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安全管理护理论文

2022-04-19

[摘要]目的对手术室常见的护理缺陷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提出防范对策,以便能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从手术室的管理制度、手术室护士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思想素质等方面分析护理缺陷存在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措施。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手术安全管理护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手术安全管理护理论文 篇1:

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在本院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60例,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与观察组(60例,实施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住院时间分别为(22.15±3.67)d与(15.61±2.89)d,术中出血量分为别(315.60±57.03)ml与(235.54±39.41)ml,手术用时分别为(71.32±15.21)min与(58.91±11.35)min;对照组与观察组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6.67%与0.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6.67%与5.00%,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8.33%与91.67%;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有助于减少行心脏手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并减少术中不良事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与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心脏手术;并发症;满意度

[文献标识码]A

近几年,随着心脏类疾病发生率的不断提高,致使手术室心脏手术不断得到推广和应用,其也逐渐成为心律失常、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方式[1]。而手术室是临床中较特殊的科室,对医师、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操作技术以及机器设备要求均较高,但是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对患者开展手术过程中出现对患者产生影响的事件。因此,为了确保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操作时零缺陷至关重要,这样才可以预防与规避多种错误和失误事件,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和手术疗效。进而本次针对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实践中应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详情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以120例于2018年9月到2020年5月期间在本院行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治疗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以上患者经相关临床检查均存在与心脏相关的疾病,且全部实施了心脏手术,并排除脏器严重衰竭、沟通障碍、妊娠女性、精神严重异常、传染性疾病、手术禁忌证、凝血功能障碍、小于18岁患者。按照疾病种类区分其中:59例冠心病、27例风湿性心脏病、18例先天性心脏病、16例心律失常患者。对照组男女比例34:26,年龄19~71歲,均值(51.27±6.77)岁;观察组男女比例35:25,年龄19~73岁,均值(53.68±6.20)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并指导与辅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并制定针对性的手术治疗干预措施。术中给予患者全麻处理,并帮助患者摆正手术体位,同时配合主治医师在无菌条件下开展手术治疗。术中需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展开实时监测,若有问题出现要及时地告知主治医师,并协助其共同开展针对性干预。

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展开手术室零缺陷护理,主要内容包括:(1)术前需对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与分析,然后对患者展开心理干预,并将疾病、手术、护理等相关知识进行说明,以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使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治疗;(2)进行手术前,要检查医护人员的衣着是否标准,并监督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行为,预防污染的出现。一旦发现手术室内的医护人员出现违规的无菌操作行为,就要进行制止并监督其进行纠正,保证手术的无菌操作。为手术患者的生命健康提供无菌保障,减少手术后感染的现象的发生[2];(3)手术前护理人员要认真地阅读手术报告单,以及患者病理资料,并将手术中所需要的使用的仪器、药品、器械进行核查,并将手术器械摆放到自己所熟悉的正确位置,并且检查相应的仪器能否进行正常工作,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实施;(4)术中护理人员要配合好手术医生进行各项器械的操作,并根据手术医生的指示,及时准备地拿起手术器械,并将其顺利的递到医生的手中。术中还需要对患者的肢体进行保暖,并对所用补液及冲洗液进行加温处理,以减少患者术中低体温及寒战的发生;(5)术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给予患者氧气支持,同时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渗液情况,并时刻关注患者的面色,同时做好患者尿量及尿液颜色的记录;(6)术后将患者送回ICU监护室,并对患者展开术后监测,同时加强对留置管、导管的护理,并对术后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类型进行明确,同时展开预防。

1.3指标观察(1)记录与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及住院时间;(2)分析两组患者术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寒战、低血压);(3)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恶心、感染、出血、心律失常);(4)对本次护理服务进行评估(满分100分),低于60分为不满意、在60~70分之间为一般,70至90分之间为满意,高于90分为十分满意。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x±s)与(%)表示计量与计数资料,采用(t值)与(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用时对比如表1结果所示:观察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用时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2.2对比两组术中不良事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如表2结果所示:观察组中不良事件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

2.3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1.67%(55/6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8.33%(47/60),组间对比差异呈现统计学意义(χ2=4.183,P=0.041)。

3讨论

临床中部分较严重的心脏疾病需要开展心脏外科手术,此种治疗方式效果较好,但是手术会具备一定地风险,而整个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会对影响手术效果。这就需要在手术室内开展护理服务,而以往临床中常用普通护理,能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需求,但是护理过程中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错误,不仅影响了临床治疗疗效,还会增加手术风险,并降低患者预后质量[3]。而随着临床护理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零缺陷护理模式这逐渐广泛应用于手术室心脏手术的治疗中。该种护理模式要求医护人员从心理上及操作上均严格地要求自己,并同样要求与监督他人,同时严格地遵守相关的手术流程及护理流程展开工作。以此来确保心脏手术护理的各个环节、层面、要素中均不会发生缺陷,进而预防各环节出现错误事件,确保手术成功率[4]。

