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内部审计论文

2022-04-21

[摘要]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都是企业加强内部监督与管理的手段。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特点及意义。争取处理和合理运用两者的关系对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障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内部控制内部审计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内部控制内部审计论文 篇1:

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一、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定义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其目的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内部审计是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目的是为机构增加价值并提高机构的运作效率。

二、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相互促进、相互渗透

(一)在过渡阶段内部审计机构可履行内部控制部门职责

根据财政部对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中相关问题解释,一般情况下企业应当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内部控制的建立实施及日常工作,对于少数企业受制于岗位编制、专业人员等条件限制,目前尚不具备成立专门的内部控制管理机构的,可暂将内部控制管理职能划归现有机构。笔者认为在过渡阶段将该职能划归内部审计部门较为适宜。

从内部控制部门的职责来看内部控制部门的职责包括制定内部控制手册并组织落实、确定各职能部门在内部控制中的权利和义务、指导内部控制与其他经营计划和管理活动的整合等等。内部审计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重要环节较为了解,容易发现缺陷和舞弊行为,并能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有利于内部控制手册的制定。

内部审计机构为了保持其独立性和客观性,一般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但有权参与企业有关经营和财务管理决策会议、研究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等,因此内部审计机构对企业的业务流程、部门职责等有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所以在过渡阶段如果由内部审计机构履行内部控制部门职责,内部审计机构可凭借其对企业全面客观的认识组织落实、确定各职能部门在内部控制中的权利和义务、指导内部控制与其他经营计划和管理活动的整合,同时有利于降低内部控制建立的成本,避免重复劳动。

(二)内部审计的设立是内部控制建设的必然要求

根据美国C0S0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内部控制包括五要素,分别是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

内部审计是内部环境的构成要素之一

1.内部环境包括治理环境、内部审计、企业文化等等,因此企业进行内部控制的建设必须根据法律法规规定设立独立的或兼职的内部审计部门、配备内部审计人员。

2.内部审计涉及风险评估的全过程。

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中可听取内部审计人员依据专业知识和独立地位提出专业的意见和建议,以选择合理风险应对策略减少企业运营中的风险。且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内部控制的审计时需要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

3.内部审计促进了控制活动的有效执行。

企业采取各项控制活动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而这些控制活动正是内部审计的重点之一。内部审计通过物资采购审计、建设项目内部审计等对各项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审查,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保驾护航。

4.内部审计的结果是信息与沟通的重要内容。

内部审计机构进行的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舞弊的检查与报告等审计结果是与企业内部控制相关的内部信息,需要在企业内部进行有效沟通,同时信息系统本身也是内部审计的内容之一。

5.由内部审计机构进行的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价即是内部监督。

内部控制审计包括由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进行的内部控制审计和由企业外部的注册会计师进行的内部控制审计,由内部审计机构进行的内部控制审计即是内部监督。

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向企业的有关管理层报告。

(三)内部审计为注册会计师进行的内部控制审计提供了可选择的基础资料

由注册会计师进行的内部控制审计和由内部审计机构进行的内部控制审计在审计主体、审计目标、审计结论等方面存在不同。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时可判断是否在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中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以及可利用的程度。当然,注册会计师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并不影响其对审计结果独立性的承担。

(四)内部控制为内部审计创造了良好的企业环境

1.内部控制为内部审计提供了良好的审计环境。

内部控制贯穿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独立监督和评价企业行为的内部审计也在其中。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利于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为内部审计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

2.内部控制丰富了内部审计的内容。

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建立的“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审批制正是内部审计机构进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重点。内部控制中关于资金活动的控制、采购业务的控制、工程项目的控制等内容也是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在进行经济性审计等审计工作时的审计重点。且内部控制本身也是内部审计的重要内容。

3.内部控制保障了内部审计结果的有效利用。

内部审计是通过审计行为检查发现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风险,促使企业管理层重视并制定相关整改措施降低风险。内部审计的结果需在企业内部进行沟通,并通过完善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落实整改措施。

三、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一)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滞后,员工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由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工作开展较晚,很多员工认为与己无关,对体系建设消极对待,形成了体系建设滞后的局面。对此,首先应通过参加体系培训班等方式提高企业高管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其次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内容采取交流宣贯会等形式传递给内部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以点带面,推动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在企业的全面开展。

2.不相容职务在企业集团本部得到较好执行,在其下属单位则存在偏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发展迅速,同时也带来了管理的效率和效益问题。企业集团本部由于分工明确,能较好遵守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但在其下属单位出于节约成本原则在组织机构设置时未考虑不相容职务、或下属单位执行不到位,违反了内部控制的要求。企业集团在组织机构设置时需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对关键岗位的不相容职务坚决执行,对管理人员定期轮岗;同时也可在聘请事务所审计时听取事务所的相关建议。

