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论文

2022-04-15

摘要:处在现阶段的新媒体发展时代背景下,为能有效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这就需要做好传统文化传承的工作,从工作创新的方面加强重视,为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就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承产生的影响和传承中的问题进行阐述,然后就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承的优化措施实施详细探究,希望能从理论角度进行探究能为传统文化传承起到积极作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论文 篇1:

基于群众性传承的传统吟诵发展研究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7年1月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共建共享,注重文化熏陶和实践养成,把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审美风范转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为习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指由文明演化而汇集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优秀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指分布在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的优秀文化,它们以儒家为内核,融入道教、佛教等意识形态,是纷繁复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和精髓所在。

本文试图以中华吟诵在绵阳市的群众性传承活动为例,从现状、成果、影响和对策等方面,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群众性传承发展涉及的若干实践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有关方面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提供借鉴。

基本理论

吟诵定义

“吟诵”一词,最早见于《诗大序》:“吟咏情性,以风其上。”作为我国一门独特的传统艺术,吟诵当始于祭祀,是汉诗文古典作品口头表现的艺术形式,还是古人口传心授的读书方法。吟诵介于诵读和歌唱之间,是按照一定的韵律、节奏,并带有一定情感吟诵古诗词的方法。至周代,诗歌吟诵已是官学必修课程,古诗文吟诵在春秋战国时期趋于成熟,由孔子集大成,至隋唐之际达于繁盛,此后绵延发展至今,一直服务于历代文人雅士。

吟诵特点

吟诵又称“中华吟诵”,中华吟诵之所以历经千年而不衰,一是因为研习汉诗文古典作品是人们传承先辈传统的必由之路,甚至是主要途径;二是因为吟诵艺术之美从汉诗文古典作品生发而来,并一直伴随其传承发展,高度契合其蕴含的中国文化艺术音韵之美和意象之美,因而是研习汉诗文古典作品最好的方法。在当今大力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吟诵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和研习中华文化经典的“敲门砖”,一方面其本身具有文化、艺术等传承价值;另一方面还具有入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具性”价值。研习吟诵现在已经成为全民艺术普及活动的重要途径、群众性传承活动的重要载体、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手段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纽带。

吟诵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义

优秀传统文化,是指由文明演化而汇集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优秀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指分布在经济、政治、文化各领域的优秀文化,它们以儒家为内核,是纷繁复杂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共性和精髓所在。例如,我们有百戏之祖昆曲,有国粹京剧,有豫剧、越剧、黄梅戏,有评剧、川剧,有秦腔、粤剧,各种传统戏曲剧种的集合就构成了中国戏曲文化。进而言之,中国有桥文化、建筑文化、茶文化、家具文化、瓷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书法、古诗词等文化,它们中的优秀成分共同构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绵延不断的传承和发展,融入中国各民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积淀为各民族共同的社会文化心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历史方位

明确提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近代以来尤其是建国以来我国人民长期保护、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结果和逻辑延续,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要素,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要指标。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体现、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代表着我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中华儿女增强文化自信的法宝,是抵御外国文化入侵的坚实防线。要大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浸润在中国元素里,生活在中国故事中,感受“中国情怀”和“中国智慧”的滋养,并创造出足以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政策体系的建立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印发实施,是我国长期以来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政策体系的又一次重要实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陆续制定了一系列文物保护政策,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物考古工作,发现、保存和保护了一大批珍贵文物。从1982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开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领域不断拓宽、层次不断提升、目标不断清晰,我国陆续制定实施了一系列文化传承发展的法律法规,如《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1997)、《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1)、《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管理办法》(2015)、《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2018)等,并从国家到地方各个层面制定实施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在这些法规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各地积极推动地方立法,制定落实政策措施,组织開展了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实践活动。总体来看,我国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备、成熟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政策法规、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体系,并且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为国际社会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提供了经验借鉴。

