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内容论文

2022-04-24

摘要:设计合理和运行良好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然而当前国内企业内部控制普遍存在问题,如何有效地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在保证审计效果的基础上提高审计效率,是本文考虑的重点之一。此外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之间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两种审计所进行的工作成果可以相互借鉴、利用,本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作出较详细的阐述。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内容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内容论文 篇1: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要点浅析

摘要: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整合进行可以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是未来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以两种审计的审计程序作为切入点,分析了两者在审计程序各环节的整合要点,进而提出如何根据整合要点综合制定审计计划。

关键词:内部控制 财务报表 审计整合

2008年7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执行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2010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委再次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总则第五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可以单独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也可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这为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提供了依据。

一、风险评估程序:财务报表审计以内部控制审计为依据

(一)财务报表审计风险评估程序

风险评估程序是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第一个共同程序。财务报表审计中的风险评估程序,注册会计师需要了解和评价的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范围是与财务报表相关的方面;了解和评价的广度应以是否足以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为衡量标准,如果达到了这一标准,注册会计师即可开始设计和实施下一步的审计程序;了解和评价的深度也基本限于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健全及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但其中不包括对内部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的确定;了解和评价的目的是判断是否可以相应减少实质性测试程序的工作量,以及用来支持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类型。

(二)内部控制审计风险评估程序

内部控制审计中的风险评估程序,注册会计师的目的是为了对内部控制本身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其范围涉及到企业整体的内部控制,内容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方面,并且还需确定内部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

(三)两种审计在风险评估程序的整合要点

内部控制审计的风险评估程序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广度和深度均超过了财务报表审计,在审计实务中,可以将两者在此程序需要完成的工作整合进行,即风险评估程序中财务报表审计应充分利用内部控制审计所获得的更为广泛的信息,并从中取得进行下一步审计程序的充分依据,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工作量,避免重复劳动,进而提高了审计效率,降低了审计成本。

二、控制测试程序:内部控制审计为财务报表审计提供结论

(一)控制测试程序并非财务报表审计的必需程序

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了解和评价来决定是否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如果被审计单位设计的内部控制本身是无效的,或者设计是合理的,但没有得到执行,注册会计师则不必实施控制测试,而是直接实施实质性测试;如果被审计单位所设计的内部控制能够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即认为内部控制是有效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这样,就进入了两种审计的第二个共同程序,即控制测试程序。

(二)两种审计控制测试程序的区别

在控制测试程序中,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有三点区别:第一,内部控制审计要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而财务报表审计仅仅对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与风险评估程序相同,内部控制审计进行控制测试的广度和深度仍大于财务报表审计所进行的内部控制测试。第二,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能够证明内部控制有效的高度相关的证据,对控制测试可靠性的要求较高,样本量较大且选择弹性较小;财务报表审计对控制测试可靠性的要求相对较低,测试的样本量相对较小且存在一定弹性。第三,两者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评价要求也不同。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仅需将内部控制测试识别出的缺陷区分为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和一般内部控制缺陷;而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需要对识别出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严格评定,将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进一步区分为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重大缺陷会影响到审计意见类型。

(三)两种审计在控制测试程序的整合要点

注册会计师为了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需要获取比财务报表审计更多、更广泛、可靠性也更高的审计证据。因此,内部控制审计的控制测试可以直接为财务报表审计提供审计证据甚至提供结论,财务报表审计对内部控制审计在控制测试环节所取得的审计证据及得出的审计结论的充分利用,将使审计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财务报表审计实质性测试与内部控制审计控制测试:相互利用、相互支持

(一)财务报表审计实质性测试程序对内部控制审计控制测试程序的影响

经过控制测试,财务报表审计进入实质性测试程序。在这一程序中,注册会计师可能会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存在错报甚至重大错报,这将会影响内部控制审计中控制测试的时间、性质和范围。这是因为如果现有的内部控制不能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这些错报甚至重大错报,就意味着在错报相应的控制点上可能存在内部控制缺陷,这将为注册会计师进一步审查内部控制缺陷提供重要线索。

