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失真策略论文

2022-04-18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会产生严重的经济后果和社会危害。文章分析了会计失真的原因及种种表现,并提出了防范策略。【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防范策略企业会计信息是企业提供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各种财务报表及其他财务资料。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重点关注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即所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程度。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会计信息失真策略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会计信息失真策略论文 篇1: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及相关策略探讨

摘 要:会计信息失真是会计行业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会计信息所涉及的利益主体较多,其中的利益关系极为复杂,要完全根除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十分困难的。特别是在部分中小企业当中,由于其会计管理质量不高,导致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频繁出现,给企业运营及市场秩序均带来了负面影响。为保证企业财务工作顺利实施,并创建良好的市场秩序,必然要针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采取一定手段进行控制。基于此,本文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相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信息 失真 治理

一、会计信息失真概述

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是指会计信息输入与输出不一致而产生的信息虚假,即财务报告反映的状况与原始凭证存在出入。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会计信息披露失真。会计信息披露失真是会计信息失真典型的表现之一。通常情况下,企业会计信息主要是以会计报表或财务报告作为载体。然而,在会计报表或财务报告编制当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主观或客观上的错误,从而导致会计信息披露失真。(2)会计核算失真。企业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当中的重中之中。会计核算是会计结合企业实际经济业务情况进行相应的确认、记录、剂量及报告等一系列的经济性管理工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虚假或错误会计信息,均会造成会计核算失真,也就无法真实、客观地反映出企业实际经济状况。(3)账外设账。部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为了在行业或市场当中体现出自身优势,或为了应付管理部门检查,会采取分别建账的行为。通过编制虚假会计报表或财务报告来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这会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客观性产生严重影响,对企业及市场公平竞争均是不利的。

二、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

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会对企业健康发展产生影响,还会对整个市场乃至国家经济造成危害,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投资者决策产生误导。从投资者的立场来看,会计信息失真会使其做出错误判断或决策。部分企业利用虚假的会计信息引诱投资者将资源投入到效益低、风险高的项目当中,一旦出现风险事件,会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频繁出现,也会让投资环境持续恶化,会造成投资资金收缩或资源浪费,对市场发展产生严重阻碍。(2)对政府宏观经济调控产生影响。对于整个市场而言,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控极为重要。政府往往会结合市场整体发展态势采取一定政策性的策略来稳定市场发展。但会计信息失真会让政府无法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对于市场经济协调会产生负面引导,导致经济资源使用率下降。(3)对审计行业发展产生一定冲击。现今审计行业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立性的企业类型,在经济市场当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督管理作用。但由于会计信息失真愈来愈严重,会让大众对企业市场作业抱有疑虑,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审计行业的发展。

三、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影响因素较多,既包括主观因素,又包括客观因素,主要涉及以下几点:(1)企业会计人员业务水准不高。会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会对会计信息质量产生直接影响。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当中,一些会计人员并不是专业出生,业务能力及基础知识积累较为薄弱。再加上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对会计行为约束力不够,导致一些会计人员工作不够细致,容易出现会计信息错误。还有一些会计人员虽然具备了一定的专业能力,但实践经验不足,相关法律意识不强,职业素养不高,甚至出现主动做假账、编制虚假信息的情况,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产生了严重影响。(2)非法谋取不正当利益。通常情况下,企业会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设置会计部门,并配备一定的会计人员完成日常会计工作。会计信息生产全过程几乎置于企业内部,并由企业全权控制。部分企业经营者为了实现个人利益,利用上述条件进行违规操作,以不正当的方式制造各类虚假会计信息或财务信息,以谋取不正当利益。(3)会计监督有待完善。目前,受法律制度、市场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会计监督体系尚不建全。财务管理部门人才缺口加大,无法对各企业会计信息进行充分监督。工商、银行等部门主要从自身角度进行会计监督,彼此之间合作程度不够,导致会计监督管理形式单一,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四、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有效策略

