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机制金融监管论文

2022-04-19

摘要:在我国现行的分业金融监管体制下,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目前我国实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在法律规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信息收集和共享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建议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立法,强化监管协调机制的权威;并成立新型的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加强各监管机构间的信息共享,消除信息不对称。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协调机制金融监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协调机制金融监管论文 篇1:

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一、我国监管协调机制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现状

1.政策法律规定层面。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水平较低,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机制尚无法律规范,监管机构之间的合作有待加强。虽然在政策和法律上都有所规定,但各相关部门均未出台关于金融监管协调的详细法律文件,“一行三会”之间的监管协调没有开展,金融监管协调仅限于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不定期召开的监管联席会议,停留在政策层面,不是法定机制,内容也以务虚为主。

2.具体业务协调层面。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在2000年9月建立了监管联席会议制度,但该联席会议制度并没有发挥监管协调的实质作用。2003年6月,“三会”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通过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和《备忘录》的出台确立了“三会”之间的监管联席会议机制和联系机制,初步确定了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监管框架、协同机制、信息共享、业务检查等重要内容。《备忘录》还提出了“三会”应与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密切合作,共同维护金融稳定和金融市场的信心。尽管如此,我國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和现实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现有的这些机制在运行过程中并未产生应有的协调作用。

(二)我国监管协调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金融监管协调工作机制不键全。第一,金融监管协调主体不全。首先是国务院层次的金融监管协调主体没有确定。在中国现在的管理体制之下,没有国家级别的指令性管理规定,要建立起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显然是先天不足的。其次是没明确协调的牵头人,金融监管机构的金融监管协调缺乏主动性。再次是“三会”之间的联席会议制度没有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中国人民银行参加。

第二,金融监管协调联席会议缺乏约束机制。现有的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对“一行三会”没有强制约束力。当监管主体之间出现潜在冲突时,某些部门便会采取一些有利于本部门而有损于其他部门的行动,具体表现为不同监管主体争夺监管对象和监管权力。由于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对监管主体行为约束力不强,联席会议达成的协议可能最终成为一纸空文。

第三,金融监管协调缺乏监督机制。我国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没有赋予监管机构互相监督的权力。“一行三会”之间的监管协调主要围绕行使货币政策与监管政策、监管法规之间的协调进行,各监管方的监管行为只受相关法律和内部制度的约束,容易导致权力寻租行为。

第四,金融监管协调缺乏争议解决机制。在金融监管协调工作中,不同监管机构由于监管目标、监管方法等差异而产生监管争议。如何处理这些监管争议对提高监管效率,保证监管效果有重要意义。但我国目前仍未建立监管协调争议处理机制,这增加了监管监管协调成本,降低了金融监管效率,不利于金融监管的协调。

第五,金融监管协调缺乏决策机制。我国现有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只着眼于各机构间沟通信息和互通情况,这些机制仅为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提供了便利。由于没有指定专门履行协调职能的机构,也没有建立相应的协调决策机制,使得各项协调决策缺乏强制力和执行力。

2.金融监管协调法律体系不健全。第一,金融监管法律依据不足。健全的金融监管法律法规是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立和发挥效力的基础。从我国目前的情况看,金融监管立法与监管实践还存在较大差距,不能满足监管协调机制有效运作的要求。一是现有法律法规对各监管机构职责和分工的规定不具体、不明确。二是缺乏对重要监管手段和方法的规定的法律法规。如我国目前尚未建立有效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

第二,没有具体的金融监管协调法律规范。我国是分业监管体制,金融法律体系与分业监管体系严格对应,但金融监管协调的法律法规相对缺乏。法律法规的原则规定为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但没有确定监管协调机制的协调内容、协调的具体形式和协调操作等方面的具体安排。

第三,现有金融监管协调规定缺乏操作性。以“三会”之间的《备忘录》为例。这一文件是我国目前关于金融监管协调比较具有代表性和相对具体的法律文件,它标志着我国金融法制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备忘录》还存在较大缺陷,无法成为中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法律保障。

(三)金融监管水平制约金融监管协调

1.金融监管的局限性削弱了金融监管协调的基础。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在监管理念、监管人员素质、监管能力、监管手段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由于不同监管业务之间存在的专业差异导致的监管局限性使监管水平和被监管业务发展的矛盾越发突出。在各监管部门在自身监管职责都不能很好履行的情况下,要做好监管协调困难重重。我国的分业监管体制下,“三会”各负其责,都强调履行好自身监管职责,很少综合考虑其他各方的履职情况。由于各监管机构在监管工作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和局限性,很容易出现监管真空和监管混乱,降低了监管的整体效率。

2.缺乏与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匹配的专业综合型人才。从我国目前监管队伍的现状来看,金融监管专业知识缺乏,监管综合业务能力不强等问题普遍存在。监管人员不能对金融机构的各项经营指标进行前瞻性分析,也很难提出由见解、有预警的监管意见,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监管的力度和深度的同时,更难进行部门之间的协调。在金融交叉业务逐渐放开,金融创新速度加快的情况下,监管人才问题更加突出。监管人员尤其是基层人员知识结构老化,缺乏跨业监管必备知识和能力,难以胜任日益复杂金融监管工作。

