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公路项目投资论文

2022-07-03

摘要:延边属于我国吉林省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与朝鲜、俄罗斯两国接壤并面临日本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延边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了部分问题,部分工业产能过剩,企业经营结构亟待更新。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海外公路项目投资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海外公路项目投资论文 篇1: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实践中的风险防范和政策建议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是在全球范围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目标的奠基石。“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各类金融风险层出不穷,尤其是2020年经历了新冠疫情大考的全世界,失业潮遍及世界各经济体,“一带一路”沿线的各国人民也看到了不同的政治生态和经济形势。病毒面前每一个个体都势单力薄,联合起来共同抗击病毒才是大势所趋,全人类“同命运,共进退”不仅是哲学理念,更是与时俱进的务实选择。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反弹多变的疫情形势,“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不仅是大国担当的表现,也是每个参与方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目标的具体实践。在新时代、新要求的驱动下,每个参与者都需要在学思践悟,真信笃行中,防范金融风险,提出建设性的政策建议,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关键词:一带一路;金融风险;人类命运共同体;政策建议;高质量共建

1 “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基础

当今世界,各个国家与地区之间经济相互开放,资源互补、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金融服务、人员交流培训日益加深,全球范围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经济体。“地球村”的世界决定了各国各区域之间的利益日益交融、命运与共,如何实现国际合作的互利共赢,成为一个迫切的时代命题。中国政府高瞻远瞩,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趋势和时代潮流,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根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的外交实践。这一理念不仅是对“世界大同”等传统中华文明的传承,更是在新时期的中国智慧对世界趋势的精准研判,和对国际合作贡献的务实合作中国方案。2020年的全球新冠疫情再次表明,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必须团结起来共同应对。

时至今日,“命运共同体”已被写入了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这一思想理念始终诠释着时代价值,促进着國际合作,推进着全球化进程,构建命运共同体的理论基础也在国际合作的各个领域,不断发挥着倡导者、实践者、先行者、贡献者的模范作用。

基于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论基础,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是探索新型全球化、改善全球治理、实现各国共同繁荣发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探索与实践。截至2020年1月底,中国已同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份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商务合同的签订范围也由亚欧地区延伸至非洲、拉美、南太、西欧等相关国家。历时7年,经过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的努力,共建“一带一路”正在成为中国改善全球治理体系、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最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中国方案。

2 “一带一路”实践中的金融风险和挑战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已从发展规划进入了全面建设的务实合作阶段,也从中国倡议逐步迈入了全球共识阶段。“一带一路”涉及沿线一百多个国家,扩展了中资金融机构对外合作范围,打造了资金融通的互利共赢局面,然而建设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面临的各类风险也不容忽视。中国投资者在“一带一路”沿线参与建设的项目大多集中在能源资源开发利用和基建领域,项目周期长、前期投入大。金融机构提供沿线金融服务将面临政治、安全、经济、金融市场、法律合规、声誉等多重风险的交织和叠加,这些都极大的考验各国政府统筹监管能力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机构风险防控和管理能力。投资部门、金融机构、监管部门、政府部门等参与方,都需要探索有效的风险防控策略与化解措施。

金融风险存在于金融机构服务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的全过程,因此作为建设资金的重要提供方,金融机构应立足全局,同时抽丝剥茧,评估和管控各类潜在风险,迎接挑战,稳步推进务实合作。本报告将金融风险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2.1 政治风险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三大板块,很多沿线国家安全形势和地缘政治复杂,传统上为前殖民地或附属国,民族结构复杂,文化呈现多样性。

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处于政治转型期、民主改造期或局势动荡期,国家政权稳定性薄弱,国家政局稳定性较低,政策风险较高。例如,东南亚地区普遍面临政治转型,其中缅甸、柬埔寨处于民主转型初期,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长期存在。西亚、北非民主化进程依然处于过渡期,呈现冲突激化、战乱不断的动荡局面。南亚地区的斯里兰卡、马尔代夫、尼泊尔等国长期受印度的非正常控制,国内不同势力对峙严重,政局走势也存在较强的不确定性。中亚地区大部分国家仍保持总统威权体制,尚未经历正常的权力轮换。某些沿线国家政府或迫于执政压力调整经济政策,临时颁布外汇管制措施限制外国投资者合法利益转出;或出于政治考虑,叫停已经签订合同和开工的外资项目;或暂停偿还债务,出现选择性主权违约;这些都将导致投资方和融资方损失严重。

