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非专业书法教育教学论文

2022-04-29

摘要:基于同济大学“融合中西”“设计创新”的风景园林专业传统特色教学理念,衍生出“大工程观”人才的培养理念提升。通过梳理“融合中西”“设计创新”“大工程观”教学理念的培养方法提升,将教学理念落实在4项教学内容的建构和完善中,详述了各教学内容的具体实施手段,以此来全方位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及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大学生非专业书法教育教学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大学生非专业书法教育教学论文 篇1:

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教学的创新

[摘要]文章本着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理念,提出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教学创新的措施,如重视艺术课程,强化基本技能训练;创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层次;拓展课堂教学,创建新型教学方式;加强教学创新延伸,优化课程评估体系等。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艺术课程 教学创新

[作者简介]杨红英(1967- ),女,辽宁兴城人,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舞蹈教学。(辽宁 葫芦岛 12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2011年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教学创新的思考与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ZJJX11ZY010)

学前教育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教育领域,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艺术教育课程在幼儿教育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在艺术课程教学实践中,教师之间如何形成教学合力,共同探讨,促进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值得我们研究。

根据教育部“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到2015年学前教育实现普及和规范发展,让适龄儿童都能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的大教育目标,结合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及相关院校该专业艺术课程教育教学研究实际,本着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的理念,提出关于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教学创新的研究与实践,以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专业发展。

一、重视艺术课程,强化基本技能训练

艺术课程的开设,是学前教育专业必要的教育内容,也是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重视艺术教育课程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培养幼教一线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一定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具备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开展幼儿教育的职业技能和艺术教育能力的师资。艺术课程主要包括:乐理与视唱练耳、乐器演奏、声乐、舞蹈、绘画、手工制作等。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获得一定乐理知识,掌握钢琴、歌唱、舞蹈、体操、绘画、制作玩教具、童话剧表演等技能技巧,具有向幼儿进行弹、唱、跳、画、做、说、教、表演等综合艺术教育教学的能力,再加上学生又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专多能的多元化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以满足幼教事业发展对人才的多方面需求,使学前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成为“应用型”“艺术型”“双师型”“现代型”特色类型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学前教育理论+专业技能+艺术特长”加强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缩短学校与社会的距离,实行多证书制度,结合专业课的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专业技能考证(如钢琴弹凑、弹唱等级测试,舞蹈、声乐等级测试等)和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有利于毕业后开展幼儿教育教学工作,也利于提高教育区域的人才素质。这样,强化艺术课程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优化结构、突出优势,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学前教育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目标。

二、创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层次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课程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的“教”是以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主要手段,学生大多以被动接受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它的教学理念以教师的“教”为主体,它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没有把学生获取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和能力作为教学的中心。虽然学校的艺术课程教学改革在稳步推进,但要真正实现教师把课堂教学变成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的差距还很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巩固和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被动接受、从属依赖的地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受到某种压抑。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实现从“教”向“学”转变,实现“知识授受”向“问题解决”转变,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和建设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知识是载体,能力是目标,改变注重“知识传授”到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培养;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学生“学”为中心,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偏重艺术知识技能传授的逐段递进转向强调学生的艺术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培养。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执行者,一个优秀的教师团队是教学创新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作为组织、引导教学过程的教师,首先,要具有教学创新观念,教师应具备积极进取的价值观,引导、探究和质疑的科学观,发展、变化的哲学观,平等、分享的民主观,关爱、激励和真诚的学生观以及灵活、宽容的教育观。只有这些观念扎根教师的心中,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教学创新才能落到实处。其次,师资结构应该是多种学科背景的,尤其具有海外授学背景的。例如,我院青年教师赵蕊毕业于韩国梨花女子大学研究生院音乐教育专业,在就读硕士学位期间又在韩国巨济大学的幼儿教育系进修学习,并且对该大学与我院的学前教育专业进行比较研究,同时对美国等其他国家的相关专业进行研究,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学前教育发展方向、研发课程体系及标准。这样可以做到实现学科交叉、文化交融,把单一学科教学方式进行多学科融合渗透,进行教学创新观念的异同辨识。能够拥有组建一个观念活泼、创新能力旺盛的教师团队,才能以教师为表率来影响学生。而具有不同学科(艺术课程的所有学科)学习背景的教师针对同一课题,可以从不同视角来分析、研究,取长补短,全面系统地进行专业教学。另外,聘请专职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优秀骨干教师,给学生举办讲座,并且鼓励教师走出课堂参与到教育实践的第一线,去幼儿园考察、观摩,不断积累经验、开阔视野、更新知识,从而提升教学层次,真正做到“教、学、做”相结合。

