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古歌原生态文化论文

2022-04-15

[摘要]蚩尤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蚩尤后裔的苗族保存着丰富的蚩尤文化资源。黔东南作为苗族聚居地,应大力发展民族旅游业,打造蚩尤文化品牌。不过,在开发旅游资源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注重生态环境和原生态文化的保护,权衡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苗族古歌原生态文化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苗族古歌原生态文化论文 篇1:

原生态苗族文化生存空间论

摘 要:原生态苗族文化是相对现代文化而存在的一种文化形式,是苗族在空间资源禀赋中,基于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取向。苗族空间资源禀赋、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原生态苗族文化存在的空间基础,也是构成原生态苗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在历史演进中,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原生态苗族文化的“原生”性将发生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关键词:原生态;苗族文化;生存空间

苗族是一个长期迁徙和不断适应生境的民族。原生态苗族文化是苗族在历史迁徙和生境适应中创造的文化,是苗族历史文化的积淀。原生态苗族文化是相对现代文化而存在的文化形式,是苗族在历史演进中,基于空间资源禀赋所采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态度。在空间资源禀赋下,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原生态苗族文化存在的空间基础,也是原生态苗族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是发展的,随着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苗族文化的“原生性”将发生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但基于历史形成的原生态苗族文化仍贯穿苗族文化的始终。

一、原生态苗族文化

“原生态”是一个自然科学术语,是指人类活动尚未触及的自然景观或自然环境所呈现的自然状态[1]。“原生态文化”是社会科学借用自然科学术语“原生态”,表示文化的初始状态。“原生态文化”作为科学术语是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中首次提出的,随后,中国国家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在2004年4月制定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中,也明确提出了“原生态文化”概念。之后,“原生态文化”作为文化形态,引起了社会科学的广泛关注。

原生态苗族文化是苗族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创造并传承的文化。原生态苗族文化既与时俱进,又保持原创状态的传统文化,在历史演进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文化传承的一贯性。它具有如下属性:

1.原始本真性。原生态苗族文化是苗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最显著的文化特征。无论将其称为原生态文化,或是民风、民俗或地方性知识,原生态苗族文化作为文化形态是客观存在的。原生态苗族文化的原始本真性在于文化的历史继承性和文化一贯性。

2.文化相对性。原生态苗族文化是一个相对的文化概念。文化是发展的,在人类的文明发展进程中,随着地域资源和生产条件的变化,原生态文化也要作出的调整和改变。因此,绝对的原生态苗族文化是没有的,原生态苗族文化是一个相对的文化概念。

3.文化发展性。原生态苗族文化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理环境,在历史演进中一直发展变化着。有学者认为原生态民族文化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只能在“流动”中,在特定时空下,在过程中去把握和理解原生态文化[2]。苗族文化源于原始社会时期,形成了农耕时代,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它保持相对的原生文化,但也是在发展之中。

二、原生态苗族文化的生存空间

文化的生存空间,就是文化赖以产生、发展和传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地理环境。空间不仅是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文化的构成内容和存在形式,并制约着文化的发展。人类生存的本能就是对空间资源的获取、加工和利用。空间资源禀赋是文化生存、发展的基础,是文化创造的前提。人们在空间资源禀赋下所采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态度是对空间资源的选择和适应。由于空间资源的差异,生存在特定空间中的民族或族群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并凭借创造的文化维系民族的延续和发展。原生态苗族文化是苗族历史文化的积淀,是农耕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苗族的历史和农耕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原生态苗族文化生存的空间基础。

苗族是一个古老和灾难深重的民族,源于远古时期的蚩尤九黎部落,曾是“黄河文明的伟大创造者”[3]。蚩尤涿鹿战败后,被迫南下“左彭蠡,右洞庭”广大江淮地区,《战国策·魏策》有关“昔者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正是苗族先民南下江淮流域的真实记录。尧舜禹时期,江淮流域的苗族先民曾获得短暂的发展,形成较大的部落联盟“三苗”集团,夏商周时期,成为“南蛮”或“荆蛮”的主体。春秋秦汉,苗族在历代王朝的多次征讨中,迁至武陵五溪地区,形成“武陵”蛮和“五溪”蛮[4]32。唐宋明清,随着封建王朝的进一步征讨,“武陵”“五溪”蛮被迫迁至西南各省和东南亚地区。历史上,苗族先民从华北平原到江南泽国,再到西南山地,长时间、远距离的迁徙从来没有停止过。原生态苗族文化就是在这种不断迁徙、适应和封闭的环境中形成的。苗族独特的历史和不断改变的地理环境,构成了苗族独特的原生态文化空间。在苗族社会的早期,在人与自然含混蒙昧的时代,原生态苗族文化的构建就开始了。最初的人们是凭借生态直觉和生态经验来构建生态文化的,如在原始社会早期,人们由于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局限,从而产生了对自然力的畏惧和膜拜,这就是早期的原生宗教。这些原生宗教还有多少遗存在当今苗族的现代生活中,现已无法知晓,但这标志着生态文化的构建已经开始。徐杰舜教授认为原生态文化在内涵上,实际就是一种草根文化,它的特质就是草根性[5]。当苗族社会进入农耕时代以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增强了,人们对土地的依附和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要求也更加强烈,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与农耕时代相适应的生态文化。由于农耕生产的需要产生了苗族农令时节,由于男性在农耕生产中的地位引起了苗族婚姻家庭结构的变化,由于交往的需要形成了苗族特定的语言,由于苗族社会秩序的维护形成独特的传统的政治制度,等等。

