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异变管理论文

2022-04-17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我们开展现代学校管理及学校自主性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提倡“以人为本、以校为本”进行有效管理的今天,如何在实施依法治校前提下体现“人文”理念,是现代学校能否实现成功管理的关键。所谓人文管理,是指从人的情感、需要、发展的角度来理解管理。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程改革异变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程改革异变管理论文 篇1:

统筹规划构建“智慧十一”校园生态

北京市十一学校自2011年开始承接国家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开始了走班选课的课程改革与全员育人自主管理的学校整体形态变革。随着学校的发展与转型,在尝试新型教育模式的同时,过往的信息化产品已经无法支撑新型办学模式,尤其是走班制、学生自主选课等变化带来的学校组织架构和管理方式的改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掀起了新一波的社会转型,也需要学校进一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十一学校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战略,组建“智慧十一”项目团队,深入了解行业新兴技术整合与应用,学习兄弟学校的发展经验,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结合学校整体发展战略,进行学校信息化建设顶层设计,努力探索各类新技术与教育各环节的融合,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使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民。

基于问题的思考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始帮助推进学校教学与管理的工作。越来越多由平台以及物理环境产生的过程性数据开始汇聚与沉淀,从而支持对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评价,辅助决策。走班选课制的教学改革模式,也迫切需要针对个体学生的多元化评价与教育教学辅助决策支撑,让学校、老师、家长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在校的整体状况,让学校的管理者了解教师以及整所学校的运行状况,从而实现智慧评价与管理。

学校集中了优秀的师资团队,开展课程改革、推进教学模式的转变,我们期望通过十一学校的实验田,将学校管理模式与老师们的智慧融入“智慧十一”平台,优化学校各部门的教学、管理流程,减轻老师的负担,实现智慧管理与决策支撑,实现智慧教育教学,从而使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育模式改革的推广成为可能。建设规划的制定一切从实际问题出发,解决学校转型过程中遇到的各方面困难。

1. 推进教育模式改革中遇到的困难

学校一直走在全国课程改革、推进教学模式转变的前列,始终践行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和教书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理念,开展了对学科功能教室的改造,实现了走班制的学生选课模式,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

(1)走班制带来的管理问题

学校不再拥有行政班级与班主任,对于每一位学生个体的管理职责也分散开来。如何实现重要通知的下发、组织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与大型活动的开展;实现学生的自治管理并给予认定与评价;如何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生活饮食等传统模式下的细小问题都突显出来。目前,学校投入了大量的師资人力用于解决这些困难。

(2)走班制带来的学生教育问题

除了管理问题,如何做好每一位学生的教育教学也成了新的困难。传统模式下班主任带领下的各学科教师组成的教学班子可以对班级内的每位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知,而学生自主选课后,这样的联系被极大地弱化了。因此,需要有平台来记录、分析、展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思想以及教育状况,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个性化的支持与辅导。

2. 学校信息化推进遇到的困难

十一学校在过去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软硬件的成果,但从信息化工作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仍存在着困难,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

(1)平台整合与数据中心建设

学校原有平台建设多为应实际业务需求而建的离散系统,很长一段时间各平台尚未实现单点登录与数据交换。离散的系统带来了信息资源分散、数据互联互通不畅、共享程度低等问题。

相对稳定而可扩展数据层与基础平台能有效地解决资源整合的问题,同时可以为学校信息化实现集约、稳定、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数据平台与公共基础平台的建设现有技术非常成熟,然而,数据的梳理以及学校数据需求的磨合需要较长的时间整理与调整,需要学校从需求出发逐步建设。

(2)人员队伍建设

人员队伍建设一直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难点,很多时候也会成为学校信息化发展的瓶颈。随着技术对于各个领域的渗透,以及O2O学习的不断深入,人员队伍建设对于学校来说变得非常重要,需要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并在组织结构上予以支持。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需要不同领域的技术人员,复合型多面手在应用需求越来越庞杂的今天,很多时候只能应对于眼前工作而无法在专业领域突破发展。在传统多媒体与桌面服务、网络与数据中心建设、平台建设与维护、技术助力课堂培训等方面都需要有学校人员关注统筹,思考信息化与学校管理业务的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人员队伍体系与标准化服务体系,同时可以对部分岗位进行外包服务,减少学校人员编制压力。

