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论文范文

2022-05-11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文化传承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在阐述地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六盘水市为例,从提升地方民众的传承保护意识、构建合理的保护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策略,旨在为地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第一篇:文化传承论文范文

增强青少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推动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

【摘要】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对传统文化是否具有认同感、归属感将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推动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基于学校的导向作用,增强青少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青少年;传统文化;使命感;校园传承

文化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是前人智慧的结晶,其展现出的族群趋同性,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源泉。青少年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对传统文化是否具有认同感、归属感,进而将此内化为自身对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将直接决定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否顺利传承下去。使命感是人内在的永恒的核心动力,是一个人对自己的使命的认识,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了解自己的社会角色及其所承担的社会任务后所产生的自觉行动。因此,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增强青少年文化传承的使命感显得尤为重要。

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欧美文化依托西方强势经济进入我国,正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形态等多方面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形成冲击,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追求时尚的目的,盲目崇拜外来文化,带着批判的眼光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这种民族文化认同感的流失,将势必导致文化传承使命感的缺失。

每个人对自己使命的认识越早他的使命感就会越强烈。学校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也是培育和践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地和摇篮,对青少年时期兴趣和素质的养成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基于学校的导向作用,增强青少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

一、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面临的困境

为了了解目前传统文化校园传承的现状,我们对不同级别、种类的学校进行了走访,通过大量的走访和座谈,我们了解到目前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还面临许多困境:

(一)外来文化的冲击

随着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外来文化已经逐渐威胁到我们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外来文化影响,青少年更偏爱西方的万圣节、圣诞节、感恩节,我们的传统节日却逐渐沦为短假小游的契机,喜欢看好莱坞大片却对中国传统的戏曲缺乏兴趣,能背出莎士比亚的名句却对《四书》《五经》等传统经典知之甚少。

(二)价值标准的转变

市场经济大潮的影响下,各种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渗入校园。学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过度关注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过分强调技能化、实用性,忽略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学生和家长只把经济利益作为衡量传统文化、传统艺术有无价值的标准,对中国文化独特的民族性缺乏认识。

(三)缺乏有效的传承途径

大多数学校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主要以学校层面组织学生活动为主,学生的自主性差,参与度不高,课堂教学方面缺乏相关的课程支撑,原有课程的融入度不高,初高中主要以课外阅读为主,个别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的高校也存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問题。

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探索

(一)依托基层团组织活动分段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共青团是青少年的群众组织,一向以教育、引领、服务青少年为己任,在培养青少年文化传承使命感方面更是责无旁贷。基层团组织是青少年校园活动的主要组织者,是共青团工作和活动开展的一线单位,它凭借自身对广大青少年最广泛、最直接的影响,在传播传统文化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要推动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基于学校的导向作用增强青少年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团组织对青少年的教育和思想引领作用,根据不同年龄青少年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分段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初中生还处在知识的积累阶段,主要以了解为主,熟悉一些传统文化节日、掌握一些基本的传统礼仪。可以结合传统节日进行一些主题活动,比如元宵节的灯谜大会、端午节的包粽子比赛等,可以将传统礼仪融入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评选“文明礼仪之星”。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可以把重点放在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上,比如进行一些传统文化辩论赛、知识竞赛、经典诵读比赛,发挥地域文化优势组织一些体验日、修学游等;大学生心智已相对成熟,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可以将重点转移到文化认同感的培养上,比如,结合传统文化设立一些社团、依托社团开展一些专题活动、为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提供交流分享的空间、举办一些传统文化学术沙龙、进行一些传统文化相关的社会实践等,还可以借助新媒体鼓励大学生自己收集传统文化素材进行创作,举办微视频大赛、传统文化手工作品展览,发起微博、微信投票,甚至可以让学生直播自己家乡的文化风俗。

(二)利用现代教学模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课堂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要基于学校的导向作用增强青少年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归根到底还是要将传统文化教育落脚到课堂上。这需要从学校和教师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学校要转变理念,改变单纯以就业为导向的知识、技能育人,充分认识到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并善于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资源切实做好文化育人工作。系统地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推动传统文化与已有课程深度融合,同时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以保证文化育人工作落到实处。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一个不断影响、渗透的过程,需要长期的、阶段性的培育和养成,只有将其纳入人才培养计划,才能从根本上明确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的定位,从实质上推动传统文化进课堂。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探索传统文化融入现有课程的有效途径,寻找教学设计的突破口。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方法,课上的当面交流与课下的网络交流交替进行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教师教学方式从讲授到指导的转变,采用现场实地教学、邀请文化名家做讲座、观摩非遗文化技艺等方式让学生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提高学习积极性。