本次研究结果也说明了该种手术室护理模式,可减少和预防术中护理缺陷的发生,并有效地提升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均有着积极的意义。在本次研究中,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小组通过总结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缺陷详情,并制成具体报告表,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小组会议,总结问题并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以此来避免术中及术后护理过程中的缺陷及过失,进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手术成功率,并降低手术风险[5]。而为了确保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的有效性,也要根据手术室具体情况制定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制度,如用药核对制度、患者信息核对知识、标本保留送检制度、术前术后患者穿衣制度、护理流程、操作方式等[6]。

综上所述,对开展手术室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展开手术室零缺陷护理干预,可规避患者术中不良事件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该种手术室护理模式还可以确保手术疗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并提升手术治疗安全性,显著的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因此,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广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淑红,孙庭婷.零缺陷理论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9):206-208.

[2]祝志邦,皮飞飞,房汝敏.零缺陷理论应用于心脏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探析[J].黑龙江医学,2018,42(11):1128-1129.

[3]孔丹.零缺陷理论应用于心脏手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6):784-785.

[4]王丽,吕佳瑞.零缺陷理论在手术室心脏手术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评价[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1):110-111.

[5]徐洁,李敏婕.全方位舒适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109-111.

[6]高玫.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8):128-130.

作者简介:黎艳颜(1981.07-),女,汉族,广东鹤山人,本科学历,主管護师,主要从事手术室护理工作。

作者:黎艳颜

手术安全管理护理论文 篇2:

手术室护理缺陷的原因及防范对策

[摘要] 目的 对手术室常见的护理缺陷进行分析,查找原因,提出防范对策,以便能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加强医疗安全管理,杜绝医疗纠纷的发生。 方法 从手术室的管理制度、手术室护士的知识水平、专业技能、思想素质等方面分析护理缺陷存在的原因,并针对性的提出预防措施。 结果 通过贯彻手术室制度的执行,提高护理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加强责任心的培养,极大的弥补了手术室护理缺陷。 结论 强化手术室管理,加强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防范对策

随着我国医疗法规的不断完善,患者及家属的法律意识也逐渐增强,对医疗安全和医护人员的工作行为及其职责的约束力也更加严格。手术室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直接影响到医院的正常工作顺序和医院在社会中所造成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医疗安全和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就要对可能引起差错事故的苗头有所预见,以便能更好地预防。

1 护理缺陷的原因

1.1 手术室管理制度落实不力

不严格遵守和执行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自作主张,随心所欲,都有可能造成医疗事故。不认真落实手术室参观制度,术中参观人员过多,有的在手术间内随意走动,造成术间内的空气污染。有些医生不重视手术通知单的书写,不论手术大小、急诊、非急诊手术均电话通知手术,或者项目填写不全、患者及其住院号不正确等,都会导致手术室术前准备工作不全、延误手术时间,造成物品和时间的浪费。忽视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对出入手术室的人员管理不严格。

1.2 手术室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

手术室护士人员众多,有着不同的工作年限和经历,接受着不同层次的教育,从事着长期超负荷的工作,造成体力透支,注意力不集中。而且每天进行着大量的单一且重复的手术配合,往往会造成过于自信和思想麻痹,疏忽大意,容易发生差错事故。如手术器械和物品准备不全,仪器、设备临用时出现故障;术后患者的X光片、CT片、衣裤等用物遗失。

1.3 不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

手术前由于巡回护士忙,器械护士随意独自清点器械纱布的数目;关闭体腔前,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未清点完器械、敷料的数目,手术医生就开始缝合;手术台上物品摆放混乱等均可以导致物品清点遗漏、错误。忽视手术护理记录单的记录,出现记错、漏项、涂刮、书写模糊的现象,给护理纠纷留下隐患。由于连台手术忙,没有把病理标本放置在固定的容器内,造成标本的丢失。护理常规、操作规程执行不力;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都易引起患者的投诉和出现护理缺陷[1]。

1.4 护士的专业护理知识不扎实

工作经历短的年轻护士专科知识欠缺,技术不熟练,遇到急诊抢救手术时,应急能力差,忙乱中易出差错,难以适应手术的需要,影响了抢救的及时性和配合的密切性。重大手术的器械物品准备和保管不善,配合不及时准确,严重影响了手术的进程和质量,因此会造成对患者的损害。

