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专科护士在骨科护理中的意义论文

2024-04-21

骨科专科护士在骨科护理中的意义论文(精选14篇)

篇1:骨科专科护士在骨科护理中的意义论文

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护理更加注重人性化和护理的有效性。骨科病人一般住院时间长,术后长时间的不能自由活动[1],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都很大,有的患者表现出焦躁和忧虑等情绪,不利于术后康复。通过引入舒适护理,对骨科患者术后恢复进行干预,从技术性与专业性角度为患者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满足患者生理、心理需求,可以在临床中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通过对骨科120例住院骨科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发现,舒适护理更有利于患者康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月~206月期间在本院骨科住院病人共120例,运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护理60例,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21~62岁,中位年龄(46.35±31.88)岁;运用舒适护理方法进行护理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9~65岁,中位年龄(45.31±33.63)岁。病情包括各种骨折、石膏外固定、颈椎手术、股骨牵引、胸腰椎手术、骨髓炎等。

1.2舒适护理应用

1.2.1体位舒适护理

对于骨科患者通常护理均采用制动模式,在进行舒适护理时,对于不同病情的患者采用不同制动方式,减轻患者患处肿胀和疼痛;依据病情,教育并帮助患者抬高患肢,通过静脉血液回流,缓解肢体肿胀,减轻病痛[2];指导患者采取通过铺垫软枕的方法,保持患处的生理曲度;不定时地帮助患者做引体运动,减轻重力导致的.压力;平时多检查绷带及石膏固定部位情况,观察肌肉受压状况,发现有挤压或有其他不适的,及时处理,避免不利于康复的因素产生。

1.2.2心理舒适护理

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心理舒适护理的先决条件。首先,要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讲清病情,交流思想,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帮助患者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使患者对护理人员产生足够的信任,这样患者就会配合护理措施的实施;其次,要主动关心患者,留心患者情绪的变化,多给患者精神上的鼓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再次,做一个好的听众,认真听取患者的倾诉,依据患者自身情况,给予适当的安慰和鼓励。护理人员只有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才能真正做到对症护理。

1.2.3生活舒适护理

病人首次入住病房时,护理人员热情接待,并对病房的设施做全面详细的介绍,包括各种场所的位置与各种生活设施的使用方法,使患者能够立即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强化病房管理,保证病房内整洁卫生,保持房内通风良好,阳光充足[3],让患者产生舒适感;严格探视制度,确保室内安静不吵闹,减少患者产生烦躁的情绪;加强患者饮食指导,依据病情需要,调整饮食习惯,并保证营养充足,鼓励患者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增强机体免疫力。通过在生活上的舒适护理,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1.3方法

研究方法:采用分组比较法,一组采用普通护理,一组采用舒适护理,然后对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学比较、评分和分析。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4],将疼痛分为无、轻、中、重、极度疼痛5个等级。主要分级方法为:0级为无疼痛;Ⅰ级为轻度疼痛;Ⅱ级为中度疼痛;Ⅲ级为重度疼痛;Ⅳ级为极度疼痛。护患关系信任度评价采用国际通用的护患关系信任度标准[5],评分为4个等级:1分为不同意;2分为部分同意;3分为基本同意;4分为完全同意。计算2组评分均值,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比较,评价两组患者对护士的信任程度。

1.4统计处理与评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并且采用了c2检验和t检验,根据国际统计学标准要求,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①舒适护理组比常规护理组患者产生焦虑、烦躁等情绪的情况少;舒适护理组术后72h的疼痛程度也比常规护理组患者级别低。②依据患者出院前填写的信任度评分量表统计,舒适护理组患者对医院、医生和护士的信任度高,安全感强,对今后的生活充满信心。

3讨论

在骨科的常规护理中,术后疼痛与不适是造成患者各种并发症和延长康复时间的主要原因。将舒适护理运用到骨科护理中,从体位护理、心理护理、生活护理等三个方面进行舒适护理,改善护患关系,让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减轻思想负担,亲身感受到温暖,不断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对促进伤口愈合和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琴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六安医院

参考文献:

[1]周雪华.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9(10):26~27.

[2]赵继军.护士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83~384.

[3]李华丽.手术患者舒适护理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0,19(11):90.

[4]潘霞.骨科护理管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8(2):355~356.

[5]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70~386.

篇2:骨科专科护士在骨科护理中的意义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护理中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2013年8月到2015年8月)。根据随机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研究组各30例(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对两组最终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之后,研究组的护理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护理总体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消化性溃疡护理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方法,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j关键词:骨科护理;康复指导;应用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康复医学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骨科术后给予患者康复指导,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有重要作用,可加速患者恢复速度,使致残率大大降低。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时,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本组研究针对本院60例骨折手术患者进行术后康复指导,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17-56岁,平均(30.4±3.6)岁,上肢骨折41例,下肢骨折19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18-54岁,平均(31.2±3.1)岁,上肢骨折39例,下肢骨折21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本组患者术后未进行康复指导,仅给予基本护理干预措施,由患者自然恢复。观察组本组患者在基本护理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指导。具体措施如下:(1)康复护士选择。护理学领域内,临床护理及康复护理都属于重要分支,其理论基础是相同的,但护理目标有差异,护理方法也不同[1]。因此,对康复护士选择中,首先以骨科临床护理经验丰富的护士为主,对其进行康复技能和知识的培训,使其具备康复指导护理的能力。(2)物品准备。骨科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中主要包含被动锻炼与主动锻炼两部分,除了自身肢体活动外,还可借助不同的锻炼器具。所以,在向患者进行康复指导中,还应该为患者提供床上拉环、握力器、床位拉带、上肢拉力器及沙袋等器具,便于患者进行功能锻炼[2]。(3)功能锻炼计划制定。对患者进行准确评估,对患者住院时、术后的功能情况进行评价,如肌力、关节活动度、疼痛、肢体肿胀情况等[3]。手术医生查房时,跟随医生对患者手术方案及治疗效果进行了解,对翻身、肢体关节活动、站立、行走等最佳时机进行确定,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不同的功能锻炼计划。(4)康复训练指导。①康复知识讲解及方法指导。骨科患者由于石膏固定、牵引、外固定架等,肢体处于制动状态,患者对如何锻炼也不了解,甚至认为锻炼对骨折愈合有不良应,应该安静休养。所以,护理人员应该结合患者评估情况,将功能锻炼知识及方法讲解给患者及陪护人员,让患者了解康复锻炼的目的.,并且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②提供骨科康复护理资料。向患者及家属提供康复护理读物,让患者树立起良好的康复医师,对训练的方法能够科学的掌握,积极的参与到康复锻炼中。③协助患者完成每日训练内容。对于骨折患者而言,尽管其对康复锻炼的重要性完全了解,但是由于患者存在体力不支、疼痛、认识不到位或情绪不佳等因素的影响,康复锻炼很难坚持,往往没有强度、没有规律。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每天锻炼情况进行监督,敦促患者完成康复锻炼内容,对患者进行鼓励,让其能够克服懒惰、怕痛的心理,按质按量完成锻炼任务。④体位护理。骨科康复护理中,体位护理是重要内容之一。由于骨折患者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且肢体活动受限,不同部位、不同手术对肢体摆放及体位要求都不同,在康复过程中,应该借助人体力学原理[4],对患者肢体位置及生理曲度对功能的影响注意检查,采取舒适位、功能位及良肢位,尽量让患者保持身体放松,避免对患肢进行压迫。可对肢体畸形有效预防。