三、拓展课堂教学,创建新型教学方式

艺术课程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知识的教学,具有教学投入较高、培养周期较长、短期内很难见效的特点,而且艺术课程教学具有实践性强、个人参与度高等特点。因此,艺术课程教学要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突出艺术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明确艺术课程教学的培养方向,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市场需要和学校(幼儿园)发展需要,努力将艺术课程教学的技能型教育转换成创新型教育。课堂教学创新要做到:教师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艺术专业综合能力;教学过程是主动积极、生动活泼;教学方法是启发内因转化;教学环境是和谐愉悦共振。课堂教学应该是一种民主开放、师生平等、讨论互动的过程,这种师生合作的课堂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学习品质。艺术课程教学要注重突破权威、彰显个性,努力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让学生在一个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中学习,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注重人人参与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艺术灵感。例如,画(画)、讲(故事)、编(儿歌)、制(做手工)的课堂教学。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与应用,给艺术课程教学带来了全新的风貌,尤其是在学习舞蹈、编排舞蹈,声乐训练、演唱音乐会,欣赏建筑、雕塑作品时,计算机可以取代教师教学的许多工作,改善了以前教学资料短缺,只能靠教师讲解的教学方式,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更富活力和吸引力。因此,教师必须要牢固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创新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环境。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及网络技术,增强学生参与教师教学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增加艺术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和针对性,提高艺术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我院的钢琴、声乐、舞蹈课堂教学积极采用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优化现代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多姿多彩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享受学习、创造学习,这将是艺术课程教学创新发展的必然。例如,在声乐和钢琴的教学中,对中外钢琴曲、中外经典声乐曲目的学习时,把中外民族风情影像、图片展示给学生,学生对音乐语言的认识和把握能力就可以得到提高。在民族音乐的欣赏与聆听中,能让学生对民族音乐艺术理解的情感产生共鸣。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可使教材以形象、生动、直观的画面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和理解,便于掌握和记忆。这样不仅减少了教师教学示范的次数和强度,又能提高教学效率和水平。例如,在舞蹈教学中,利用MIDI等现代音乐技术进行舞蹈课堂教学组合的伴奏,创新舞蹈音乐伴奏教学。选取不同风格的音乐参与到舞蹈基本功训练课的音乐伴奏中,使枯燥的基本功训练课在音乐的渲染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肢体语言的感受和理解,促进教与学的互动与交流。

四、加强教学创新延伸,优化课程评估体系

为适应社会多样化人才的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智力才能发展,我们增加了10门专业选修课程,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促进个性发展和特长的形成。课外训练是学生技能学习和掌握的基本途径,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组织兴趣活动小组(合唱队、舞蹈队、摄影、绘画、书法等)、社团组织等各种第二课堂活动小组和社会实践活动小组,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锻炼学习,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类型、各种级别的展演活动。在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活动能力、检验专业技能技巧。其中,寒、暑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制度化,组织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同时,锻炼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质和能力素质。

