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表演特殊性分析论文

2022-04-15

摘要:当今国内音乐表演学科大多偏重于实践,而学术研究还相对匮乏。近日中央音乐学院高拂晓老师撰写并出版了《音乐表演艺术论》一书,书中对音乐表演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一定的见解,笔者认真研读之后,感慨良多,因而拙文,从音乐表演学科的理论背景、学科特殊性、审美评价依据、研究人才能力的培养四个方面进行自己的解读。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音乐表演特殊性分析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音乐表演特殊性分析论文 篇1:

音乐表演专业的现状、性质及课程改革

专业是以社会分工为存在前提的,专业的开设无疑是满足职业或就业的需要。“音乐表演”是高校本科段普遍设置的一个专业,旨在满足毕业生作为一个歌手、乐手或指挥的职业需要。但近十年来,音乐表演专业的许多毕业生未能从事本专业而去从事其他职业,甚至处于待业状态。2014年7月16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了《近两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音乐表演”专业就是其中15个就业率较低的专业之一。这不仅在于社会需要音乐表演人才的岗位已饱和,还说明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较低。要提高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就必须控制专业建设规模,调整其课程设置及教学实施,修改这一专业的顶层设计和定位,重现认识其专业属性,改变其人才培养模式。但更重要的是,要以课程改革作为立足点和着眼点,通过专业课程改革,使音乐表演专业学生获得更强的音乐表演技能得到综合素质的培养,最终以“一专多能”获得职业竞争力。

一、低就业率与音乐表演专业的建设及课程设置

普通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偏低,职场竞争力过弱,原因在于专业建设的超规模。1998年,“音乐表演”(050403)首次作为一个“专业”列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被设立在“文学门类”(05)之下,成为“艺术学”(0504)下属一个专业,从而真正具有“合法”地位。此后的十多年,音乐表演专业发展迅猛,成为高校音乐系(学院)规模居首位的专业。根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2005年版)》的统计可知,我国开设音乐表演专业的高校共126所,其中专业音乐学院9所,综合类艺术院校6所,师范类大学48所,其他综合大学63所。这还是2005年的统计数字。尤其是在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新版《目录》之后,“音乐表演”专业(130201)位于“音乐与舞蹈学”(1302)的专业之首,开办此专业的高校已多达一百七十余所。这种超规模发展使得每年的毕业生数量庞大,与就业需求极不匹配,成为导致就业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造成这种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许多人看来,搞音乐就是“吹拉弹唱”,以致“音乐表演”几乎成为“音乐”或“音乐学科”(science of music)的代名词。于是在高等教育“面向社会”和“教育产业化”的背景下,很多院校都将热门和挣钱的音乐表演专业作为发展建设重点。从制度层面上看,其原因有三:其一,音乐表演专业在2012版《目录》中名列“音乐学”(musi-cology,130202)和“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130203)之前,地位较以前得到提升,成为“音乐与舞蹈学”的第一专业。这种调整显露出管理层从就业需要调整专业顺序的意图,从而给外界一种信号:音乐系科主要是培养“音乐表演”人才的,且招生规模大,于是吸引了更多的青年学生报考。其二,2012版《目录》并未列入“音乐教育”专业,只在“教育学”(0401)下列入了“艺术教育”专业(040105),并注明“可授教育学或艺术学学士学位”。这就表明,音乐教育专业并未取得“合法”地位,而只能置于艺术教育之下;其中,师范院校中的音乐教育毕业生授“教育学学士学位”,音乐学院、艺术学院或综合大学中的音乐教育毕业生则授“艺术学学士学位”。这就使原来招生最多、规模最大的音乐教育专业的地位明显下降,许多考生不再报考。其三,一些非专业性的普通高校,因办学条件所限仅开办音乐表演一个音乐类专业,而将其他专业挂靠到音乐表演上。这也使其地位愈发突出。当然,从社会学角度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即近年来歌手的“明星效应”使得一些青年学生希望通过学习“声乐表演”,实现“明星梦”。从上述原因看,要想提高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首先就要控制其发展建设规模。

低就业率的另一个原因在于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不合理,以致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在就业中缺乏竞争力。目前,我国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大致上可分为三类:1.通识教育课程:即国家规定的公共课程,如政治、英语、计算机、大学语文等。这些课程的教学一般由院校基础部(共同课教研室)组织实施;2.音乐基础课程: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如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音乐赏析、音乐美学等课程。其中,乐理、视唱练耳、和声、曲式与作品分析等课程的教学,一般由作曲系去承担;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音乐美学等课程的教学则交由音乐学系承担;3.专业方向课程:多为一对一专业主课或个别课,此类教学由表演类系承担。选修课程分限选修课程和任选修课程。前者是学生必须选择的课程,实为选修课。后者则是学生自主选择学修的课程,一般为拓展知识、技能的课程,故也称“拓展性课程”。这些课程的教学通常分散在不同系科。

