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手术护理质量管理论文

2022-04-23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并行骨科手术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效手术护理质量管理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效手术护理质量管理论文 篇1:

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应对策略。方法 综合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各个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各种隐患采取相应对策。结果 有效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了病人的生命安全及手术的顺利实施。结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每一个护理细节的安全隐患的防范,对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至关重要。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 安全隐患; 应对策略

Potential Nursing Safety Problems of Operating Room and Countermeasures

WEN Chuanfeng LI Ling MENG Zenghong LI Faxiang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Jiangyou City,Jiangyou 621700,China

[Key words]Operation room nursing; Potential safety problems; Countermeasure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其基本职能是保证病人手术安全。手术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尤为重要,护理工作稍有不慎,将可能给病人造成不应有的病痛和损失,直接影响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医院的社会经济效益。针对手术室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我们采取了相应的对策,有效地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了病人的生命安全及手术的顺利实施。

1 手术室护理中常见的安全隐患

1.1 接送患者时存在的安全隐患

1.1.1 接错患者或错放手术间 特别是手术前紧张及应用镇静剂者以及小儿、老人及神志不清的病人,易发生接错或者错放手术间[1]。

1.1.2 患者护送不当及患者的物品遗失 护送途中易发生引流管脱落,未加床栏约束因患者烦躁不安致坠床、摔伤和碰伤等,患者X线片、CT片、手术衣裤等用物遗漏。

1.2 语言使用不当

部分患者手术时处于清醒状态,医务人员在术中高声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或谈论病情时语气改变,病人会认为医务人员对其手术不认真负责,或认为病情有变化而情绪发生波动,可能影响患者疾病的预后和转归。

1.3 手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1.3.1 体位安置不当 术中患者体位安置不当,使局部长期受压或使用约束带过紧或肢体过度外展导致压疮,造成血管、神经、肌肉的损伤,衬垫不当影响病人的呼吸循环等。

1.3.2 物品清点有误 术前、关闭体腔前后物品清点、核对有误,导致器械、敷料等遗留体腔。

1.3.3 器械准备不全或有误 用物与手术所需不符,器械性能不佳、陈旧,钳端夹持不紧,刀、剪、针不锐,吸引管道不通,均影响手术进程,损害病人利益。

1.3.4 仪器使用不当 准备时未试机,未定期维修保养,临时出现故障,电刀的电极粘性不好,固定不稳,造成脱落、污染或灼伤;病人身上有金属物或病人皮肤直接与升降台或手术台接触,造成电灼伤。

1.3.5 输血用药有误 外用药与静脉药标识不清,输血输液查对不严,执行口头医嘱有误,给药种类或剂量不准确。

1.3.6 消毒隔离、无菌原则执行不严 术前洗手不认真,手套刺破未及时更换,污染器械再使用,无菌、非无菌以及特殊感染手术未分开手术间,对急诊手术生化检查不全时未按传染性手术处理,空气及物品的消毒制度执行不到位。

1.3.7 病理标本保存不当或丢失 术中标本未分类固定、保存,登记不清,标本未放固定地点,造成标本丢失。

1.3.8 手术护理记录单 记录不及时、涂改,与医疗记录不一致。

2 手术室护理中常见安全隐患的应对策略

2.1 加强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护理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事关手术质量和医疗安全,与每个工作人员及每个护理环节有关[2]。手术室的很多护理工作都是护士独立完成,高度的自律性是保证手术正常运转、提高工作质量、杜绝差错发生的基础。将手术室的各项规章制度、操作常规、岗位职责、工作质量标准装订成册以后,每人一册,要求护理人员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对每一个工作环节都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成立护理技术操作、消毒隔离、护理文件书写三个质量控制小组,不定期地进行质量检查,每月通报一次,提出整改措施并询问每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遇到何安全问题,让大家注意防范,引以为戒。

2.2 防止接送患者失误

接诊病人时,根据手术通知单及病历认真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和手术部位。将病人和病历、CT片、X线片等接入指定的手术间,交与分管护士。操作前由分管护士、麻醉师、手术医生再次核对,尤其对有双侧器官的手术注意分清左右侧,并于手术部位确认书上签名。接送病人入出手术室要用推车并加护栏,病人的头部、肢体不能放在推车边缘外,防止进出门时碰伤,对意识不清、急危重病人、小儿病人可采用约束带固定,防止发生意外,同时将病人物品一并送回。

