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论文

2024-05-01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论文(精选6篇)

篇1: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自古以来,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就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正如撒切尔夫人所认为的那样,中国的文化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然而这个古老、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系在传承上却遇到了巨大的挑战。

举一个最具名族代表性的文化——文字和语言。

中国是最早拥有自己文字的文明之一,也是现今世界上少有的使用象形文字的国家中的一员。汉字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最珍贵的东西,然而从近代以来,汉字的传承便几经磨难。首先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鲁迅等人曾提出要以拉丁字母式的文字来取代汉字,但最终没有成行。然后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领导人也曾设想用拉丁字母取代汉字,但几经权衡最后创造出了汉语拼音来辅助汉字的学习。随后的简化字改革中,我们的汉字被改得面目全非。到了21世纪,这个网络十分普及的时代,网络语言的泛滥又一次给汉字的传承带来巨大的打击。网络语言中充斥着各种奇怪生僻的文字符号,语法错误屡见不鲜,千奇百怪的缩写和文体以及中西方文字的混用更是遍地开花。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网络语言已经遍及我们生活里的各个角落,被大多数人尤其是青年人所接受,这样的情形无疑会对汉字和汉语的传承造成巨大的损害。国家显然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高考语文试卷中也有了不得使用网络语言的规定。

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一个民族的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的象征,同军事、经济、科技等硬实力一样,都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坚持我们自己的文化发展原则,坚持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保护和传承我们的民族优秀文化,这应该是全球化背景下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首要一步。

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其凝固而无法变迁,这样做的后果事实上是让传统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中国传统文化要坚持创新的原则,就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充分体现时代性,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创造性地发展自身。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具有鲜活的生命力,才能适应世界经济政治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才能在全球化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的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一个民族现代化的决定因素。我们应当通过国民教育,培养出一代又一代扎根于传统文化中的人,使他们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具有开放的胸襟和现代的思维方式,这样才可能将我们古老的文化带到世界面前,带来传统文化的复兴。还要培养他们拥有足够的现代意识和目光继续吸收外来文化的新成果,以繁荣自己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我们所有中国人在实际生活中去传承和发展,特别是我们青少年一代,否则,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将失去根基!根基不稳,大厦何以坚固并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中?

学生:沙婷婷

指导老师:马琼

2012.11.7

篇2: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论文

作为中国新一代的青年们,我们需要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弄清楚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怎样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这三个问题。

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炎黄文化 炎黄文化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炎黄文化可以理解为中华文化或中国传统文化;狭义的炎黄文化,可以理解为炎帝、黄帝时代的文化或炎黄时代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文化。本讲所说的炎黄文化,主要取狭义,有时也涉及广义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

从雏形期(炎黄-夏、商、周时代),到形成时期(春秋战国),再到发展期(秦汉-鸦片战争),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

传统习俗包扩一些节日以及相关的的传统。元宵看花灯吃汤圆,端午划船吃粽子,中秋赏月吃月饼等。

传统文化的总体决定传统建筑的基本形态,传统建筑也从一定的角度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形态,两者是不可分的。因而,传统的特点是具有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中国传统建筑正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最精彩、最直观的传承载体和表现形式。主要类型:宫殿、坛庙、寺观、佛塔、民居和园林建筑等。其中宫殿与园林建筑的成就最为突出。

中国传统文艺主要包括中国传统文学和中国传统艺术两部分。中国传统文学的形式主要有诗歌(唐诗、汉诗等等)词(宋词)曲(元曲)、赋一类教正式的文学形式。中国的传统艺术则是历代的中国画家,书法家,手工艺者,诗人,建筑师等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他们对中国人、社会和环境的理解所呈现给我们的,反映中国社会历史生活的一幅文化长卷。中国传统艺术的分类: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曲、园林、建筑、雕塑、工艺美术、传统美食、传统服饰等等。

中国传统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的整体思想、“一阴一阳之谓道”的辨正思想、穷变通久的变易思想等。

为什么——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核心即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华民族是素以崇尚道德著称的礼仪之邦,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这无疑是民族文化的思想根基。是我们中华民族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传承和发扬这些传统的道德文化精髓,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才能够真正实现伟大复兴。

