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机构内控机制论文

2022-07-0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密切相关。我国自2004年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以来已经有所发展,但是问题也不少,在发展中暴露出了管理能力不足、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偿付能力等风险。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存在着多种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监管机构内控机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监管机构内控机制论文 篇1:

离岸金融内控机制与监管措施研究

摘要:内控机制与监管措施是离岸金融风险监管制度中非常重要且联系紧密的两个方面。对于离岸金融机构的内控机制,应进一步强化其质量,并开展全面的内控机制建设。在离岸金融监管措施方面,我国应形成一个职能健全的离岸金融监管机构体系,并赋予监管当局足够的采取预防性或补救性措施的权力;应在离岸金融市场上推行统一监管模式,建立一个拥有广泛权力的核心监管机构;应对具体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措施在制度上作出改进。

关键词:离岸金融;内控机制;监管措施;次贷危机

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0.02.013

在步入“后次贷危机时期”之后,市场关注的焦点正在逐渐从危机抵御转到业务开发上。对于意欲建立国际金融中心的中国而言,需要一方面借鉴次贷危机的教训,一方面继续实施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开展全面的离岸金融业务。而在此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离岸金融业务的监管。本文拟从次贷危机的启示入手,从内控机制和监管措施两个方面探讨加强离岸金融监管的问题,从而为中国未来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一、离岸金融交易的特点及其失控的教训

(一)离岸金融交易的特点

离岸金融,一般指不具有金融市场所在国国籍的当事人在金融市场上从事的货币或证券交易行为。离岸金融市场是真正意义上的彻底的国际金融市场,具有虚拟性、监管的多头性和松散性等区别于传统金融市场的特点。依据中国人民银行《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的规定,我国的“离岸金融业务”,是指经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准,经营外汇业务的中资银行及其分支行,吸收非居民的资金,服务于非居民的金融活动。其服务对象“非居民”,指在境外(含港、澳、台地区)的自然人、法人(含在境外注册的中国境外投资企业)、政府机构、国际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包括中资金融机构的海外分支机构,但不包括境内机构的境外代表机构和办事机构。离岸金融业务试点范围主要包括以下8项:吸收境外居民和非居民的外币存款;发放对境外居民和非居民的贷款;办理对境外居民和非居民的外汇买卖、汇兑和国际结算业务;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资金拆借业务;组织和参与境外国际银团贷款;代理境外居民和非居民的证券买卖业务;办理在国际金融市场发行债券筹集资金业务;为境外公司和企业提供担保业务。

大体来说,中国大陆离岸金融业务的试点,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89年到1998年的首次试点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从1999年到2002年的停办整顿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从2002年至今的重新开办阶段。中国的离岸金融试点在经历了初期的快速发展之后,遭遇到了较为严重挫折,有关业务尽管后来重新开办,但发展极为缓慢。

2006年,天津被获准进行资本项下人民币可兑换的试点并开办离岸金融业务,而在“十一五规划”中,天津的滨海新区被列为综合改革实验区,可优先进行重大金融改革试点。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从指导思想上确立了上海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上海和天津等地的离岸金融中心的建设,正在被逐渐提到日程上来。

离岸金融交易更便捷,资金流量更大,利润往往也更多,但相应地,离岸金融交易所带来的风险也更大。这就意味着离岸金融市场在风险监管法制上必须设计得较为合理与完善,既不妨碍离岸金融业务的正常发展,也不放任风险不受控制地增长。

(二)次贷危机中风险失控的教训

爆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给全球金融市场造成的空前巨大的损失,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最大的原因不在于金融风险监管规则的不完善,而在于有关的金融风险监管规则未能得到有效地贯彻执行。

