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信贷管理论文

2022-04-19

引言: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由于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管理模式的不合理,导致了农村信贷不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因此,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优化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模式的措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新形势下信贷管理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新形势下信贷管理论文 篇1:

新形势下农商银行的信贷管理策略

随着宏观经济进入增速下行、结构调整的新常态,金融行业也随之进入了以利率市场化、同业竞争加剧、互联网融合等为特征的新常态。今年以来,金融风险的高度集聚爆发,更是引发了农商银行的高度思考:应如何实现新常态下信贷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新常态对农商银行信贷管理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对农商银行的影响。从2007年最高点到目前的利率,九年间利率经历了一个“拦腰砍”的下调。存款利率方面,今年10月央行宣布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制,净息差越来越小,这使得主要靠存贷利息差挣钱的农商银行生存空间逐步趋窄。

供给侧改革的影响。农商银行的市场定位于县域经济市场,并且整个县域经济的总体容量和活力与城市不能相提并论。同时,农商银行服务的客户群体以农业、小微企业为主,他们一般位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具有天生的弱质性。而供给侧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最优配置,淘汰落后产能,这就决定了农商银行的客户面临被淘汰兼并。形势严峻,直接导致了农商银行的有效客户数锐减。而中小企业资金链一旦断裂,随之而来的担保圈、跑路、攀比等链式传染反应,让农商银行亦无从适应。

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特点就是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在它们的围攻下,客户从传统银行的融资借贷门槛逐步降低。同时,各家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的“打压”下,为扩大市场、增强竞争,也逐步将网点“触手”下沉,力图瓜分原不被看好的农区市场,“前有强敌,后有追兵”,农商银行传统的市场绝对优势遭到挑战。

传统的管理经验转变慢。在过去的几十年发展中,农商银行通过血的教训积攒了丰富的贷款考察、发放、收回经验。随着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等进程不断加快,农民的生产经营、生活消费金融需求旺盛,而农商银行的管理存在明显短板。

新常态下,农商银行信贷管理提升建议

坚持“四个面向”市场定位不动摇。农商银行是在农村市场上经营发展起来的,有着“知农、支农”的天然优势,如作为地方性一级法人机构,多年精耕在农村市场上,赢得了三农经济体天然的信任,具有决策灵活、客户基础牢、认可度高、网点多等优势。尽管三农在发展,但是农业、农民问题的发展有迹可循,农商银行的市场定位应坚持,关键是策略的调整。

培养“共生”客户,转变贷款思路。在农商银行的客户群体中,贡献度大、忠诚度高的客户大多在40~59岁之间,他们的发家史也使农商银行的发展史,双方之间休戚相关,共同成长。但是,这些客户正面临退休的局面,也就是农商银行的客户在逐步“流失”。据统计,农商银行的中年客户(35~60岁)贷款占比达到了72%,35岁以下的低龄客户仅占3.16%。因此,农商银行应适应新型三农市场主体的需求,转变理念,迎合他们的需求,一批一批培养、发掘与农商银行“共成长”的客户,以共发展同进步,一起扛起未来十年、二十年农商银行业务发展的大旗。

创新信贷模式,尤其是小微贷模式。目前,农商银行的信贷产品以传统的“三板斧”(即一户多保、抵质押、联保)为主,而以“高、大、上”标榜的四大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拥有成熟的“消费贷”模式和“小微贷”模式,尤其是小微贷模式,无论是德国模式还是台湾模式,对客户经理的素质、技能要求更为苛刻,是一套成体系的专业流水线,这方面,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队伍不具有比较优势。换句话说,农商银行需要组建一只属于自己的专業的“消费贷”、“小微贷”营销队伍。