怎么做——怎样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一、科学认识传统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近代以来,无论在学术领域还是政治层面上,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对立的、错误的极端观点:一种是把传统文化说得一团漆黑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一种是死守旧有文化传统的文化复古主义。但无论是民族文化虚无主义还是文化复古主义,在今天看来都是错误的,应予以摒弃。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有鉴别”就不是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态度,不是历史虚无主义或文化保守主义的态度;“有扬弃”是在经过分析鉴别的基础上,坚决剔除其过时落后的糟粕后,积极继承吸收其合理优秀的成分。对存在合理内核又具有旧时代要素的内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明显不符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内容,要加以扬弃。一定的文化形成于特定的社会环境,但由于文化具有滞后性,因而当社会制度和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变化时,传统文化并没有消失,反而是跨阶段地影响与制约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因此,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综合,用历史和科学的观点来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切实把握和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现代化的基本精神理念,进行有选择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发展和创新。

二、大力研究和挖掘优秀传统文化 长期以来,我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面缺乏科学规划,甚至仅仅把其归为学术研究,尤其是根据时代特征和当前任务,在清理和发掘民族传统文化的积极内涵、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适宜形式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因此,要真正提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使之发扬光大,就需要做好整理工作和开发工作。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赋予民族传统文化以时代精神和旺盛活力,离不开整合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离不开引进和培植新的文化要素和文化精神。在这方面,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肩负着创新民族文化的重大历史责任。我们弘扬中华文明,也要大力发挥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作用。通过繁荣和发展哲学、人文社会科学,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整理、开发和创新,让世界真正了解、喜欢和向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扩大中华文明在国际社会的影响。我们要虚心学习其他国家的经验和做法,加大保护民族优秀文化的力度,尤其是保护好传统优秀文化中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资源和文化遗产。

三、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融社会主义的价值特性与中华民族的文化特性于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仁爱”、“诚信”、“天下为公”等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就在于这些思想既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人们的普遍愿望及基本诉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做好对优秀传统文化深层价值理念及其现代意义的挖掘和阐释,把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价值理念的义理讲透、意义讲足、现代性讲好。另一方面要做好运用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资源阐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无论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还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思想素材。用活这些思想素材,是用中国思想智慧讲述中国价值理念的客观要求,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到当代中国人心坎上的有效路径之一。

四、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实践中 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主要在于入心入脑,要内化为我们每个人的日常言行,而不是流于形式。这要求我们从基础教育抓起,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作用,在教学、研究体系中坚守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命脉。当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有一些问题,如一些教材中的“中国味”淡化,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一些干部培训学校还没有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为必修课,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强等。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增加代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章和课程,分层次、分内容,使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化,把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二是拓展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建设,使之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重要载体,在高校开设中华传统文化类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选择;三是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学科专业和研究平台建设,为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传播及专业人才的培养搭建平台;四是在党校、行政学院等培训教学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把传统文化课作为必修课程,与提高领导干部传统文化素养和为官执政道德建设结合起来。

五、保持特色不断创新

要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篇3: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论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拟定全国风景名胜区的发展规划、政策并指导实施;负责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审查报批和监督管理;组织审核世界自然遗产的申报,会同国家文物局等有关部门审核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申报和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经达到187处,占国土面积的1%;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09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57处;有24处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城市园林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些资源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取得的成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度重视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城市园林和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认真贯彻“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统一管理、永续利用”的工作方针。在资源评价、规划管理、保护监督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了遗产地法规建设和保护规划编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严格贯彻《城乡规划法》、《风景名胜区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城市紫线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在遗产地保护方面,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强化了保护规划的编制和执行。不断加强遗产地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遗产地开发建设行为逐步得到规范。

(二)强化科技保护,遗产地保护监管步入世界先进水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分重视引入先进科技手段对遗产地实施监测。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指导下,大部分遗产地均建立了以景区卫星遥感监测、景区容量监测等尖端科技监管系统为代表的科技监管体系,实现了对遗产地土地利用、建设工程、生态环境、火警突发、自然灾害、游览秩序等保护管理工作的实时动态监测,尤其是景区卫星遥感监测系统的运用,大幅提升了保护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从而实现对遗产地规划实施情况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状况的定期与不定期监测。通过对遗产地实施大面积的景区卫星遥感监测,提高了遗产地现代化、科技化、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水平。

(三)坚持服务社会,合理利用遗产地珍贵资源。20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致力于引导各遗产地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在保护的基础上服务社会,促进遗产资源永续利用。各地以世界遗产、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镇、村)、城市园林为主要载体发展旅游事业,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一些地处偏远、贫困地区的遗产地内外的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安置了大批就业人员,带动了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此外,各遗产地非常重视遗产的科普教育功能和展示展出功能,开展了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全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进一步加强我国遗产保护的对策和措施