教学评估是对“教师教、学生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检测与评价,我们不仅做到课堂教学创新的延伸而且还在教学评估上作了优化和调整。改变以往单一的、重结果的课程评估体系,重视对艺术课程学习所展现综合素质能力的考查。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将考试评价单一性变成多元化、立体化,由单一考试测验比赛选拔等的评价方式转向着眼于提高每个学生的艺术能力,尊重学生个性差异与程度差异的评价方式,艺术课程的教学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例如,舞台展演,我院每年都要举办校园艺术节及各种庆典活动的演出,在舞台上学生们充分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与专业技能,而且通过表演展示,同学之间还能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互相鼓励,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考评检测方式。

总之,课程是教育的载体,是其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课程水平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水平。通过以上对艺术课程创新的教学与实践,体现了教师教学的灵活化、多元化、智能化、现代化,促进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了教学质量和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杨世诚.培养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4).

[2]隋立国.把课堂还给学生[J].当代教育科学,2008(14).

[3]李菁.“以问题探究为中心的汇报交流教学”的选择与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5).

[4]王建.推进艺术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提高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几点建议[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0(1).

[5]张静.更新观念,提高多媒体教学的质量[J].网络科技时代,2007(8).

[6]郑健.中职学校艺术教学创新[J].湖南农机,2010(7).

[7]李睿,朱珺.数字多媒体技术对舞蹈教学的促进作用[J].艺术教育,2011(8).

作者:杨红英

大学生非专业书法教育教学论文 篇2:

融合中西的大工程观风景园林教学

摘要:基于同济大学“融合中西”“设计创新”的风景园林专业传统特色教学理念,衍生出“大工程观”人才的培养理念提升。通过梳理“融合中西”“设计创新”“大工程观”教学理念的培养方法提升,将教学理念落实在4项教学内容的建构和完善中,详述了各教学内容的具体实施手段,以此来全方位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及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程技术;大工程观;教学理念

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7-06-12

修回日期:2017-08-11

中国传统园林在全球独树一帜,是世界的文化瑰宝。但在全球化大潮下也面临着现代化洗礼,风景园林专业因此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学生对中国传统园林和西方园林一知半解,缺乏对东西方园林的准确理解和深入思考,易导致在设计中照搬照抄,缺乏创新能力,这将直接影响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师的整体素质,也会影响中国园林的现代化和特色化发展。因此,强调融合中西园林进行设计创新的风景园林教育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使中国的现代园林在全球化时代依然能够跻身世界前列。

“融合中西”“设计创新”的特色风景园林教学方法.是在秉承同济大学冯纪忠先生、陈从周先生优秀风景园林教学思想的基础上,基于夯实学生文化基础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双层视角,而设计出的体系化的特色教学理念及培养方法。通过中外园林史课程教学及国际化交流平台而形成“融合中西”教学理念,以及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教学及课外参访与社会实践而形成“设计创新”教学理念,建构风景园林工程技术教学方法及建立高水平高层次的校企共建平台而形成“大工程观”教学理念,旨在培养多背景、广视野、强实力的“大工程观”人才,使得学生具备国际化视野,创作出具有本土文化精神的现代风景园林新作品。

1基于原有教学理念的培养方法提升

“融合中西”“设计创新”“大工程观”是在同济大学风景园林专业三大教学实际案例(分别以中外园林史、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实践、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课程为核心的三大教学体系)基础上提炼的经实践检验有效的教学理念,三者互为引领、互为辅助、互为提升。在“设计创新”特色教学环节渗入“融合中西”“大工程观”教学理念,针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实践课程》实例,提出“六观(历史观、区域观、社会观、经济观、文化观、生态观)四论(规划过程科学、分析评价合理、规划成果专业、规划实施绩效良好)”以及“一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引导、启发、培育)五化(人性化、人文化、生态化、社会化、工程化)”的适应性教学模式,并且主张个人专项与小组集成相结合,规划设计前后互动反馈相结合,规划设计理念与工程实践互动反馈相结合.形成动态反馈的节链式教学提升过程。