尽管在本次金融危机之中,中国由于其金融市场的相对封闭型而受到的损失有限,但这并不是我们高枕无忧的理由。一方面,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实体经济衰退与金融市场萎缩,势必间接增加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打击国内外投资者的信心,恶化中国货币金融环境。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为了全面参与国际金融竞争并争取国际金融秩序的话语权,中国需要逐步开放本国金融市场,而这同时也意味着未来的中国金融市场必须有能力直面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即使不看那么远,目前中国已经试点了开办国际性极强的离岸金融业务,这类业务就好比在封闭的中国金融市场屏障上开了一个口子,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爆发将直接影响此类业务。因此,有必要结合次贷危机中的风险失控问题,进一步总结中国离岸金融试点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并对离岸金融试点中的风险防范与监管问题予以深入探讨。

引发这次美国次贷危机的,是典型的信用风险。所谓信用风险,是指在货币业务或者证券业务中,债务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所导致的风险。在国际金融业务中,信用风险是一种主要的风险,而当市场上金融交易的资金量比较大的时候,一旦发生信用风险就很容易导致整个市场的剧烈震荡。以信用风险为代表的各种金融风险是无孔不入的,即便是在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上,一旦监管松懈,风险就会积累并适时爆发出来。因此,金融市场所在国必须高度重视风险监管法制的建设和实施。而就国际性极强的离岸金融业务而言,其所涉及的信用额度通常较大,重大信用危机一旦发生,就会波及全球,引发连锁效应,造成恶劣后果,因此,离岸金融市场所在国监管当局必须对离岸业务的风险监管慎之又慎。

二、强化离岸金融监管中的内控机制

所谓内控机制,是指金融机构依据法律规定而制定并实施的,明确其内部组成各部分的职能,对整个业务流程实行控制,并对从业人员实行有效检查监督的一套内部制度。内控机制的存在及其质量,直接影响着离岸金融机构控制与防范风险的能力,离岸金融市场所在国监管当局有必要督促金融机构依据法律与国际惯例,建立合理有效的内控机制。

(一)内控机制的重大影响

内控机制不完善,非常容易导致各种金融风险,尤其是极为严重的违法风险。目前位居世界金融违规交易数额头名的案件——2008法国兴业银行交易员违规交易案就说明了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在该案中,虽然银行极力试图将全部责任推到凯维埃尔这个“电脑天才”身上,但显然,银行内控机制极不完善,自己也难辞其咎。首先,银行交易系统的安全防护关卡被一个普通交易员轻易突破,说明该系统的安全性本身就很成问题,将其简单地归咎于“天才说”是片面和不负责任的。其次,早在2007年11月,欧洲期货交易所就曾经对凯维埃尔的交易行为提出过警告,而当时法国兴业银行没有引起重视,而是仅仅对凯维埃尔提出质询,并且在收到后者提供的伪造的文件之后,事情就作罢了。再次,实际上银行早就知道违规交易的存在,但为了追求利润忽视了内部控制。凯维埃尔认为,他的上司知道他开的盘口有多大,因为他所赚的钱不可能来自小额交易,但当他赚钱时,上司对他所使用的方法和交易额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所使用的技巧并不高明,银行只要按程序进行检查就能侦察到这些运作情况。事实上,法国兴业银行的其他交易员从2005年底就开始进行越权违规交易。正因为如此,在2008年2月4日,法国经济、财政与就业部长拉加德在其向总理府提交的有关法国兴业银行欺诈案的专项报告中,专门指出了法国兴业银行内部监控机制存在的问题。这份报告说,法国兴业银行内部监控机制并未完全运转,内部监控系统多个环节有可能存在漏洞,主要包括对交易员盘面资金的监督,对资金流动的跟踪,后台与前台完全隔离规则的遵守,信息系统的安全及密码保护等。

(二)内控机制的基本内容

依据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银行监管当局必须满意地看到,银行具备与其业务规模和复杂程度相匹配的内部控制。各项内部控制应包括对授权和职责的明确规定,银行做出承诺,付款和资产与负债账务处理方面的职能分离;应包括上述程序的交叉核对,资产保护,完善独立的内部审计;应包括检查上述控制职能和相关法律、法规合规情况的职能。内部控制的目的是确保:一家银行的业务能根据银行董事会制定的政策以谨慎的方式经营;只有经过适当的授权方可进行交易;资产得到保护而负债受到控制;会计及其他记录能提供全面、准确和及时的信息;管理层能够发现,评估,管理和控制业务的风险。