尽管在遗产资源保护和规范化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我国遗产保护管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为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对遗产的保护和管理,针对目前我国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一)进一步加强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地以及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保护管理规划编制工作,建立和完善重大文化自然遗产保护管理规划体系,完成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科学划定核心景区,加强核心景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工作,把核心景区划定作为强制性内容纳入总体规划,制定具体的保护措施严格实施。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建立健全重大文化自然遗产监督检查和保护管理绩效评估制度,加强对我国世界自然遗产地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保护管理状况的监督检查,优化重大文化自然遗产长效管理机制。做好《风景名胜区条例》、《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宣传贯彻工作。研究制定《风景名胜区管理技术规范》和《历史文化名镇(村)遗产资源分类与调查评价标准》等技术标准与规范,促进文化自然遗产资源的标准化管理。

篇4: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论文

中国书法之所以能名扬四海,主要是因为中国书法给人以美的享受。这种感受一方面来自艺术美,无论布局、结构、运笔都给人一种美的冲动。书法之美让你觉得自然,顺理成章,又有灵气,让你感到亲切。另一方面,透过这些名家书法,我们能够更深刻见识到人文美,享受到书法的内在美,感觉到字里行间的文学价值,作者的人品价值,书法厚重的历史价值,生活的真善美价值。接地气的书法作品让人感到亲切,欣赏千遍万遍也不厌倦。

中国书法之所以能独树一帜,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瑰宝,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结晶,其中贡献最大的莫过于中国碑帖。商周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张,重要的事件、优秀的文章,都只能通过金石雕刻流于后世,石碑又是最得心应手的途径。再者,那个时代,毛笔是人们书写最方便、最普及的工具,加上当时社会推崇书法艺术,时势造英雄。在那个时代出了那么多书法大家,给中华民族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碑帖,也就不足为奇了。正是这些碑帖成就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家,让中华书法文化不断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传承和弘扬中华书法文化,继承和超越历代书法名家,是每个书法爱好者的梦想。如何继承?如何弘扬、超越?笔者认为首先是要老老实实地临摹碑帖,通过临摹碑帖,学习书法的结构、运笔、部署。临摹碑帖是一项甘苦的过程,需要耐心、信心、恒心,只有把字帖临摹得烂熟于心,书法才能得心应手。

二是要解其意、会其神,碑帖都是有内容的,除了叙事碑帖外,大部分碑帖都是流芳千古、脍炙人口的名诗、名词、名联、名句、名篇,只有深刻领会这些碑帖名作的内涵和精髓,才能让名作的精气神跃于纸上,使书法血气方刚,有血有肉有气质。

除了解其意之外,还要解其人,见字如见人。书法有品位,主要是因为书法作者有品位。学习书法时,我们可能只想到某人的书法美,而没想到其人品更美。当然我所说的人品不仅包含人的品德,而且包含人的修养、学识、个性、才华、经验、理念。如果我们能解其人,一定更能理解其人的书法价值,更能把握他的创作初衷、人文气质,更能理解他的书法个性。

书法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有思想内涵的艺术,也就是说书法是一门有血有肉、有筋有骨、有灵气的文化艺术。要学好书法务必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我们推崇的碑帖名作,无不是出自于声名显赫的才子佳人,都有很高的文学、史学、哲学、语言、道德修养以及专业知识。有的人之所以学习书法很久依然一无建树,究其原因,是因为他只重临贴,而忽视自身修养的提高。我们应该把学习书法的过程当成加强自我修养的过程,通过修养提升自己书法的文化水平,通过临帖传承书法的艺术水平,让中华书法文化万古长青。

篇5:中国传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论文

(参考材料)