(二)内部控制审计控制测试程序对财务报表审计实质性测试程序的影响

在内部控制审计的控制测试程序中發现的内部控制缺陷能为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哪些交易和认定重点实施审计指明了方向,因为如果发现内部控制存在某项重大缺陷,则财务报表在相应的账户就可能存在重大错报,就会影响财务报表审计中实质性测试的时间、性质和范围,审计人员应当根据实际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对实质性测试的审计程序进行调整。

(三)财务报表审计实质性测试与内部控制审计控制测试的整合要点

对于两种审计的整合来说,财务报表审计的实质性测试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控制测试是相互利用、相互支持的,将两种审计在这两个程序所取得的审计证据及得出的审计结论相互利用、相互支持能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最大限度地保证审计质量。

四、审计计划的综合制定

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的审计计划制定是以对审计程序的整合要点分析为基础的,因此在分析了两种审计的审计程序整合要点之后,具体阐述如何根据整合要点综合制定审计计划。

(一)两种审计方式审计计划制定的重点

为达到充分整合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应尽量由同一组审计人员实施,两种审计的审计计划也应共同制定。结合以上对审计程序的分析,对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程序和控制测试程序主要由内部控制审计完成,在内部控制审计计划中应详细制定这两项审计程序的计划,在财务报表审计计划中可以对这两项审计程序的计划简化表述,但应重点对实质性测试程序的计划详细编制。

(二)审计计划的持续修订是审计质量的重要保证

随着审计工作的推进,注册会计师要根据审计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对总体和具体的审计计划做出调整和修正。具体来讲,如果审计人员在内部控制审计计划实施过程中发现内部控制存在重要缺陷,审计人员应及时修正财务报表审计的实质性测试计划。同样,如果在财务报表实质性测试中发现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也应该考虑该重大错报对内部控制审计计划的影响,考虑是否增加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程序,扩大审计范围,以保证审计发现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中的重大缺陷。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审计计划的调整和修正应贯穿于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以保证审计计划能够对两种审计的整合进行起到重要的规划和指导作用,有效地提高审计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1—5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财会〔2010〕11号

③谢晓燕,张龙平,李晓红.我国上市公司整合审计研究[J].会计研究,2009(9):88—94

④王美英,郑小荣.对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0(7):66—67

⑤范锰杰,林枫.对我国整合审计制度的思考[J].财会月刊,2011(4):39—41

(张欣,1979年生,天津人,审计署新闻报刊审计局。研究方向:政府审计)

作者:张欣

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内容论文 篇2:

提高内部控制审计效果的措施

摘要:设计合理和运行良好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然而当前国内企业内部控制普遍存在问题,如何有效地实施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在保证审计效果的基础上提高审计效率,是本文考虑的重点之一。此外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之间存在很多相似之处,两种审计所进行的工作成果可以相互借鉴、利用,本文主要从这几个方面作出较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审计;控制测试

企业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制定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根据相关规定,为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咨询的注册会计师,不得同时为企业提供内部控制审计服务。否则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将会受到影响,内部控制审计的效果也必然受到影响。

从理论上讲,由同一个或者不同的事务所分别承担这两项业务都是可行的,但是,从实际运行成本来看,由不同的事务所分别承担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了解及对部分内部控制的测试工作都会被重复执行,会明显增加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负担。因此,应当由同一事物所,甚至同一审计小组来同时承担这两项审计业务,一方面减轻被审计单位的负担,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效率,另一方面,两项业务同时执行的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可以对被审计单位有更深的了解,一些审计证据也会在两项业务中得到多次确认,从而也能提高审计的效果,是一种经济可行审计模式。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的全面内部控制,而不是仅指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不过与之配套的《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征求意见稿)的第一章第二条却指出:本指引所称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鉴证企业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发表鉴证意见。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要求,内部控制审计业务应当包括五个步骤:计划审计工作、实施审计工作、评价控制缺陷、完成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

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需要考虑各项因素对内部控制及审计程序的影响,如与企业相关的风险、企业内部控制最近发生的变化、组织结构的复杂程度、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初步判断等等。在制定计划时,注册会计师就应当根据被审单位的具体情况,确定重点审计领域和具体的审计方案,并选择拟进行的控制测试。

