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结构职业教育论文

2022-04-19

职业教育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的产物。我国当前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在这个时期大规模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职业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改善民生需要职业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新型农民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同样需要职业教育。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教育结构职业教育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结构职业教育论文 篇1:

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 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关键词〕 职业教育;发展;教育结构

〔文献标识码〕 B

一、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生对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强,高中阶段教育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在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过程中,由于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到位,在管理、经费、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造成了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严重不协调局面。而要满足广大学生对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就必须优化和调整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笔者所在的酒泉市肃州区人口、初高中在校学生人数均占全市的35%左右,是全市人口、在校学生数最多的县区,本文就以肃州区的情况为例,阐述个人观点。

由于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严重失衡,不但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发展,同时对民办高中也是一种极大的打击。对中等职业学校而言,由于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严重不足,办学条件普遍较差,再受到大规模普通高中冲击、大学扩招、普高升温等因素的影响,招生十分困难,办学规模难以扩大,发展停滞不前;对民办高中来讲,在生源总数一定,收费较高的情况下,必然造成生源缺乏;对普通高中来说,学生数量过多,班额过大,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这也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中阶段教育结构调整的思路

政府应加强对高中阶段教育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大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人、管理和宣传力度。采取减少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人数,初中毕业后分流和普通高中高一后分流等措施,逐步压缩普通高中教育规模,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将农村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公办职业培训学校合并成立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同时,引导民办普通高中向职业高中转型,支持民办培训机构发展,逐步形成公办和民办共同发展,学历教育和短期教育相结合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

三、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利条件

1. 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力度加大。2005年11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在高中教育阶段,要坚持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并重、协调发展。‘十一五’期间,要重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使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在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务院、甘肃省委、省政府都把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确定为“十一五”期间职业教育发展的重点。国务院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人100亿元,国家重点扶持建设1000个县级职教中心,100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400个装备水平较高的实训基地。甘肃省政府决定,“十一五”期间新增职业教育投入1亿元。同时,要求从2006年起,城市教育附加费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一般地区不低于20%,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不低于30%,以用于建设30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60个实训基地,并开展职业学校师资培训。良好的发展政策和大量的经费投入,无异给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2. 社会需求为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首先,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高中阶段教育自身需求的增强,这些都要求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其次,要提高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必须要有一大批接受过职业教育培训的技术工人和高素质劳动者提供技术和智力支持。

最后,促进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也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就业问题一直是各级政府不容忽视和必须解决好的问题。而劳动者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低,缺乏技能是就业的最大障碍。要促进城镇下岗职工、待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就必须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对他们进行职业技能培训。

3. 广大家长和学生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同程度有了很大提高。近年来,大量大学生无法就业,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徘徊不前,而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却能顺利稳定就业,在现实面前,更多家长、学生不再盲目追求高学历,对升学、择业的认识更加理性,许多的学生进入到中等职业学校学习。

4.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中等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努力,办学思路更加清晰,办学定位更加准确,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更加合理,办学条件、教师队伍素质正在逐步改善和提高,学生就业渠道更加畅通。上述因素都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机。

作者:杨国俊

教育结构职业教育论文 篇2:

整合教育结构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的产物。我国当前正处在工业化中期。在这个时期大规模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职业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改善民生需要职业教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以及新型农民和新生代农民工的成长同样需要职业教育。为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作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策,到2020年,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战略目标的基础上,总体上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这为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但是,在教育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却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例如,初中毕业后按学习成绩进行分流,成绩好的念普高,成绩差的分流读职高;分流的结果是,普高红红火火,职高冷冷清清,成绩差的也想办法挤普高,挤不进普高的干脆就弃学。职业学校只剩下校址、设备、师资,却少了学生。由此可见,这种把50%的初中毕业生分流到职业高中从事技能性学习的做法,让未成年人在早期就烙下人生无希望的心理痼疾,种下自己作为一个人已无价值的痛苦种子。此举,未考虑到家长及未成年人的历史和现实的具体需要,未考虑到家长及未成年人的这一痛苦心理,未能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也未很好地体现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大部分被分流的学生,不管国家给多少补助,他们仍然是不读职高的,这几年农村职业学校特别是农村职业学校招生困难的现状就是明证。这种现象的产生既有社会存在方面的问题,又有社会意识方面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职业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增长速度缓慢,办学条件相对较差,专业门类不全,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建设不相适应,致使职业教育办学魅力不足。二是经济滞后。这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我国部分农村人均收入很低,大部分人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后,再也无经济能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于是,不得不散流于社会,以出蛮力为生,因而凝成了我国大批素质低下的劳动力。三是渴望就业而就业难,没有实惠。老百姓认为,花一大笔钱浪费三年的时间读完职高后如果不能就业(一方面国家不安排工作领取工资,另一方面很难找到标明自己荣耀的工作),还不如早早去打工、赚钱。四是老百姓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受“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及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认为读书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身份、提高自己的地位、摆脱贫穷的处境,只有读完普高考上大学以后,才能高升发财、光耀门庭;而读完职高后依然是百姓,既花钱又不能改变自己的身份、提高自己的地位,无法体现人身价值,觉得读职高低人一等,受人歧视,前途渺茫,无所适从。五是近年来的普高扩招,使很多人产生了误解,把扩大内需扩大选拔人才的教育之举,看成是轻视职业教育,这也给职高招生带来巨大冲击。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为了实现公平,满足人民历史的和现实具体的对教育的需求,很好地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一线教师,本人认为应在《纲要》的框架下,从教育层次及结构上进行改革,从教育年限及教材设置上去改革,把职业教育纳入成人教育,改变那种已不适应经济基础体现教育意识的教育结构,建构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的教育形式,从而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先进性。