2 护理缺陷的防范措施

2.1 加强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与落实

合理的制度是处理各项工作的准则,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工作有了指南,管理有了依据。严格岗位职责,做到有章可循,使每个人明确自己的职责,自觉遵守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真正树立起保护手术室患者,就是保护自己的职责意识[2]。

2.2 加强责任心和“慎独”修养

护士的具体工作常常在无人监督下独立进行,这就需要每个护士具备“慎独”修养,而“慎独”是护理道德的最高境界,并非每个护士能做到[3]。强化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提高其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使其自觉地对待每一项操作,形成严格自律、自觉遵守手术室各项规章制度的责任心和自觉性,从而杜绝护理缺陷及差错事故的发生。

2.3 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必须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要有高度的无菌观念和医疗安全意识。手术器械、物品的清点查对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和手术医生必须在手术前、关闭体腔前、关闭体腔后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的数目,并要注意器械的完好性,作好记录。加强手术标本的管理,由器械护士妥善保留,术后放入盛有固定液的容器内,贴好标签,作好记录并签名,及时送检。

2.4 加强专科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提高护士素质

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接触的专业学科多,病种多,要求护士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多种急救知识和技能。加上临床医学发展迅速,手术器械和手术用品不断更新,更要求手术室护士不断学习,贴近临床,掌握新技术、新仪器的使用,才能更好地配合手术。按照护士不同的层次,分别定期进行业务培训和学习,加强护理技能培训和专科技术训练,不断提高护士素质,以高效率地完成手术配合业务。

2.5 规范护理文件的书写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已将护理记录纳入到患者可复印的客观病历资料中,是护理文件记录成为法律上重要的证明材料之一。护理文书以其书面记录的内容和涵义证明护理问题或事故发生的事实[4],在护理纠纷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手术室应规范书写要求,制定检查标准,实施质量控制,组织护士认真学习,使其明确书写要求。护士长严格落实质控工作,按要求检查每一份护理文书,并对存在的缺陷及时纠正。

2.6 定期分析总结,提高防范意识

针对手术室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讨论,建立差错事故登记制度和差错事故防范制度。质控小组每周对工作做出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对出现的差错事故进行分析,不断总结经验,以免重蹈覆辙。加强防范措施的学习,增强责任心,提高防范意识。

3 结论

手术室面对的是年龄大小不一、病情复杂多变、病种多种多样的疾患者群,而护理行为又是相对独立而又与手术医生、麻醉师相互配合的组合活动,这就给手术室护士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给护理行为带来一定风险。为了消除护理工作中的隐患,要加强管理制度的切实落实,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加强护理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赖来平,邹小清.实行风险管理,提高护理质量[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20(7):74-75.

[2] 王方.现代化洁净手术部护理工作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37.

[3] 韩琳.人本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5,11(1):55-56.

[4] 郑金娥.护理管理中加强法律意识的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7):632-633.

(收稿日期:2011-12-06)

(上接第123页)

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需要,提供适合人的最佳护理,医护人员除进行常规护理外,需要把注意力重点放到患者所处的环境、心理因素、物理因素等对疾病康复的影响因素上[6]。随着医疗模式的不断转变,整体护理的作用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室护理实践之中。

在无偿献血过程中应用整理护理模式,是以无偿献血者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将护理程序和护理管理系统化地运用于无偿献血过程中。针对无偿献血者的献血疑虑进行宣教和指导,并在献血前、献血过程中及献血后提供最佳的系统化护理方案,可使无偿献血者消除献血疑虑及紧张、焦虑情绪,积极地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并顺利的完成献血过程[7]。本研究结果表明,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比较,进行整体护理干预的观察组采血反应发生人数、疼痛感觉出现人数明显减少,献血400 mL及提出再次献血意愿人数的人数明显提高,整体护理对于无偿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建立一支健康稳定的献血队伍大有裨益,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蓬,翟培聪,刘艳.人性化服务和护理在无偿献血工作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5):60-6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S].GB18467-2001.

[3] 孙革,蓝欲晓,周华.整体护理在无偿献血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6,12(11):1002-1003.

[4] 荣艳妹.整体护理在街头无偿献血中应用效果评价[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8,10(3):268-269.

[5] 孙佳苓,高美芸.穿刺静脉局部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5,3(1):200.

[6] 郭向阳,张春枝,崔海霞.整体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6):212.

[7] 何玲.整体护理干预对在校大中专学生献血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076.

(收稿日期:2011-11-21)

(上接第124页)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利于患者治疗和康复。针对甲状腺需要手术的患者,内分泌科护士除应做好日常护理外,注意患者的紧张、焦急等负面情绪,及时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鼓励患者配合手术及术后康复,改善患者焦虑严重程度,提高术后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王秋燕,李玲,刘慧玲.腔镜下甲状腺癌切除术的术后护理体会[J].广东医学,2007,28(10):1718-1719.