据中国全球投资跟踪统计,2006—2019年,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失败的项目,大约30%的失败因素是由政治风险造成的。 “一带一路”沿线区域覆盖东西方多个文明交汇地区,民族结构复杂,文化呈多样性,各国在政治格局、经济体制和社会民生等问题上矛盾突出。不同民族有着各自固有价值观、文化观和处事原则,不同民族与宗教利益诉求存在的差异,呈现突发性、多样性、复杂化、长期化的特点。如印尼有300多个民族,长期以来这些国家内部都存在分裂势力。中亚地区生活着100多个民族和部族,众多且复杂的宗教流派、分支,以及各宗教流派之间较强的排他性,是“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中难以量化评估的外部因素。例如,中亚、北非等地区虽然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但教派众多,内部关系复杂,是极端派系的集中地。

2.2 主权风险

主权风险主要指一个国家的主权政府不能或不愿履行其债务的风险。中资银行购买主权债券或提供主权贷款时,将会面临主权风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展程度参差不齐,一些国家经济欠发达,政府负债率和债务率较高,偿债压力大,财政赤字问题突出,且大规模经济建设带来负债率和杠杆率大幅攀升,财务可持续性较差,违约风险较高,客观上要求中资银行具备较强的主权风险识别和研判能力。

(1)从经济总量上看,沿线多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普遍薄弱。按照联合国分类标准,仅有新加坡、捷克等11个国家为发达国家;按照世界银行标准,只有15个国家为高收入国家,其他大多数为中、低收入国家。

(2)从经济结构上看,多数国家经济结构单一,脆弱性和波动性较高,易受外部冲击。经济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沿线国家出口依赖少数资源型初级产品。例如西非地区一些国家的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资源的出口,易受国际市场影响,且在地缘政治风险叠加下,经济受外部冲击的概率高、影响大,个别国家容易陷入债务危机。加上其资本市场薄弱,国际融资渠道有限,存在主权违约风险。根据人民银行《金融专报》信息,2014年开始受国际油价下跌影响,刚果(布)在2018年陷入了债务危机,主权债务频现逾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要求刚果(布)重组其公共外债,中国是刚果(布)最大债权人(涉华债务占其GDP比例为33%,占其整体外债的40%)。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一些经济结构单一、基础相对薄弱的非洲国家逐渐凸显了主权债务违约的风险。以非洲国家赞比亚为例,高度依赖矿产品(铜矿)出口的赞比亚,近年来其宏观经济和财政状况面临着持续加深的困境,IMF和国际评级机构对赞比亚的经济预期和评级展望都持负面态度。新冠肺炎疫情同时也对赞比亚的旅游、制造业、矿业开采、贸易等领域造成了负面冲击。自然灾害方面,周期性的干旱也给全国的农业生产、电力等行业造成了负面影响;2020年初以来,赞比亚又遭受了雨季的严重洪水,导致财政部门增加了自然灾害应急支出和储备粮的分配。近乎停滞的经济发展给赞比亚的财政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戰性。同时,赞比亚货币克瓦查兑美元的持续贬值,也加重了政府的偿债压力。

鉴于目前的财政情况,赞比亚委托一家法国财务咨询和资产管理公司设计债务重组相关方案并进行后续操作,同时2020年第一季度以来,赞比亚财政部已向多家中资金融机构提出了主权贷款的延期还款申请。延期还款包括:即将到期的贷款本息、已经发生的拖欠款项等。同时,赞政府申请在延期还款期间,对各类到期的债务不收取罚息。2019年以来,中资金融机构在赞的主权贷款项目,已发生了逾期情况。赞比亚政府举借的主权贷款,用于兴建了包括道路、太阳能厂房等具有良好社会效应的基础设施项目,也积累了较高水平的政府债务。“一带一路”的项目合作中,中资企业在基建项目中多数作为承包商承建项目,较少介入项目运营,由于项目本身亦缺乏商业效益,政府偿债压力不断加大,债务率高企,“一带一路”倡议的实践,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需审慎关注主权风险。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各国的卫生支出及为支持个人和企业而采取的税收和支出措施已经达到3.3万亿美元,全球主权债务快速增长。新兴市场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同时遭遇资本外流、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本币贬值等多重冲击,主权债务风险尤为突出。根据G20缓债计划倡议,截至2020年6月IMF已经批准了对25个国家的债务减免计划 。

