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失真会计信息论文

2022-04-19

摘要:为了能够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出现,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成因,并且讨论了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产生的弊端,最终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经济失真会计信息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经济失真会计信息论文 篇1:

基于制度经济学视角的会计信息失真研究

摘要:制度在产权不清淅或产权虚位条件下会产生“公地的悲剧”;在委托-代理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会产生道德风险;在激励机制不足的条件下可能产生“逆向选择”。本文从制度经济学出发,对由上述问题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解决会计信息失真,必须加强制度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制度经济学 会计信息失真 制度建设

会计信息失真会削弱政府宏观调控的效力和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导致投资决策失误从而严重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和国有资产流失。长久以来会计界对如何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进行着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我国在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时候有了会计理论界和会计实务界之间不同的研究成果。从不同的方面和侧重点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了研究。主要有吴联生的会计信息失真“三分法”;谭劲松的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和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刘峰通过“红光实业”的案例从合约角度研究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也有些学者从道德伦理角度去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等。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一、会计信息及质量特征

(一)会计信息的界定 会计信息是通过会计核算获得的反映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可以客观地反映一个企业的经营成果,同时又是相关使用者进行预测、分析、决策的可靠依据。会计信息主要是通过提供财务报告,从财务报告中取得有用的经济信息,为决策者进行经营决策和从事经营管理提供依据。财务报告要符合用户的需要,方能发挥作用。

( 二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一般包括:决策有用性、相关性、可靠性、合法性、可比性决策有用性是会计信息最核心最根本的质量要求。企业会计之所以要提供财务报告,是因为企业内部和外部决策对财务报告使用价值的需要。决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选择,即在不同的可能方案中进行决断。这种选择的基础就是会计提供的信息。因此,是否有利于决策人进行决策,就成为评价会计信息的最根本的质量标准。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要对使用者有用,能够影响其决策。我国《企业会计制度》指出:“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可靠的会计信息只有与决策相关才会有用,信息的价格在于与决策相关、有助于决策。会计信息提供后如未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或对使用者的决策没有什么用,信息就不具有相关性。相关的会计信息必须能够帮助使用者做出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盈利趋势等某些预测;必须能够证实或证伪使用者的某些预测、帮助其评价过去所做的决策,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据之提出改进企业经营管理的措施;必须具有及时性或时效性。信息如果提供提不及时,尽管曾经相关,但时过境迁,就会丧失其相关性。不相关的会计信息就不应提供,以免增加无效的信息成本。在会计核算中坚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就要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充分考虑使用者的信息需求。可靠性,是指会计记录应当以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所反映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要内容属实、数字准确、项目完整、手续齐备和资料可靠,使会计信息足以令人信赖。可靠性还要求会计信息应当如实表达、衡量、叙述所要反映的事项,并在这过程中不渗杂个人的偏见。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均以“合法”作为其先决条件。这一点是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分不开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财务会计较之以往有较大的独立性,但会计核算的很多内容仍然要受到国家财政、财务、税收等制度和法规的制约。至于企业会计核算,还要受到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如投资法、企业法等等的约束,是很显然的。可比性是指经济情况相同时,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同;如果经济情况不同,会计信息应能反映其差异。可比性包含统一性和一贯性两个方面的内容。从横的方面看,各企业的会计核算均应符合国家的统一规定,以使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能够相互可比,这是统一性方面。从纵的方面来看,会计信息应该具有时间上的一贯性。企业按照制度的规定可以选择确定一种会计处理方法,如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存货计价方法,损益计算方法等。这些方法一旦确定,便不得随便变动。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及其主要表现

( 一 )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会计信息失真就是指会计信息对它的使用者而言失去了真实客观性。从产生过程看,将会计信息失真分为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事项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事项未能真实反映客观经济活动,会计事项本身就不真实,从而引起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处理失真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是指虽然会计事项真实地反映了客观的经济活动,但由于会计处理过程中的错误引起会计信息失真。根据是否由主观引起,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会计信息的有意造假和会计信息的无意失实。会计信息的有意造假是指会计活动中当事人为了个人利益,事前经过周密安排,故意以欺诈、舞弊等手段,使会计信息歪曲反映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会计信息的无意失实是指会计人员在遵循会计规范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由于主观判断失误、经验不足和会计系统本身的局限性等,造成会计信息未能如实或准确反映经济活动和会计事项的内容。判断会计信息失真是有意造假还是无意失实,其标准应是当事人是否有故意使信息失真的动机。

