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十项制度

2024-05-07

党建工作十项制度(共10篇)

篇1:党建工作十项制度

社区党建工作十项制度

一、任期目标责任制度

根据上级党工委的要求,及时制订任期目标,落实工作计划和措施,确保党建工作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1、社区党支部必须把加强党建工作作为自己的主要职责,每届支部改选后,要及时制定党建工作目标,每年要制定具体党建工作实施计划。

2、党建工作目标及计划的内容应包括:思想政治建设、党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支部自身建设和实现本单位工作目标的具体措施等内容。既要体现出共性目标,还要明确每名党员的个性目标,并以此为标准加强对党员的考核。

3、在目标的制定上,要围绕社区经济、社区服务等工作来确定党建工作的目标。目标具体、可操作性强。

二、党员 “三会一课”制度

1、支部党员大会一般每季召开一次,可同党日活动结合进行。支部大会由书记或副书记召集主持,有表决权的到会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党员人数的半数时,会议才能召开。支部大会主要任务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制定本支部的工作计划和措施,向全体党员报告工作,研究确定本支部的重大问题。

2、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如遇紧急事情需要研究,可随时召开。支委会由书记或副书记召集并主持。有半数以上成员出席时,会议才能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贯彻上级党组织和支部党员大会决议的意见,提出和确定本支部的工作及有关事项等。

3、党小组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开好党小组会要注意抓住四个环节:一是会前要与党支部沟通,确定内容、方法,通知党员做好准备;二是抓住中心内容讨论,力求统一思想;三是明确责任,及时督促、检查议定内容;四是做好记录,向支部汇报。

4、党课一般每年不少于两次。主要内容是学习党的基本知识,也可根据形势的需要和党员的思想实际确定,党课的方式可灵活多样。

三、党日活动制度

1、坚持党员每月有活动的制度。原则上每月十日为党员活动日(遇有重大事项或节假日可临时变动),活动日内尽量不安排其它活动和党员出差。

2、党员活动日主要是召开支部大会、党小组会、民主生活会、上党课等,活动的形式和方法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努力提高活动质量。

3、在每次活动前,应认真准备,对参加活动的人员、时间、形式、内容等,要做详细的记载。

四、发展党员工作制度

1、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把发展党员的重点放在社区服务一线,尤其是发展一些优秀社区工作者。党建工作指导员、联络员要认真履行职责,有计划地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和发展党员工作。

2、立足于培养教育,把培训入党积极分子与加强社区教育结合起来。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做好推荐优秀居民群众、优秀团员作为发展对象的工作。对外来人员要求入党的,一般应在本社区连续工作两年以上。

3、坚持公示制,实行发展党员工作全程公示。确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发展对象材料报区委组织部内审前,以及预备党员转正都要进行公示,做到选苗、培养、考察、审批、转正“五公开”。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

4、落实发展党员责任追究制。具体明确党组织、培养联系人、考察人、组织员和党组织负责人的责任,加大督查力度,严格责任追究。

五、党员联系居民和认领“党员责任小区”制度

每位党员联系1-2户居民,帮助社区居民学理论、学知识、学技能,适应形势,提高素质。经常了解居民群众的思想、工作、生活方面的情况,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工作、生活中的问题,使其感觉到党的温暖,不断改善党群关系。对积极要求入党的同志,要帮助他们学好党章,提高对党的认识,并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做好发展前的培养工作。居住社区的在职党员要积极参与社区的三个文明建设,主动与社区党支部联系,以住宅小区、楼幢为单位,建立“党员责任区”。每个党员要结合个人专长和实际,认领责任小区,并与社区党支部签订责任书,做好社区卫生创建、治安防范、绿化养护、文化宣传等工作。要将“党员责任区”活动的考核和党员目标管理考核结合起来,年终进行检查考核、评比表彰。

六、社区在职党员“双向管理”制度

1、登记制度。社区范围内的在职、离退休党员,应持单位党组织介绍信(或报到函),到家庭居住住址所在的社区党支部登记、报到,积极参加所在社区党支部开展的各项工作。

2、参与社区活动制度。驻区单位积极鼓励、支持本单位在职、离退休党员参与单位、家庭居住地所在的社区党支部开展的各项活动,社区党支部要主动通知、邀请工作单位、家庭居住地在本社区的在职、离退休党员参加各项公益活动,以促进社区管理、社区建设、社区服务水平的提高。驻区单位、家庭居住地均在社区范围内的在职、离退休党员每年参加社区党员活动不少于四次。

3、考核反馈制度。社区内在职、离退休党员,除了参加所在单位的党组织生活,还应积极主动地参加所在社区党支部开展的各项活动,由社区党支部对参与活动的情况建档立册,根据其参与活动的表现予以考核,并将考核意见反馈至所在单位党组织。社区党员本人按照主管单位党组织和所在社区党组织的要求,自觉接受社区监督和管理,参加各项公益活动,在社区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

4、社区党员在社区里应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在社区的邻里互助、扶贫帮困、尊老爱幼、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多方面认真遵守有关行为规范制度。社区党组织对党员遵守社区行为规范情况给予监督,并作为民主评议的重要依据之一。

七、民主生活会制度

1、民主生活会的内容包括: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情况;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艰苦奋斗,清正廉洁,遵纪守法的情况;坚持群众路线,改进领导作风,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居民群众的情况;其他主要问题。

2、党支部(总支)委员会民主生活会由全体委员参加,根据会议内容及要求,可扩大到中层干部党员参加。党员民主生活会以支部或以党小组召开,全体党员参加,根据会议内容和要求可吸收部分建党对象参加。

3、根据形势、任务和上级的要求,结合领导班子建设方面的实际情况,确定民主生活会主题。党员领导干部应深入基层,征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每个同志都要进行自我总结,准备好发言提纲,主要领导要同班子成员进行谈心,交换意见,并向上级组织报告会议的议题及时间。遇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会议的领导干部,要将发言提纲留下,在会上书面发言。