原生态苗族文化始源于远古时期,形成于农耕时代,演化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像一部厚重的历史画卷,“承载着远古苗族先民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宗教习俗以及生境适应的审美观念和价值取向,不断地展示苗族的历史与文化,演绎苗族生境适应的文化变迁”[4]30。苗族的历史和农耕社会是原生态苗族文化生存的空间基础。

三、传统空间与原生态苗族文化的形成

原生态苗族文化十分丰富,有维系苗族社会内部秩序的政治制度;有凝聚苗族团结的语言和服饰;有适应环境,凌空贴壁的吊脚楼;有展示苗族特征、嘹亮豪放的民间歌舞;有体现苗族世界观、神秘狂幻的苗族巫术等等。内容涉及苗族的吃、穿、住、行、乐等文化实体和精神世界。原生态苗族文化是苗族的集体记忆和族群认同的标志,是苗族精神维系和族群凝聚的元素,是苗族生命的源泉、行动的导向和行为的规范。原生态苗族文化内容交织,相互渗透,相互包容,构成苗族文化的有机统一体。原生态苗族文化的存在离不开其赖以生存的空间基础。由于原生态苗族文化种类繁多,现就几种主要的原生态苗族文化的形成与生存空间的关系进行阐述。

1.传统政治制度的形成

苗族的政治制度是在苗族的社会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主要有“鼓社”制、“寨老、理老” 制和“议榔、合榔”制三种形式。它们相互兼容,连为一体,共同调节苗族社会内部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鼓社”(苗语称“姜略”)制是苗族内部以血缘为基础,以祭祀为组织形式的政治制度。“鼓社”制通过“努略”来调节苗族社会内部的各种社会关系。“姜略”中的“姜”是“根”,“略”是“鼓”。“努略”意为“吃鼓”,是一种祭祖活动。祭祀时,“鼓头”公布经民主议定的乡规民约,处理“鼓社”事务。平时不议事,不处理纠纷,纠纷由各寨“寨老”处理。“寨老”“理老”制是苗族村寨中由“寨老”“理老”负责召开村民大会,制定乡规民约、处理违规事件、调处村寨之间和村寨内部各种矛盾纠纷的政治制度。“寨老”如同执法者者,“理老”如同法官。“寨老”“理老”或自然产生或民主选举,一般是德高望重、精通古理、办事公正当选。“寨老”“理老”有事理事,无事生产,没有俸禄,没有特权。“议榔”“合榔”制。议榔”是一定地域的首领议定的规约,通过杀牛祭祀变成“神”的意态,并由“神”的力量对人进行管理的政治制度。“榔”是苗族社会中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利益的社会组织,是“议榔”的基础,由数个或数10个村寨组成。“榔”内有“榔头”“理老”和祭师3类首领。“榔”的最高权力机构是“议榔”大会,主要任务是选举执事首领,讨论、制定、修改、补充榔规榔款,通过祭祀将榔规榔款变为“神”的意志进行社会管理,对证据不明、事非难辩的纠纷进行“神判”等。

苗族的政治制度是苗族历史和所处地理环境造成的。一方面,由于历代王朝的征讨,为逃避战乱,苗族长期处于颠簸流离和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另一方面,历代王朝对少数民族地区长期实行羁縻政策,“朝廷禽兽畜之,务在羁縻,不深治”,特别是对苗区实行“民不入峒,蛮不出境”的政策后,苗族为维护社会内部秩序,产生了“鼓社”“寨老”“理老”和“议榔”“合榔”等政治制度。

2.方言和土语的产生

语言是民族群体在生产劳动中产生的,在社会交往中发展的。语言不仅是民族交往的重要工具,同时又是民族文化的构成要素和重要载体,是民族特征的重要标志。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由于历史上苗族的多次迁徙和封闭发展,在现今的苗族语言中,形成了湘西方言、黔东方言、川黔滇方言三大方言区和诸多地方土语。方言和土语的形成是封闭的环境造成的,交流使语言走向趋同,封闭则使语言趋向异化,形成方言和土语。