( 二 )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 在会计信息披露问题中,会计信息失真是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概括起来有两种情况:一是经济业务失真,即会计所记录的经济业务不符合客观事实,违背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原则;二是经济业务的处理失真,即对符合事实的经济业务没有按照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处理。《经济日报》2006年12月23日报道了财政部抽审百户国有企业2005年会计报表情况,多数企业主要会计要素核算存在偏差。其中,81%的企业存在资产不实问题,共虚列资产37.61亿元;83%的企业存在所有者权益不实问题,共虚列所有者权益26.12亿元;89%的企业存在损益不实问题,共虚列利润27.47亿元;27%的企业明显存在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不真实、不合规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会计信息失真、会计诚信缺失不仅仅是一般企业,更包括一些上市公司,如琼民源、红光实业、大庆联谊、东方锅炉等;不仅是国内企业,更包括众多的国外公司,如安然、宝丽莱、伯利恒钢铁等知名企业,其宣告破产均与会计严重造假有关。虚假或严重失真的会计信息会严重影响了我国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造成了大量国有资产流失,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使他们根据虚假或失真的财务信息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同时也误导政府监管部门,使监管部门不能及时发现、防范和化解企业集团和金融机构的财务风险,这样也为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等违法行为和经济生活中不良风气提供了温床。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一 )产权理论的观点产权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产权明晰是决定企业绩效的关键,通过产权变动可以生成、启动企业内部利益激励机制,从而有可能提高企业经营者的努力水平与企业绩效。从学理方面看,企业的绩效具有非常复杂的背景和归因。其可察变量如资本利润率、企业成长和增长速度、市场份额、全员劳动生产量、产值、成本、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等,其特性或根源往往不是一维而是多维的。企业的绩效除了与经营者的努力程度、能力、风险态度等密切相关外,还受到不少非经营者所能控制因素的影响。在混合体制条件下,由于企业目标多元化,会导致激励不准确、不规范、不公平以及证券市场的投机行为等。企业经济关系主要是由产权派生的有关企业资产的权、责、利关系。产权经济学大师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物品的使用的权利。”在相互交往的人类社会中,人们必须相互尊重产权。产权的明晰为会计信息目标的实现创造了两个重要条件:一是所有者追求资产收益的最大化;二是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经济上的契约关系,经营者在最大化自己效用的同时也不降低所有者的效用,这也为会计规范提供了激励、约束、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功能。但从现在的国有企业的产权来看,国有企业的财产所有权虚位使得国有企业很难形成有效的内部约束机制。“理性的”实际控制人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用财务来反映的企业经营效果容易产生与国家长远利益不一致的短期行为,会计核算容易产生以实际控制人的利益为核心,使其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从代表国有资产所有权的管理机构来看,国资委等也不是国有资产的实际所有者,其自身又缺乏根本的利益动力机制,对企业的监督缺乏有效激励。在其它非公有制企业中,企业产权中可以有政府、债权人、所有者、经营者等相关主体,还有其它潜在的进入者,他们具有不同的行为目标和经济特征,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驱动,不可避免地出现利益冲突。如政府最关心税收的征缴;债权人最关注其是否能按时地收回本金和利息;所有者关心的是自已投入的资产能否保值和增值;经营者关心业绩的增加是否给自已带来额外的经济收益;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关心股票的价值和公司的业绩,某些产权主体可能存在的对不真实会计信息的内在需求,产权不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是一个重要原因。