(三)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改变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环境

文化传承与普通的学习不同,它是知识和技能的习得,更是思维方式和习惯的养成,是特定文化精神的内化过程。因此,要推动传统文化的校园传承,不仅要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内容,更要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打造校园文化氛围。

文化生态学将文化定义为基于特定生态环境之上的适应机制,二者是共生的关系,脱离环境,文化也将失去生命力,成为一种只可认识不能融入的僵死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素来强调天人合一,推崇情理精神和伦理本位,这三方面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特定生态环境就是农业技术不能掌控的自然环境,以血缘亲族为基础的社会环境和以情理精神为基本原则的规范环境。但随着现代学校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理性主义管理原则代替了传统的情理精神,为了方便管理,要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都必须整齐划一、规范化、制度化。这就导致现代学校中缺少与传统文化相兼容的生态环境,学生在学校中或许能够了解传统文化知识,却并未真正将这种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因此,我们必须从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三方面生态环境着手改善其校园传承环境:自然环境方面,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校园内多些自然风光,减少人为的设计和控制,建筑風格力求与周围的环境一致,可增加一些户外体验课程,多为学生创造一些亲近自然的机会;社会环境方面,通过集体与个别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师生间的多渠道情感交流,围绕“课堂文明”“寝室文明”“就餐文明”“网络文明”“举止文明”等方面开展系列活动,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规范环境方面,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学生多些人文关怀,以促进个体的内省、自律为目标,推动管理制度的人性化改革。

参考文献:

[1]孙春燕.青少年应做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先锋[J].时代经贸,2014(6):199.

[2]张丽萍,雷彦巧,李庆波.从民间传承到校园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路径的新探索[J].河北企业,2016(12):118-119.

[3]张培运.济宁优秀传统文化普及策略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15(5):115-118.

[4]闫晓玲.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与人中的传承机制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11):74-75.

作者简介:王珊(1981-),女,研究生,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传统文化、教育教学。

作者:王珊

第二篇:文化传承背景下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摘要:在阐述地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六盘水市为例,从提升地方民众的传承保护意识、构建合理的保护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对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策略,旨在为地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化传承;民族文化;六盘水

DOI:10.13897/j.cnki.hbkjty.2019.0064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加速,我国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礼仪、民间工艺技术、节庆娱乐等民族性和多样性的文化受到强烈冲击和挑战,如何在现代文化交流与融合中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在吸纳外来文化精华的同时,强化民族文化的精神价值,提升民族文化向外辐射的能力和抵御不良文化的能力,保护民族特色和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等话题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2016年12月13日,《中国民族发展蓝皮书》提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主动性应受到重视,促进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开发有机衔接。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书记提到的“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总书记关于民族文化的系列论述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文化指明了方向。 六盘水虽然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但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传统民族文化绚丽多彩,各类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正逐渐得以开发利用,形成独具特色的六盘水民族旅游文化氛围。但是民族文化在开发的同时,也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免顾此失彼。所以,对六盘水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传承和创新有着重要意义。