注册会计师应当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实施审计工作,先了解并测试公司层的控制,然后对财务报表重要账户的控制进行测试,最后是具体的业务流程和交易的控制测试,每个步骤所获取的信息都将审计人员指向下一步的高风险领域。

在执行具体的审计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可以执行穿行测试,以追踪某笔交易在企业控制信息系统中的处理流程。在执行穿行测试时,注册会计师使用与企业相同的凭证和信息技术进行测试,并综合运用询问、观察、检查及重新执行等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尽量在接近管理层评估日执行,并且其测试需要涵盖足够长的期间,足以对企业内部控制发表审计意见。

在评价控制缺陷时,注册会计师应当综合考虑各项控制具体测试结论,足以支持最终对企业内部控制发表的审计意见。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包括两个因素:一、企业控制能否防止或发现账户余额或列报错报;二、因一项或多项内部控制的不完善将会导致潜在的错报风险。

完成审计工作包括三个方面:形成审计意见、获取管理层声明、与补审单位最终沟通。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所获取的审计证据形成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意见,还应当就一些事项向企业管理层获取书面声明,注册会计师在同时执行这两项审计时应当考虑哪些沟通可以合并进行,哪些必须单独进行,一方面既可以满足全面沟通的需要,同时也可以提高审计效率。

最后,出具审计报告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以审计证据作为形成内部控制审计意见的基础,单独对内部控制出具报告,在审计报告中清楚地表达意见,并对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当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等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制定和实施了有效的内部控制,且执行审计程序的注册会计师已经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要求计划和实施相应了审计工作,并且在审计过程中未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应当对内部控制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若注册会计师认为其存在一项或多项重大缺陷的,除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应当对内部控制发表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且报告中应当包括对重大缺陷的定义,以及重大缺陷的性质及其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影响程度这两个内容。当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范围受到较大限制时,应当解除业务约定或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并就审计范围受到限制的情况以书面形式与董事会进行沟通。

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时应当充分考虑其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关系,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之间密切相联,它们之间即有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两种审计中是否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的要求是不同的。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必须首先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而根据其职业判断确定该企业的内控是否有效,若有效则可进行控制测试,否则直接实施实质性程序,或者注册会计师基于审计成本和效益考虑,可以选择放弃内控测试而直接进入实质性程序。而内控审计是要对企业内部控制发表审计意见,根据注册会计师的判断不管其是否有效,都需要执行从制定审计计划、实施控制测试到评价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最终形成内部控制审计报告这一系列程序,可见,这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有效性进行的全面评价。

其次,二者对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准确程度要求不同。内控审计需要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控的制定和执行是否有效发表审计意见,因此评价结论要保证有较高的水平;而财务报表审计中对内控的测试只是制定实施实质性测试审计程序的依据。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给予较低的信赖,这样会增加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会影响审计效率。但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给予较高的信赖,则会增加审计风险,影响审计质量。

第三,两种审计对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要求不同,且注册会计师所承担的责任也有所不同。企业内部控制的复杂程度与企业规模、性质等因素有关,在制定内部控制审计计划时需要注册会计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其难度更大。在对内部控制完成控制测试后,注册会计师需要评价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以进一步确定的审计范围及审计意见类型,而内部控制评价一直是内部控制审计中难度最大的一个方面,这需要注册会计师进行大量的职业判断。

在财务报表审计中,为了降低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可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作出较保守的评价,而多实施一些实质性程序,这样会影响到审计的效率,但对审计效果一般不会产生影响,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职业判断要求可以降低。

尽管如此,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

当前的财务报表审计采用的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这种方法要求注册会计师通过对企业情况的了解,评估出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进而确定总体应对方案和进一步审计程序;在内部控制审计中《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要求审计人员采用自上而下的审计方法,先了解并测试公司管理层的控制,然后是财务报表层的控制,再往下是具体的业务流程和交易的控制。该方法每个步骤所获取的信息都将审计人员指向下一步的高风险领域,其本身也有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