[2] 李顺兰.甲状腺手术的护理[J]. 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7,28(2):133-134.

[3] 关山飞,何珠.甲状腺癌术后447例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2):56.

[4] 李艳双,单敏红.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的心理干预[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05,24(5):529.

[5] 高丽莲,廖惠珍,陈彦如,等.腔镜甲状腺手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对策[J].护理进修杂志,2007,22(7):610-611.

(收稿日期:2011-12-02)

作者:黄金萍

手术安全管理护理论文 篇3:

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安全管理对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心内科冠心病需要行急诊介入手术的58例患者展开调研,依据不同护理措施将其均分为A、B两组,B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A组实施B组护理方法的同时,进行安全管理措施,对比A、B组患者实施效果,以术后并发症情况、治疗依从性及患者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结果:A组术后并发症患者人数较B组更少,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A组患者治疗配合度较B组更高,依从性远大于B组(P<0.05);A组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总体满意度较B组更高(P<0.05)。结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对于冠心病患者行急诊介入手术的应用效果较好,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患者对护理方式更满意,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工作;安全管理

冠心病是心内科较常见疾病,通常急诊收治入院的患者因病情危重,疾病进展迅速,需要尽快明确疾病治疗方案,行急诊手术[1]-[2]。一般介入治疗应用较多,但基于手术本身存在的风险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患者依存性差的情况,因此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护理,减少患者痛苦,加强其与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默契,对于缓解病情至关重要[3]。本文重点对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进行调研,选取需要行急诊介入手术的58例患者展开研究,探讨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我院心内科58例需要行急诊介入手术的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重点,依据不同护理措施将其均分为A、B两组。A组的29例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0.94,年龄分布范围在47-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26±4.71)岁,患病至此次入院3-7年时间,平均(5.64±2.79)年;B组的29例患者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0.91,年龄分布范围在45-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84±4.36)岁,患病至此次入院4-8年时间,平均(5.91±2.62)年。一般资料对比统计学价值可忽略(P>0.05)。

1.2方法

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安全管理护理措施:①制定安全管理制度,要求所有醫护人员熟知冠心病介入手术的安全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的主要类型,对不同并发症患者实行个性化护理措施;②加强科室人员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介入手术业务技能评估,提升实践操作技术水平,规范化落实到科室患者疾病处理中;③提升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对护理人员着重强调工作态度,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技巧,建立患者对医疗人员的信任感,从而更有信心去实施手术;④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分配相关护理人员的工作,尽最大能力满足患者对诊疗过程的基本要求,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科学的护理服务,增强就医体验感。⑤术前术后都需要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排解患者对手术的压力与紧张感,消除其不利于病情康复的焦虑情绪,提高治疗依存性。

1.3观察指标

以术后并发症情况、治疗依存性及患者满意度作为观察指标。并发症包括手指肿胀、穿刺点出血、迷走神经反射及前臂血肿等。治疗依存性分为较差、适中、优良三个等级。患者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记录评分情况,分为特别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PSS2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n(%)]代表本研究中的所有计数资料,以P<0.05作为是否具备统计学价值的衡量标准。

2.结果

2.1 A、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A组术后并发症患者人数较B组更少,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A、B组患者治疗依存性对比

A组患者治疗配合度较B组更高,依存性远大于B组(P<0.05)。见表2。

2.3 A、B组患者满意度情况对比

A组患者对护理措施的总体满意度较B组更高(P<0.05)。见表3。

3.讨论

冠心病介入手术是临床心内科较常见的治疗方式,目前技术水平已相当成熟,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急诊救治工作中[4]-[5]。尽管介入手术具备较高的成功率,但手术本身的风险很大,患者在术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因此对术前安全管理及术后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本研究中实施安全管理护理措施的A组,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存性及患者满意度方面均优于B组(P<0.05),证明了对介入手术患者实行安全管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治疗依存性,增加患者满意度水平,有助于病情康复。综上,安全管理护理措施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梁海群.心血管内科护理风险管理及应对措施[J].2022(1).

[2]黄娟芳,阮政文,吴丽华.风险护理联合优质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21,33(12):3.

[3]樊慧霞.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配合护理安全管理对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2):2.

[4]张会,王玲.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的护理安全管理体会[J].饮食保健2019年6卷32期,90-91页,2019.

[5]马艳惠.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20年30卷30期,205-206页,2020.

[6]马静.心内科冠心病急诊介入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探讨[J].2020.

作者:高小琴

上一篇:税收筹划方法思考论文下一篇:土地增值税的税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