从炎黄时代蚩尤涿鹿战败到新中国成立,历代王朝对苗族的征讨以及苗族先民的迁徙从来没有停止过。征讨迁徙的结果,导致苗族先民流离失所,失去了土地,失去了生境,增加了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对立。“这种隔阂与对立反映在文化上,对外表现为排他性,对内则表现为封闭自守。排他性和封闭自守,在经济上要求自给自足;在行为方式上则‘不与外人往’” [6]66。加上历代王朝对苗族地区实行羁縻政策以及西南山地高山峡谷,深山密林,交通闭塞。在苗族与外族,甚至是苗族各支系之间,形成了一个个相对封闭、独立的社会群体。这些封闭的社会群体,语言发生了变异,这是苗族方言和土语众多的原因所在。

3.山居文化的形成

苗族迁徙西南山地之后,居所分布和建筑形式发生重大变化,表现出历史、生存和环境等多重因素制约的特征。现以黔东南苗族的山居为例,阐述苗族居所文化与生存空间的关系。

黔东南苗族多以宗族或家族聚族而居,“所在多险处”,具有“一山一岭一村落”的特点。有的分布于半山斜坡;有的分布于凌崖台地;有的藏匿于密林深山[4]30。黔东南苗族房屋多为枋连排柱,人字架木质结构,分平房和吊脚楼两大类。平房和吊脚楼以4排3间或6排5间正房为主,中间为大堂屋,是苗族家居活动的中心。平房所居地势较平,地基干燥,而吊脚楼多建在斜坡上、下两个台基上,前半边楼立于下基,后半边楼立于上基。目的是降低上、下两台基后壁的垂直高度,减少后壁滑坡和崩塌带来的危险。苗族聚族山居,“所在多险处”,是苗族的历史决定的,是生存的需要,是历史的选择。一方面,苗族先民从蚩尤时代到新中国成立,在历代王朝的征讨和被迫迁徙中,由于战争伤亡和被俘,迁徙饥饿和疾病,苗族人口越来越少,生境越来越差。为了苗族的生存和延续,迁徙后的苗族先民不得不选择聚族而居,以期获得对外足够的力量。苗族山居,“所在多险处”或藏匿深山,主要是为了逃避和抵御外来的侵扰。另一方面,在苗族的迁徙中,沿途平坦之地、肥沃之谷,早已为当地土著或先入民族所占据。苗族为求得安身之所,只能山居,这是苗族历史的必然选择。黔东南苗族房屋多为平房、吊脚楼人字架木质结构,这是苗族生境选择和适应的重要表现。平房属于北方地平居系统,而吊脚楼则是南方干栏居文化。黔东南苗族曾是北方平原民族,涿鹿战败退居江淮流域仍至西南各省后,由于适应南方和西南山地地理条件的需要,居所文化经历了北方地平居和南方干栏居的文化变迁。吊脚楼建在斜坡上、下两个台基上,目的是为了减少后壁滑坡、崩塌的发生,这是生境选择和生境适应的表现[4]32。

4.苗族服饰多样性的形成

苗族服饰种类繁多。清代“百苗图”将苗族划分为82种[7]13。《中国苗族服饰》将苗族服饰分成五型21式[8]。今天的苗族服饰是历史上苗族多次分迁形成的,是在封闭的环境中发展的。苗族服饰的多样性,一方面源于封闭发展,另一方面则是苗族生存的客观要求。

苗族在长期的征讨迁徙中,为了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为保持苗族内部的凝聚力,从而获得对外力量,在苗族内部必须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意识。这种认同意识不仅需要高度的文化认同,而且需要某种外在的固定符号来体现。这种固定的符号在宗教上,表现为“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在服饰上,则表现为相同的类型。因而,服饰成为族群认同的标志,同一支系或族群必须穿着同一类型的服饰[6]66。地理环境因素同样影响苗族服饰的发展。如苗族迁入贵州后,服饰在生境适应中发生了变异。“贵州雷公山地区,深山密林,为方便劳动和生活,形成了对襟短裙装式;贵州月亮山地区的从江县、榕江县等地,气候比较炎热,形成了对襟胸兜裙装式;黔西北海拔高,气候寒冷,为抵御风寒,形成了对襟披肩裙装式等等”[9]。这是苗族服饰生境适应的表现。

5.苗族民间歌舞的产生

苗族歌舞是原生态苗族文化中最彰显文化特征之一。仅黔东南苗族的传统节日和集会就有200多个,被誉为“歌舞海洋”和“百节之乡”。苗族的历史、文化和秀丽的自然风光,孕育了苗族灿烂的民间歌舞。芦笙会、龙舟节、姊妹节、吃新节、苗年等传统节日,多姿多彩,内容丰富。在苗族歌舞中,苗族“飞歌”高亢激昂、热情奔放;苗族“游方歌”委婉动听、抒情柔美;苗族古歌、大歌、叙事歌叙古抒怀、朴实无华;苗族芦笙舞、踩鼓舞庄重洒脱、优雅动人;苗族木鼓舞、板凳舞动作刚劲、热情奔放。苗族歌舞彰显着苗族非凡的历史和灿烂文化。