1.3疗效评价。治愈:未出现关节僵硬、关节活动受限、肌肉萎缩等并发症;无效:有轻度、中度、重度关节僵硬、关节活动受限、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发生。

1.4统计学方法。对所有患者资料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百分比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护理,观察组中58例患者痊愈,2例患者有轻度关节活动受限,康复率达到96.67%,对照组中49例痊愈,11例出现轻度并发症,其中6例关节活动受限、3例关节僵硬、2例肌肉轻度萎缩,康复率为81.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治疗中,采用康复指导护理方法,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也要充分了解,与患者多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此基础上,向患者介绍康复锻炼的原理、方法等,并为患者安排好锻炼的内容,让患者积极接受康复治疗,促进其肢体功能的恢复。此外,护理人员要具备责任心,注重自身业务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知识,培养自身良好的职业能力,目的是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康复护理。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护理中应用康复指导,康复率达到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骨科患者术后康复锻炼,对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明显,加快了患者恢复的速度,提高了治疗的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金宝,石晓云,张沉冰,等.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31(03):3520-3522

[2]赵红,史新春,王淑勉.预见性护理指引模式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5,03(16):147-148+151

[3]谭放花.康复护理在骨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17(22):1529-1530

篇3:骨科专科护士在骨科护理中的意义论文

1.1 树立新理念:

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新理念替代旧的思想观念, 做到换位思考, 以自家亲人的方式进行护理操作, 建立建全各项护理及查房制度, 尤其是各阶段的疑难、危重病例重点突破.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 全面服务于病人及家属.

1.2 优化服务态度:

由于骨科所造成的伤害对病人无论在身体及心理所带来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所以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方法, 进行有效的沟通, 使病人尽快熟悉新的环境, 增加信赖感.

1.3 心理护理:

针对每个病人不同的心理变化加强心理护理, 及时疏导不良心理, 避免出现意外影响治疗.

1.4 人性化的护理:

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产生的.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 关注人的价值、自由及其发展.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加强皮肤护理, 防止压疮及并发症.给予相关的止痛教育, 杜绝痛时再给药, 必要时配合使用非止痛药物的控制方法;对肿瘤晚期的病人, 多倾听病人的主诉、并恰当的应用沟通与交流技巧以安慰疏导, 降低患者对死亡的焦虑与恐惧, 使其能够无痛平静的接受自然死亡.

1.5 加强健康宣教:

针对不同的病人及不同的疾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指导病人正确认识疾病, 学会自我保护的意识.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1.6 预见性护理:

根据患者的病情, 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前做好预防.重点是术后感染的预防, 如泌尿系感染, 指导患者进行大小便的练习.病房清洁, 空气流通, 劝病人戒烟预防肺部感染.多饮水防便秘及压疮的发生.及早发现和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护理人员应早期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嘱家属按摩下肢, 对下肢的运动及血运情况进行密切观察.

1.7 提倡创新护理服务:

自开展优质护理以来, 骨科开展了多项护理服务措施, 如为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

1) 自制沙袋:主要应用于膝关节伸直的功能练习.

2) 自制冰袋:主要用于急性损伤48h内和术后48h内的止血,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3) 开展新的护理活动:为髋膝关节置换的病人术后采取一对一式的指导功能练习, 得到了医生及病人的肯定, 提升了满意度.

1.8 评定标准:

两组病人在出院时进行满意度调查, 及患者依从性调查.患者自己打分, 均明显提升.知晓率由责任组长监督执行, 护士长、护理部每日、每月查房统计.

2 统计

统计学方法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P<0.05) 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篇4:骨科专科护士在骨科护理中的意义论文

在骨科手术室实施相应的整体护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取得患者的配合,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笔者在手术室工作中有深刻的体会,现报告如下。

器械护士的配合

术前准备:器械护士的主要任务是准备手术器械,按手术程序,根据手术需要向术者、助手直接传递器械,密切配合术者、助手共同完成手术。器械护士术前要做到:①掌握病人的诊断、术式,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密切与术者配合,保证手术顺利完成。②手术前要了解术者的喜好及病情需要,准备特殊器械和用品。如常用的电钻、高频电刀、吸引器以及该手术所需的特殊器械等。术前应该做器械的性能检查,掌握特殊器械的使用方法。③熟悉所用骨科手术器械的用途、目的及用法,以便准确无误地配合手术。充分的术前准备是做好术中配合的前提,术前准备用物齐全,保证仪器性能良好,器械护士术前向医生询问病情,熟悉骨科手术的体位、术式、步骤等,做到术前心中有数,做到术中主动配合,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手术配合:①手术开始前15~20分钟刷手、穿无菌手术衣及戴无菌手套,做好器械台的整理准备工作,检查各种器械、敷料及其他用物是否完备。根据手术步骤、使用先后顺序把各种器械、敷料摆放整齐有序。②手术开始后,按手术常规及术中情况,向术者、助手传递器械、纱垫等物,做到主动、敏捷、准确。③保持手术野、器械托盘及器械台的整洁、干燥。器械用后,迅速取回,擦净血迹。用于不洁部位的器械,要分别放置,防止污染扩散。由于手术时间长,暂不用的器械加盖无菌巾。④做好处理术中意外出血的配合,在处理深部血管出血时,及时传递钳带线结扎止血或用电切止血,渗血不止时可用明胶海绵,骨出血可用骨蜡止血,及时更换血垫,做到有条不紊。④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器械台上及手术区清洁整齐和干燥。⑤处理术后器械及其他物品。精密、锐利手术器械分别处理,切勿损坏及遗失零件。

巡回护士的配合

职责:巡回护士的主要任务是做好有关手术的准备;全面负责病人出入手术室的安全;与手术组、麻醉人员密切配合,争取高效、安全地完成手术。巡回护士要做到:①确保病人舒适、安全,使病人以平静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防止意外发生;②坚持无菌概念,做无菌技术的“监护人”,发现违反无菌操作行为,应及时给予纠正;③掌握病情、手术名称、术式,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有步骤地主动配合手术组人员及麻醉工作;④熟悉手术前病人的准备、术中体位及器械等物品的使用。

篇5:骨科专科护士在骨科护理中的意义论文

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预读: 摘要: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0月宁晋县医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关键词】医院,骨科;切口感染;手术室护理

在外科手术中,切口感染为主要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切口感染除患者自身原因外,还有医院感染[1].骨科手术类型多样,护理方式亦不同.手术室为手术与抢救的场所,手术室护理干预会影响到手术效果.骨科手术护理不到位会引发患者切口感染,增加切口感染率[2].寻找预防骨科切口感染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方法,为强化骨科手术治疗预防切口感染提供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护理干预方案是当前研

