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形态党建项论文

2022-04-18

摘要:本文主要根據基层央行党建现状,思考如何从管理角度进行流程再造,搭建一个开放式的基层央行党建引领“落地”模式。关键词:党建引领流程再造落地模式党建模式管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意识形态党建项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意识形态党建项论文 篇1:

党校要做意识形态的坚定维护者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尤其是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意识形态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斗争更加激烈。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保证党的纯洁性,加强基层组织的党建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具备对意识形态的控制权。而党校在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阵地,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党校在意识形态的把控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阐述了意识形态的相关概念,并总结了意識形态维护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多个角度提出了维护意识形态的策略。

关键词:党校;意识形态;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党校一定要坚持意识形态在政治中的定位,要求党校要“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校的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主要阵地”。由此可见,意识形态维护在党校工作中的重要性。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党校在意识形态的维护上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在新的形式下,开展党校意识形态维护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意识形态概述

1、意识形态的概念和特征

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意识形态的概念进行了研究,但是由于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不同,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有学者认为意识形态指的是具有符号意义的信仰或者观点的表达方式,它用评价现实世界的方式,来形成、引导一定的行为方式,并且否定其他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而马克思则认为,意识形态是“观念上的上层建筑”,指的是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的,由不同的情感观、思想方式和价值观形成的整个上层建筑[1]。有学者在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概念的延伸,认为意识形态是一定阶级集团的思想体系。

根据上述学者的叙述,笔者认为意识形态是在一定的阶级社会中,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和理论。通常而言,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哲学等。

2、意识形态的特征

意识形态通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阶级性。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是阶级性。它是被每个阶级和集团所认可,所接受的思想观念。也就是说,各个阶级都有不同的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而意识形态是占据统治地位阶级的思想观念。在不同性质的社会中,意识形态的内容是有很强差异性的[2]。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占据主要地位。

系统性。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是比较丰富的。包括但是不限于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和哲学等。这些因素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关系,所以,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这些因素中的政治和经济对意识形态的影响最大。而宗教和哲学虽然和经济基础的距离比较远,却能为整个统治阶级提供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从长期来看,哲学和宗教在意识形态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相对独立性。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意识形态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一个相对进步的意识形态能够有效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一个落后的意识形态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二,很多时候,意识形态并不会和社会存在保持同步发展[3]。有时,意识形态的发展会快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速度,有时,意识形态落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

二、党校维护意识形态的相关措施

1、落实责任管理机制

党校必须牢牢把控意识形态的主导权。首先,应该进一步完善责任机制,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杜绝各部门职责权限相互交叉重叠的情况发生。比如可以实行党委负责制,将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教育相互结合。其次,应该组织相关成员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认真研读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武装头脑,同时,要把意识形态教育常态化,引入到具体的工作中。比如可以定期召开关于意识形态培训的相关会议,重点研究意识形态培训的方法,意识形态的理论构建等,最后,应该充分利用党校期刊、网站、杂志和相关媒介的作用,通过各个媒介开展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可以鼓励有关的党校成员在期刊和杂志上发表有关意识形态感悟的文章,开展正确的意识形态宣传工作。除此之外,要积极运用互联网开展意识形态建设,利用信息化的元素开展意识形态的宣传工作。

2、提高党校教师的综合素质

从教育的角度而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党校教师的素质对意识形态教育的影响很大。因此,一定要重视提高党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近年来,有些教师在学校讲解关于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妄议国家大政方针,有的专门反对国家的经济政策。”因此,面对这种情况,党校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素养,提高对复杂信息的辨别能力。

同时,党校教师要加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解,武装自己的头脑。对于党校而言,一是要严格把控教师的招聘质量关,建立教师的课程审核机制,对教师的课程内容进行不定期抽查。二是要加强对外聘教师的素质考核,不仅要考核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学历信息,还要对教师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表现作出审查,确保教师具有正确的政治意识。三是要加强对党校现有教师的素质培养,第一,要定期组织优秀教师外出交流,加强和其他教师的交流学习,同时,党校应该完善关于教师的绩效考核机制,引入定量和定性的考核方法,要将党性修养、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纳入到考核的范围。对一些表现优秀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对表现较差的教师要进行一定力度的惩罚。

