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对美育影响分析论文

2022-04-15

摘要音乐是美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使学生的身心愉悦。中国的教育领域,对于音乐教育持有重视的态度,但是在教学设置上却没有体现出音乐的教育价值,由于教学目标的限制,对于音乐的教育程度往往会局限在专业领域,而普适化的音乐教育则趋于形式化,对学生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音乐对美育影响分析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音乐对美育影响分析论文 篇1:

课程思政语境下高校音乐美育创新实践路径探索

[摘 要]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为新时代高校各个学科课程教育实践进行了科学的规划与设计,体现出当代高等教育在育人方面所需要努力的方向。从人才培养的目的看,课程思政与音乐美育实践有着高度的统一性,两者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在音乐专业学科美育实践中,需要打破专业学科单一化壁垒,以美育人与以技育人相结合,建构音乐美育课程体系,完善平台建设,在多元化实践中推动德艺双馨人才的培养,确立思政主题的校园音乐文化活动,注重多元并举。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音乐美育;创新实践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项目(2021YB0482)。

[作者简介]张 震(1985— ),男,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副教授。(新郑 450064)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深刻地体现出了在当代教育事业中“立德树人”“协同育人”的要求,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一种集中概括。[1]这也为高校美育实践的创新提出了高质量的发展要求,在育人层面上,课程思政理念以及以美育人理念有着高度的契合性和共同的目的性,课程思政主要是针对学生在思想和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美育主要指的是心灵教育和情感教育,两者之间的连接点在于德育,也就是要从道德层面上体现出课程思政以及美育的存在价值和实践意义。在高校教学中,音乐美育作为宏观美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其它艺术形式的不可替代性,按照专业分类看,音乐美育可以分为音乐专业学科美育和非音乐专业学科美育两类,虽然专业学科方向不同,但是就音乐美育的功能以及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看,则有着必然的内在统一性。在课程思政语境中,如何在高校音乐专业和非音乐专业中广泛而深入地开展美育实践、创新音乐美育实践,则是当下从事高校音乐教育人员探索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理念在高校音乐美育实践中的意义

(一)深化音乐美育内涵,确立有效实践方向

音乐美育是以音乐学科教学为基础,从音乐艺术所特有的审美本质出发而实施的一种育人实践,从这一构成看,与课程+思政模式有着高度的统一性。关于审美教育的目的,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有过精辟的论述:“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2]而思政教育则体现出的是我国的传统教育观,即孟子提出的“存心养性”和荀子提出的“化性起伪”。因此,审美教育和思政教育在育人目的上是相通的。從课程思政理念之于音乐美育的作用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使音乐美育的内涵更为深刻。在高校传统音乐教育观念中,美育弱于技术教育,忽略了从思想道德层面进行育人,也就是所谓的“艺先于德”,而不是“德艺双馨”。课程思政要求在音乐教育中将“美”和“德”放在首位,摆正思想位置、深化美育意识才能够真正的体现出音乐教育的意义;二是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确立了音乐美育的有效实践方向。无论是在音乐专业学科美育中,还是在非音乐专业学科美育中,都应当通过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去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文化意识,并非是单纯的“娱乐性”活动,也就是各种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具有育人的价值和意义,在课程思政理念下,音乐专业学科美育将有助于创新型艺术人才的培养,而非音乐专业学科美育则有利于高校学生整体性素质的提高。[3]

(二)重塑美育现实价值,体现以美育人意义

2020年10月,由国家层面颁布、实施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大中小学相衔接的美育课程体系”。在课程思政理念中,对美育实践的要求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将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内蕴于课程教学的范畴之中,从这一角度看,即把美育以“制度化”的方式固定于学校学科教育中。课程思政理念对美育现实价值的重塑,意味着以美育人意义的体现。就音乐美育而言,音乐的人文性、实践性特征深化了它的审美性特征,在教学中,通过对音乐作品创作背景以及创作者艺术经历的解读,体现出文化浸润的功能;对音乐作品中所内蕴的民族精神、思想境界的感受和体验,体现出道德人格修养的功能;通过感受、体验、创造等音乐审美实践活动,体现出情感、态度的塑造功能。

