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生在护理专业中的教育论文

2022-04-22

摘要:目的:了解我校对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及相关建议等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我校对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现行课程设置比较满意者占52.5%,48.1%的学生认为人文社科类课程应在第一学年开设,认为在第一、二学年应开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生分别占42.4%和39.2%。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男生在护理专业中的教育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男生在护理专业中的教育论文 篇1:

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摘要]目的了解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和自行设计调查表对山东省滨州医学院护理专业全体在校男生62人进行调查。结果护理专业男生在强迫、人际敏感、敌意、妄想、精神病性各因子中得分显著(P<0.01)高于临床专业学生;护理专业男生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各因子中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P<0.01,或P<0.05);护理专业男生在敌意、妄想、精神病性各因子中得分显著高于青年组常模。结论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男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部分心理问题较突出。

[关键词]健康心理学;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健康事业对男性护士的需求不断提高,报考护理专业的男生也在逐年增加。国内单独对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少见报道。为此,作者对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以便为护理专业男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山东省滨州医学院护理专业全体在校男学生62人,年龄17~24岁,平均21.2岁,其中本科51人,专科11人。

1.2调查方法①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②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年龄、家庭情况、入学志愿选择、是否喜欢护理专业、毕业后是否愿意从事护理专业、影响专业态度的因素共6项。测试前使用统一的指导语,由全体被测男生当场填写,以无记名方式独立完成答卷。共发放问卷62份,问卷全部有效收回。数据采用SPSS10.0软件统计处理,采用t检验比较。

2 结果

2.1一般情况调查结果来自农村56人(90.4%),城镇6人(9.6%);自愿报考50人(80.6%),其他原因12人(19.4%);报志愿时了解护理专业26人(41.9%),报志愿时不了解护理专业36人(58.1%);喜欢护理专业24人(38.7%),不喜欢护理专业38人(61.2%);毕业后愿意从事护理专业34人(54.8%),毕业后不愿意从事护理专业28人(45.2);影响专业态度的因素包括认为护理专业前景乐观8人(12.9%),不清楚专业发展前途22人(35.5%),就业好50人(80.6%),专业和兴趣爱好不符40人(64.5%),社会重视护理工作20人(32.3),专业科学性强34人(54.8%),难以发挥自己才能26人(41.9%),工作稳定有保障工资待遇高38人(61.3%),工作太辛苦38人(61.3%)。

2.2护理专业男生SCL-90评分与临床专业学生、全国大学生、青年组常模的比较见表1。

3 讨论

一般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男生中有90.4%的学生来自农村,80.6%的学生自愿报考护理专业,80.6%的学生认为就业好,61.3%的学生认为工作稳定有保障工资待遇高,与此相对应,只有38.7%的学生喜欢护理专业,41.9%的学生报志愿时了解护理专业,54.8%的学生毕业后愿意从事护理专业,12.9%的学生认为护理专业前景乐观,64.5%的学生认为专业和兴趣爱好不符,41.9%的学生认为难以发挥自己才能。可以看出,农村学生构成了护理专业男生的主体,很多学生虽然自愿选择护理专业,但并非出于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就业好、工作稳定、工资待遇高起了一定的作用。

国内关于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临床专业学生和全国大学生的比较少见报道,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专业男生在强迫、人际敏感、敌意、妄想、精神病性各因子中得分显著(P<0.01)高于临床专业学生;护理专业男生在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各因子中得分显著(P<0.01,妄想P<0.05)低于全国大学生,提示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高于全国大学生而低于临床专业学生,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高于全国大学生,其原因可能是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转变,医学院校越来越重视医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的教学工作,护理专业男生在心理、精神病这些方面的知识要多于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专业男生应对心理应激的能力。护理专业男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临床专业学生可能与他们报考护理专业并非出于自己真正的兴趣爱好有关,来自社会的种种价值观念影响了一部分护理专业男生内心真实的感受,使他们理想中的自我与实际的自我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再加上社会上对男性护士的不理解及存在的一些偏见,常使其在朋友、同学面前感到不自在,没有成就感,担心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导致在人际关系方面较临床专业学生表现出冷淡、不入群、自卑等心理障碍,影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护理专业男生在敌意、妄想、精神病性各因子中得分显著高于青年组常模,这与国内一些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与各自的研究样本小,采用的比较常模不一致有关。男性护士的职业、社会地位目前尚不能被人们理解和认可,社会把护理工作看成女性的职业,甚至嘲笑男性从事护理专业,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护理专业男生的感受,导致了敌意、妄想、精神病性因子分较青年组常模偏高。