由此,一项符合巴塞尔协议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四个主要内容:组织结构,包括职责的界定,贷款审批的权限分离和决策程序;会计规则,包括对帐、控制单、定期试算等;“双人原则”,即不同职责的分离,交叉核对,资产双重控制和双人签字;对资产和投资的实际控制[1]。此外,这类控制措施必须有内部审计职能进行补充,通过内部审计职能在机构内部独立地评价控制系统的完善程度、有效性和效率。

(三)强化离岸金融机构内控机制的质量

中国涉外金融机构的内控机制,现在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质量高不高的问题。内控机制的质量,直接影响着离岸金融机构控制与防范风险的能力,内控机制的不完善,非常容易导致各种金融风险,尤其是极为严重的违法风险。法国兴业银行之所以发生严重的违法风险,其不健全的内控机制难辞其咎;而中国企业在投资海外市场的过程中,也曾经因为不重视内控机制建设而导致了巨大的市场风险和违法风险,“中航油事件”就是明显的例子。正如2005年中国银监会就“中航油事件”发出的风险提示所指出的:中国航油新加坡公司在衍生产品交易过程中,严重违反内控程序,授权和止损制度形同虚设,造成了5.54亿美元的巨额亏损。各行应引以为戒,在进行衍生产品交易时必须严格执行既定的分级授权和敞口风险管理制度,任何重大的交易或新的衍生产品业务都应得到董事会的批准,或得到由董事会指定的高级管理层的同意,在因市场变化或决策失误出现账面浮亏时,要严格执行既定的止损制度。各中资银行总行及授权从事衍生产品交易的分行,其衍生产品交易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必须自动连结,分行不得有游离于总行监控之外的衍生产品头寸。

目前在在岸市场上,我国要求外资银行建立健全内控系统,其中外商独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还需要设置独立的内部控制系统,并遵守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有关关联交易的规定,而且外方股东还应当具有有效的反洗钱制度。可见,在内控机制方面,我国强调跨国银行内部控制系统的独立性,较为具体的规定主要集中在防范关联交易方面,但这离巴塞尔协议所建议的内控机制还存在距离。因此,我国应借鉴巴塞尔协议的规定,要求跨国银行建立全面与完善的内控机制。

仅仅要求内控机制的独立性,仅仅关注关联交易的控制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必须确定离岸金融机构具备与其业务性质及规模相适应的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必须确定离岸金融机构具有完善的政策、做法和程序,以促进金融部门形成较高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标准,并防止银行有意或无意地被罪犯所利用。

三、确保离岸金融监管中的监管措施到位

监管措施与内控机制具有相辅相成的联系。内控机制着眼于从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风险,而监管措施着眼于通过金融监管机构所施加的外在强制,引导金融机构符合监管要求;只有两者的结合,才能够保证金融风险监管的有效和金融市场的稳定。因此,除了关注离岸金融市场上的风险并要求离岸金融机构建立合理有效的内控机制之外,对于市场上已经暴露出来的风险或者正处于发展期间的风险,离岸金融市场所在国的监管当局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减小或者避免风险造成的损失。

(一)监管措施应当遵循通行的规范

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对这一问题从以下五个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1.监管方式。有效的银行监管体系要求监管当局对单个银行、银行集团、银行体系的总体情况以及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有深入的了解,并将工作重点放在安全性和稳健性方面。

2.监管技术。监管者必须与银行管理人员保持经常接触,并通过获得和分析有关信息,全面了解银行机构的业务情况。监管当局可以采取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两种手段获得信息。