很显然,这种各司其职、各管一摊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模式是很有好处的。如可使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尤其是音乐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得到基于学理的分类,进而更具专业性和指向性;也可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节省其教学资源。但这也存在许多弊端,最主要就是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为大多数学生只重视专业方向课程,而不太重视音乐基础课程等其他类型课程的学习,最终未能获得应有的综合素质。同时,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大多也仅在告诉学生“怎样表演”,很少有去探讨“为什么要这样表演”,也未能更多地去教授歌唱、演奏、指挥技巧之外的东西。这种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模式就像是一个制造工业产品的“流水线”,不同的系科就像是不同的“车间”,每天生成不同的“零件”,但最后却没有一个“组装车间”。更令人遗憾的是,绝大部分学生自己并没有组装的能力,因为他们心中并没有一件“成品”的样子和图纸。这无疑是现代音乐教育的弊端。因此笔者认为,音乐表演专业应有一个综合性的“组装车间”,这就是一至两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以此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培养和提高,进而具有其就业竞争力。

二、低就业率与音乐表演专业的顶层设计及定位

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低就业率与本专业的顶层设计及定位也密切相关。根据1998版《目录》中表述:(一)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音乐表演方面的能力,能在专业文艺团体、艺术院校等相关部门、机构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二)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音乐表演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本专业严格的技能训练,具有较高的指挥或演唱(奏)的能力。”不难发现,这主要是如何作为一个歌手、乐手或指挥的知识和技能,而对音乐教育和音乐研究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未有具体规定。(三)人才培养的标准:“1.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音乐作品的分析方法;3.具有演绎不同风格及体裁的音乐作品的能力;4.了解党和国家的文艺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能力。”这无疑也都是就音乐表演而制定的。关于音乐教学和音乐研究所需的知识与能力,仍未有具体说明。(四)课程设置:一般设有表演、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重奏(唱)合奏(唱)等课程。显然,其课程设置也未能对音乐教学和音乐研究有专门考虑。综上,1998年版《目录》中对于音乐表演专业的顶层设计和定位虽然确定了培养“从事表演、教学及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关于这种“高级专门人才”所需知识和技能及相关课程的表述,却都是围绕培养歌手、乐手或指挥而规定的。这就意味着,其对于学生的“一专多能”和综合素质并无更多的考虑。因此,按照这种顶层设计和定位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只能选择作为一个歌手、乐手或指挥作为就业目标,一旦这些岗位饱和了,他们就必将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

2012版《目录》中关于“音乐表演”专业顶层设计及定位的表述已有了变化:(一)关于培养目标的表述为:“本专业培养具备音乐表演(演唱、演奏)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中小学从事音乐表演、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并为本专业的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显然,这里将原来的“高级专门人才”改为“应用型人才”,拓宽了人才就业范围并去掉了“音乐研究”的表述。(二)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方面也有了新变化:“本专业学生按声乐演唱,键盘、民族乐器、管弦乐器演奏以及指挥等不同专业方向,主要学习与音乐表演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音乐表演专业方向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其相应专业方向所规定的在音乐表演方面的基本能力。”这不仅强调了音乐表演专业各方向的特殊性,而且还阐明了按照方向制定技能标准的必要性。(三)所需知识和技能的标准表述为:“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掌握音乐表演学科以及音乐学、作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一门及以上的音乐演奏或演唱技术;3.具有独立研习、分析音乐作品,并在表演中进行二度创作的基本能力;4.熟悉党和国家对文艺领域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相关音乐表演的理论前沿、发展动态以及行业需求: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可见,2005版较之1998年版更具专业指向性,也更具体。(四)课程设置:“核心课程:按不同专业方向,分为声乐演唱,键盘、民族乐器、管弦乐器演奏以及指挥,以及重唱、合唱或重奏、合奏:钢琴、乐理、视唱练耳;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论文写作、和声、复调、曲式。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校并到相关文艺团体和社会参加音乐表演实践以及田野采风等。”这无疑也比1998版更具体和细致。虽然有了很多变化,2012版《目录》中关于音乐表演专业顶层设计和定位的表述,仍是以培养歌手、乐手、指挥人才为着眼点的。