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男士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部分心理问题较突出。针对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男生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以下措施:加大护理专业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在报考前对护理专业有一个全面整体的认识;对于已经录取的学生,学校应该适时开展一些有利于巩固学生专业观的活动,增强学生专业自豪感和责任感,并从中学会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呼吁社会消除对男性护士的误解和偏见,给医学院校护理专业男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作者:王壮生

男生在护理专业中的教育论文 篇2:

对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课程设置需求调查

摘 要:目的:了解我校对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及相关建议等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我校对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现行课程设置比较满意者占52.5%,48.1%的学生认为人文社科类课程应在第一学年开设,认为在第一、二学年应开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生分别占42.4%和39.2%。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建议中,选择课堂讲授法的最多,占77.8%,师承法最少,占21.5%。结论:我校对口高职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合理构建对口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对口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设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已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要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中高职衔接就成了必然趋势。课程改革是中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及成功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起点与落脚点,因此对护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深入探索具有重大意义。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从2014年开始自主招生,培养中职升高职护理学生。为了解我校护理中职生进入高职阶段后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及相关建议,特开展此次调查活动,希望从学生的角度探索中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问题,以期为中高职课程衔接工作的深入開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对象和方法

1. 调查对象

我校2015级对口招生护理专业的高职学生,在高职教学阶段学习近2年,已完成基础课程和大部分专业课的学习。

2. 方法

(1)研究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形式,调查开始前针对现行课程设置的重点问题进行分析,设计问卷,并进行预调查,调查开始前对调查对象进行统一培训。本调查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第二部分为调查对象对现行课程的满意度和课程设置的建议情况。

(2)调查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以班级为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当场完成,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58份,收回有效问卷15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

二、结果

1. 一般情况

调查对象中,男生3名,女生155名;年龄都是18~24岁;汉族129名,少数民族29名;就读高职前的专业为护理专业的学生157名,中医专业1名;123名学生获得护士资格证。

2.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现行课程设置的满意度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现行课程设置比较满意者占52.5%,一般满意占29.7%,非常满意和比较不满意各占8.9%。在不满意的原因中,认为“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少”者最多,占46.7%;其次是“选修课少,必修课多”,占33.3%;“科目总数量多”“各科目与临床联系紧密性较差” “各科目间联系紧密性较差”各占26.7%;“总学时数少”,占20.0%;“教学内容较陈旧”,占13.3%;“总科目内容有重复”和“医学基础课较多”各占6.7%。

学生关于实践与理论课程比例的建议中47.5%的人建议2:1,其次为1:1(32.9%),3:1(10.1%),1:2(9.5%)。

3.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各类课程设置的时间跨度建议

建议开设专业基础课的时间:第一学年占16.5%、第二学年占28.5%,第一、二学年占42.4%,全部学年占12.7%;建议开设专业课的时间分别是第一学年(12.0%)、第二学年(31.0%)、第一、二学年(39.2%)、全部学年(17.7%);建议开设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时间分别是第一学年(48.1%)、第二学年(24.1%)、第一、二学年(24.1%)、全部学年(3.8%)。

4.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实训、见习、实习时间跨度的建议

5. 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建议

结果显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教学方法的建议中课堂讲授法最高,占77.8%,其次是小组教学法(63.9%)、翻转教学法(48.1%)、项目教学法(38.6%)、师承法(21.5%)。

三、讨论

1. 护理专业开展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的意义重大

目前,国家高度重视高职高专教育,大力提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将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作为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中高职衔接的实现需要从管理体制的衔接、培养目标的衔接、教学制度的衔接和教育观念的衔接等多个环节入手,但归根结底上述衔接还是要通过课程体系的衔接来实现。我校自2014年起招收护理专业对口高职学生,目前尚未完全建立对口高职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因此开展相关研究对于促进专业健康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意义重大。