(3)从金融和货币政策上看,一些沿线的非洲国家的财政部门缺乏自由管理本国外汇储备权限,例如法国创建了包括塞内加尔、科特迪瓦、喀麦隆、刚果(布)等十四个非洲国家对法国的货币依赖制度(非洲法郎FCFA)。相关的协议规定这十四个中西非国家必须将本国65%以上的外汇储备存入法国央行,法国财政部对这些国家的外汇行使管理职能。法国允许货币联盟成员国每年可获得15%的自有储备资金进行支配。如果成员国需要更多外汇资金,其必须以商业汇率从法国财政部65%的储备金中借款,借款上限为借款国家财政收入的20%。即使主权债务偿还机制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相关国别的债务管理也受限于法国财政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机构。例如,西非中央银行行使西非8国各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职能,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统筹管理外汇,非洲这种货币制度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成员国的货币稳定性(汇率盯住欧元),却间接增加了我国与沿线合作国家的主权债务风险。尽管2020年非洲经济共同体已将货币改革提上日程,但后续具体实施仍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2.3 金融市场风险

中资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金融活动中面临的市场风险较大。首先,“走出去”企业针对项目投融资模式单一,信贷风险较大。由于“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缺乏外部评级、信息披露不足等原因,在这些区域开展项目合作的融资方式主要通过中资银行为借款人提供优先贷款,项目本身在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渠道不充分,通过债券、证券、基金等直接融资的方式也较少。从发展程度看,仅有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发展程度超过中国,绝大部分沿线国家处于落后水平,涵盖了全球最不发达国家。各中资银行按照各自国家风险限额或客户授信限额开展业务,信息不对称、多头授信导致部分国家或客户的举债规模远超其偿债承受能力。由于缺乏多样化的融资市场,“一带一路”沿线多数国家融资成本与参与融资的金融机构不良率高企,金融市场存在一定的系统性风险。

2.4 汇率风险

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汇率风险较高,易受外部影响,波动性较大。部分国家经常账户常年逆差,外汇储备不足,货币脆弱性高,加上政局不稳、社会动荡、汇率管理机制僵化等各种因素,近年来汇率波动剧烈,货币贬值幅度巨大。万得资讯数据显示,2012年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币存在不同程度贬值,其中中亚、东亚、非洲地区(尼日利亚、南非、赞比亚等)货币平均贬值幅度超过100%。

2.5 法律制度与合规风险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律环境差异较大,法律冲突风险不容忽视。从法律类别看,东欧、中亚国家多属大陆法系,南亚、东南亚多属英美法系,另有一部分国家属于伊斯兰法系。不同法系国家在法律分类、法律适用规则、审判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跨国投资者时常面临法律信息不对称的风险。

受历史、地缘、政体、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如中亚、南亚国家法律体系相对落后,有关投资、贸易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全球治理指标(Worldwide Governance Indicator,WGI)法治指数评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法治指数平均得分为-0.21,低于全球均值(-0.01)。

部分沿线国家存在立法不完善且修订频繁,法律在执行层面稳定性不高。此外,部分国家司法透明度较差,国家行政、仲裁和协商等纠纷处理机制运行效率较低,执行外国判决、裁决困难;部分国家执法成本较高,缺乏合理的制衡机制,权利滥用的情况时有发生。

此外,各国法律在规则和执行层面存在潜在的冲突。区域内国内法、国际私法、国际商法、国际公法相互交织,相关法律条文定义存在模糊和约定不明确的内涵,容易发生执行层面的法律冲突。即使达成跨国法律协调机制,执行效果也往往不佳。截至目前,中国与沿线51个国家签署《避免双重征税协定》,但仅与20个国家签署了《司法互助协定》。

2.6 项目风险

企业境外投资,除了面临东道国政治安全、经济金融、法律合规等方面的风险外,还要克服自身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项目建设运营中的不确定因素,包括风险意识不足、国际化人才和专业机构匮乏、项目资金效益、环保要求、技术标准面临压力等。这些不确定因素最终将转移或影响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同时,“一带一路”建设的优质项目存在过度竞争现象。中资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既有国内企业间的竞争,也有中外企业间的竞争。过度竞争导致后续项目收益及信用保障程度下降,也使得外方业主心理预期越来越高,习惯于接受优惠贷款,部分商业化项目竞争成了“政策性”项目,欧美国家在油气产业、能源矿产、信息技术等领域的项目具备较高竞争力,优质项目的国际竞争形势日趋激烈。