1 六盘水市地方少数民族文化概述

六盘水市位于云贵高原东部一、二级台地斜坡上,地处长江上游和珠江上游的分水岭,是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一座多民族聚居的能源材料工业城市[1-2]。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所辖区域内共计44个少数民族,有彝族、苗族、布依族、白族、回族、仡佬族和水族等7个世居少数民族,孕育了多彩绚烂的民族民间文化。如六枝特区的梭戛苗族蜡染技艺、盘州的布依盘歌和彝族山歌、水城县南开乡的苗族芦笙技巧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众多民族文化中,尤以彝族火把阶段性研究成果。节、六枝折溪彝族傩戏、苗族的采花洞、苗族(小花苗)的跳花节和长角苗更具盛名。六盘水的民族文化资源大致分为民族风俗、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三个方面:(1)民族风俗。六盘水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世居在这块土地上的苗、布依、彝、回族等少数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六枝梭戛苗族民族风情创造了跳花坡活动、四印苗风情和歪梳苗等活动。(2)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整个民族文化的源泉,是整个民族文化的基础,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是一个民族的家底。六盘水的民俗文化主要有水城民间灯会、民间龙舞、民间舞狮,六枝折溪傩戏、盘州采花洞等都在小城的历史岁月中发出过耀眼的光彩。 (3)民间艺术。六盘水各少数民族艺术代代相传,不断丰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特色,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类别:一是民间舞蹈,大多为生活舞蹈,通常包括习俗舞蹈、祭祀舞蹈、社交舞蹈、自娱舞蹈、体育舞蹈等。二是民间音乐,市境内的民族民间歌谣曲调抒情优美,感情朴实。有热情真挚、含蓄细腻的山歌情歌、曲调平缓的古歌叙事歌、调式复杂,内容极广的酒歌,彝族音乐中最具特色,最具风格,最有代表性的彝族盘歌。三是民间戏曲。六盘水境内流传的民间戏剧、曲艺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地方长期流传的特有形式,如六枝特区境内的地戏,水城县、盘县境内的傩戏(端公戏),布依戏、水城县彝族中盛行的盘歌说唱表演以及全市范围内均有流传的花灯等。另一类是外地传入的剧目曲种,如传入较早的花灯、文琴坐唱、唱道情、打道筒等,在六盘水已有较长的历史。

六盘水作为新兴工业城市,虽然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但在当前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转型期,也面临着两大难题:一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求导致民族文化的忽视,人们更注重对实际经济利益的需求,对那些很难产生经济价值的民族文化资源和民间技艺不予重视,如在民族文化傳承中,很少有年轻人愿意继承老一辈的传统技艺和文化理念;二是城乡二元经济的发展对民族文化的冲击。城乡发展规划对少数民族村落的冲击,导致民族文化资源的流失和民族生态环境的破坏。但是,民族文化作为国家基础性也是灵魂性的文化,对国家经济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具有关键性作用,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资源的保护也是当前发展民族文化大繁荣的两翼,而民族文化资源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没有文化资源的支撑,文化产业就像无源之水,其发展兴旺也无从谈起。所以,对地方民族文化资源的传承与保护是文化产业得以兴旺繁荣的重要保障。

2 六盘水市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的现实困境

2.1 民族文化影响力和受重视程度均较低

通过网络和走访调研发现,在六盘水地方民族文化的保护工作中,存在地方民族文化影响力和受重视程度均不高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方民族文化受外来文化影响,自身文化影响力较低。在调研过程中问及人们对传统文化忽视的原因,有部分被调查者认为由于国外文化传播,对中国传统文化冲击,导致一些涉世未深部分年轻人崇洋媚外,对于我国自身的优秀传统文化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致使传统的民族文化难以根植年轻人内心,传统文化影响力减弱。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各方重视程度和协同参与度不高。以六盘水为例,六盘水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绝大部分都是由市、县、区文广局承担。本文以六盘水师范学院、六盘水S中学、六盘水市SY小学作为大学、中学、小学的调研样本,这三所学校在当地大、中、小学中具有一定代表性,但是发现这三所学校在近三年开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较少,六盘水师范学院开展活动较多,但是力度不够。就整体而言,六盘水的教育系统对地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视程度不高,六盘水师范学院作为地方高校,在文化传承方面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但是力度相对较弱,影响力不足,还需要加强。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社会的希望,地方传统文化的继承要从娃娃抓起,中学生和大学生是参与保护、传承、创新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力军,地方教育系统应重视对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意识教育。

2.2 地方传统文化保护队伍专业知识不强

目前,六盘水正逐步搭建各级各类的文化传习所,加强传承人的培训工作,2016年六盘水师范学院作为六盘水首家高校入选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基地,开展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培训工作。但是培训范围相对较窄,培训师资相对欠缺,有关部门传统文化保护的专业知识不够、工作措施、参与度不高,专业人员严重不足,而传统文化保护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基层文物专业技术人员较少,且缺乏系统的文物知识培训,无法满足传统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

2.3 投入经费较少

传统文化保护经费相对缺乏,例如,每年安排的民族文物保护经费实在有限,难以满足辖区内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和修缮需要,可移动文物征集、保护经费更少。一方面是经费渠道不畅通,基层机构对政策了解不够,在上级财政资金的争取上表现不主动,对文物管理和保护所需的基础性投入较少;另一方面,本级财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资金支持不足,在文博事业方面的投入力度较小,导致地方性、区域性的传统文献资源和文物保护不能有效开展。