“智慧十一”建设思路

学校的信息化建设需要采用“应用驱动、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发展模式,学校充分认识统筹规划的重要性,在2014年完成《“智慧十一”建设规划》,并在后期不断完善与修正。在《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纲要》《北京市海淀区智慧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等文件的指导下,全面贯彻“智慧教育”的理念,结合学校自身发展战略,以促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培养新时代优秀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深度融合,实现学校的智慧教学、智慧评价、智慧管理,推动教育模式改变与优质资源共享,实现全新学校的形态。最终让十一学校成为全国领先的现代化学校,以更好地发挥学校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推动优质校辐射中的作用。

“智慧十一”是实体学校的有机补充,将促进全新学校形态的形成,主要有智慧教学、智慧评价以及智慧管理三个方面的建设目标。

1. 智慧教学

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资源库题库系统,贯穿教研、备课、教学、评价的整个过程。以十一各学科分层分类的双向细目表为蓝本,形成对应的学科知识树与题库,结合逐步生成的微课资源以及评价体系,形成高效可用的优质网络课程,从而实现课程的传承以及传播。

通过教学平台的课堂记录以及对试题的分析,形成学生、班级的学习状态,在没有班主任带领教学班子的情况下,教师、家长都能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同时通过课堂记录形成对教师的教学风格分析,并让教学师傅、教研组给予对应的建议。

2. 智慧评价

通过诊断平台,对学生、教师以及课程情况进行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调查、分析,一方面实现对学生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的数据采集、记录,提供更加全面、科学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有效支持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一方面让教師反思教学,改进课程,从而更加科学、立体地评价学生、教师与课程。同时形成学生以及教师的成长记录,并为相关的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

3. 智慧管理

为走班选课的教育模式改革提供学生、教师、课程等多项数据的汇聚、分析与决策支持。保证对学生的全面了解与掌握,实现管理的“放而不放”,进一步保证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把控以及对教师的有效激励。

通过协同办公平台特别是目前兴起的移动办公平台(如企业微信、钉钉等),实现对学校管理、教务等方面业务的数字化,梳理、优化办公流程,提升学校的管理效率与管理质量。

通过数据中心,实现学校内部平台互通,充分利用资源与应用,形成集约型的开发。同时,对学生的考勤、消费记录等一卡通数据与学习平台产生的相关数据进行汇聚,实现异动点分析,在没有班主任的情况下,全面地了解、关怀学生。同时,也为学校的管理人员针对教学、管理、资产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持。

“智慧十一”总体框架

“智慧十一”要实现为不同用户群基于统一的门户系统提供业务应用服务,需要考虑基础支撑平台与数据中心对各应用平台之间的内在关联,因此,需要建设支持多层次的松耦合的应用体系结构,“智慧十一”建设框架图如右图所示。

“智慧十一”的总体建设可以概括为3项基础设施、4类数据库、5类应用、6个服务人群。构建智慧校园基础设施,主要是支撑全面常态化的1:1教学环境所需要的3类设施:校园智能网络升级;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智能终端设施;学科功能教室设备的完善。构建稳定的数据层,梳理已有平台以及业务中的数据,结合国家以及区域基础数据规范,形成基础数据与数据交换标准,并建设4类数据库:数据中心、各系统业务数据库、教学资源库、决策支持库。基于现有应用整合并构建“智慧十一”架构,并逐步建设完善5类应用:智慧教学应用、智慧评价应用、智慧管理应用、文化传播应用、生活服务应用。“智慧十一”将服务于6类用户:学生、教师、家长、管理人员、公众、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智慧十一”实施过程

学校自2011年开始进行课程改革的试点,同时开始了排课选课、过程性评价、评教评学等一系列围绕课程改革开展的云平台建设工作。云平台于2012年开始投入使用,在平台方面也曾遇到过选课人数过多带来的拥堵、服务器崩溃等一系列问题。随着云技术的有效发展,目前已经能做到短期内的快速扩容部署,有效的数据安全备份。在功能层面,也随着走班选课年级管理、综合课程管理思路的不断更新,不断更新迭代相应的平台模块,不断地完善与优化。在管理方面,也遇到面向教师的过程性评价应用推广,以及排课选课的家校沟通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师入职培训、学生手册编制与选课培训等相应工作。目前,云平台已经逐步运行稳定,不断地扩展它的应用面,同时也在十一学校的各所分校中支持着课程改革的正常运行。