(三)体现音乐人文意蕴,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音乐的实践包括创作、表演与欣赏三个方面,在每一种实践活动中,都融入了人文性因素。在音乐创作中,创作者充分发挥个人的艺术智慧和创作能力,将对世界的认识、对社会的看法、个人的情感融入到乐谱符号中。表演者的任务则是将乐谱符号转化为音响,在二度创作的过程中,将自身的认知和情感转入到音响中,从而赋予了音乐的第二次生命力;欣赏者的任务则是在感受音响的审美关系中体验到身心的愉悦,与音响达到心灵的共鸣。高校课程思政意味着音乐美育的实施者(教育者)和接受者(学生)要从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上去理解音乐中所存在的人文意蕴,即作为音乐美育的实施者要有着深厚的知识素养和艺术修养,解读音乐作品不仅要有着浅层次的技术把握能力,还需要运用丰富的人文学科知识,去全面理解音乐,透过音响的表层感知达到对人文意蕴的理解。所以在课程思政的语境中,音乐美育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方面会更加地深入,使美育的现实价值不再缺位,而是在美育目的指涉层次上要求实施者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

二、课程思政语境下高校音乐美育创新实践路径

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在高校音乐美育方面主要有两个明显的影响,一是根据课程思政的特点和本质要求,能够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在高校音乐美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把很多的隐性问题得以显现;二是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存在问题为导向,在学科建设、课程安排上提高音乐美育实践的创新性和时效性。

(一)音乐专业学科美育创新实践路径

1.打破专业学科单一化壁垒,以美育人与以技育人相结合

在音乐专业学科教学中,应注重从学科本质特点出发,打破其单一化壁垒,实现以美育人与以技育人的结合。在具体实践路径上,可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注重学科内部各个子学科的结合。当前音乐子学科的课程设置为专业主课+音乐通识课+音乐选修课模式。其中专业主课采取的是“一对一”或者小组课模式,强调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音乐通识课指的是与专业主课相关的音乐普及性课程,多以音乐理论为主;音乐选修课则是以实践类课程居多。在这一传统“课程组合模式”下,存在的主要是问题是:虽然这三种课程都以“音乐”为核心,但是之间的联系性、应用性并不是十分明显。以表演专业为例,由于他们将主要的精力置于技术训练中,造成了在理论修养方面的缺失,也就是在实践中并没有将音乐理论中分析方法应用到演唱、演奏实践中,导致了重技轻艺现象的发生,在一定层面上也说明了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有所偏差,在演唱和演奏中难以从美感的角度去诠释作品,而是将炫技作为唯一的目标要求。所以注重学科内部各个子学科的结合,指的是能够将学科知识做到融会贯通,通过理论修养和技术训练相结合的手法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艺术本质性认识,这样才能够为音乐美育实践认识的形成奠定基础。二是充分挖掘音乐各子学科课程思政元素与美育元素。在音乐美育实践中,挖掘音乐各子学科思政元素与美育元素的目的是要在知识的传授中体现出对学生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培养,达到以德育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在思政元素的挖掘上,以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教学为例,可以从作品创作背景的角度去感受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叙述线索和发展特点,从作曲家思想意识的角度去感受艺术家的责任使命等,由此在教学中做到史论结合、思政元素与美育元素的结合。如在抗战时期创作的反映军民抗战生活、救亡运动的歌曲,就是在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背景下产生的,所以从具体作品入手,在感受、体验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集体主义精神。

2.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建构音乐美育课程体系

首先,当前在高校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的设置上仍然呈现出“各自独立”的二元性特点,也就是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相分离,这种课程设置上的二元性造成的问题是难以体现出新时代高校协同育人的目标要求。其次,高校音乐美育实践的创新发展要依托于音乐美育课程的构建,其构建的基础则依赖于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有机融合。在具体的实施上,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在将思政课程融入到专业教学中。当前高校思政课程的主要形式为公共课教学,即不同学科、专业的学生融合在一起接受思政教育,由专职的思政课教师进行授课,这种公共课在教学上主要是以纯政治理论、历史理论等作为授课内容,从根本上看,与音乐专业的融合度较小,对于音乐专业学生而言,难以在专业学习中将思政理论落到实处,缺乏实效性。因此开发和创建思政与音乐相结合的課程教学模式,既能够与学生的专业方向相吻合,又能够在专业实践中使思政理论发挥到实处,同时也有利于音乐美育实践的开展;二是在各学科音乐美育实践中,要体现出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共通性。音乐美育虽然是以音乐作为主要的美育内容,其基本的途径是感受、体验、创造,目的是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拓展、传承人文的视野和精神,提升人生价值观境界。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实际上就是要将专业课程中的美育元素与思政课程中的精神内容建构起必要的联系,并在音乐美育实践中达到育人的目的。通过对两者共通性的认识,将课程理论与具体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有助于完善音乐美育课程的构建,对当前音乐美育课程体系的缺失起到补充作用;三是要突出音乐美育课程体系的独立价值。音乐美育课程体系的本质是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融合,两者缺一不可。所以音乐美育课程综合了专业课程和思政课程的特点,应当看作是一门新型的课程,其独立的价值就在于以音乐美育为基础、以课程思政为导向,体现出协同育人的原则,所以音乐美育课程在性质上是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融合,但是在课程价值上也有着独立性的特点。