强化科技支撑,提高业务效率。无论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还是现代商业银行的要求,技术已经给各个行业带来了便利。作为农商银行,传统的手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要求,加快创新,将技术引入信贷业务营销、绩效管理和贷款后续管理已经势在必行,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目前,远程柜员机已经实现了远程柜面业务操作,移动设备实现了贷款考察、调查的无纸化,电子签名具有同书面签名一样的法律效力等,这些技术设备的使用在农商银行已经屡见不鲜,提升了农商银行的信贷管理水平。未来,农商银行应在面谈面签、贷后检查等环节,引入更多的技术设备,利用大数据平台,提高办贷效率。

强化客户经理管理。客户经理素质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信贷业务的质和量,加快实现队伍年轻化,按照“退出一批、教育一批、引导一批、引入一批”的思路,对适合营销、乐意加入客户经理队伍的主动引导,对新入行员工、年轻员工重点引入培养,加快血液循环,不断提高客户经理操作水平和道德素质,以适应现代商业银行和农村竞争的需要。

作者:王豹

新形势下信贷管理论文 篇2:

浅析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模式的优化

引言: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由于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管理模式的不合理,导致了农村信贷不能够更好地适应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因此,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了优化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模式的措施。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如管理的体制不完善、产权不够清晰、内控制度不健全等,特别是信贷资金无法满足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信贷管理模式不灵活等问题日益突显,制约了农村信贷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优化农村信贷管理模式势在必行。

一、农村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贷审批权限集中

随着农村信贷管理的加强,导致信贷审批的权限日益呈现出集中的趋势,弱化了乡(镇)一级的农村信用社的自主权,限制了信用社经营的自主性,从而也抑制了乡(镇)一级的农村信用社运营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县级的农村信用社由于对实际的信贷状况难以预料以及工作量大等原因,导致了形式化管理、信贷决策的失误。由于审批权限过于集中,使得信贷的审批环节增多,手续繁多、时间长,从而影响了许多中小企业的对信贷资金的需求。由于大多数中小企业以及农户难以获得信贷资金的支持,也就导致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管理效率低,信贷的服务质量也不高。

(二)严格的信贷管理与发展信贷业务的矛盾

由于农村信用社加大了对信贷的管理力度,从而降低了信贷的风险,使得农村信用社的信贷业务有了健康的发展。严格的管理制度虽然能够使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有了风险控制的保障,增强了信贷工作人员的风险控制意识,但是,也使得信贷工作人员产生了“吝惜贷款”的思想,忽视了业务拓展和市场营销,认为贷款少了,风险也就降低了,以少的信贷业务来规避风险。甚至有的信贷管理人员对非审批权限内的信贷控制力度较轻,而对自己权限内的信贷却从严控制,并且将个人的责任转移给了集体,从而使得层级审批的管理体制成为风险责任转移的渠道,也未能体现出风险防控的功能。

(三)信贷水平不均衡与信贷授权统一之间的矛盾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同的农村信用社也存在着区域间经济的差异。近年来由于农村城镇化以及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出现了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和多元化的资金需求,这就对农村信用社更好的服务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信贷授权机制的针对性不强、分工也不够细致,限制了同发达地区的金融合作的业务拓展,并且也不利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信贷风险的防控。

(四)缺乏以中小企业和农户为中心的信贷制度

由于受到国家的政策扶持,农村信贷市场的竞争比较低,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信贷市场上具有较强的垄断地位。因此,在这种垄断的环境下,农村信用社的信贷基本上停止不前,不去主动营销,而是被动地等客户来贷款,有的甚至是不请客送礼,就拿不到信贷资金。并且由于农村信用社不具备相应的管理机制和人力资源因此,也就缺乏对贷款的客户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的能力,也无法形成科学、系统的信贷营销理念,缺乏对符合信贷客户的合理定位,不能建立起优质稳定的客户群。

二、农村信贷管理优化的措施

(一)细分管理权限

1.从县级农村信用社的权限划分上看,县级农村信用社是一个独立的经营主体,是融合权、利、责于一身的企业法人,有自己独立的经营权,对乡镇一级的基层信用社要实施授权管理,在综合基层的经济发展、风险控制、负责人的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基础上,细分管理权限,根据不同的风险运用不同的贷款措施,根据不同的责任实施不同的奖罚,按照不同的地区,分配不同的管理权限、分派不同的指标、授予不同的信贷权限。