伊斯兰文化教育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承,对巩固中国伊斯兰文化及中国穆斯林的宗教信仰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中国穆斯林的壮大和延续自己的宗教信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历代的无数学者对伊斯兰文化教育的改善和发展为伊斯兰文化的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和文明有着极为重要的贡献。伊斯兰教兴起于公元七世纪,至穆罕默德奉主命传播伊斯兰教,阿拉伯地区随着伊斯兰教的兴起,经过长期的斗争,在伊斯兰教义的感召下,遂成为地跨亚、非、欧幅员辽阔的阿拉伯体系,在融合波斯等文明古国的文化遗产,使伊斯兰文化形成了中世纪新型的发达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的宗教。加之,对皈依的各民族实行阿拉伯化和伊斯兰化的各项政策,对其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受到了深刻的影响,致使宗教信仰和文化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实现了阿拉伯半岛的政治统一,创建了政教合一的穆斯林体制,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各族文化交流和文明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伊斯兰文化是在唐朝与阿拉伯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中传入中国的。当时,正是释、道、儒在中国发展的全盛时期,儒家推广中庸,反对进去,禁锢人们的思想,儒家文化在中国一直上升到统治地位,为统治阶级服务。伊斯兰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必得要打破当时的非伊斯兰思想和传统习俗而受到了方方面面的抵制,因此,当时的回族先民只能保持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伊斯兰文化只是以“祖辈传承”“口心传授”的教育方式。

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兴起时,正是唐朝在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封建社会的商品昌盛、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前所未有的辉煌鼎盛时期。因而,招来了大批穆斯林客商、使节、旅行家、匠人和士兵,他们带来了各地的物产、技术、风俗和宗教。唐朝对来华的各民族不改变其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因而,在文化交流上呈现出多样性,并为唐代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对外贸易及文化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传入中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唐朝和阿拉伯体系在当时同处于世界文明的顶端和辉煌鼎盛时期,两大文明都奉行开明的对外政策。在长达数百年间,由于文化领域及其他方面的频繁交往,在继承发展古代文明,沟通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两大文明国家的繁荣昌盛,推动整个世界文明的进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持续发展的时期。宋朝政府十分重视国际贸易,继续执行对外开放政策,由于来自阿拉伯地区的穆斯林在华居留时间的延长,出现了“土生蕃客”、“五世蕃客”,穆斯林侨民有了生长在中国的后代子孙,为了延绵固有的文化习俗,开展宗教活动而建立学校——“蕃学”教育子女。在蕃学里面,穆斯林子孙们不但学习汉文化,还学习伊斯兰的一些知识。这一时期,出现了汉文化方面颇有造诣的一些名人,使得很多中国汉人从他们身上了解到关于伊斯兰教方面的知识。伊斯兰教开始在华传播,最终形成了中国的穆斯林民族和中国的伊斯兰文化。穆斯林在宋代虽然不受歧视,宗教信仰也不受限制,但伊斯兰文化仍处于保守状态。唐宋时期的中华文明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名列于世界文明的前茅,自然科学的发达为人类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穆斯林因信仰和生活方式的相同而聚一处,保持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唐宋政府允许来中国的穆斯林与中国人通婚,定居中国,繁衍子孙,逐渐演变为“土生蕃客”,其子孙后代也就成了后来的中国穆斯林。

唐朝和宋朝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双方之间文化交流是全方位的。穆斯林中很多有识之士把伊斯兰文化和中华华夏文化融合贯通起来,形成了兼具两种文化的回族穆斯林文化。在这个时期,伊斯兰文化主要与侨民文化的形式存在中国。穆斯林们只能保持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文化传统,伊斯兰文化仍然只能在穆斯林内部“祖辈传承”或者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口传心授”教育。中华文明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通过长期的交往,构建了影响很大的“丝绸之路”,为人类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当时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和海上的“香料之路”的繁盛,使各国使节、阿拉伯商人不断往来,促进了两国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在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到了元代,由于蒙古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的西征,建立了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庞大帝国。许多阿拉伯、波斯和中亚各族穆斯林被迫组成“西域亲军”、“探马赤军”,参加了在中国的征战。战后,这些人被屯聚在全国各地,并与当地汉民通婚,繁衍子孙。穆斯林们由于对元朝建国有功,统治者为了维护蒙元帝国政治的稳定和民族特权,从法律上确认了伊斯兰穆斯林的政治身份,执行各教并存、信仰自由的政策,穆斯林可以自由居住,并具有元朝臣民的身份。从根本上保证了伊斯兰教及穆斯林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上的完整性,这种宽容的政策,在客观上为伊斯兰教文化的广泛传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统治者对具有优良文化和高超技艺的穆斯林非常重用,给予穆斯林较高的地位,民族等级划分为第二等。由于穆斯林已由“蕃客”变为“回回”,成为中国人的一部分。随着人数的增长,政治、经济地位也得到了空前提高。因此,穆斯林在元代政治舞台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很多机构都拥有用阿拉伯文或波斯文处理公文、翻译文书、管理财务的穆斯林专职人员。元朝建国后,还先后在中央设置西域的“回回国子学”等众多文化教育部门,征用大量穆斯林任职,传授西域的语言文化知识为国家培养专门人才。穆斯林们所到之处都建立清真寺进行宗教活动,传承穆斯林文化教育,保存和发展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另一方面,也积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接受儒学文化教育。当时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比较迅速,并逐渐形成了“回回遍天下”的局面。