3.监管报告。银行监管当局必须具备在单个合并表基础上收集,审查和分析各家银行的审慎报告和统计报表的方法。在离岸市场上,离岸金融机构的业务申报是取得监管信息报表的一种常见方法。在美国,美联储要求已经建立国际银行设施的金融机构每月以递交“国际银行设施帐户报告”的形式向其申报以国际银行设施名义经营的一切活动;对于外国银行在美国的分行或支行机构,还要求他们在每季的“财务状况报告”中如实反映有关国际银行设施的经营情况;凡从事离岸业务的金融机构,必须以明细分类账的形式单独记录其国际银行设施的业务往来。而依据新加坡法律的规定,经营亚洲货币单位的银行,都要按月向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呈送外汇头寸状况和指定的货币头寸状况的报告,并按季度呈送有关贷给受指定地区境外居民所控制的新加坡居民公司的放款与透支的情况报告[2]。

4.会计处理和披露。银行监管当局必须满意地看到,银行要根据国际通用的会计政策和实践保持完备的记录,并定期公布银行财务状况和盈利水平的信息。

5.监管当局的纠正和整改权力。银行监管当局必须具备一整套及时采取纠改措施的工具。一般来讲,金融监管当局可能对离岸金融机构采取的惩戒措施包括:警告,包括从轻微警告到严重警告;指令,即直接发出命令;限制,即对持牌金融机构规定条件或附加条件;罚金,即根据不同的情况决定不同的罚金数额;禁令,即禁止某些个人担任股东、董事、秘书或管理人员;公示,即向公众告知有关情势;停业,这往往与公示相伴随且是吊销牌照的前兆;考虑到顾客的利益,监管当局通常会允许金融机构兑现对既有顾客的正在履行中的义务,其他一切营运则必须停止;吊销牌照,这是最严厉的惩罚,通常与公示相伴随[3]。

可见,要形成较为完善有效的金融监管措施体系,至少应当在监管方式、监管技术、监管报告、会计处理以及披露、纠正、整改权力方面形成一定规模,而这其中最为根本,就是所有这些类型的监管措施都应当贯彻和落实审慎监管的原则,所有的监管措施都应当有助于监管当局审慎地行使监管职能。

(二)构建完善的离岸金融监管体系

1.进一步完善监管措施。依据1998年《离岸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离岸银行应当定期向当地外汇局报送离岸银行业务财务报表及业务分析报告,并保证所报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外汇局将定期对离岸银行各种经营情况进行检查和考评。经营离岸银行业务的银行在有特殊情况发生时,应当在一个工作日内主动向外汇局报告,并且及时予以纠正。接到报告后,当地外汇局需对离岸银行实行特别监控,督促其及时纠正,并视情节轻重及时通报国家外汇管理局。

在构建未来的离岸金融监管体系的时候,应当注意通过监管方式、监管技术、监管报告、会计处理,通过披露、纠正和整改权力等方面的机制建设,设置较为全面监管措施。而在具体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措施层面,我国还需要作相当大的制度完善和改进工作。对现场检查而言,需要建立统一规范的现场检查组织管理体系和严格的检查质量控制制度,实现现场检查工作的标准化和制度化;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提高现场检查的效率;加强监管的信息交流。对非现场监管而言,应制定出统一的监管报表格式和要求;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离岸金融监管信息网,实现地区和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加强离岸银行非现场监管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工作;加强现场监管和非现场监管的结合。

2. 设立职能健全的监管机构。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两种金融监管体系。第一种是美国为代表的伞形监管体系,在这种体系之下,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作为金融控股公司的基本监管者,在整个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体系中发挥主导性作用,至于此架构下的金融子公司在银行、证券、保险等方面的单项业务,由原各自主管机关监管,即分别由美联储、货币监理署、证券交易委员会、期货交易委员会和保险监管署等功能监管者负责监管,法国、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的做法与之类似。第二种是英国为代表的“全能统一型监管”体系,在这种体系之下,市场所在国不区分上市银行的上市公司属性和商业银行属性,均由统一权威的监管机构加以监管;1998年金融服务局成立,将除英格兰银行外的8个监管机构合为一体,全面整合了原先各机构对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的监管权限;英格兰作为纯粹的中央银行,不再承担对金融业的日常监管职责;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进一步强化了金融服务局作为“超级金融监管机构”的权限;日本和韩国的做法与之类似[4]。

