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土木工程论文

2022-04-18

摘要:针对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培养体系不能适应“一带一路”倡议下土建人才输出要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专业英语、专业教材建设及教师队伍组成多样化、校企合作等环节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人才需求。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新形势下土木工程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形势下土木工程论文 篇1:

关于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水平的不断增强,对专业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使高等院校的教学工作面临巨大的压力。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成为了高等院校日常运营中的重点。笔者利用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结合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常见问题,浅谈一下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新形势;土木工程;教学改革

引言: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飞速发展,低碳环保和经济实用,成为了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高等院校在开展土木工程的专业教学时,也应紧随社会的发展潮流,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与方法,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水平。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精尖人才,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一、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工作,既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成果,又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开展教学改革工作时,应从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出发,并结合高等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融合的方式,使学生得到全方面的成长与发展。同时,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1]。令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坚实的基础。

二、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常见问题

(一)实践机会较少

在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中,主要存在着实践机会少和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使教学水平长期停滞不前,无法取得显著的提升。其中,实践机会较少的问题,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影响最大。导致实践机会较少的原因,主要存在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一般情况下,相关企业单位的工作量较大,安全方面的管理要求也极为严格。而学生初入到企业单位之中,由于业务能力较为生疏,难以胜任单位人员委派的繁重任务。这就导致了许多企业单位都不愿接受实习生,令学生的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2]。即使有企业单位愿意接受土木工程专业的实习生,对实习生的数量和质量,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仍旧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实习需求。而校内的实践场所过小或软硬件设施不达标,也会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活动的开展,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令学生学习完成理论知识以后,无法应用于实践活动之中,从而出现了“纸上谈兵”的现象[3]。

(二)教学方法陈旧

开展土木工程的教学活动时,课程体系之间的内容衔接性较差,常常会令学生的学习难度大幅度提升。不仅会严重降低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还会影响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而且,由于惯性思维的影响,使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总是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开展。但陈旧落后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也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令学生对重要理论知识的记忆程度显著降低,使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无法得到显著的提升。对学生今后的实践活动和工作发展,也会造成极为严重的阻碍。

(三)对行业发展关注度低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在开展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时,教师往往将工作重点放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之中,却缺乏对相关行业近期发展状况的关注。而这种闭门造车的现象,极容易导致学生对技术手段的认知,局限于书本之中,久而久之会被时代的飞速发展所落下[5]。而且,对行业发展的关注度较低,也会严重影响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衔接,令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水平停滞不前。

三、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实训基地

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工作,应先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的方式,扩充实践活动的场所,增设相关的软硬件设备。并通过建立实训基地的措施,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能够应用于实践活动之中,避免“纸上谈兵”的现象发生。同时,利用校企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还可以使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环境。令学生能够及时发现实习过程中的各项问题与隐患,使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有效的提升。

(二)加强师资力量

通过加强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的师资力量,能够使高等院校的教学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使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变得更加紧密衔接,为学生的日常学习,奠定良好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通过邀请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员,以开展讲座教学的方式,向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传授重点理论知识。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印象,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提供有利帮助。

(三)及时关注专业发展

在开展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工作时,教师除了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与调整,制定出紧密衔接的课程体系。还应及时关注相关行业的发展状况,深入了解先进的技术手段,研究分析技术手段的应用流程。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令学生对技术手段的认知程度与时俱进。为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提供良好有利的帮助。举个例子,将BIM技术与信息化建设相融合,能够使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得到显著有效的提高。不仅能够使学生加深对BIM技术的应用与理解,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将BIM技术作为辅助的教学手段,在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发挥出良好的作用。

结语: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在开展教学工作中,不仅要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还要增强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面对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建立實训基地和加强师资力量的措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得以加深。令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有效的提升。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及时关注行业的发展动向。使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紧随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提供良好有利的帮助。

参考文献:

[1]田雷.职业教育新形势下土木工程类专业群实训教学基地建设研究[J].智库时代,2018,141(25):206.

[2]黄小林,蒋慧.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专业生产实习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时代教育,2017:54.

[3]谢玉辉,宋建阳,袁可嘉.新形势下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6:250.

[4]梁永平.基于“大土木”背景下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8(9):261-264.