3.金融监管目标不协调制约金融监管协调作用的发挥。我国现阶段金融监管的总体目标是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促进金融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在这一总体目标上,各监管机构具有一致性。但是由于各监管主体的相对独立性和被监管对象的不同特点造成各自监管主体的具体目标存在较大差异。在现有监管体制下,监管机构间存在的目标差异和利益选择限制了监管机构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积极性。

(四)金融监管协调的信息共享机制未有效建立

1.未建立统一监管信息平台。我国目前尚未没有建立全国统一、高效运转、标准化的金融信息系统。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网络建设跟不上监管协调的实际需要,各监管机构各自的信息系统相互间不能兼容,难以实现信息的相互交流,信息数据共享化程度很低。

2.信息共享没有规范化和制度化。金融监管机构获取金融监管信息的体系和机制尚未健全,各监管机构都是独立收集信息,各自可控的信息仍处于封闭状态,完全甚至是部分信息的共享还不能有效实现。

三、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完善路径

(一)世界主要代表国家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现状及其启示

1.世界主要代表国家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现状。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是通过正式的制度安排來逐步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框架。主要代表国家的监管协调机制主要由以下几个层面构成:第一个层面是法律直接规定各监管机构的协调合作框架,并对监管机构的职能做出明确的规定,以保证金融监管协调有法可依。第二个层面是监管各方通过签署谅解备忘录对监管协调的实施细则和相应的制度进行安排。第三个层面是成立类似协调委员会的机构,负责多边合作及负责具体的协调运作。在以上三个层面的基础上,主要代表国家不断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做法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由法律明确规定金融监管协调的框架和制度安排并建立专门行使金融监管协调职能的金融监管协调机构。例如美国的联邦金融机构检查委员会,该委员会建立统一的监管原则、标准和报表格式来统一各监管机构的政策和检查活动。同时,该委员会还负责货币监理署、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储贷监理署、国家信用社管理局和美联储五家联邦银行业监管机构的监管协调。第二种是监管机构之间的金融监管协调事项由法律作出明确规定。第三种是法律只对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金融监管协调提出原则要求,具体的金融监管协调框架和细则等则是由监管机构之间的监管协调予以确定。下表是世界上主要代表国家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建设情况(见下表):

2.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的国际经验和启示。第一,遵循权责明确、减负高效的原则。在上述国家监管协调机制中在数据收集、执法检查等方面都体现出了明确责任、避免重复监管、减轻被监管者负担、节约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的原则。

第二,以国情为基础设计监管协调机制。进行协调机制设计时必须考虑本国的具体国情,国情决定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在以金融稳定为目标的监管协调设计中,要考虑中央银行的主导作用。

主要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协调机制一览表

第三,用法律的强制力来保证协调机制的运作。上述各国都通过法律的强制力赋予监管机构的权威性,通过法律的强制力保障监管协调机制的正常运转。所有关于监管机构设置、职责划分、沟通协调等方面的内容都是通过法律的强制力来实施的。除正式法律之外,具有法律效力的备忘录或合作协议都是保证协调机制顺利运行的有力工具。

第四,成立专门的执行机构履行协调职能。一个机制要运行,离不开专职机构的推动,专门执行协调职能的机构是保证协调机制有效运作的重要前提。上述各国通过成立协调委员会等机构来执行专门的协调职能,保证了协调机制的有效运作。

第五,信息收集分工与信息的高度共享。上述各国的监管机构均实行信息分工收集和信息高度共享,明确何种信息由谁收集以及如何交流与共享。金融机构的不同数据和信息由不同的监管机构来收集,如果建立了高效的数据和信息的共享机制,不同监管机构就可以以低成本方式利用这些数据和信息,降低了监管成本,提高了监管效率。

第六,各国金融监管协调具体的制度安排和组织安排。制度安排,一是日常的信息交流与协商;二是监管主体高层的互相参与制度;三是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管联席会议。在组织安排上,第一个层次是法律直接规定协调与合作的框架和安排,明确相关职责和任务;第二个层次是签署谅解备忘录。各监管机构对在法律中难以细化的如具体的工作机制、职责分工、信息的收集共享等协调事宜通过签署谅解备忘录作出明确的规定;第三个层次是在操作层面上的一系列安排,包括参加对方管理层会议、建立协调委员会、相互提供服务。

(二)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措施

1.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协调工作机制。第一,进一步明确监管协调主体。一是设立国务院领导下的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推进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建设。基于我国目前金融分业监管的监管模式,要更好的协调级别相同的各监管机构,必须设立更高层次的协调机构。以法律或国务院规章的形式确定金融监管协调机构的各项内容,包括工作规程,工作职责,工作机制,监管配合和信息共享,为自上而下建立地方层面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提供政策依据和制度保障。同时,需要进一步明确信息传递、风险预警、危机处置等方面的权限和职责,明确责任、合理分工、加强配合、形成合力,充分发挥监管协调机制在加强沟通协调、提高监管效率方面的作用。二是建立以人民银行为主协调人的“主协调制度”。在“一行三会”中,人民银行作为牵头机构具有坚实基础。首先,在我国金融宏观调控和维护金融稳定中,人民银行处于核心地位,要更好进行金融宏观调控、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就必须拥有对金融监管进行总体协调的地位和能力。其次,我国的《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编办的《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意见的通知》等政策和法律的规定也为人民银行牵头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奠定了法律基础。再次,人民银行事实上已发挥了金融监管协调牵头人的职能。2004年,国务院就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处置了涉及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租赁等企业的德隆系风险问题。在中编办的《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调整意见的通知》中,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责就包括了“防范跨市场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和国家金融安全”和“负责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工具的监测”。2005年制定的《国家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了人民银行在金融机构突发事件中的召开紧急会议、制定处置方案、研究处置方式、提请启动应急预案等职责。

