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实践课程改革论文

2022-04-23

【摘要】在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数控加工技能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根据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借鉴高职教育专家的思路,参考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设计了数控加工技能的工作过程导向教学体系。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取得一定的成效。本文总结了改革的思路和过程,与广大同仁交流分享。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数控加工实践课程改革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数控加工实践课程改革论文 篇1:

数控加工实践课课程改革的浅谈

摘 要: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作者总结了长期从事数控加工实践教学中的经验,从如何做好课程教学设计、如何进行教学组织等方面阐述了我们在数控实践课课程改革过程中所做的一些工作。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课程改革 教学设计 数控加工实训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虽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具有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地方。无论从培养目标,还是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基础来看,都有其特殊性。因此建立一套具有鲜明高职教育特色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新型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经过多年数控加工实践教学的摸索,我们意识到要培养出合格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就必须打破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对实践课程的改革,提高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创新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教育作为教学的基础,把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作为训练的重点,加强对实训课的教学设计。根据现代学生的特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地域经济环境的特点,我们进行了教学分析。

(1)学生情况

现在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不愿意学习工科专业,不爱动手或动手能力不强,理论知识学习不牢固等问题,这些都为实践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何设计出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实训项目,成了教学设计所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一定的理论基础、技术过硬、应用能力强、掌握高新技术、能参与生产一线技术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其根本任务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各种专业特长、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1]。因此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简单地掌握一两门实用技能,而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训练成为教学的基本要求。

(3)地域特点和企业需求

地域经济结构和本地企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对人才需求的特点,而学校是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必须满足本地企业的需求。比如深圳的企业中机械制造行业相对较少,大部分的机械制造业都属于模具制造和来料加工类的企业,因此其设备结构,人员的配备、对人员的技术要求都与内地企业有所不同,所以在教学中必须考虑到这一点。

根据分析的结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实训课程进行了的改革。

(1)营造真实生产环境与工作氛围

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多数都是进入企业一线成为现场的管理人员,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人员,要求学生进入企业后必须具有迅速顶岗的能力,因此营造一种与企业相似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成为课程改革的重点。在实践教学中要求把实训看成是在企业里上班,用企业的规定来严格要求学生,从而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行为规范。在设备选型上,选择本地企业常用的加工设备和操作系统,缩小学校和企业的差距,从而保证了教学的实用性。

(2)以企业的生产标准作为考核规范

在对学生的考核中,改变了传统的课程终结式的考核方式,而采用了行程性考核。对教学过程中的每个项目进行计分,逐级考核。同时还改變了以往的记分方式,根据企业产品质检的方法,将原来对工件每一个尺寸进行单独记分的方式,改为对工件进行整体记分。每一个工件只设立合格与不合格两种分数,在进行工件的测量时,严格按照图纸记分,即使工件有一个尺寸不对,也会被列为不合格的产品。这样就会使学生在进行零件加工中,充分意识到产品质量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认真、负责、细致、专心、对工作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3)以经典学习理论改变教师教学方式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学生的知识不是简单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认知主体通过与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的,学生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知识的导航者。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境,变“一言堂”为“群言堂”[2]。我们正在逐步尝试利用这些先进的教学思想来指导教学,从整体上对实践课进行了设计。在教学中,通过模拟企业的人事结构,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企业角色,直接参与到教学的组织和管理中,把学生从原来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让原来比较枯燥、辛苦的实训变得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改善了教学质量。

(4)尝试创新的综合实训项目

在教学内容上,我们作了较大的尝试,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工艺的编写一直是高职学生的弱项,因此在项目的设计上,把数控加工工艺作为设计的核心,要求学生不仅能把产品做出来,还要能合理的编写工艺文件。另外除了要求学生完成传统单个零件的制作外,还增加了大量的具有较强实用性的装配件制作项目,如万能平口钳的制作,钻模的制作等。这些项目都具有较强的工艺性,不仅有较高的加工精度有要求,而且对装配工艺和装配精度也提出了要求,这就对学生的工艺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这些项目使学生在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

(5)加强课堂外的教学拓展

课堂教学受到时间的限制远远不能满足技能训练的要求,所以利用好课堂外的时间成为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为了能在课堂外吸引学生,我们成立了创新性的社团组织。在社团内,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和老师一起设计各种有趣的机构,并把他们的设计制作出来。而教师也可以把一些优秀的作品加入到教学项目库里,从而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得到充实。另外社团也经常组织各种活动,如学生内部的技能比武,通过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技术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学生中挑选出优秀的人才加入到自己的团队中,协助教师进行教学建设和科研开发,也为今后的学生就业推荐提供了依据。

高职教育的实践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只有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王红芳,陈蓉琳.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改进措施及转变方向[J].教育与职业,2014(2).

[2] 王欣智.建构主义理论在职业院校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实践[J].职业,2013(33).