2.3 防止体位安置不当

安置手术体位时,要充分考虑到手术野是否暴露良好,是否影响病人的呼吸循环功能,病人感受是否舒适安全,避免血管、神经、肌肉的损伤。术前了解病员的生理情况、体态特点,进行压疮风险评估,排除术中压疮的发生[3]。备齐体位所属用具,固定松紧适宜,骨突处衬垫海绵垫,以防受压。安置体位的操作务必做到轻柔缓慢、协调一致,切实注重负重点和支点是否正确[4],不能影响麻醉、治疗和手术操作。

另外要注意手术用的升降台的调节螺丝一定要拧紧、稳固,以免托盘掉落患者身上造成损伤。手术人员不要把身体的重力压在患者身上,尤其截石位时助手往往将身体靠在病人腿上,尤其要注意提醒。

2.4 规范医务人员语言

手术室护士在接待患者时态度和蔼,语言要诚恳并且有问必答,并简单介绍手术人员和手术步骤,以消除患者的疑虑,取得患者的信任,让患者在最佳心理状态中接受手术。在手术过程中,医务人员切勿谈论与手术无关的话题,要给予患者以安慰性的语言。如因病情需术中送病检时,说话语气不要突然改变,有关病情汇报要回避患者,以免恶性结果刺激而产生不良应激。

2.5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防止用物遗留体腔

2.5.1 手术前、中、后做到六查、十二对、四到位 六查:接病人查(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术前准备、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及配血报告)、病人入手术间查、麻醉前查、皮肤消毒前查、执刀时查、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需药品和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和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四到位:急救药品、吸引器、氧气、电刀电凝止血器。

2.5.2 手术物品查对把好四关 即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闭后、皮肤完全缝合后清点数目要相符。清点内容: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使用的器械、缝针、纱布、纱垫、棉片、棉球、纱球等,清点器械时尤其注意器械是否完整,有多个轴节的器械检查衔接螺钉有无松动和脱落。清点责任人:洗手护士、巡回护士、主刀医生。清点时,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应对每件物品唱点两遍并由巡回护士准确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上,术前清点清楚是基础,否则无法核对清楚。清点纱布时注意将纱布的对折面打开清点,使用带钡丝线的纱布纱垫。

2.5.3 洗手护士保持术野整洁,手术器械放置有序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对器械、敷料等的去向做到心中有数,术中需临时增加物品时必须清点清楚并及时记录。术中如遇缝针脱落或者折断,应及时将缝针及断针找到。

2.5.4 执行三不交接制度 即洗手护士手术未完不交接,巡回护士器械敷料未点清不交接,值班护士物品短缺不交接。

2.6 防止器械准备不全或错误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手术室护士的素质,鼓励支持护理人员参加各类继教培训。对新进的护士要求每上一台不同的手术均写笔记,内容包括:该手术器械物品的准备及配合步骤,由指定老师修改。洗手护士术中发现器械性能不佳,用缝线在器械上作标记,术后通知护士长及时更换。熟悉手术医生的习惯和要求,备齐手术所需的用物,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7 防止电烧伤电灼伤

使用高频电刀前常规检查仪器性能是否良好,负极板置于病人肌肉丰满处,与皮肤完全接触,避免贴在骨突、体毛过多和有伤口的部位。选购粘性好的一次性负极板,防术中松脱、移位。术中电刀在正常使用一段时间后如出现不能切、凝时,不要一味地增加功率,应仔细检查负极板有无松脱,避免灼伤病人。术前摆体位时,巡回护士要常规检查病人有无接触导电物体,如手术床、输液架、体位架等金属部分,病人与手术床之间有绝缘床垫,手术床上套床罩,病人肢体用布单包裹,特殊体位时肢体需垫海绵垫,保证肢体不接触金属物[5]。管理好手术台上的电刀笔,把电刀笔固定于安全位置,避免电刀笔在非正常使用时灼伤病人。高频电刀在使用时会形成火花,遇易燃物时会着火[6],因此使用电刀的局部应避免有易燃物,如用碘酒酒精消毒皮肤以后,应待酒精挥发干后方可使用电刀,防止使用电刀时着火。

2.8 防止用药输血错误

使用任何药物都应认真核对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有效期,术中口头医嘱巡回护士必须复诵一遍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空安瓿于手术结束后方可丢弃。静脉药与外用药物分开放置,避免某些规格相同、标签相似的静脉与外用药用错的情况发生。术中需要输血时,巡回护士与麻醉医师共同核对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受血者与供血者的血型、储血号、交叉配血结果和血液保存期等,检查血袋有无破损,血浆有无浑浊,无误后方可输入。并于术中临时医嘱单上双签名。输血后的血袋应保留送回输血科,密切观察输血后的反应。