( 二 )激励与约束机制不配套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一个社会的经济绩效如何最终取决于产权安排对个人行为所提供的激励,产权交易中包含的内容影响物品的交换价值,但实质上是一套激励与约束机制,影响和激励行为,因而企业要从所有权、经营权,剩余索取权等权能形成合理的安排。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效果并没有这么理想。如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如年薪制的固定的工资激励早已显现明显的不足,最容易形成高级管理人员在工资之外寻求额外的灰色收入和黑色收入,这些收入的获得必须要有财务方面的配合,由此带来会计信息失真。而浮动的激励机制(如高管持股或期权)也容易产生经营者的短期行为的逆向选择,虽然《公司法》、《证券法》对高管所持股份有限售的严格规定,也很难制止高管的频繁离职套现,目前创业板市场可见一斑。频繁套现结合财务造假是高级管理人员常用的手段,在企业没有有效的内控机制和完善的外部监督条件下,约束机制的缺乏给经营者过多的权力且缺乏有效监督,经营者为了自己的私利会实施违规行为,从而使经营者违规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损失,助长其违规行为。个体实施违规行为的风险很小,预期收益很大而预期成本很低,违反制度所得的好处大于受到惩罚导致的损失,这就使得个体有了实施违规行为的冲动,因而促成了个体(甚至集体)的违规和违法行为,会计信息失真随之而现。

( 三 )委托——代理关系问题 科斯奠基 “契约理论”是一个在其框架中由相互合作的大量生产要素所有者达成的书面或非书面的契约。契约的一方当事人为资产的所有者,即委托人;契约的另一方为资产的使用者,即代理人。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代理人以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身份独立自主地对企业资产进行经营活动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代理人以企业管理人的身份相对独立地对企业资产等进行经营管理活动,代理人成为了解企业的信息优势方;而股东、债权人、国家和普通员工则相对成为了信息劣势方,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因存在信息不对称。由于其利益目标也不尽相同,经营者完全可能利用各种会计处理手段制造虚假的财务信息,以欺骗所有者、债权人、国家和普通员工,获得自身的最大利益。会计人员与经营者之间也可能有着不同经济利益,加上二者之间也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这就可能造成会计人员为了自己的利益,编报虚假的财务报告,隐瞒真实情况。此外,从会计监督机制来看,目前,企业内部监督控制有着局限性,内部监督不到位,会计人员不独立,受单位领导指使被迫做假账。社会监督仍处于起步阶段,会计事务所虽然脱钩改制,但仍缺少标准的执业制度,政府监督大于社会监督力度,职责交叉,经常重复检查,使检查与被检查藕断丝连。企业领导同时管理会计与审计,内部审计不是处于董事会领导下。由于经济体制的不健全,厂长或法人的职权太大,由他们直接安排上任的会计人员素质低下,对会计法规、制度甚至原理都不熟悉,不可避免地做出错账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另外有些企业负责人出于某种目的指使会计人员人为造假,而这些会计大多是厂长(经理)的亲属或心腹,往往对上级惟命是从,他们或虚增利润骗取贷款,或隐瞒利润逃税,甚或虚列数据来掩盖贪污受贿,从而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四、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

( 一 )明晰产权关系,减少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冲突发挥产权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规范和界定功能。只有产权的明晰界定,才会使市场主体根据会计行为规范开展会计管理交易活动。对于国有企业,要大力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型国有企业引入非国有的战略投资者。同时,还要建立利益分配均衡机制,理顺国家、地方、企业及职工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兼顾各方利益。对于其它形式的所有制企业,也应当将竞争机制引入企业经营者的任命,建立专业经理人才市场,同时所有者应当根据经济行为的结果为经营者确定一个报酬方案,即在这个方案下,经营者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所有者的利益。这样,所有者和经营者有了经济利益上的一致性基础,致使利益关系清楚,减少利益冲突,从而减少由于利益冲突原因而产生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 二 )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一般看来,经营者的干扰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大根源,要想经营者自觉遵纪守法、不干扰会计人员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构建一套以经济奖惩为主要内容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一方面要让经营者为企业付出的努力和贡献获得合理的报酬;另一方面,从制度和程序等方面对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采取惩罚性措施,同时要把利益一致的激励措施形成长期化趋向,减少短期套利行为,防止经营者短期行为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 三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会计信息系统作为企业管理的子系统,还受到内部企业管理状况的环境影响,公司治理结构作为重要的制度环境,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将产生重要影响。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的要求,积极推行规范的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分配、人事、劳动制度改革,建立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公司内部监控机制,以加强监控者对公司管理层行为的了解,提高其信息收集、评价能力,以及增加其监控手段。按照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原则,对内部组织机构,形成严格、科学的现代管理制度。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强化财务约束,从而保证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根治会计信息失真的弊端。