第二,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协调会议制度,增强联席会议的约束力。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立过程中,很多国家都建立了金融监管协调会议制度。一是确立金融监管协调会议的地位。该会议应当是由国务院组织召开的会议而不是几个监管机构之间决定召开的会议。二是提升监管协调会议的层次。该会议要有国务院领导出席。三是会议要法制化、机制化,提升会议法律约束力。要对会议的组织制度、议事程序和规则、设立常设机构等内容予以明确。建议金融联席会议法定化,把联席会议各项制度由会方的内部协议约束提升至法律约束,从法律角度进一步完善金融联席会议的运作方式。

第三,建立金融监管协调监督机制。金融监管协调监督机制应以维护监管秩序为出发点,对各监管机构在金融监管协调会议上达成的协议的执行情况监督。在建立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时,应建立相对应的监管协调监督机制,以督促各金融监管机构遵守和执行金融监管协调法律法规。

第四,建立监管协调争议解决机制。一是建立定期政策协调制度。通过金融联席会议,各监管机构可以协调金融监管政策,解决金融运行中的重大问题。清理和规范金融临管政策,每次联席会议都要确定某方面的监管政策作为研究主题,逐步消除监管政策的矛盾。二是建立具体监管业务层面上的协调制度。各监管机构在开展监管工作时,应在行动上加强协调。包括:审批协调(在跨行业金融机构设立、退出、新业务的开展、业务市场准入等方面可以进行联合审批)和检查协调(联合检查、建议检查、委托检查和联合检查)。

第五,建全监管协调决策机制。我国监管机构之间虽然已经有了一定形式的监管协调决策机制,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现阶段,我国金融监管机构之间急需建立定期磋商机制和紧急磋商机制机制。建立处理可能影响金融稳定的重大事件的危机状态和处理一般性监管事务的日常状态两个层面的协调决策机制,确定不同层面的协调决策权限和责任,明确决策的程序和方式,确保任何状态下的及时有效决策。

2.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法律体系。第一,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保证金融监管有法可依。一是巩固现金融监管有法律体系。要想使整个金融体系协调稳健运行、规范有续发展,必须建立健全金融监管的法律制度,尤其是关于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法律制度,以国家强制力作保证,体现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二是做好相关法律法规废、改、立的工作,完善金融业务法。梳理已有的法律法规,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或废止,使现有法律和新业务的发展相适应,同时减少相关法律规定之间矛盾、冲突的条款,注重这些法律法规之间内容的衔接性。三是建立健全金融监管立法的协调机制,注重监管立法的适应性。当前,我国金融法律制度已基本建立,金融监管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但金融监管法之间存在很多的不协调因素,造成金融监管的不协调。

第二,制定金融监管协调的法律法规,通过法律的强制力保证协调机制的运作。我国应当在借鉴世界主要国家关于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对我国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进行规定。可考虑制定专门的《金融监管法》,对监管机构的职责权能、以及各监管机构之间的监督制约、监管协调等问题进行全面规定,以督促监管者依法行使监管权力,规范金融监管行为。

第三,增强现有金融监管协调规定的操作性。一是细化现行金融法律法规,增强金融法规的可操作性。制定和完善與金融基础法律法律相配套的实施细则,使其更具操作性和应用性。按照金融业务的性质进行相关的金融法规和规章的立法工作,逐步建立与基础金融法相适应的金融业务法律子体系,作为基础法律的补充和实施细则,为依法监管提供直接依据。二是增加监管机构之间在相关法律法规框架内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作为法律法规的重要补充。对在法律法规不能明确和细化的监管事项作出有针对性而且明确的规定。

3.提高金融监管水平。第一,转变金融监管观念,克服监管机构局限性。为适应金融业发展需要,我国的金融监管要从传统的机构性监管、合规性监准入性监管向功能性监管、风险性监管、持续性监管转变,应建立和完善地理监管与问责制度,进一步落实监管责任。要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还需打破本位观念,克服部门利益,转变金融监管观念,培养金融监管人员协调合作理念,以提高监管效率为目标开展金融监管合作,提升整体监管水平。

第二,培养复合型监管人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对金融监管人才进行培养:一是从国外引进金融监管人才;二是建立监管人员在不同监管机构的工作交流机制。三是委托监管水平先进国家培养工作人员。四是开展金融监管人员资格认证

第三,统一监管目标,促进金融监管协调。可以通过业已建立的沟通协调机制,通过召开会议等形式对各的监管目标在不同机构间展开讨论,在制定目标的初期尽可能的协调,在监管目标实现过程中也可以监管金融监管协调的需要不断的进行微调,从而增强金融监管的协调性,提高金融监管整体效率。