传承活动的不同类型和群众性传承活动的重要作用得到了政策制定者的充分重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对集体传承、大众实践的项目,探索认定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全面推进‘非遗在社区’工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培训,广泛开展社会实践和研学活动。”

吟诵传承

吟诵传承途径

吟诵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笔者认为,根据其规模大小、专业化程度和是否具有经济动机,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实践活动划分为专业性传承活动和群众性传承活动。

专业性传承活动规模较小、强调师承关系、注重专业修习,传承活动蕴含经济诉求,其实施具有一定难度。相反,群众性传承活动规模较大,强调传承人——业务骨干——传承人群的传承关系,注重群众性参与,且传承活动大多是公益行为,传承动机主要是普及,主要包括普及性学校教育以及具有公益动机的社会传承活动。传承活动依然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本真性、整体性、可解读性以及可持续性原则。

传承存在问题

一是民间组织的薄弱性与群众性传承活动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当前,吟诵传承存在核心骨干不多、运行能力不强、资源保障不足等问题,核心团队成员通过无报酬、非专职方式从事传承工作,缺少专职驻会管理人员。这些问题的存在,与持续、广泛、大规模群众性传承活动所需要的高强度的组织管理、业务指导、后勤保障等资源投入不相适应。二是组织化程度不高所隐含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吟诵传承依靠的学会作为一个民间组织,在缺少收入、业余兼职的情况下,难以吸引到高水平的专业人才,难以确保核心团队、骨干队伍的稳定性,可能会导致群众性传承活动发展成为质量较低、凝聚力较弱的群众性“玩票”活动。三是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力度薄弱问题。

群众性传承发展的对策建议

笔者认为,由于在载体、形式、内涵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群众性传承发展方式也必然存在诸多不同,应当切实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群众性传承发展特点、规律、模式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更精准、更科学、更具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吟诵在绵阳市的传承发展

传承发展基本情况

2015年12月,绵阳市吟诵学会在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挂牌成立。经过七年发展,学会目前拥有骨干教师372人、会员1077人,已组建绵阳市吟诵学会吟诵团等4个群众性传习组织,在中小学校、文化场馆、党政机关、城市社区建立21个传承基地,建立了群众性传承发展组织体系。学会致力于对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基础研究和课程开发,公开出版或内部刊印《四川传统吟诵研究》等学术著作、课程教材8种,在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绵阳市图书馆、绵阳市文化馆开设专题讲座11个,在全市126个中小学开设传习课程200余次,具备了一定的群众性传承发展的专业能力。学会积极宣传推广中华吟诵,在绵州大剧院连续举办四届中华吟诵展演晚会,还通过举办系列进校园、进机关、进景区、进剧院传承推广活动,塑造出群众性传承发展品牌形象。通过持续、广泛、深入的群众性传承活动,“绵州吟诵”被列入了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常态化参加传承活动的各界群众达5万余人,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中华吟诵传承发展基地,在省内外、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中华吟诵的群众性传承发展,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绵阳市吟诵学会于2019年被中国孔子基金会命名为“孔子学堂”。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人民政府于2019年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文旅经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川剧、曲艺和中华吟诵振兴计划,将我市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华吟诵传承推广基地”。

1.深入研究群众性传承活动特点需求

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群众性传承发展活动提出的组织、管理、保障要求,明确政府作为保护、传承主体应当承担的职责任务,进一步加强对群众性传承活动组织的引导和支持力度。

2.制定实施群众性传承活动支持政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对集体传承、大众实践的项目,探索认定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这一措施体现了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性、群众性传承发展的新趋势,提出了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众性传承发展的新措施,令人倍感振奋。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快制定认定、支持代表性传承团体的措施,切实加大支持力度,着力推动群众性传承活动健康可持续发展。