3.内部控制制度固态化,未能随着企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有的企业虽已建立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但由于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不断发生变化,影响企业的经营方式、经营重点、经营领域等发生变化。若内部控制制度不随之发生变化,则不适用的内部控制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企业应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变更,以更符合企业的需要。

(二)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差,内部审计人员能力有待提高。

现代企业一般都按要求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了内部审计人员。但内部审计与其他职能部门属于平行关系,无法保持其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应当接受企业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指导和监督,内部审计机构的负责人应直接向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负责,以确保其独立性。现行内部审计人员多由原财务人员转变而来,擅长的是会计知识,缺乏的是审计技能的配备,因此影响了审计的质量。内部审计人员应加强后续教育,提高其职业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确保审计质量。

2.内部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较少,且已有的法律法规侧重于审计实务的操作规范及内审人员的约束性条款,对内部审计人员保护的相关条款较笼统,可操作性不强。

我国现行的法律规范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以及有关的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及内审准则等。这些法律法规一般都侧重于规范内审实务操作、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等,对于内审人员的保护性条款仅仅提到“审计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置障碍和打击报复”,对内审人员的保护做到了“有法可依”,但违法时不知如何究,因此建议细化对内审人员的保护性法律条款,完善内部审计的法律环境。

3.内部审计机构在完成审计项目,出具审计报告后较少运用外部评价,不利于内部审计质量的控制。

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审计计划运用审计程序实施审计过程,形成审计建议和结论后,给被审单位出具审计报告,这是当前企业内部审计的一般流程。企业出于成本效益原则出发或其他原因,在出具审计报告后较少运用内部审计质量的外部评价,不利于审计质量的提高。企业可委托注册会计师、专业咨询公司或其他组织的内部审计师每3~5年开展一次内部审计质量的外部评价,内部审计机构根据外部评价结论采取措施,改善管理提高内部审计质量,降低内部审计风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同时作为现代企业制度中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手段,两者职能上有重叠、实施上有差异。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从企业内部的不同方面降低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风险,提高企业的“自身免疫力”,促进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首都机场餐

饮发展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

作者:樊志凌

内部控制内部审计论文 篇2:

浅议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的关系

[摘 要] 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都是企业加强内部监督与管理的手段。明确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特点及意义。争取处理和合理运用两者的关系对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障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 关系

一、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1.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单位各级管理部门,利用单位内部因分工而产生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对其经济活动进行组织、制约考核和调节的重要工具,其目的是为了强化和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内部控制是衡量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是: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内部控制作为现代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内部控制是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规范化和系统化,使之成为一个严密的、较为完整的体系。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下面三方面的内容:

(1)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指对建立或实施某项政策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主要反映单位管理者和其他人员对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动。具体包括:管理者的思想和经营作风、单位组织结构、管理者的职能和对这些职能的制约、确定职权和责任的方法、管理者监控和检查工作时所采用的控制措施、人事工作方针及其实施和影响本单位业务的各种外部关系等。

(1)会计系统

会计系统指单位建立的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业务活动方法和程序。有效的会计系统应当做到:

①确认并记录所有真实的经济业务,及时并充分详细地描述经济业务,以便在财务会计报告中对经济业务作出适当的分类。

②计量经济业务的价值,以便在财务会计报告中记录其适当的货币价值。

③确定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以便将经济业务记录在适当的会计期间。

④在财务会计报告中适当地表达经济业务和披露相关事项。

(4)控制程序

控制程序指管理者所制定的方针和程序,用以保证达到一定的目的。具体包括:经济业务和经济活动批准权、明确有关人员的职责分工并有效防止舞弊、凭证和账单的设置和使用应保证业务和活动得到正确的记载、财产及其记录的接触使用要有保护措施、对已登记的业务及其计价要进行复核等。

2.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指由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进行的审计,是在单位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监督部门,其目的是协调单位人员有效履行责任,监督各项管理措施的执行并对其做出评价,以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为了遵守国家财经法规,促进廉政建设,维护单位合法权益,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各部门、各行业都相继建立了内部审计制度,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

(1)建立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内部审计虽然存在着独立性不够充分的局限性,但它具有对本单位的情况比较熟悉,取证比较容易的优点,因而,容易收到审计效果。再者,我国幅员辽阔,被审单位众多,审计任务繁重,单靠外部审计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内部审计是外部审计的重要补充。最后,内部审计的审计范围广泛,包括财政,财务收支、财经法纪和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显而易见,建立内部审计是非常必要的。