3.完善平台建设,在多元化实践中推动德艺双馨人才的培养

德艺双馨人才的培养既是课程思政的目的,也是音乐美育实践的目的,两者在教育目的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其最为基础的途径就是多元化的实践。[4]从高校、院系的角度看,以多元化的实践推动德艺双馨人才的培养,就是要完善平台建设。首先,学校要为音乐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平台。将思政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技能修养三者作为继续教育的内容。在具体的实施上由学校主管部门牵头,通过线上培训、线下培训以及教师自修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思政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并通过严格的考核评价机制对教师进行“一对一”考核。其次,学校要利用校内外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如校园音乐文化活动、国际国内重要音乐赛事活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学校与音乐院团合作交流活动等,皆可以成为音乐美育实践的平台,通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在活动中磨练自己的意志,从而促进学生审美意识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再次,学校要积极为学生创设校内音乐美育实践平台。音乐艺术的人文性和审美性特征需要在实践中得到体现,这不仅是音乐艺术价值实现的途径,也是培养艺术人才的必然要求。如定期举办原创演唱会、原创音乐剧舞展示、红色音乐经典传唱等活动,可以调动各子学科专业学生积极地参与,激发学生的音乐实践兴趣、增强学生的艺术创造活力。

(二)非音乐专业学科美育创新实践路径

1.整合校内资源,丰富音乐美育课程

针对当前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科音乐美育存在的教材单一化情况,需要从资源整合的角度进行思考。音乐美育课程的开设或者建构首先就是要有教材的支撑。在具体的实施上,要通过以下两种途径。一是运用新文科思维,编著系统性的音乐美育教材。从学科性质的角度看,音乐美育虽然在专业层面指向于音乐学科,但是就审美对象和审美活动看,又不限于音乐范畴,而是更加体现出学科综合的特征,如音乐中的声乐、歌剧、合唱、艺术歌曲等体裁,除了音乐之外,还涉及文学、戏剧、表演等学科,音乐中的各种器乐体裁,特别是中国传统音乐以及西方浪漫主义时期以来的标题音乐等又关联美学、文学、绘画等学科,而中国近现代音乐中的学堂乐歌、革命群众歌曲等与近现代中国的历史、社会境况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如果单纯的从音乐学科的角度进行美育教材的编著则是远远不够的,而是要以音乐为基础,综合各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去丰富音乐美育教材,这与高校新文科建设也是一脉相承的创新关系。二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选修与必修相结合。

2.支持和规范学校音乐社团活动建设,提供专业师资指导

音乐社团活动是实施音乐美育的必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思政水平和审美能力的关键手段,同时也是音乐美育课程教学之外的重要补充。加强学校音乐社团活动的建设一方面依靠院系党支部、学生会等基层干部的管理,另一方面从学校层面上也需要进行顶层设计和指导,可以有效地统合零散的、非规范的资源,使之成为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和音乐美育实践的积极动力。在提高音乐社团活动质量方面,学校应当为社团配备专业的师资,尤其是在非音乐专业学生组成的音乐社团中,针对大部分学生是业余音乐爱好者的情况,通过专业师资的配备,可以有效地提高社团成员的专业水平,无论是教学类的社团活动还是以表演为主的社团活动,由专业师资进行指导可以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美育修养,有助于学生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在实践中完善自身的理想、充实自身的体验。

3.确立以思政主题的校园音乐文化活动

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上,将思政主题融入其中的目的是要体现出课程思政理念对音乐美育实践的指导性。在高校中,校园音乐文化活动应当作为一种长效机制进行普及,这样可以惠及更多的非音乐专业学生。从实际效果看,校园音乐文化活动因其具有丰富性、普及性的特点,一方面能够广泛提高学生的音乐美育意识,在各种活动中能够增强情感力和拓展想象力,对完善人格、提高品格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校园音乐文化活动中融入思政主题,可以与课程思政教学形成课内外的统一,所以是一种由内到外、内外结合的联合性机制。