综上所述,1998版和2012版《目录》中音乐表演专业顶层设计及定位,均不利于人才综合素质和一专多能的培养,以致在高校学生越来越多、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失去其指导意义。

三、低就业率与音乐表演专业的属性及培养模式

无疑,音乐表演的专业属性既具有学科属性,又具有职业属性。而低就业率与人们对音乐表演专业属性的认知不无关系。

关于学科属性,既可以理解为基于音乐学科(音乐学)的学科属性,还可以理解为基于艺术表演(表演学)的学科属性,其厘定直接关乎音乐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如果说音乐表演专业更具有基于音乐学科的属性,那么其课程设置就应以音乐学科为主。反之,其课程就应以“艺术表演”课程为主。以声乐表演为例,除歌剧表演外的一般声乐表演与戏剧表演不同,旨在音乐表现,也就是表达音乐作品的内涵,而表演(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及其艺术表现意义则次之。这就意味着,声乐表演更主要具有基于音乐学的学科属性,次之才是基于表演学的学科属性。因此,作为一个专业,其课程必然要以音乐类课程为主、舞台表演类课程为辅。就目前情况而言,高校声乐表演专业课程基本上是以音乐类课程为主的,但除形体课、歌剧课外,其他舞台表演类课程(如表演基础、表演理论、戏剧小品和舞蹈课等)基本没有开设。这样,一个直接的影响就是,声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大多都不能从事歌剧和音乐剧表演。这就影响了他们的就业。

音乐表演的职业属性则是一个与从业领域或行业密切相关的问题。从理论上说,与音乐表演专业的对口职业领域是演艺,作为一个歌手、乐手或指挥,或从事与之相关的其他工作。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对于大多数毕业生而言,演艺之路已十分狭窄,因为我国文艺演出团体大多已人满为患。更重要的是,这些演出团体对音乐表演人才的业务水平定得过高,本科毕业生(尤其是声乐毕业生)大多都难以达到其基本从业标准。于是,毕业生们只能到教育领域谋职,或从事普通中小学音乐教学,或从事社会音乐培训(如受聘琴行和音乐培训机构)。当然,还有一部分毕业生可能会到各级文化宫、文化馆(站)从事群众性文艺工作、文化工作:或受聘于事业单位和企业,组织企事业文化活动。总之,对于大多数毕业生而言,成为专业演唱(奏)员的可能性不大,从事研究工作则是他们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之后的事情。自谋职业、待业或失业是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的常态。

要提高其毕业生的就业率,扩大就业途径,还必须改变其人才培养模式,变“学院派精英教育模式”为“社会性使用教育模式”。如果我们还像过去一样,在延续音乐表演专业学院派精英教育模式的同时,又保持超规模的发展态势,那么其毕业生就业率低就成为必然。也就是说,要使毕业生保持一定的就业率,除使其建设规模受限、招生人数有度外,还要选择一种社会性实用教育模式。所谓“学院式精英培养模式”,即以舞台表演作为职业目标,培养从事专业音乐表演的歌唱家、演奏家和指挥家,其课程设置及教学实施必然是以音乐表演技能和技巧为主的。这种模式只适合于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专业性音乐学院,对于大多地方音乐院校或二三线城市的普通高校而言,既无必要,也无可能。因此,我们只能在重现认识音乐表演专业性质,并重新进行顶层设计和定位的基础上,采用“社会性实用教育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一专多能”,进而在就业中具有竞争力。

综上所述,要提高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就要控制专业的发展建设规模,改善课程设置,修改顶层设计和定位,同时重现认识音乐表演专业的属性,改变其人才培养模式。但这一切最终都聚焦于课程改革,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具备一专多能,进而获得职业竞争力。其课程改革包括三个方面:1.增加师范类课程(如教育心理性、音乐教学法等),以便毕业生能够从事音乐教学工作。2.增加实践性课程(如文化活动组织与管理),以便毕业生能从事更为广泛的文化工作和文化产业策划和营销工作。3.增加专业性课程(歌剧课、舞台表演课、舞蹈课、合唱、重奏、合奏课等)、适当压缩史论课程(音乐史、音乐鉴赏、音乐美学等),以便毕业生能以更为精湛的技艺从事专业音乐表演。总之,进行课程改革是提高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的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 张萌)

作者:王文俐 韩忠岭

音乐表演特殊性分析论文 篇2:

音乐表演为何要进行学术研究

摘要:当今国内音乐表演学科大多偏重于实践,而学术研究还相对匮乏。近日中央音乐学院高拂晓老师撰写并出版了《音乐表演艺术论》一书,书中对音乐表演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一定的见解,笔者认真研读之后,感慨良多,因而拙文,从音乐表演学科的理论背景、学科特殊性、审美评价依据、研究人才能力的培养四个方面进行自己的解读。

关键词:《音乐表演艺术论》 学科特殊性 审美评价依据 研究能力培养

众所周知,音乐表演艺术是一门很强的实践性学科,高质量的演出不管是在听觉上还是视觉上都传达给观众无与伦比的美的享受。因此无论是演奏(唱)者本身或是观众似乎都将对音乐的表达和感受作为音乐表演的极致追求,这也使人难免会问,音乐表演本身就是一门实践艺术,需要进行学术研究吗?为什么要研究?

近日,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高拂晓副研究员撰写的《音乐表演艺术论》一书,就带着这些问题,从音乐表演的本质论、表现论、主体论、接受论、发展论和人才论等六个维度,结合历史传统与现实问题讨论了“音乐表演艺术”这个宏大的话题,并且从学术理论的角度阐释了音乐表演中的一些美学问题和在思考的基础上用研究的态度及钻研的精神去探索音乐表演学科的发展规律,以期帮助读者从科学、社会、人文等多角度加深对音乐表演的实践问题的理解,并能深入感受音乐的内涵从而反馈到音乐的实践中去。理论来自实践,实践则是理论的基础。该书现已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于2018年3月出版。

一、理论的背景下审视音乐表演学科

音乐表演艺术论要论什么?是长篇大论还是高谈阔论?音乐表演艺术论是要用理论指导实践吗?表演是一门学问吗?表演需要研究嘛?高拂晓老师在书中前言部分首先就抛出了这一系列的问题,引人深思。随后他做出了解释:表演的艺术论是用理论的思维来看待事件中的问题,对其中的规律进行阐述,并做出评价。然而目前的实际情况是众多表演艺术家对于理论的不屑,其主要是因为要么理论过于高深难以理解,要么理论与实践两者难以统一,无法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

然而作者认为,理论并非是要对实践指手划脚,而是在思考的基础上用研究的态度和钻研的精神探索艺术的发展规律,加深对实践问题的理解,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观念和想法,为评价表演艺术提供一定的依据和视野,为更多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提供思想基础。同时作者还提到当前音乐表演的相当一部分表演者在长时间舞台表演之后,极易陷入表演的惯性思维,而逐渐缺乏对于表演理论层面的深思熟虑,即是在积累了经验之后却失去了意义。在此经验下深思后我们则需要找出审美逻辑与感性之间的平衡,这也促使音乐表演的实践问题应当发展和转化为一种学术性的问题去讨论。

二、音乐表演的学科特殊性

我们常见的音乐表演形式无论是作为一种人类的活动,还是一种艺术行为,它都离不开表演的场所、对象(音乐作品)、表演者、听众这几个必要的条件,不可重复、不可修改的一次性呈现是这种艺术行为的最本质的、也是最重要的特征。这里值得提一句的是,作者对于当前一种新兴的自动演奏的机械装置作为音乐表演者进行了评价,认为这种形式即使能呈现出“完美无瑕”的技术以及音响效果,但是音乐表演的本身是艺术,而不是技术,表演感动我们的地方在于它是具有表演者鲜活的生命灵魂和情感的音响呈现。

音乐表演学科的特殊性从其实践的音乐创作、音乐表演和音乐欣赏三大环节来看,主要表现在它的重塑性和二度创造性。音乐表演的重塑性要求表演者对作品中的精神内涵、创作风格等按照乐谱的知识和作曲家的意愿,来演绎作品的构思和意图,但是这里讲到的重塑性又是忠于表演者本身的原创性的、非仿效的表演形式,也就是要求表演者的真实。而音乐表演的二度创作性是指表演者在尊重作曲家意图和作品风格的基础上,体现出的带有表演者个人特质的主观倾向性和审美取向,即表演者在演绎作品时所带入的个人所处时代的精神气质以及表演者本身的审美思想和观念,以此去理解和解读作品,形成一定的个人风格。如何在表演实践中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高拂晓老师认为:重塑性并不是机械地还原,也不可能机械地还原,重塑是有创造性地重塑;创造性不是完全自由发挥,随心所欲,而是以重塑为基础,是以重塑为依据的创造性,可以说音乐表演中的重塑性和创造性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以此,我们认为,把这些观点理清对于一个从事音乐表演的工作者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音乐表演的审美评价依据