2.9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及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术前严格按《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洗手,选用高效的消毒剂。护士履行职责,监督手术人员的无菌操作,凡有违反立即指出并改正。手套刺破立即更换。洗手护士保持器械台的干燥整洁,必要时加盖无菌巾。无菌手术与非无菌手术应分室进行,特殊感染手术间应远离其他手术间分开设置。急诊手术生化检查不全时全部按传染性手术处理。选用人机共存动态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程控时间设定为下夜4到7时,定期检修及清洗更换消毒机滤网,以保证消毒效果。对手术所用的物品选用压力蒸汽灭菌,不能耐高温高压的物品,如腹腔镜、膀胱镜等选用2%的碱性戊二醛浸泡10h。凡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包内必须放3M指示卡,包外贴3M指示带。指定人员每日清理各种灭菌包,按灭菌日期的先后顺序摆放,标识清楚,依次取用,超过有效期必须重新灭菌,并注意更换包内指示卡。控制参观人数,禁止实习、参观人员穿行手术间和在手术间内随意来回走动,巡回护士要特别注意实习生和进修生的无菌观念[7]。

2.10 防止标本保管不当或丢失

手术中取出的任何组织均要询问医生是否留取送检,不可自行处理或弄丢。术中需送冰冻切片标本时,由巡回护士用合适的自封袋装好,用口取纸写清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标本名称贴于袋上,并于术中标本登记本上登记签名,交专人送至病理科,病理科电话通知病检结果时,接电话者核实清楚并于术中标本登记本上签名,写清接电话的时间、报告的结果,并通知手术医生。一般标本由洗手护士妥善保管,术毕由手术医生给家属看完标本后交与巡回护士,用合适自封袋装好,贴上口取纸,写清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科别、住院号、标本名称,用10%甲醛液固定,放于固定地点,并登记于手术标本登记本上签名,由专人将标本连同病理检查单送至病理科,与病理科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于登记本上双签名。

2.11 及时完成手术护理记录

医疗护理记录常常是支持医院医生与护士最关键的证据[8],手术护理记录单包括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手术日期、时间、手术名称、术中护理情况、所用各种器械敷料的名称、数量的清点核对情况,手术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的签名等。书写必须遵照科学性、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的原则,认真进行书写,且与医疗记录一致,不得随意涂改。记录单的背面设灭菌指示卡粘贴处及手术植入物合格证粘贴处,用于粘贴灭菌指示卡和合格证。手术护理记录单全部采用复写,便于发现问题。

3 讨论

通过综合分析手术室护理中各个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从细微处入手,针对各隐患采取相应的对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院年手术量5000多台,多年无一例发生护理重大差错事故。手术室工作具有环节多、操作多、技术性强、服务要求高、时间连续性强等特点,如何避免和及时发现、有效处理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各类风险已成为保障和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甚至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课题[9]。因此杜绝手术室的安全隐患必须抓好这一系统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只有加强手术室的安全管理,采取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遵守操作规程,加强业务学习,做好手术器械的保养和管理,经常检查各设备的运行情况,高度认识手术室护理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问题,针对每项问题采取具体的护理方法,才能保证每台手术的顺利完成。既减少了病人的痛苦,又提高了护士的护理安全意识,有效地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护理安全,提高了医院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姜云. 浅谈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J]. 中国新医药,2003,8(2):99-100.

[2] 王银莲,游畅. 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J]. 临床医学研究,2006,23(8):1317-1319.

[3] 何晓珍,樊翌明. 术中褥疮的研究进展[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1):7-9.

[4] 刘洁,蒋素英. 手术体位的摆放与并发症的预防[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6,28(1):42-43.

[5] 宋烽,张金凤,蔡小光. 手术中高频电刀外科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 中华护理杂志,2003,38(8):653.

[6] 魏革,刘苏君. 手术室护理学[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8.

[7] 闫文英,常树玲. 手术室护理带教中差错事故的防范[J].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4):364.

[8] 糜丽梅,张贵荣,罗玲军. 手术室护理隐患与对策探讨[J]. 护士进修杂志,2004,19(10):899-900.

[9] 赖兰萍,邹晓清. 实行风险管理,提高护理质量[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3):77-78.