2.4 地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不足

从六盘水对地方传统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及创新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从民族文化保护的现状看,将民族文化转化为文献资源及信息资源数据库保存的力度不够。在信息时代,在地方传统文化资源建设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应重视数字资源的建设,将地方的优秀文化资源通过互联网与外界接轨,实现共享文化资源。(2)从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看,传承活动开展的频次较低。虽然会进行多种方式的教育、宣传、传播,但是开展次数较少,因此也不能很好地起到传承作用。虽然目前也在各方面努力宣传推广地方传统文化,但力度上还需加强,还需给予更多的关注,让地方文化的宣传工作长久、持续开展;(3)从民族文化创新的路径看,主要还停留在保护和传承的层面,创新的路径和方式较少。文化的传承就是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在文化创新与传承中,缺少更科学、合理的研究方式,对地方传统文化研究不够深入、系统,不能很好地从已有的文化中提炼精华,总结经验,创新传承方式。

3 六盘水市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创新的对策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非常宝贵的财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实质上是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保护和提升,从“文化传承视角”来看,更强调文化在地方发展中的核心地位。重视文化自身及其载体,是文化得以传承的基础[3],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保存与继承、传播与交流、选择与批判、发展与创新文化功能的需要。因此,结合网络调研和实地调研存在的问题,应从内部(即民众自身)和外部(社会各界的支持)两方面加强六盘水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创新。

3.1 提高民众理论认识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3.1.1 提高理论认识,增强民众文化自信

首先,文化认知是文化自信发生的前提,地方文化遗产是文化自信发生的历史根基。地方文化遗产越丰富,文化底蕴越深厚,地方民众发扬地方传统文化的自信越充分。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处理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关系,尤其是地方传统文化的当代文化意义阐释,不能一味的拔高,为地方一时的经济利益贴标签,也不能孤芳自赏的脱离实际需要的“纯学术”研究。既能使人民回归传统文化,又促进地方文化“走出去”,建立地方文化研究的开放格局。了解传统,认识现实,把握未来,体现地方传统文化的引领和助推作用。其次,文化交流是增进文化自信的条件。文化交流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力量。文化交流既有“走出去”,也有“请进来”。“走出去”是为了让其他省市了解当地的地方文化、认同地方文化,扩大地方文化的影响;“请进来”是为了让外域文化与地方文化相互交融。通过共处、交融加深对地方文化的理解,才更有利于扩大地方文化影响力,而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文化交流,也是文化自信生成的條件。比如,地方高校可以主办本土文化的学术研讨会,向地方传统文化建设先进地区和单位学习,举办各种地方传统文化为主的演出、展览等,促进本土传统文化与外域文化的交流。

3.1.2 多管齐下,加强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文化认同需要建立在一定的心理基础之上,这个基础既可以是人们以开放的胸怀主动参与文化的交流融合,接受更高层次的文化,也可以是人们在文化激荡与冲突的过程中改变自身文化心理结构,消除文化差距,建立新的文化认同。推进民众对六盘水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化解矛盾,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确立传统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对各民族的精神引领作用,正所谓“参天地而赞化育,明明德于天下”。

3.1.3 多元并进,提高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意识

对于民众的文化传承创新意识,可以从两个方面来提高:一是以民族节日为载体传承民族文化。传统节庆活动的举行,产生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磁场。在这个磁场里,文化的能量得以释放,少数民族的文化因子运动加速,“文化势能”得以产生。这种文化势能的存在使得文化以一种比平时强烈的方式集中地进行着文化的传递,展现了少数民族最核心的文化内涵。节日文化亦是如此,它们共同维持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也有自己的民族信仰,在节日礼仪中传承着民族精神。无论是对亲情、友情、爱情的文化渲染,还是对晚生后辈言行品德的熏陶,传统节日都有所涉及。二是通过多元教育传承民族文化。教育是文化的直接传承方式之一,通过教育,文化得以存在、传播、传承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甚至可以说没有合格的教育,就没有文化的传承。教育是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两个重要的媒介。