“回回国子学”主要以汉文化和穆斯林文化教育为主,培养对象大多是有志于学习汉文的穆斯林子弟,促使他们接受儒家思想教育。由此,产生了一大批穆斯林进士、举人。大量穆斯林儒士的涌现,对传播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客观上推动了穆斯林汉文化和伊斯兰文化教育的发展和各民族间文化教育的交流。当时,还出现了许多致力于教育事业的穆斯林政治家。塞典赤?赡思丁就是其中之一,在他任云南平章政教时,创建了云南地区第一所学校,使云南各族子女接受教育。大理等地也先后兴办了学校,使云南一时文风大兴。元末明初,由于穆斯林与汉族通婚。使汉族皈信伊斯兰教,穆斯林人口日益增多,统治者对穆斯林的政策比较优惠,政治地位得到提高。当时,穆斯林在社会上所说的语言是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可以在各自的家中口头教授子女,在各地设“回子房”作为宗教教育和宗教活动的中心,在里面教授阿拉伯语语音、波斯语、教义、教法、诵读《古兰经》及生活中应用的语言——波斯语和阿拉伯语,也为统治者培养一些国家公务人员。

明朝时期,穆斯林们经过几个世纪的迁徙,人口不断繁衍,穆斯林在中国与其他民族在各方面相互融合,已经形成了一个民族。随着回回民族的形成,汉语成为这个民族的共同语言,日常生活中也用汉语来交流。加之,朱元璋对回回民族采取压制和民族同化的政策,禁止穆斯林说外语,要求穿汉服,改汉姓,原来穆斯林使用阿拉伯语、波斯语等,不仅不在通用,甚至逐渐被遗忘。随着穆斯林政治和经济权利的丧失,出现了精通伊斯兰文化和汉文化的大批学者,他们使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妥协,对伊斯兰文化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明朝中叶以后,统治者采取闭关政策,致使交通闭塞,中国与伊斯兰教世界的联系被迫中断,中国伊斯兰教宗教职业者后继乏人现象日益突出,人们只学习中国传统的汉文化,对学习《古兰经》和伊斯兰教经典的人极少。在新的历史时期,广大穆斯林迫切要了解古兰经和伊斯兰教义。因此,原先“父传子授”及其他形式的教育已不能使新一代继续保持自己宗教信仰和伊斯兰文化的发展,在各种外因的作用和压力下,出现了伊斯兰经典很缺乏,学习的人更少的危机。为了使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继续传播并发扬广大,造就健全的师资,启发穆斯林知识,阐扬伊斯兰文化,使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在穆斯林人口逐步增多,经济得到了稳步发展的基础上,促使穆斯林培养宗教接班人有了稳固的经济基础,开创中国伊斯兰文化的经堂教育培养宗教人才的接班人便成为伊斯兰教界的首要问题。由此,明末清初一种具有中国穆斯林民族特色的“经堂教育”在中国西北遂应运而生。

经堂教育的创办者是胡登州,他在阿拉伯、土耳其等国游学回来后,看到国内“经文匮乏,学人寥落”的现状,立志以提高国内穆斯林的宗教知识,弘扬伊斯兰教,创办了“经堂教育”。

经堂教育人才之盛,宛如列星,培养一代又一代博古通今,儒、释、道、伊四教兼通的经师。胡登洲的弟子和在传弟子们将经堂教育制度加以发展完善,到了清朝再传子弟们活跃于全国各地,并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点的不同学派;其中最具特点的学派是:以陕西为中心的“陕西派”;山东省济宁的“山东派”;此外,还有“云南派”等。最具代表的经师有:经堂教育的胡登洲,还有常志美、马联元、马复初、刘智、马注等人,他们翻译了大量的典籍和经堂教材。以马复初、马联元为代表的云南学派,留学而归,培养了很多伊斯兰教真才实学的接班人,著书译作,翻译题材广泛,并作《古兰经》的汉译。汉译《宝命真经直解》是马复初所译的中国第一部《古兰经》。