3.不断改进群众性传承活动宣传形式

在现代科技和新媒体日新月异的今天,文化市场已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宣传手段。影视剧、演唱会、展会等在迎合市场、开发市场方面驾轻就熟,具有极高的市场号召力;而群众性吟诵组织利用新媒体展开宣传的理念还很稚嫩。吟诵组织要努力学习运用现代传播方式,探索培养吟诵传承人的好传统、好做法,弘扬师徒传承优良传统,着力发挥老传承者的传帮带作用。

4.创新发展群众性传承活动教育形式

应将中华吟诵纳入素质教育计划,组织编写中华吟诵校本教材,在中小学生艺术类课程中植入吟诵相关内容,从小培养中华传统吟诵受众。要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建立定期到高校巡回的传承机制,同时,举办大学生中华吟诵研修班或社团组织,依托高校培養吟诵传承人。要将中华吟诵与诗歌、舞蹈、美术以及音乐会等艺术样式结合起来,打破传统的表现形式,增强吟诵感染力,开辟吟诵吸引群众的重要途径。

5.积极探索群众性传承活动推广模式

当前,中华吟诵受众老龄化、分流现象较为突出,了解吟诵、参与吟诵、喜爱吟诵的年轻人不多。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大力宣传中华吟诵和知名传承者的吟诵人生;应当充实文化网站中有关吟诵的内容,详细介绍吟诵历史、吟诵流派、吟诵内容及其传承人,提供名家名篇视频点播,为吟诵传承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应当大力发展新媒体传播手段,让广大群众可以随时随地欣赏到精彩的吟诵节目,同时借助各种展会、艺术节、群众文化活动大力推广中华吟诵。

参考文献

[1]陈炳铮.谈古典诗歌的吟诵[J].中国音乐,1981(03):15-16.

[2]赵敏俐.中华吟诵的抢救、研究与当代传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阶段性成果报告[J].文学与文化,2016(02):4-16.

[3]杨锋.中国传统吟诵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12.

[4]周密.齐东野语[M].张茂鹏,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5]黎靖德.朱子语类[M].北京:中华书局,1986:223.

[7]南开大学“中华吟诵的抢救与整理与研究”课题组.知音如见赏,雅调为君传:关于传统吟诵的调查与思考[N].光明日报,2013-05-28(015).

[8]华锋.吟咏学概论[M].郑州:大象出版社,2013.

【基金项目】绵阳师范学院四川绵阳文化旅游发展研究中心2021年度青年发展课题《中华传统吟诵传承路径研究》(项目编号:W202103211)。

作者:赖姝宜

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论文 篇2:

探讨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传承

摘要:处在现阶段的新媒体发展时代背景下,为能有效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这就需要做好传统文化传承的工作,从工作创新的方面加强重视,为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就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承产生的影响和传承中的问题进行阐述,然后就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承的优化措施实施详细探究,希望能从理论角度进行探究能为传统文化传承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文化;传承

0.引言

文化是民族的精髓,传承传统文化是和民族兴旺有着紧密关系的,只有从创新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创新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方式,才能有助于实现既定发展目标。将新媒体和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进行紧密结合起来,提高传统文化传承的质量效果,才能为实现既定目标打下基础。

1.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承产生影响和传承中问题

1.1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承产生的影响分析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承在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下,能够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在传统文化的传承方面能发挥主动促进作用。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1.1有助于扩展传承空间

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承产生的影响是多样的,其中利用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承能拓展传承空间,有助于增加传统文化信息量,有助于跨越时空和空间限制,能把传统文化信息内容永久保存。新的传统文化传播的方式能打破传统文化传播的空间限制,使得文化传播途径更加多样化,这对提高传统文化传承的质量能发挥积极作用[1]。

1.1.2有助于扩大传播范围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传输的效率比较快,传播的范围也比较广,通过新媒体技术的科学应用,在传统文化传承的范围方面能有效扩大,文化传播能实现网络化以及数字化的目标,传播技术的创新使得信息文化传播的速度大大提高。多样化的传播方式能有助于吸引青少年关注传统文化信息,不同年龄层的人群都能在新媒体的传播技术应用下观看相应传统文化信息内容。