3.2 协同创新,构建有序的运行机制

3.2.1 利用新媒体平台强化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從“互联网+”的角度来制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方案,注重互联网与民族文化的深度融合,使得少数民族文化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4]。具体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与有关部门合作,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对六盘水少数民族文化的宣传与引导,使六盘水少数民族文化朝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公众与媒体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与重视能激发少数民族自身的文化自信,明白本族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地位、作用及意义,从而产生文化自觉行为。二是利用新媒体平台加强对地方少数民族节日的宣传与报道。现在是互联网信息时代,媒体宣传可以将盛大的少数民族节日活动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例如,布依族传统的节日“三月三”具有感恩文化和枫香文化的内容,家家户户都准备好五色花米饭,并通过“扫墓挂青”的方式来感恩自然、祖先和社会,体现民族团结友爱的精神。同时它也有着美好的传说,并且被世世代代的布依族人民赋予更丰富的内涵。这样一个传统节日是深入挖掘民族文化,将民族文化、民俗表演展现给世人的一个机会。在当前贵州大旅游的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媒体,对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大力宣传,展示节日的喜庆,展示各少数民族的风采,做到“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同时将旅游目的地推荐给广大游客,既可以突出本民族的文化形象和民族标识,促使民族认同和社会价值再造,又可以凝聚本民族的向心力和发挥他们的影响力,增强少数民族的文化自豪感和荣誉感,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创新工作机制。

3.2.2 制定长远发展计划,建立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机制

建立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首先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积极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形成发展融入环境保护的机制。在机构设置上,可以成立专门负责机构,确定具体责任人,建立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图文信息库,加强数字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同时应该注重现代化与民族化的齐头并进,保障少数民族文化可持续发展。在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保护中需坚持两点。第一,坚持规划先行,弘扬传统文化。例如水城县玉舍镇海坪村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村落,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国际舞台,有一个长期的发展规划,逐步走向世界旅游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深度融合地方文化元素,在挖掘民族文化内涵的同时注意保持本民族的独特性和完整性,尤其是需要避免被肆意破坏,以此促进民族文化旅游的发展。在旅游的规划中,将现代文明和美丽村寨进行融合,同时与现代化、国际化的步伐和轨道接轨。在旅游发展的进程中,充分弘扬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第二,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入。玉舍镇海坪村通过旅游已经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是旅游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竞争的激烈,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要求会逐步提高。玉舍镇海坪村如果要在旅游的路上继续保持领先与吸引力,就需要不断“输血”与“造血”。同时也需要加快国际化的步伐,以适应国内外高端游客的市场需求。例如对基础设施的改造,需要加大投入,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对文化传承人的培训,政府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培训与教育,以防传承人的断层。短期之内这些投入也许没有得到及时的回报,但从长期的发展来看,是有益于少数民族村寨旅游的长远发展。

3.2.3 在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中传承少数民族文化

国内有学者将文化创意产业界定为“是一种通过对知识资源的开发利用而衍生出无穷尽的新产品、新市场,进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产业”。这些理解其实就是发掘现有文化的本质,由此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气象和新的文化气息,并在适当的时刻形成新的文化。它不是简单地寻求传统文化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是从这些遗产中合理界定传承与创新的比例,进而演化出传统文化的活力,也彰显少数民族文化底蕴。当下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首要目的在于满足少数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在与现代化的结合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发展的瓶颈。鉴于此,少数民族文化更应该充满“创意”。六盘水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和地理条件为创意产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民族文化的发展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充分利用影视传媒、文化交流以及国内国际各种大赛的机会,推出六盘水少数民族各种创意文化,走出一条现代化与民族化结合的道路。这就需要政府从宏观上根据自然环境、人文色彩、产业塑造等资源供给和社会发展需求进行理性策划,发挥产业、区域和少数民族的先天优势,将资源进行整合,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提升综合效益。