4.完善金融监管协调信息共享制度。第一,建立国内统一的金融监管信息平台。建立金融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可以有效整合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信息,从信息收集、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等方面的作出制度安排,促进信息交流日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为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打好基础。目前,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和银监会的监管信息系统是相互独立的,尚未建立监管信息网络,通过网络途径不能实现监管信息共享。

第二,促进信息交流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一是完善信息管理组织体系,从机制上保证信息共享的长期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由人民银行管理金融信息系统。各金融监管机构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监管信息,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信息进行集约化分析和处理,监管机构提出的问题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协调解决,从而实现信息共享。应在各监管机构内成立金融信息资源共享的常设机构,办理日常信息采集分析交换工作。也可以考虑成立由各方组成的常设信息交流机构。通过建立各方组成的常设协调机构及时交流意见和沟通信息,促进政策的一致性和各方行动的协调性。二是通过法律明确信息收集、加工和使用的具体制度。信息的收集应采用统一的格式和要求,信息共享的内容也应统一标准,保证各个监管机构提供的信息都可以使用。a.重构我国金融统计指标体系,统一金融机构报表格式,对报表的会计科目、统计指标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新;b.实现标准化监管。在标准统一的前提下,由“三会”按照监管职能分别收集银行机构、证券机构和保险机构的信息;一般情况下由人民银行收集金融控股公司的母公司的信息,由“三会”分别收集其金融子公司的信息。三是建立信息查询、通报体系,并在一定范围内交流有关金融监管资料,对协作方的责任、交流的范围、交流的内容和交流的时间等进行明确,以便各机构及时了解相关金融机构的经营情况。

作者:余万里

协调机制金融监管论文 篇2:

论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反思和完善

摘要:在我国现行的分业金融监管体制下,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目前我国实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在法律规定、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信息收集和共享制度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建议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立法,强化监管协调机制的权威;并成立新型的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加强各监管机构间的信息共享,消除信息不对称。

关键词:金融监管;协调合作;制度完善

一、 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价值分析

1. 建立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是适应金融全球化的必然选择。对于什么是金融全球化,一般认为,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开放金融市场、放松金融管制,资本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最终形成世界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趋势。既然是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市场,也就意味着要加快金融创新,金融创新产品会不断涌现,这就势必会加大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难度。传统的监管机构各自为政、互无沟通的监管体制也无法照顾金融混业经营的复杂性,监管者还要考虑如何在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之间达到最优,在鼓励创新和加强监管之间保持平衡。在混业经营已成大势的今天,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已是我们金融监管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2. 建立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是监管金融控股公司的必然进路。金融控股公司作为金融自由化发展的高级形式,是一个跨行业、跨地区的金融机构的综合体。而控股公司各成员之间关系紧密、组织结构复杂,并且会带来诸如系统风险、资本充足风险、传导风险、利益冲突风险等诸多风险,对于现行的分业监管模式提出了挑战。在此情势下,如何更好的监管金融控股公司,控制其带来的各种风险,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就至关重要。而在现在的监管框架下,只有加强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建立一个真正的监管协调机制,才能有效监管金融控股公司,监控其风险,防止给市场带来冲击和损害。

3. 建立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是金融监管机制本土化的必然结果。尽管从全球来看,金融监管体制的主流在于实行统一监管,由一个独立的监管机构对金融市场进行总体监督和控制,如美国在危机后将美联储打造成一个超级监管者,英国为英国金融服务监管局。但在我国,由《证券法》、《保险法》等法律确定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格局在短期内无法改变。这并不是说我国无法或没有能力改变现有的监管模式,而是因为一国的金融监管模式是与该国的经济、政治、文化、政治等因素息息相关的,如果不顾本国的实际情况而盲目的进行监管改革,将会造成监管资源的巨大浪费,给我国的金融金融市场带来难以抚平的毁灭性影响。而现实也是如此,我国现在已经形成了“一行三会”的金融监管格局,以及财政部、发改委等政府机构,如何在如此之多的监管机构之间协调,并保证监管政策的有效实施,就必须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二、 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现状及其困境

1. 法律规定不完善。

(1)没有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法律依据。尽管我国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于2004年6月28日联合签署了《在金融监管方面分工合作的备忘录》(以下简称《备忘录》),把“监管联席会议机制”作为协调机制,并将其“制度化”。但因缺乏法律上的协调依据,实施效果不佳。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6条规定,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同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其他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建立监督管理信息共享机制。《中国人民银行法》第35条也有类似规定。而该法第9条规定,国务院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具体办法有国务院规定。以上规定,貌似可以作为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法律依据,但仔细考量可以发现,这些规定仅仅是一种原则性的模糊叙述,并未给人们清晰地指出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法律依据究竟是哪些规定。而法律作为人们的行动指南,如果不为人所知,就难以妄想让人们遵守。相比之下,美联储成为美国金融监管的超级监管者,是通过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确立的,之后又通过《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重建金融监管》、《华尔街金融监管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等法案进一步强化了美联储的监管职责。