1.1“融合中西”:开放包容的理念提升

“融合中西”作为一项具有国际视野开放包容的教学理念,相应的培养方法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中外园林史课堂教学,二是建立国际化交流平台。

依托《中外园林史》等课程,立足国际形成特色教学模式,提出一套特色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三大环节:基础模仿、比较提升、实践创新。每个环节均有相应的课程配备,形成特定的教学模式。

依托国际化大平台进行中西方双向交流,通过三个层面把握本专业前沿动态。其一,与西方高校合作,在教学内容、方法、安排、形式等方面充分协调配合,促进中西方师生知识互补与交流共融,进而增强整体课程的双方效益。其二,国外相关领域学者参与教学、讲座,传授国外先进设计理论和思想。其三,组织美国、英国、韩国、澳洲、日本、中国台湾等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来学校开展学生营或参加设计竞赛活动,提供一个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的平台,促进风景园林教学质量。也提高同济风景园林专业的国内外知名度。

1.2“设计创新”:教学理念的实践转型

理论教学之“体”在于真知传承,之“用”在于实践落实。“设计创新”的根本在于创新能力的激发,创新方向的把控,创新深度的界定。对此有正确认知之后方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鲜活助力。“设计创新”的教学理念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课程整合,二是特色教学。

课程整合而言,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实践》课程为主线,整合风景园林理论课程与工程实践课程,通过比较古今中外园林和不同设计项目案例来提高园林风格辨识及作图能力,增强规划设计功底。从分析到归纳、从专题到总结、从宏观到微观、从理念到落实等多层次地培养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融合“资源与保护”“规划与设计”“工程与技术”三位一体的学科与专业教学发展体系,在教学上全面体现风景园林的学科性质,凸显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三位一体、平台共享的同济特色。

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以“综合运用,有效实践”实现“全面评估,角色转型”的教学理念和目标,按教学与目标相对应的理念。提出“真题真做”“现场调查”“专题研究”“校企联动”的毕业设计特色教学,有针对性地对毕业设计教学提出具体实践要求。通过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实践》课程的全面改革,实现风景园林人才知识、人格、素质和能力(KAQP)的全面培养目标。

1.3“大工程观”:现代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基于当代风景园林工程实践的复杂化和综合化背景,建构风景园林工程技术教学体系。重点培养有广阔视野、多学科背景、创新能力等特质,能够驾驭规划设计领域的“大工程观”现代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体现在两个维度:一是建构风景园林工程技术教学体系,二是通过校企协作共建培养平台。

在教学实践中,时效性强的风景园林工程技术能使学生及时明晰掌握最新发展趋势和应用特点。“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二级学科是专业走向实践、落实于行业的重要实现途径。风景园林工程技术教学体系涵盖风景园林规划编制、政策与管理、法规与规范、信息技术与应用、建造工程技术、工程前沿实践等领域,并且尝试探索“工程”结合“生态”的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学科建设新思路。在教学中通过多层面的风景园林工程专业訓练,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专业价值观及专业精神,以成为具有责任心、是非观、专业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建立高水平、高层次的校企共建平台,采取“请进来一走出去”的双向策略,与项目合作方或用人单位进行联合课题,理论与实践的交流与互动。一方面“请进来”,主要体现在日常教学及毕业设计中的“教师评学”环节,邀请用人单位如中外设计公司、设计院等的专家进入课堂和研讨会,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讨论,评图和评审论文等,最终听取用人单位等多方意见,真实客观地评定学生综合成绩。此环节在毕业设计教学中占有绝对的比重。另一方面“走出去”,企业承担科研成果中试放大和产业化基地、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积极转化本系的科研创造性研究,并创造条件吸纳学生就业。学生到企业中去进行实践性参观与实习,在接触社会的同时能够锻炼专业能力、沟通能力等,从而促进校企双方建立更加紧密的产学研合作互动关系。