4、参加民主生活会的每位成员要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交流思想、总结经验教训,切忌把民主生活会开成表扬会;主要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不回避矛盾,真正达到触及思想,接受教育,增进团结的目的。

5、召开民生生活会必须认真做好记录,民主生活会后十五日内,要向上级纪委和党组织报告民主生活会情况报告,或根据上级要求报送会议记录。

八、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1.民主评议党员每年进行一次,可同年终总结、“争先创优”等工作结合进行,时间可相对集中。

2.民主评议的内容按照中央提出的五个方面,重点突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顾全大局、清正廉洁;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严守组织纪律,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

3.评议的方法:一是深入动员,明确要求;二是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开展评议;三是对照标准,搞好个人总结并自我认格;四是召开评议会,初定格次;五是支委会根据党内外评议意见,分析综合,评定格次,转告本人,并向支部大会报告评议的主要情况;六是表彰优秀党员,处臵不合格党员;七是帮助党员制定整改措施。

4.民主评议党员要严格坚持党员标准,正确掌握政策界限,确保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质量。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结束后,各级党组织要进行总结和检查验收,并书面报上级党组织。

九、外出党员及流动党员管理制度

1.党员外出前必须向社区党支部报告,说明外出的理由、时间、地点等。党员外出回来后,必须向所在党支部报告外出工作、学习的情况。党支部对外出党员过好组织生活、缴纳党费等,应提出明确要求。2.党员离开本地区,外出时间在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内,外出地点固定的需领取《流动党员活动证》,到外出所在地参加组织生活。外出时间超过六个月的要转出组织关系。临时性、间断性外出或外出地点不固定的党员,应参加所在支部的活动。

3.党支部要关心长期在外党员的学习、工作情况,要及时把党课教材、学习材料寄送到党员手中,并适时通报党组织近期重大活动情况。

4、在社区工作六个月以上的外来党员,应及时把党员组织关系转到社区或社区企业所在党组织,不能转移组织关系的,和在社区从事临时性、季节性工作的党员,应持《流动党员活动证》或党员证明信参加社区党组织活动。

十、党员电化教育管理制度

1、有电教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制定播放计划,严格播放、收看纪律。按计划组织好片源,每月播放不少于一次。建立电教片播放收看记录簿,专人负责,认真记录播放内容、收看讨论情况。

2、党员电教播放点要达到“六有”:即有固定播放场所、有“党员电化教育播放室牌子、有电视机、录(放)像机和电视橱等设备、有一名专(兼)职播放人员、有明确的播放工作制度、有播放收看记录。

3、电教播放员要热爱本职工作,认真组织播放和收看,根据播放计划,落实播放场次,做好电教工作信息的收集、反馈工作,点好名,认真填写好《党员电化教育工作手册》,管理维护好设备。

4、电教设备必须由专人管理,负责电教片的审定把关,不得随意外借和用于营业性放像,不得播放和翻录不健康节目。电教设备需确保安全、防潮。使用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定时进行维护。

篇2:党建工作十项制度

为加强党支部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等党内有关规定,制订党支部党建工作制度。

一、理论学习制度

(一)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学习活动,坚持平时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每季度学习时间不少于3天。

(二)学习采取集中授课辅导,收看远程教育节目,阅读学习资料和集中讨论等形式进行。

(三)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七大报告和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思想政治素质;重点学习与建设执法监察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强化依法管理意识。二、三会一课制度

(一)党员大会半年召开一次,总结和报告工作,讨论吸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的转正,讨论决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二)支委会每月一次,研究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指示和党员大会作出的决议,安排支部工作。

(三)党小组会每月一次,贯彻执行党支部的决议,交流思想。

(四)上党课每季度一次,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最新理论,学习新《党章》以及党的基本知识。

三、组织生活会制度

(一)组织生活会每年召开一次,根据需要也可随时召开,以交流思想,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为中心内容。

(二)组织生活会主要是检查党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的决议,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坚持党性原则,密切联系群众,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的情况和问题,以及上一次组织生活会所制定的改进意见的落实情况。

四、党员目标管理制度

(一)每年初,党员自订工作学习计划和工作目标。

(二)党支部每半年对党员目标实施情况进行一次考核,年终由党员对照目标进行总结与自我评价,党支部集中评议。作为党员目标考核与民主评议的主要依据之一。

五、民主评议党员制度

(一)党支部每年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

(二)民主评议以《党章》所规定的党员标准为主要依据,重点围绕政治思想、宗旨观念、理想信念、组织原则、作风建设、工作实绩、廉洁自律、社会公德等方面进行评议。

(三)整个评议分自我总结、民主评议、组织鉴定等程序进行。

(四)民主评议应召集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分别评议,听取意见。

(五)评议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档次。对优秀的进行表彰和表扬,对不合格的要进行严肃处置和帮教。

六、发展党员工作制度

(一)年初,制订发展工作计划,平时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的培养、教育,每年做好发展对象的考察登记。

(二)在培养成熟后,及时提交党支部讨论,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细则》的规定,做好发展党员工作。

七、“创先争优秀”制度

(一)“创先争优”即争创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

(二)“争先创优”活动与每年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结合进行。表彰活动每两年进行一次。

八、党员监督制度

(一)定期检查党员参加学习和组织生活情况。

(二)负责征求党内外群众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意见,并转告本人,督促整改。

(三)如实向上级党组织反映本单位、本部门党员、领导干部作风情况。

九、党风廉政建设制度

(一)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支部书记要认真履行职责,做到坚持原则,敢抓敢管,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各项措施和任务的贯彻落实。

(二)抓好党风廉政教育,经常对党员进行理想信念、党风党纪和道德法制教育,增强反腐倡廉的自觉性。

(三)严格遵守党的规章制度,严守党的纪律,不泄露党的秘密,不牟取私利,不铺张浪费,不参与赌博和封建迷信活动,勤政为民,秉公执法,维护党的形象。

(四)协助上级机关做好本单位信访件的调查,及时反映热点、难点问题,做好协调、疏导工作。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监督检查,每半年分析、研究一次本单位廉政建设情况,总结经验,及时发现和解决廉政建设方面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十、党建工作考核制度