在我国,长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既作央行又作商业银行,承担金融活动的调节和监管。1978年后,中国先后设立了外汇管理局、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实行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2003年4月,中国成立了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分离了央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能,央行负责宏观调控和金融稳定。我国目前区分不同的金融行业进行监管的做法,类似于美国的伞形模式,只是“伞骨”(各专门监管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伞顶(统筹监管部门)也没有确定而已。笔者认为,在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过程中,应当设立或安排一个职能健全的监管机构体系。短期内,考虑到我国暂时不会推行金融混业经营,而近几十年来伞形监管模式在监管分业经营的金融机构上被证明是比较成功的,故而我国可以继续采用并进一步完善这种类似于美国的伞形监管模式,以央行为统筹监管机构,以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外汇局为专业监管机构,对离岸金融市场实行充分的监管。但从长期来看,我国总有一天要完全融入国际金融体系,实行混业经营,故而在离岸金融市场上推行统一监管模式,建立一个拥有广泛权力的核心监管机构将是大势所趋。

我国应设立或安排一个职能健全的离岸金融监管机构体系,并赋予监管当局足够的采取预防性或补救性措施的权力。

综上所述,内控机制与监管措施是离岸金融风险监管制度中非常重要且联系紧密的两个方面。内控机制不完善,非常容易导致各种金融风险,尤其是极为严重的违法风险;对于离岸金融机构的内控机制,我国应进一步强化其质量;全面的内控机制建设,具体应当包括对授权和职责的明确规定,银行做出承诺,付款和资产与负债账务处理方面的职能分离,上述程序的交叉核对,资产保护,完善独立的内部审计,检查上述控制职能和相关法律法规合规情况等诸多方面。在监管措施方面,我国应设立或安排一个职能健全的离岸金融监管机构体系,并赋予监管当局足够的采取预防性或补救性措施的权力;在离岸金融市场上推行统一监管模式,建立一个拥有广泛权力的核心监管机构将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 罗国强.跨国银行风险监管中的法律问题[J].法学,2008(3):73.

[2] 左连村,王洪良.国际离岸金融市场理论与实践[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218.

[3] Hilton McCann.Offshore Finance[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494.

[4] 李仁真,国际金融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199-203.

(责任编辑 高文盛)

作者:罗国强

监管机构内控机制论文 篇2: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风险应对分析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与整个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密切相关。我国自2004年进行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以来已经有所发展,但是问题也不少,在发展中暴露出了管理能力不足、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偿付能力等风险。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存在着多种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农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法律体系、农业保险政策、内控机制、外部监管、巨灾风险分散机制等方面提出应对措施。

一、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法律体系

法律规范是社会调整手段中的重要方式,它具有着其他社会规范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农业保险是社会事务中的一部分,同样需要法律的约束来保护交易双方的权益。但是农业保险又不同于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目前还没有适用于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因此,为了保证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农民的合法权益与业务协调等各种风险,应该制定专门的农业保险法规与实施细则。首先,要明确农业保险的性质与地位,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建立农业保险的补偿机制,提高农业保险的供给能力等,确保农业保险在发展农业生产、稳定农民生活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其次,明确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范围与运作方式;再次,保险费率形成机制、农业再保险机制等需要加以明确,还要规范农业保险的资金筹集方式、资金管理原则与政府支持方式等。

二、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

目前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还处在初级阶段,经验还不足,在选择保险方式、政府支持方式、农业保险组织制度等方面仍有不少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需要政府进一步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第一,合理安排政府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需要政府财政给予补贴,通常包括保险费补贴与经营管理费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补贴需要在精确计算基础上开展运行,确保赔款额与保费收入基本平衡,也就是说,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赔付、管理费用与准备金之和要小于保费收入,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保证偿付能力;第二,农业保险与其他农业收入保障政策要相互协调,如国家对农业提供的有关补贴与优惠政策、农业信贷、农业保险中的附加农业义务等;第三,完善其他财税支持政策,政策性农业保险风险高,难度大,需要政府的有力支持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大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在免交农业保险业务营业税的基础上,免交农业保险盈利年份所得税等,将这些所得用于亏损年份的专项资金,支持政策性农业保险,并给予涉农险等税收优惠内容。