1.提升法律监督效力。通过加强相关法律建设,以法律的强制约束力来规范会计行为,尽可能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出现。会计信息失真涉及法律主体较多,涵盖了企业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从业人员等。若出现主体之间的合谋,会让会计信息管理陷入困境。因此,需要借助法律手段来促进会计监督管理工作实施。目前,我国会计法律体系涵盖了三个层次,依次为《会计法》、《会计职称条例》以及《企业会计准则》。这些法律法规对企业会计行为具有明确规定,但配套细则有待进一步完善,这样才能增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除了法律法规支持外,相关部门还要加强法律监督执行力,做到严格执法。对于部分政府机构,可引导社会舆论力量来约束其行为,促进规范执法。企业内部也需要构建相应的制度作为支持,鼓励员工举报会计违规、违法行为,这样不仅能够提早发现会计管理漏洞,还能够有效降低企业发现违规行为的成本。另外,对于会计违规、违法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加强违规企业民事责任,完善民事补偿制度,进一步增强法律监管效力。

2.优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企业董事会作用。在企业治理当中,董事会是十分活跃的主体,它能够与执行层与经理人形成制衡。企业内部可设立外部独立董事,并合理规定外部独立董事数量,同时设立审计委员会、报酬委员会等,以此来提升董事会专业水准,对企业会计行为进行约束。另一方面,要强化监事会职能。监事会成员设置应避免“内部人监督内部人、下级监督上级、同级监督同级”,并适当增加外部监事,保证监事的独立性,防止监事会成员的利益由管理层控制。部分监事受限于自身知识积累及专业水平,可适当聘请外部机构对经营人进行监督约束,以提升监督效力,避免经营人“以权谋私”。

3.不断提升会计从业人员道德素质。会计从业人员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制造者,对会计信息失真负有一定责任。会计人员要从自我出发,不断提升职业道德操守水平。同时,企业管理者也应当加强对会计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定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及思想教育,督促其抵制会计信息虚假行为。

当然,财会人员也要懂得保护自身合法利益,对于非自身因素导致的信息失真要懂得如何规避相关责任。这就要求财会人员要不断加强会计行业法律、法规学习,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在日常会计信息处理过程中,要做到细致认真,并做好备份,以作为凭据。同时,要不断增强专业技能,提升岗位胜任力。即便出现问题时,财会人员也有能力协调、解决好,保证自身合法利益不受侵害。

五、结语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容小觑。为了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相关部门要加快会计法律建设步伐,提升法律监督效力。企业自身也要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形成良好的內部监督环境。会计从业人员则要不断增强自身法律意识及业务技能,将会计工作落实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客观性。

参考文献:

[1]李晓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及防范对策[J].商业经济,2017(02):134-136.

[2]朱亭璇.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防范——基于《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环境[J].新会计,2014(08):26-28.

[3]童昊镜,彭凌.关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04):73-74.

[4]曹燕.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对策研究[J].农场经济管理,2015(07):18-20.

[5]王翠霞.浅议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6(20):41.

作者:王静

会计信息失真策略论文 篇2:

会计信息失真及防范策略研究

【摘要】会计信息失真会产生严重的经济后果和社会危害。文章分析了会计失真的原因及种种表现,并提出了防范策略。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防范策略

企业会计信息是企业提供的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各种财务报表及其他财务资料。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重点关注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即所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真实程度。真实性作为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既是会计信息的本质属性,也是会计信息质量的核心内容。如果说质量是会计信息的生命,真实性则是会计信息的生命之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客观上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现实情况并不容乐观。少数组织管理人员及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监督约束机制不强,受利益驱动及组织经营需要等因素影响,制作虚假会计信息,扰乱了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掩盖了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而且还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诚信的重要因素。切实解决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事关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稳定的重要问题。

近年来,国家向社会公布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抽查结果,曝光了一些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有的问题甚至很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宏观调控质量和市场经济秩序。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健全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关要求,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强化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监督,已经到了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程度。

一、会计失真现象动因分析

1.经济活动存在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企业经济活动广泛存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会计要素的正确确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按会计要素分类的企业经济活动可能会与价值运动存在一些偏离,我国会计核算的规定则是相对稳定的。当客观环境变化后,在客观上会计核算如不能同步跟踪反映,这就必然产生会计信息反映的误差和失真。市场越是不稳,竞争越是激烈,这种误差和失真度就越大。