(一)党支部年初按照上级党组织工作要求和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制订本单位党建工作目标(计划),每月安排好具体工作,半年分析汇总实施情况,年终做好工作总结,向党员大会报告并报上级党组织。

篇3:党建工作十项制度

今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 , 财政总收入增长15%, 万元GDP能耗同比下降4.5%以上, 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同比均削减3%以上,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以上,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

今年的经济增长指标, 是综合考虑了发展的需要与可能后确定的。这个目标有利保持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 有利于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 有利于促进就业和维护稳定。这是一个自加压力、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实现2010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重大机遇, 着眼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 把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作为新的发展理念, 把加快资源转化和壮大新兴产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 把扩大投资和促进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把加快城镇化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把统筹城乡发展和三大区域协调发展作为长期方针, 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内在动力, 把改善民生作为根本目的, 把确保生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作为第一责任, 全力做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是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确保工业经济持续增长。

二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 保持固定资产投资的强劲增势。

四是进一步壮大县域经济, 提高“三农”发展水平。

五是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和重点镇建设为引领, 加快全省城镇化进程。

六是努力扩大市场需求, 增强消费对增长的拉动作用。

七是搞好节能减排和生态保护,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八是深入实施民生八大工程,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九是深入推进改革开放, 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篇4:党建工作十项制度

高标准推进410个重点村建设 2015年410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重点配套建设项目达到“六通、六改、六建、三化”等标准要求,即:实现农村通路、通水、通电、通气、通电视、通信息网络,开展改住房、改围墙大门、改排水、改厕所、改圈舍、改储粮仓,建校舍、建村部、建卫生所、建文体场所、建农民科技夜校、建垃圾处理场,全面实现美化、绿化、亮化。及时启动新一轮400个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到2015年底,集中打造一批城镇周边城镇化型、中西部地区社区化型、东部山区特色化型、民族地区民俗文化型的新农村建设标兵村800个,先进村500个,农民集中上楼的村200个。

创建100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试点 2015年,省里制定创建100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方案,建设内容包括农村生态、经济、社会、文化与政治协调发展,规划科学、村容整洁、生产发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内容,要充分体现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可持续发展生态美的新时期乡村建设特点。

打造10万个美丽庭院、30万户干净人家 在全省范围内,启动建设10万个美丽庭院、30万户干净人家创建活动。美丽庭院要求围墙大门改造到位,房屋、仓房、圈舍、厕所、储粮仓建设有序,柴草堆放科学合理,庭院人行道实行硬化,菜园景观化,院内干净,房前屋后绿化美化。干净人家要求室内外干净整洁,防止苍蝇、蟑螂、老鼠、蚊虫侵害有措施,讲卫生、讲文明、讲科学,生活方式健康向上。

推进5000个行政村农村道路实现“屯屯通” 2015年,全省各地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分利用交通、新农村、美丽乡村、“一事一议”、移民、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兴边富民、土地整理等项目资金,整合市县两级专项投入,以及各类帮扶和乡村自有资金等,加大农村公路尤其是屯内道路建设力度,2015年“屯屯通”比例提高到50%以上,实现“屯屯通”的行政村达到5000个左右,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屯屯通”,“户户通”的比例相应提高到60%以上。

开展12个县(市、区)美化工程 2015年选择磐石市、通化县、集安市、辉南县、伊通县、长春市绿园区、四平市铁西区和铁东区、通化市东昌区、敦化市和梅河口市、公主岭市,开展整县农村房前屋后和公路两旁栽花种草。

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每年春秋两季要集中力量开展农村环境整治。主要是清垃圾、清粪堆、清柴草、清路障、清乱建的建筑物、清残垣断壁、清广告、清死畜禽、禁止露天焚烧秸秆。重点整治公路线、铁路线、旅游线和环城镇周边的地带,小城镇和农贸集市,村部、学校、广场、企业等公共场所,沟渠河道,农户庭院,畜禽养殖小区、棚膜蔬菜园区、工业集中区和乡村旅游观赏区,水源地和卫生管理死角。

推进35%行政村建立设施管护、民主管理各项村务的长效机制 在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农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建立村规民约,建立农村各项设施维护运行的各项制度,全面落实“五包”、“八不准”环境整治和保洁的长效机制。2015年,省农委将大力推广新农村建设8大机制、20种模式,让全省所有的行政村和自然屯,都有机制可循、模式可用,推动新农村建设。

精心打造特色农村文化品牌 从2015年起,全省开展百名文化专家进百村打造文化品牌活动,挖掘历史名人、民俗文化,赋予特产品文化内涵,创造地域美丽传说,弘扬特色文化,提升“软实力”。加强对现有街路、广场、桥涵、景点、园区、社区、河湖等公共建筑物的命名,赋予生命力。凡是创建国家级、省级美丽乡村的村,以及各市(州)、县(市、区),都要有自己独有的特色文化品牌。

完成2000名村干部培训和100个典型报道宣传工作 2015年完成1000名村干部、1000名职业农民专项培训工作,培训重点内容是农村村庄和垃圾规划、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组织新华社、农民日报、吉林日报、吉林电视台和利用省政府网站等多种形式,计划对100个美丽乡村典型和作出突出业绩的新农村建设人物进行采访报道,深入宣传我省新农村建设成果。

篇5:学校安全工作十项制度

安全工作十项制度

一、建立健全组织制度

1、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校长是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学校安全工作由校长领导下的负责安管工作的副校长、副书记负责。保卫处、学生处向该副校长负责;总务处向该副书记负责;班主任向学生处主任负责;保卫干事向保卫处主任负责;后勤工作人员向总务处主任负责,实行责任追究制。

2、建立领导值(带)班、教师值日制度。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保证学校的教学秩序正常;负责学校安全保卫的人员要经常和辖区的公安派出所保持密切联系,争取公安派出所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支持和帮助。