三、提高农业保险经营机构的经营管理能力

目前,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在业务经营上还比较陌生,管理能力明显不足,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其经营管理能力,以便保证我国农业保险的顺利发展。

选择合理的可保风险。可保风险是被保险公司接受的风险,或转嫁到保险公司的风险,这个可保风险就是危险,但是并不是任何危险都可以向保险公司转嫁,也就是说这需要满足一些条件:风险不是投机的;风险必须是偶然的、意外的;风险应该是大量标的均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风险应该是发生重大损失的可能性。

我国各地区农业风险差异很大,风险范围与损失程度也有所不同,可见,农业保险需要做出风险划分与费率区别,这可以说是正确确定调整保险费率的重要依据,也是体现保险风险一致性与防止选择的必要措施。在进行严格风险区别时,还应该准确核定各地区保险标的的风险,按照各地区标准风险的大小及其损失程度制定出差别费率,防止农户的逆向选择。

农业保险还要考虑到农民的支付能力与政府的财政实力,在条件允许的时候要提高保证标准。目前,在保险标的的选择上要选择关系国计民生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如小麦水稻、棉花玉米、大豆油菜等种植业、养殖业、渔业等,在风险事故界定上,农作物以作物产量损失,饲养动物以死亡为风险事故,暂不合适将农户收入损失作为风险事故,在保障水平上以部分保障方式为主,由保险人与被保险人共同承担。

四、完善经营机构内控机制

内控机制是农业保险公司的自律行为,是公司的工作目标,防范风险,是对内部各种业务活动进行制度化与管理化的机制。建立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就是在于建立公司内部相互制衡机制与自我约束意识,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并防范经营风险,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保险公司有效运行的重要制度保证,它有利于维持良好的财务状况与完成公司的既定目标,也是衡量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尺度。第一,建立农业风险预警系统。农业风险检测是农业保险经营的基础,这可以控制减少农业风险损失,降低保险经营成本,而且对保险技术的运用发挥有着直接影响,第二,重视授权工作并严格权限管理,对于日产管理工作中的核保权、核赔权、核单权等权限管理要做好,如此可以增加管理工作中的准确度,防止责任不清或权力过于集中。第三,采取内部审核与公正的外部审核相结合的方式监督检查。设立独立的稽核部门,直接对公司董事会负责,可定期不定期地对下属单位的内控制度执行情况进行随机查询,重点是权限的控制和执行情况,包括制度建设是否完备,财务制度和会计规则是否有效执行等。

五、完善外部监管机制

农业保险的有效监管可以保护投保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农业保险的有序运行,可见,应该对农业保险的特殊情况进行考虑,对现有的监管机制进行完善。

1 成立隶属于中国保监会的专门农业保险监管部门,由专门的农业保险监管部门负责全国农业保险制度的设计、规划和监管。其具体职能可包括:负责监管农业保险的险种与费率;审查和批准保险机构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的资格,并向经营机构发放经营补贴;监管农业保险公司的财务安全等。农业保险监管机构可设中央和省两级,分别隶属于中国保监会和各省保监局,各省保监局设立的省级农业保险监管机构负责农业保险的宣传、推广、组织工作,对于地方性农业保险的险种设置、费率厘定实施监督与管理职权。

2 对农业保险和商业保险分账管理进行严格监管,商业性保险公司经营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在财务上应实行单独管理、单独核算。政策性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只用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赔款支出,当年有盈余,滚存下年,作为今后的赔款积累。政策性农险的节余不参加保险公司的利润分配,亏损也是在政策性农业保险里反映解决,不由保险公司商业利润弥补。