结 语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其本质在于立德树人,这不仅反映出了长期以来我国所坚守的教育传统,也是新时代培育人才的一种必要途径。通过课程思政理念的引导,一方面能够使高校音乐美育实践落到实处,真正发挥出新时代音乐美育的现实应用价值;另一方面则是使高校音乐美育实践在组织、形式以及具体的内容上更加地规范化,从而走向科学的发展之路。

注释:

[1]许小军.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与元素探讨[J].江苏高教,2021(03):101—104.

[2]王 萌.高校美育的邏辑起点、现实困境及突破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12):68—75,95.

[3]黄 茜,刘旭光.音乐艺术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4):73—74.

[4]王恒昕.美育在高校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合理运用[J].艺术百家,2018(04):23—28,33.

(责任编辑:庄 唯)

作者:张震

音乐对美育影响分析论文 篇2:

试论我国音乐教学的和谐审美

摘 要 音乐是美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其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使学生的身心愉悦。中国的教育领域,对于音乐教育持有重视的态度,但是在教学设置上却没有体现出音乐的教育价值,由于教学目标的限制,对于音乐的教育程度往往会局限在专业领域,而普适化的音乐教育则趋于形式化,对学生并没有严格的要求。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音乐教育被安排到重点教学日程上来,音乐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通过对学生审美品位的熏陶来提升其音乐素养。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应突出和谐审美,真正体现音乐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 音乐教学 美育教育 和谐审美

On the Aesthetic Harmony of Music Teaching

FANG Zhanshan

(Guangdong Machinery Senior Technical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450)

Key words music teaching; aesthetic education; aesthetic harmony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课堂教学本身,而是转变为培养学生综合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人生趣味,培养学生具备实现理想境界的能力。因此,音乐教育渗入于美育教育范畴中,是实现音乐教学和谐审美的有效途径。

1 音乐的自律审美与他律审美的和谐

音乐的自律审美是对音乐内容的阐释,从音乐的本意出发,更多地领会音乐的技术层面,包括音乐的旋律、音乐发挥传递作用使受众在能够体验到音乐的价值,但是其中不包含思想情感和生活色彩。随着中国音乐教育的普及,音乐教学已经不再拘泥于专业课的学习,而是普遍开设了公共课,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音乐的他律审美是受众对于音乐的理解运用了非音乐元素。采用他律审美的培养,可以对音乐的功能性以延展,培养受众的音乐精神。摆脱音乐本身的存在而将音乐纳入到精神世界,用于缓解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调节自己的生活。在他律发挥着更广泛的作用的同时,音乐教学其也是依存于自律审美而存在的。两者正在音乐的表现力上相互结合,缺一不可。音乐要具有感染力才能够激发起受众的情感,而学生对音乐的情感被激发起来,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音乐,音乐教学的功能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来,以达到音乐教学的审美和谐。以吉剧《望窗外黑云压顶风儿骤》为例,女主人公的唱段中,表达了对丈夫的误会,以为丈夫了背叛了婚姻与爱情,要离家出走。在唱段中采用了东北二人转的主要曲牌《文嗨嗨》,通过大胆的变体,在其落音规律上与二人转曲牌[文嗨嗨]相一致。从整个的唱腔音乐中,可明显地发现曲作者是在有意地渗透着“他律论”的音乐美学思想。

2 音乐的真实审美与虚拟审美的和谐

2.1 音乐的真实审美与虚拟审美

(1)音乐的真实审美。音乐的真实审美是指音乐自身的存在价值,主要是指音乐的旋律、音色、节奏、和声以及曲式等等,这些音乐的内在品质给受众以音乐体验,可以形成对音乐的认知。这种对音乐的审美是理性的,是对音乐规律的认识。

(2)音乐的虚拟审美。音乐的虚拟审美是指受众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受到音乐的感染后所发挥的想象力。受众伴随着音乐的旋律可以浮想联翩,或者是回忆、或者是对美好的事物的向往,在头脑中会形成模拟的自然景物,对音乐的主题的体会由具体转为深刻,使音乐的表达形式更具有现实感。