作者:徐炜波

数控加工实践课程改革论文 篇2: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数控加工课程改革与实践

【摘要】在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数控加工技能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根据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念,借鉴高职教育专家的思路,参考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设计了数控加工技能的工作过程导向教学体系。经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取得一定的成效。本文总结了改革的思路和过程,与广大同仁交流分享。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 高职教育 数控加工 任务驱动教学法

高职教学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理论知识的教授,二是专业技能的训练。在人类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为了更人性化、更高效的开展教学,各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模拟真实的工作过程,并兼顾教学规律,是目前高职院校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之一。

一、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理清工作过程的概念

广义的工作过程指的是旨在实现确定目标的生产活动或服务活动的顺序。狭义的工作过程则是指向物质产品生产的[1]。德国Felix Rauner教授等认为,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2]。工作过程导向的目的在于克服学科体系结构化内容的学习,而有利于与工作过程相关内容的学习。工作过程教学体系与学科教学体系对比见表1。

2.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

一般来说,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可分为两大类:涉及事实、概念及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涉及经验以及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

那些物化在工作过程中及产品和服务中的诀窍、手艺、技巧和技能等是最宝贵的工作过程知识,它们不像显性知识那样容易被模仿、复制和传递,但它们对工作的进程却非常重要。

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应以从业的经验和策略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為辅。即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同时应遵循科学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和人本性原则。

3.职业教育课程的序化

由实践情境构成的以过程逻辑为中心的行动体系,强调的是获取自我建构的隐性知识,一般指经验,进一步可发展为策略,主要解决“怎么做”(即经验)和“怎么做更好”(即策略)的问题。这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行动导向课程的内容编排是串行结构。学习中学生认知的心理顺序对应于本专业典型的职业工作顺序,即行动顺序。

针对行动顺序的每一个工作环节来传授相关的知识内容,实现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将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按照工作过程来序化知识,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整合。课程注重行动体系的“隐性知识”的生成与构建。

二、工作任务分析

进行工作导向课程的建设,首先要进行工作任务分析,获取工作中与该课程相关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分析是对某一职业或职业群中需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解的过程,目的在于掌握其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完成该任务需要的知识、技能[3]。工作任务分析针对行动领域实际的工作过程,分析的对象是工作。工作任务分析的结果,直接影响课程的教学设计。为此,我们邀请了行业企业技术专家和行业资深教授进行研讨,并对分析的方法提出具体要求,力求分析结果的完整性和普适性。经过分析数控车削的工作过程如表2。

三、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

1. 构建“工作过程完整”的学习过程。课程目标用职业能力来表述,把重点放在学生“能做什么”,淡化“知道什么”。以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把“完成工作任务”作为教学重点,知识、技能的学习融合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针对工作任务学习的需要,以典型产品的开发、生产或服务的开展为载体设计“学习项目”,组织教学。

2. 课程之间要体现完整工作过程的逻辑关系。以工作任务逻辑取代知识本身的逻辑;课程与课程之间、课程内的项目与项目之间均应体现工作任务逻辑主线。

四、《数控车削加工》教学项目设计

项目课程要求要以项目为载体实施课程教学,要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学会知识,掌握技能。项目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模拟的,但必须“源”于企业,又“高”于企业。选取学习项目要坚持如下原则:产品真实性、可实施性、可检验性、趣味性。

1.加工任务(资讯)

2.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决策、计划)

本工作任务的工艺文件见表3~5。

3.数控编程(计划)

根据数控加工工艺及零件图编制数控程序(鉴于篇幅的原因,程序略去)。

4.数控加工(实施)

在数控车床上完成毛坯装夹校正、程序输入、对刀、加工。

5.检测(检查)

检测加工完成零件的尺寸、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零件质量分析,对不合格的检测项目提出改进意见。

6.总结(评估)

分析此次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总结经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优化生产流程和生产节拍、增大生产设备的效能,对技术系统与生产过程进行优化,包括数控系统技术优化、工夹具设计与优化等。

五、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

1.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

这是一种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思想,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式和方法所构成。

2.项目学习成为主要的学习形式

在《数控车削加工》这一类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项目导向教学法容易实现师生互动,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容易模拟真实的工作情景,可以很好的使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相结合。

3.情境学习是其典型的特征:

情境学习强调:在知识实际应用的真实情境中呈现知识,把学与用结合起来,让学习者像专家一样进行思考和实践;通过社会性互动和协作来进行学习[4]。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校资源构建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情景是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的关键。

4.互动式教学法“重燃求知欲”

在工作导向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主动学习”尤为重要,因为很多任务要靠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来完成,单单依赖听讲、记忆无法完成。传统的“灌输式”课堂教学模式已不适合教学内容要求。要“燃起学生的求知渴望和学习热情”,要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必须加强师生的课堂互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工作导向教学强调“做中学”,知识传授穿插在工作任务中,要求学生有更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实现互动首先要精心设计教学任务,要有一个巧妙的开端,可预见、可感知的结果,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持续的吸引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恰当的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去带动、引导学生,如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任务(项目)驱动法、小组讨论法等。