3、提高党校意识形态的研究能力

党校的教学水平决定了相关学生的意识形态水平,而党校的研究水平则决定了意识形态的高度。党校的资政能力影响了党校在社会组织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理论研究和资政是党校的两项基本工作。一方面,党校要肩负起研究相关政治理论的职责。尤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党校必须加快研究相关的意识形态建设,也要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其次,党校应该建立有关意识形态研究的管理制度。

要加强科研工作的纪律建设,提高科研人员的自控能力,同时,对于科研人员申报的课题,有关部门要加强审核,对于一些题材敏感的课题,一定要加强审核的力度,适当地扩大审核主体的范围。最后,党校还应该发挥自身在决策咨询方面的作用,要为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提供良好的建议和支持。比如,可以成立专门的决策咨询结构。除此之外,党校相关人员还应该加强社会实践,深入到社会中去观察发生的热点问题,还要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研究和调查,最终形成有效的调查报告。然后,组织各个资政机构,深入研讨调查报告,不断发现背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努力帮助政府制定正确的策略。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国际形势逐渐恶化,国内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中共坚持的意识形态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一旦丢失了中共的意识形态阵地,那么中国共产党很可能丧失一党执政的地位。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党校必须肩负起维护意识形态的重要责任,一方面,要完善党校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要努力提升党校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党校关于意识形态的科研水平,为国家提供良好的资政作用。期望,党校能够成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的关键主体。

参考文献

[1]马得勇,王丽娜. 中国网民的意识形态立场及其形成 一个实证的分析[J]. 社会,2015,35(05):142-167.

[2]樊浩. 中国社会价值共识的意识形态期待[J]. 中国社会科学,2014(07):4-25+204.

[3]孙晓冬,赖凯声. 有儿子的母亲更传统吗?——儿子和女儿对父母性别意识形态的影响[J]. 社会学研究,2016,31(02):194-216+245.

作者简介:宿好军(1969—),男,甘肃省金昌市人,吗文学硕士,甘肃省金昌市委党校教授,主要从事区域文化研究和文学评论,同时进行小说创作。

作者:宿好军

意识形态党建项论文 篇2:

从管理角度对构建基层央行党建引领“落地模式”的思考

摘要:本文主要根據基层央行党建现状,思考如何从管理角度进行流程再造,搭建一个开放式的基层央行党建引领“落地”模式。

关键词:党建引领  流程再造  落地模式  党建模式  管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以理论的先进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让党员干部统一认识,凝聚合力,正确引领基层央行履职发展方向,其重心就在抓好党建。如何科学构建基层央行党建模式,让党建引领能深入到日常,服务于履职,切实发挥引领效果,成为能否实现党建引领落地的关键一环。

一、构建党建引领“落地模式”的目的

基层央行党建主要依照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六个建设展开,由党委部门按照条线推进党建工作。制度方面,依部门条线分散落实,往往形成制度交叉。执行方面,党建工作分散,加之各类平台的搭建,容易导致管理各异、平台众多、灵活性差的局面。评价评估方面,党建工作采取年终分部门评价,管理方式单一,制度重复覆盖。同时,对党建工作尚缺少完备的评估评价体系,导致决策依据不足,随机处理情况较多。责任方面,党建工作主体责任的划分、定责不完善,由纪委部门单独抓监督也没有展现监督合力,导致两个责任的落实效果不佳。创新方面,党建形式与模式创新,在进一步丰富党建工作外延的同时,又将原有的情况进一步放大,往往造成党建的核心要旨、需要达到的党建效果,在众多的平台与方式中得不到集中体现,也造成党建工作繁冗,严重影响基层央行的正常履职,更让党建引领成为一个宽泛式概念。如何根据现有情况,整合资源,搭建一个管理有序、责任明确、评价合理,创新项目、平台、项目接入简单、有序,党建成果得到保证的党建引领“落地模式”是本文思考的目的。

二、构建党建引领模式

(一)搭建党建主体责任框架,压实主体责任

搭建以党委抓全局,定方向,对年度党建工作提出指导性建议;以党委委员负间接领导责任,结合党建工作精神对分管支部进行指导;以支部书记担直接责任,发挥支部堡垒作用;以支部引导党群共建的主体责任框架。充分利用扁平化管理模式的优势,减少管理环节,信息高效对接,通过垂直主线,层级压实主体责任。优化统管模式,形成以支部作为党建工作管理的核心和重点,将基础性党建工作和党建工作创新下沉到支部,由支部书记统抓、统管,支部书记对党委委员汇报党建工作。党委委员通过列席参与日常支部党建工作,指导支部党建,同时汇总分管支部党建工作情况向党委汇报,反馈工作中存在问题。