苗族歌舞是苗族历史文化的积淀,具有记事、育人、展示、交往、娱乐等多项功能,这是苗族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须的。苗族没有文字或已失传,苗族歌舞成为苗族历史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古歌、叙事歌承担着苗族历史记事和育人功能;酒歌、“游方歌”更多的是思想交流和联络情感;芦笙舞、木鼓舞除了喜庆欢乐、抒怀激情之外,还成为苗族姑娘展示刺绣技艺和华美银饰的窗口。芦笙会、姊妹节、苗年节等还具有联络八方宾客,增进苗族情感和凝聚力的功能。苗族的历史和西南山地封闭的地理环境成就了苗族灿烂的民间歌舞。

6.苗族巫文化的产生

苗族巫文化是苗族历史上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苗族先民社会内部秩序的调节剂和固化剂。苗族巫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早在上古时期,苗族先民就已生活在一个弥漫神灵观念的世界里。《国语·楚语下》曾说:“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可见,早在“九黎”“三苗”时期,苗族就信巫祀鬼了。明清时期,苗族“信鬼畏誓”之风日盛。乾隆《贵州通志》卷七《苗蛮》记苗族“病不服药,惟祷于鬼,宰牲磔鸡,往往破家,终不悔悟”苗族巫文化虽与现代社会、现代科学相违背,但它是原生态苗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特征,是苗族传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生产力低下的空间产物。苗族巫文化将随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而逐渐消亡。

四、现代空间与原生态苗族文化的变迁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苗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苗族的价值观念、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演变着。传统农耕经济维系的原生态苗族文化,在市场经济背景下,正发生着深刻的文化变迁。

1.政治制度的变迁。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剥削制度,消灭了阶级压迫,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党和政府在民族地区实行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从此,苗族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随着我国民主、法制的建立,苗族传统政治制度的根基动摇了。改革开放后,随着苗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和苗族民主、法治意识的增强,在现在的苗族社会里,村委会、政府、法院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寨老”和“理老”。族系矛盾,邻里纠纷,甚至是家庭琐事,一旦发生,人们去找的不再是“寨老”和“理老”,而是村委会和政府。出现民事纠纷,往往要依据国家法律来解决,不再依赖民间习惯法。苗族传统社会中的“鼓社”“寨老”“理老”和“议榔”“合榔”等政治制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2.苗族语言的衰落。交流传播是语言生存发展的社会基础。语言一旦产生之后,就必须有一定的使用人群和使用范围,才能使语言在生产力发展和文化进步中得到深化,并向外发展。对外交流和向外发展是语言生生不息的动力,但这种动力必须有先进的生产力作基础。落后的生产力将失去语言向外传播的优势,在外来强势文化和语言的冲击下将迅速衰落和消亡。苗族地区在新中国成立后,政治、经济、文化虽得到了巨大发展,但相对发达地区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苗族文化相对于现代文化是弱势文化,这就促成苗族人们对现代文化的追求与向往。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文化的发展以及网络、电视对外来现代文化的传播,特别是打工潮、普通话的普及和苗族语言进不了学校,使绝大部分苗族青少年对本民的族语言失去了信心,导致苗族语言迅速衰落。如苗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97%,号称“天下苗族第一县”的贵州台江县,到2000年,全县187个苗族行政村已有9个不再讲苗语了。坐落在苗岭山麓,苗族文化保存较完好,素有“苗族文化中心”的贵州雷山县,在苗语使用上,也出现了年龄分界线。50岁以上的大多讲自己的苗族语言,30岁以下的大多讲汉语,尤其是20岁左右的在校学生,有的已经不会说自己的苗族语言了。贵州天柱县有112个苗族行政村,现在讲苗语的也只有32个了,讲苗语的行政村只占苗族行政村总数的285%[10]31。

3.居所文化的演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苗族的政治环境改变了,尤其是近年来政府实施的移民搬迁工程,危房改造工程和小城镇建设,苗族因历史原因山居和“所在多险处”的聚落状态已有所改变。条件艰险、生境困难的苗族村落及时得到了搬迁,低矮失修的危房及时得到了改造。苗族农村出现了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苗族传统民居多为低矮,木质结构的平房和吊脚楼,改革开放后,随着苗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外出打工带来的建筑文化,村落开始出现了砖石结构的小洋楼。人们不再遵循传统“三间、五间,中间为大堂屋”的建筑理念,宽敞明亮的新楼房不断涌现,与传统民居错落分布,形成鲜明对比。