( 四 )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能够降低会计信息失真产生几率。对于会计的监督可以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其中外部监督包括了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它们与单位内部监督构成了《会计法》中“三位一体”的监督体系,但这里面存在了许多问题。有效的企业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可直接使契约各方受到约束,有助于有序制度框架的建立和完善,从而防范不实会计信息的形成。因此就有必要建立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强化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发挥公司监事会的监督作用。尽管公司法及全民所有制企业条例等法律法规中已对监事会人员、职责等做了规定,但绝大多数企业的监事会有名无实,监事会只有真正独立了,才能发挥其监督企业会计部门对外提供和披露及时准确的会计信息的作用,保证委托人的权益。会计社会监督的重要形式是会计师事务所对企业财务报告进行审计,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不断强化社会监督的机制。逐步依靠注册会计师对所有企业会计信息进行验证检查,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和可靠:严格注册会计师执业标准,强化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观念;提高注册会计师社会地位,强调其独立性,真正将事务所办成具有独立性的民间组织。另外还应该大力发展国家政府部门的监督,加强国家行政干预。财政部门、审计部门、证监会等政府机关应加强对不实会计信息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同时应建立不实信息查询网,让企业和社会公众可随时查询提供不实会计信息的企业及责任人员,增加企业、经营者及会计人员的违规名誉风险和违规成本,通过政府的综合管制来改善会计信息失真的状况。

( 五 )健全会计规范体系 对于我国会计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博弈主体不到位,是由于在会计改革之初,为了减少会计制度变迁的阻力,以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会计实务,即由政府直接参照国际会计准则来制定中国的会计准则,这是无可厚非的。与此同时,每个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和修订都要充分征求各方意见,进行反复讨论与论证,最终使准则能为各博弈方所接受。政府机构要维护该机构制定的准则的权威性,对违反准则的行为要进行处罚。目的是使违反准则而提供失真会计信息者得不偿失,其私人成本接近或等于社会成本,从而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的外部不经济现象。会计规范体系为会计行为提出了约束条件,但具体执行过程中,会计行为的主体即会计人是否能自觉遵守,还要取决于其职业道德素质。现实中的会计人员,由于受到来自环境的各种压力,可能持有不同的立场。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具体内容包括: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经理人员道德规范、社会中介机构及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以及相配套的具体操作方法、评价标准、处罚规定、专门教育等。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制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从各角度认真分析其来源,有针对性地采取各种措施,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把因为会计信息失真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应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加以重视,只有这样,会计工作才能步入正轨,让它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效促进资源配置,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吴易风、刘凤良、吴汉洪:《西方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薛祖云:《会计信息市场与市场管制》,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卢现祥、朱巧玲:《新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编辑 聂慧丽)

作者:熊剑春

经济失真会计信息论文 篇2:

经济学视角下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成因、弊端以及应对措施

摘 要:为了能够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出现,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成因,并且讨论了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产生的弊端,最终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关键词:会计信息 违规性失真 成因 应对措施

近年来,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经常在国内外的公司中出现,通常表现为公司的管理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违反会计规则而形成不真实会计信息,频繁出现的违规性会计失真表明该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普遍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因此,从经济学的视角对违规性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分析出违规性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会计信息失真引起的弊端以及提出应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有效措施。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学者则主要运用传统理论分析工具研究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而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运用经济学等工具探讨经济决策中的会计信息质量。

1、违规性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1.1、委托代理为违规性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条件

目前,公司和外界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公司的内外部间有委托代理关系。从公司为外界提供会计信息的层面来分析,公司和政府间、公司和供应商间、公司和债权人间等存在着形式各异的委托代理关系。公司内部间、公司内外部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导致了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有着较大的利益矛盾。会计信息不仅能够为公司提供委托状况和利益相关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而且能够直接影响着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状况。因此,会计信息得到了公司利益相关者的重视,应该利用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提出必要的要求,从而保证公司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协调。换言之,委托代理关系的形成使公司内部间、公司内外部间的利益关系更为复杂。复杂的利益关系为违规性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条件。