一、从教育的年限设置及结构整合上着手

从长远来看,要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同时也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及高尖端的核心人才,就必须要在改革现有高等教育的结构体制、调整现有教材的前提下,把教育划分为未成年人教育(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及成人教育两大段来进行操作。未满16周岁前为未成年人教育,满16周岁后为成人教育。未成人教育分为三阶段,即学前教育(三年)、小学教育(六年)和中学教育(四年)阶段,国家普及包括学前教育三年、小学教育六年、中学教育四年的十三年义务教育。取消初中、高中的分段,把现有的初中、高中整合为学制四年的中学(原有的初中学校继续招生,学习二年,余后两年学生转入现有的高中部学习二年;部分有条件的中学可完成四年一贯制的中学教育),降低中小学阶段的学习程度,转而注重基础知识、思想道德的教育,提高综合素质。中学毕业后,进入成人教育阶段。成人教育在取消现有专科设置、只设置本科的前提下分流为五个部分(包括五部分):①学术性本科教育(取消学术性专科设置),招收中学毕业后学业成绩好的学生,学制设置为六年时间,让被培养的高尖端人才相较于技术性人才多有两年的学习时间,保证高级学术性人才的学习时间不少19年(含学前教育),把原部分高中阶段应学习的知识,放到学术性大学来学习。②技术性本科,招收中学毕业后有特长(含艺术性特长)、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学制设置年限为4年,以保证高等技术性人才的学习年限不少于17年(含学前教育)。国家在短期内对职业技术性本科教育进行补助,逐步取消现有的专科设置,把所有的高职专科和学术性专科改为4年制的技术性本科,以增加职业技术教育的魅力。在扩大技术性本科招生容量的同时,限制学术本科的招生规模。③不能升入学术性本科或技术性本科的学生,就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综合培训二年,以保证一般性技术人才和普通劳动者的学习时间不少于15年,期间不开展(或少开展)文化课教学。在接受职业技术教育2年培训结束后学生正好满18周岁,可以再招考部分优秀学生进入技术性本科深造二年,其余的就参加就业,成为有文化技能的普通劳动者。国家在短期内对中等职业技术性教育进行补助,同时整合各种职业教育培训,把短期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驾驶培训等纳入一体化培训,治理那种单位办学校,人人搞培训的混乱现象;④18周岁后参加就业的人员,在工作之余,可继续参加电大、网络教育等继续教育,得本科文凭(取消专科设置),提升自己。⑤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划出部分高校专门培养研究生,由国家教育部直管,其他的大学由各省自管。凡具有本科文凭(包括技术性本科、学术性本科、继续教育性本科)的均可选拔为研究生继续学习。国家为了培养高尖端核心人才,应增加高尖端核心人才的学习时间,并长期进行经费补贴。

教育年限的设置与整合如下图所示。

二、教育的年限设置及结构整合的意义

(1)这种用十三年的时间来普及义务教育、实现教育公平和均衡的做法,这种在学生进入成年人(已满16周岁)后再进行分流,把职业教育纳入成人教育的举措;这种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的理念,满足了家长及未成年人的历史和现实的具体需要,让学生及家长满意,使学生心甘情愿地自觉地进入技术职业学校学习,有利于发展、壮大职业教育,有利于改变那种已不适应经济基础的教育意识及体现教育意识的教育结构,树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教育意识,建构体现新教育意识的教育形式,彰显社会主义教育的先进性。

(2)根据现阶段人民群众经济困难的实际,在短期内对参加职业技术教育学习的学员进行补助,有利于发展职业教育,也体现了社会主义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的社会优越性。从长远来看,到2020年后,在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达到一定的满足之后,限制学术性本科的规模,扩大技术性本科的规模,只对学前教育(三年)、小学教育(六年)、中学教育(四年)的十三年义务教育和学术性本科及研究生以上的教育实行免费,有利于集中资金,发展和培养高尖端的核心人才。