4.传统服饰的演化。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长期以来,苗族往往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在传统经济中,苗族的衣料多半是自己种棉,自己养蚕、自己纺织,自己印染和自己缝制的。服饰类型、款式除男女有别外,还呈现出明显的族群和地域性特征。苗族传统节日赛盛装,不仅是赛财富、赛手艺,赛勤劳、赛成果,而且是苗族妇女赛成就,赛社会评价。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一方面,随着成衣业的发展,苗族除了女装仍需手工刺绣和缝制外,多数男子已着汉装,苗族不再种棉、纺织和缝制衣服了。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开放,年轻人外出学习和打工,在与外界文化接触的过程中,不断吸收外界时尚文化,把学习和借鉴外界服饰变成了自己的自觉行动,于是年轻人不再穿苗装,而改穿西装和现代装成了。如20世纪80年代后,贵州台江县苗族男子仍保留民族服装的只有方召、革东、施洞三个乡镇,其他6个乡镇的男子大多已改汉装。贵州雷山县平时着民族服装的只有方祥乡以及大塘和望丰两乡的乌的、竹南片区了。其他乡镇仍着苗族服装的都是60岁以上的老者[10]31。

5.歌舞文化的变迁。苗族歌舞是原生态苗族文化的精华,是苗族历史文化传承的主要形式。苗族歌舞是世代传承的,它需要具备歌舞传承的氛围和学习锻炼的时间。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开放和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了。年轻人忙于打工,中年人忙于事业,老年人忙于携孙带幼,人们不再有更多的时间去聆听篝火围坐的传唱。人们更多地迷恋于网络、电视的学习、娱乐和交友,歌舞文化的传唱面临无人学习的境地。苗族歌舞是苗族封闭环境里展示歌喉、技艺和聪明才智的重要方式,如今,随着人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年轻人不再已“游方”,也不再需要“游方歌”的游唱;中年人不再围桌畅饮,同样,也不再需要“酒歌”的烘托了。苗族歌舞传承的氛围已渐渐淡去,取而代之的是现代的交往方式和娱乐方式。

6.巫文化的衰落。苗族巫文化是原生态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原生态苗族文化的重要特征。苗族巫文化是原始社会和农耕时代苗族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愚昧落后和对环境世界的无知是苗族巫文化存在的基础。苗族巫文化的主要内容是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鬼魂崇拜。历史上,祖先崇拜在苗族衰危之时,曾起到凝聚民心,团结族群的作用,而自然崇拜和鬼魂崇拜则是打着替人消灾,治病救人幌子愚弄群众。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苗族地区科学文化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作为替人消灾,治病救人的巫文化在现代科学面前已不再灵验,当灾难发生时,人们便去找政府;当人生病时,人们便去找医生。现在苗族村落中从事巫师、巫医的人也越来越少,自然崇拜和鬼魂崇拜也渐渐退去。

原生态苗族文化是苗族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地理环境创造的文化。原生态苗族文化具有原创时的本真性和继承中的一贯性,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存在的文化形式,是苗族历史演进中,基于空间资源禀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态度。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地理环境是原生态苗族文化生存的空间基础。空间资源禀赋下苗族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态度构成了原生态苗族文化的主要内容。文化是发展的,随着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原生态苗族文化的“原生”性将发生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但基于历史形成的原生态苗族文化仍贯穿苗族文化的始终。

参考文献:

[1] 罗春寒.原生态文化研究新的里程碑—第九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暨首届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会议综述[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3).

[2] 傅安辉.原生态民族文化论[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2(1):101.

[3] 余秋雨.余秋雨黔东南纪行[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20.

[4] 杨东升.论黔东南苗族古村落结构特征及其形成的文化地理背景[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32.

[5] 徐杰舜,等.原生态文化与中国传统[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

[6] 杨东升.苗族服饰是自源发展的结果[J].凯里学院学报,2010(5):66.

[7] 杨正文.苗族服饰文化[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8.

[8] 北京民族文化宫.中国苗族服饰[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9] 杨东升.论苗族服饰形成、演化时序——再与席克定先生商榷[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49.

[10]文远荣.全球化文化多样性背景下苗族文化的取向[J].苗学时空,2009(1).

[责任编辑:曾祥慧]

On the Existence Space of Original Ecological Miao Culture

YANG Dong-sheng

(Kaili University, Kaili, Guizhou, 556011, China)

Key words: Original Ecology; Miao culture; existence space

作者:杨东升

苗族古歌原生态文化论文 篇2:

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

[摘 要] 蚩尤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蚩尤后裔的苗族保存着丰富的蚩尤文化资源。黔东南作为苗族聚居地,应大力发展民族旅游业,打造蚩尤文化品牌。不过,在开发旅游资源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注重生态环境和原生态文化的保护,权衡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蚩尤文化;黔东南苗族聚居地;文化旅游资源;民族文化;原生态文化

蚩尤文化属于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蚩尤文化的研究有利于保存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现代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蚩尤文化蕴藏着巨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1]。黔东南地区是苗族聚集区,有着丰富的蚩尤文化旅游资源,适宜重点开发利用。