2教学内容的建构和完善

2.1《中外园林史》的现代改革化传承

《中外园林史》课程是风景园林教学体系中的基础理论教学,属于“融合中西”的教学特色环节。《中外园林史》课程教学有其根本性目标:学历史为设计,学理论为实践。通过比较古今中外、理论与实际,理性认知与感性认知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分析及创作能力,也深化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最终达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大工程观”培养,“转识为智”的跃迁转型。

现代改革化传承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增设实地教学课和主题讨论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改变传统编年史内容的教学方法,穿插专题授课,拓展学生知识面;与其他课程如文化类课程、历史保护类课程等互补,增强学生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实际应用能力。现代改革化传承体现在教学内容上,一是选取上海特色传统园林如方塔园、醉白池等,学生通过现场考察后从空间形态、文化指向等方面进行分组讨论、制图,指导教师分组负责团队指导,最后由学生在课堂上汇报总结对其观点、评价,老师点评指正。二是创新传统空间,包括用传统的造园理念解释其他领域的空间美学,如诗词、书画等,并鼓励课外研习中国传统艺术,如水墨画、书法、昆曲、评弹等。三是从近代和现代园林中提取应该传承与发扬的历史信息,以及应该摈弃的陈旧观念与非人性化空间,从而辩证全面地认知园林史概念。

2.2“景观原型”创作方法的设计训练

“原型”即原初意象,集体潜意识之浓缩印象,可分为自然原型与历史原型,是基于多元化背景下提出的塑造地域景观特色的设计方法。“景观原型”创作方法,即抽象事物的简易线条,表达设计的深刻内涵,属于“设计创新”教学特色环节。

“景观原型”创作方法主要应用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与资源保护等系列课程中。通过文本解读、经典考察和实践重构三个阶段,运用再现地域空间、转译地域符号等手法来还原历史实物或重构原始意向。如课堂中通过提取方塔园的宗教意识原型(包括其“七级浮屠”层数、红白相间的仿汉木构色彩、涵纳四季的四方朝向等),并以其为视觉中心进行收放、旷奥、曲直、人工与自然融合的园林造景,深入解释原型的创作及转译方法。

教学内容上,一是以培养“景观原型”创作方法为导向(主要运用在日常实践考察及“景观设计”课程中),将对地域、历史、文化的解读融入设计,在满足时代需求的前提下转译成景观空间。二是将“景观原型”方法作为一种相对固定的教学模式(主要运用在《中西园林比较》课堂教学中),通过还原历史实物、重构原始意向来转译地域符号、再现地域空间的固定模式,使学生更快更准地提取场地特有信息及价值。以上海浦东世纪公园作为教学案例,课堂教学中引入了法国、日本、德国、中国四种不同的设计方案,从不同的空间安排布局形式、元素运用等层面阐释不同地方的设计风格,并分析其对于本土而言的优势与劣势,教导学生如何从方案中提取出不同地方的设计原型。最后通过展示学生的课堂作业,综合评价其对地域“原型”的提取能力、认知解读及重构水平,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定位与调整下一步的“原型”教学方向及教学深度。

2.3主題化的创新思维培养

主题化的创新思维依托设计竞赛、课题研究等形式,通过某一特定场地及主题,培养学生整合性的场地空间处理能力,包括认知能力、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等,属于“设计创新”教学特色环节。

教学内容上,采用以主题或项目进行教学实践的形式,通过确立的主题或项目,配合教学内容模块,通过全过程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是以规划设计课程为主要对象,涵盖从大二到大四的课程设计,形成从风景园林单元素、多元素组合到综合应用系列化、主题化的教学内容。以城市新城区的公园设计作业为例,在实际考察的基础上,要求设计既能体现地方文化园林的风格和特征,又能解决大量的人流压力并满足游憩需要。该训练启发学生在考虑风景园林实际营造基本情况的同时,兼顾园林美感,创作出符合当代大众审美品味的园林设计。二是注重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相关资料的整合,以及设计内容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在实际应用中提高综合性设计创新思维。