经堂教育所产生的各种学派,单指教学而论,各派的主要区别是教学上的方法和侧重点的不同,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和教义都是一样,各学派都是学习阿拉伯文、波斯文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及古籍经典。经堂教育的产生和广泛传播与当时穆斯林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并为穆斯林培养了大量伊斯兰人才,弘扬了伊斯兰教,为广泛传播伊斯兰教,维系民族信仰,巩固伊斯兰教在穆斯林中的地位,提高穆斯林大众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等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堂教育制度现今仍为全国各地清真寺学校所沿用。中国伊斯兰文化的经堂教育公元七世纪以来,随着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在历代私塾教育的基础上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断改良中逐步发展起来,对培养伊斯兰教的接班人和促进伊斯兰文化教育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堂教育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经过千百年风风雨雨的改革,并逐步完善,在汉文化——孔、孟、佛、道教占统治地位的中国进行伊斯兰文化教育继续传播和发展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培养了品学兼优的很多学者,捍卫穆斯林在中国的生存与发展,为稳定和巩固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伊斯兰文化在唐宋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口传心受”的教育为主,到了明朝则发展成为以清真寺为中心的“经堂教育”的形式,说明了中国伊斯兰教的学者们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而逐步改善伊斯兰教的文化教育,其卓越的成就和宝贵的文化教育经验至今仍然对伊斯兰文化教育的方针和发展有极大的影响。但是,传统的经堂教育仍然沿袭古老的教学方法,多数地区不学汉语,没有掌握获得知识的语言工具,由于汉语水平所限,只能借用阿、波及汉语中大量的词汇混合而成的经堂语,将这些词汇融合运用于教学中,形成伊斯兰文化教育中特色的经堂语。“经堂语”用于口译和讲解经典,“经堂语”译出来的混合语言不是普通汉语。但是,这种经堂用语直到现在,不单运用于教学,而在穆斯林中仍然广泛流行。在实际生活中,穆斯林主要是用汉语交流,而又掺杂了一些阿拉伯语、波斯语的词汇,成为独具特色的回民使用的语言。

到了清朝,统治者对穆斯林的迫害极端残暴,采取先鄙视和利用,后残酷镇压,无情打击的手段。清政府曾在穆斯林聚居区设书院,灌输儒家思想,培养“顺民”,并尊崇儒、佛、道三教,而排斥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加强对穆斯林的控制,采取拉拢上层人物,推行乡约制,为清政府的统治工具来束缚穆斯林,清朝官员对伊斯兰教非常仇视:从中挑起民族纷争,教派矛盾,把穆斯林视为“奸民”。并规定穆斯林犯罪时“杀一汉人,十回抵命;杀十回民,一汉抵命”的政策。从史上来看,伊斯兰文化要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必然要遭到摧残;唐宋时期,以侨民留居中国,人口少,伊斯兰文化允许穆斯林内部祖辈传承。在元朝,穆斯林为元朝立下了功劳,也给予一定的自由空间。到了清代,随着穆斯林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就引起了统治者的警惕。加之,外来的伊斯兰文化在中国存在和发展,不利于统治者的专制,便采取种种措施来打击,寻找各种借口来进行迫害。由于清王朝对回民起义的残酷镇压,经堂教育亦遭到严重摧残,几乎荡然无存,穆斯林们只能保族、保教和伊斯兰文化。明清时期,实行儒、佛、道三教并重的政策,随着穆斯林社会经济和人口的发展,统治者对伊斯兰教文化加以排斥,并强迫穆斯林读儒家经典而出现了伊斯兰著作缺乏,学者极少,教义无能阐扬的局面。在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的年代里,面对清政府的压制和对伊斯兰文化的排斥以及穆斯林丧失宗教文化传统的情况下,经堂教育通过伊斯兰的教义学及有关学科的系统教授,使伊斯兰文化得以在穆斯林中代代相传,没有经堂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很多学者把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的伊斯兰教义译为汉语进行宣扬,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在中国的存在和发展是不堪设想的。