在教务管理方面,围绕学校的核心——课程展开的相关信息化支持,如排课、选课、调课、课程规划、成绩管理等,尤其是走班制学校对课程的设计、排选、调整都有其鲜明的特点和需求,都可以有效地进行支持,真正做到了每位学生一张课表,支持个性化的学习与选择。

在教学与评价方面,支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立体评价模式。通过过程性评价,记录学生学业成长轨迹,同时建立起有效的家校互通机制,全面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发展。

在德育管理方面,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也是新教改中对于学生考核的重要指标。校园管理平台对德育管理的设计包括社团管理、行为习惯培养、常规考评、体质信息、自主管理、导师关怀、同伴教育和家校互动等。同时研发校本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册,通过系统对学生在校期间全周期的数据积累,客观呈现学生成长记录,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业成绩(过程评价、终结评价)、日常行为表现评价、体育体质素质评价、创新实践评价、综合课程活动等。

在不断改革的路上,学校也遇到应用推广的一系列问题。学校一直保持着“鼓励优先、允许落后”的推进策略,小步进行着各方面试点的深入,于2014年开始组建了技术助力课堂与管理的应用团队。在技术助力课堂方面,2015年学校进行了全面的网络改造升级,鼓励学生自带设备进校园学习,同时各学科的项目组也在积极地探索各学科内部的技术支撑教学应用,从而让学生们能够更有效合理地利用带来的设备。在技术助力管理应用方面,一方面推进教职员工的技术水平与信息素养提升,应用问卷星、邮箱、常用办公软件来提升管理办公效率,同时学校于2016年全面接入微信企业号应用,替代传统OA,开展移动办公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办公管理效率。

如上所述,走班选课的模式往往经历两个大的阶段:一是课程体系重构,实现基础的走班选课,通过分层分类的课程体系的重构提供给学生适合自己的课程,同时通过平台为学校提供排选课的支持,让走班选课变为可能;另一个是教学管理方式的重构,实现从学生评价(过程性评价的记录、学业成绩的记录、学分管理)到教师评教(对于教师、课程的评价与提升)再到日常管理(学生行为规范、考勤、综合课程管理等)的制度变化与平台支持,最终实现全员育人的整体变革,让走班选课变得更加有效。

“智慧十一”未来发展

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学校将进一步着眼于一线教学领域,推进技术助力课堂教学、学生个别化学习的常态化应用;同时进一步做好学校形态变革的技术支撑,在整体高考改革的背景下,让走班选课模式的推广变得更加顺畅。

1. 坚持技术助力课堂实践,推进学生自带设备进校园

学校将坚持技术助力课堂建设,通过一片交流、协作、促进的自由生长土壤,挖掘各学科特色的技术应用方式,促进个别化学习,提升师生的教与学的效率,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提升学校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2. 扩展云端系统,进一步整合新兴应用

学校将继续云端应用产品的使用,如云校平台,微信企业号等,以获得更好的服务与长期的在线更新,进一步方便学校的各项应用。同时,通过单点登录的机制,进一步整合各项教学、管理应用,构建“智慧十一”校园生态。

学校将继续探索建设数据中心,整合平台数据与一卡通的相关应用,将学生在校生活、学习的各方面物理环境数据与在线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为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提供更加全面的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作者:宋衍

课程改革异变管理论文 篇2:

新课改中对教师的人文管理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我们开展现代学校管理及学校自主性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提倡“以人为本、以校为本”进行有效管理的今天,如何在实施依法治校前提下体现“人文”理念,是现代学校能否实现成功管理的关键。

所谓人文管理,是指从人的情感、需要、发展的角度来理解管理。学校管理工作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而人是有情感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感,有不同的发展需求,管理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方法开展工作。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一、更新观念,确立人文意识

长期以来,管理者多注重用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来管理教师,普遍采用规章制度约束、处罚制裁、奖金激励的管理方法。原本应闪烁人文光辉的管理却只突出一个“管”字,强调制度的约束性,过分强调量化考评,以严格的制度、冷冰冰的数字去约束教师。这样被管的对象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消极应付,管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只是一种外在的现象,隐藏在背后的则是对人才资源的浪费和潜能的扼杀。为此管理者要:

第一,确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已越来越多地被管理者所接受,尤其对于课程改革中成长的校长而言,这一理念更是必不可少。新课程改革中尊重人格、关注人性、感情和精神的柔性管理成为了现代管理者采用的管理方式。作为管理者,要把服务意识放在首位,一切从教师的需要出发,为教师提供高质量的管理服务。管理者所处的地位应该是服务型的,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的作用不仅仅是制定政策、制定制度、强化管理、发布命令,而应对教师发展目标的确定、自我学习环境的建设、上进心、积极性的调动,工作成绩的评定与奖励,人生价值自我实现的肯定与评判等方面融入新的理念与管理策略。管理者只要在位一天,就不能忘记自己的服务重任。要知道,管理者不是教师的上司和监工,他存在的价值在于影响整体绩效,他要追求自身有效性的最大化,但是只有教师能够利用管理者的贡献时,管理者才是有价值的。

第二,“以师为本”。任何学校管理的核心都是人,教师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感情,有独立的人格,有各种需要,渴望自身价值的实现,这些正是作为生命体的人的主要特性。学校管理要正视这些特性,在注重管理的科学化、有序化的同时,确立生命意识,关注生命,以教师的发展为本,树立人本主义的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进行民主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人人能做事,事事能做好;人人兢兢业业做事、事事认认真真做好;人人高兴愉快和谐做事、事事高质高效低耗完成。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靠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的文化管理和人的极强的事业心来实现。要做到爱护人、关心人、尊重人、善用人、培养人、满足人在物质和精神、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培养集体精神和合作意识,建立合谐的人际关系,创造良好优越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充分体现出每个人的人生价值。这样的管理就是最优化的管理。

第三,建立正确的管理方式。正确的管理方式,概括起来主要有:尊重、赏识、理解、激励。所谓尊重,即尊重人性,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促进教师个人价值和组织价值的共同实现。管理者要有宽广胸襟,既要容人之长,又要容人之短,还要容人之异。“以人为本,尊重人性”已成为现代管理的核心理念,要处处体现着管理者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高度重视,切实做到尊重教师的自我价值和人格尊严。所谓赏识,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学校管理者可以在管理中注意策略。学校管理者应放下架子,欣赏每一位教师,带着“你能行”的眼光去勉励教师。所谓理解,即管理者应加强与教师的沟通,用心聆听,用心对教师心理进行换位思考,通过了解达到理解,对教师真正达到移情性理解。所谓激励,让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能得到公平激励和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使他们都能主动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为成为骨干教师而奋斗。

二、建立人文管理方式,优化教师管理机制

只有健全学校管理制度,才能促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为此,我们制订了《教师工作规范要求》、《教职工奖惩条例》、《优化课堂教学评价方案》《学校德育工作要求》、《文明班级评比细则》、《班主任工作条例》等,在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与批改作业、辅导、测试等教学环节,以及教师业务学习、教研活动等方面也都有明确的要求规定,健全了一系列德育管理规章制度。

制度应该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为了确保制度能够正确地运行,各项制度的制定,首先广泛征求了全校教职工的意见,最大程度反映教师的心声和诉求,然后交由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这样,给每个教师提供发表意见的平台,从而使得制度能充分地贴近教师,使制度在教师心灵中产生共鸣,使教师能够自觉地执行反映自己意志的学校制度,从而避免制度成为一个脱离群众、让人望而生畏的东西。

制度的执行应该让教师充分地参与,而不要变成学校领导监督惩罚群众的工具。在这个制度体系里,应该使人人既是管理的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干部、教师、职工一视同仁,制度面前,任何人都有发言权。教师工作中发生的失误或做错了事,学校除了运用批评与惩处的手段外,更重要的是应该指出其努力的方向,为其努力而精心制定方案。

管理者的人格魅力是人文管理的重要方面。管理者必须具有令人信服的思想品德修养,要坚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管理者要尊重广大教师,让教师在学校能体会到家的感觉,心情感到非常舒畅。在工作中通过平等交流的形式了解教师的工作情况和家庭情况以及兴趣爱好,特别是当教师遇到困难时,更要主动关心,积极地去鼓励,问他“学校能帮助你做些什么”,尽量想办法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评价是教师衡量自身成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评价得当,会让教师产生职业幸福感,反之,则可能导致职业倦怠。对教师的评价中要关注教师内在的精神生长,注重教师教学的个性和未来的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采取了自我评价、同事评价、领导评价、学生及家长评价等多种途径,调查问卷、座谈会、课堂观摩、案例点评等多种形式,做到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动态评价和静态评价相结合,终结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使得评价更加公正、全面,教师更容易接受。