(2)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现有的法律依据,都是基于监管行业的不同及金融机构不同的业务性质制定的,如《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每一部法律都有一个专门的监管部门与其对应。在这种分业监管状态下,行业之间的联系、协调考虑得较少,基本没有促使不同行业法律和监管一致及防止套利行为的规定。另外,由于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法律依据,导致不同行业如果开展相同业务则会出现监管依据冲突及监管套利问题。由于分业监管格局下有关监管法律是在不同时期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制定的,各个行业有不同的监管标准,各个监管机构自身也有不同的监管利益,这就导致同一业务在立法上的差异,使采取不同形式、由不同的金融机构运作的相同业务,受到的监管宽严程度并不相同。

2. 对金融控股公司确定的监管机制存在盲区。

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加大金融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各类资本得以在世界范围内自由流动,全球形成了金融市场一体化、货币体系一体化的趋势。而金融控股公司正是在以上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金融控股公司的日益扩张是现代公司和现代金融发展的必然结果,金融控股公司在为公司带来较多利益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风险。而我国监管者也意识到这一点,《备忘录》第8条规定,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应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集团公司依据其主要业务性质,归属相应的监管机构,对金融控股公司内相关机构、业务的监管,按照业务性质实施分业监管。

尽管《备忘录》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做出了相关规定,但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首先,对金融控股公司缺乏正确的监管理念。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大规模地提供服务的金融控股公司。从这个概念中就可以看出,金融控股公司至少可以依法从事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的两个业务。而《备忘录》却规定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应坚持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原则,试问分业监管的原则在综合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面前效用有多大?其次,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集团公司依据其主要业务性质,归属相应的监管机构,对金融控股公司内相关机构、业务的监管,按照业务性质实施分业监管。试问对金融控股公司主要业务的监管标准如何确定?主次业务的标准如何确定,两者之间比例的计算由哪个机构完成?如果在以上监管工作中出现争议应有哪个机构负责,或者说应有哪个机构占主导权?

3. 并未建立真正的信息收集与共享制度。

(1)多主体进行的信息收集方式造成了监管资源的浪费和监管信息的重复。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家分别向监管对象收集信息和数据,监管机构无法保证监管信息对于其他监管机构的有效性,以及这些信息是否已为其他监管机构所收集。所以,这种信息收集方式势必会加重金融市场中被监管机构的合规成本,而且也造成了监管资源的严重浪费。

(2)《备忘录》只是规定三家监管机构各自收集信息和数据,而所要收集的信息和数据的类型、数量、标准、时间等都未做出规定,而这些基本条件的不确定将使得某一监管机构收集的信息和数据无法为其他监管机构有效的使用,而如此操作相当于根本没有建立信息收集和共享制度。其三,监管机构各自形成的信息系统也存在较多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由于各监管信息系统兼容性较差,各系统之间难以实现信息的相互交流;各系统缺乏科学地分析方法和手段,客观性不强,使得一些潜在的金融风险不能被及时发现;系统功能不完善,特别是功能覆盖面十分有限,许多重要的监管环节和内容还没有相应的系统来支持。

4. 缺少央行的参与,无法有效的协调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

《备忘录》第10条规定,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应与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密切合作,共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和金融市场的信心。第18条规定,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召开“联席会议机制”和“经常联系机制”会议时,可邀请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或其他部委参加。该规定将央行置于一种“可有可无”状态下,无疑无法发挥央行的货币政策职能。另外,尽管央行不负责具体的金融监管,但它所扮演的“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对于从宏观上防止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至关重要。所以,就产生了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

5. 工作机制形同虚设,联席会议缺乏权威性。

随着金融金融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市场的发展也向纵深化发展,金融机构涉及的业务越来越多,相应的金融监管也必然面临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困境。如何解决这种困境,是现代金融监管不得不正视的问题。而传统的那种监管机构各自为政、互无关联的局面已经无法适应现代金融的发展。为此,《备忘录》也针对此种情势设立了旨在加强监管机构沟通和交流的工作机制即监管联席会议机制。

金融监管联席会议是由三大监管机构的主席组成联席会议成员,而三大监管机构及其主席的行政级别是相同的,如果发生监管争议,如何协商三者之间的争议是其存在的一个难题。由于监管机构的级别相同,没有一方能做出凌驾于他方的监管决策,就必然会产生根据自身利益进行决策,而不考虑他方利益的情况,而且相互之间的推卸责任、互不买帐的困境在所难免。再加上联席会议制度既不能制定政策,也不能做出决策,更无法执行的处境,在各监管部门存在职能冲突和行政管辖壁垒的情况下,联席会议很容易成为“神仙会议”,三大监管机构最终可能还是被部门利益甚至被金融机构牵着鼻子走,共同担负监管职责的使命难以完成。

三、 完善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建议

1. 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立法,强化监管协调机制的权威。

(1)现行的法律并没有规定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法律地位,加之各监管机构的行政级别相同,使《备忘录》建立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形同虚设,各机构之间互相推诿,无法使该机制的效用落到实处。所以,针对此种情况,建议国务院制定《金融监管协调条例》,用法律的强制力来约束各监管主体改变以前的被动合作策略,形成积极地良性互动合作机制,从而降低合作成本,减少监管漏洞,提高金融监管的监管效率。具体来说,在《金融监管协调条例》中应具体规定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职责,协调机制的负责人和牵头人,协调机制的议事规则、决策机制、问责机制等。此外,还应规定协同机制的具体法律程序,提高监管法律、法规、政策的透明度,增强协同监管的稳定性。这些具体程序包括:联合采取监管措施的程序、联合检查的程序、一监管机构介入另一监管机构监管活动的程序、监管机构监管活动的协调程序、对协同监管过程的监督等。这些程序的完善将成为中国加强金融监管协同的法律支持。