2. 我校对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现行课程设置满意度不高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现行课程设置比较满意者占52.5%,非常满意者仅占8.9%,满意度不高。而在不满意的原因中,46.7%的学生认为“理论课时多,实践课时少”。除此之外,学生对实践与理论课程比例建议中47.5%的人建议2:1,有10.1%的人建议为3:1,说明课程设置需要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另外,“科目总数量多”“ 各科目与临床联系紧密性较差”“各科目间联系紧密性较差”各占26.7%,反映出现行课程设置在中高职专业理论与技能的衔接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满足学生提高岗位工作能力的需要,这与周晓玉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因此,课程需结合对口高职护生有专业理论基础也有临床实习经验,但学习动力不足的特点,遵循“以中职为基础、以高职为主导”的原则,从高职教育的角度对课程内容及方法进行思考与设计,从点到面,由浅入深,突出中高职教育的层次性和连续性。

3. 我校对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注重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但对人文社科类课程不够重视

从调查结果来看,我校近一半的对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认为人文社科类课程应在第一学年开设,仅有3.8%的学生建议在全部学年开设,说明学生对此类课程有需求但不够重视。人文素养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国内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护生在中职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课程设置存在重视医学课程轻视人文课程的现象。对口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较普通大专生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课程设置中应进一步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比例,同时在授课及临床实习阶段强化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对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认为在第一、二学年开设者相对较多,对口高职护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习经历,因此,在设置课程时不必过于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完整性,而应重视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尤其强调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对于对实训、见习、实习的时间跨度我校对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建议较为分散。总体来说,对口高职的学生较为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注重实际应用。为强化实践技能,国内一些研究者也建议早期开展临床见习、实习,穿插理论学习,实践课程除了在校内开展,也可将养老院等相关机构作为实践基地,缩小课堂与工作现场的差距。

4. 我校对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更为习惯传统授课方法,但对新的教学方法也有期待

调查显示,我校多数对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建议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也是当前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学生最为熟悉,但选择小组教学和翻转课堂的学生也不在少数,说明对口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新的教学方法也有期待。我校绝大多数对口高职学生已经获得护士资格证书,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基础,这也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及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适应人才培养需求,授课教师应具有真正的双师素质,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对专业理论的需要,又能与学生分享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和技能,同时在理论授课过程中积极开展情景教学、小组学习、翻转课堂等现代教学方法改革,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岗位工作能力。在实验教学中也应注重学科间的交互融合,贴近临床实践。有研究者建议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将病理、生理、药物知识、健康评估及生命体征观测等内容整合在一个实验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相关知识综合起来,自行设计并完成实验,从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

四、小结

综上所述,我校对口高职护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构建合理的对口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可为推动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探索更好的路径;为终身教育思想的实现提供现实基础;为本地区相关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实践道路提供借鉴和启发。

参考文献:

[1] 母传贤,沈建立.护理专业对口升学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构建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5(18).

[2] 周晓玉,刘凤云,岳峰.对口招生护理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调查研究[J].卫生职業教育,2015(16).

[3] 韩春婷.护理专业对口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研究——以母婴护理与保健课程为例[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0).

[4] 王毯,杨建宝,傅红琼,等.我国中职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文献研究分析[J].农垦医学,2015(3).

[5] 闫春梅,邢爱红,王宁.高职高专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进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

[6] 李辉,程洪恩.谈对口升学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14(5).

基金项目:对口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以我校为例(项目编号:16JGYB01)。

作者简介:杨京楠(1987— ),女,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护理教育、社区护理。

作者:杨京楠 吴学华 刘海燕 唐莉 康琪

男生在护理专业中的教育论文 篇3:

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概念和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了解我校三个年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下简称护理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概念、主观幸福感现状,分析护理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概念、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护理教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一般情况调查表、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为研究工具,以不记名方式对450名护理学专业本科在校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呈中等水平,年级、成绩位次、专业和职业选择对自主学习能力有影响(P<0.05);②护理本科生的自我概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家庭情况、专业和职业的选择对自我概念有影响(P<0.05);③护理本科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年级、家庭情况、父母文化程度,专业和职业的选择对主观幸福感有影响(P<0.05)。结论: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呈中等水平,自我概念呈中等偏上水平,主观幸福感中等水平。一般情况资料中的诸多变量对护理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我概念和主观幸福感有影响。

【关键词】护理学专业本科生 自主学习能力 自我概念 主观幸福感 影响因素

多数研究证实目前护士的专业价值观[1]及专业承诺水平低[2-3]导致离职率上升,在临床从事护理工作的本科生中普遍存在离职意愿,主要与专业自我概念不明确有关[4]。由护生到护士是一个循序渐进、连续动态变化的过程,而大学期间正是自我概念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对在校护理本科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概念培养,能够使护理本科生以积极的情感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对待学习和人生,帮助护理本科生形成稳定的专业态度,增强护理专业价值认同感,提升为专业努力的意愿,对所从事的专业达到主观上的幸福感。