图表 1中国知识写作网包过

究的重点.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排解负面情绪,积极面对疾病带来的改变,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和药物依从性,加强医患、护患沟通,提高护理满意度[3].本研究旨在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4]:手术均为无菌操作,采用全麻;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5]:开放性骨折手术、急诊手术;传染性疾病患者、多发骨折患者、存在严重心、肺、肾疾病患者.1.2一般资料选取

2014年5月—2015年10月宁晋县医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49.8±5.1)岁.对照组中男27例,女17例;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49.0±6.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3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予以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术前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探视,嘱患者在术前1d用抗菌皂液洗漱,指导患者做好备皮准备.对不能沐浴的患者使用2%氯已定乙醇对手术部位消毒.积极与患者沟通,提前告知手术操作流程,使患者及家属了解手术相关知识,多鼓励安慰患者.告知患者进入手术室无菌区可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护理人员在患者术前0.5~2.0h使用抗生素,对留置导尿管和放置切口引流管的患者告知其意义,提高患者的配合度.(2)手术室准备工作: 采用湿式清洁消毒方式对手术室各种仪器、地面、台面消毒灭菌.手术室内的护理人员与医务人员要减少走动、出入手术室的次数.加强对手术室空气质量的护理干预,将手术室内温度控制在22~25℃,湿度保持在40%~60%.(3)术中护理干预: 对患者切口皮肤消毒,做好手术器械与手术衣的准备.术前15min预热手术台,术中使用恒温毯为患者供热保暖,使用物品遮盖患者不需要手术的部位.术中使用的冲洗液及药液提前加温,保持在37℃左右.(4)术后护理干预: 加强对手术切口的保护,严格遵循换药规范操作,护理人员完成换药后要进行手部消毒,避免交叉感染.换药时要以切口为中心向外周10cm范围进行切口,进行皮肤消毒.如果发现患者切口出现渗液,及时对切口渗出液进行细菌学培养,采用对症处理.加强病房环境卫生的管理,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患者被送回病房后,嘱患者翻身.(5)出院指导、健康指导: 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的饮食指导,必要时进行回访.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比较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分析,评分>95分为非常满意,80~94分为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13.6%(6/44);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为2.3%(1/44).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45,P<0.05).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38,P<0.05.3讨论

手术部位感染至今是最主要的医院感染之一,约占所有住院患者感染的14.0%~16.0%,预防和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是医护人员的重要课题.骨科手术有其特殊性,骨科手术的种类很多,但一般是修复手术或者是重建手术,如脊柱的内固定手术、矫形手术、关节置换手术等.这类手术一般需要使用内固定材料对相关部位的骨骼进行固定,因此,稍不注意患者在术后切口就容易感染,且骨科手术患者由于术后应激反应抵抗力下降,易使致病菌通过切口感染.同时由于患者皮肤不洁未注意保护手术部位及切口而引发感染[6].为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需应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手术室护理干预采用合理、规范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在术前、术中、术后加强皮肤的清洁、消毒、保护等[7-8],有效降低了骨科患者切口感染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相关研究显示,骨科无菌手术切口相关感染因素中术前皮肤准备、预防性抗生素给药时间、手术持续时间长短是影响手术室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骨科手术切口感染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切口感染重在各个方面及各个环节的预防.对各环节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才能有效地预防患者术后的切口感染,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以及生存质量.李小霞等[8]研究显示,在进行骨科手术时对患者进行规范的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预防患者在术后切口的感染.本研究从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三个阶段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术前护理以准备为主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术中环境.术中护理医护人员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做好医护人员手部和患者切口皮肤消毒,保证切口周围敷料干燥、清洁,做好常规的手术器械、手术衣准备.在操作中采取缩短手术时间的护理干预方式,减少患者切口感染率.采用保温措施,避免低体温造成患者抵抗力下降.术后护理干预加强对手术切口的保护,同时加强病房环境卫生,降低切口感染率.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表明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感染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

[1]郭柳波.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4,19(21):77-79.

[2]朱静.综合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57(35):238.

[3]韦远华,李水莲.手术室护理干预有效预防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应用[J].中国医学工程,2016,11(1):17-19.

[4]雷新华,贺云香.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5,23(1):50-52.

[5]白玉秋.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5(9):184.

[6]蔡建芬,李晓丽.护理干预对手术室切口感染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4,29(21):70-73.

[7]王春燕,石凤英.护理干预在预防手术室外科伤口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52(92):281-282.

篇6:骨科专科护理理论考试题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2分)

以下每题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石膏或夹板固定之后最应注意的是:

A、松脱 B、骨折再移位 C、压迫性溃疡 D、血循环受阻 E、石膏变形

2、肢体能离床面但不能对抗阻力,为肌力6级中的哪一级? A、1级 B、2级 C、3级 D、4级 E、5级

3、患儿1岁因股骨干骨折应采用何种牵引治疗

A、骨骼牵引 B、皮肤牵引 C、兜带牵引 D、骨盆牵引 E、骨盆兜带悬吊牵引

4、患者骨折复位后石膏绷带包扎固定因压力不均匀,致石膏凹凸不平,使肢体某固定部位受压为 A、石膏综合征 B、化脓性皮炎 C、废用性骨质疏松 D、压疮 E、骨筋膜室综合征

5、脱位的特有体征是:

A、疼痛 B、功能障碍 C、肿胀 D、弹性固定 E、异常活动

6、男性,30岁,骑车摔伤,右肩着地,到医院经医生检查后,确诊为右肩脱位,其根据是: A、右肩疼痛 B、右肩肿胀 C、右肩畸形 D、右肩压痛 E、右肩活动受限

7、骨筋膜室综合征,最主要的治疗措施

A、给予血管舒张剂,消除血管痉挛 B、抬高患肢,以利消肿 C、被动按摩,以利消肿 D、做臂位麻醉,解除血管痉挛 E、解除包扎,固定物,经观察不见好转,切开筋膜减压

8、运动员百米赛跑途中突然闻及左膝撕裂声,然后倒地,查体左膝不能主动伸,X线片显示髌骨断折,考虑造成骨折的原因是

A、直接暴力 B、间接暴力 C、病理性骨折 D、肌肉拉力 E、积累性劳损

9、骨折后最易发生骨缺血性坏死的部位,是

A、股骨头 B、肱骨头 C、桡骨远端 D、锁骨远端 E、胫骨内髁

10、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A、白色葡萄球菌 B、乙型链球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大肠埃希菌 E、肺炎双球菌

11、化脓性骨髓炎化脓性感染的组织是:

A、骨髓 B、骨皮质、骨髓 C、骨骺板、骨髓 D、骨、骨膜 E、骨、骨髓、骨膜

12、骨软骨瘤的临床表现:

A、肿瘤生长迅速 B、局部红肿,疼痛

C、多数无症状,无意中发现骨性肿块 D、X线片显示骨破坏,膨胀改变 E、常见部位是手或足的管状骨

13、骨肿瘤的局部体征中,最似良性的是:

A、皮肤色泽及温度正常,轻度压痛 B、皮肤色泽及温度正常,无压痛 C、皮肤局部温度升高,轻度压痛 D、皮肤发热无压痛 E、皮肤静脉怒张,轻度压痛

14、髋关节后脱位的下肢畸形是()

A、髋部屈曲,内收、内旋 B、下肢延长 C、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 D、患侧托马(Thomas)氏征阳性 E、拾物试验阳性

15、断肢伤员残肢急救时,首先应:

A、用敷料局部加压包扎止血 B、清创 C、夹板固定D、剪去多余的组织 E、用止血带止血

二、判断题(每题2分)

1、对石膏固定的病人,如石膏管型内疼痛应及时给予止痛药,以解除病人痛苦。()

2、四肢石膏包扎时要暴露手指、足趾,以便观察肢体的血运、感觉及活动功能。()

3、开放性骨折伤口出血时,可用加压包扎止血,在大出血时可用止血带止血直至出血停止。()

4、四肢外伤后,没有出现骨折畸形,反常活动及骨擦音,即可除外骨折的存在。()

5、肱骨髁上骨折肘后三者间关系正常,而肘关节脱位肘后三者间关系失常。()

6、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埃希菌。()

7、慢性骨髓炎的X线表现为骨质增厚、硬化、包壳形成,内有死骨或死腔。()

8、急性血源性骨髓炎采取患肢制动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防止急性炎症转化为慢性炎症。()

9、肢体离断后,离断的肢体内各组织仍在利用残存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进行代谢活动。(10、断肢(指)经高或低渗性生理盐水及消毒液浸泡后,适宜再植。()

三、简答题

1、病人自杀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25分)

篇7:骨科专科护士在骨科护理中的意义论文

【摘要】探究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66例骨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组仅应用一般护理模式。结果利用人性化护理,研究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部位恢复情况及症状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考虑临床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模式;骨科护理

骨科患者多为外伤患者,外伤特别表现为发生突然,治疗周期漫长,需要长时间的调养休息,对生活工作产生很大影响。患者突然受到外伤,在承受身体痛苦的同时,心理也会受到冲击,特别是严重骨科外伤,往往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的伤害是巨大的,甚至对一个家庭是灾难性。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容易导致患者产生消极、烦躁、压抑、抑郁的情绪,治疗信心缺失,对病情的恢复是很不利的。由于骨科患者的特殊护理性,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根据自身专业所学和临床护理经验,总结出一整套人性化护理方式,并将其应用到我院收治的一批骨科患者。将我院收治的166例骨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观察组,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观察组仅应用一般护理模式,结果表明利用人性化护理,研究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部位恢复情况及症状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具体实验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将我院自8月至8月之间收治的166例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患者是骨和关节的损伤,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研究组,一组为对照组。研究组共86例患者,平均年龄在38岁,男性患者有52例,女性患者有34例,年龄区间在5~72岁,平均住院治疗时间为2.6天。研究组中软组织损伤患者有16人,臂骨骨折患者21人,股骨骨折患者9人,腿骨骨折患者24人,胸腰椎骨骨折患者16人。对照组共80例患者,平均年龄在40岁,男性患者有39例,女性患者有41例,年龄区间在3~70岁,平均住院时间为2.2天。对照组中软组织损伤患者有14人,臂骨骨折患者17人,股骨骨折患者12人,腿骨骨折患者21人,胸腰椎骨骨折患者16人。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情况,两组在性别、年龄、损伤部位及伤情等方面无较大差异,具备可对比性,实验结果具有科学有效性。

1.2人性化护理模式

作者根据所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总结出一整套人性化护理模式,该模式以技能护理为主导,辅以心理护理、综合护理等方式。如下。

1.2.1生理护理

患者刚入院,由于身体健康状况的`突然变化,患者多会出现不适应感觉,自理能力变弱,需要为患者提供系统的护理补偿,包括从生活到治疗的全面护理。外伤患者需要卧床静养,要保证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注意清洁护理,及时为患者更换敷药,病房空气、绷带等的消毒处理,保证皮肤及用品的清洁,以防外伤引起发炎。需要长时间卧床治疗的患者,由于身体无法得到基本的运动,需要为患者经常做些必要按摩,并鼓励患者经常运动未受伤部位。同时指导患者注意饮食,多食用含高纤维的水果和蔬菜,促进患者胃部蠕动,并多食用高蛋白和微量元素食物,有利于骨损伤的恢复。

1.2.2心理护理

骨伤多为突发意外事故,对患者的心理冲击很大,骨伤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多会给患者留下一些后遗症,甚至残疾,若处理不恰当,会导致患者产生消极情绪和阴影。护理人员在实施生理护理的同时,要做好给患者的心理辅导工作,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稳定患者情绪。护理人员应注意仪表、态度耐心和蔼,帮助病人树立治疗的信心。护理人员应及时巡视病房,对待不同身份的病人一视同仁,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引导患者向积极乐观的心态转变,慢慢摆脱伤病带来的恐惧、抑郁、烦躁等消极影响。

1.2.3预见性护理

制定预见性护理流程以应对容易出现护理风险的环节,并传授病人预防风险的方法,降低风险系数。例如需要长时间卧床的骨伤病人,身体得不到基本的运动,由于血管和神经受到长时间压迫,容易发生褥疮,护理人员应知道病人家属定时频繁为患者进行受压部位的安排,并常换清洁被褥。颈椎手术后的病人需要使用引流管处理负压,对引流管要实施“双人查对制”,保证引流通畅,防止血肿压迫血管引起的窒息。护理人员要提升预见风险的意识,降低危险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1.2.4综合护理

骨伤为突发性损伤,患者受到骨伤冲击后,体内环境失衡,身体素质处于较差状态,很容易引发或者自身疾病或者并发症。需要对患者全身状况进行必要的观察和检查,全面了解患者健康状况,避免骨伤引起其它并发症。例如有肺病的骨患者,应教会其正确咳嗽法,用手指按压颈部气管,咳出呼吸道分泌物,防止骨伤疼痛时剧烈咳嗽,引起呼吸道症状。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要做好定期的血压和心率测量,避免服用会引起血压或心率波动的药物,以防产生危险。重视患者心、肝等重要器官的检查,特别是在患者手术前,如出现检查指标异常,应立即告知医生,以防意外发生等等情况。

1.3研究方法

研究者采用上述的人性化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一般护理方式。两组出个别患者需药物禁忌外,使用相同的用药方式,连续两个治疗疗程后(1个治疗疗程为1周),统计护理效果。

2研究结果

在不同的护理模式下,总体疗效的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3结论通过两组患者的研究结果对比,表明利用人性化护理,研究组患者整体治疗效果、部位恢复情况及症状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患者的康复。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得考虑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篇8:骨科专科护士在骨科护理中的意义论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间入我院治疗的166例骨病患者 (以骨和关节损伤为主) ,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86例, 其中男52例, 女34例, 年龄3~69岁, 平均年龄38岁, 伤后平均就诊时间2.1d, 其中臂骨骨折21例, 腿骨骨折24例, 股骨骨折9例, 胸腰椎骨折16例, 软组织损伤16例;归入对照组80例, 其中男39例, 女41例, 年龄2~76岁, 平均年龄41岁, 伤后平均就诊时间1.6d, 其中臂骨骨折17例, 腿骨骨折21例, 股骨骨折12例, 胸腰椎骨折16例, 软组织损伤14例。经统计学分析, 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损伤程度、损伤部位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具有可比性, 证明实验结果有效。