(2)在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方面,建议在适当的时候出台《金融控股公司法》,并在该法中明确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即明确金融控股公司在法律性质上属于金融机构,应当接受金融监管机构的监管。至于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机构,在我国分业经营的模式下,可以考虑由中国人民银行来监管金融控股公司的母公司,而旗下的子公司根据其业务性质分别由各自领域的监管机构监管。

(3)在相关法律的完善和制定中,应该明确人民银行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中的地位和及其作用。从实践来看,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开发、建立了覆盖不同业务功能的金融信息系统。因而,可由中国人民银行建立各方需要的统计报告体系,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共享数据和信息,共享检查报告及其往来文件。人民银行与监管机构之间要建立充分及时的信息共享机制,避免信息的重复和真空,保证货币政策的运行效率。

2. 建立新型的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

从域外法制来看,无论是在单一监管模式下或功能性监管模式下都有一个总体监管者的角色。比如,在单一监管模式下是综合性金融监管机构,而在功能性监管模式下是位于金字塔顶端的中央银行。在此次金融危机之后,美联储的权力被大大加强,成为整个美国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监管者,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原有的银行领域。在此情况下,国内很多学者都认为应该学习美国的先进经验,强烈建议我国进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但欧美国家在此次危机中的教训值得我们认真反思。首先,选择何种金融体制,不仅取决于一国的金融业发展状况,还要考虑该国的政治、文化、历史甚至是地理等多方面的因素。而我国目前的情况是,金融业发展才刚刚起步,监管立法水平较低,监管人员配备不齐,监管技术尚不完善,如果在此时仓促的学习欧美经验,进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大规模改革,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其次,美国此次将美联储打造成一个超级监管者其实是从一个谜团走进了另一个谜团。美国扩大美联储的金融监管权主要是基于美联储可以协调金融监管权和货币政策,更有效的促进两者的良性发展,并更好的加强美联储的独立性。但殊不知这样考虑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运行却存在较大问题。比如,货币政策和监管目标之间的冲突如何协调?美联储作为中央银行如何减少作为最后贷款人的道德风险?所以说,仓猝学习欧美的经验,而不认真考虑我国的市场环境和监管实际,后果肯定是惨痛的。从我国来说,鉴于人民银行本身也作为监管机构,本身也有监管本位利益。所以,本文认为,切合实际的做法是,在《人民银行法》第9条授权的基础上,由国务院设立一个专门的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委员会成员包括中国人民银行、一行三会及其他监管部门的负责人组成,并赋予其适当的监管规则制定权,并明确规定该委员会的具体职责、监管权限、与其他监管机构的职责分工等。

3. 加强各监管机构间的信息共享,消除信息不对称。

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根本在于信息共享。无论是法律制度的安排还是临时的联席会议,不同层次的监管协调机制都离不开监管信息的收集、交流、共享。从本质上说,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就是一种能够降低金融监管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的制度。而加强信息交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是降低信息不对称的根本途径。所以,建议建立各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明确哪些信息是需要收集的,信息收集和共享的途径。并且各监管机构设立专门的信息采集、分析和共享的管理部门,配备专门人员负责信息的收集和共享。当然,信息的收集和共享是在金融监管协调委员会的统筹安排下,由协调委员会协调各监管机构签订信息的收集和共享机制,并制定统一的标准,采用统一的表格形式和要求,以及统一的信息处理和发布系统。而在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信息收集方面,按照上文提到的思路,由人民银行负责收集金融控股公司母公司的相关信息,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按照其各自职能分别收集相应的子公司的信息,然后由人民银行统一进行处理和发布,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监管漏洞,提高监管收益。

参考文献:

1. 王霞. 论我国金融监管的协调与合作. 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5).

2. 邹立坤. 论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风险控制. 金融与经济,2010,(10).

3. 刘爽. 我国多元格局下金融监管协调问题研究. 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4. 罗嘉. 我国金融监管协同机制研究. 湖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5. 李成,马国校,李佳. 基于进化博弈论对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解读. 金融研究,2009,(5).

6. 巴曙松. 金融监管机构是分是合:这不是关键. 西部论丛,2006,(11).

7. 张强,王忠生.我国分业监管协调合作的制度安排思考.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6).

8. 廖凡.我国金融混业监管的模式选择与协调机制.证券市场导报,2006,(11).