2.2 音乐的真实与虚拟的和谐审美教学

真实和虚拟是相互对立的,开展音乐的和谐审美教学,则是作为两个不同取向体现出来。中国在音乐教学中,对于音乐理论学习较为重视,特别是西方音乐理论较多,使学生更为注重音乐的真实和谐而忽视了音乐的意境。中国对于艺术的创作和欣赏讲究意境之美,即对于艺术内容理解并不是对于专业技术本身,而是通过对艺术元素的解读,从主观意向出发对艺术内容加以理解,可谓是对艺术在头脑中的二次创作。音乐艺术是极富于想象力的艺术,虽然在音乐专业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但是学生想象力对音乐的渗透力极强,特别是对于音乐的精髓部分,会自然而然地形成虚拟性空间,这就是音乐所达到的虚拟境界。也就是说,虽然音乐审美的真实性得到重视,但是,其虚拟性是存在的。

比如,柴柯夫斯基所创作的《第六交响曲》,其在创作中就要达到音乐的意境,但是,为了使音乐的内容更为生动具体,其在创作最后一首曲目的时候,就要将音乐努力贴近生活,于是在创作中出现了和旋,使人在听觉上非常不和谐,似乎正在经受着悲惨的命运,似乎对一切都产生了绝望,似乎是对生活的无可奈何,各种情绪在这部乐曲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音乐创作意境事实上就是真实审美的表达。柴柯夫斯基是从创作意境出发,将意境以音乐的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然后在音乐形象上更为具体而逼真。对于音乐创作者而言,也许是一种冲动,对于受众而言,则需要根据理性的判断体会音乐内容,使音乐更为具体化。随着受众对音乐的深入理解,逐渐摆脱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而是在音乐旋律的感染下发挥主观想象力,对于音乐进行了主观理解。不仅仅是受众,音乐的表演者亦是如此,其在表演的过程中也是将主观联想渗入其中,运用自己的感知表达音乐,使音乐作品更为真实可靠,同时是音乐本身的内涵有所增强。

2.3 真实审美与虚拟审美的和谐

音乐的和谐审美是真实审美与虚拟审美的统一,无论是音乐的真实性,还是音乐的虚拟性,都属于是音乐的特征。但是两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音乐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对立统一。音乐在创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主观性,创作者要达到主观意境才能够创作出生动而具有感染力的作品,并将这种虚拟的音乐空间现实化。受众对于音乐的欣赏过程则是对音乐的解读,其表现出的审美取向则是从音乐的真实性向虚拟性过渡,以实现对于音乐审美的升华,达到音乐和谐审美的境界。

3 音乐的对比与统一的和谐审美教学

音乐教学中,对比和统一是不可分开的。音乐形式之间通过对比,可以选出新的审美意境,从此而产生音乐的审美心理。统一审美则是对审美感受以聚合,由此而深化音乐的整体印象。在中国的音乐审美教学中,对比审美中强调音乐元素之间的相互冲突,提倡相互之间的不同之处,由此促使音乐健康发展。

统一审美则在音乐教学中强调求同存异,追求音乐意境的平和,加大重复性和再现性,使听众沉浸在音乐营造的意境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更多关注音乐的统一审美,以将音乐的结构形式及曲目形式体现出来,却会使音乐的曲风和结构形式之间所存在的差别被忽视。过分地强调音乐审美的对比审美或者过于注重音乐统一审美,都会导致和谐的失衡,严重影响音乐教学的发展。在注重音乐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教学中更为注重对学生和谐审美的培养,引导学生根据音乐创作背景,通过联想的方式对音乐的特征按照既定的方向以理解。事实上,学生在欣赏音乐的构成,也就是对音乐表达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塑造,已经背离了音乐本身所要表达的意念。

4 结论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中,和谐音乐审美是音乐的最高境界,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重视音乐的情感,将传统的音乐技术教育与音乐的审美意蕴相结合,引导学生能够从音乐中体会到真善美,利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对音乐之美有所关注,提升鉴赏力,以实现音乐净化心灵的作用,增加学生的智慧。

参考文献

[1] 何茜.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透视《外国民族音乐》课程设置[J].艺术百家,2010(4).

[2] 李筱诺.音乐审美中民族心理的探胜——读林华《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 [J]. 人民音乐(评论版),2012(1).

[3] 沈雪.浅谈我国音乐教学的和谐审美之我见[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S1).

[4] 李一心.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J].2013(3).

[5] 徐彪.论音乐教学与美育的关系[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11).

[6] 范立芝.学习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7] 柳良.音乐分析学科的新视角——音乐形式分析与音乐审美心理分析的结合 [J].武汉音乐学报,2011(12).