(2)内部审计的职能

内部审计是我国审计体系的重要组成的部分,其职能和国家审计一样,通过检查企业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合规合法性,以减少差错和失误,杜绝损失浪费,堵塞管理中的漏洞,保证经营方向沿着正确的轨道运行,维护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在此基础上,对单位的经营情况、经济效果、经济效益进行评价、鉴证,为单位领导层决策提供依据,以利于改进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促使企业加强管理,完善规章制度,提高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内部审计的职能可概括为经济监督、经济评价、经济鉴证的职能。

二、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理论界争执的问题。一般可归纳为以下两种论点:一种论点认为,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是并存的。不存在谁包括谁的问题;另一种观点认为内部审计本身就是内部控制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内部控制是企业、单位由于管理的需要而建立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内部控制包括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大控制系统。无论是内部会计控制,还是内部管理控制,都是作为管理手段而存在的,其目的都是为了强化和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而内部审计则是指部门、单位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监督机构,其目的是协助单位人员有效地履行职责,监督各项管理措施地执行并对其做出评价以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内部审计在经济组织中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其业务活动也具有一定的超脱性。就二者的关系,有以下观点:

1.两者相互渗透

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属于环境控制要素范围,是单位自我独立评价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本身就是一种控制,它按照内部控制要求,通过内部控制制度为其制定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及要完成的任务、达到的目标,协助单位最高管理者监督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的有效性,来促成好的控制环境的建立,并为改进内部控制提供建设性意见。

2.两者相互促进

内部审计促进内部控制。通过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协助单位上层管理者完善内部控制,促进内部控制的健全,维护内部控制的建设。反过来,内部控制促进内部审计的发展。一个良好的内部控制,有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更有助于扩大审计领域,加速现代审计方法的变革。

3.两者相互需要,缺一不可

内部审计需要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素质比任何其他因素更能决定审计的形式。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作基础,审计就无法开展; 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会计、财务信息会出现失真,管理人员责任会不明确,管理会出现混乱现象等,不仅会加重内部审计工作量,而且会加大内部审计的风险,从而制约了内部审计的发展。同理,内部控制需要内部审计。没有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设计的健全程度和运行的有效程度的评审和进一步完善强化内部控制的建议,内部控制也只能原地踏步,造成与现实不符,效果不佳,甚至形同虚设,或因内部控制的局限性,给不法之徒以可乘之机,造成内部控制失控。

三、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1.参与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

根据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内部控制活动的开始是要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过程包括确立企业的目标,识别目标相关的风险,评估识别出风险的后果和可能性,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考虑适当的控制活动。从上述过程可以看出,只有评估了风险点,才能设计有针对性的控制程序。大多数人认为全面的风险评估对于一个组织的成功已越来越重要。外部审计人员尽管具有丰富的衡量企业实现财务目标的盈利能力及企业流畅的经验,也有设计企业会计计量系统的经验,但他们对评估未来风险方面的经验不如内部审计人员,美国的研究结果表明了这一点。2001年,IIA将内部审计定义为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2.内部审计促成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

通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审,提供纠正错弊、完善内部控制的建议,来促成良好控制环境的建立,进而有效的促进组织的控制目标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为组织的经营环境在变化,自身在不断的发展,内部控制制度应适应这种变化并相应进行调整。在这种不断的调整过程中,内部审计的职责是发现管理中是否存在的错弊,因而着重于从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入手进行审计,这更容易发现其存在的缺陷,进而提出改善的建议。

(2)组织的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诸如内部审计参与合同的评审、工程预决算的审计、费用支出报销前的审签等,就是其例证。一旦公司内部审计成为内部控制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内部审计本身作用发挥的程度,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制度运行各方面、各环节的参与度,就决定或至少影响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和有效性程度。

(3)在企业执行分权分层管理的情况下,伴随分权,企业的部分财产相对独立地受托于企业内的分公司或部门使用。此时这些财产所有权属于企业,

而分公司或部门拥有这部分资产的经营权。为了了解这些分公司或部门履行经济责任或受托责任的情况,独立的内部审计会担当此职,行使监督职能,对其职责履行情况进行鉴证和评价使内部控制的组织保证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3.内部审计有效防止了内部控制失效

建立和完善现代组织中的监控机制,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力度。能有效防止内部控制失效。