2.利益的驱使和诱惑。信息失真行为,给企业及相关主体带来的效益远远大于其付出,这是企业领导违反法律法规,指使、授意甚至强迫财会人员弄虚作假,片面追逐账面利润,欺上瞒下,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比如在市场经济下,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风险考虑和自我保护的需要,支持盈利项目、盈利企业,一般不愿意贷款给亏损企业和缺乏资信的企业。因此,为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或其他供应商的商业信用,短期内经营业绩欠佳、财务状况不健全的企业,难免要对其报表进行粉饰。

3.产权因素产权不明晰。我国企业制度变革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深层次原因。企业产权归属关系界定不清楚,会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受害对象不明确,因而缺少对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管理的负责人。公共领域,形成所谓的公共产品,为谋求公共产品产权企业往往会扭曲会计信息。

4.会计信息加工、变换过程中的假设因素。对于许多不可确知和难以准确计量的因素,会计确认和计价不得不借助于假定和估计方法。在会计处理技术中,判断和应用是贯穿始终的,而且会计信息本身就是分类、汇总、分配、结果,任何以估计数为根据的计量都只能是尝试性的。如固定资产使用期限残值、折旧率的确定,以及一些共同费用的分摊和成本结转等,都只能是近似的结果。因而会计失真的可能性随时都会存在。

5.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影响。会计人员作为企业中的一员,与企业存在利益上的依附关系,在执行财会制度时,常处于两难境地。经营者强令会计人员弄虚作假、偷逃税款或用其他手段谋取私利,而会计人员不得不为自身利益的得失而有所顾忌,听命于领导的安排,必然会造会计人员不能地发挥其监督作用甚至主动作假,导信息失真。

6.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近年来,经过各方努力,会计监督管理工作有了明显的加强,会计信息质量有所提高。但由于社会环境和会计制度建设的影响,会计管理工作、会计信息质量等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特别是对基层单位会计工作的外部监督机制尚未健全、监督不力不够,直接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7.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不少企业、事业单位高层管理人员由于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致使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有的过于简单,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的单位虽然内部控制制度较为完善,但执行流于形式,没有按制度执行到位,致使一些不合格、不合法的经济业务难以揭示和制止,从而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

8.会计人员自身的原因。“两则”、“两制”的实施和各项具体会计准则的逐步出台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有不少财会人员,专业水平偏低,很多人员对国家有关法规、制度不了解或了解甚少,对会计核算的原则、方法理解不透。另外,会计人员责任心不强,对工作缺乏敬业精神;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达不到要求,难以处理较为复杂的会计业务;会计人员受恶劣环境刺激,工作情绪波动出现失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有很大差距等。这就不可避免地在会计工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从而客观上导致了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原因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虽然不是引起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但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二、会计失真的具体表现

1.会计核算的失真。主要是指作为会计信息载体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失真。会计凭证失真出现在原始凭证上。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失真除受到会计凭证失真影响之外,还大量存在伪造帐簿,虚设会计科目,故意违反制度要求,采取不适当的计量方法,以及直接捏造、篡改会计报表数据等等。

2.成本费用核算失真。企业出于利益机制驱动,往往把成本费用作为调节利润的主要手段。但在有些企业,为了达到少上交利税的目的,就人为地加大成本费用,采用多提多摊等手法,把不该列入本期的成本费用列入本期:在难以完成本期规定的利润指标时,也会“缩小”成本费用,对本应列人本期的成本费用,该提的不提或少提,该摊的不摊或少摊。

3.资产管理混乱造成。主要是指企业资产账目价值已不能真正反映企业各项资产的实际占有数。其表现有:大量资产非法低值、折旧。资产计价过程中,某些主观假定的标准和方法,造成计价的伸缩严重背离客观实际。

4.往来款项失真。主要表现为许多已确认收不回来的债权或付不出去的债务长期挂帐,悬而不决:或因会计人频繁更换,交接手续不健全,各种应收帐款长期无人问津。

5.经营成果失真。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不按制度规定办事,该冲减的收入不冲减。比如,按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销货退回应冲减销售收人,但企业不冲减,仍作本期收人处理,结果必然导致利润虚增。二是虚作收入。故意编造实际上并未发生的收入,借以达到虚增利润、粉饰领导“业绩”的目的。如某企业为实现“扭亏增盈”,虚作销售产品的发票,虚列产品销售收人。三是私设“小金库”,非法获取巨额收益,设两本帐,以达到截留私分的目的。