作者:方展珊

音乐对美育影响分析论文 篇3:

高职院音乐美育课程的构建

摘 要:高职院的音乐美育课程的构建是学校教育中被边缘化的的问题,这对实现高职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极为不利的。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类课程指导方案”的下发,表明艺术美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在一定程度上进入教育部的法规,表明艺术教育正式进入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因此,当前对如何在高职院实施音乐美育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音乐美育 位置 目标 课程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音乐美育课程处在学校教育的边缘化状态,至今没有自己的学科体系。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培养目标上看,学校更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职业技能的实训,而忽视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校园文化氛围看,高职院的文化底蕴,人文环境相对较弱;从学制学时上看,学生在校时间短,课程设置,学时安排受限制。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类课程指导方案”的下发,应该说迎来了美育发展的好时机,它表明艺术美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在一定程度上进入教育部的法规,表明艺术教育正式进入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体系。因此,当前对如何在高职院实施音乐美育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些问题上有一个较全面地认识,才能更好地发挥音乐美育在高职教育中的不可替代作用。21世纪的音乐美育是以人文素养的提高为其目标的一种“人的教育”、“人格的教育”。因此,音乐美育的具体实施,也要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要合乎规律的在高职教育中搭建起音乐美育的平台。使音乐美育的功能最大化。本文就高职院音乐美育的课程构建问题,作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一、关于高职院音乐美育课程的位置

教育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类课程指导方案”指出:“公共艺术课程与高等学校其他公共课程同样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一直以来,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着重科学轻人文、重专业轻通识的倾向,音乐美育课程是游离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之外的,基本是可有可无。从课程体系这一层面看,这是一种传统的结构性弊端。因为,课程体系的构成决定培养什么样的人,课程体系的不完善决定了人才培养的缺陷,高职院需要培养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是不能缺少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的。音乐美育课程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元素,对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塑造健全人格,激励创新精神有重要作用,被纳入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是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

从音乐美育实施的渠道看,音乐美育在高职院应该是多渠道的,可开设音乐美育公共课程,音乐社团活动,音乐传媒活动,音乐专题讲座,院系音乐活动等,由于“音乐包含着人类情思的喜怒哀乐,是人类精神的产物。它是一种非视觉表象的美,是用声音构建的艺术。人们用心,用情去倾听,去品味、寻求其美的感悟。”[1]音乐作为审美教育。需要建设一个与之相对接的课程体系才能顺利实施。因为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训练思维品质,完善人的素质的最有保证的模式,离开了这一模式,教学目标很难实现,音乐美育也就形同虚设。

目前,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缺少对音乐美育课程的规划设置,即使有也是单一的,缺少系统性。音乐美育往往是用来应对比赛及完成演出任务,忽略了音乐审美教育的学科特点。即时性、功利性太强。这样,虽然也能产生一定的育人作用,但更多的是影响了音乐美育的广泛深入的开展,使得音乐美育一直徘徊在高职院的课程体系之外。以活动的形式作为音乐美育的主要渠道,只是着眼于少数艺术特长生的培养,忽视了艺术教育的公平和普及,每个大学生在校期间都应享有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素质教育的“三全”原则即“面向全体学生,贯穿教育全过程,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仅仅依靠校园的应景的音乐活动是无法达到“三全”的,要重视并确立音乐美育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应有的位置。