3、建立协抓共管、处理职责分清制度。为更好的维护学校的教学秩序、维护校内安定和谐,各处室负责人实行“一岗双责”负责本处室工作范围内的安全工作,各处室之间相互配合、密切合作、协抓共管,对于保卫处工作人员发现校内学生违纪问题,应及时通知学生处并交由学生处处理;对于学生处工作人员发现校外人员进入校内滋事、扰乱正常教学秩序的问题,应及时通知保卫处并交由保卫处处理;对于各处室工作人员发现校内的其他问题亦应及时通知并交由相关处室处理。

二、会议、汇报制度

1、每月召开一次安全工作行政专题会,由负责安管工作的副校长、副书记出席并向校长汇报工作。必要时相关处室主任、负责人列席并说明情况。

2、每两周召开一次安全工作行政例会,由学生处、保卫处、总务处主任向负责安管工作的校领导汇报工作。

3、每周班主任向学生处主任,保卫干事向保卫处主任,后勤工作人员向总务处主任书面汇报学生管理情况、学生纪律、思想、安保工作、后勤管理等情况和重大问题,及时报告处理相关安全隐患。

4、对于校内出现的火灾、卫生、学生群体性事件(含校外人员参与)、学生重大伤亡、学生出走、失踪等重大突发事故必须及时汇告,不得隐瞒责任事故。

5、下级向上级应及时、详细、如实、负责的以书面或其他形式汇报工作和情况。

6、针对学校实际,按照上级要求,不定时召开安全工作会议,布置安全教育活动。

三、消防安全检查制度

1、每月学校行政领导集中检查学生宿舍、教学楼、食堂及其它房屋的消防安全隐患一次,由保卫处主任主持、有关人员参加,检查时应侧重检查学校的重点防火部位,兼顾整个校内消防安全工作情况,防止死角和漏管区域的消防隐患,并做好检查记录存档。

2、由保卫处查消防器材、设施是否完好,并做好检查记录存档。

3、学生处主任、保卫处主任、总务处主任对所属部门的消防安全每月检查一次。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

四、重点人、重大隐患排查摸底制度

1、对校内各类重点人的严格控制工作。各处室要在严格落实责任制的基础上,积极配合学校保卫处严密防止校内外人员在校内煽动串联、聚集滋事、作案等治安管理事件。

2、检查校舍及设施设备安全隐患。

3、检查学校食品卫生安全隐患。

4、检查学校消防安全隐患。

5、在传染病高发期或传染病突发期,对校内外人员进行严格排查并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6、对学生宿舍和教室进行定期或随时点验、清查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物品。

五、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1、学校应将安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通过校报、板报、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安全宣传教育。

2、要在新生入学后、放假前集中进行安全教育,并根据环境、季节进行防盗、防抢、防骗、防火、防病、防溺水、防雷击、防植物、药物和食物中毒、交通事故等安全教育。

3、学校每年开展不少于一次的针对防火、防洪、防雷电、防震等自然灾害的应急、逃生、自救演练,提高师生安全防范能力。

六、门禁、监控制度

1、非本单位人员进校时,须填写会客证,并有接待人员签字,离校时交回门卫值班员。

2、大门周围禁止停放各种车俩及摆摊设点。

3、携带公物出校门时,须交出物品出门证,经查物、证相符方可离校。

4、上课期间,不准学生随意出校,如有特殊情况要求离校,门卫应在检查学生持有学生处签署的证明后方可放行。

5、门卫要协助学校做好学生上、放学期间校门口的安全疏导工作。

6、无关人员无事不准进入监控室,查看监控录像须登记并经保卫处主任或校领导批准。欲特殊情况,监控人员可临时处断,但是后必须及时向保卫处主任汇报。

7、在监控过程中,对于发现的问题或遇有紧急突发事件,监控人员应及时通知相关处室或报告学校领导,使其及时处理。

8、正确使用监控设备,做好监控设备的维护工作。对于监控设备的坏损情况,监控人员应及时向保卫处主任汇报。

七、修订完善各种预案制度

当校园内发生地震、火灾、卫生突发事件和群殴恶性案件时,为了及时妥善处理,提高紧急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协调水平,有效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本校特制订如下安全应急预案:

1、校内处置突发事件预案。

2、处理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预案。

3、预防及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案。

4、突发事件紧急疏散预案。

八、宿舍点查制度

1、学生处每天组织相关人员检查宿舍不少于三次。(早晨起床检查一次;白天查卫生时查一次;晚上熄灯前检查一次)

2、未经生活指导老师同意,不得换宿居住,有事外出必须请假,归校要及时销假。

3、宿舍柜应自觉上锁,贵重物品及超过50元现金不得存放宿舍内,现金应尽可能存放银行。

4、上课时间,学生无特殊理由不得回到宿舍。

5、节假日期间如有不回家的同学要经班主任同意,并报宿管老师备案。

6、外来人员进入宿舍须经宿管老师登记。宿舍内不得留宿外来人员。

7、每日晚9点30分开始检查住宿人员在位情况,对夜不归宿者或其他违反宿管制度者由学生处严肃批评,必要时通知其监护人。

九、紧急疏散演练制度 为了进一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强化师生安全教育,提高师生自救能力和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我校规定以本校制定的《突发事件紧急疏散预案》为指导纲要,每学期进行一次紧急疏散演练。通过演练让全校师生熟悉教学楼逃生路线,以达到有序、迅速的引导学生安全疏散,确保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

十、资料存档制度

1、文件、资料传阅完毕,文件专管人员应及时收集整理,分类保存。

2、文件专管人员,每年六月底之前,将上文件、资料进行全面清理、登记、立卷,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3、校领导及学校工作人员到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开会带回的文件资料,要及时保存归档。

4、学校召开的安管会议,会后五天之内,由有关处室将会议资料(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员、会议议程、领导讲话、重点发言材料及会议下发材料等)及时整理,并存档。