三、营造教师成长环境,凸现人文关怀

人本主义的观点告诉我们:人人都有追求成功、追求自我实现的愿望,作为教师,他们承载太多的希望,因而比一般人更加惧怕失败。同时,教师也是谋求个体生命生存和追求生活幸福的人。

第一,为教师的成长指明发展目标。要使得全体教师都能为学校的发展而努力的工作,就必须要让每个人看到未来发展的前景。为了让教师明确奋斗目标,学校制定了《首席教师评选方案》、《首席班主任评选方案》,对青年教师提出了“一年入门、两年过关、五年成熟、八年骨干、十年成名”的目标,对学校骨干教师每一年评选一次首席教师和首席班主任,要求校级骨干教师积极创造条件申报每三年评选一次的市级骨干教师和省特级教师。

第二,为教师的成长保驾护航。学校要为教师学习、深造提供宽松适当的环境,不断指导教师改善自身的育人行为和工作行为,为其创造终身学习、继续深造、自我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学习氛围。为了打造名师,学校制定了《教师培训方案》。学校一方面结合教学实践活动,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特别是请高校专家进校讲演,提升教师教学理论水平和哲学素养。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活动,为教师搭建不断提升的舞台,学校实行以老带新与以新促老;要求35岁以下的年轻教师报考在职硕士研究生;开展“八个一”活动锤炼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充分调动全体教师投身科研的积极性,力求做到科科有课题、人人有专题,提倡教学研究课题化,课题研究教学化,努力实践教育科研与继续教育的结合。构建了“聘请专家多方指导──借助名校资源共享──外出学习开阔视野──引进吸纳先进理念──骨干名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帮扶──校内切磋提高技能”的促使教师发展模式。学校为教师评选各级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和特级教师创造条件,向各种媒体宣传取得成就的教师,让教师体会到学校对他们的关心和重视。

第三,鼓励教职工一专多能,发展特长。新的课程改革不仅仅要求教师具有较强专业基础知识与能力,而且还要求教师在熟练掌握本学科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发展自己各方面的兴趣爱好,拓展自身知识领域,发展自身特长。而传统的教学管理片面追求整齐划一,忽视教师的个性差异,甚至削“锋”磨“角”,抑制教师个性发展,就会使教师的潜能得不到有效开发,使教师难以形成自己的优势与特色,这不仅会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会使学校的人力资源白白浪费。因而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就必须把教师的个性差异视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培养教师的个性特长,形成具有特色的教学品牌。

(作者单位: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

责编 / 董 璐

作者:李德瑜

课程改革异变管理论文 篇3:

“e”时代语文学习管理的优化

乔新,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泰州市名教师,泰州市“311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现任泰兴市襟江小学副校长,党总支副书记。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挖掘教材特质,强化多元解读,彰显语言训练,注重文学渗透”的教学风格,在泰州地区产生较大的影响。先后获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一等奖、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论文大赛一等奖,在江苏省教育报刊社举办的“教海探航”征文比赛中先后7次获奖,其中4次获一等奖,2次获一等奖第一名;在《上海教育科研》《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多元解读阅读教学模式研究”。

进入新世纪,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慕课、电视媒体、微课程、教育超市、微博、微信、“e学习”等成为新增的文化传播途径,各种电子沟通方式争妍竞艳,可以说,“e”时代已经来临!20世纪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未来与文化》一书中提出著名的“三喻文化说”,即前喻文化、同喻文化、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年长者向年轻者传授知识经验的文化;同喻文化是同代人相互学习的文化;后喻文化是年长者向年轻者学习的文化。年轻者凭借网络途径轻易获取年长者不够关注或难以捕捉的资讯信息,营建起属于自己的精神艺苑。年轻者的学习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这就要求学习管理者(包括他主管理者和自主管理者)根据管理对象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迅捷作出调整。

一、非形式课堂的拓展要求时空管理同步跟进

自从班级授课制诞生以来,形式课堂被固化为一定的时段,限制在特定的场所。但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这种时空的限制被打破,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已经成为可能,学习表现出一种“泛在”的特点。学习的时空由形式化走向非形式化,大大减少了学习活动展开的条件,学习的时空得到拓展,可以说时时都是学习之时,处处都是学习之地。