1.2 人性化护理模式

人性化护理模式是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 总结出的一套以技能护理为主, 以心理调剂、综合护理为辅的护理模式, 具体内容如下。

1.2.1 人性化护理之生理护理

刚入院的时候, 由健康的状态忽然到处处需要人照顾, 患者多不适应, 其自理需要远远高于自理能力, 这时应为患者提供完全补偿系统护理, 从生活护理到治疗护理, 实施特别护理, 包括床上大小便的护理、口腔、皮肤护理、病情观察、医疗和护理行为完全代替自理行为[1]。因为外伤骨病大多需要患者卧床静养, 因此首先要保障卧床患者的舒适度, 重视患处清洁护理, 保持皮肤、被服清洁干净, 避免患者因长时间卧床而滋生褥疮, 外伤患者多数需频繁更换敷药, 保障病房的洁净指数、空气湿度、绷带的清洁以及操作人员本身的无菌处理十分重要, 保证患者的外伤不致因污染而引发炎症, 使或者在生理上、环境上尽可能达到舒适状态, 是患者恢复的关键[2]。要保障卧床患者的舒适度, 一般患者术后7~10d期间需平卧, 若是四肢骨折, 可用柔软物体将受伤肢体略垫高, 以避免压迫, 减少出血。由于患者长时间得不到基本的运动, 所以应经常帮助患者按摩肩胛部位、腰椎部位, 并鼓励患者多活动未受损部位, 如伸屈四肢, 抬放双臂等, 以避免肌肉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恢复进程。同时要耐心指导病人家属注意患者饮食结构调整, 多食用新鲜水果和蔬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以保证患者不会因长期不运动而引发胃肠功能障碍, 蛋白质、微量元素的均衡同样有利于骨折或损伤的恢复。

1.2.2 人性化护理之综合护理

骨外伤患者发病较急, 疼痛严重, 恢复之前生活自理能力差, 体内环境处于十分不稳定的状态, 更容易引发患者的自身慢性疾病或产生其他并发症。因此对患者全身状况的观察和检查是全面了解患者康复状态的重要手段, 也能使患者用正确的方式避免自身其他慢性疾病的发生。有肺部疾病的患者在护理期间要应教会其咳嗽训练, 即用手指在颈部按压气管, 使呼吸道分泌物随咳嗽排出, 以避免患者在剧烈疼痛时因频繁喘息而引发呼吸道症状。有高血压、心脏病史的患者一定要定期测量血压和心率, 以避免各类药物交叉反应, 使血压或心率出现过大的波动, 为患者带来不必要的危险。尤其是在手术前, 应重视患者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的检查, 如心电图、肝、肾、肺功能的测定, 出凝血时间, 血糖离子等, 如有检查指标存在异常现象, 应立刻报告医生延缓手术, 以防术中发生意外或出现术后伤口难以愈合的现象[3]。

1.2.3 人性化护理之护患沟通

骨病患者由于突然遭受意外事故, 正常的家庭、社会、工作生活被打乱, 很容易产生情绪上的波动。骨伤往往会伴随很严重的后遗症, 严重者会为患者带来终身无法恢复的残障。即使是彻底恢复, 也需要一个十分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这一过程如果处理不好, 很容易让患者产生消极的情绪, 影响生活质量, 延长治疗时间。因此, 建立良好的护患沟通, 有助于稳定病人的情绪, 指导患者按照正确、健康的方式配合生活和治疗。护理工作人员首先应明确沟通是一种意识而非特定的行为。在对待病人的护理行为中应处处体现沟通, 护理工作人员仪表端庄、大方得体、沉着冷静、技巧娴熟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整体面貌, 有助于帮助患者建立治疗的信心。同时, 病人由于身份、家庭条件和社会地位的不同, 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应激和心态特点。护理工作人员应充分利用巡视病房的时间, 多多观察病人, 及时了解病人, 争取做到能发现每一个病人的情绪变化, 并用最得体的方式, 了解病人情绪变化的原因, 对于病人的遭遇以及当前的心理状况应该表示充分的理解, 努力营造一个愉快的治疗环境, 多向病人传递医学水平的先进以及乐观积极的态度对病情恢复的推动作用, 让患者懂得持之以恒, 付出耐心和毅力的必要, 让患者彻底摆脱恐惧、烦躁的心理。

1.2.4 人性化护理之预见性风险护理

要对容易出现的护理风险问题制定预见性的护理流程, 并即使向病人传授预防危险的办法, 以便护理工作人员以及病人都都能对重点环节做到心中有数, 降低发生危险的机率。如骨伤科病人由于长期卧床, 血管和神经受到压迫, 身体各部位得不到基本的运动和锻炼, 很容易产生褥疮, 护理工作人员应根据这一情况, 指导家属经常帮助患者按摩受压部位、扣背, 并经常更换干燥清洁的被褥, 减少产生褥疮的危险;盆骨骨折极易损伤血管及腹腔内脏, 因此禁止翻身, 应由护理人员或病人家属沿着病人解剖部位顺着骨折走行伴下肢皮牵引为病人翻身, 把翻身时可能造成的骨折加重的风险降到最低;再如颈椎术后病人, 需要及时用引流管处理负压, 使用引流管时, 要做到“双人查对制”, 掌握挤压引流管时间, 避免负压引流不畅, 血肿压迫血管引起窒息。护理工作人员要善于发现问题, 预见风险, 使护理质量得到改进, 最大限度地确保病人的安全。

1.3 实验方法

治疗组86例患者按照上述人性化护理方式给与治疗, 观察组患者仅采用一般护理方式进行护理。除了有药物禁忌的个别患者以外, 2组患者均采用的相同的用药方式进行治疗, 1个星期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 观察效果。

2 实验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

参照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治疗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标准为:肿胀、疼痛、压痛等症状及体征积分减少≥95%, 关节活动正常;显效标准为:肿胀、疼痛、压痛等症状及体征积分减少70%~94%, 关节活动不受限;有效标准为:肿胀、疼痛、压痛等症状及体征积分减少30%~69%, 关节活动改善;无效标准为:肿胀、疼痛、压痛等症状及体征积分减少<30%, 关节活动无明显变化。

2.2 实验结果

在相同的给药方式和不同的护理模式下, 2个疗程以后, 2组患者在总体疗效、治疗部位恢复、症状恢复上的情况如表1, 表2, 表3所示。

以表1, 表2, 表3结果显示:在2个疗程的人性化护理对待后, 治疗组的患者在整体效果、不同部位的恢复效果以及骨伤相应症状的恢复上, 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 证明人性化护理模式对于骨伤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3 小结

人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 可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 不仅对骨科患者的康复有着良好的影响, 也是推动现代护理水平进步的关键, 护理模式改良的必然。

参考文献

[1]陈丽坚, 吴秀萍, 荣远萍, 等.Orem自理理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杂志, 2007, 5 (4) :45~46.