(1)在企业内部建立以内部审计为主线的监控机制,对组织运行的各个环节实现不同程度与方式的监控措施,将内部审计监督行为扩展到组织运营的具体业务中。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结合内部稽核、离任审计、落实举报、专项审计等“查”的方式。在不同层次实施内部监控措施,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而且对防范和消解企业经营中的风险,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2)为了保证内部控制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并使之不断地得到完善,企业就必须对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该工作由内审部门牵头并结合其他相关部门来定期执行对内部控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和测评工作。对于能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给予精神鼓励或物质奖励,对于违规违章的,应给予相应的处罚,并应与今后职务升迁挂钩。进而有效增强内部控制执行的有效性。

四、总结语

总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不断发展和保持竞争力的需求,也是企业面对市场风险与挑战的需要。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并使之运行有效,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力度,使之规范化和制度化,才能有效促进企业控制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魏 方:论企业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25~26

[2]徐政旦 朱荣恩:现代审计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栾晓文: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关系浅探.www.ciia.com.cn,2006.11.21

[4]曹 伟 桂友泉: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J].审计研究,2002

[5]陈作习: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关系分析.商业时代,2007,51~52

作者:陈业菊

内部控制内部审计论文 篇3:

论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融合策略

摘 要: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本文从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融合的层面出发,通过对二者的概念进行分析,在结合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融合意义的基础上,对当前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融合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展开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内部控制 内部审计 融合策略

前言:

近年来,我国企业发展迅速,且为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作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关键工作,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不仅关系着企业治理的规范性和风险应对的及时性与有效性,而且对于企业的整体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掌握企业内部控制和审计概念的基础上,加强对二者融合的研究,已成为现阶段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着重开展的关键工作。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的概念和融合的意义

(一)内部控制

所谓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具体依据而制定的,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规范的控制系统。企业通过实现内部控制不仅可以保障其内部会计信息的质量,而且也可以保证其资产具有较强的完整性[1]。而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主要是指为了保障并提高各项经济活动的效率并最大限度地规避单位财政风险,单位内部的管理人员和全体职工共同实施的管理方法。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对事业单位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内部审计

企业内部审计是通过对企业内部各类业务与控制工作开展独立评价,从而帮助企业确定其自身各类业务与控制工作是否遵循了公认方针与程序以及是否符合规定标准和有效利用各類资源并实现企业目标的审计工作。对内部审计进行分析可知,其审计对象主要包括:(1)实物,对企业固定资产以及存货和货币资金的期间状况或是时点状态进行审计;(2)账务,对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产生的债券债务的期间过程以及时点状态进行审计;(3)规则,对企业各项制度以及任务和计划与结果进行审计;(4)责任,对企业经济责任人在责任期间的责任与期末状态进行审计

(三)内部控制与审计融合的意义

1.符合新时期企业的发展序曲

自2001年安然事件爆发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企业投资者与其他利益相关者愈发清楚认识到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这对其财务报告的真实公允性进行关注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还应加强对企业经营合法合规性以及资产安全完整性和企业战略目标是否实现等方面的关注。由此,单一的财务报告审计已经难以满足新时期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也会将审计领域进一步延伸至企业的整个内部控制当中。在此种背景下,加强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融合,无疑对于提高审计的规范性和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2.符合企业的发展形势

2009年7月1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正式在位于国外的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而2010年1月,国家加大监管力度,全面推动上市公司与大中型企业实施这一规范。与此同时,我国审计署和相关法律部门根据《审计法》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决定》,进一步制定并实施了《中国内部审计准则》,要求审计准则需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而无论是企业的生产,还是经营,均是在内部控制的要求和规范下进行的人。因此,在此背景下,企业更加深刻认识到内部控制与审计的融合与完善对企业应对危机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故加强内部审计与控制的融合是符合我国企业未来稳定、持续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

3.可以降低企业发展的风险

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分析可知,其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并确保企业合法经营及其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重要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而内部审计则是公司实现安全规范治理的基石,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工作的再控制,同时,也是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和完善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强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审计的融合,不仅能够发挥二者在公司治理中的关键作用,而且还有利于帮助公司提前发现潜在风险,做好应对措施,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二、企业内部控制与审计融合现状及问题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审计融合现状

在我国企业的发展中,企业的管理者虽然提升了对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但是在两者的融合方面却缺乏相应的重视程度,通常是将两者分而治之。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管理者的意识方面,根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在企业的发展中,65.8%的管理者对两者的融合缺乏重视程度,同时存在13.3%的管理者仅仅重视企业的收益,而对于管理则相对疏松[1]。其次,在内部控制与审计融合的监督机构方面,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在企业的发展中,81.2%的企业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并且15.6%的企业未建立监督机制[2]。最后,在人员的素质方面,在对企业的调查中发现,我国企业管理者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比例仅仅为35.9%,大部分管理人员缺乏较高的专业素质,因而无法有效的融合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制度[3]。由此可见,在企业的发展中,加强对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融合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与审计融合的问题