1.2、信息不对称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将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从使市场的运行效率下降。首先,“逆向选择”的成因是在委托代理关系形成之前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形成的。委托或代理任何一方如果知道的会计信息较少,在决策上将产生失误,也就是逆向选择。只有当公司的管理者拥有最新的会计信息,才能有效地评估公司的运行情况。其次,“道德风险”通常情况下发生在委托代理双方签定合同以后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形成的。在合同履行阶段,公司经理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通常会规避责任,利用拥有的大量会计信息采取“内部人控制”的方式。例如,向委托人隐瞒公司的会计信息,从而能够降低委托人的预期,一方面能够降低公司的运行压力,另外一方面能够获得私利。

2、违规性会计信息失真的弊端

2.1、传递错误信息,误导经济行为

对于政府,会计信息失真将导致市场信号的不准确,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宏观调控失灵,最终引起不利的经济问题,限制经济的持续发展;对于公司本身,公司的管理者无法准确地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将做出错误的决策;对于投资商,由于会计信息失真将导致不正确的资金投入,遭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并且怀疑整个经济和资本市场。

2.2、破坏经济环境

会计信息失真主要包括以下一些表现形式:虚假的票据、利用两个账本对公司的经济收益进行隐瞒、逃避国家的税收、挪用国家资金等。这些会计失真形式将危害公司的经济利益,导致公司做出不正确的决策,并且造成公司的倒闭,公司的员工利益受到损害,一些公司员工失去了工作,最终导致公司经营秩序的混乱。会计信息失真还将导致经济犯罪,引起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

2.3、会计信息失真无视国家法律和经济制度

会计信息失真阻止了国际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削弱了经济制度的力度,防碍了国家法律法规的实施。

3、违规性会计信息失真的应对措施

3.1、不断完善法律体系

应该建立健全会计法律体系,严格地实施新会计准则,并且提出每一项会计法规的具体实施办法和对应的配合方式,从而有利于会计法规的简单易行;同时,应该加强会计法律法规的宣传,从而能够使公司的各层管理者掌握会计法律法规的相关细则,能够严格执行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为会计人员按照会计法律法规进行会计核算以及监督工作提供便利条件,保证会计信息的有效性。此外,应该捍卫会计法律法规的尊严,对于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惩罚,对于执法不严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坚持依法办从事各项会计事务,从而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产生。

3.2、明确产权制度

明确产权主要是指市场主体按照会计规则进行会计事务活动的前提,能够为会计信息目标提供两个方面的支持:一方面是所有者以获得最大经济利益为目标;另外一方面是所有者以及经营者间从经济层面上存在着契约联系。在以上两个方面的支持下,不能能够有利于会计主体按照会计交易投入的多少,自主地确定会计规范组合形式,从而能够确保会计规范的合理配置,而且能够使会计规范在激励制约、利益配置以及资源配置上的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从而为会计规范的实施和会计信息的准确性提供条件。

3.3、实施会计委派制

会计委派制的实施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会计工作的独立性,能够鼓励会计师监督公司的违规行为,能够监督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从而能够较好地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

4、结论

会计信息失真的形式各异,通常情况下非常复杂,因此,在会计信息失真的应对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应该从多个角度着手,对会计信息失真进行综合治理,不断完善会计信息管理体系,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从而能够提高公司会计信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晓梅.论企业会计失真及其处理[J].现代商业,2011,(15).

[2]白凤萍.会计信息的失真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财富,2010,(20).

作者简介:

沈曙东,男,1965年12月22日出生,学历研究生班毕业,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是财务会计,内部审计。

作者:沈曙东

经济失真会计信息论文 篇3:

经济学视角下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

摘 要:最近几年,从现实生活的感知与相关数据的统计都呈现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有愈发严重的趋势。会计信息失真不仅直接影响投资者、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决策,而且增大了国民经济运行中的“泡沫”成分和不确定因素、削弱了国家宏观调控能力、加重了银行的不良贷款。本文阐述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涵义和特点以及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和危害,主要透过经济学视角,根据信息不对称、柠檬市场理论来探讨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同时从公司治理结构、人力资源政策和审计独立性等多方面探讨信息失真问题的原因,并依次给出对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信息不对称;公司治理;治理对策;经济学视角

一、会计信息失真涵义及特点

1.会计信息失真的涵义

会计信息是从原始凭证到企业会计人员依据原始凭证做出的会计凭证到企业的会计账簿和會计报表以及提供给信息使用者的会计报告,是整个会计行为体系的核心部分。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在企业系统内信息的输出与输入不一致,指由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必要审计程序后出具的财务报告(输出)反映的情况与原始凭证(输入)不符,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真实性、可靠性和时效性等会计原则,不能正确反映和及时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经济活动情况。