一、研究对象

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护理学专业一、二、三年级学生各150人,共计450人。样本量的确定按照统计学中量表中最多因子数目的10~20倍计算。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包括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和3个公认的量表。

1.一般情况调查问卷:自行编制,主要包括受试者的人口统计学数据,包括性别、年龄、年级、生源地、家庭形态、家庭和睦氛围、父母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成绩排名、恋爱状态、专业选择的原因等。

2.护理学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采用由林毅,姜安丽于2004年编制的《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该量表目前在国内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时被广泛应用。该量表分3个维度,共28个条目构成。得分范围29~140分,得分越高说明个体的自主学习能力越高。该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86,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

3.自我概念测评量表:采用美国田纳西州心理学家H.Fitts于1965年编制,林邦杰1978年修订的第三版《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该问卷包括十个因子(70个题目)。前九个因子得分越高说明自我概念越积极;自我批评因子得分越高说明自我概念越消极,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

4.主观幸福感量表:采用吉楠、李幼慧于2006年编制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包含8个维度、41个项目。内在一致性高达0.937,结构合理信度效度较高。

三、问卷调查

通过预调查调整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概念测评量表的顺序。正式调查前向学生说明相关内容,以减少学生顾虑,以保证问卷的真实性。本次调查共发放455份,回收450份,回收率为98.31%。根据问卷剔除原则,选出7份无效问卷,最终获得433份有效问卷,问卷有效率为96.28%。

四、研究结果

1.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

(1)基本情况:本研究采用的大學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每个题目的中间值为3分,分数越高表明自主学习能力水平越高。护理本科生学习合作能力均值为2.97,整体水平不高。自我管理能力均值为3.49,信息能力均值为3.36,整体水平呈中上水平。

(2)个人基本资料变量的影响:个人基本资料中年级对自主学习能力有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成绩位次对自主学习能力各个因素有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1);专业选择的方式对自主学习能力总分有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从事护理工作对自主学习能力各项因素有影响,并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

2.护理本科生自我概念

(1)基本情况:本研究采用的田纳西自我概念测评量表,每个题目的中间值为3分,分数越高表明自我概念越高。护理本科生自我批评概念得分均值为2.94,自我批评整体水平偏高。其他各要素均超过中间值,说明整体水平处于中上水平。

(2)个人基本资料变量的影响:个人基本资料变量中是否为独生子女在社会自我概念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类型对自我概念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氛围总体自我概念有统计学意义(P<0.01);恋爱状态对自我批评有统计学意义(P<0.01);专业的选择对总体自我概念均有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本科生中愿意以护士为职业的学生家庭自我、社会自我得分高于不确定和不愿意从事护士职业的学生(P<0.05)。

3.护理本科生主观幸福感

(1)基本情况:本研究采用的大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每个题目的中间值为3分,除消极情绪外分数越高表明主观幸福感越高。护理本科生家庭满意、积极情绪、精力、自我满意和幸福感总分分值均在3分与4分之间,处于偏上水平;人际关系低于中间值3分,处于偏下水平,社会性行为和生活满意大于4分,处于较高水平。

(2)个人基本资料变量的影响:性别对自我批评要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独生子女对人际关系要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级对主观幸福感中的社会性行为、生活满意、自我满意和幸福感总分均有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家庭情况对主观幸福感中的家庭满意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亲的文化程度对主观幸福感中的家庭满意有统计学意义(P<0.01);专业选择情况对主观幸福感总分和积极情绪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五、讨论

1.护理本科生一般情况分析:在个人基本资料中值得注意的是性别、家庭所在地、否愿意从事护理行业等3项。

(1)性别: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护理本科生中女生占大多数,共404人占93.3%,男生29人,占6.7%,由此可见护理专业本科生中男生比例很低。南丁格尔作为护理教育的创始人,认为男性没有能力从事护士职业,一直到她去世后很多年,社会对男护士的偏见依然存在。随着护士的角色和功能范围不断扩大,男护士在生理、心理等多方面的优势日益显现,对男护士的需求日益扩大。为了满足男性护理人员的需求,虽然各护理院校努力扩招男学生,但传统的偏见和观念导致男性护理人才处于严重缺乏的状态[6]。