传统的学习管理只需重点关注形式课堂即可,但是,“e”时代的学习管理还要关注形式课堂以外的课余时段,视野必须由教室延伸到室外更广阔的空间。就管理而言,涉及时间管理和空间管理的问题。如何利用不同的空间做适合的事情,如何合理地安排、分配和使用时间,是值得研究的新课题。首先是空间管理。一般说来,场依存型的人容易受环境的影响,可以将开放性的语文讨论题安排在学校,以便互受启迪;将消化吸收、潜神默记的内容安排在家中完成。非形式课堂不受时空、学习工具的限制,可以将了解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需要检索、查阅资料之类的任务安排在这自由的时段;而形式课堂上则对资料加以分析、理解。学校里的学友较多,可以将朗读、表演、辩论等伴有强烈情感的活动安排在学校;将需要理性思考的任务以及温习巩固的事情安排在家中。其次是时间管理。“泛在学习”并不是要求无休止地学习,应处理好学习与休息的关系,在高密度任务完成之后可以安排低强度的任务,张弛有度,疾徐有致。要学会从全局的高度来安排时间,特别是课余上网搜索、阅读,不能长时间沉迷于某一“点”,而忽视了“面”上的其他事情,时间比例的划分要得当,尽可能追求学习效益的最大化……总之,要学会“大备课”,考虑到形式课堂与非形式课堂的互补性,善于将两块的工作穿插避让,这样课内和课外才能相得益彰。

二、超文本的难以掌控要求彰显管理方向、管理效益原则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语文教学历来十分重视课外阅读,甚至认为人的文化积淀和文学修养主要取决于课外阅读,大量的阅读能够使人的心灵变得丰妙、美丽,能够改变人的言谈举止、精神气质。然而,在“前喻文化”时代,学生的课外阅读受制于老师、家长的要求,许多学生酷爱读书却苦于好书难求。对于不少学生来说,课外阅读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即便学生得到一些课外书,多数也是与教科书文本风马牛不相及的“闲书”。到了“e”时代,课外阅读变得易如反掌。只要我们在“百度”等网站上输入主题词,各种不同空间的图文就会通过超链接的方式,迅速汇聚到界面,形成一张漫无边际、难以分辨中心和边缘的文本网,学习的内容实现了由“文本”向“超文本”的飞跃。

面对浩瀚无垠的知识海洋,人们很容易迷离惝恍,迷失方向。现代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管理方向原则”,具体内涵是“在管理活动中,必须明确和遵循管理总目标的方向,适应所属大系统需要的行为准则”。面对海量信息,学习者应该以达成系统目标为宗旨,作出“质”和“量”的选择。所谓“质”的选择,就是学会选择与所学内容有关的信息,所选信息对教材内容应起以下作用:或补充解释,或拓展延伸,或深度解讀,或比照类推……对于偏离主题的信息或过于艰深的解读,姑且放之。所谓“量”的选择,就是对有价值的信息不可能全部占有,只能择其所要,学习者心理上要能包容信息的“有限性”“不完整性”,对信息适当“节食”,否则就会被大量的信息搞得晕头转向。在学习超文本的时候,还要坚持管理效益原则,避免“同水平打转”或者是“低水平循环”的现象,不能沉迷于时尚性信息、快餐式浅文化之中,误入“碎片化阅读”,而应该走向“真阅读”“深阅读”。要学会从大量的超文本资料中挑选有价值的信息,为我所用,真正为理解教材或指导生活服务。

三、学习路径的多维交互要求管理民主化、弹性化

传统教育观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学校的教育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角色被界定为“知识的霸权”“布道的圣贤”,似乎是天经地义、不可撼动的。在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信息的流向是单向度的,即“教师→学生”,教学的方式是“刺激→反应”。但是,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多种: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电子词典、报纸杂志……教师讲授仅仅是知识传播的渠道之一。在这种情况之下,师生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原先教师的“师道尊严”“知识权威”逐步遭到消解,教师也常会在日常的课堂生活中遭遇尴尬,学生不再把老师作为真理的唯一化身。师生关系变得复杂起来,一方面依然存在着“教师→学生”的信息通道,另一方面也存在着“学生→学生”“媒介→学生”的传输路径,有时甚至存在着“学生→教师”的逆向传递路径。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由“单向度”走向“多向度”,课堂信息的传递呈多维弥散状态。