伊斯兰教在中国唐代发展到明代,并没有教派之分,但是从清代开始,随着伊斯兰世界苏非派的传入,在中国出现了四个中国化的苏非派别,在这四大苏非学派之下又产生了40多个分支门宦,改变了老派“格底目”一统天下的局面。到清末,果园哈智马万福从麦加朝觐回来后,联合当时河州十大阿訇,主张“遵经革俗”,坚持拜主独一,反对崇拜教主,反对人与真主之间设立中介,号召教亲们清除渗入伊斯兰教里的非伊斯兰成份,由于他引用《古兰经》中的“众穆民皆兄弟„的经文,人们就称该派为“伊赫瓦尼”派。虽然有派别之分,伊斯兰文化各派的教学方法也没有改变。

经堂教育在明、清及民国初年,是穆斯林的主要教育形式,但由于经堂教育毕竟是在明清统治者“汉化”、“儒化”政策的压力下,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的情况下,由穆斯林群众自发地办起来的一种民间教育形式,主要培养宗教职业者,不学本国语言----汉语和其他文化科学知识,重宗教知识,轻社会知识,不考虑应用语言工具和社会效益。因此,传统的经堂教育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不断改良的过程中发展。从历史发展的规律看,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包括教育在内的一切上层建筑也相应地要变革。旧的经堂教育的现状已不适应现代社会条件,也不适应穆斯林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因此,中国传统旧的经堂教育改良为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新型的经堂教育”是不可避免的历史现象。

中国传统旧的经堂教育改良为阿拉伯语和汉语并授的新式经堂教育的先驱者是童琮,他创办了中国穆斯林历史上第一所新式学校“穆源学堂”。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是王浩然,他曾把“旧式经堂教育”改革为“新式学校教育”。

明末清初,由于社会汉族官僚士大夫阶层对伊斯兰教不了解,普遍存在着一种对伊斯兰教的误解和歧视。于是在汉文化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的穆斯林知识分子,目睹伊斯兰教的教义不被中国汉民族了解,发现其他外来的佛教、基督教用汉文进行广泛宣传,效果极佳。于是,他们就掀起了“以儒诠经”、“汉文译著”为内容的回族文化运动。把伊斯兰教义翻译成汉文,对汉族宣扬伊斯兰教义,从而使更多的人理解伊斯兰教,史称“汉文译著活动”。汉文译著运动的参加者多是胡登洲的再传弟子培养出来的“长攻儒学”,“精通伊、儒学问,会同伊、儒、佛、道,阿拉伯文和汉文造诣很高的一些学者。他们用儒家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广泛宣传伊斯兰教。这次汉文译著活动,仅仅为了挽救宗教,通过汉文来学习伊斯兰教教义,之后,出现了很多汉文译著的典籍。这次运动推动了伊斯兰教的广泛宣扬,为传播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使中国穆斯林的文化教育得以继续深入和发展,在伊斯兰文化史上写上了新的一页。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及“民族平等”的主张。从法律上承认伊斯兰教的存在,规定信仰自由。为伊斯兰教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中华民国建立后,因长期的军阀混战,民主、和平的时代并没有实现,由于穆斯林经过清政府的摧残,造成经济平困,文化落后的局面,只有在清真寺里进行宗教功修,培养宗教接班人,不关注社会时事。也不学习汉文化,最终陷入了落后的状况,从而导致了没有汉文化就不能向外宣扬伊斯兰教的恶果,因而,穆斯林中的先进分子提出改良旧经堂教育,主张唤醒民众,“教育救国”、“科学救国”,实行中文和阿拉伯文并授的新式教育,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发展伊斯兰文化,创办报刊等为主要内容的民族觉醒运动,史称“新文化运动”。从此,在文化上沉寂多年的中国穆斯林打开了过去封闭保守的传统,掀起了文化复兴的高潮,为伊斯兰文化的发展和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穆斯林新文化运动的核心是以发扬伊斯兰文化,巩固穆斯林之信仰为根本,主张以“教育为兴”之路,以“宗教为救族”之本,倡导新型的伊斯兰文化教育。尤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一批新式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这些学校除讲授伊斯兰典籍外,同时兼授阿拉伯语、汉语、数学及其他常识,造就了一批中文和阿拉伯文兼通的学者。这些学者不但具有丰富的宗教常识,而且还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不但具有扎实的阿拉伯语基础,而且还有较深厚的汉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根底,他们中的不少人后来成为学问渊博,能著书立说的学者,并在各个领域里创办了各种刊物,开展学术研究,短短的几十年就把伊斯兰文化在中国推向了新的高潮。为伊斯兰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多少年来,伊斯兰文化教育已成为穆斯林们振兴民族,挖掘伊斯兰文化遗产,服务于祖国和促进社会文明的传统行为。现在的伊斯兰文化教育仍然可视为穆斯林办学传统的延续。为了促进伊斯兰文化教育的全面发展,穆斯林中一些有识之士在全国范围内创办了100多个穆斯林社团,其中最主要的是“教育团体”、“学术团体”、“救国团体”。这些团体发起最早的是童琮创立的“东亚穆民教育总会”;影响最大的是白崇禧任总理事长的“中国回民救国协会”;活动时间最长的是蔡大愚等创设的“兰州回教劝学所”。同时还利用出版,结社之自由,创立了“学术团体”,进行学术研究。哈德成首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回教学会”,此后,全国各地纷纷设立团体,积极开展伊斯兰学术研究活动,发行学术刊物,为繁荣伊斯兰文化、振兴穆斯林文化教育,提高穆斯林的文化素质,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当时,中国的时局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穆斯林中的一些有知识分子,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紧跟时代步伐,关注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纷纷组织“救国团体”,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并开展了伊斯兰历史和《古兰经》翻译等一系列学术研究活动。掀起了一个波澜壮阔的文化复兴运动,推动爱国救亡运动的发展。其中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回民族救国协会”影响最大。当时,白崇禧主持成立了“中国回民族救国协会”,并先后在全国20多个省建立分会,宣传抗日、组织抗日活动,穆斯林学者达浦生自觉的开展国民外交,组织访问团,先后访问各伊斯兰教国家,揭露日本侵华罪行的阴谋,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舆论支持和物质上的援助。