音乐表演中的表现力有着普遍的共性特征,也有独特的个性特征,还有多样化的表现特征。这些特征不仅对于认识音乐表演问题本身的实质性内容有所帮助,而且还将为评价表演这一复杂的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学术视野。首先是共性表现力,主要是指音乐表演中的普遍性规律,也是艺术家普遍遵循的艺术原则。作者以“rubato”(自由地)这一术语为例,对表演中的共性表現力从西方不同的音乐时期所持的观念和内涵进行了诠释,得出:Rubato的艺术偏离原则无疑已经是音乐表演艺术家普遍运用的表现手段,它是“人性”的音乐表演区别于“机械”的(如MID演奏的乐谱)音乐表演的最重要的标志。它是为塑造有表现力的乐句而进行的节奏伸缩、力度变化和重音的强调;为突出某个音乐特征有意图拉长或缩短音符时值,艺术家对作品的个人感觉和理解所导致的艺术处理上的自由和发挥等。其二是个性表现力,这是指音乐表演中的特殊规律,这是艺术家个性的体现和个人风格的标识,同时也强调了表演者对作品的不同理解所形成不同的阐释形式。这种个性表现力一般体现在艺术家的表演意图上、惯用句法演奏特征上、精湛的表演技术和丰满的艺术体验相结合的体现上。这里作者高佛晓老师在承认炫技性是表演中表现力的重要部分的同时,也提出要上升到一种更高的精神层面去理解和感悟,也就是达到技术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其三是多维表现力,这是音乐表演创造性的时代体现,反映了当今音乐表演实践的多样化并且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风格,或是多品种多风格结合的表演形式。读到这里笔者不禁联想到2016年春晚,歌手谭维维与华阴老腔的老艺人们成功合作的《华阴老腔一声喊》,这种成功的流行与民间乐器、原生态技艺结合的表演形式,就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和思考,这不但能够顺应时代,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传承中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也是对音乐表演形式多样化的一种有益的探索。

四、国内音乐表演人才研究能力培养的思考

高拂晓老师认为当今国内的艺术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中,对于音乐表演这门分支艺术的、专门的、系统的理论研究还相对匮乏。对比国外以英国剑桥大学为代表的研究机构早在2005年就开始了大规模系统的表演研究项目,凸显出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还相对滞后,虽有一些论文发表,但是大都零散而缺乏研究方法。因此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思考和总结音乐表演艺术的特殊性则显得越来越重要。不可否认的是当前国内音乐表演教育能力确实大有提高,仅从最近几年中国年轻歌唱家、钢琴家等在国际上摘金夺银就可看出,但是作者认为音乐学院的学生除了磨练技术、琢磨作品之外,还应当加强思考能力和研究能力,应当用一定的理论训练的思维去指引自己的教学和表演,并且还应更多的去思考表演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关联,不能局限于只知道一些原理,而应当用理论的思维去看待表演问题,去发现更多以前曾忽视的问题,得到更多观察表演的视角,引起更多对表演问题的思考,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能表演、有观点、会阐释、懂评价的表演艺术家。

五、结语

一部专著的出版,不但凝聚了作者的心血,更展现了作者的思想和学术理论的功底,我们在多次拜读《音乐表演艺术论》一书之后一次次地有所感悟。对于音乐表演者来说,舞台上的表现力、演唱(奏)的技术、对歌曲内涵的把握都是笔者以前重点关注的问题,但是对于探寻音乐表演艺术的规律却知之甚少。书中高拂晓老师从学理上进行阐述的诸多音乐表演美学的问题,以及从艺术审美规律入手对音乐表演多角度的理解和认识,都给了我们和读者莫大的启发。撰写此文,一是向高佛晓老师致谢、致敬;二是想说出自己在拜读之后的一点思考和理解,其目的是与同行交流、探讨,也借此逐步厘清笔者在音乐表演实践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与疑惑,以明晰的思维去指导自己的表演实践。

作者:王英杰 姚西勇

音乐表演特殊性分析论文 篇3:

高校音乐表演综合舞台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音乐表演在高校教学的发展和改革中逐渐呈现综合化、多样化的特点,如何通过教学改革给学生提供更专业化的舞台表演教学是目前高校音乐表演教学关注的内容之一。本文主要对高校音乐表演舞台实践教学的改革历程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校音乐表演;综合舞台;教学实践;改革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的音乐表演,起源于上古时期人类的生产劳动。人们通过手的拍打、脚的踩踏、口的呐喊、借助工具进行敲击等动作来传递思想感情。后来经过漫长的历史进程,音乐表演逐渐演变为一种表演艺术,辅以舞蹈动作的配合,通过表演者的跳跃、旋转、翻腾等肢体动作来展现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塑造人物的多样性格、展现人物某种精神面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高校音乐表演教学也有了多种多样的方式,由此可见本文在新时代背景下对高校音乐表演综合舞台实践教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

1 目前高校音乐表演综合舞台实践教学发展的新局面

1.1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了很大提高

在高校传统的音乐表演教学基本上采用“通过课本学习理论知识――老师具体展示、学生跟做――学生自己训练――老师布置题目,学生自己进行创作――学生自定题目,自行创作”的模式进行教学。老师在具体动作的演示过程中亲力亲为,具有很强的直观性。但这种教学方式费时耗力,有的学生并不能在老师展示的时候就立刻掌握音乐表演要领。当老师停止示范,对其进行具体指导时,这部分学生又因为失去了直观的参照对象,对老师的指导不能深入的领会。而当新媒体进入到高校音乐表演教学的课堂上时,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和形式对学生进行演示。比如可以利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形式,对表演动作进行分解展示,同时展示相应的动作所引起的骨骼肌肉的变化。老师在一旁对动作要领进行深入的剖析,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标准动作应该如何做。。这样的教学方式,让不同理解力和接受力的学生都能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强了自信心,学习的兴趣自然增加,学习积极性的增强显而易见。

1.2  学生不同的音乐表演需求可以得到满足

音乐表演艺术演变至今,已有多种品种。因无法用统一的分类标准来界定,分类标准也繁多,若干大的分类,下面又包括许多小的分类,多的可以达14种之多。但不管哪种分类,所展现出的外在形式不外乎含蓄委婉、热情奔放、古朴典雅、清丽明快等等。每个学生性格不同,对音乐表演的理解也不同,从而对每种音乐表演所表现出的兴趣也不同。但由于在高校,老师所进行的教学是群体教学而不是个体教学,不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满足学生不同的音乐表演需求。在传统的音乐表演教学中,学生对学习音乐的的个性化需求受到学习时间和授课老师的双重限制。而在网络背景下的音乐舞蹈表演中,这两个制约将不复存在。网上的海量资源基本上可以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高校,学生较为充裕的自主学习时间,也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保证。新媒体还提供给学生进行学习、交流、探讨的专业网站,使学生向更深、更高、更远处发展,大大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这一方面,传统教学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有很大的欠缺。

2 高校音乐表演综合舞台实践教学的改革要点

2.1 符合音乐表演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对于音乐表演教学,不仅需要让学生感受优秀的歌曲内涵,还需要逐渐培育学生的乐感和审美才能。通过学习唱歌体会音乐表演的魅力,培养乐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表演的综合能力。学校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通过对于音乐表演的体会,学生若是有天赋并且热爱这门艺术,音乐表演也是学生可以深入发展的课程,打破人们传统音乐表演的看法,壮大发展音乐表演道路。教师对基本的音乐表演知识进行深入的讲解,学生掌握了基础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创作,将学生的曲子弹奏出来。这样能有效开阔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2 转换师生主导的角色地位,提升学生主体性

在音乐表演的艺术教学中,由于音乐表演课程的特殊性,教师在鉴赏教学过程中往往更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开展高校音乐表演课堂鉴赏教学时需要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指导,促进学生自然的学习到音乐表演艺术,通过教师对课堂有效的调控来提升学生品鉴音乐表演的能力。另外,教师在进行音乐表演鉴赏教学时,应当更加注重于音乐表演鉴赏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及重难点,为学生进行积极有效地讲解,促进学生意识到自身在音乐表演课堂的主体性,从而认真进行音乐表演的学习与鉴赏,增强教师对课堂的调控。

結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音乐表演综合舞台实践教学改革不仅满足了新时代社会对音乐表演专业人才的需求,还对高校教学的整体教学水平进行了提升,因此高校音乐表演综合舞台实践教学改革应该受到更多教师和有关部门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张璐,李洋洋.高校音乐表演综合舞台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9):89-90.

[2]潘东升,刘谟楠.高校音乐表演综合舞台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艺术教育,2019(04):243-244.

[3]苑芳,李佳丽.高校音乐表演综合舞台实践教学改革研究[M].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8(07):45-47.

作者:马丽旋

上一篇: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论文下一篇:水利信息化建设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