(二)搭建党建工作主线构架

通过将制度建设作为核心,结合基层央行实际,整合现有党委部门职能,把基层央行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按党委部门职责,遵循统一管理、联合督查、灵活接入、科学评估、分类评价的原则,按照管理模式、监督方式、评价体系、激励措施四个方面进行整合。

1.联合多部门建立主线构架制度。一是要建立责任制度。对党委责任、党委委员间接领导责任、支部书记直接责任等主体责任逐一明确。二是完善督查细则,制定联合督查制度。分事中、事后建立督查方案。同时细化督查工作点和联合部门的分工,分部门明确督查责任。三是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由党委部门、审计部门对党建日常性工作和以项目接入的工作,结合细化的联合督查方案、审计工作要点、财务制度等形成常规性工作(含以项目接入的党建工作)合理性评估、经费核算等事前评估体系。对评价评分体系中的事后责任,建立责任评估方案。四是建立党建工作评价评分体系。整合现有的党建工作评价体系,根据细分后的督查工作项,建立党建部门分块评价评分方案,通过工作要点加权评分方式建立总体评价体系,同时建立单独项目评价方案。五是建立激励机制。按照评价评分体系对全年党建工作和单一项目接入的建立党建工作奖惩办法。

2.统一管理模式。按照主体责任框架、职能分工综合设定党建主体责任。建立党建综合评价委员会,党委部门、审计部门组成常设部门,负责制度制定、修订,党建工作事前评估,联合事中、事后督查,年终支部党建工作评价评分,事后责任评估。

3.综合督查方式。制定统一的党建督查方案,对常规性党建工作由党委办公室制定年度督查计划,党委部门联合开展督查。纪委与内审部门主抓党建工作事中监督。制定单独项目督查办法,对按项目接入管理体系的临时性、阶段性工作进行项目专项督查。

4.建立事前、事后评估体系。由党建综合评价委员会建立事前、事后评估体系,对常规性党建工作和以单独项目汇入党建工作的工作事项进行事前评估。事前评估主要就工作事项的可行性、可操作性、预算经费、党建工作预期成果等进行事前综合评估。由党建综合评价委员会将评估报告与党建工作事项报送党委会审议研究,为党委会决议提供参考依据。通过事后责任评估方案,对综合评价体系中不达标或一票否决事项的具体情况进行责任评估,为党建责任定责、问责提供参考依据。

5.完善综合评价体系。由综合评价委员会按照党委部门党建督查职能、审计工作事项、党建工作目标等制定党建工作评分评价体系。分党委部门构建评价体系方块,对交叉工作建立综合工作评价方块。分块评分时,交叉工作分别计入各交叉部门单独考核;综合考核评价时,按单项一次计入。非经常性党建工作或临时性平台搭建以单独项目列入日常工作,根据项目的重要性、难易程度、事中管理(事中督查项)、达到效果等构建评价体系,作为单独考核项,以加分项汇入经常性党建工作综合评分。评价情况分块评价和综合整体评价两块分别评分,综合整体评价通过加权方法进行评分,突出分块评价合格,与整体评价选优,同时设定一票否决项。年终,根据评价委员会综合评价、打分情况,分别对支部书记和党委委员党建工作履职、履职效果形成评价报告,并将评价报告上报中支党委,由党委作最终评定。

6.完善评优评先激励措施。根据评价体系评分情况、党建工作履职过程评估、党建工作成绩等综合制定奖惩办法。对年终党委部门分块评分不达标、评分体系总评分不达标或实行一票否决的支部和党委委员,根据不达标具体情况,通过责任评估方案评估责任,按照责任制度,按直接领导责任和间接领导责任分别问责。