9. 赵静梅,吴风云.金融监管一体化:世界潮流还是全球试点?.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2).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国际金融中心法制环境研究”(项目号:11JZD009)、上海政法学院校级青年科研项目“融资融券交易监管研究”(项目号:QK2012001)、上海政法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实证研究”(项目号:SZ12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明镜,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法律经济学博士生,上海财经大学科研处助理研究员;齐萌,经济学博士,上海政法学院国际法学院讲师。

收稿日期:2012—09—29。

作者:李明镜 齐萌

协调机制金融监管论文 篇3:

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透析

金融监管的协调已经成为金融全球化背景下金融监管部门重点研究的议题之一。自2003年以来,关于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建设的呼声一直很高,但是进展不大。很多研究者提出了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设立方案,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种是2004年的“三会”模式,第二种是“一行三会”的“1+3”模式,第三种是“1+3+X”模式,由一家非监管部门牵头,成员由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财政部、发改委等部委组成。事实上,叫什么名称、采取什么模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中国这种部级之间的协调机制很难取得实质性进展的背景下,需有机制方面的考量,有必要去分析监管协调的难点,继而针对性地提出制度设计的原则。

我国金融监管协调的难点分析

各监管部门的利益

各监管部门在监管政策上的协调之所以缺乏动力,其根本原因在于监管者的利益所在。各金融监管机构除了监督管理金融机构的规范经营和防范金融风险外,还有促进国内金融机构发展的职能。这与中国现有的金融管理体制是一脉相承的。以2003年中国银监会的成立为标志,中国金融业正式步入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体制。在这种监管格局下,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各自实施对银行业、证券基金业及保险业的监督管理。从监管经济学的理论来讲,监管者是存在监管利益的,各监管机构之间的职能划分直接决定了该监管机构的权力大小以及权力范围。

监管机构一方面通过完善制度来规范业内机构的经营行为,另一方面尽量创造比较宽松的环境,鼓励被监管对象积极创新业务,拓展业务范围。监管单位竞相出台有利于本行业发展的管理办法,客观上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监管竞争。尤其在业务交叉领域,容易导致相同业务的监管规则各异,有悖于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基本原则。

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推动,势必影响到各监管机构之间的权力之争。监管职能如何划分、利益如何分配,则取决于各监管机构之间、监管机构与改革主导者之间的博弈结果。如果不存在协调机制,由于监管部门拥有对监管对象的人事决定权、经营监管权,完全可以独自决定行业的政策、发展规划等事务。因此,各监管部门觉得一旦把这些事务的决定权提交到监管联席会议上去讨论,会削弱自身的权力。另外,监管部门与金融机构的關系犹如“父子”关系,在监管者看来,家庭内的事务完全可以在内部解决。事实上,这种解决的一个代价就是忽视了监管成本,没有考虑到监管效率。而且,监管者只要保证自己管辖范围内的金融机构能够达到监管目标,至于那些监管真空地带,由于没有明确是否属于自身的监管责任,也就不必付出多余的人力物力。

缺乏系统的正式制度安排

举凡建立协调机制,无论从国际间来看(如G20、G8、上合组织、金砖四国)还是从一国内部(如美国和英国的监管部门间协调),其共同的特点都是有一套完善的制度安排,具体包括:一是协调机制建立的目标明确;二是协调机制要具备一定的法律效力或者是形成一定共识且能够在框架内一致实施;三是协调机制本身对成员具有一定约束或者激励;四是协调机制的形式确定以后,会明确要求参与各方的级别;五是机制本身要有持续的推动力才能保证逐步达到效率。

中国从2004年开始提出要建设金融监管协调机制以来,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实际上,当初提出的联席会议制度在形式上比较松散,也不具备议事和决议权力,尤其是在该机制本身的制度没有得到明确和完善的情况下,监管不协调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制度层面的原因在于:

协调机制的目标不够具体。2004年签署的《三大监管机构金融监管分工合作备忘录》提出了针对金融控股公司的“主监管人”理念,原则性地提出“在监管政策、标准和方式等方面认真研究、协调配合、加强管理”。这种原则性的目标,实质上只是提出各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协调配合,而没有直指协调的最终目的。在今天看来,协调的目的应该是从中国整体的宏观经济金融稳健运行出发,应该是着眼于宏观审慎监管和系统性风险管理。因为分业监管的现状基本上可以解决各个机构的监管问题,即使没有协调,对各自机构的监管仍然处于正常运行之中。而一旦涉及到宏观审慎监管问题,恰恰就是现有监管体制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对金融机构的微观监管与宏观监管结合起来,并且将这种监管责任落实到相应部门,并且对监管者采取相应的约束机制,这样一来监管者必然产生内在的与其他监管部门协调配合的要求。

联席会议的级别注定无法取得协调效果。联席会议推行的初衷是为了解决各部门之间在监管工作中的问题。按照常理,这种工作应该提交到国务院层面才可能达到实际效果。要想在未达到国务院之前就能够取得协调效果,除非赋予其发布决议的权力,并且这种决议能够得到各部门的贯彻执行。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需要制度上的保证,明确在处理监管空白领域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等问题上必须经过联席会议讨论。这种制度可以通过立法形式,或者国务院发布通知形式加以确定。但是,光有这种法律或者通知的硬性规定还不够,因为即使规定在处理这些监管问题必须通过联席会议,但是还得保障联席会议能够取得最终决议。如果光有形式,但形成不了决议,最终只会导致这种联席会议制度流产。

如果要提高这种联席会议制度的效力,仅仅依靠三个监管部门形成的组织架构还不够。从国际组织经验来看,这种联席会议也好,联合论坛也好,一次或者几次的多边磋商很可能无法取得任何共识。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最简单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将多方(多边)磋商持续下去。中国联席会议召开的次数屈指可数,且都因为没有取得明显成果而偃旗息鼓,其重要原因在于三大监管机构的行政级别相同,相互之间没有约束。