(收稿日期:2009-11-16)

作者:文传凤 李 玲 孟增红 李发香

高效手术护理质量管理论文 篇2:

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并行骨科手术患者88例,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感染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感染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15.9%),手术室环境、专业护理水平、护理人员态度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骨科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手术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感染;骨科;手术

骨科手术对患者机体损伤大,加之皮肤组织暴露增加感染发生率,不利于预后效果改善。有研究提出,手术室护理管理能夠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预防不规范操作,促进病情恢复。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并行骨科手术的患者88例,均符合骨科手术条件。排除标准:患有传染病、心脑血管疾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男31例,女13例;年龄18~56岁,平均(44.6±2.0)岁;文化程度:小学2例(4.5%),中学12例(27.3%),大专、本科及以上各15例(各34.1%);四肢骨折脱位手术复位+石膏外固定术24例(54.5%),骨牵引术8例(18.2%),人工椎间盘置换术、半月板摘除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各4例(各9.1%)。研究组:男30例,女14例;年龄19~56岁,平均(44.5±2.1)岁;文化程度:小学3例(6.8%),中学11例(25.0%),大专14例(31.8%),本科及以上16例(36.4%);四肢骨折脱位手术复位+石膏外固定术25例(56.8%),骨牵引术9例(20.5%),半月板摘除术4例(9.1%),人工椎间盘置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各3例(各6.8%)。两组基本情况接近。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告知患者手术时间,协助做好术前检查,签订手术风险知情同意书等相关文件。准备好骨科包、电钻、手术衣、持物钳等器械敷料。检查一次性物品是否齐全,如吸引器、刀口敷贴等。帮助患者调整体位,协助医生进行麻醉及手术。密切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确保手术器材工作状态良好,清点好手术器物。术毕将患者送至病房,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注意事项。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护理管理。

①心理护理:详细了解患者病历资料,并委派专职护理人员负责骨科手术沟通工作,告知骨科手术类型、手术风险、手术优势等信息,安抚不良情绪,消除恐惧心理。②健康教育:结合患者手术类型进行专项骨科手术知识培训,使其了解治疗方法及术后抗感染方法,提升配合度及护理依从性。③灭菌消毒:术前对手术室进行消毒,并派专人进行消毒检查,结合手术类型医源性感染案例,对重点手术器材、手术环境进行严格的消毒管理。同时,消毒灭菌管理人员要对手术器械、手术台、地面、空气消毒灭菌情况进行检验。④工作监督:每台手术设置专职责任人员,监督护理工作的开展情况,一旦发现不规范操作及时纠正,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定。⑤防治感染:告知患者不要随意触碰、翻看手术切口。定时清理患者切口周边皮肤,根据医嘱要求输注抗感染药物。

1.3 观察指标

①感染发生率:由护理人员统计切口感染、泌尿感染、呼吸道感染、其他感染等情况。②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骨科手术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手术室环境、专业护理水平、护理人员态度三项满意度,单项0~6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发生感染7例(15.9%),其中切口感染3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呼吸道感染、其他感染各1例;研究组未发生感染;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手术室环境、专业护理水平及护理人员态度各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通常骨科患者受伤面积较大,出血量多,住院时间长,受诸多因素影响增加医院感染发生率[1]。尤其是抗生素应用、手术室环境、不规范护理等进一步增加感染发生率。为此,如何降低感染率成为医院重要研究内容。最重要的是采取全面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方法,提高手术室管理效果与满意度[2]。

有研究提出,手术室护理管理能够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效果显著。为此,我院应用手术室护理管理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经健康指导、消毒管理、卫生护理,确保护理水平[3]。手术室护理管理通过术前、术中、术后加强认知如:主动与患者交流,增强患者认知,保持积极心态、缓解不良情绪。此外,加强卫生管理,保持手术室适宜温度、整洁对降低感染也有积极作用。此外,要求护理人员规范化洗手,加强健康教育与宣传,让患者与医护人员深刻意识到感染预防的重要作用。

综合分析,应用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有积极作用,保证护理规范性、高效性,提高护理满意度,亟待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银花,桑依毛,俞惠.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13):1609-1612.

[2]叶媛媛,徐小群,林卫红.取消外来手术器械跟台人员对骨科手术质量管理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3):429-432.

[3]林珮,姜辉,郑朱丹.PDCA循环管理模式联合细节护理提高手术室安全管理及护理质量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1):1429-1431.