(3)取消初中、高中的分段,把原有的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整合为中学四年。降低中小学阶段的学习程度,有利于注重基础知识、思想道德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满16周岁后(16周岁是人身发展规律必须遵循的分水岭),相较于原来的18周岁提前两年进入不同类型的大学学习,有利于学生尽早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步入适合自己才能发展的轨道,以保证国家多种人才使用的需要;把学术性本科的学制设置六年时间、把原部分高中阶段应学习的知识放到大学去学习,既有利于保证学术性人才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为研究生以上的高尖端核心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有利于减轻技术性人才的学习负担,使其放下包袱,集中精力和时间钻研技能性知识和进行技术性实践。

(4)把政府办教育的职能分开。县级人民政府只管未成年人教育,有利于集中资金、时间、精力来保证教育的公平、均衡。中等技术性成人教育由地(市)级人民政府管理(实行省直管县后由省级人民政府统筹),这样既拔高了职业技术教育档次、增加了职业技术教育的魅力,同时也有利于统筹职业教育的发展,避免县级政府办职业技术教育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强化地(市)级政府同企业合作的优越性。学术性本科、技术性本科、继续教育均由省级政府管理,有利于结合实际。研究生以上的教育由国家教育部直接管理,有利于保证高尖端核心人才的质量(或者学术性本科和研究生以上教育由教育部直接管理)。

(5)整合中等职业教育培训,建立县级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构建职业教育体系,这有利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实现新型农民、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培训,以实现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的全覆盖的职业教育权利,保障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有利于以教育公平,进而促进社会公平、社会和谐,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科学发展之举。

作者:梁明翠

教育结构职业教育论文 篇3: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优化的基本路径

摘 要:现代教育过程中,特殊教育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培养残疾学生的知识和生活能力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是指职业教育各个部分的组合方式和比例关系,包括专业结构、层次结构以及类别结构等内容,针对“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作了回答。本文主要从现阶段国内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存在的问题入手,针对教育结构优化的基本路径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优化;基本路径

通过对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结构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采用切实有效的优化路径,对于有效开展特殊教育,大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工作,提升整体教学水平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一、现阶段国内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已经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有助于积极开展残疾人教学培训工作,但是受管理方式、政策实际执行情况以及实施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教育结构还存在一些问题。

1.教育类别结构不平衡

我国特殊教育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将重点放在了保障义务教育方面,通过扩张规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残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但是,当前特殊教育学校职业结构和特殊教育发展之间不协调。受管理体制、办学条件以及办学理念的影响,特殊教育学校与普通高中之间也存在着不均衡情况。

2.層次结构和专业结构方面不协调

不同阶段的学校设置不合理,层次结构方面没有完全切合残疾学生的实际情况,专业结构方面也没有充分结合现阶段市场经济的就业导向需求,给现阶段特殊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不利影响。

二、优化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的有效路径

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全面培养优秀人才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在工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积极优化现有的教育结构,促进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有效提升。

1.做好科学理性的规划工作,切实扩大职业教育规模

要想优化现阶段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结构,提升教学水平,最为重要的是不断提升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规模,为更多残疾学生提供学习机会。

首先,明确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目标。按照当前国家特殊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和相关规定,在发展义务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开展特殊教育工作,促进两者的一体化发展。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按照发展目标制订相应的教学发展计划,促进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能与中等职业教育保持发展步调一致。其次,积极加强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工作。国家财政要予以有力支撑,划拨充足的资金,为开展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工作提供资金支撑。同时,当地政府应积极开展融资工作,提升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增加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再者,不断扩大在校学生的规模,促进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资源得到最大限度发挥,切实提升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水平。

2.做好科学定位工作,形成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有序的层次结构

要想充分发挥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工作的优势和作用,教师需要对初职和中职学校的功能进行科学合理的定位,促进这些职业学校有效开展教学工作,形成有序的层次结构。按照学校层次结构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置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按照就业性和主导性的方向,积极划分具体的学校结构层次。同时还需要构建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体系,积极开展普及教育工作,为残疾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使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三、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育类别结构不平衡、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不协调等。针对这些情况,想要实现职业教育结构的优化效果,教师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手段,科学理性地规划工作,切实扩大职业教育规模,做好科学定位工作,形成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有序的层次结构,推进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刘俊卿.发展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教育的机遇、挑战及策略[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6):100-103.

[2]董金月.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甲、乙两所特殊教育学校为例[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3):245-246.

[3]武杰.引入部分特奥运动项目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以泰安市辖区特殊教育学校为例[D].济南:山东体育学院,2014.

[4]蔡翮飞.学校社会工作介入高等特殊教育的路径分析——借鉴“美国学校社会工作模式”[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 31(10):81-83.

[5]冯元,岳耀蒙.我国公益创投发展的基本模式、意义与路径[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28-32.

(责任编辑:陶 静 闵 婕)

作者:杜丙安 胡秀娟 王晓慧

上一篇:农村金融机构研讨论文下一篇:韩国高等职业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