因此,协调机制的最终解决还得从层级结构上提升一个层次,从国务院层面来讨论监管的协调配合、来划分各自的监管权力和范围,配合中央银行的监管协调机制,以期取得监管合力。

联席会议本身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制度本身的激励约束机制是成员积极参与并能够一致行动的动力,并在一定程度上约束自身的行为,以达到各方利益平衡的结果。协调机制,或者协调组织,如果不能够具备强制的法律效力,那就必须要有吸引成员参加的制度设计。从经济人理性的角度分析,如果监管部门参加协调的效用大于不参加协调的效用,那么它就具有参与一致行动的激励。如果其效用与不参加协调没有区别,或者是小于参加协调的效用,那就使其缺乏参加协调机制的动力。以G20这个国际组织为例,之所以各个成员国家会积极参与,那就是因为一旦该组织形成了决议,并在框架内运行,如果其中的一个成员没有参加,没有在决议形成的过程中发出自己的主张和利益所求,那很有可能会使得本国的利益受损。

因此,在协调会议决议产生效力的假设前提下,激励约束机制将是成员积极参与并推动协调机制建设的有力推手。

监管成本软约束和监管效率考核缺失

金融监管各自为政、互不配合所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监管成本的增加,监管资源的浪费,以及金融机构监管负担的加重,最终导致监管效率的下降。造成这个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监管成本软约束和监管效率考核缺失。由于中国没有监管成本的约束,各监管部门经常对同一机构进行重复监管,而不去采用其他监管部门的监管报告和监管数据(当然,这也与监管报告与监管数据不透明有关)。另外,对监管部门的行为没有效率评价机制,其监管行为是否有效,是否存在监管漏洞,也缺乏评价机制,这都造成了监管空白的出现。

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建议

从当前监管不协调的原因分析得出,打破各部门的利益划分、合理分配监管权力、提高监管协调机制的级别、强化监管成本的约束机制和监管效率的评价,是完善中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着力方向。

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协调机制

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目标,不仅仅是维护单个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风险防范,更是为了整个金融体系的健康运行。因此,建设中国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需要从构建宏观审慎监管机制入手。

明确协调机制建设以强化宏观审慎监管为目标。随着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深化,金融风险的传递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是跨市场、跨地域、速度快、范围广。这种背景下,金融监管的视角开始从单个金融机构监管转移到宏观审慎监管。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机构监管相比,更加注重系统性风险的产生以及其传导的途径。

宏观审慎监管更需要监管协调。各经济体监管标准的差异往往被金融机构所利用来进行套利,从而促使资本流入那些规则最松、限制最少的业务,这不但会对监管相对严格的金融机构竞争力有负面影响,也不利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尽可能地统一监管标准,降低监管套利空间,减少各监管部门在金融监管方面的竞争,对维护金融体系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构建金融监管中的市场化约束机制

金融监管的实施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政府监管,也就是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经营进行的行政监管。其二是市场化监管,对金融业而言,是指通过市场上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选择来影响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一种市场调节机制,主要依靠利益相关者受利益最大化的根本驱动来实现。

构建市场化约束机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政府监管部门的监管利益,从而减少金融监管协调中由于部门利益而造成的障碍。在政府监管权力的调整中,应当将市场化约束提升高度,重视市场化约束的作用。

通过强化市场化约束机制,政府监管当局制定引导性和指导性的市场化规则并采用这些规则对金融运行实施监管或提供必要的基础制度条件,以引导市场参与者采取“用脚投票”或者理性选择金融服务提供者,从而实现对金融机构及其市场行为实施监督与约束的目的。

建立金融监管协调的激励约束机制

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一个根本问题在于一个监管部门能够在采取同其他监管协调配合的情况下获取正向激励,而对于不采取协调配合的部门则实施负向激励。

激励约束机制是以目标责任制为前提、以绩效考核制度为手段、以激励约束制度为核心的一整套激励约束管理制度。在激励约束体系中,目标责任制是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和实施的前提和依据。这就要求明确对金融监管协调的目标,以维护宏观金融稳健运行。在这个目标下,各个监管部门与中央政府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是代理国家来实施金融监管的职能,并维护经济金融宏观稳健运行。在这样一个模型下,就必须考虑两个问题,第一是有一个详细、有效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行为进行绩效评价。第二是对监管部门的激励约束要有具体的手段,并且确定实施的主体。这就要成立一个机构(或組织),代替国家实施对监管部门的评价。至于激励约束的手段,则只需要将评价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透明度,自然形成全社会对监管部门的激励约束。

强化监管成本约束机制

监管的成本约束,主要是用来防止重复监管和监管资源的浪费。虽然这种约束机制不可能做到像企业经营一样,量化到将每一个产品的成本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成本约束机制确实可以促进金融监管部门对预算的具体化,通过协调配合来降低监管成本。

(作者单位:特华博士后工作站,外交学院)

作者:曾梓梁 郭宏宇

上一篇:我国银行信贷风险论文下一篇:电力创新市场营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