼痛,增加患者睡眠时间,增加康复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临床康复效果[3]。规范化疼痛护理模式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科学评估术后疼痛,然后通过心理咨询等实现优质护理,让患者积极参与疼痛的管理,确保疼痛治疗的有效性,让他们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增强患者的信心,从而实现身心健康,获得理想的护理效果,增加患者及其家属的认可度。

参考文献

[1]杨静.规范化疼痛护理对骨科脊柱患者的作用分析[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4):205-206.

[2]刘林,许勤,刘梅.规范化疼痛干预对骨科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3):2181-2184.

[3]邓庆芬,汪文录,李兆全.系统护理干预对脊髓脊柱术后脑脊液漏患者预后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16):139-140.

作者:范媛媛

上一篇:科学领导科学发展论文下一篇:民事诉讼模式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