[2]张宏, 朱光均.舒适护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01, 16 (6) :408.

篇9:骨科专科护士在骨科护理中的意义论文

【关键词】舒适护理;骨科;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222-02

随着新医改的实施,医学模式在发生着改变,护理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舒适护理模式是在继人性化护理、柔性护理、人文关怀之后出现的又一新兴护理模式[1];骨科是外科系统中比较重要的科室,该科室的病人住院时间长、伤口难愈合,相关研究认为对该科室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病人的心理压力、减少致残率,进而改善患者的健康水平[2],本研究以在我院骨科治疗的10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舒适护理,进而评价其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一般资料

笔者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集来我院骨科治疗的100名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41名,男性59名,患者年龄在20-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29±1.21)岁;患者中10名腰椎骨折,34名上肢骨折,30名双胫腓骨骨折,12名盆骨骨折,4名颅骨牵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2 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骨折部位、骨折原因、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利用完全随机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舒适护理。

舒适护理

⑴ 基本舒适护理

患者在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照顾好患者饮食起居等基础护理,其中包括患者的衣食住行、排泄、洗漱等,对于年老体弱者或亲人不在身边的患者要要协助其进行口腔、皮肤的护理,定期幫助患者完成翻身、变换体位等,以防压疮的产生,及时换衣服、床单等,保持床单平整,保持患者清洁,不同患者给予不同的个性化的饮食指导,告知其规律饮食,低盐、低脂、高蛋白饮食,注意多食用含钙高的食品。

⑵ 体位舒适护理

骨科患者多为外伤手术患者,所以护理人员要及时的对患者进行体位姿势的指导工作,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家属定期抬高患肢,以便肢体的血液回流,减轻肢体肿胀,减轻患者躯体痛苦;对于下肢手术或行皮牵引的患者嘱其将患肢抬高并外转30度;

⑶ 心理舒适护理

由于疾病疼痛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住院一段时间后,患者心理会出现一定的变化,如产生焦虑、恐慌、抑郁不安等,部分患者担心疾病会引起高致残率,这样会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不利于患者的疾病康复,所以心理舒适护理对患者而言犹为重要;在治疗初期,护理人员就要勤与患者交流,告知患者的病情、处理方式及预后,并告知患者怎么治疗、锻炼有利于患者病情康复,对于长期住院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

⑷ 环境舒适护理

患者病房要按时打扫,保持患者病房干净整洁,对病房要勤消毒,防止各种并发症的产生,同时病房亮度适中、温度适宜;室内及走廊内都要保持安静,防止喧哗,一旦发现有噪声,要给与及时制止,同时可以适当的为患者播放一些舒缓心情的音乐,使患者心情放松舒畅,保持病房氛围良好,保持病房内空气流通,每天按时通风,定期为病人易接触的物品进行消毒,给患者创造安静、安全的居住环境。

1.2.2 护理评价指标

利用上述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应用患者疼痛评价标准及心理状态指标进行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和频数进行描述,组间比较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为0.05。

结果

两组患者心理变化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护理后的焦虑水平、恐惧水平、抑郁水平均较护理前有所降低,且护理前后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心理变化情况

分组例数焦虑(%)恐惧(%)抑郁(%)2P

试验组50护理前80.6681.7678.194.890.04

护理后60.1963.4358.23

对照组

50护理前80.4581.2378.344.640.04

护理后72.8970.4469.09

两组患者疼痛得分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的疼痛得分为(3.77±0.6)分,对照组的疼痛得分为(5.12±0.7)分,试验组的疼痛得分低于对照组得分,两组间比较具有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6,P=0.04);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1%,试验组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6.02,P=0.03),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组治疗前后效果对比表( %)

组别例数疼痛评分不良事件率(%)

试验组503.77±0.63.7%

对照组505.12±0.79.1%

t/25.366.02

p0.040.03

3、结论

骨科患者因为病程时间长,且伤口难愈合,所以极易引发各种并发症,采取优质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人群健康水平[3]。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护理后的焦虑水平、恐惧水平、抑郁水平均较护理前有所降低,试验组的疼痛得分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与黄鸣红等研究结果一致[4];可见舒适护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医疗模式,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蒲静,王心红.舒适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附76 例报告)[J].贵州医药,2009,23(1):90-91.

[2]冯洗. 舒适护理在癌症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 中国实用医药,2009,19(8):170.

[3]刘春荣,谢发连骨科病人的心理康复护理[J].福建医药杂志,2006(6):121.

[4]黄鸣红. 舒适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护理,2011,49(9):72-73.

篇10:骨科专科护士在骨科护理中的意义论文

摘要: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伤科7月至7收住的30例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进行风险管理模式,对照组进行常规管理模式,对两组患者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投诉发生率、意外事故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实验组患者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管理能提高对潜在风险的识别能力,及时开展针对性较强的防治措施,明显降低意外事故、意外风险的发生率,是提高相关机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的重要管理模式,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篇11:优质护理在骨科中的运用

我院优质护理示范工程活动是从2010年5月从神经内科及骨科开始开展的,到2016年5月全院100%铺开,要求实现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护士满意、医生满意、医院满意”为活动目标,优质护理服务围绕改模式,突专业,建机制,重临床来提升护理服务水平。自从我院开展优质护理以来,患者对我们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提高了,能够让患者更加的了解护士,知道护士的辛苦与耐心,更能够激励护士的积极性,有帮助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和谐共处,增加医患和谐关系。所以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骨科如何更深层的得到应用!

1、加强基础护理;优质护理最重要的一点是把护士还给患者。护士应全面照顾患者的身心,从洗头、剪指甲带保持病房的整洁、温暖和舒适,坚持定时保持通风换气,把持患者心情愉快。可以建议患者听一些舒缓的音乐,保证他们有充足的睡眠。指导患者及家属在饮食方面需要注意的事情,保证营养丰富,对伤口愈合有好处。

2、专科护理;骨科常见的临床症状就是疼痛,基本上受伤后都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因此,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应该注重患者的感受,倾听患者的主诉。操作中动作轻柔,尽量减少患者痛苦,帮助患者分散疼痛注意力,解除引起疼痛的原因,如石膏绷带过紧,肢体是否放置功能位,有无影响血液回流等因素。随着医学护理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骨科患者诊治过程中,功能锻炼逐渐成为治疗骨折的重要环节,指导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对骨折愈合、伤肢功能恢复及患者身心健康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3、心理护理;现代医学模式更注重患者的心理护理。当患者来到医院,从住院的那天起,他们已经由社会人变成了患者的角色。很多患者都不适应、不接受。护士帮助患者尽快的适应环境和患者的角色,对病情的康复很重要。同时,骨科疾病,相对病程长,疼痛强烈,行动多不便,很多患者要通过手术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因此,更需要护士加强生活护理和心理护理,责任护士负责所管患者的病情,治疗、护理要点、饮食等。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的讲解和健康的宣教,让患者对所患病情有所了解,从而消除紧张恐惧的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