1.2新媒体传承传统文化的问题

新媒体应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多样的,通过对相应传播问题的分析,这对解决实际传统文化传播的问题能提供方向[2]。如应用新媒体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碎片化传播方式的传播效果会受到影响,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是新媒体核心技术,新媒体是虚拟结构,能脱离人们实际生活独立存在,传统文化是系统化的知识内容,在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中,知识的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会影响传播的最终质量效果,对实际传播活动的顺利开展也会产生阻碍。

另外,新媒体传承传统文化的时候通过对新媒体技术科学应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文化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传统文化传播边缘化的现状也比较明显。我国作为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传统文化是珍贵的民族精髓,在传统传统文化的时候,通过新媒体的应用,如果没有和现代人们的生活以及理念相契合,这就会影响信息传播的质量效果[3]。人们当前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愈来愈少,对传统文化了解的兴趣也不浓厚,新媒体的应用传播的方式处在边缘化的发展状态,这对实现既定的传播目标有着影响。

2.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优化措施

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实施相应的优化措施是比较重要的,要注重从相应措施的落实方面加强重视:

2.1注重强化新媒体传播的意识

新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传承要能采用新型的传播方式,通过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在传播的过程中,通过将新媒体传播和传统文化相结合,在传播的效果上能良好呈现。而强化新媒体传播的意识是基础,只有在思想观念方面及时转变,才能真正为实际传播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4]。文化传承不是不改变的复制,是需要和时代发展实际需要进行继承和发扬,和时代发展的文化进行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助于继承发展下去,每个媒体人是文化传承者也是文化创造者,通过传统文化自身完善,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作用优势,才能有助于提升传统文化传播的质量效果。

2.2结合网络平台拓宽传承渠道

为能保障传统文化传承的质量,在新媒体的时代下,文化传承工作的落实,这就需要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优势,积极拓宽传统文化传承渠道,能够将新媒体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只有如此才能为实现既定的发展传承目标打下基础。大众文化以及娱乐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都可通过网络平台的方式进行传播,结合网络平台进行积极拓宽传统文化传承渠道,通过分析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承的危机,能针对性应对传承的挑战。才能多样化传播的渠道,如通过微信微博以及公众号,网络网站等方式进行传承传统文化,只有融入创新的观念理念,积极拓宽传统文化传承的渠道,才能为实际文化传承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2.3注重明确传统文化传播方向

新媒体对传统文化传承要能融入创新的观念,能准确把握正确传统文化传播方向,从而才能为实现既定的传播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人类文明史发展当中也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所以在传承传统文化的时候,利用新媒体方式进行传承,这就需要准确把握传承的方向,制定正确的传承方案[5]。新媒体技术应用为传统文化传承提供了技术支撑,把握正确传统文化传播方向以及明确传播道路是比较关键的,注重传播方式更新,能为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高效高质开展提供方便,只有从这一基础工作方面得以强化和完善,才能為实现既定的传统文化传播目标打下基础。

3.结语

总之,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承可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通过积极拓宽传统文化传播的渠道,以及明确传播的方向,这对提高传统文化传播的质量能发挥积极作用。从上文中红就传统文化传播的探究分析,提出传统文化传承的举措,这对实现既定的目标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伟.新媒体语境下地方传统文化传播策略探析[J].中国报业,2021(05):51-53.

[2]杨明璐.新媒体时代的安阳优秀传统文化[J].艺术品鉴,2021(08):154-155.

[3]林昱萱.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途径[J].传媒论坛,2021,4(05):122-123.

[4]翟荧泉.新媒体时代的文化传承研究[J].记者摇篮,2021(02):34-35.

[5]陈泉.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化传播的机遇与挑战[J].新闻前哨,2021(02):8-9.