5、对学生发生打架斗殴、人为事故等违纪行为及处理结果有详细资料并存档。

6、修订完善的各种预案,除下发到各处室外,保卫处有全套的资料存档。

篇6:基层武装部“十项”工作制度

民兵工作会议制度

每季度召开一次排以上干部会,每半年召开一次民兵工作会,每年召开一次总结表彰会。主要是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和指示,研究落实措施;汇报工作,分析形势;总结讲评,表彰先进。有重要任务时,及时召开会议。

请示报告制度

定期向本单位领导和上级军事机关报告民兵连(营)工作;对上级军事机关布置的任务,及时向本单位领导汇报,争取领导的支持,并将完成任务的情况及时反馈。按时上报各种统计报表和工作总结。如遇重大事情,及时请示报告。

组织整顿制度

按照民兵组建范围、编组原则和民兵条件,搞好民兵组织整顿,落实宣传教育、出入转队、调整编组、调配干部、工作总结、清点装备、健全制度、集合点验等项工作。出入转队人数控制在10%左右,基干民兵点验率在90%以上。

政治教育制度

基干民兵每年4次,以集中授课为主,受教育面在80%以上;普通民兵每年2次,主要结合征兵、整组和重大节日进行。落实1-2名政治教育辅导员。搞好教育的备课、授课、登记、考核。

军事训练制度

按照上级要求,组织和选送人员参加民兵军事训练,落实报酬。并将训练合格人员及时编入基干民兵组织。民兵应急分队结合担负的任务,每年进行7天左右的应用训练。

设施、资料管理制度

因地制宜地搞好连(营)部的基本设施建设。完善各种统计表、花名册、登记薄等工作资料。对有关文件、各种文体器材、装具等造册登记,放置有序,加强管理,防止丢失、损坏。

民兵活动制度

开展民兵活动要因地制宜,坚持经常,注重实效。围绕经济建设中心,组织开展“三兵”、“三带”活动。利用有利时机,组织民兵开展学雷锋树新风、立功创模、国防知识竞赛、小型军体比赛等活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民兵队伍,发挥民兵作用。

民兵青年之家管理制度

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断完善基本设施,落实专人负责管理。根据形势和任务,采取有线广播、板报、专栏等形式,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国防知识、科技信息等。健全对报刊、图书和文体器材的管理规定,定期定时开放,经常组织民兵开展健康有益的活动。

外出民兵管理制度

基干民兵外出和回归应及时登记,每月向武装部报告一次。外出在三个月以上者,要掌握外出事由、去处、时间等情况,加强联系和管理。在本乡(镇)范围内务工经商的,应通知他们参加民兵活动;远离本乡务工经商的,每半年信函联系一次,利用他们回乡过节、办事、探亲等时机,及时进行时事、政策、法纪等教育。

检查评比制度

篇7:十项办税服务厅工作制度

为了规范办税服务厅管理和加强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办税服务质量和效率,创造一流的服务环境。根据省局《办税服务厅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冀国税发【2010】87号)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办税服务厅10项制度。

一、办税公开制度

(一)公开事项:

1、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

2、行政许可与行政审批的内容和程序;

3、办税服务内容、流程及适用范围;

4、办理涉税事项服务承诺。

5、税收政策;

6、税务行政收费项目;

7、税务违法处罚标准;

8、办理时限;

9、办公时间;

10、咨询和投诉电话;

11、其它应公开事项。

(二)公开渠道:

1、通过公告栏、电子显示屏、触摸屏等设施公开上述事项;

2、做好现场导税服务、发放宣传资料等工作;

3、通过咨询电话,为纳税人提供便捷的办税咨询服务。

二、导税服务制度

(一)办税服务厅应有导税台和导税服务人员,引导纳税人到相关的服务区域或窗口办理各类涉税事项。

(二)发放税务文书、辅导纳税人正确填写涉税资料、使用自助办税设施。

(三)向纳税人宣传税收政策、讲解业务流程、解答纳税人咨询的涉税问题,对自己不能解答的较为复杂的办税疑难问题,主动引导纳税人到相关岗位咨询。

(四)维持办税服务厅办税秩序。

(五)导税工作人员要做到:主动为纳税人提供准确、快捷的引导服务;熟悉各窗口职能及具体办税程序;注意仪表、税容整洁、举止端庄;文明礼貌、使用普通话、规范服务用语。

(六)受理现场投诉、收集合理化建议。

(七)如遇需要特殊服务的纳税人(老人、残疾人、孕妇等),导税员经过授权后应代为办理涉税事宜。

三、全程服务制度

(一)办税服务厅受理申请的涉税审批事项,应当按照“前台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要求办理。

(二)前台受理。综合服务窗口为纳税人提供全程受理和引导服务,要做到:审核准确,录入正确,资料完整;要设臵台账,登记受理和出件时间。

(三)内部流转。要做到:流转规范,传递及时。综合服务窗口受理后,按征管流程在有关科(股)室传递、办理,并对办理过程实施全程跟踪。

(四)限时办结。要做到:资料审核、审批时限规范统 一。按规定时限将审批资料向出件窗口传递。

(五)窗口出件。要做到:文书规范,及时送达。对当场办结事项,即时办理,当场出件;对限时办结事项由出件窗口告知、传递给纳税人;对未予批准事项,要告知原因及法律救济途径。

四、限时服务制度

(一)纳税人涉税审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者申请人按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应当受理申请,并即时办结或限时办结;对申请材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二)对纳税人的咨询,能明确答复的问题要做到即问即答,对需要研究的问题或书面咨询的问题,要向纳税人承诺办结时限。