2.4社会需求导向的实践操作

现代风景园林工程与技术问题的解决需要设计人员打破学科的界限,能够拥有多学科综合知识背景,才能有效应对现代风景园林工程实践项目的技术需求。充分结合本专业特征,以实地实例实况的社会需求为主导进行开放式教学。属于“大工程观”教学特色的切实落实环节。

教学内容上,一是通过建立多个教学实践基地,如“风景园林认识教学基地”“古典园林实习实践基地”“公园规划设计教学基地~住区景观环境教学基地”“城市开放空间教学基地”“风景园林总体规划教学基地”等,形成多类型、多空间、全方位的与课程教学相对应、相互补的教学实践场所。二是通过对社会需求导向的实践教学成果如教学计划的执行情况、课堂记录、学生作业、师生互动等的整理与汇编,实时总结经验教训,循环修正,形成一套成熟易学握的方法或模式,以书籍或论文的形式加以推广普及,亦是在更高层面回馈社会。

3结语

立足于国际大平台,引导学生从中西方园林的历史对比中多维度地理解中国园林与文化.并努力探索一套融合中西文化,进行传统创新的设计方法和思路,便于尤其是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领会风景园林的教学特色,掌握本专业的核心技能,从而培养出具备“大工程观”的全面应用型人才,这对于多元化时代中国特色的风景园林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作者:金云峰

大学生非专业书法教育教学论文 篇3:

高职院校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摘要]文章首先论述了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理念、原则和目标。然后分析了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容与实施:专业基础课程突出素质加能力;突出非遗文化特色,形成技能核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重在实习实训。最后阐述了建立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应遵循的原则,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的内容与实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非遗传承教育 课程体系建设

2017年3月由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明确提出,“支持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加强传统工艺专业建设,培养具有较好文化艺术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和开展研究”。注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发挥高职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的服务和促进作用,非遗传承与高职教育有机融合是大势所趋。非遗传承与高职教育有机融合是中国传统工艺振兴的一条有效途径。如何发挥高职院校的办学资源优势,有力地促进非遗传承,使非遗传承能够在高职院校“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关键。

一、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理念、原则和目标

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以技艺传承和岗位需要为依据,以专业技能培养为核心,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人才”,遵循“能力为本,学以致用”的理念。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在以“能力本位”课程观为主导的基础上,坚持科学性原则——提高综合素质,坚持实用性原则——形成职业能力,坚持发展性原则——形成核心能力,以及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具体目标是:

(一)满足非遗技艺传承和职业岗位的需要

非遗在高职院校的传承教育与传统师徒间的身口相传有所不同。院校传承教育的受众人数较多,要有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这就需要传承人与院校教师通力协作,根据传统技艺的内容和传承人的传承经验,分析技艺掌握所需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技艺传承发展应当具备的扩展性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相关的课程设置。在传承人的引领指导下,教师要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的非遗技艺,能够与传承人一起对学生进行技艺的操作教学和实践指导,并能独立开展非遗技艺的教学工作,以满足非遗技艺在高职院校传承教育的需要。

现代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主要包括岗位特殊能力和行业通用能力。岗位特殊能力是表现在每一个具体的职业、工种和岗位上的能力,它的适用范围很窄,难以满足现代行业相关岗位转换所需的知识和能力。行业通用能力是表现在一个行业或相近工作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行业通用能力使学生具有更广泛的职业适应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理论结合实践,做到学以致用

只重视职业操作技能的学习,既难以满足现代职业岗位的要求,也难以适应行业和学生自身长远发展的需要。非遗传承教育的课程设置,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突出对学生知识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具备快速适应职业岗位变化所需的能力。

(三)职业能力是核心

现代职业岗位要求劳动者能够在相关岗位之间进行转换,能够快速适应职业岗位变化。职业能力是对所学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运用,是一种可迁移的能力,是现代技术技能人才应当具备的核心能力。形成职业能力,首先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其次应掌握娴熟的专业技能并灵活运用。