(1)不同于国内模式,海外基建项目投资收益不确定性较大。基础设施建设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领域,在境内主要依靠其作为公共产品的正外部性,带动周边土地和产业升值增加整体收益;而这一效益在境外基础设施建设中却难以实现,即使有相关收益,受益方也主要为外方。同时,由于投资规模大、周期长,基础设施项目遭遇政治、经济、社会安全等不可预见的风险事件概率较高,而转移和规避这些风险的手段有限,容易对项目建设运营造成巨大冲击。塞拉利昂的铁矿项目和利比里亚的棕榈园项目,均因项目所在国雨季持续降雨量大等自然原因而停工停产,项目建设中断。同时,工程承包项目前期投入资金较多,一旦遭遇风险致使项目中断,会给承包商带来巨大的固定资产和应收账款损失。2011年利比亚发生战争,中资承包商在利比亚50多个工程承包项目全部停工,总损失超过200亿元。

(2)很多企业在环保风险方面的规避和防范意识不足。中资企业海外投资的国家和行业分布特征使得项目面临较高的环境风险。国家层面,“一带一路”地区多为发展中国家,部分国家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较弱,若资源开采类项目不注重开发节奏,未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很容易引发当地民众和环保组织的抗议。行业层面,海外投资多集中在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等污染密集型行业,容易发生环评不达标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导致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被迫中止。

(3)技术标准受到限制,面临较大阻力,项目工程投资风险加大。当前,技术和行业标准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沿线区域特别是西亚、东欧地区的工程建设技术和設备要求多采用欧美标准,而中国材料、设备尚未获得广泛的国际认可,大幅增加了企业成本。如2010年沙特某铁路项目实施中途突然被政府要求采用欧美标准,极大增加了该项目的建筑成本,导致投资失败。

(4)沿线建设面临国内外企业的竞争,优质项目存在过度竞争现象。各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资承包商作为工程承建企业,商业资金和双边优惠贷款作为资金融通的金融支持,都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过度竞争导致后续项目收益及信用保障程度下降,也使得外方业主心理预期越来越高,更倾向于接受优惠利率的贷款,部分商业化项目不得不将投融资模式转换成“政策性两优”项目。此外,除内部竞争之外,中资企业与欧美企业在油气产业、信息技术,与印度在农业等方面都存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形势。

3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防范风险的政策建议

3.1 建立全面一致全口径统计体系和管理制度

由政府部门牵头统筹境外信息统计分析工作,在国家层面明确“一带一路”信息收集的标准和要求,完善相关数据,构建一个各家中资金融机构“信息共享、自主决策”的统计信息平台,该平台可有效避免中资金融机构对单一国别或地区多头授信和内部竞争的局面。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可依托中国信保现有的国家风险数据库,参考蓬勃、路透等数据和业务模块设计,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工具建设统一完备的采集、处理、分析、分享平台。数据库设立后,依托区块链技术应用,国家相关部委和金融机构等部门共同参与数据的更新和补充完善,突出数据的本土化、专业化和智能化的同时,强化统计数据的国际比较分析职能。

建立官方的“一带一路”国家统计数据库,全面展示沿线对外贸易、资金和劳动力变化、项目开发、技术合作等情况,强化信息分析和共享,有助于中外资企业、金融机构运用数据进行科学的投融资决策分析,同时提升国家行政决策时的信息支持和风险防控能力。对金融市场落后国家,重点关注银行体系建设和安全情况;对弱势货币国家,重点关注美欧政策外溢性影响;对经济结构单一国家,重点关注大宗商品价格变化产生的影响;研究高风险国家的脆弱性和关键风险点,确定相应的国别风险预警信号。有针对性开展压力测试,研判相关风险因素对金融风险乃至跨境、全球经济风险的影响,提前制定应对预案,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和重大风险事件快速响应机制,提高预研预判预警能力,防范市场“灰犀牛”和“黑天鹅”事件的发生。同时,积极应用相关智库机构的研究成果,加强趋势分析、对比评估,辅助预警和报告。金融机构提升为客户量身制定个性金融服务方案的能力,积极提供融资和融智服务,构建合理的交易结构和风险控制措施。