(三)对纳税人申请的开业、变更登记,符合条件的,当场办结。注销登记,只要符合规定、手续齐全、无违法违章情况的,要向纳税人承诺办结时限。

(四)一般纳税人的认定,要向纳税人承诺办结时限。

(五)办理发票领购簿。提供资料完整、填写内容准确、各项手续齐全的当场办结。

(六)发票领购。提供资料完整,各项手续齐全、无违章问题的当场办结。

(七)文书受理。通过文书受理办理的涉税事项种类较 多,具体承诺时限根据纳税公开确定的时限为准。

(八)几个涉税事项可以同时办结的,应为纳税人提供“套餐”服务。对于非即办事项受理后及时传递给纳税人打印《税务文书领取通知单》,向纳税人承诺办结时限。

(九)其他职责范围内的行政许可项目。按照市局规定的承诺时限办理。

(十)涉税办理事项超过承诺时限的,县、区局纳税服务科(股)等部门要根据办税工作流程的规定查明超时办理环节责任,对责任人按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五、延时服务制度

(一)工作日延时服务。对下班时正在办理的涉税事项,可适当延长工作时间办理完成,不得因超过工作时间而拒绝办理。

(二)节假日延时服务。纳税人在节假日遇有特殊情况,需要税务相关人员提供服务或办理税务事项的,办税服务厅可为其提供服务,能够办理的,给予办理;不能及时办理的,说明情况后与纳税人约定时间办理。

(三)午休时间延时服务。在工作时间发现纳税人办税量较大时,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与纳税人预约,在中午休息时间照常上班,受理其办税服务事项。

(四)延时服务期间,税务工作人员应当公平、公正执法,遵守服务承诺,对纳税人提出的涉税咨询,耐心、细致 地给予答复,暂时不能答复的,应做好登记,转有关部门处理。

(五)涉税办理事项超过承诺时限的,县、区局纳税服务科(股)等部门要根据办税工作流程的规定查明超时办理环节责任,对责任人按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六、预约服务制度

(一)根据纳税人的合理需求,办税服务厅可与纳税人约定适当时间办理涉税事项。

(二)纳税人可通过书面、电话方式预约服务,预约单位或个人要留下真实的姓名和联系电话,确保信息畅通。

(三)预约服务的内容:

1、增值税专用发票认证量大的企业;

2、认证、报税的最后一天,纳税人因故未能在正常上班时间内到税务机关办理业务的;

3、因业务开展需要,急需购买发票及涉税资料的,且核票、验票、购票量大的。4、双休日和节假日等非工作时间需要急需办理的涉税事项的。

(四)服务方式:纳税人可采取提前来电、来函或来人预约等预约方式,也可采取预约专人服务、预约上门服务、预约节假日服务等方式。

(五)纳税人提出的合理的涉税预约事项,应主动与纳税人沟通,预约好服务时间,不得拒绝。

(六)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约定的时间方式,热情、高效地为纳税人办理约定的服务事项;经办人办好预约事项 后,应在《预约服务登记簿》上进行登记。填写清:纳税人名称、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结果等内容,以便备查。公布预约时间、明确办税人员。

(七)提供预约服务不得向纳税人收取任何费用。

七、提醒服务制度

(一)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或履行税收法律责任之前,提醒纳税人及时办理涉税事项。

(二)发现纳税人涉税事项内容发生改变,及时提醒纳税人办理变更事宜。

(三)及时提醒纳税人在法定时限内履行纳税义务或告知纳税人相关的税收政策,避免纳税人因工作疏忽或不了解税收政策变化而受到不必要的行政处罚。

八、首问责任制度

(一)纳税人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到办税服务厅办理涉税事项,或拨打办税服务厅办公电话咨询,首先找到的工作人员即为首问责任人。

(二)首问责任人必须使用文明用语,热情接待来访人员,认真听取反映情况,准确了解其办税需求,并及时受理或引导其办理相关涉税事项。

(三)属于首问责任人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应按规定及时认真办理、解答,直至来访者进入正常事务受理程序或得到明确提示为止。

(四)对不属于首问责任人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应主动将其联系或指引到相应的承办人处,简要交接后,首问责任解除。如经办人不在,应主动请示相关领导,将其联系或指引至授权办理的工作人员处。确遇特殊原因不能及时解决的,应主动请对方留下联系方式,尽快的交由相关经办人处理,首问责任解除。

(五)首问责任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对来电、来访者臵之不理,或推诿首问责任。不得使用“我不知道”、“不是我的事”“不归我管”等简单回绝的服务忌语。确实超出本人或本部门职责范围的,应以诚恳的态度给予耐心解释,取得来电、来访者的理解。九、一次性告知制度

(一)纳税人咨询涉税事宜的,承办人应一次性告知其所办事项的依据、时限、程序、所需的全部资料。

(二)受理纳税人办税事项时,对手续、资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承办人应一次性告知其需补充的手续和资料,或者不予办理的理由、依据等信息。

十、应急处理制度

(一)对涉税纠纷的处理。对办税服务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以及涉税纠纷,应按照“迅速响应、采取措施、及时上报”的原则处理,迅速排除问题、化解纠纷。

(二)出现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负责人根据时间的 严重程度或具体情况,维持现场秩序,迅速引导纳税人及工作人员疏散或避险。

(三)对停电现象处理。为应对突发情况,要制定《关于解决停电等原因影响办税的应急预案》,对申报征收、专用发票发售、发售代开发票、车购税征收等部分机器配臵UPS备用电源,停电时自动转换,支持上述机器正常工作12小时以上,停电一天以上的,及时通知办公室准备发电机,自行发电支持办税服务厅办理涉税事项。

(四)各办税服务厅导税台值班人员每天要对办税服务厅等重点部位进行巡查,防止出现应急事件,尽可能化解矛盾、排查隐患。

(五)对网络故障的处理。

1、应对计算机病毒。对计算机实行专人管理,定期杀毒、保养,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向信息中心报告。

2、因计算机硬件设备或网络出现故障,软件系升级或软件系统故障等原因妨碍办税厅正常办理涉税业务的突发事件。根据引起网络故障的原因不同,报告有关部门尽快排除网络故障。及时与技术部门取得联系,及时解决。