[5]陈华,王鹏凯,赵军,钟壮林,杨东辉.土木工程专业关于“虚实结合”教学体系改革与实践的研究  [J].《科技创业月刊》,2017(1):104-105,108共3页.

(重庆交通职业学院  重庆江津  402247)

作者:李静

新形势下土木工程论文 篇2:

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针对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培养体系不能适应“一带一路”倡议下土建人才输出要求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专业英语、专业教材建设及教师队伍组成多样化、校企合作等环节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人才需求。

关键词:土木工程;教学改革;初探;新形势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在国内工业化接近尾声,亟须消化各种过剩产能的情况下提出的,未来数十年甚至上百年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要发展战略。其中,与沿线国家共建基础设施是其实施意义中的重要一环。以高铁为例,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高速铁路实际运营里程已达2.2万公里,这意味着上一阶段“四纵四横”的规划网进入全面收官阶段。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最新出台的《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5年中國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将达3.8万公里,届时将形成“八纵八横”的高铁网。这意味着,目前蓬勃高速发展的高速铁路建设产业在七八年以后或许将迎来长期的低迷。内部需求不足,走出去成为其继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就目前来看,高铁走出去面临诸多困难:第一,中国规范的完善以及推广,还存在很大问题;第二,高铁标准欧洲化,是走出去的最大障碍。

解决此问题的一个最重要的手段,就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化。实现此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大学英语与土木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整合

现阶段,大多数高校的教学形式还是停留在高中阶段,注重通用式的教育形式,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高校学生有自己专攻的领域。对于学生来说,盲目地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大多疲于应付考试,进而导致现在的英语课教师讲授的知识并不能与学生所需要的知识相衔接。与此同时,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的高铁修建不断向外输出,这样就导致从事土木建设的人才必须和外国人交流。英语作为国际官方语言就显得非常重要,但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大多不具备较高的外语专业素养。这就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关系中的另一突出矛盾。基于以上两个矛盾,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摇篮的大学,必须在教学方式上做出实质性的改革。传统的大学英语课程开设时间都为新生入学后的前四个学期,教材内容和授课人员完全由外国语学院安排负责。从授课内容和目标上来讲,由于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依然是很多学校对外宣传教学质量的指标,因此,基础英语的教学依然是实际英语教学的重点。新生从入校开始的前四个学期,主要进行基础英语的学习,以应对四、六级考试。要想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的土木工程师,学校在英语教学方式的设置上尽可能做到分类培养,那么就会对我校外语学院的教师提出新的要求,进行集中培训,使其具备较高的土木工程专业素养,并定期对授课教师进行技能测评;对不能达到要求的教师进行再培养,直到测评合格,方可再次登上讲台重新授课。所以,学校教材则须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其更适用于土木专业学生学习,培养出符合国际标准的专业学生。另一种改革途径则是,将英语课程分由不同学院教师授课,前两个学期由外文学院教师讲授基础性课程,培养目标则是使学生了解得尽可能广,具备扎实的语言运用能力;后两个学期就安排由土木学院教师教授专业英语,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足够高的专业英语表达运用能力。如此一来,不用像其他兄弟院校单独增加专业英语这门课程,进而浪费学校教学资源,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而这一切设想均需要加强过程考核,否则很有可能流于形式,收效甚微。土木工程专业英语一般设置一个学期32学时,专业英语在课时设计上远低于基础英语。专业英语教师配备一般多为本专业新进教师,大多数没有海外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以及教学经验。而本门课程要求教师既要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又要有较高的英语读写译的能力。因此,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在课时安排、教材建设、教师队伍组成以及考核形式上,应该进行一定程度的整合。在课时安排上,建议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各占64个学时,把专业英语放在与基础英语同等重要的位置。教材建设上,专业英语教材编写中应该征求驻外土建企业技术负责部门的意见,把在外实际咨询、合同洽谈、施工中常用的英语编入教材,以满足学生实际就业中的英语需求。教师队伍组成方面,对专业英语教师应尽可能地选用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或者把一部分教师外派到驻外项目中,让其真正了解所需授课内容。在考核形式上,应突出学生的语言实际驾驭能力,提高平时课堂听、说表现占考试成绩的比重,激发学生主动运用语言的动力。