3.2.4 重视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其能动性

从对地方教育系统的调研来看,各级教育系统对本地区文化传承的关注度和行动力均显不足,这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自身情况有关。要提升教育系统对地方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注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在中小学开展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活动。主要以开展不同类型的民族文化展览进校园,民族文艺节目进校园,地方民族文化传承人进校园等,在中小学学生中传播地方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促进中小学生群体中各民族间的交流,培养青少年学生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文化自觉意识,增强中小学学生的地方民族文化自信。(2)在地方高校,重视民族文化的创新研究、传播和传承。六盘水地方高校以六盘水师范学院为代表,六盘水师范学院不乏地方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研究者,但是传承和传播均未形成体系,对地方民族文献、文物等也缺乏有效收藏和保护。基于此,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第一,以学校图书馆为依托,协同各相关二级学院和布依文化研究中心等平台,加强对地方民族的各类文献、文物等民族文化载体的收藏与保护。第二,以现有民族文化载体资源为基础,以各级各类研究项目为手段,促进学者对地方民族文化的研究,培养一批水平高、创新强的地方民族文化研究者,形成民族文化研究群体。第三,以学校教学平台为依托,开设长期性民族文化传承课程,向在校学生传播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特别是传播六盘水地方性的民族特色文化,加强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4 结语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延续发展的精神基础,而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正面临文化同化、文化断层和文化适应等困境。面对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开展出现的问题,如何让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在法治环境下运行;如何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的国家、社会与群众多元主体共同治理;如何针对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及策略。以上这些都是我们在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中必须正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再勇.六盘水史话[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48-49.

[2] 余成斌,丁克,罗圣梅,等.地方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六盘水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J].科技广场,2017(9):118-122.

[3] 余成斌,敖小爽.文化传承视角下的地方文献阅读推广模式[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8(2):112-113.

[4] 伍益中.“互联网+”背景下湖南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J].艺海,2018(1):124-127.

作者:余成斌 丁克 罗圣梅

第三篇:文化的传承与演绎

【摘 要】 当前我国城市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由于未能较好传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与地域文脉,导致城市特色风貌混乱、形象趋同。通过对城市传统文化与城市物质空间融汇途径的研究,构建传承传统文化又符合现代功能需求的物质空间模式,实现传统文化在空间上传承与演绎。本文以宝鸡石鼓文化园商业片区规划方案为例,探讨了如何利用城市传统文化来塑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

【关键词】 城市风貌 文化传承 文化演绎 空间塑造

1. 项目背景

1.1 宝鸡市简介

宝鸡市地处关东平原西部,是中西部区域的中心城市。宝鸡古称程仓,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里曾是中华文明始祖炎帝的故乡,周秦文化的发源地,素有中国青铜器之乡的美称,拥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文化底蕴。

1.2 项目的特征

宝鸡石鼓文化园商业片区位于宝鸡市中心城区,毗邻渭河,与石鼓山公园和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同是天台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片区定位是集旅游服务、商业、休闲娱乐、餐饮服务为一体的具有浓郁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街区。项目占地47.7公顷,荫香河纵贯其中,国道312横贯整个地块,片区以公共设施与商业建筑为主,围绕石鼓山形成宝鸡市的商业休闲中心。

宝鸡石鼓文化园商业片区项目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历史遗迹”开发,而是在缺乏现实的历史文化遗存的情况下,将无形的周秦文化具象化,将商业与文化加以融合,创造能够体验历史文化感的旅游文化休闲场所,激发市民与游人对城市主体文化的认同感,实现宝鸡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演绎。

2. 规划理念——城市风貌视角下的规划设计

“风貌”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风格和面貌,风采相貌或景象。城市风貌体现了城市文化,“风”是城市文化的内涵,“貌”是城市文化的外在表现。大到城市范围的规划,小到城市街区的设计,都应当考虑城市风貌和文化对其影响。

由此可见,石鼓山东片区规划已经不能仅仅着眼于对片区及其周边环境的分析与研究,还应在对城市文化与城市风貌特征深入理解的前提下,剖析城市文化传统之风与城市空间形态之貌对规划设计的影响,即能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又能够体现时代性的城市空间格局。这其中包括城市之风对片区对文化定位与功能定位确定,也有对传统文化的物化。

1.3 项目特征与文化的匹配

1.3.1. 项目特征——对文化的探求

宝鸡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文化遗产,姜炎文化、周秦文化、三国文化与佛教文化都曾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北首领遗址、出土量占全国的半数以上青铜器、陈仓石鼓等文物古迹无不彰显出深厚的历史积淀。但是,正是这一点导致了宝鸡缺乏对自身文化的清晰定位。伴随着文化旅游产业兴起,宝鸡逐渐开始利用这些宝贵历史资源,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城市定位于合理的建设,导致整个城市缺乏令人印象深刻的主导文化。