从对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测试来看,为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注册会计师一般要执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但控制测试并不是必需程序,当注册会计师通过对企业的风险评估确定内部控制无效时,可以直接实施实质性程序,当拟信赖其内部控制时,则可进行控制测试,目的是评估控制风险进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控制测试测是必须实施的程序,其目的是获取内部控制设计是否合理,执行是否有效的证据,足以支持注册会计师对管理层的内部控制公允地发表审计意见。尽管存在这些差别,两种审计中对内部控制的测试还是有许多相似之处的,为对管理层认定发表意见而对内部控制有效性提出结论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而执行的控制测试的结果,为确定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是否要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也应考虑是否以内部控制审计的结果为依据。(作者单位:江苏中兴会计师事务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企业内部控制鉴证指引 (征求意见稿),2008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中国时政经济出版社,2008

[3] 张龙平、陈作习,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的研究综述[J],审计月刊,2008.11

[4]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2010

[5] 刘明辉、何敬,内部控制鉴证的时点与时期之争[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8

作者:肖正森

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内容论文 篇3:

关于完善企业存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的探讨

摘 要:本文通过对企业存货管理内部控制五大方面内容的解读,就注册会计师在企业存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中执行控制测试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存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控制测试

存货对于生产制造业、贸易业等行业十分重要。通常情况下,存货对企业经营特点的反映能力强于其他资产项目。因此,存货的重大错报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都会产生直接影响。存货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最为普遍、重要而且复杂的问题,审计中许多复杂和重大的问题也都与存货相关。

正是由于存货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存货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存货与其他项目密切的关联性,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存货项目的审计予以特别的关注。鉴于企业对于自身存货的管理都设计并执行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政策和程序来防止存货的重大错报以及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导向型审计思路的逐步树立,注册会计师对于企业存货管理内部控制的审计越来越凸显出了它在全部内控审计中的重要性。以下从原材料、产成品验收入库、仓库日常管理、存货领用发出、存货的盘点、存货处置及跌价准备计提五方面探讨存货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的几个问题。

一、原材料、产成品验收入库

被审计企业在原材料、产成品验收入库中的内部控制包括:外购原材料或产成品入库时,质量检验员检查并签发预先按顺序编号的原材料、产成品验收单,送交仓库,库管员将外购原材料的验收,合同、发票等原始单据与实物进行核对,对入库原材料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查验;检查产成品验收单,并清点产成品数量,填写预先顺序编号的原材料、产成品入库单经质检经理、仓储经理签字确认后,由仓库管理员将原材料、产成品入库单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自动更新原材料、产成品明细台账。

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计中实施的控制测试包括:抽取原材料(产成品)入库单、验收单并检查产品名称、数量、规格等输入信息是否准确,检查企业的检验报告是否完善,单据是否均连续编号以及验收单是否经过库管员、原材料供应商的签字确认。这里还需要重点检查的一项内容即是被审计企业是否建立了明文的相关管理制度并照章执行,如《原材料验收管理规定》、《产品出入库管理规定》等,注册会计师在执行检查程序时,还应检查企业是否明确建立了相关的退货管理制度,即明确退货条件、退货手续、货物出库、退货货款回收等事宜,并检查企业在与供应商签订的采购合同中是否具备明确的退货条款,并规范了及时收回退货货款等退货事宜。如果被审计企业未建立相关退货管理制度,则表明企业在存货验收入库方面的内部控制设计存在缺陷。

二、仓库日常管理

被审计企业在仓库的日常管理中,库管员负有对货物整齐摆放、准确收发,并执行日常检查程序的责任,及时发现隐患、毁损、积压等异常情况并上报,并根据存货的性质、特点,采取适当的存货仓储保管方法,同时执行严密的存货仓储监管程序。

存货仓储保管方法不适当、监管不严密,可能导致损坏变质、价值贬损、资源浪费。这里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企业仓库的日常管理方面除了执行常规的检查程序,如,检查是否制定《产品仓储管理办法》及落实执行情况,检查已签订的《仓储协议书》条款是否完善明确等。这里还要强调的是,注册会计师还应通过穿行测试核实,企业存货在不同仓库之间流动时是否办理正常的出入库手续;企业是否为本企业的存货投保了恰当的商业保险等。如果有欠缺,则说明企业仓库日常管理方面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