3、如果网络故障时间较短,办税服务厅负责人应引导纳税人在休息等候区等候,向纳税人做好原因解释,表示诚挚歉意,并说明等候时限,疏导纳税人焦虑情绪,确保办税服务厅正常秩序。

4、如果网络故障时间在20分钟以上的,办税服务厅负责人应安排窗口工作人员手工受理业务。对于资料齐全的纳税人,可以先受理,做好手工受理情况台帐登记,待网络恢复后,正常进行操作,业务处理完毕后,2个工作日内将办理结果反馈给纳税人。

5、利用通知、公告、电话、短信等方式及时提醒和疏导纳税人,错开办税高峰。推行AB岗制度,在办税高峰期使人力向办税窗口配臵,或利用八小时以外、节假日加班解决办税拥挤问题。推行电子办税方式,发展网上业务,尽量减少纳税人上门办税。遇办税拥挤特殊情况及时请示汇报,取得上级支持,通力解决困难,防止纳税人在办税服务厅长时间滞留。

(六)发生严重拥堵并超过警戒人数,与纳税人发生纠纷,影响正常办税的处理。

1、办税服务厅窗口发生严重拥堵并超过警戒人数的,办税服务厅负责人要尽快临时增设窗口,或调整窗口职能,同时要引导纳税人在休息等候区等候,向纳税人做好原因解释,说明已采取的应急措施,疏导纳税人焦虑情绪,确保办税服务厅秩序正常。

2、税服务厅发生严重争执的,办税服务厅负责人应及时将当事人从窗口引导到咨询辅导区或其他便于沟通交流的场所,做好纳税人情绪疏导,详细了解争执发生的具体情 况,做好相关业务的协调处理和解释工作,避免纠纷给办税秩序带来的影响。

篇8:金融危机十项注意

2、多备份几个自己可以去的公司职位;

3、不主动要求老板涨工资, 裁员往往从工资高的裁起;

4、多帮朋友留意工作机会、多介绍, 轮到自己找工作时, 才会有朋友帮你;

5、存钱、买国债, 或者双币存款, 别买股票;

6、每月给父母寄钱, 经济不好, 越穷的人越不好过;

7、别买车;

8、危机的后期最难过, 现在还没开始, 别觉得自己很强;

9、别离婚, 别生孩子;

篇9:党建工作十项制度

自2007年以来,市、县(市、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就定期对全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生产的蔬菜和农贸农场、大型超市上市的蔬菜,开展农药残留定量例行检测和定性快速检测。特别是自2012年蔬菜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十项民生工程以来,全市更是加大了蔬菜质量安全的检测力度。

为掌握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新乡市农产品质检中心每周对各县(市、区)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生产的蔬菜以及农贸市场、大型超市上市的蔬菜开展监督抽检,每次抽取样品60个。对抽检的结果每周发布1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简报》。同时,各县(市、区)农产品质检部门及市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对辖区内的蔬菜开展监督抽检和市场准入自检。据统计,2013年全市共抽检蔬菜和水果样品29.88万份(2012年抽检样品25.8万份),全市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新乡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得到了新乡市委书记李庆贵的充分肯定。李书记在2014年第一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简报》上面批示:“好!要坚持下去,保持下去,并注意宣传”。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再接再厉,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严把蔬菜质量安全关,确保广大城乡居民“舌尖上的安全”,为建设幸福新乡贡献一份力量。

篇10:食品药品安全十项工作制度

十项工作制度

平口镇人民政府 二0一一

一、食品药品安全

监管员、协管员、信息员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员、信息员(以上简称“两员”)的管理,特制订本制度。

1、对“两员”实行聘任制。监管员由监管站负责推荐,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审查,经审查合格的,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给《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员聘书》;信息员由监管站推荐,再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经审查合格的,颁发《村级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聘书》。

2、“两员”必须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工作目标,每年对“两员”进行一次考核。对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员的考核,由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进行;对村级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的考核,由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组织,考核结束后,应将考核结果报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备案。

3、对“两员”实行动态管理,连续两年被评为“不称职”的,将由原聘用机关予以解聘。

4、对考核为优秀的“两员”将分别提请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和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给予通报表扬及奖励。

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例会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对本镇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领导,提高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及时掌握食品药品安全信息,部署有关工作,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 例会的主要内容:

(一)总结前阶段食品药品安全工作。

(二)分析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三)部署、推进、督促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各项工作。

(四)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有关事宜进行交流、讨论、沟通、协调。

(五)学习传达上级文件和会议精神。

(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工作制度。

(七)由镇党委、政府及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确定的其他内容。第三条 例会的方式方法:工作部署、交流、研讨、学习、现场会议等。

第四条 例会的分类:

(一)镇食品药品监管站全体成员单位会议。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根据需要,也可临时召开由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参加的会议。会议议题由镇食品药品监管站提出,报填政府同意后确定。

(二)专题会议。根据工作需要,由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站长适时召集并主持,相关成员单位参加,研究有关专项工作。

(三)协管员(信息员)会议。由镇食品药品监管站召集并主持。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本镇协管员、信息员参加。

第五条 例会的会务工作由镇食品药品监管站承办,负责签到和会议记录等工作。

第六条 实行请假制度。应出席会议的对象不能参加会议的,要及时向镇食品药品监管站站长请假,说明原因,并安排其他相关同志参加会议。

第七条 本制度由镇食品药品监管站负责解释,自下发之日起实行。

三、监管员、信息员培训管理制度

为确保广大人民饮食用药安全,进一步完善农村食品药品监管体系,特制定本制度。

1、监管员、信息员(以下简称“两员”)在聘用期内必须按时参加有关部门组织的培训教育活动;

2、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可以根据工作实际需要,开展对辖区内信息员的培训工作;

3、培训学习内容主要是食品药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并结合工作实际学习食品药品安全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

4、培训教育采取定期集中学习、发资料自学、现场实践学习、组织参观学习方式进行;

5、食品药品法律法规及安全管理等专业知识采用集中授课培训的方式进行,监管员每年不少于2次,信息员每年不少于1次;