(四)课程形成模块化

高职教育与非遗传承同样重在技术技能的传承,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高职教育将相关课程适当综合,形成專业基础课程、技能核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三大模块。课程模块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嵌入,有利于学生非遗技艺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容与实施

高职院校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要根据社会行业需求,紧扣人才培养目标,在基于充分的社会行业调查和科学预判的基础之上,使课程内容紧贴社会行业实践,能够满足非遗传承和行业生产的需要。

(一)专业基础课程突出素质和能力

非遗来自生活,源于民间,活态流变,代代相传。如何在高职院校的教学运行体系中,体现出非遗传承教育的可行性与实践性,选择能够与高职院校部分专业方向紧密关联的非遗项目,并将其切实融入课程开发之中,建设非遗传承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实施非遗传承教育的重中之重。专业基础课程是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的“源头”。以陕西艺术职业学院为例,在专业必修课程的教学中,围绕非遗主题调整专业设置,构建“传统文化引领、融入非遗项目”的专业课程体系。以陕西非遗项目中的传统民间艺术作为创作源泉,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理念,开发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符合现代审美需求、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课程。例如,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设置了民间工艺品(蓝田玉雕)设计制作和工艺绘画两个方向。其中民间工艺品(蓝田玉雕)设计制作方向的专业基础课设置,是在蓝田玉雕非遗传承人的直接参与下,根据技艺传承和学生就业发展需要制定的,主要包括白描、书法篆刻、传统纹样、泥塑基础、玉石雕刻基础工艺等课程。

在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首先,要注重基础,强化素质加能力,为技艺传承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要坚定传承非遗项目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做好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塑造。最后,要加强对传统民族文化元素的发展创新,善于捕捉社会、时代发展的需求,及时升级更新课程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手段,加强对学生实习、实训工作的指导。

(二)突出非遗文化特色,形成技能核心课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域和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和文化的缩影,具有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千百年来技艺代代相传。传承技术技能、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任务。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的当下,非遗传承与高职教育相结合,势所必然,相得益彰。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其制作技艺一直在民间流传,但由于科技和机械化生产的快速发展,大大降低了很多工艺品的制作成本。靠纯手工制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于工艺复杂,制作周期较长,制作成本较高,以及难以进行快速批量化生产,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这导致很多非遗项目传承人难以凭借手工技艺维持生计,年轻一代更不愿意去学习传承这些技艺,因此,很多非遗项目难以为继,濒临失传。深入挖掘富有陕西地方文化特色的非遗项目,牵手非遗传承人,将非遗传承融入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体系之中,突出非遗文化特色,形成技能核心课程,建设特色鲜明的非遗传承教育课程体系,既能提高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也能实现非遗在高职院校的有效传承教育。

以陕西艺术职业学院为例,美术系开设的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致力于培养能够传承与发展传统民间工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与很多民间美术类的非遗项目可以做到“无缝对接”。例如,民间工艺品(蓝田玉雕)设计制作方向,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和目标,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行业和市场调研。在此基础上,针对蓝田玉雕的行业、市场及技术人才培训发展的现状,充分听取非遗传承人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蓝田玉雕技艺传承的需要,遵循技艺传承的规律,合理设置专业课程,逐渐形成了以玉料辨识、蓝田玉雕工艺技法、玉雕图案设计和蓝田玉雕创作为主的技能核心课程。同时,根据蓝田玉雕工艺对技术的要求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授课做出了规范性要求。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和蓝田玉雕技艺的传承,美术系特聘蓝田玉雕技艺传承人寻琇琳作为学生实训课程的指导教师。