6.会计基础和会计程序紊乱形成的会计失真。如会计人员不足或根本不设会计人员:不建帐或账目记乱;帐外设帐,违章经营:企业领导人滥用职权,财务收支失控等。归结起来这样的企业有三个“缺乏”:即缺乏能够正确进行会计信息“总结”的合适的会计人员;缺乏会会计信息所能形成的正常的、必须的会计工作程序:缺乏有效的形成正确的会计信息的监督机制。

三、会计信息失真防范对策

1.充分发挥企业外部监督和检查力度。健全以政府审计监督为主,财政、税务等部门督检查及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外部监督体系。进一步扩大审计范围,加大审计力度。充分发挥过财政、税务监管等部门和社会力量等形成综合会计信息监督体系的作用。要尽快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准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及一批会计师事务所,使社会会计监督机构(中介机构)真正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警察”。

2.推进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现有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体系,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适应国际发展方向,与企业改革步伐相适应的会计信息体系。各项法律法规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地进行修改,不断完善,以提高法律法规自身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对目前会计工作状况,有必要制定一个操作性强的“会计法实施细则”,保证《会计法》的执行能落到实处。面对企业、单位会计行为要受到企业、单位领导层制约的现实,细则中要明确企业、单位管理当局对不合法会计行为应负主要会计责任,同时要突出如何有效保障企业、单位会计人员合法权益问题的规定,使会计人员能够积极有效地发挥会计监督作用。

3.建立和健全内部审计与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起到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合法的作用。只有通过制定严格的内部会计诚信控制制度,对经济业务的核算作出较为合理的规定,才能防止会计造假和舞弊,提高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产品产量等信息资料的可靠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4.加强会计工作的管理。财政部门等应督促企业按会计法及国务院有关规定,依法建帐和做好会计基础工作。银行可以通过企业帐户和现金的管理,遏制业的现金交易行为,对于不建账的企业可以通过同等情况高税赋的办法,促使企业建帐建制。

5.加大培训力度与提高从业标准,保障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会计工作质量,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是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要选拔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二是加强会计人员后续教育,要以国家的有关法律、会计法规、财会知识对企业的经营者进行有组织的培训,持续不断地开展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对财会人员职业道德的教育,不断更新财会人员的知识,拓宽后续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以增强会计人员专业判断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谢维佳.会计核算方法的选择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财经界(学术版).2011(2)

[2]张振华.内部会计控制有效性措施研究.现代商业.2011(6)

[3]吴丽娟.新企业会计准则下的会计信息监管问题研究.公用事业财会.2008(4)

[4]尹秀娇.会计信息可靠性研究.财会通讯.2011(9)

作者:蔡琦

会计信息失真策略论文 篇3: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预防策略研究

【摘要】利益团体、企业、政府部门的行为策略都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预防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需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社会的监督作用和政府的管理作用。

【关键词】企业 会计信息失真 原因 预防策略

无论是从企业会计法律还是从企业会计准则来看,我国都对会计信息质量越来越重视。中国证监会发布的《2010年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监管报告》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不断提高,但受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国家对企业特别是非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监管相对宽松等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并不高,信息失真现象较为常见。这既违背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也不利于规范企业的经济行为,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因此,探讨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预防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意义

会计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能够影响人们决策的企业财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一方面,要让会计信息客观的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从而让会计信息需求者能够真实、准确地了解企业。另一方面,要让会计信息全面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而不能是片面地反应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或者将有利的信息进行披露,隐藏对企业不利的信息。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利于满足信息需求者的需求,有利于帮助企业树立正面形象,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1.有利于满足信息需求者的需求

对于信息需求者而言,只有拥有了真实的企业会计信息才能够全面、客观地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才能够按照自身的需求与目标做出决策。一旦会计信息失真且信息需求者无法真实地把握这种失真的程度,则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甚至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有利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有利于帮助企业树立正面形象