4、反馈;在优质护理中,我科不仅注重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满意度,倾听意见和建议,及时整改,而且还对出院患者进行信息的反馈,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这样有利于收集资料,为以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数据信息。

篇12: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骨科收治的1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行护理安全管理;另选取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未实施护理安全管理。结果:观察组护理安全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能有效减少骨科护理中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有利于保证患者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安全管理;骨科;护理;意外事件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4-0114-01

护理安全是在护理过程中,不发生法律与法定制度允许范围外的心理、机体结构及功能的损害、障碍及死亡等[1]。近年来,随着临床护理安全意外事件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如何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2]。骨科患者的卧床时间长、机体功能降低,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及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等。为探讨安全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笔者对实128例患者实施安全管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2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男82例,女46例,年龄18~72岁,平均(448±45)岁;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胫骨骨折26例、股骨颈骨折23例、胸腰椎骨折18例、锁骨骨折15例、髋部骨折10例、其他骨折6例;内固定治疗93例,外固定治疗35例;住院时间6~17d,平均(113±18)d。另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81例,女39例,年龄16~73岁,平均(438±44)岁。股骨粗隆间骨折30例、胫骨骨折25例、股骨颈骨折20例、胸腰椎骨折18例、锁骨骨折13例、髋部骨折9例、其他骨折5例;内固定治疗89例,外固定治疗31例;住院时间6~18d,平均为(117±17)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如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早期功能训练等。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建立安全管理小组。设置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在护理工作中,由安全管理小组成员负责病区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及时消除各种不安全隐患。并定时召开安全管理会议,以根据护理中存在的隐患进行分析、讨论,并制定可行的安全管理方案[3]。②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及执行骨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岗位人员的职责,规范护士的护理行为,以保证护理安全,从而预防各种护理意外事件的发生。③强化技能培训。科室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熟悉掌握安全管理方法,提高其护理沟通技巧及安全管理意识,严格贯彻执行,以防范安全意外事件的发生。④转变护理服务理念。在护理中应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危险因素的预测,并制定合适、可行的护理方案[4]。同时进一步加强医院硬件设施的建设及完善,如厕所、走廊的扶手、消毒池、病床护栏等。

13观察指标观察护理安全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如跌倒、坠床、压疮、误吸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安全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安全管理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尤其是在骨科护理中[5]。由于骨科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且机体功能较低,在住院期间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及安全意外事件,从而引发护患纠纷。

本研究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后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34%(3/128),明显低于实施安全管理前的1250%(15/120)。表明在骨科护理工作实施安全管理有利于降低各种安全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主要是由于通过建立安全管理小组,能有效保证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正常、有效实施;而骨科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及执行,使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有据可循,能更好地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而强化技能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及综合素质,能有效预测及处理护理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有利于降低各种安全意外事件的发生;另外通过转变护理服务理念,能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6]。

综上所述,在骨科护理中实施安全管理,能有效减少骨科护理中各种意外事件的发生,有利于保证患者的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篇13:骨科专科护士在骨科护理中的意义论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骨科分脊柱、关节四肢骨科及手足、小儿骨科两个专科病区, 固定病床85张, 医疗敷料、夹板、膏药牵引架、气垫床、、固定架等物品较多, 用量大且形状各异;患者中中老年人、民工占多数, 患者文化程度、职业各异。

1.2 方法

1.2.1 常组织

(1) 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骨科科室较为庞大复杂, 临床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骨科疾病, 对于遇到的较特殊或者是疑难杂症的患者应该在当天组织科室护理人员进行研讨学习, 主动向相关医师及科室主任等请教或者查找资料等。通过不断的学习与研究, 积累大量护理经验, 提高护理人员临床观察、分析及判断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每月组织相关护理知识及技能培训考核, 强化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各种穿刺技术以及抢救技术。 (2) 分区放置药物:将必需药物与非必需药物进行区分放置, 保证必需药物的基数, 做到“四定一保持”[3], 护士长要在每周一定时间内对药物进行检查, 保证供求减少浪费;将污染物品、清洁物品及消过毒的物品分开放置, 避免相互污染;定时清理不需要的医疗物品及废旧物品, 以彻底清除科室污染物;集中科学处理医疗废弃物;统计分析各类无菌物品使用频繁度, 将其按照研究结果科学安排数量及位置。并要使其标签齐全, 标志醒目。

1.2.2 常整顿

(1) 对护理人员加强培训, 以提升其沟通技巧、服务态度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教育, 真心为患者着想,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工作中能够及时认识错误并及时给予纠正, 认真倾听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意见, 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改进。 (2) 所有物品按照其使用频率、保质期、物品特性等进行区分放置, 就近取用, 便利操作。指派专人进行整理及保管, 遵循定量、定点、定位及定人的原则, 根据需要随时对基数进行补充, 并严格交接班制度。保持各通道的畅通无阻及充足的光线。设计物品存放简图, 保证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找到所需文件或者物品。在物品放置区要准备必要的储物箱、梯子及物架, 尽量使物品存放整齐美观及清洁。

1.2.3 常清洁

(1) 护理人员要认真负责, 保证自己所管辖的区域及医疗设备的清洁卫生, 做好相应的消毒工作, 避免出现卫生死角, 避免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 并要保证各抢救医疗器械的安全可用的性能。 (2) 保证病房及走廊的卫生, 并能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 保证病室的物品整洁卫生及有序放置, 使患者感受到家般的温暖。要保证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分类设置, 并按时进行科学清理及销毁。 (3) 护士长在交接班时要带领护理人员进行病房巡视, 检查床头交接任务, 发现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充分发挥质检的作用, 每周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每月开展一次护患交流沟通的座谈会, 认真听取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及建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整顿方案并落实到位。

1.2.4 常规范

(1) 医院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引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必要性及可行性, 在管理中属于关键环节, 故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循。每月对护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及考核, 并及时给予纠正指导, 逐渐使医护人员的行为更具标准性及程序性, 做工作时均能有章可依。可以根据骨科科室特点及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专科疾病健康教育计划, 设立责任护士, 由其负责每月组织一次健康教育知识宣讲活动, 使患者了解到专科疾病的健康教育相关知识, 得到及时的指导, 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 对疾病进行控制, 提高健康教育的整体质量。 (2) 保证护理记录的规范性、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和及时性, 并要保持其与医疗文书的同步;履行告知义务, 患者家属有了解疾病及相关治疗的知情权, 也可以根据患者家属的需求对患者进行一定的隐瞒。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避免铸成大错。 (3) 保证抢救药品的完备, 做好交接班及检查工作。要认真标示名称、数量, 避免因护理人员自身问题引起医疗事故。 (4) 利用安全标识提醒患者注意安全, 如可以在水龙头上贴上冷、热标识, 以避免出现烫伤的事故发生, 在水房或者厕所等地方安置醒目标识“小心滑到”等。