作者:邹小维

我国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论文 篇3:

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学者调查分析报告

[摘 要]调查以了解学者对网络时代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看法,以及学者应用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现状为诉求。对北京、江苏、河北、黑龙江等省份学者,进行电话、邮件、现场访问等形式的调查,在调查基础上,形成样本,并对调查样本进行分析概括,提出结论。

[关键词]学者;网络;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学者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和重要力量,通过对北京、江苏、河北、黑龙江等四省学者进行调查,了解学者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看法,对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态度,以及借助网络推进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形成调查样本,并对样本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结论,为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参考。

一、调查目的及意义

本次调查,以了解学者对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发展的态度,以及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现状为基本诉求。学者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了解学者对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的态度,以及应用网络传播传统文化的现状,对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

二、调查过程

首先,确定调查的具体方法。为了从开放的视角了解学者对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的认识,让学者对此问题从不同角度谈谈看法,本调查采用访谈的方法,即主要通过电话访谈、邮件访问、现场访谈等方式进行。

其次,确定调查对象。本调查是对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主体状况的一个把握,从事社科领域和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教研人员应该对这一问题有所关注,我们把调查的对象限定在从事社科领域和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教研工作人员,以高校教师为主。为了扩大调查对象范围,使调查结果更客观,我们选取了四省人员。我们选取的学者,长期从事社科和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且形成了丰硕的成果,对本次调查具有一定说服力。由此,我们对北京、江苏、河北、黑龙江等省份三十位学者进行了调查。从年龄构成看,访谈者以中青年学者(35—49岁)为主,所占比重为87%,50岁以上学者所占比重为13%。从学科构成看,访谈者的具体学科涵盖哲学、历史、中文、文化学、伦理学、教育学、图书馆学和计算机网络等学科领域。这些领域是和传统文化及网络文化相关的领域。从学历职称构成看,访谈者中本科以上学历所占比重高达80%,本科学历所占比重为20%。职称全部为副高职及以上。所以,无论从年龄、专业,还是职称上看,我们的选择对象具有一定代表性,能够对我们所调查的问题进行有效和充分说明。

再次,设计调查问题。现实中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与网络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致的,我们先从学者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现状的看法切入,进而深入到对网络中传承发展传统文化问题的认识。由此,围绕学者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现状的看法、对网络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通过网络进行传统文化传播状况等方面展开,具体涉及到四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现状。2.传统文化哪些应该传承,哪些应该抛弃?3.网络对文化传播的作用以及网络能否成为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载体?4.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实践情况。

三、调查概况及分析

本次调查,通过电话访谈、邮件访问、现场访谈等方式,与北京、江苏、河北、黑龙江等四省份三十位学者[1]进行了沟通交流,最终形成调查样本二十五份。针对这些样本,我们来进行分析。

1.学者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现状的看法

学者普遍表示传统文化当前传承发展的现状不理想。在我们的访谈中,大多学者认为,当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经开始重视,但存在虚化的倾向。河北历史研究学者姜教授认为,“目前网络中的传统文化消极的、封建的东西太过。西方文化、非主流文化,甚至反社会、不客观的观点也很多,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播存在虚热。”黑龙江科技教育学者闫教授表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还远远不够,和国外差距很大。韩国、新加坡从骨子里尊重传统文化。”并进一步指出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缺位。“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更多的是认同西方文化,源于对教学体制建设的忽视。教学缺位,体制机制的缺乏,使传统文化遗失。”黑龙江文化研究学者高教授从自身研究和教育实践中感到,“目前人们对什么是传统文化精髓,并非所有人都了解。”从学者们的回答可见,学者们认为当前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状很不理想。