(2)家庭所在地:调查中家庭所在地为农村的护理本科生居多,占44.1%,城市占33.3%,乡镇占22.6%,这种构成比例可能与就业状况好坏有关。因农村学生家庭条件相对较差,能吃苦,所以在选择专业时考虑的更多是就业状况而不是考虑职业本身的好坏。

(3)职业态度:职业态度并不乐观,职业认同感偏低。调查显示未来愿意从事护理行业的学生135人,仅占31.2%,不确定的人数241,占55.7%,不愿意的人数57,占13.2%。职业认同感偏低的主要原因可能为:第一,部分学生家庭条件较优越,对日后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要求较高,而目前护士的社会地位较低、薪资报酬不高,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无疑成为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导致学生的职业态度不乐观;第二,部分学生认为护士三班倒的工作制度对身体健康不利,并且长期从事琐碎的日常护理工作感到可悲;第三,繁琐细致的护理操作使很多学生觉得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做护理工作,无法在护理岗位上发挥自己的特长、施展自己的才华,以上原因导致护理本科生职业态度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7]。

2.护理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护理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状: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92.84±12.44,均值为3.32±0.44,整体水平不高,与使用同一护理学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的吴英[8](3.38±0.41)相比较低,与惠亚娟[9](3.10±0.39)、张开利[10](3.17±4.13)相比分数较高,总体来说我国护理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整体水平不高。可能是因为护理本科生与专科生相比,在校时间长,理论知识学习时间更多,但目前我国临床护理工作没有做到分层次使用人才,在临床工作中护理本科生与低学历护士从事相同的工作,本科生的学历优势体现不出来,从而感到自我能力得不到发挥,降低护理本科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2)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分析:在自主学习能力四个维度中,信息能力得分最高,其次是自我管理能力,得分均高于自主學习能力平均值,护理本科生学习合作能力得分最低,低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平均值,与王莉莉[11]与赵芮婧[12]的研究一致。护理本科生的信息意识比较强,有一定的信息获取能力,大部分学生会积极地查找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搜索引擎是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主要渠道,其次是博客和文献数据库,通过阅读获取知识较少,很多学生没有阅读过专业专著和期刊。学习合作能力低的原因可能与部分学生对合作学习持否定态度,一部分学生虽有和他人合作学习的意愿,但不知道如何主动与他人进行合作,还有与目前的教学方式方法有关。

(3)个人基本资料变量对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分析:与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关系的因素主要是年级、成绩位次、专业选择情况和未来职业选择意向。①年级:二年级学生的信息能力明显高于一年级和三年级,刚入学的大一新生还习惯于高中的学习模式,被动接受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三年级学生主修护理专业课,肩负较重的学习任务,并且考试相对集中,教师习惯于满堂灌地讲解医学知识,而学生也愿意接受这种填鸭式的授课方式,以至于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方进博,袁浩斌研究结论一致[13];②成绩位次:成绩排名靠前护理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分高于成绩排名中等和成绩排名靠后的护理本科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成绩排名呈明显的正相关,与皇甫倩,王后雄研究结论一致[14],成绩位次可能与自尊有关,自主学习需要自我控制,自尊对自主学习的影响通过对自我控制来实现,所以成绩越好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越强;③专业选择情况:表现在自愿选择的学生和高考调剂到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其自主学习能力高于其他原因选择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学生自愿选择护理作为所学专业,这类学生通常有明确的专业目标,对所选专业比较喜爱,因此自主学习的意愿较高,高考调剂到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入学时学习成绩相对较高,普遍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非自愿选择的学生由于受就业影响或听从家长和老师的意愿,因与自己的意愿相违背,所以内心对专业会有所排斥,若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会严重降低自主学习的热情;④职业选择意愿:愿意从事护理学专业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于不愿意从事护理专业的学生和不确定是否从事护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愿意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理本科生,因热爱本专业,具有自主学习的动力;因受家人意愿影响,认为护士就业率高、工作比较稳定而选择护理专业却又不确定未来是否愿意从事护理专业的学生,因缺乏对所学专业的热情,处于纠结状态,对学习目标模糊,自主学习的动机缺乏,导致自主学习能力最低,而对于确定未来不愿意从事护理专业的学生,更愿意学一些医学保健常识,自主学习能力相对比不确定的学生要强。