6、监管站应建立好培训教育档案。

四、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报告制度

第一条 为及时掌握并有效处理食品药品违法违规行为和安全事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凡在本村境内从事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涉及食品药品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和安全事故处理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 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报告时限和程序应符合《镇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及要求。

第四条 食品药品安全信息报告的范围,是指在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消费、使用等环节中发生的食源性疾患、食品药品质量事件、药害事件及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制售假劣食品药品事件及其他影响公众健康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第五条 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受理管辖范围内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报告,依法组织对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组织协调和配合有关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第六条 食品药品事故信息报告的内容应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病亡人数,事故报告单位(人)及报告时间,报告联系人及联系方式,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等。

第七条 食品药品违法违规信息应当区分为食品类、药品类,内容应包括违法违规的时间、地点、单位、性质的初步判断、信息报告人及报告时间,报告联系人及联系方式,采取的措施等。第八条 对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瞒报、迟报、漏报、不报或阻碍他人报告的有关责任人,将视情节严重,予以严肃处理。对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报告及时并有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

第九条 本制度由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负责解释。第十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五、药品不良反应、医疗器械

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1、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检测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订本制度。

2、监管站工作人员应及时收集、分析、整理、上报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信息。

3、对辖区内发生严重、罕见、新的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病例,在核实后3日内上报;一般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病例,整理后15日内上报;死亡病例知悉后立即上报。4、发现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时,应及时向省市药品(医疗器械)不良反应(事件)监测中心或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六、责任追究制度

1、监管站具体负责本辖区内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组织、协调、督促、配合和服务工作,站长为第一责任人。

2、监管站工作人员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并承担相应责任。

3、有下列情形之一,依法追究责任:

⑴监管失察、监督不力和监管不到位,造成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

⑵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对事故进行隐瞒、谎报、缓报、阻碍他人报告造成严重后果的;

⑶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未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援措施; ⑷对食品药品安全事故调查工作不负责任,致使调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

⑸包庇事故责任者,阻碍、干扰调查工作正常进行的。

4、对工作不力,严重失职,造成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其行为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七、集体聚餐报告制度

1、每次聚餐活动时,餐饮加工者须提前3日向所在地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监管员报告备案,并填写《集体聚餐申报登记表》。

2、就餐人数100人以上400人以下的集体聚餐,由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负责受理、现场卫生指导。

3、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接到就餐人数400人以上800人以下的报告备案后,应向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员报告,并会同镇食品药品监管站负责受理、现场卫生指导。

4、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监管员在接到就餐人数800人以上的备案申请后,应及时向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报告,并协助进行现场检查与指导。

5、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员站、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接到属于本级备案范围的备案申请后,在24小时内到现场进行现场检查指导,并制作相应文书。

6、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员每月汇总一次情况报乡镇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站。

7、镇监管站对乡镇辖区内集体就餐备案情况每月进行一次汇总,报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八、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理制度

为及时控制和消除食品药品安全隐患,妥善处理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本制度。1、事故管辖

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负责本镇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统计和上报工作,第一时间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及时按规定向上级部门报告应急处臵情况。2、事故报告

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单位、事故所在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员、信息员和接收事故患者的治疗机构应按规定及时向监管站报告。监管站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镇政府、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区委区政府报告;食品安全事故第一时间内还应当直接向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3、救援处理

监管站接到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报告后,要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对事故进行救助和事故发生原因进行调查,视事故救援进展情况,及时向上级相关机构求助。4、事故终结

事故救援终结后,监管站应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分清责任、提出处理办法和今后改进意见。

九、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第一条

为及时掌握并有效处理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凡在本镇境内从事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的单位和个人以及涉及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处理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应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 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报告时限和程序应符合《镇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及要求。

第四条 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报告的范围,是指食品药品生产、流通、消费、使用等环节中发生的食源性疾患、重大食品药品质量事件、群体性要害事件、重大制售假劣食品药品事件,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

第五条 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受理辖区内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报告,依法组织对事故的查处,组织协调和配合有关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第六条 发生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和接收事故疾患者的卫生院,应及时向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和镇政府报告事故情况。

第七条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1)发生事故的单位、地址。

(2)事故疾患者(含疑似患者)的发病时间、发病人数、临床症状及体征;

(3)治疗单位、地址,抢救治疗的基本情况。(4)事故现场采取的措施和调查处理的工作进度。(5)事故原因、性质的初步判断。

(6)需相关单位协助事故救援和处理的有关事宜。(7)事故的报告单位、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及报告时间。第八条 报告应采用电话、传真或其他快捷有效的方式。第九条 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在接到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报告后,应当及时报告镇政府及区政府和区有关部门。

第十条 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对发生在管辖范围内的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实施紧急报告制度。

第十一条 对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瞒报、迟报、漏报、不报的有关责任人,将视情节严重,予以严肃处理。对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报告及时并有突出贡献的,给予奖励。

第十二条 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具体负责汇总、受理、分析、整理全镇食品药品安全事故报告,在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启动应急预案后,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第十三条 本制度由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负责解释。第十四条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十、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考核奖励制度

为了充分发挥农村食品药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社会监督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新局面,切实保障辖区各族群众的饮食用药(含医疗器械)安全,结合本镇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为表彰先进,镇食品药品监管局每年评选一次优秀农村食品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对工作突出、成绩显著者给予表彰和奖励,每人奖励200元。

二、协管员每监督、举报1次食品、药品违法行为或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每季度宣传效果明显的,每次奖励至少20元;信息员每上报1篇有价值的信息或上报1次食品安全事故的,每次奖励至少10元以上。

三、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协管员、信息员的,第三年开始每人每月补贴电话费20元。

四、对在食品药品监督信息工作中不履行职责或履职不到位,给予取消补贴,对于屡教不改的,由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责成乡(场)政府取消其食品药品监督协管员、信息员资格。

上一篇:战略对企业的重要意义下一篇:简易打印机维修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