2.学者对传统文化哪些应该传承,哪些应该抛弃的见解

学者普遍表示要辩证看待传统文化。黑龙江闫教授提出“对传统文化精华糟粕的判断,应该辩证看待。现代我们认为的糟粕,对当时有积极作用,就是精华。对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要有重点。当然,传统文化中包含一以贯之的核心内容。但重要的是,一定要结合时代。”学者还从个人教学和研究的实际,提出传统文化哪些应该继承,哪些应该抛弃。北京文化研究学者高教授认为“传统文化的精华有很多,值得继承,比如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念;刚劲有为的人生理想;温柔敦厚的民族性格;家国一体的国家意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等等。应该抛弃的是:滑头哲学;混世观念;等级意识;专制文化。”黑龙江高教授认为,“儒家所主张的加强自我道德修养,积极入世的精神对现代人的道德修养,以及责任意识有积极作用。道家对生命本性的尊重,以及人回归自然,融于大自然之中的生命体悟,对现代人的浮躁心态,紧张节奏下的心理压力,有疏导作用。而尊卑、官本位、专制应该抛弃。”从调查可以看出,学者普遍表示要辩证对待传统文化,但对于应该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内容,不同学者从不同视角给予了不同解答。

3.学者对网络与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作用的态度

大多学者表示网络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有积极意义。江苏文化研究学者林副教授表示“文化如果是观念或思想,或是涉及关联观念或思想,那就当然可以;网络只是信息手段而已,能传播思想信息,通过文字、图片、声音等等。”河北姜教授表示网络在推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很大。并进一步指出博客效果最好。因为“网站只代表网站的或办网站个人的观点,我们只能接受。博客可以让人们进行争论,能够深化。”黑龙江闫教授认为,“网络是最好的载体。能够推荐、介绍传统文化。”指出“文化本质是追求自由,网絡是自由的最大体现。网络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最好的结合。而且深受青年人喜爱。应该创建大型的、好的网站,形成样板,让人们普遍接受。从实际看,要扩大传统文化网站的影响。总之,要有高层进行统一部署,加强系统工程建设,使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发展真正落到实处。”学者在肯定网络对传播传统文化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提到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河北姜教授指出,“目前,网络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消极的、封建的东西太多。西方文化、非主流文化,甚至反社会、不客观的观点比比可见,对高校教师和大学生造成一定影响。感到很担忧,呼吁国家管理部门加强高校教师管理,加强网上文化管理。”也有学者认为主要应该对网络加强监管,至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太认可。黑龙江某中医药大学方副院长认为“网络更多是负面,要加强监管。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关键是国家要重视,要做好引导。”从这个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少数学者认为网络文化负面影响更大,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多数学者认为网络在传播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主张应该利用网络载体传承发展传统文化。

4.学者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现状

学者普遍表示尚未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从我们的访谈中看,学者们经常使用网络,网络在其工作中不可缺少。但在通过网络传播传统文化方面,大多学者表示没有为之付出实践,北京高教授表示,“目前主要通过课堂和讲座传播传统文化,建立网络论坛还没有成熟的条件,主要是时间不允许,另外这种传播的自觉性还不够。我可能会再退休之后,设立网站或开启博客传播传统文化。”河北姜教授表示,“不会在网上发表观点。网上的东西太多,太杂。网络舆论压力也很大,如果观点不符合网友口味,会遭到网友的群攻。不愿和一些偏见者进行争论,觉得很难争论清楚。”也有学者表示进行着实践,林教授在论坛、博客中发表见解,进行传统文化传播。

四、结论

学者是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主体,中青年学者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网络新技术的高应用群体。了解学者对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现状的看法、应用网络情况,以及借助网络传承发展传统文化的现状,对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传承发展意义重大。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学者普遍表示当前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不理想,认为要辩证看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学者普遍认为网络已经成为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要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的传承与发展;3.在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传承与发展的实际之中,多数学者并未为之付出实践,极少数学者正在借助网络传播传统文化。

注释:

[1]访谈对象皆真实存在,我们隐去了访谈对象的称谓和身份信息,只表明其研究方向。

作者简介:曹学娜(1978-),女,河北曲阳人,黑龙江省委党校哲学部教师,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传统文化、网络文化及伦理学。

作者:曹学娜

上一篇:移动通信发展趋势研究论文下一篇:PBL教学法英语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