(三)搭建階段性、平台性党建工作接入构架

将支部创新性党建工作、临时平台搭建通过单独项目接入党建工作主线构架。支部通过项目计划将活动方案、资金预算、预期成果等提交综合评价委员会进行事前评估。综合评价委员会作出评估建议,与项目计划一并提交党委会审议。审议不通过,项目退回修改;审议通过,由分管党委委员对项目进行专项指导,支部进行具体实施。综合评价委员会对党建项目进行事中督查。项目结束后,由支部反馈党建成果和总结工作经验。综合评价委员会通过评分评价体系对项目整体情况进行评分。评价评分计入支部当年党建工作整体评分的加分项目。

三、具体化框架设计中几个关键点

第一,制度建设是整体框架设计的核心,也是细化工作目标、强化责任落实、督促党建工作形成成果的关键。对制度建设一定要综合内审要点,合理对接财务部门的财务要求,结合党委部门职能与督查工作要点整体考虑制度创建。主构架主要起到工作框架核心作用,所以制度创建要注意严抓要点,同时确保创建制度的开放性,保证制度修缮与分支制度融入的便利

第二,主框架下支部建设作为主体责任框架搭建的核心与重心,抓好支部党建,也意味着中支机关整体党建工作得到了保障。在抓支部党建工作时,要注重支部作为“一线”党建工作的特点,充分发挥支部直接面对群众的优势,做好支部的党群共建。同时注意发挥支部与业务部门合一的优势,强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将党建创新落实在履职中,确保党建对业务、对履职的引领作用。同时,将基础性党建工作压实到支部,将意识形态管理等工作通过党委部门指导,下沉到支部,落责到支部书记,党委委员传达政策建议和指导把关。对以单独项目接入党建的工作,支部书记与党委委员要严把第一道关,对没有创新或项目申报审议后经常性被退回的,应由党建综合评价委员会进行评估问责。

第三,主构架中情况反馈是构架的重要环节,党委委员作为支部和党委之间的连接点,要主动参与到分管支部的日常党建工作中去,将支部党建工作的履职情况、履职困难、创新情况及时反馈到党委会,促进党委与支部信息通畅,紧密对接。让党委及时了解支部党建情况,解决支部党建困难。党建评价委员会将事中督查、事后督查、评价情况等即时与党委会对接,让党委会及时了解支部党建工作履职情况。

第四,党建综合评价委员会构成的党委部门各支部,单独由审计部门根据党委部门职责设计党建工作履职评价评分方案,由党委对党委部门的履职情况直接进行评价、评分。评价结果汇入总框架下事后责任评估体系与激励机制。内审部门的党建工作评价由党委四部门联合设定。

四、总构架下的几个注意事项

(一)警惕党建引领“落地模式”中存在的“木桶定律”

党建工作压实到支部,能切实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也解决了实现党建创新与党建促履职的问题,同时支部直接对接群众,又起到党群共建的效果。但由于支部党员较少的情况,党建工作中容易陷入思考不周、创新能力有限的情况。因此,支部应尽力发动群众,联系群众,广泛采纳群众建议,尽可能地让群众参与到支部党建工作中。一方面能有效利用群策群力弥补党建工作中的短板。另一方面发挥了党群共建作用,带动了非党员干部素质的提高,也有利于新党员的发展。同时,党委委员要适当介入进行党建工作指导,带动支部之间开展党建联建。

(二)警惕党建引领“落地模式”中存在的“马太效应”

将优质党建资源过多地划分到被认为“优秀”的支部,是以单独项目管理接入的党建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基于创新性项目的必须性,应该严格按照工作申报流程进行事前评估、党委审议,以制度严防形式主义。并按照项目的难易程度、项目大小、预期的成果、参与的人数合理评估预算经费,杜绝“优秀者多得”“人情牌”等主观衡量。

(三)警惕党建引领“落地模式”中可能存在的“羊群效应”

支部党建工作中可能存在创新能力较差的支部跟随、照搬其他支部创意的情况,因此一方面应在党建工作中加强党建综合评价委员会对项目的立项评估与执行中的事中督查;一方面,分管党委委员应该对支部党建工作进行细致指导,通过党委年度工作方向、部门业务特点等有效引导支部党建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其他支部党建工作创新项目案例,加强对创新思路的分析,有效引导支部党建工作思路。

(四)充分发挥党建综合评价委员会“鲶鱼效应”