六、建立巨灾风险分散机制

农业巨灾风险通常涉及面积大,但是如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农业保险基金保障便可以减少农业巨灾风险的相关性。农业巨灾风险保障基金的使用可以通过政府批准加入基金组织的保险公司出面承保,并负责日常的经营、理赔、精算等工作。

政策性农业保险再保险机制也是风险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再保险是在保险人原有合同的基础上,将自己承担的风险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投保。再保险是各个国家规避农业风险的常用做法,其目的就是对于那些农业保险失效之后在投保人之外的组合分散保险。再保险可以说是保险的保险,是一种有效的分散方式,它可以提高保险公司的管理水平,扩展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提高风险保障能力等。由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再保险机制的建立对于农业保险业务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有:常规风险保障、巨灾风险保障、比例再保险和非比例再保险相结合与国家财政、税收支持,政府扶持必不可少。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风险应对措施除了以上对策之外,还可以在增强农户的投保意识、开展诚信教育、鼓励其他人员或机构参与农业保险等方面作出努力。

(责任编辑:鲁小萌)

作者:韩锐 于璐

监管机构内控机制论文 篇3:

论我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和专业性

摘 要 本文探讨了我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和专业性两大特性,通过对金融监管的特性的分析,及对国外相关制度的借鉴,拟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建设和完善提出自己的建议。其中重点分析了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从有效性的现状分析出发,结合其不足之处对我国金融监管有效性给出了几点对策,此外,针对专业性监管方面讨论了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和方式、金融监管机构的协调合作等问题。

关键词 金融监管 有效性 专业性

金融监管是指金融监督和管理,是一国金融监管当局为实现宏观经济和金融目标,依据法律、法规对全国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金融活动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的过程。金融监管应该有效地、持续性地进行,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性,以便控制金融业的整体风险,确保金融业的高效和充分竞争,并在合理的成本内提高金融服务质量,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

一、我国金融监管的有效性

(一)金融监管有效性的内涵。

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是指金融监管的工作制度安排所取得的相应监管效益。1997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颁布了《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 ,2006年10月该《核心原则》被修订。文件的第一项原则就阐明了有效银行监管的先决条件,即:要求每个银行监管机构都有明确的责任和目标。阿布瑞慕斯和泰勒将有效金融监管的前提条件归结为七个方面:明确的目标;独立性和职责;充足的资源;有效的强制力;监管的全面性;成本效益监管;有效标准和产业结构。

(二)我国金融监管有效性的现状与不足。

1、金融监管法律规范不健全。从金融监管的法律依据来看,相关条文主要体现在《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和《保险法》及相关规范性法律文件之中。可是一些综合性金融业务的监管则处于无法可依的真空状态。此外,在银行法方面关于市场准入和退出方面的规定还很不完善;证券法方面关于证券市场法律制度还不健全,责任制度失衡,监管权力未能有效制衡;保险法方面则存在着立法层次低、透明度差、立法体系不完整,法律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同时立法技术也有待提高等问题。

2、金融机构的内控机制和自律机制建设不完善。我国金融机构的内控机制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管理层对金融风险的认识不够,尤其是对于金融业涉足的新业务及新领域由于没有清醒的认识使原有内控制度不能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管理层内部或不同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信息沟通;基层违规操作;缺乏有效的稽查制度,内部审计组织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金融业自律机制方面,现有的自律性组织还难以与政府监管机构彻底脱钩,带有一定行政色彩,缺乏独立性,行业协会规则约束力较差,权威性欠缺,措施流于形式。

3、监管成本偏高。金融监管在带来收益的同时,将导致巨额成本。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分业监管模式,缺乏一个权威性的协调机构,因而监管成本相对较高。这些成本包括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前者如行政费用成本和金融机构负担的执行成本,后者如过度监管所导致的效率损失及道德危险等问题。