针对师生关系由二元对立到融合互惠的新走向,课堂管理应该作出相应的调整,即由“专制管理”转向“民主管理”。教师要改变“居高临下”的姿态,学会“蹲下身来看孩子”,只有在平等、宽松的氛围当中,学生才敢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生生互动的生动场景才有可能出现。要积极构建一种民主、平等、互动、合作型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合作交流中,在学生心灵碰撞、情感交融中,健全学生人格,完善学生个性。在具体操作时,应该遵循管理的弹性原则——管理必须具有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保持充分的弹性,适应客观事物可能变化的原则。就语文教学而言,教师要打破课堂教学的陈旧模式,正确划定认知求异、情感扩散、审美想象的合理区间,开辟一片空廓的心灵空间,让学生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敞亮心胸,放飞思想。要重视新生成资源的再利用,让师生、生生之间能够互受启迪,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四、知识摄入的“纲目式”要求重视外储化编码管理

传统的学习主要是针对具体的知识,知识大致以“点”或“线”为单位被人们所接纳。在知识不断累积的过程中,学习主体自动地将接纳的知识点进行加工、消化、吸收,融入学习者固有的认知体系。进入了“e”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呈几何级数迅速增长,书本之外的知识犹如泛滥的洪水迎面而来,令人无法招架。这种状况导致人们以“纲目式”“框架式”的方式接纳知识,即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从宏观上进行架构,提要钩玄,抓纲带目,兼有“观其大略”(诸葛亮的读书方法)、“不求甚解”(陶渊明读书经验之谈)、“大而化之”(刘守立先生的阅读观)等意思。这种学习更多地关注其核心思想,淡化二级、三级子观点、分观点等;更多地关注知识之间的纲目关系,淡化碎片知识本身。

为了应对学习方式“点式→纲目式”的变化,学习者应该采取一种有效的管理策略——编码管理。哈佛大学教授汉森和罗利亚把知识管理分为编码管理模式和人物化管理模式。前者,就是将知识切割成一个个知识点,然后按照一定的总目录、分目录、子目录有序地存储到数据库中,当使用者需要相关知识时,只需按照约定的公共路径,就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寻找到相关的知识。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适当采用这种“外储化”编码策略,不要一味靠博闻强识、烂熟于心,而是有选择地将知识进行物化处理,以纸质或电子的方式存储于人脑之外,分类存放或标注主题词,以便日后检索。学习者只需记住“知识树”的结构,如果要详细了解,只要按图索骥就能得到相关的知识。

五、价值观的多元化要求遵循管理动态原理

传統的语文教学对于课文主旨的提炼一般趋向于大家公认的结论,突显文学作品意蕴的内在规定性。教者往往有意或无意裁剪了与时代精神相左的思想,表现出正统思想的“同质化”“大一统”倾向。随着“e”时代的悄然来临,各种原先隐藏着的“地下价值观”纷纷亮相,它们以“反传统”“非主流”的特点与主流价值观交相辉映,大有多元齐驱的态势。诚如郑金洲先生所言:“作为一种独特文化,学生文化表现为学生群体拥有一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不仅是文化的表层如流行时尚和新器物成为学生共同认知的对象,而且在文化的深层如思想意识和价值规范也有着他们自身区别于成人和教师的相关内容,甚至连思维方式也开始有了一系列特点。”子代的价值观虽与主流价值观稍有违异,但是不无道理,许多观念暗合后现代主义的思想。

“e”时代的多元文化冲撞着人们的心扉,传统价值观的根基发生了动摇。教师倘若恪守传统价值观,就会与学生渐行渐远,代沟将会越拉越大。管理动态原理告诉我们,管理对象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管理活动必须随之变化,与其相适应,才能有效地实现目标。作为教育工作者,不能老是抱守传统,唯我独尊,以“一元”压制“多元”,试图将学生的价值观就范到自己预设的轨道上来。事实上,人的价值观可以引导,但是不可强迫,教师应确立与不断发展的时代相匹配的动态的价值观,与不断变化的环境相适应的发展的价值观,用包容的心态接纳新生代的思想,用尊重的心理对待代际之间的差异,用虚心的态度倾听和接纳年轻一代的反哺教育。只要年轻者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相悖逆,教师应该让多元价值观在争鸣中共生,在互哺中共进!

伴随着“e”时代的来临,学生的生活环境发生着变化,学习方式也发生着悄悄的革命。教育的“互哺”现象日益突出,教育不再仅限于“上所施下所效也”,常常出现“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境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学习管理要发挥好“元认知”的功能,根据时代的变化作出相应的策略调整。当然,学习管理不仅包括“他主管理”,更包括“自主管理”——让学生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做“善学习”“会学习”的学习者,这是学习管理追求的至高境界!

作者:乔新

上一篇: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论文下一篇:高职学生语文实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