一、蚩尤与苗族的渊源

早在《史记》中就有蚩尤的相关记载,“九黎之君,号曰蚩尤”。蚩尤获得“九黎之君”的称号,足以说明他在历史中具有崇高的地位。不过,由于正统史学思想的影响,蚩尤的地位一直被贬低。

蚩尤被称为上古洪荒时代的战神魔尊,他带领九黎部落在河南、山东、河北一带兴农耕、冶铜铁、制五兵、理教化,为早期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后来在与炎黄部落发生的涿鹿之战中蚩尤被战死。虽说九黎之都在中原一带,但由于战乱原因,蚩尤部落经历了从北向南的迁徙。不断的战乱迁徙,使得九黎族人流散到各个地区,有部分融于炎黄部落,有的继续向西迁徙,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苗族、瑶族、羌族等少数民族。

关于苗族与蚩尤的关系。苗族是否为蚩尤后裔?学术界对此各有其说,有的学者提到苗族只是在生活习俗方面和古代蚩尤部落相似,或者说苗族对蚩尤的崇拜可能只是一种单纯的英雄崇拜而已,并不能表示苗族就是蚩尤的后裔。但早在东汉年间郑玄在注解《五帝本纪》时,就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苗族即九黎之后”的观点,这一观点被众多学者沿用至今。

二、蚩尤文化的发展历程

蚩尤文化,主要是指蚩尤部落在迁徙生存过程中与自然环境互动遗留下来的族性文化,还包括蚩尤后裔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继承并创新的衍生文化,其具体表现为服饰、建筑、饮食以及苗族人民所具有的原生态生活方式和习惯等。

史料记载,蚩尤文化起源于稻作文化。随着部落的迁徙以及部落规模的扩大,蚩尤民族逐渐从山区向平原地带迁移,因为平原的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更加适合种植水稻。同时,为了更加有效地预防外敌侵扰,蚩尤民族开始制造金属器具,这样既可以用于农田耕作,又可以抵御外敌,从此蚩尤部落开始了定居生活。随着部落人口的增加,部落范围不断向外扩张。在扩张的过程中,蚩尤部落与山东的东夷部落联盟,稻作文化与粟作文化开始融合。由于蚩尤部落生产力水平较高,所以蚩尤被推举为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此时,西部的炎黄部落发展的是游牧文化。但随着部落规模的扩大,炎黄部落不断向东扩张,终于与蚩尤部落产生了矛盾。为了争夺更多的生存空间,双方开始了激烈争斗。最终东夷部族联盟败落,部族被打散,有的向南回迁,有的融于炎黄部落,还有的离开平原继续迁徙,最终在贵州、云南等地落脚,逐渐形成了以苗族为主体的居住格局。在相关史料记载中,由于受“成王败寇”思想的影响,战败后的蚩尤被丑化为魔鬼。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蚩尤文化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苗族自认为是蚩尤族的后裔。在苗族民间相关史料中,记载了蚩尤的正人君子形象:刚正不阿、英勇善战,苗族人民还把他作为先祖尊崇、祭拜。蚩尤文化在苗族得到了较好传承,尤其在贵州(黔东南)更是如此。由于山高路险的特殊地形,使得苗族部落在历史上一直极少受到外敌侵扰,正是因为这一点,使得蚩尤文化在黔东南苗族地区得到了完整的、原生态的继承和保护。这些都为发展以蚩尤文化为主体的旅游事业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三、黔东南蚩尤文化品牌的发展路径

蚩尤文化作为旅游品牌在全国开始凸显,如河北省涿鹿县耗资2.5亿元先后打造了“中华三祖堂”“中华合符坛”“蚩尤文化园”等一批景观吸引国内外游客,并成立了三祖文化研究会,这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涿鹿县的经济发展。

苗族是蚩尤的直接后裔,黔东南是苗族的聚居地,苗文化的所有内容都属蚩尤文化的范畴。因此,打造蚩尤文化品牌是推进黔东南乃至整个贵州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蚩尤文化的开发能够更大程度地凸显苗族的民族特色,更能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品牌,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一,文化理念正确引领,促进旅游资源开发。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内涵深厚、博大精深,对于民族文化的开发要以正确的文化理念为指导。引领资源开发,寻求民族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商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能利益至上,而要寻求民族文化传承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最佳契合点。重在突出民族文化的特质精髓,让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带动地方经济。

首先,在对传统民俗文化资源的传承与保护的同时,应将现代元素加入到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整个过程,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同时不断创新发展。其次,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文化旅游资源的商品化不能失去其民族内涵,要保护特色,避免庸俗化。再次,要适当吸收外来文化的先进因素,尤其是对于原生态地域,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接受现代文明的熏陶,引进现代元素。