5.授课内容“少而精”,学习目标适当

随着理论教学比例的减少、实践训练比例的增加,对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的讲授内容就必须“少而精”,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具有把握知识的由多到少的能力,即知识的精加工能力。把一些恰当的“宝藏”留给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并消化,解决不了的由教师帮助提出解决方案。只有这样带着问题去学习,才能唤起学生积极思维的想象空间。

同時一定要注意,学习目标适当。要保证在当前基础下学生能完成学习目标。

六、总结

1.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实践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从学校到工厂更容易过渡,所学技能更专业。

2.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功效。基于工作过程,搭建了一种新的更贴近工作岗位需要的教学体制,通过场景的刺激,避开高职学生理论推导能力不足的弱点,激发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能有效地解决高职学生的学习困难,尽快满足工作岗位需求。

3.知识点分布较散,教师不易把握课程全局,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准确地选择教学情景,完整地表达出各教学情景之间的理论推进和逻辑联系,是体现教师取舍能力和宏观把握课程能力的体现。

4.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高等学校的通识教育(语文、英语、数学等)仍旧要系统训练,另外专业教育中的基础课程也强调理论性和逻辑性。这些课程不宜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思路进行改革,以免导致理论课程的弱化和删减,降低对学生后期发展支撑。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2]劳耐尔(Felix Rauner) 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 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2007

[3]姜大源 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4]应方淦等 情境学习理论视野中的成人学习 开放教育研究 2007.06

[5]严中华 行动导向课程开发职教师资培训教材·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职教课程开发与实施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6]《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课程开发案例汇编》编写组 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课程开发案例汇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作者:赵战峰

数控加工实践课程改革论文 篇3:

数控铣削加工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结合自己在数控铣削加工教学的实际情况,从提高中职学生学习兴趣、改变教学模式和增强学生自信心方面入手,对新形势下数控铣削加工课程改革进行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中职教育 课程改革 数控铣削

这几年来,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政策,中职教育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中等职业学校的数量以及办学规模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中职教育的发展与社会对技工人才的现实需要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职学生的素质较低且参差不齐,导致他们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比较困难,有的毕业生毕业以后虽然找到了工作,但是掌握的专业技能并不能很好的胜任当前工作,还需要企业对学生进行岗位再培训。

第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依然过于强调其理论的完整性和专业性,知识面广,难度过大,与中职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并不适应,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第三,现在社会对职业教育、职业学校学生仍存偏见,致使学生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高。

针对上述的几个问题,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进行一些改革,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下面,我根据自己的多年从事数控铣削加工教学的感受,谈谈自己对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些想法。

我认为,在中职教育课程改革中,最应该强调的一个问题就是兴趣——学习的兴趣。现有的专业课程及教学模式大多侧重于理论,学生动手机会少。以我从事教学的数控铣削加工课程来说,教材内容深奥,學习起来枯燥无味,强调过多的理论知识和过于完整的知识体系,导致学生掌握起来就更加困难,使本来就不怎么喜欢学习的中职生更加厌学。

所以,我根据中职学生的认知水平,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入手,将相关理论知识,以模块、项目或者以任务的形式融入到教学当中,这些模块是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任务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主持下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行组织完成一项任务,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任务的过程。当学生做完了任务之后,他们也就将相关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掌握了,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是我在数控铣削加工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在数控铣削加工教学中,我根据学校、专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学内容划分为六个模块,每一个模块包括了若干个项目和任务,通过任务来带动学生的学习。

二、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在数控铣削加工教学中,采用了比较规范化和比较形象化的教学方法,整个数控铣削的教学由几个教师集体备课,每个教师都采用一样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学习知识不至于混乱,比较容易掌握。

三、从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方面来进行改革。学生如果没有学习的信心,那么对学习就会索然无味,学习兴趣就更加无从说起了。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是成功的第一要诀,自信心对学生性格的形成、成绩的优劣、事业的成就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自信心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重要精神动力。在数控铣削加工教学过程中,我比较多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法教学。把一个或者几个知识点变成一个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学习,同时每一个任务的完成,学生们的心理上都有一种胜利感和成就感,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比如在模块4数铣加工操作实例里面按给定图纸编程加工零件的外轮廓教学中,我把15个学生分为5个小组,安排到五台数控铣床上,给每一个小组分配了按给定图纸编程加工零件的外轮廓的任务,要求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小组讨论,根据图纸的要求,选择毛坯,编制加工工艺,确定加工路线,编制加工程序,选择刀具和合理的切削量,然后进行零件的数控铣削加工。我只是负责检查和指导。经过了自己的努力,学生们都完成了任务,经过测量,5个小组中的尺寸基本符合了图纸的要求。经过这一次加工任务,学生们能够独立加工完成了自己的作品,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从而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实践证明,通过以上几个方面,我在数控铣削加工这门课程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也更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但是,中职学校课程改革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也是中职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它涉及到国家、教育、学校、企业和学生等各方面的内容,需要我们认真去对待,共同努力。我认为,中职学校的课程改革更应该多考虑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模式与方法,改变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工倍的效果。以上几点是我在数控铣削加工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请各位专家析疑指正。

作者:黎坤和

上一篇:教材汉语拼音教学管理论文下一篇: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