1.管理者认知不足

在企业的发展中,由于管理者对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认知不足,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较大程度的限制。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企业的发展中,管理者对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缺乏相应的重视程度,其认为企业只要盈利即可,这种现象严重的影响企业的发展。其次,管理者对两者的融合缺乏相应的重视程度,致使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管理者未能制定科学的措施来促进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融合[4]。由此可见,在企业发展中,管理者认知不足对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融合存在较大影响。

2.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

在我国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宏观调控的作用,但是在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融合方面,我国政府缺乏相应的调控政策,致使企业的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融合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企业的发展中,政府缺乏明确的法律来引导企业的发展,如未明确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的明确职责。其次,我国法律缺乏完善的惩处制度,致使部分企业在管理过程中,为了达到自身的利益,会做出损害企业发展的行为[5]。由此可见,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对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融合会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

3.监督机制不健全

在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融合的过程中,监督机制可以起到较好的推进作用。但是在企业目前的发展过程中,其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致使企业的发展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业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无法对内部控制与审计的融合进行监督。其次,监督人员缺乏较强的专业素质,无法发现管理人员的不足之处[6]。最后,企业缺乏较好的激励制度,致使监督人员在工作中,缺乏相应的工作积极性。

4.人员素质相对较低

在企业的发展中,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会影响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融合效率,但是目前企业的管理人员专业素质相对较低,致使其无法有效的促进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融合,同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其对管理人员缺乏完善的培养体系,致使管理人员在专业素质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均无法满足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融合需求[7]。由此可见,在企业的发展中,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对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融合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进程。

三、内部控制与审计融合策略

(一)提升管理者的认知

在企业的发展中,将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较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在企业目前的发展中,由于管理者的认知不足,导致企业的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的融合策略。针对这种现象,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提升管理者的认知,以便可以更好的融合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首先,管理者要提升对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并且制定相对应的管理条例。其次,管理者要提升对两者融合的重视程度,并且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促进两者的融合,如激励制度和管理制度等[8]。总而言之,在企业的发展中,管理者是决策的制定者,只有其提升自身的认知,才可以更好的促进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融合。

(二)加强政策的引导

在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融合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引导,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无法有效的将内部控制与设计有机的结合起来。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政府应该不断的完善法律法规,以便可以更好的引导企业的发展。首先,我国在法律方面应该明确管理者的职责和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能,使其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做到有法可依。其次,我国政府应该修改相应的处罚条例,对于制造虚假信息和程序不严谨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保证企业发展的秩序完善性。总之,在企业的发展中,政府制定相应的法律,并且加强对企业的政策引导具有重要的价值。

(三)健全监督机制

在企业的发展中,完善的监督机制可以较好的提升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工作的融合,但是在企业目前的发展中,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企业的发展受到较大程度的影响。针对这种现象,企业需要不断的健全监督机制,以便可以更好的促进两者的融合。首先,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并且将监督机制独立于企业的部门,使其可以更好的发挥自身的职能。其次,要提升监督人员的审计素质和管理素质,使其可以更好的发现内部控制与审计融合的不足之处。最后,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制度,将监督人员的工资与企业的绩效挂钩,以便可以更好的提升监督人员的积极性。总而言之,只有企业健全监督机制,才可以更好的促进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融合。

(四)提升人员素质

在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融合中,人员素质关系其融合效率,但是目前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不足,对两者的融合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针对这种现象,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首先,需要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充实其审计素质和内部控制素质,使其可以更好的融合两者的发展。其次,要提升管理人員的创新意识,使其在两者的融合过程中,可以不断的创新融合方式,从而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最后,应该提升管理人员的计算机素质,使其通过计算机,可以较好的汲取先进的经验,进而可以更好的将经验融入企业的发展之中。总而言之,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社会,只有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得以提升,才可以更好的提升内部控制与内部设计的融合效率。

结语:

在企业的发展中,存在管理者认知不足、素质素质和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等问题,制约着企业的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的融合。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管理者可以提升自身的意识,并且可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以便可以健全企业的管理机制,从而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内部控制与内部设计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郑惠尹,钟学云.探析会计电算化下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策略[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06(05):148-149.

[2]李海涛.企业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统筹结合[J].财经界(学术版),2014,06(19):238-240.

[3]杨涵璐.刍议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现状及相关建议[J].财经界(学术版),2014,06(17):247-249.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市 154007)

作者:马永芳 薛玉玲

上一篇:语文课堂体会管理论文下一篇:化工企业营销战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