(三)提高我国金融监管有效性的建议。

1、健全金融监管法律规范,走金融法治化道路。随着国际金融全球化趋势加强,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完善金融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按金融业务发展的新要求修改现行已出台的金融法律规范性文件,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抓紧出台有关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及退出规则,尤其是关于商业银行的退出机制上应着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范细则,注重完善以公司法和证券法为核心的立法体系,进一步明确保险监管法的宗旨,维护被保险人的合法权益。

2、加强内控建设,完善自律机制。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平行的业务规则,建立、健全平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因此,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评价与监督是我国银行业监管的重要内容。有效的内控机制对于防范日益增长的金融风险,保障金融体系安全稳定,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需要进一步发挥自律组织的作用,除了要在观念上对自律组织予以合理定位,在体制上积极进行政府职能转变、完善其发展的各种外部环境外,关键是要在法律制度上积极创新,注重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明确银行业协会和保险业协会的法律地位和具体职责。

3、努力降低监管成本。影响金融监管成本——收益的因素是多元的、复杂的,这种法律机制的建立也涉及诸多层面,如金融机构以及监管机构内部各部门的设置应遵循精简效能原则,提高监管者自身的管理运行效率,减少监管费用支出,降低监管成本等等。金融监管成本与收益关系的正确处理,要求金融监管机构及监管人员应该树立适度监管和高效监管的观念。

二、我国金融监管的专业性

过去,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法律制度不健全,缺乏运用分散金融风险工具的经验,监管综合性人才匮乏及监管力度不够,使得事实上形成的统一监管收效甚微。在金融监管未达到一定水平的情况下,实行分业监管体制可以在各自特定的领域内进行专业化管理。金融监管的专业性与金融监管的体制、监管机构的建立与完善及它们之间的协调合作、具备高度专业技能的监管人才等密不可分,下文将从这几方面出发分析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并给出相应的完善对策。

(一)金融监管体制的渐进式改革。

与金融分业制度的沿革相适应,我国金融业分业监管体制的确立也经历了一个渐进式的发展过程。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使政府管理层和学术界的注意力集中在金融稳定和严格管理,比较统一的观点是“专业化”监管,建立针对行业的金融监管机构,以便职责明确进行监管。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了国务院领导下的中央银行和银行业监管机构、证券业监管机构、保险业监管机构等三大监管机构行使金融调控和监管职能,金融机构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为金融监管的专业性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

(二)加强监管机构的协调合作。

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体制,对鼓励金融创新及有效防范创新中出现的新问题,逐步实行综合经营等存在一些缺陷。面对日益复杂的金融创新,金融监管就不宜过分依赖具体的规则约束,而应采取更具灵活性的原则导向的监管模式,注重加强市场主体的沟通,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金融创新与风险的关系,才能维护金融体系的健康稳定发展。为此,三大监管机构已经建立了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金融调控与金融监管协调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就监管中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协商交流,解决好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问题,目前正在积极完善的制度还有不同监管机构的信息共享机制。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监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监管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对先进监管理念、制度、方法及手段的引进、学习和应用。第一,应强化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与绩效考核以及管理培训。第二,制定恰当的激励机制。一个好的激励机制不仅包括经济激励,而且还包括对事业满足感和认同感这些目标价值的肯定,好的激励机制会使监管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高,监管成效会更大。第三,坚持合理配置监管人员的专业结构,提高监管人员观察问题和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监管人员的合理配置能提高监管效益。

我国金融监管还存在着很多不足,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趋势加强,相应的我国金融监管也应跟上国际发展的步伐。我国金融监管应注重完善监管方面的法律、监管模式、监管具体制度及监管人才的培养等,从而加强监管有效性﹑和专业性,尤其是有效性监管方面。

注释:

Core Principles for Effective Banking Supervision

Richard K.Abrams and Michael W.Taylor,"Issues in the Unification of Financial Sector Supervision".

廖岷.从美国次贷危机反思现代金融监管.国际经济评论,2008 7-8.

作者:潘 赢 高 茜

上一篇:企业涉税风险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风险管理体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