[4]马晓静.手术室专业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肾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及手术效果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10):2073-2075.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湖北省 430071)

作者:闫立荣

高效手术护理质量管理论文 篇3:

PDCA循环护理质量管理在胃肠道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与分析

【摘  要】目的:观察PDCA循环护理质量管理在胃肠道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胃肠道疾病患者124例为观察对象,依据其住院先后顺序分成常规组、管理组两组,常规组实施胃肠道疾病常规护理;管理组采取PDCA循环护理质量管理。对两组护理缺陷事件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管理组、对照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1.6%、12.9%相比,差异值统计学意义巨大(P<0.05)。结论:将PDCA循环护理质量管理法应用与胃肠道围手术期中,能降低围手术期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

【关键词】PDCA循环;胃肠道;围手术期;护理管理

医疗护理质量管理是医院各项管理工作当中最核心的一点,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安全[1]。自我院将PDCA循环法用于护理管理,临床護理质量有了显著提高、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降低。现就对该法在胃肠道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一般对象

选择在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接受治疗的胃肠道疾病患者124例为观察对象,依据其住院先后顺序分成常规组、管理组两组,常规组中患者有62例,男、女比是33:29,年龄自22岁到73岁,均值年龄47.6±3.5岁;管理组中患者有62例,男、女比是35:27,年龄自25岁到74岁,均值年龄48.2±3.6岁。两组病例基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未见有明显差别(P>0.05)。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胃肠道疾病围手术期护理:术前护理(饮食干预、心理疏导、清洁灌肠、导尿管与胃管留置等胃肠道准备工作等)、术后护理(腹部热敷、早期锻炼、胃肠减压、引流管护理、饮食指导等)。

管理组另外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

1.2.1  P(Plan 计划)

针对预手术的胃肠道患者,接合其临床诊断、检查结果等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对其手术护理当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并找到原因,制定解决对策。

1.2.2  D(Do 执行)

依据患者个体化围手术期护理计划书,彻底落实各项护理操作,对护理效果加以预测。

1.2.3  C(Check 检查)

对护理方法实施之后所获得的效果进行检查,同预测效果进行对比,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缺陷处,以此作为后续新护理计划实施的借鉴。

1.2.4  A(Action 处理)

对检查结果予以总结、分析并评价。将其中的功与过纳入规范,未能达到预期目标者,剖析其中存在的原因,并用以下一个PDCA循环方案强化完善处,以此来使每一次PDCA循环管理更全面。

1.3数据统计

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缺陷发生情况。

1.4数据统计学处理

所有计数数据皆以例(n)、率(%)的模式阐述,并采用卡方(x2)检验方法,统计学软件使用SPSS19.0,P<0.05认定为差异存在显著性。

2 结果

对照组术前护理缺陷3例(4.8%)、术中护理缺陷1例(1.6%)、术后护理缺陷4例(6.5%),缺陷发生共计8例(12.9%)。管理组术前护理缺陷1例(1.6%)、术中与术后皆无护理缺陷发生,缺陷发生共计1例(1.6%)。两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1.6%、12.9%相比,差异值统计学意义巨大(X2=5.634,P<0.05)。

3 讨论

胃肠道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要求严格,尤其是术前肠道准备,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治疗效果获得情况。具体像是下消化道手术,因手术处在结直肠,因此术前要适宜抗生素,进行清洁灌肠,避免感染发生;像是直肠肛管手术,则要求保持肛门清洁;像是上消化道手术,则需术前留置胃管等等,而术后也要对引流液量与性质进行观察记录。对于以上这些琐碎的各项围手术期护理内容,要怎样有序、规范且有效的落实非常重要[2]。

对胃肠道围手术期患者的护理采用PDCA循环护理质量管理方法,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PDCA循环即为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Action(处理)的统称,该管理方法实质是要实现有序、规范的质量管理,特点在于护理的连续性、统一性和完整性。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及处理的循环往复,呈现出螺旋式上升循环的态势,每一环都在朝着更为完善的方向重复。将该管理方法应用于对胃肠道围手术期患者护理管理中去,通过完善护理计划的制定,再予以有序操作,经监督检查落实效果,再将实际效果和预期效果进行比对,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后予以完善,为下一个循环管理模式提供基石[3]。

上文实验当中:管理组、对照组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1.6%、12.9%相比,差异值统计学意义巨大(P<0.05)。可见,通过PDCA循环护理管理方法的应用,不仅会使护理缺陷显露出来,而且还有利于增强护士责任心,将护理缺陷针对性予以完善,从而确保护理方法的高效落实。

由此来说:将PDCA循环护理质量管理法应用与胃肠道围手术期中,能降低围手术期护理缺陷事件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豆玲.PDCA循环护理质量管理在胃肠道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与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8,29(5):637-639.

[2]高茜.PDCA 管理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生活质量的评价[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6,(1):37-40.

[3]郑杏婷.PDCA模式对胃肠镜检查中护理风险控制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6):3132-3133,3134.

作者:邓玉珍 谢美玉 邓玉杰

上一篇:电力通信网络信息管理论文下一篇:物流系统优化降低成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