2.各基层信用社应当成立信贷审查小组,根据信贷员的品德、素质、工作效绩细分管理权限,并划分等级、薪酬待遇、管理权限。还要根据相关的制度和规定,规范客户经理的权限和职责。按照审贷分离的原则,客户经理对信贷不能既审又批,贷款审批应该由信贷审批小组负责。与此同时,要建立交叉审查的信贷机制,即上级管理部门应当对乡镇一级的信用社所发放的贷款进行检查,确保贷款的规范合法。

(二)健全分级审批制度,提高管理效率。

1.根据授信的额度和种类确定农村信用社的审批权限,并根据权限分级审批。现阶段,审批的权限,可以依据农村信用社的客户服务和经营规模,按照“分工合理,区别对待”的原则来确定。

2.实行专职的审批制度。专职审批能够提高信贷审批工作的效率、防控信贷风险、保证信贷审批质量的有效途径。当前,在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已经普遍的实施了专职审批制度,其优点在于,促使信贷审批人员能够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审批工作中,更深层次的分析每一个信贷项目,提出更好的建议和观点。信贷审批的人员可以有专人进行管理,并且还可以设立审批议会制度对审批人员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

(三)构建差别化授权机制,实行分类管理

由于我国的地域面积比较广,各地的自然环境以及经济发展的状况都不相同,具有加大的差异,因此农村信用社要针对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特点,因地制宜地实施差别化的授权管理体系。对信贷客户的选择上,要建立客户的信用等级评价制度,科学评价客户的信用情况,优化客户的结构,并且根据信需求的不同层次的差别,完善授信管理制度,为不同的客户提供多元化的信贷服务。与此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调整信贷的方向,把过去单一的农业转变为产品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以及市场前景好的新型化农业。

(四)强化信贷的市场营销,防止客户的流失

农村信用社的基础在农村经济市场,与其他的金融机构相比较,其优势也在农村,所以选择服务农民和农村的中小企业是一个智慧的选择。现阶段,如果农村信用社不能够建立起以农村中小企业和以农户为中心的信贷制度,一旦在农村金融市场有了较大的竞争时,农村信用社将会丧失农民这一金融主体的优势。所以必须要强化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的市场营销,争取更多的客户。

结语

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建立新型化的农村,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然而面对当前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管理模式中的各种问题,必须对信贷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完善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机制,提高信贷的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宋浩平,冯磊,彭辉.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模式的优化[J].经济研究,2010.

[2]李劲松.构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农村金融[J].农村经济,2009.

作者:安宏文

新形势下信贷管理论文 篇3:

温家宝抓紧落实“国九条”着重做好八项工作

当前要着重做好以下工作。(1)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坚持把紧土地、信贷两个闸门,防止投资反弹。(2)尽快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土地管理机制,健全土地管理法规,严格执行土地使用规划,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3)进一步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继续控制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粮食收购工作。提早做好秋冬种工作。(4)认真做好货币信贷工作。合理控制货币信贷总量。努力改进金融服务,完善信贷管理和内控机制,着力调整信贷结构。加强和改进银行监管。(5)抓紧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促进资本市场稳步健康发展。(6)做好市场供应和物价工作。保持粮食和食品价格在合理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努力增加粮食和农副产品供给,搞好节日市场供应。加强市场物价监管,坚决制止哄抬物价的现象。(7)加大深化改革力度。认真做好粮食流通体制和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继续推进银行、证券、保险系统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财税、流通和社会领域改革步伐。继续做好对外开放工作。(8)认真解决好关系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继续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关心城乡低收入居民的生活。妥善安排好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上一篇:印刷企业成本核算论文下一篇:电力企业生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