3.护理本科生自我概念

(1)护理本科生自我概念现状分析:护理本科生的自我行动、自我满意、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等整体水平处于中等,道德伦理自我、自我概念、家庭自我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而自我批评概念低于中间值,道德伦理自我较高,这与唐蓉研究一致[15]。护理本科生的道德伦理高于未参加过高考的学生。可能的原因:一方面这可能与护理本科生接受正规教育有关,一般认为正规教育可对道德发展进行预测,接受正规教育越多道德发展水平越高[16]。另一方面,可能与护理学专业女生多有关。目前社会环境下人们普遍对女生有着更严格的要求,女生从小就受到更多的约束。因此,护理本科生的道德伦理自我概念较高。护理本科生自我概念水平较高,说明在社会化过程中护理本科生逐步形成的对于自我和周围环境关系的认知和评价较为准确。本研究调查显示大学生自我批评、自我反省能力较差,这与曹姬娜[17]的研究一致。大学生自我批评能力差的原因可能有:一方面与成长环境有关,在过度溺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学生,即使进行自我批评,效果也差强人意;另一方面与是否独生子女有关,放任自由惯了的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比较强,很难做到接受批评和自我批评。

(2)一般资料对护理本科生自我概念的影响分析:与护理本科生自我概念有一定关系的因素为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类型、家庭氛围、恋爱状态、专业选择情况、职业态度等。①是否独生子女:对社会自我概念影响较高。调查结果显示护理本科生中独生子女的社会自我概念较非独生子女高,这一结果与张艳娇的研究一致[18]。在研究中发现护理本科生的社会责任感普遍较高。分析其原因可能为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教育重要性认识的提升,独生子女的家长们逐渐开始重视对子女的综合教育而不是盲目的娇惯,并且身为独生子女,他们更加清楚自己所背负的责任。②家庭状况:调查结果显示家庭氛围越和睦学生自我概念越强,可能与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关。完整的、和谐的家庭通常采取民主、开放、自由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可培养子女的自信心、社会自我等,使子女富有爱心、心理成熟度高、更懂得关爱家人。③恋爱状态:本研究调查显示正在恋爱的护理本科生比从未恋爱过和单身的学生自我批评概念高。对于有恋爱经历的大学生,他们更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寻求心理支持,在与人交往过程中更容易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进行自我批评维持亲密关系,而没有恋爱过和正在单身中的学生,与人交往过程中往往担心自己在接触过程中受伤害,或者袒露自己的真实感情后被拒绝,认为不利于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19]。④专业选择情况:按本人意愿选择护理学专业的学生自我概念水平高于其他原因选择护理学专业的学生,自愿选择护理学专业的学生,从思想、情感、态度上对自我和所学专业的认知良好;而高考调剂或者家人帮助选择专业的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较少,主要是通过媒体或其他途径了解护理行业人才紧缺,具有较高就业率,才选择护理学专业,入学后逐渐了解到护理学专业,与以往了解的情况有所不同,对所学专业产生消极情绪,往往对自我角色和所学专业的认知水平下降,导致自我概念较低。⑤职业选择态度:愿意从事护理专业的学生自我概念水平较不确定是否从事护理行业的学生高,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愿意从事护理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比较了解,认为自己比较适合从事护理工作,对未来有较为清晰的目标;对于不确定未来是否从事护理专业的学生,往往思想上比较被动,对所学专业缺乏客观认识。

3.护理本科生主观幸福感

(1)护理本科生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分析:主观幸福感中社会性行为和生活满意得分大于4分,处于较高水平;家庭满意、积极情绪、精力、自我满意和幸福感总分分值均在3~4分之间,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人际关系低于中间值3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調查研究结果显示,护理本科生人际关系较差,这与以往王瑞新[20],刘天月[21]的研究结论一致。护理本科生人际关系差的原因可能有:中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重视学习而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欠缺;而家庭方面,子女被长辈过度照顾产生依赖心理,独立性差,影响他们在人际沟通方面的能力。