在整体框架设计下,党建综合评价委员会不但负责对项目事前评估、党建工作评分、事后责任评估,同时拥有监督职责。监督职能在整体框架中起到“鲶鱼效应”,特别在联合督查的事中督查环节尤为体现。因此,充分履行党委监察室、内审部门的事中监督职责,能进一步督促党委委员、支部书记按照申报项目原有规划开展党建工作,有效保障党建工作成果的凝结。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湘潭市中心支行

作者:陈鑫

意识形态党建项论文 篇3: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高校构建党建联动机制研究

摘要:党建载体创新是提升全面从严治党效能的重要途径。高校党建创新必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探索构建党建联动机制的实践特色为:以大党建格局为基础推动党建联动机制,以“首要责任制”为关键推进党建联动机制,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推动党建联动机制。党建联动机制的建设,为高校党组织提升战斗力提供了以下启示:搭建党建工作新格局,构建党建联动新机制,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新要求,这是三位一体的基层党建创新体系。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 高校 党建联动机制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全面从严治党,并要求各级党组织以提升政治力、战斗力为目标,创新载体,激发活力,强化党建职能。高校党的建设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党建既是一个政治主题,也是一项理论命题和实践课题。近年来,一些高校党组织以抓基层党建工作创新“书记项目”为载体,积极探索高校党建联动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为规范基層党建,激发党建活力,以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积累了经验,也为丰富新时代高校党建理论研究提供了较好的素材。

1.高校党建联动机制的基本内涵

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障高校科学发展的根本制度。《党章》规定:“党的基层组织,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分别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在高校党建实践中,按照这一规定和工作实际,纵向设立三个层级的党组织体系:校党委、各二级党组织(即院系、机关部处一级的党委、党总支、党直属支部)、各党支部。此外,高校还按照《中国共产党普通高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要求:“党的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本着精干高效和有利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原则,横向设立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和学生工作部门等工作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包括配备一定数量的组织员。”各部门间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实践证明,健全的组织机构是高校党委各项制度得以贯彻落实的重要保障,是构建强有力的组织保证的重要支撑。

在现有高校党的组织建设基础上,根据高校党建的特点和形势要求,尤其是根据高校党建所处的自身格局和外部环境,结合实践情况,尝试对党建联动机制进行简要的内涵界定:站在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高度,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服务大局为根本原则,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通过整合资源、优化设置、提供载体、加强保障、健全制度等多个举措,畅通“分工+联动+推动”这一核心渠道,加强各级党组织的纵横沟通联系,强化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纵横向联系紧密,齐抓共管的大党建工作格局,确保高校党委的意图得到充分的贯彻落实,进而充分发挥党委在高校各个领域的领导核心作用。

2.高校党建联动机制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在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推进高校党的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与难题,党建联动机制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例如,在完成“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方面,各级党组织和各部门间还缺乏共建意识和齐抓共管的机制,党建育人、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结合不够紧密,全员化、全方位的育人格局还不够完善;在推进大学文化建设方面,各单位各部门的文化资源分布相对独立和零散,缺乏有效的整合和使用;在加强基层党建、教学科研等工作的过程中,职能部门横向联系较多,但与基层单位的纵向联系还不够紧密,导致一些工作部署不够“接地气”;此外,在横向联系方面,职能部门间的工作协同创新缺乏有效的平台,工作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推脱和重复开展等问题。总体而言,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凝聚共识、谋划大局、推进落实这三个环节,一旦沟通不足,协调不好,学校党委领导下的各部门协同推进、各级党组织齐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建立不起来,工作的落实自然存在“打折扣”甚至“落空”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上削弱和制约了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阻碍高校各项事业的科学发展。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固然有外部环境问题,也有历史的、客观的因素,还有党务队伍自身的责任,但一个重要的根源在于未能结合高校党建的特点抓好党建联动机制。高校党建具有“两条线”的特点,即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服务社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高校党组织既要围绕这个使命,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又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要求,做好自身党建工作。高校履行使命与加强党组织建设这两条“主线”,如果处理不当,协调不好,联系不紧密,极容易导致党务和行政业务“两张皮”;此外,两条“主线”又会产生“双肩挑”的现象,现实中相当部分高校管理干部是“双肩挑”型干部,如何做到教学科研以及党务、行政管理工作“两手抓”,“两手都抓好”,也是一个极富有挑战性的命题,对此,亟需从理论层面和工作机制层面回应与解决这些问题。