(三)综合实践课程重在实习实训

技术技能的传承重在实践练习,实践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形成的保障。以校内外的实训基地和传承人工作室中的技术实践为主要内容,以企业车间的参观实习为重要补充,附以非遗项目和技艺的调查研究,从多角度和多层次建立非遗传承教育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重视实践课程,加强校企合作,走工学结合之路,对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课程内容是非遗传承实践的升华。课程内容的设置要符合岗位工作实践和非遗技艺传承的要求,能够贴近学生未来工作的实际。应确保教学内容始终反映行业生产和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的需要,这有利于非遗技艺的实践练习与传承发展,使学生所学与非遗传承的工作实践相符合,做到学以致用。

2.邀请非遗传承人和行业专家直接参与实践课程的开发和设置。非遗传承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建设,立足于职业岗位的工作实践要求,离不开非遗传承人和相关行业专家的直接参与。高职院校定期邀请企业和传承人参与技能实践知识开发和课程设置,并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以为后续的专业教学提供支持和帮助,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传统技艺注重手工操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将非遗传承教育与专业课程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传承人工作室建设和相对应的专业教学实训进行对接,将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切实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中,实现现代设计与传统非遗技艺的完美结合。以传统文化为引领,以非遗技艺进行实践,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设计制造有效融合。充分发挥传承人工作室的功能,影响带动青年教师和学生进行技艺传承和创新发展。邀请非遗传承人及行业专家举办专题讲座和技艺展示,举办设计周、作品展;鼓励师生参加手工艺博览会等校内外的各种活动,丰富非遗传承教育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的内容。在教学实践中,在传承非遗的同时将其发展创新,转化为新的成果并推向市场,以此来检验非遗传承教育在高职院校的教学效果。

三、建立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一)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以评促学才能发挥考核评价的导向作用。考评是手段,促学是根本目的。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指标的制定应紧扣人才培养目标,按照课程标准、行业市场和职业岗位的实践性要求,严格遵循基础性、实用性和前沿性原则。(1)基础性原则。高职教育只有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综合素质基础,使学生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才能适应行业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多种需求,才能满足学生本专业深层次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对非遺传承教育而言,非遗技艺的传承发展本身是在积淀深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之中进行的,如果没有坚实的综合素质基础作为支撑,技艺传承就难以深入。在考核评价中遵循基础性原则,就是要引导、帮助学生形成“以综合素质为基础、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为导向的自主学习方式,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2)实用性原则。考核评价应以实用性为标准,重点加强对学生操作实践的过程考核,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评价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自觉强化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3)前沿性原则。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高职教育应把握甚至引领行业技术发展趋势,这样才能满足社会需求,立于不败之地。在考核评价中遵循前沿性原则,指导学生紧盯技术和行业发展前沿,这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的内容与实施

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主要包括课程考评和专业技能考评。

1.课程考评重在综合素质。课程考核重在考评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根据课程标准和职业岗位的实际要求,邀请非遗传承人或行业专家一起参与制定考核评价标准和办法。根据课程内容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考核评价的内容,理论知识部分注重对学生基础性知识和实用性知识的检测,动手操作部分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检测。采用阶段评价、过程评价和课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量化考核评价。

2.专业技能考评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主要内容,突出实践和过程评价。技能核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及应用能力。同时,还应加强学生沟通合作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及方法能力等培养。现代职业岗位要求劳动者同时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因此,技能考核评价应根据非遗技艺传承操作技术、实施情况,结合授课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课程记录情况,以及项目、任务完成进度、质量跟踪,进行多方面的动态化实践考评和各种能力的全面评价,以检测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在非遗传承教育课程考核评价实施过程中,采取学生自评、教师主评、企业(或传承人)参评、系部评价监督的考核评价方式,平时考核与结课考核相结合,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里程碑[N].光明日报,2011-02-26.

[2]吴群力.高职课程设置的综合化、模块化与多样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8).

[3]孙亿文.“非遗”教育传承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研究[J].美与时代,2012(1).

[4]施王伟.谈高职艺术院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

作者:王圣龙 李丽

上一篇:新会计制度下企业资产减值论文下一篇: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