我国的经堂教育,自胡登洲创立至今,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又通过王浩然改良为阿拉伯语和汉语并授的新的经堂教育。清末民国初期,穆斯林们又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文化复兴运动,为中国伊斯兰文化的生存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很显然,在各个历史时期,伊斯兰教界上的老师和宗教职业人员都是一些可以讲解经典,著书立说的学者。而我们现在有关方面的人员,大多数无能讲解经典,只能对照前人翻译的中文来进行讲解,停留在前人的荣誉和成果上不思前进。历代学者对伊斯兰文化教育改革的质量都是步步提高,而我们在新的时代——面临科技、信息、经济大暴炸的年代里,在讲解经典,尤其是讲解古兰经方面的质量反而步步下降。

篇6: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作文

过年的前几个晚上,只见奶奶手里拿着堆红线,红线在她的双手之间左穿右插,不会儿,个精美的图案就出来了。

我好奇地问奶奶:“这是什么呀?”奶奶微笑着说:“这是中国结。”我在心里默默地想:“难道这就是在欢庆的舞台上,在新婚的裙边,在商场的橱窗里,在老百姓的客厅中,甚至在孩子们的胸前都可以看到的中国结?”妈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于是她向我解释道:“中国结是我们特有的民间手编结艺术,它具有独特的东方神韵和丰富多彩的变化:有红的,有蓝的,有黄的,还 有绿的;形状有三角的,有方的,有棱的,还 有圆的。还 有各种各样的动物花样:牛、虎、鱼、龙、马、猪……更有各种各样的含义:“牛”表示牛气冲天;“虎”表示虎虎生威;“鱼”表示年年有余;“龙”表示龙腾虎跃它是传统文化的象征。它的鲜红、美丽、典雅的图案和赋予丝绸质感的造型,以及特有的风韵,活跃在人们的视野里,装点着春天的喜悦。”

妈妈不愧是当年的高材生,单歌中国结就能生出这般学问来,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奶奶,可以给我看看吗?”我问。奶奶满脸笑容地把中国结递到我的手上。我仔细地观察手中的中国结,红绳简单有序地交织在起,没有打结,却又互相依偎,不松不紧,多么神奇!多么可爱!于是我的脑海里产生了个大问号:“为什么不叫中国花,而叫中国结?‘结’字又有什么含义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又请教妈妈。妈妈回答道:“因为‘结’字是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情感的字眼,无论是结合、结婚、团结、结果,还 是永结同心,‘结’给人都是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

听完妈妈的解释后,我顿时对中国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看奶奶熟能生巧地编着中国结,听妈妈讲中国结的故事,我真觉得自己做为名中华儿女,点儿也不懂中华文化,多么不应该呀!

上一篇:立功竞赛活动总结下一篇:小学生易懂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