会计信息是企业对外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更是如此。真实的会计信息有利于帮助企业树立诚信、守法等方面的正面形象,而失真的会计信息则可能让一个企业信誉丧失,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如“中国概念股”因诚信问题被美国监管机构严肃查处,并导致股价的下跌,其中东南融通更是被迫退市。

3.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真实的会计信息一方面能够帮助市场树立信心,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投资,吸引外来资本,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真实的会计信息将使部分不诚信的企业逐步退出市场或者改正其不诚信行为,这将营造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而有利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

二、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可以从利益团体、企业、政府部门三个维度来进行分析。

1.利益团体行为激发会计信息失真

利益团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企业内部少数甚至个别人的行为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这种利益团体主要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以及财务会计人员,首先,利益团体为达到预定的考核目标可能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在委托—代理制度下,职业经理人都期望取得好的经营业绩,在企业经营业绩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时,经营管理者就可能采取各种手段粉饰会计报表和财务报告,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其次,利益团体为牟取不当利益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为牟取利益,高级管理人员可能伙同财会人员通过关联交易等方式来转移资产,但这种行为一般不会再会计报表中进行披露或者模糊披露,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2.企业行为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企业行为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是指并非为了个人牟取利益,而是为了帮助企业达到某种目标如获取金融机构资金支持、在资本市场融资等而采取的调整会计报表等行为,并进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对于企业特别是非上市公司而言,其财务报表并不需要对社会公开,这就使得其在面对工商、税务、银行、投资者等不同的主体时可以采取不同的会计报表而不会立即被发现,从而使得企业会根据目的的不同而调整会计报表,这种行为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3.政府部门制度建设与执法相对滞后容许了会计信息失真

首先,从制度建设来看,当前我国企业会计法和会计准则虽然较为完善,但部分会计制度规定较为模糊,如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涉及的部分会计处理业务、以商誉为代表的长期资产减值计提成等问题还缺乏规范化的会计处理方法,从而使得企业在进行会计业务处理时处理方式不规范,并可能带来会计信息失真。其次,从执法来看,执法机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仍然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空间。

三、预防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策略

预防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需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社会的监督作用和政府的管理作用,从而推动会计信息质量的不断提升。

1.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

首先,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编制会计报表、财务报告。要组织会计人员学习国家最新的法规制度,特别是一些动态的更新的内容,如企业会计准则等,从而提高企业业务会计核算的规范化水平,避免出现业务水平过低带来的信息失真。

其次,企业要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上市公司要积极的贯彻落实国家最新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非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积极的借鉴这一规范化的制度,并根据自身经济活动的基本情况,设计出相互制衡的、完备的内部控制制度。特别是要注重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强化对财务会计活动的监督。

再次,企业要强化对外公开的会计报表、财务报告的管理,如规定企业的总会计师、主管会计乃至主管财务的副总要对这种报告进行严格的审核。

2.发挥政府的管理作用

首先,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完善业务会计处理方面的制度,对于企业普遍存在疑惑的,或者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具有较大选择空间的问题要进行细化,明确处理方式,从而规范企业行为,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其次,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督和管理,要建立起财政、税收、金融多部门联动的监督执法体系,对各种弄虚作假行为依法进行严肃处理。再次,政府部门可以建立完善的企业会计信息诚信系统,对企业的会计信息真实性、企业主要领导人的诚信情况进行备案,从而形成一种长期的监督体系。

3.发挥社会的监督作用

首先,要充分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参与会计信息监督,要广泛地发动企业职工、社会公众以及新闻媒体参与到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督管理中来,从而营造一种注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良好氛围。其次,要畅通监督管理渠道,如充分利用网络这一现代通信工具进行监督。再次,要建立社会监督配套制度,如举报人保护制度等。

参考文献

[1]陶铮.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J].现代商业,2011(8):243-244.

[2]张国华.浅谈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商业文化,2011(8):69-70.

作者简介:黎泰明(1969-),男,云南航天工业总公司,总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葛鸽(1987-),女,云南航天工业总公司,助理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

作者:黎泰明 葛鸽

上一篇:化学概念教学分析论文下一篇:会计信息失真危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