3.高校构建党建联动机制的实践特色

十八大、十九大以来,高校党委结合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特征和高校党建新特色,在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书记项目”、“基层党建示范”工程的过程中,各高校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党建联动机制。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实践特点:

3.1以大党建格局为基础推动党建联动机制

一方面,在思想层面上,选好题,凝聚共识。各高校党组织在进行党建创新项目选题时,充分发扬和体现了民主,学校党委负责人和职能部门按照党建项目的部署,结合高校党建育人这一特色和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例如,人才培养是高校最重要的任务,在“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理念指引下,强调各部门、全体党员干部都肩负着“党建育人”、“立德树人”的任务。因此,一些高校以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六个一”工程作为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教育的有效表现形式,作为党建育人工程的一种探索。“六个一”工程是指在全校大学生预备党员中开展签署一份承诺、研读一部经典、开展一项调查、做好一周义工、帮助一个同学、组织一次评议等六项活动。党建育人是立德树人的具体体现,因此,这不仅是各个部门的共同职责,也有利于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优势及实现资源互补,因此,“加强大学生党员党性锻炼”这一选题得到了各级党组织的高度认可,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上、行动上很快就达成了共识,为“六个一”工程的扎实推进营造了良好氛围,打下了基础。

另一方面,机制层面上,高校党组织注重通过整合资源,夯实党建联动机制基石。例如,在推进“六个一”工程的过程中,一些高校党组织实施“一盘棋”的工作策略,把各相关部门及时而紧密地联动起来,把组织资源、宣传资源、校园文化资源、学生党建资源等与“党建育人”息息相关的资源和载体有机整合起来,作为开展党建的重要保障,进而推动“书记项目”落到实处。

事实证明,思想层面切实提高认识,凝聚共识,机制层面构建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党建联动工作格局,这“两手抓”、“同步抓”,不仅是联动机制不断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更是“书记项目”取得成效的重要基础。

3.2以“首要责任制”为关键推进党建联动机制

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职责分明、责任到人、效率到位。因此,各高校党组织按照党建创新项目的特点和要求,积极推行以“首要责任制”为关键的党建新机制,提升党建效能。例如,在“六个一”工程中,一些高校党组织做到了六项任务都有相应的职能部门牵头承担。其中,由组织部牵头组织落实“签署一份承诺”和“组织一次评议”,由思政部和组织部具体负责“研读一部经典”,由校团委负责“开展一项调查”的组织实施,由校团委和开设社会工作等本科专业的公共管理学院共同牵头“做好一周义工”,由学生工作部具体落实“帮助一个同学”。

事实证明,在“书记项目”活动方案中,明确了各项工作的第一责任单位和协助单位,做到了责任、分工、目标要求和时限的明确化,既实现了各部门的沟通联动,又能很好地避免工作上的重复开展或部门间的推衍,有利于大学生预备党员党性锻炼这项系统工程精细化推进。

3.3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推动党建联动机制

制度建设具有导向性,是对党建创新经验的高度凝练,同时也是重要保障。高校党组织积极探索发挥党建联动机制作用的有效制度和鲜活方法。在校党委的牵头和指导下,由组织部领办,扮演沟通协调角色,加强以下几个制度和工作机制建设。

一是实施通报制度。各职能部门和学院党委于每月30日之前将该月工作情况书面通报给组织部,组织部整理后向校党委汇报,并及时反馈给各单位,确保每一个部门都能掌握自身任务以外的其他工作的最新动态。

二是强化问题归口与处理制度机制。各责任单位及时制定各项工作的具体计划并抓好落实,遇到问题汇总到组织部,由组织部按照校党委的工作指示,一抓到底,直到问题彻底解决为止;同时,组织部全程追踪各单位各阶段的活动状况,及时向校党委汇报,并提出建议,确保活动按照预期目标进行。例如,在“六个一”工程中,对于“阅读一本经典”,具体工作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落实,同时,考虑到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教学单位,行政资源和精力相对投入更少,组织部及时主动协调讲座书籍、会场、课酬、学生党员组织等方面工作,确保这一项内容高质量完成。