二、专业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的原则以培养适应国际化发展的工程师为目标,培养应用型人才。国内大多数学校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都是在学习前期构筑一个大的土木平台,后期进行专业群组划分,即小专业选择,以便进一步学习。在专业课程教材建设方面,为了培养适应国际化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应将《欧洲规范》纳入相关课程教材。将授课教师派往国外高校进行交流学习,或对驻外项目进行跟踪了解。此外,还应该让他们与驻外企业领导进行交流,以了解企业需要的毕业生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将国外工程案例、国际规范和国际标准增加到平时的授课过程中,使学生在学校就了解相关规定,满足国际化的要求。

三、深化“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步伐

目前,中国是世界高铁运营里程最长的国家和制造量最大的国家,现阶段量的积累已基本完成,需要做到质的更高层次的突破。我国多项关键高铁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是由于起步相对西方较晚,在高铁这个大系统中还有一些技术有待进一步突破。只有将这些技术完全解决,我国高铁“走出去”的战略才会更加顺利推进。与高铁技术相配套的土木工程必须为之服务,所以必须培养一批视野开阔、专业素养过硬的土木工程师,为我国“一带一路”倡议服务。我校作为轨道工程师的摇篮,应担当起国家赋予我们的使命,制定更加完善的教学体系,甚至强制要求资历深厚的教授走上讲台,为学生授课。其关键是需要加强过程考核,做到“学有所用,教有所长”,恢复我校“双严”的优良传统。塑造优良的教风学风,只有我们的学生素质提升了,他们走出国门,将中国声音带到世界,中国就会在高铁服务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具备更大的影响力。那么,中国标准就会走向世界,中国规范就会服务世界。因此,我校土木工程专业应该有更高的定位,培养国家需要的可以独当一面的土木管理人才。因此,毕业生应该且必须具备国际化视野,同时具备一定的人才管理能力和经济敏性。这些反馈的教学形式,则需要增加一些体系化的课程,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四、了解西方國家的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

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和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差异,而且不同国家公民所信仰的宗教也不一样。就目前“一带一路”倡议指导下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过程中,我国的很多土建项目在巴基斯坦处于建设或准备建设阶段。在建设过程中,凸显出来的巴吉斯坦的国家制度、文化背景、宗教文化、国内矛盾、经济实力等,都显得尤为突出。驻外项目负责人必须对相关文化有非常清楚的了解,方能应对各方面的矛盾。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相关国家的文化背景、政治制度、宗教信仰等这些知识,需要在学校进行学习完成,所以就要求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培养方案将相关课程纳入其中。这样就可以让我校毕业生具有相关知识背景,参加工作以后就可以对当地制度、文化、宗教有所了解,能够避免发生大的冲突,能够很好地协调各个方面的工作。

五、结论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中国高铁已经成为世界名片。与此同时,必须培养出一批与之相适应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土木工程师。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落在了学校土木工程专业上。学校需要从土木专业英语、专业课程、深化“中国创造”、当地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等多层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土木毕业生。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过程考核,避免出现流于形式而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情况。强化多层次交叉的知识背景,建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化视野,增加竞争能力。所以,只有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模式和方法、加强过程考核等一系列措施入手,才能适应“一带一路”倡议的要求。此外,还需要加强土木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与企业的联系,改善学生与相对应企业的供需关系,及时将我校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输送到国外,增加我国高铁技术在国际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解思维,徐军军.土木工程教学探究[J].大学教育,2013,(4):120-121.

[2]陈联盟,刘谨.土木工程专业基于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16,(6):61-63.

Key words:civil engineering;teaching reform;specialty;new situation

作者:晋智斌

新形势下土木工程论文 篇3:

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摘 要:随着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严峻,针对高校教育模式引发的一场本质上的教育改革正在众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展开。作为择业者自身而言需要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以往的教育模很难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市场的需求,尤其是土木工程专业方向走向社会的人才,在应对实际项目任务时更显得捉襟见肘。文章分三个部分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新模式探索中的导向性指标以及结合先进人才培养模式所带来的效果做了系统的说明。文章内容由笔者与常年从事施工管理的职业人员探讨整理而得。