通过对宝鸡市各个历史时期城市主体文化和影响程度的研究,梳理历史文化脉络,提取出能够代表宝鸡市所独有的,并且符合当前城市发展背景的个性特色,然后将这种经过提炼的文化作为片区文化定位。

从宝鸡市历史发展脉络来看,博大精深的周秦文化在宝鸡这片土地上起源与发展,作为礼乐文化的肇兴之地,《周礼》《周易》等著作奠定了中华文化基础。通过對宝鸡各个时期主体文化的梳理,发现宝鸡的主体文化特征较为清晰,无论是文化影响的广度和深度还是历史遗存的数量来看,均以周秦礼乐文化为尊。

宝鸡石鼓文化园商业片区是以周秦文化为片区文化定位,突出周礼文化氛围并以礼乐文化来立意立景,使市民在感受历史气息和文化底蕴的同时能够增强对宝鸡历史文化的认同感。片区规划的概念设计融入了周秦文化的代表《诗经》作为整个设计的重要概念。将《诗经》中的各个名篇进行提取、演绎、进而将其融入到空间设计中,以“风、雅、颂”作为设计的精神蓝本,在空间设计中将其作为串联各个功能片区的重要线索,以求在精神与文化层面上给人以历史与文化的体悟。

1.3.2. 功能定位——丰富活动的植入

宝鸡市中心城区范围内存在大量的历史遗迹,但多数遗迹多以旅游开发为主,这些观光景点功能单一、缺乏配套服务设施,市民参与性较弱,空间品质有待提高,造成了宝贵历史遗存的浪费。城市中尚未形成定位明确、功能复合、文化氛围较高的集文化艺术、旅游休闲、商业娱乐为一体的城市综合文化中心。

场所精神应当不仅仅是传统历史与场所的再现,还应当注重对城市深厚历史积淀与丰富传统文化的承载。因此整个片区注重对丰富多样的活动提供展示、参与、交流与体验的空间。片区在结合石鼓文化园与青铜器博物馆文化展览功能的基础上,形成了集旅游度假、购物休闲、餐饮娱乐、文化展示青铜器销售五大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综合文化中心。

1.4 空间塑造——文化的物化

所谓文化的物化,就是指通过规划与建筑设计手段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外延生动的表达出来。通过建筑空间、景观环境的营造,使人置身其中时能够通过视觉、触觉等体验方法对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感受。

由于周秦文化距今年代久远,历史文化对城市面貌的影响只能通过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与若干历史遗迹与文物的间接影响,城市面貌缺乏传统文化支撑,传统文化的物化仅仅由若干仿古建筑体现,缺乏对整体风格的考量,导致整个城市建筑风格混杂、空间格局混乱,充斥着粗制滥造的“假古董”。

因此,项目在设计伊始就注重对文化的物化,对宝鸡市所拥有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分类、筛选、提取和再加工,并将其应用到方案中,使其不仅仅是仿古建筑群落的简单堆砌,而是通过对石鼓山整个东片区空间、建筑、环境的精心设计,重现2000多年前宝鸡地区灿烂的周秦文化。使置身于其中的游人通过空间环境产生对宝鸡传统文化的共鸣,对传统文化进行演绎后的空间环境产生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

3. 文化主导下的空间塑造

石鼓文化园作为整个石鼓山的重要片区,是对城市传统空间格局中地标塑造的演绎与发展,对梳理宝鸡市的历史文脉,强化城市文化特色,改善城市文化空间格局,重塑城市的精神象征有着重要的作用。

1.4.1. 功能布局

规划中将商业片区分为三个功能定位迥异的分片区,分别融入了《诗经》中“风、雅、颂”的传统文化思想。其中A片区主要文化定位为“风”,即土风、风谣,歌颂了广大劳动者的生活,可以引申为对世俗文化的体验,该片区定位为宝鸡传统民俗风格的商业步行街,目的就是给现代人们提供一处体验古代市井民俗生活的场所。曲折的传统街巷空间成为主要空间塑造方式,建筑风格偏向于传统民居,简朴而富有生活氛围。

规划将古玩售卖为主要功能的B片区定位为“雅”, “雅”在《诗经》中主要反映精英文化与贵族阶层的生活,使游人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现代商业空间中的升华。空间風格以内向的封闭式的院落空间为主,体现中国传统士大夫乐于归隐的生活志趣。建筑形式精致而大气。