二、关于高职院音乐美育课程的目标

关于高职院音乐美育课程的目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类课程指导方案”指出:“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音乐美育的课程目标和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是一致的。这里,指出了公共艺术类课程的目标,强调了公共艺术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参与性强的课程。为了更好地把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育目标,突出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一根本宗旨‘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个维度来进行分析。首先,是人文素养的维度。人文素养现在越来越受到职业教育的重视,这种重视应该来自以人为本及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理念。同时,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从专业性人才发展到高素质的人才。人文素养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在它的诸多构成中,审美素养当是最重要的修养。一个不懂审美的人,缺少正确的审美评判能力和高雅的审美品位的人,不仅会影响自身的形象、气质,更加会影响思维能力、职业能力及创新精神。二是多元文化的维度。音乐美育是一种多元文化教育,在教育中通过音乐文化的学习,让学生更多接触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风格和不同种类的音乐文化,从而建立起一种宽容的文化心态,培养学生在多元化社会的生存发展能力。更重要的是这种宽容的审美心理、开放的文化心态作为一种观念与态度,不只局限于审美领域,作为一种价值观它将影响着人的各种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音乐美育不仅使学生从多元文化中汲取营养,培养创造性、兼容性。同时也接受人类文明的传承,发扬人类文化艺术。三是创新精神的维度。“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是《方案》中要求的目标,音乐美育课程在这方面有特殊的优势。音乐由于它的创作元素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非具象性的特点。因此,在音乐审美过程中,人们对音乐形象的感受及对音乐内含的理解更多的是通过人的形象思维活动来实现的。这种思维方式,要求人具备敏锐的感知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能即时的、冲动的捕捉音符的变化并突破时空的局限,让思维不受拘束的自由驰骋。可以认为,这种使人不断产生创意,产生直觉和灵感的过程也是创新思维从自然到必然的发展过程。《方案》中强调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不仅符合音乐美育课程的本身特性,也是对人才素质培养要求的积极探索。四是实践性的维度。音乐美育课程要围绕《方案》中、理论性、实践性、参与性强的要求设置,把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放在首位。艺术教育的文化意义与职能就是要通过一定的知识文化体系,审美价值观念,凭借对真善美的弘扬与对假丑恶的否定,来对世界文化进行吸收与融合,以达到把人塑造成和谐全面发展的人的最终目的。

三、高职音乐美育课程分类和设置

“美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艺术教育,技术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而是一种文化素质教育,人的基本素质教育。”[2]根据美育这一特性,高职院的音乐美育的课程更多是要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上,应充分发挥音乐美育的美化心灵、和谐情感、尙美创美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特征,真正将音乐美育转化为育人的生产力,产生一种“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力量。

因此,它的课程设置、分类、教学方法及手段都应该与音乐专业教育和传统音乐教育有所不同,既有别于艺术院校的专业艺术教育的强调音乐技能,又有别于传统音乐教育的侧重愉悦。高职院的音乐美育课程可设为公共选修课和部分专业限选课,具体分为理论、鉴赏、技能三种类型:音乐美育的理论性课程性质是通过音乐美学知识的学习,提高其审美趣味和审美素养,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和美化自我的意识。鉴赏型及技能型课程主要是通过审美实践训练 ,强化人的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心理能力,培养敏锐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

理论型课程可以设置为《音乐基础理论》、《中国民族音乐》、《西方音乐》、《音乐美学》、《流行音乐》、等。通过这些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音乐的内容与形式美的法则,了解音乐艺术产生的条件与过程,剖析音乐审美的奥秘,感受音乐美育的价值功能,提升学生的价值评判能力,为学生打开音乐审美的通道 。

鉴赏型课程可以设置为《民族音乐鉴赏》、《西方音乐鉴赏》、《中外名曲欣赏》、《影视音乐欣赏》、《流行音乐欣赏》等。音乐作为一门听觉艺术,对它的理解经常是通过欣赏活动达到的,因此欣赏音乐的过程也是创造音乐的过程。“作为一门与心灵有着更密切关系的艺术,音乐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一种独异性:它的媒介是独特的,它的存在方式是独特的,它的欣赏方式也是独特的。”[3]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认为,音乐是唯一最充分对“生活和性格”进行模仿的艺术。[4]“贝多芬人为,“音乐是比一切智慧及哲学还崇高的一种启示”。孔子则认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这些名言不仅让人们看中音乐在艺术中的位置,更看好音乐对人生地影响。欣赏类课程能使学生更多更深的贴近这一站在艺术金字塔顶峰的艺术。

技巧型课程可以设置声乐课程与器乐课程二类,包括《歌唱技巧》、《合唱》、《钢琴》、《小提琴》、《合奏》、等。具体课程可据各校音乐师资的专业方向和学校文化特色而定。

技能型课程是学生进行音乐实践,掌握表演技能的最直接的课程,不仅有特色,而且有趣味,可以培养学生的业余爱好,提升艺术品位。并学会展示自我为生活积累资本。同时优化校园文化,营造学校的人文环境。

高职院音乐美育课程地构建虽然迟缓但已启动,要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一根本宗旨,不断的进行认识与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地构建起音乐美育的课程体系并使其真正步入学校的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徐希茅.傅利民. 音乐美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仇春霖 .大学美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万书元. 艺术美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滕守尧译. 情感与形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

作者:姜元元 钱海兰

上一篇:高迪建筑的作品风格论文下一篇:流域性水电开发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