关键词:新模式;导向性指标;应用型人才

随着我国国内居民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人们对居住环境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建筑行业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效率正面临着很大程度的考验,除了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和采用一流的施工设备之外,施工单位所需的能够快速融入工作的实用型人才也在新形势的驱动下显的更加重要。所以作为高校,如何培养能够迅速适应新形势发展大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考量一所高校办学能力的最直接途径,作为即将要走向就业岗位的学生如何使自己在毕业之后能后迅速形成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而快速融入社会立足行业也成为了每一位大学生应该思考的问题。第三方面从社会的层面来讲,国内建筑行业的整体水平想要得到稳定快速的发展,优秀的行业人才是必不可少的,他们一定会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源动力。社会的发展就是优势资源不断整合的过程,有些的行业人才会在这个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优秀的职业人才可以从各方面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最大化的利益,这会是整个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必要途径,土木工程施工行业作为人员密集的行业,整个工程的生产流程需要各方面人员的共同参与,一个优秀的土木工程行业人才其自身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还需要较强的与人沟通的能力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和必要性在未来的行业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初入社会刚刚接触工作岗位的学生,如果在校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就会显得应接不暇,对于高校教育而言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为社会输送优秀人才的教育任务,所以综上所述,探索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件迫在眉睫并且极具现实意义的事情。

如何探索新形势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阐述。我们需要明确当下土木工程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模式,也就是说我们需要明白具有何种品质的人才在行业更容易立足。根据与多位常年从事一线施工的从业人员交流,他们指出责任心和基本功是所有刚刚毕业的实习生急需要补充的能力和品质。其次根据CETRA(中国教育教学研究学会)最新发布的一组调查数据,我国国内每年的应届毕业生有百分之三十七是因为自身原因辞掉了毕业时找的工作,从而不得不另择出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顾祥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我们在培养人才时有一个很明确的行业系统模式,在这个模式下我们的学生会对行业各个工种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有利于学生毕业后更快更好的融入实际工作。另外就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建筑工程系而言,学校主要依托航天优势,培养出来的人才责任心较强,这一点已经在社会上相关单位得到了不错的口碑,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院系相关领导表示以后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向要做到立足和发展优势特点拓宽学生就业视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在以上的种种信息的反馈之下,我们可以得到新形势下我们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导向性指标,由于篇幅限制简单概括如下:第一点以系统教育模式为蓝本教育方式,这里的系统指的是整个土木工程行业所有工作的整体流程,一个项目从开发到施工再到销售这是一个系统的工作,作为一个建筑人要想很好的运用专业所学在自己的岗位上完成属于自己的任务就必须做到了解更多方面的技能增强自己的沟通能力,从整体出发协调工作进度,从而更好地胜任工作。第二点以专业资格证书为向导,在高校开设的课程中科学合理的开设一下与职业资格证书基础知识学习有关的课程,使整个课程内容体系内容与建造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师等国内主要执业资格考试相衔接,这些课程的学习只针对基础课程的学习,虽说在各个科目之间学习内容有相似的地方,但很明确的一点考核知识体系是对学生跟重要的,学生基础只是扎实与否就取决于此。主要涉及课程有:工程监理、工程经济、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等。走向社会的职业资格考试科目跟大长度上就会涵盖这些内容,如果高校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能很好地落实好这一点定能很好很直接的完成好为社会输送人才这一任务。第三点需要各高校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展开学校内部关于整合专业教育的知识点的相关研讨会,结合学生实际素质水平,与当地施工单位,地产销售开发企业简历人才培养合作模式,让企业和单位提前接触并了解学生,成如此两者之间便是一个很好地结合,针对土木工程专业新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根据14年底凤凰网公布的一則消息,目前国内大学生适应社会工作的能力较3年已有明显提高,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在行业和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新的优势人才资源正在被更多的人所重视,不管是就业者本人还是从事高校教育的办学人都应明白适时结合当下最新的发展形式,多变的人才培养模式会是社会和行业发展的最根本保障。笔者认为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以适时的评估标准为指导,不断完善教学体质,在导师的培养、教材改革、课程设置、师资团队整体氛围等方面寻求突破,并一步一步的形成系统的专业教育模式和方法,加强以工程技术为基础指导的通识教育,拓宽专业教育渠道,提升受教育者的专业视角,增强毕业生的社会应变和适应能力,为国内社会或是土木工程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 范冰辉,王国杰.高校土木工程学院新设立工程管理专业建设探索[M].高等建筑教育,2009.

作者简介:王柯(1993- ),男,陕西西安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方式。

作者:王柯

上一篇:实验教学化学工程论文下一篇:化学课堂创新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