(2)一般资料对护理本科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①性别:男护理本科生的消极情绪较女学生高,主观幸福感较差,与何春渝等[22]的研究结论一致。绝大部分男生刚入学就觉得比其他专业的医学生“低一等”,长期的这种心态使其自尊心处于压抑状态[23]。虽然男性从事护理工作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受职业特点限制、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偏见,不可避免地给男护士带来心理压力从而产生消极情绪,幸福感降低。鉴于这种情况,护理教育者应给予男护生更多的关注,结合男护生的特定心理特点,疏导消极心态,满足其心理需求,以保持男护生的身心健康,鼓励他们自信地面对学习和工作,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男性护士[24]。②是否独生子女:独生子女的人际关系不如非独生子女好。一般独生子女家庭成员少,交流的对象少,易感到孤独,独生子女的家庭优越感高于非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受到父母的关注多,而关注他人的能力相对较弱,人际交往上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非独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随时都有交流的机会,熟悉与人交流的过程,人际沟通能力相对非独生子女更有优势。③年级:幸福感总分一年级最高,二年级其次,三年级较低。可能与三个年级的学生的主要感受不同有关。一年级新生刚入学对新环境、新事物有一定的新鲜感,并且对大学生活充满期待,主观幸福感较高;二年级学生对大学的新鲜感逐渐消失,学业压力逐渐增大,加之情感困惑,主观幸福感水平下降;大学三年级时所学专业课程增多,考试和学业压力持续存在,又面临实习和就业,主观幸福感进一步下降。④家庭情况:完整家庭、家庭氛围和谐的护理本科生的主观幸福感高于其他家庭类型的子女,与受到父母体贴细致的照顾和关心有关;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家庭的学生主观幸福感高,与父母能满足子女不同的物质需求有关;来自城市的护理本科生感受父母的情感和理解父母的付出和不易程度更好,主观幸福感相比来自农村的学生较高,文化程度较高的父母给予子女更多的理解,经常与子女沟通,不强迫子女接受父母的意愿,而家在农村且文化程度较低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很少表现出来,有时子女不一定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导致主观幸福感较低。⑤职业选择态度:未来愿意从事护理专业的护理本科生基本都是自愿选择的专业,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对生活持有乐观态度,普遍与家人有良好的沟通,主观幸福感较高,而未来不从事护理专业或不确定的学生,多半是被动或一味听从家人意见选择自己不感兴趣的护理学专业,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想法,加上与家人的沟通不多,导致主观幸福感偏低。

综上所述,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的自我概念是促进学生具有较高幸福感的途径,也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苏春香,郝玉芳.护理专业学生专业价值观的调查研究[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2):350-354.

[2]关旨耘,梁伍今.护理学专业本科生压力、应对方式与专业承诺关系的研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6):550-552.

[3]吕妃,罗彩凤.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现状及相关性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3):4-7.

[4]刘晶,孟艳君.护理本科生专业承诺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2):560-563.

[6]王莉莉,李悦.合作学习促進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9(1):105-107.

[7居玲英,黄玲.高职高专医学生信息能力培养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3,3,(21):24-26.

[8]吴英,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8):2078-2080.

[9]惠亚娟.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4,11(11):831-834.

[10]张开利.本科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分析[J]护理研究,2011,25(12):3321-3322.

[11]王莉莉,李悦.学习合作能力较弱,合作学习促进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9(1):105-107.

[12]赵芮婧,闫君.大学生“学习三性”问题研究——大学生学习主动性、独立性、合作性现状调研报告[J]出国与就业,2012,6(3):43-45.

[13]方进博,袁浩斌,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1):217-219.

[14]皇甫倩,王后雄,自主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相关性分析-基于对化学学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证研究[J]化学教育,2014,3(1):64-68.

[15]唐蓉,任玉嘉.高职院校实习护生道德困境与职业承诺的相关性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6(12):136-138.

[16]周春兰,吴艳妮.护生临床实习中伦理道德行为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3):33-35.

[17]曹姬娜.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自我反省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0,4.

[18]张艳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分析[J]校园心理,2014,12(6):397-399.

[19]刘博娜,晏碧华.大学生依恋现状及其与归因方式、应对方式[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4):615-617.

[20]王瑞新,胡博,医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现状及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5,17(1):10-12.

[21]刘天月,大学生自我概念、人际关系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5):772-774.

[22]何春渝,景璐石.不同层次男护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92-94.

[23]田红梅,赵芹.男护士需求与护理本科男生就业取向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1(32):99-102.

[24]李丹,连海峰.男护生心理关怀需求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4(6):5-7.

本论文为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JGJX2015C29】“护理本科生自我学习能力、自我概念及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结题论文。

作者:梁伍今 郭晶 汪琳 董雪 朱蓝玉 穆葆慧

上一篇:生态休闲农业供应链管理论文下一篇:我国行政问责制研究评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