第二,科学规划旅游资源的开发,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对于民族地区各种民族文化资源的整体规划,必须立足于地方实际,放眼长远,合理进行功能布局,正确定位,让区域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建设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比如在旅游地区融入现代消费观念,如休闲、健身、亲近大自然等[2]。同时对民族区域旅游资源要进行特色打造,争取将资源开发与保护民族特色紧密结合起来。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产品化打造,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品或商品,将地区旅游资源及其文化以物化的形态传播出去。同时,资源的开发应当注重集聚效应,注重资源的有效链接,实现旅游资源的一体性和旅游路线的连贯性。还要紧密结合旅游资源周边的景区,做好旅游路线的合理规划,充分利用原生态的魅力吸引游客,扩大宣传。

第三,将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升到产业化的高度。文化旅游资源的初衷不仅仅是满足旅游消费者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将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向外传播。所以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要注重综合性开发,包括衣、食、住、行、游、购、娱等各方面,使顾客在以上各方面都能够体会到原生态文化的独特之处:“穿”有新奇。能够让游客体验到少数民族风情,体验民族服饰的多姿多彩;“食”有风味,能够让游客亲身品尝到民族饮食的特色,比如牛羊瘪、酸汤、糍粑、腌肉等系列食品;“住”有特色,让游客能够体验苗族、侗族的吊脚楼、风雨桥以及布依族的石板房等不同建筑风格;“游”有景区,有合理的旅游路线规划和景区布局,有配套的服务设施、完善的景区管理制度以及成熟的景区环境;“购”有价值,民族服饰、蜡染、银饰、刺绣、民族乐器等凝聚了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将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通过旅游的方式传播到各地,能够极大地提升民族旅游商品的市场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创造品牌效应;“娱”有特点,将最具有民族特色、最具原生态风味的娱乐活动呈现在游客面前,不仅达到娱乐的目的,更展现出原生态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比如西江旅游景区每天定时上演的乐器演奏、盛装合唱、对酒歌、敬酒歌以及舞蹈等等,就是最好的样版。

四、打造蚩尤文化品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准确权衡资源开发与原始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旅游业的发展无疑能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破坏原始生态环境。所以在开发区域旅游资源的同时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如果环境不能保持总体上的原始生态状况,那么便会失去资源开发、品牌打造的初衷。

第二,文化的交融与互补会冲击民族文化的神秘感与独特性。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文明元素如电影、电视、电脑等日益渗透到民族文化当中,使得原本相对保守、闭塞的环境不再被隔离,神秘的民族文化色彩也逐渐淡化而失去民族文化本身的原生性[3]。同时,由于各民族文化相对开放后,民族文化之间也出现了相互渗透的情况,使得各民族文化失去原本的纯粹,形成民族文化的融合。这些都是在开发苗族蚩尤文化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第三,交通与科技的发达会使得民族文化趋于同质化。原生态文化之所以保存完好,通常得益于落地偏远,交通闭塞,不易受外界影响。但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回归以及旅游过程中各方游客的到来,各民族原始的生活習惯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改变,尤其在服饰穿着、生活方式等方面都会趋于现代化。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穿着现代流行服装、广泛使用现代通讯工具及社交工具,建筑方面原本复古的吊脚楼也换上了现代铝合金门窗……交通与科技的发达,必然对民族文化趋于同质化,民族原有的服饰、语言、歌舞等文化难以得到完整的传承与发展,原生态难以保持。因此,在黔东南苗族蚩尤文化开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民族原始文化的完整保留。

[参考文献]

[1]卢家鑫.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及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J].贵阳师范大学学报,2008,(2).

[2]罗永常.贵州民族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07,(5).

[3]刘范弟.善 卷、蚩尤与常德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4,(3).

[责任编辑:李利林]

作者:张莉萍 王鼎

苗族古歌原生态文化论文 篇3:

西江古韵:云朵上的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是保存苗族原生态文化最完整的地方,它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为中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艳遇风雨桥,美妙的歌舞和银饰,宛若天宫的西江之夜,依山傍水的吊脚楼群……置身于古韵悠长的美丽苗寨,仿若走进了一座巨型“民俗博物馆”,所见所闻令人大开眼界!

“天上楼阁”古韵长

这次,我们的自驾游汽车一路从北方来到贵州。出了凯里城半小时就可以到达西江,小车在崎岖的山路上蜿蜒穿行,山林、溪流、梯田……美丽的山区风光便在身旁渐次闪过。

刚来到西江千户苗寨,就看到一群身着盛装的苗民围成一圈,载歌载舞。一位主持仪式的老者,正带领大家变换着舞蹈的队形。他们身着苗服,头戴漂亮的银饰,吟哦低唱,微微摆动,缓缓移动着环绕的圈子,令人瞩目。穿戴华丽的苗族姑娘手捧装酒的牛角,随着芦笙吹奏轻踮脚尖,热情迎接每一位远方来客。