石鼓山顶的宝鸡市青铜器博物馆是对诗经中“颂”的诠释的场所,“颂”片区是对帝王与贵族的歌颂,注重塑造能够体现周秦皇家威严的中轴线空间。整个空间环境大气磅礴、庄严肃穆。

三个片区结合形成了对“风、雅、颂”的全面的诠释,通过对传统文化理念的梳理、演绎,将其与各个地块的功能片区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统一却各有特色的功能布局。

1.4.2. 平面布局

中国传统空间多由“街巷”与“院落”两种元素组成,因此若要形成既具传统空间尺度,又使人、街道与建筑院落形成良好的关系的规划布局,就需要对传统文化与空间尺度下的“街巷”与“院落”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推敲,寻找适合特定功能与特定场所的街巷尺度与建筑肌理。

1. 空间实体的图底关系

中国传统建筑布局注重围合,不同建筑组合成的院落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内向性空间,院落之间通过拼接、组合形成建筑组群。规划以传统关中民居作为基本母题,根据不同片区的对功能的要求变型与组合,形成具有独特空间与丰富功能的片区。利用蜿蜒曲折的街巷将片区串联在一起,形成多变的空间与适宜的尺度(图表3.1)。(1)滨水区建筑群:地处荫香河两岸,是整个片区中景观最为优越的地段,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建筑、堤岸与河道的关系,注重滨河景观对建筑的影响。将建筑沿河布置,构建曲折有致带状空间,最大程度上的利用荫香河景观,形成近水、亲水的环境。(2)民俗商业片区:主要定位为传统民俗风格的商业步行街,体现了宝鸡的世俗文化,在规划中采用了传统关中建筑院落布局形式,通过若干个独立院落的组合形成具有关中特色的建筑群落。(3)综合商业片区:主要功能是大型商业,因此建筑体量较大,满足对功能的要求。同时在片区中心设置大型广场,广场周边设置半地下商业,与周边大型商业相结合。

2. 街巷空间的塑造

街巷是片区内部空间相互连接的最主要元素,也是传统市井生活最重要的区域之一。在传统商业街区的空间构成中,街巷作为能够承载传统历史风貌的线性空间对于整个片区的空间塑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宝鸡东片区的街道设计,无论是空间感的营造还是材质的运用都保留了当地传统街道实用朴素的风格特点。街道顺应地形起伏的变化,形成立面上的高低变化,更增加了街巷空间变化的多样性。在大小变化,高低变化的过程中,日常行走在街道中的人,体验到的空间开合与明暗的变化,形成了片区内部空间的序列景观。这些体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从而加强了片区的标识性和识别性。

1.4.3. 建筑空间设计

建筑空间形象设计方面,通过对宝鸡传统地域文脉的挖掘与提炼,形成符合时代特色的建筑形象与符号。将这些形象与符号以一定的逻辑关系整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风格。在尊重历史而不是模仿历史的前提下,大胆利用现代建筑技术与材料,从传统建筑中折射出现代建筑的精髓,使建筑空间布局、建筑尺度、风格与材料与传统建筑形式取得和谐的关系。

整个片区虽然是由不同院落拼接、组合形成的建筑组群,但是方案中采用8.4*8.4m的标准柱网,因此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建筑群体内部进行灵活自由的划分,在整个片区外部形象统一的前提下,实现了内部空间的自由分割。自由的空间划分成为了整个片区实现其复合功能的前提。主要建筑群组类型分为内廊式商业街、独立式商业与地下大型商业三种模式(图表3.2、图表3.3)。

4. 小结

城市规划中对文化的传承与演绎不应该是人为的臆想,而是基于科学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在确保历史文脉完整性和延续性的前提下,保护物质和非物质的载体,使历史形态、空间环境、建筑风貌、文化内涵等各种要素的共生共存,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演绎。

参考文献

[1] 谢煜林.徽州古村落中的外部空间环境初探[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5

[2] 段进、季松、王海宁.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赵勇,骆中钊,张韵国等.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 陈道山.商丘古城“天圆地方”格局的文化意境解读[J] .规划师:2011.7:104-107

作者:王歆

上一篇:中心思想论文范文下一篇:宠物医生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