会计信息失真可分为“会计信息失实”(或合法性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信息造假”(或非合法性会计信息失真)两个方面,前者指会计资料是真实的,会计处理方法也是合理的,只是由于会计人员经验不足,专业性不强,会计政策使用偏差和会计规则本身等问题所引发的信息失真,后者主要是根据虚假的会计资料或运用了不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对外提供会计信息从而引起会计信息失真。

2.会计信息失真的特点

会计信息失真现在不仅仅是简单的会计问题,而发展成为了社会问题,这是说会计信息失真不再仅仅涉及上市公司一般的会计人员、管理层和治理层,也开始涉及到了政府部门等相关执政部门,比如在最近热播的一部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中,汉东省山水集团的水之所以这么深,就是因为政府高职人员受贿从而为山水集团造假等问题提供了坚实的靠山。同时会计信息失真具有表现形式多样的特点,会计信息失真包括会计核算资料失真、经营成果失真、资产计价失真和成本核算失真等几个方面,而其中的会计核算资料失真又表现在原始凭证失真、报表失真还有账簿失真三个方面。现场审计,我们在进行抽查凭证(替代测试、截止测试等)时,总会发现被审计公司记账凭证后的附件也就是原始凭证经常会出现空白或者原始发票与实际经济业务对不上的现象,在做销售费用的替代测试时会发现有跨期费用的现象,这是被审计公司为了逃税而提前确认销售费用或者为了虚增利润而推迟确认费用带来的结果。

二、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危害

1.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

目前会计信息造假占据会计信息失真的大部分,上市公司的造假手段主要有故意篡改公司的原始凭证,虚构交易事项,错误确认费用及负债、资产造假等,所以会计失真的突出表现为虚盈实亏、资产不实、隐瞒负债。

时间上最近可以称的上虚假记载的有海联讯10、11、12年虚假冲减应收账款以及营业收入确认和费用分摊不符合规定。公司累计调减营业收52,220,000元,调减净利润59,469,078.92元,调增负债147,005,856.07元。其中,2011年财务报告调减营业收入37,960,000元,调减净利润43,573,344.08元,调增负债147,005,856.07元,分别占调整后财务报告中三项财务数据金额的11.96%、227.43%和63.91%。公司调整后的2011年营业收入、净利润和负债数额分别为3.17亿元、1,915.9万元和2.3亿元。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和我一样觉得这个企业好牛啊,连续3年都作假!再翻阅下海联讯上市日期2011年11月,我们恍然大悟,由于股票上市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股本总额、股权结构、盈利情况、财务报告、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都须达到法定的要求。所以有些企业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等方面弄虚作假,通过制作虚假的招股说明书、认股书和其他法律文件等手段使其表面上达到上市的条件,欺骗投资者认购其发行的股份,以达到上市的目的。

2.会计新信息失真的危害

(1)从银行角度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就是会计信息失真的“牺牲品”,由于会计信息失真,商业银行无法辨别贷款资金给相关企业是否会承担风险以及承担多大的风险,有些企业故意隐瞒企业的一些信息,相关审计人员,政府部门和银行也无法得知,因此便产生了大量企业巨额的不良贷款,严重损害了银行系统的正常运营。

(2)从投资者角度分析

外部的投资者和一些潜在的投资者主要是通过查看和了解公司真实的财务报告和经营情况从而做出理性的投资决断,然而现阶段会计信息失真的普遍存在无法让投资者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或者说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花费成本过高,从而对广大中小投资者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也让债权人承担一定程度的坏账风险。

(3)从政府国家角度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会影响国家GDP数值的真实性以及政府税收收入的真实性,从而会对国家出台一些宏观经济政策和治理措施产生影响,使之有偏差。也会对市场经济资本的有效配置和公民的经济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

(4)从上市公司角度分析

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为了眼前暂时的利益而不顾会计信息失真对公司造成的危害,弱化了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不利于上市公司的长期发展,在长期发展中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损失。

三、会计信息失真动因研究

1.信息不对称,出现“柠檬市场”