三是形成负责部门碰头会制度。由校党委牵头抓总,组织部具体落实,各职能部门不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和任务协调会,学校党委正副书记领导根据会议内容参加。如在“六个一”工程中,为研讨和落实“做好一项调查”,特别是提高调研质量,学校党委书记参与了确定调研课题及调研方式的工作碰头会,亲自点题、深入讨论,效果很好。

4.“党建联动机制”对高校党建的重要启示

高校党组织在开展基层党建创新的实践过程中,对如何激发基层党建活力,提高党组织政治力和战斗力,特别是发挥以联动机制为核心的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和体会。

党建联动机制在党建项目的成功实践证明:以党委为主导,坚持学校党委负责人亲自谋划、亲自点题、全程掌握,发挥牵头抓总、综合协调作用;以党建责任部门为基本工作单元,发挥各司其责、密切配合作用;以主要负责部门为纽带和桥梁,发挥联动协调、督促检查的作用;以责任分解和全程跟踪为保障,发挥制度导向作用。这几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坚持“横到边”,“纵到底”,克服了部门行为模式,改变了单纯依靠组织部门抓党的建设的传统做法,使党建工作领域得到拓展,工作触角得到延伸,强化了党的领导功能。实践证明,构建党建联动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于推动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具有以下基本启示:

4.1搭建党建工作新格局

任何时候,党建工作都必须围绕单位的中心工作,这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条成功经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推动发展、促进和谐”是党中央对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同样,高校党建工作不能脱离中心工作,要改变以往“就党建抓党建”的传统思路,牢固树立“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坚持一种大视野、大统筹的眼光,积极围绕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高校办学的基本职责积极谋划和推进党建工作。特别是要积极发挥学校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把学校党建当作一个有机整体置身于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中,把学校党建与学校各项事业当作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积极围绕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重要任务去抓党建创新,抓党建落实,这是高校党建联动机制得以发挥作用的重要前提。

4.2构建党建联动新机制

高校党建工作必须依靠各级党组织、各党委职能部门的齐抓共建,各级党员干部和师生党员的共同参与。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各单位的工作效率,最大限度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和主动性,最大限度激发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关键在于机制,特别是一个能全方位多层次进行联动的工作机制。因此,通过搭建一个有效的、快捷的沟通联络平台,一方面能切实抓好党委职能部门间的工作联动,整合组织、纪检、宣传、学工、统战等部门的党建资源,另一方面也能抓好各级党组织间、各级党组织和职能部门间的工作联络,统筹安排重点任务,及时解决突出的问题,确保党建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将党建工作“多条线”拧成“一股绳”,这是党建联动机制运行的内核。这其中,要以一个部门牵头为主,肩负信息汇集与反馈、任务落实督查、启动协调沟通机制等职责,确保联动机制真正“动起来”。

4.3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新要求

党中央强调: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党委要抓党的建设,这是最强大的组织保证和政治优势。学校党委要坚持把抓党建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干部队伍的党建主业意识,引导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党建责任意识,正确处理好党务与业务、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的关系,在领导责任制中承担带头和表率作用。要通过制度设计,破解党建工作虚化、难以量化考核的问题,使党建工作看得见、说得清、抓得实。要加强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党委书记亲自抓、组织部门靠前抓、党组织书记具體抓,党委各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党建工作合力的工作责任机制,这是党建联动机制有序运行和长序发展的制度动力。这其中,要积极构建完善的党建工作考核评议体系。党建工作能不能取得成效,成效如何,领导干部说了不算,党员自身说了也不客观,要坚持开门搞党建,做到各项党建工作从启动到总结各个环节,都有党员和人民群众的参加,特别是要让普通党员和群众有评议的权利,切实做好“群众评议、党员互评、领导点评”,促使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积极承诺、认真践诺,切实增强党建责任制的实效性和提升满意度。

课题来源:

1. 2019年华南农业大学党建研究专项课题《全媒体视域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状况及理论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 》;

2.2018年华南农业大学党建研究专项课题《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大学生入党动机与政治信仰研究——基于对某高校的随机调查》(编号:DJ2018005)

参考文献:

[1]叶静漪.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北京教育(德育),2013(02):6-8.

[2]施小明,金一文.构建高校党建工作的协同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5(5):44.

[3]潘金生.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构建大党建工作格局[J].红旗文稿,2012(24):30.

作者:肖华 邱冠文 张丰清

上一篇:中西方宗教文化论文下一篇:海子的诗歌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