1.2.5 常自律

护士长要以身作则, 贯彻实施“五常法”管理工作, 保证工作态度的严谨。护士长要积极查房, 及时发现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能够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交流, 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与支持, 共同将工作做到最好, 积极处理矛盾, 虚心听取意见, 不断充实自身, 改进管理工作。

2 结果

“五常法”实施以来, 病区工作环境及相关工作流程得到明显改善, 工作中的忙乱现象有所减少, 护理人员养成了较为良好的工作习惯。提高了护理人员整体护理技能水平及护理质量, 降低了护理风险, 患者对护理工作及医院环境的整体满意度由原来的76.5%提升到了98.5%, 并提高了科室护理部的整体考核成绩。

3 讨论

自“五常法”在骨科优质护理病房规范化管理方法实施以来,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知识理论及技能水平, 加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 并对其护理意识有提高作用。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注重自己语言沟通技巧, 正确应用文明用语, 使护患关系融洽, 得以实现人性化护理服务。实行“五常法”管理方法, 使物品标签醒目, 位置明确, 在找寻时一目了然, 提高了整体效率, 为患者的诊治以及抢救赢取了宝贵的时间[4,5], 另外, 护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药物是否短缺, 便于及时补充, 也有效避免了浪费。“五常法”管理方法规范了医护人员的习惯, 使其逐步从形式化转变为习惯化, 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人力资源及投入, 便于护士长对护理质量的检查, 并能实现有效的监督。

总之, 在“五常法”管理方法的应用下, 医院成功营造了良好的病区环境, 调动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建设了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护理队伍, 大大提高了患者对医院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塑造了医院整体良好形象, 并对医院的效益及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凤梅, 朱秋红, 吴淑荣.影响骨科护理安全因素及有效管理策略[J].中国医药导报.2011, 75 (10) :121-122.

[2]曹艳杰, 杨旭耀.做好护理安全规范化的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0, 58 (3) :55-56.

[3]何罗.骨科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与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 25 (46) :74-76.

[4]解红锋.护士长运用“五常法”在骨科优质护理病房规范化管理的体会[J].当代护士.2011, 11 (53) :49-51.

篇14: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

方法:将优质服务贯穿于患者入院到出院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如设便民措施。

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从开展前的92.73%提高到开展后的95.46%,共收到锦旗4面。

结论:优质护理表扬信6封。优质护理服务能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关键词:优质护理细节服务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81-02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健康需要的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为力争做到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服务上追求尽善尽美,信誉上追求真诚可靠[1],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滿意度。我院自接到《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后[2],将此项活动纳入医院工作重点。从2011年9月份作为医院的示范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实行小组制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科室共60张床位,现有护士人员20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6名,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17人。现就我科的优质护理服务细节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从2011年9月份起以我科作为医院的示范病房;对象为我科的住院病人。

1.2方法。

1.2.1入院护理服务。病人入院时无论哪个护士看到病人拿病历到护士站,都要主动热情面带微笑,起立迎接病人。专人办理入院和安排床位;按急、危、重病人优先安排;对老年人及行动不便者先安排其坐下,并尽快安排床位。及时通知责任护士先接收病人后再做其他准备。入院告知:向病人或家属介绍管床医生和护士,科主任及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的使用,作息时间,饮食制度,陪护及探视、病区安全管理制度等。备好床位后,护送病人至床前,妥善安置,交待病人次晨抽血及相关检查的注意事项等。并同时通知医生。

1.2.2生活上护理。①病区设便民措施:开水间放置微波炉;②推行温馨提示服务:护士在病人床头挂温馨提示卡,嘱咐病人次日空腹抽血、空腹B超,手术前一晚应禁食禁饮等;③安全防跌措施:挂防坠床、防滑标识、做好防跌教育(含家属)、防护拦病区光线明亮等措施。④管床告知:如责任护士明天休息要提前向所管病人说明,并班班做好相关交接。

1.2.3术前护理。管床护士关注病人的每项检查。每天告知病人第2天需做的检查项目,并把检查、检验结果及时告知病人。确定手术日期后。完成术前准备,管床护士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做好心理护理;术晨与手术接送人员做好术前用药及X线片、MR片等交接,并安慰病人不用紧张,说些祝福的话如:“祝您手术成功”等。

1.2.4术后护理。术后巡房时告诉病人手术很成功,让病人安心。并观察病人的肢体活动情况,保持各管道通畅,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定时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每天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病人第1次下床活动时,护士在旁指导(三个半分钟:睡醒后、坐起、站起时延长半分钟),协助佩戴外同定支具,并搀扶行走,边走边提醒病人注意安全,以防跌倒。

1.2.5日常护理。进病房前先敲门,进出病房随手关门,并做到四轻:走路轻、说话轻、开关门轻、操作轻。见到病人主动问好,询问病人病情及检查等情况时。对病人和家属提出的问题或要求及时进行回应,落实首问负责制。各项治疗护理尽量不影响到病人休息。晚9时督促探视人员离开病区,并协助熄灯。夜间治疗操作尽量不用推车以减少噪音,夜间呼叫铃声调低,给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1.2.6安全管理中的护理。入院时由接待护士给病人戴上手腕识别带、插上床头卡,护士做每项护理及治疗都应严格做好“三查七对”,均应询问病人的名字、核对手腕识别带及床头卡。术后接病人时认真核对输液瓶签上的姓名、液体名称,各种管道做好标识。

1.2.7亲情护理尊重和同情病人,寻求与病人情感上的共鸣;满足病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每1个护理环节中,对病人始终融入关爱、尊重的服务理念,通过以家人般的周到关爱,与病人建立亲情关系,在亲情的护理行为中,实行亲情护理“3个10”。

1.2.8护理人员言语及行为须做到。10个字(多、少、无、勤、轻、大、情、忍、全)①多:多理解、多巡视、多沟通;②少:少怨气、少牢骚;③无:无冷、硬、顶、推、拖;④勤:眼勤、嘴勤、腿勤、手勤、脑勤;⑤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⑥大:贡献大、肚量大;⑦情:真情相对、亲情关怀;⑧忍:忍耐、忍让;⑨换:换位思维、以心换心;⑩全:全心全意、全身心投入、全过程优质。

1.2.9出院护理。医生下达明日出院医嘱,应预先通知病人及家属。让他们做好出院准备;指导病人或家属办理出院手续;对于出院带药的使用方法做好详细的说明。根据骨折类型和程度做出相应的出院指导,告知病人出院后的各项注意事项及具体复查时间。

2结果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由护理部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护理满意度从92.73%上升到95.46%,共收到锦旗4面,结论优质护面表扬信6封。无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发生。

3体会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开展,可以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最终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的目标。护理质量管理应将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作为质量的首要目标[3]。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体现了护理服务质量[4]。因此更好地护理病人需要从细节入手,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从细节护理中见真情,从而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叶煜荣.用心服务、用情呵护[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4: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1

[3]周荣慧.医院临床护理质量保证的探讨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53—755

上一篇:XXX解放思想重在落实201下一篇:家教应聘英文自荐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