登高而望,西江苗寨1200多户民居绝大多数修建在70多度左右的陡坡上。当地的能工巧匠们用智慧的双手,在这苗岭深处建造了气势雄伟、宏大磅礴的天上楼阁——吊脚楼。每一幢木楼的房基都用石块堆砌而成,坡度越陡,房基也就越高,有的仿佛像“挂”在白云间。为稳固起见,房基还分两级甚至三级,依山就势。更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房屋全以榫头衔接,找不到任何钉子的痕迹,可历百年风雨不倾不斜不倒!而且,这些房屋均為无图作业,全凭一把尺子,一根墨线,一把锉子,一把斧头。

苗寨的吊脚楼一般分为三层,一层圈养家禽、牲畜;二层才是苗家人正式居住的地方,有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等;顶层则用来存放谷物、粮食。在二楼朝路的一面,往往会有一段外突的靠栏,当地人叫它“美人靠”——家中的女子闲暇时可以舒服地倚坐在美人靠上繡绣花,聊聊天,吹吹山间清风,这也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

白水河流到寨子前,河水变深,人们在河上建筑了样式美观的风雨桥,这是苗寨除了吊脚楼之外又一道美丽的风景。风雨桥由桥、塔、亭组成,桥两边设栏杆,并放置长凳,桥顶部架梁盖瓦,形成一个可以遮阳防雨的长廊式走道,给了荷锄而归或者风雨中的苗家人一个可以歇脚避雨的安身之处。因苗家男女的爱情多产生于这种“苗族廊桥”上,故又有“艳遇风雨桥”之称。

宛若天宫醉美夜

傍晚时分,我们顺着风雨桥往小河的对岸走去。寨子里缕缕炊烟似雾幔轻晃,汇集在半空中似云如雾。夕阳西下,晚霞多彩,把苗寨山脚下的层层梯田照耀得金碧辉煌,仿佛一个演绎着古老神话的山城部落。

当夜幕完全降临,苗寨的灯火更是璀璨夺目。灯火不是把天空照耀得夜如白昼,而是很深沉,很含蓄地闪烁着它们的如星星般的光亮,仿佛在述说着这个古老的村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在发生的故事,一讲就是几千年。

黔东南被称为“百节之乡”,节日多不胜举,素有“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的说法,其中著名的节日有姊妹节、芦笙节、龙船节、萨玛节、鼓藏节、苗年、吃新节等等。黔东南的少数民族又多能歌善舞,在节日里自然是一派欢乐升腾的景象。我们去的时候虽然不是当地的节日,可是热情好客的苗族人依旧披挂上节日才穿的盛装,满身银饰,唱着动听的歌谣,跳起欢乐的芦笙舞,欢迎远道而来的游客,让我们大饱耳福和眼福。

寨子里,每天上午和下午还各有一场苗族歌舞节目,歌是苗族大歌,舞是鼓舞。苗族大歌主要是男女青年于十冬腊月游方投宿于客寨时,客寨青年小伙于晚饭后找上门来对唱的歌。这种歌高亢嘹亮,豪迈奔放,充分表现苗族青年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在万籁俱寂的月夜里,远在七八里以外的地方也能听见。大歌的内容,主要是记述苗族先民对于宇宙万物生存的看法,歌颂先民们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慨,以及青年人为自由和纯真爱情而斗争的精神。

苗族鼓舞的起源则更悠久,相传远古的时候,多头魔怪危害苗乡,糟蹋妇女,吞食孩子,无恶不作。勇敢的苗族后生亚雄率同寨的伙伴们跳下天坑,经过七天七夜的血战,终于杀死了凶残的多头魔怪,救出了美女阿珠。全寨人扶老携幼围着熊熊的篝火狂欢,庆贺胜利。亚雄等勇士剥下魔怪的皮,蒙成一面大鼓使劲敲打……这便是苗鼓和鼓舞的起源。

来到西江苗寨的第三天晚上,与同行摄友一起再次享用苗家长桌盛宴。客栈主人和几位苗家姑娘的敬酒歌,一轮又一轮地将气氛推到高潮。不知喝了多少盅苗家女敬的米酒,也不知与摄友们干杯了几回,微醺的时候,顾不得众人的挽留,又一次奔着西江的夜色来到了白水河畔,只见两岸灯火旖旎,波光中的楼影人影,仿佛海市蜃楼。一阵轻风吹过,淡淡荷花香沁人心脾。忽然,不知从何处传来了苗家姑娘清亮动人的歌声,由耳入心,令人莫名感动……这美丽多姿的千户苗寨之夜,迷醉了我。

旅行小贴士

1.凯里客车站乘坐往西江镇的中巴,车费20~25元,45分钟左右可到达,交通顺畅,中班车次不多。或者在凯里花20元打的士直达西江。

2.西江有邮政储蓄和农村信用社,内均有ATM机,支持银联卡取现。

3.经过政府的不断努力修整,现在的西江已经焕然一新,有很多农家乐备有很好的吃住条件,完全满足客人的要求。还有一些很有情调的青旅客栈可以自己去发现哦!

上一篇:高中生物理教育教学论文下一篇:农田灌溉新农村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