三、存货的领用发出

被审计企业对于存货领用发出设计的内控程序包括:产成品出库时,由仓库管理员填写预先顺序编号的出库单,并将产成品出库单信息输入计算机系统,经仓储经理复核并签字确认后,计算机系统自动更新产成品明细台账并与发运通知单编号核对;产成品装运发出前,由运输经理独立检查出库单、销售订购单和发运通知单,确定从仓库提取的商品附有经批准的销售订购单,并且,所提取商品的内容与销售订购单一致。

这里注册会计师在实施控制测试时应当:抽取发运通知单、出库单并检查是否一致;抽取发运单和相关销售订购单,检查内容是否一致,除执行这些常规检查程序外,为避免存货领用发出审核不严,注册会计师应重点检查,原材料领用,产成品出库的相关单据如出库单、发运单等是否经仓储部门,销售部门经理的审批签字,如果没有审核签字,则说明被审计企业存货领用和发出内部控制程序存在重大缺陷。

四、存货的盘点及跌价准备的计提

被审计单位与存货盘点相关的内部控制通常包括:制定合理的存货盘点计划,确定合理的存货盘点程序,配备相应的监督人员,对存货进行独立的内部验证,将盘点结果与永续存货记录进行独立的调节,对盘点表和盘点标签进行充分控制。具体来说,盘点工作由综合管理部门牵头组织,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盘点通知,库管部门人员执行具体盘点工作,财务人员全程参与监督,存货的质量、形态、数量、规格等信息均详细记录,最终编制存货盘点表,并由库管员、财务人员和企业或部门负责人在盘点表上分别签字确认。

针对被审计企业设计的存货盘点的内控程序,注册会计师除在企业存货盘点现场实施监盘,还应重点检查企业是否建立了《存货盘点清查制度》并严格落实执行;盘点周期,盘点流程是否合理;注册会计师还应抽查被审计企业的盘点清查报告或盘点表单等,并检查是否经适当层次部门负责人复核签字,另外,盘点清查中发现的存货盘盈、盘亏、毁损、闲置以及需要报废的存货,是否按照规定权限批准处置,并进行了正确的账务处理。

如果被审计企业未进行存货定期清查和减值分析,未按照规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不仅表明该企业存货内控存在缺陷,也会导致存货资产的计价不准确,影响财务报告的准确性。鉴于此,注册会计师应检查企业是否建立明文的《存货跌价管理办法》,并抽查财务部门的跌价评估报告,同时检查是否进行了正确的账务处理。具体审计程序应从被审计企业的全部存货大类中分别选取1-2个存货项目实施控制测试。

五、存货处置管理

被审计企业存货面临的减值风险较多,如毁损变质、陈旧过时、市场行情下跌,等等,为了保证存货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及准确性,及时、准确地反映存货资产的结存及利用状况,必须对存货面临的这些风险及时预警。企业通常的内部控制流程设计包括:存货管理或所属相关部门通过定期的存货清查和减值分析,并按照规定,对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对中小企业来说,及时处置这些面临跌价风险的存货,使之经过适当的申请与审批、处置后,库管部门与财务部门及时登记、准确入账。只有通过这样的内控流程,才能准确反映企业存货的真实数量与价值,从而确保企业存货资产账实相符,安全、准确和完整。

这里,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内控审计的穿行测试或控制测试中除了检查被审计企业是否明文制定了《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还应重点检查存货报废处置的责任划分是否明确、审批是否到位,即检查各部门责任人的审核签字是否完整。

存货管理的内部控制在贸易行业以及生产制造业的全部内部控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鉴于此,注册会计师针对存货管理的内部控制审计在全部内控审计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存货管理的控制点多,涉及的部门也较多,只有所有涉及的部门通力协作,各个控制环节把好设计关和运行关才有可能科学有效地管理好存货。因此,针对被审计企业存货管理的内控审计也需要同时针对存货管理内部控制程序的设计和运行分别执行穿行测试或控制测试,才能最终从企业存货管理的设计是否合理和运行是否有效两方面得出全面的审计结论。(作者单位: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大连分所)

作者:欧阳桔苹

上一篇:企业项目投资决策分析论文下一篇:深化企业预算财务会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