在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中,尤其是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一般都是两权分化,即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是分离的,因而代理人和治理层形成委托--代理契约关系,因为经理人掌握监管着日常会计工作,获取的会计信息毋庸置疑会多于所有者,这里便出现了信息不对称。尤其在国有企业转制为上市公司的情況下,由于没有真正的人格主体,委托人是较分散的社会股东,这种情况下会产生多级委托代理的契约关系,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愈加严重。这种由于“委托-代理”关系而产生的信息不对称,会引起“柠檬市场”的出现,即劣质会计信息驱逐优质会计信息,逆向选择也就随之发生。同时,对于不同的产权制度,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会有所差别,假如是单一产权制度或者是合伙产权制度,出现信息不对称的几率很小,因为所有者能够对会计信息实施及时有效的监督控制;而在公司制的情况下,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主体较多且复杂,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要求也各有不同,因此很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会引发道德风险,同时也为管理层造假会计信息提供了方便,代理人会在委托人掌握不到完全信息的情况下,利用契约缺口进行财务舞弊,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

2.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股权结构不合理

一般来说,公司内部完善合理的机构设置应该设有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其中董事会成员应该具备一定的会计财务管理知识,这是因为他们直接对财务报告中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及时性和完整性负责,监事会相关成员也应该具备会计和法律知识,以便对会计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过程进行很好地监督。然而在我国的上市公司,鲜少有如此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因此为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摇篮。针对企业的业绩指标,我认为当前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基本上都是对企业财务业绩的评价,因此一些经理人为了达到企业定下的业绩指标会冒险,通过会计信息失真达到业绩指标。

股东与股东之间,股东与经营者之间权力会出现失去制衡,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股权结构作为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部分,是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为大股东与经营者合谋作假欺骗中小股东,或者经营者为实现自身最大利益和粉饰经营业绩等目的利用会计作假欺骗所有股东。股权集中度较高的上市公司或有一个绝对控制的大股东,如果控股股东为维护其独立的利益而损害其他股东利益,与经营者合谋造假,小股东便难以对其管理实行有效监督,因为小股东无法对控股股东形成直接的挑战。

四、会计信息失真治理政策

1.搭建财务报表共享平台加强监管力度

只有搭建企业财务报表共享平台才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根本途径。因为对于不同的信息使用者其侧重点不同,搭建企业财务报表共享平台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制定多套财务报表的情况。搭建会计信息共享平台加强了企业会计信息外部共享力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加强监管力度是指加强内部和外部对会计工作的监督,财政部副部长刘伟在全国会计金融监管培训班上强调,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会计监督工作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适应开放,积极推动跨境会计监督合作。对于IPO企业,监管层应采取“窗口指导+现场检查”方式,着重检查IPO企业“应收账款”和“关联交易”,重点核查企业的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2.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调整股权结构

由上可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必须设有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其中董事会成员应该具备一定的会计财务管理知识,这是因为他们直接对财务报告中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及时性和完整性负责,监事会相关成员也应该具备会计和法律知识,以便对会计信息的传递和处理过程进行很好地监督,最重要的是在分配人员、實行权责分配时要避免人员重合的发生,即出现一人多岗的情况。只有公司的治理结构合理了,公司的各个环节才能正常的运转,公司的监督以及决策才不会失灵,才能保障会计系统智能的正常发挥,从而会计信息的质量也不会太低。

如果公司股权集中,拥有一个绝对控制股东,那么该股东有动力监督管理人员,可以有效监控经营者的管理活动和会计信息的生成,相反,如果股权分散,则没有一个股东愿意花费精力监管管理层的管理活动及会计信息的生成。从这个层面上来说,股权集中可以有效地控制会计信息失真。

参考文献:

[1]吴国斌,郝建辉,叶陈毅.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与对策[J].企业经济,2014.

[2]孙琛辉.股权结构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分析[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5.

[3]贺健,李青.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探讨--基于经济学角度分析[J].价值工程,2010,(11).

[4]刘翠英,陈海晏.会计信息披露的经济学思考[J].经济论坛,2004,(8).

[5]刘芳.浅议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3.

[6]赵海红.基于博弈视角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

[7]孫浩然.内部控制环境视角下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5.

作者:朱传雪

上一篇:家庭发展财产保险论文下一篇:德育渗透数学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