3.2 项目合作应基于市场化运作模式,全面分析风险

推进金融创新,发挥市场活力,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多币种、多产品丰富资金运用,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多样化的、可持续、风险可控的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聚焦基础设施、产能和金融合作等重点领域,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综合考虑项目重要程度、所在国利率水平以及其在市场的融资能力和成本等因素确定资金价格,追求资金投入的合理回报。除具备重大战略和政治、外交意义的关键项目外,坚持秉持商业性原则进行项目筛选,优先支持中资企业在沿线低风险国家开展业务,发挥中方优势产能,推动所在国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创汇能力提升,形成资金有进有出的良性循环。

其次,必要时可综合考量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战略性,必要时可发挥开发性、政策性金融的撬动作用。推动金融机构走在企业前面,统筹协调项目融资方案,商务结构、技术方案,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企业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信息服务。并在国家战略统领下支持沿线高风险国家业务,比如支持中资企业并购海外优质矿产资源,开展产能合作类项目的投融资合作,中远期可提升国际大宗商品定价的话语权。尽量避免过度使用银行信贷资金,支持非战略性的高风险沿线国别的业务。

3.3 研究建立“一带一路”债务协商解决机制

随着中国海外债权不断增加,应推动建立债务协商解决机制。第一,共建“一带一路”项目给相关国家带来的是有效投资,有价值的资产,促进了当地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绝对不是所谓的“债务陷阱”。中资金融机构通过合理设计项目的投融资结构,通过“援助+商贷”“股权投资+银团贷款”参与公私合营(PPP)等模式,基建类(如收费公路等)项目以项目营运权等作为抵押而非东道国主权担保,项目信用结构的多元化设计并未增加东道国政府的主权债务负担。

第二,对一些财政困难、经济基础薄弱的重债贫穷国,中国秉持良好的大国风范,全力担当,在特殊时期对一些国别给予无息贷款、专项资金、缓债计划甚至债务免除。例如, 2020年以来,中国金融机构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服务国家经济外交大局,妥善做好“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缓债工作,同时强化风险防控前瞻性,结合疫情蔓延、油价波动等因素持续加大重点投融资领域的风险排查工作,在信贷管理中健全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4 结语

2020年,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影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面临与日俱增的复杂风险和严峻挑战。中国的金融机构需积极贯彻中央有关会议精神和国家2020年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要点,坚持稳中求进,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保存量、稳增量,聚焦服务战略和重点,进一步强化风险管控,以开阔的眼界和实践方法整合多方力资源,以创新的思路和科技方法提升信息共享的效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目标的进程。

参考文献

宁吉喆.进一步加强政策规则对接共促“一带一路”走深走實行稳致远[J].宏观经济管理,2019(05):3-4.

范文仲.“一带一路”金融服务简述[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20.

潘功胜.外汇管理助理“一带一路”建设[J].中国金融,2019(09):9-11.

郑之杰.“走出去“的法律问题与实践[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6.

赵晨光.“一带一路”建设与中非合作:互构进程、合作路径及关注重点[J].辽宁大学学报,2019(05).

明浩.“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5(11).

孙伊然.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治理的观念融合与竞争[J].欧洲研究,2013(05).

商务部官方网站:http//www.mofcom.gov.cn/

外交部官方网站:http://www.fmprc.gov.cn/web/

求是网:http://www.qstheory.cn/

作者:刘冰

海外公路项目投资论文 篇2:

延边地区对外投资发展研究

摘 要:延边属于我国吉林省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与朝鲜、俄罗斯两国接壤并面临日本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对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延边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了部分问题,部分工业产能过剩,企业经营结构亟待更新。基于此,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延边地区受到了人们广泛关注,如何将延边地区项目投资和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优化地区资源配置,是政府相关部门和各经营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以延边地区经济发展现状为背景,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内涵和项目投资,重点阐述促进延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途径。

关键词:延边地区;经济结构;可持续发展;项目投资;自然资源

一、延边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分析

延边地区主要包括珲春、延吉和图们三个市,在交通、旅游等方面拥有较大优势,再加上经济不断发展,政府应及时抓住这一契机,利用项目投资等方式,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理念,突破当前发展瓶颈,促进延边地区经济转型。

(一)延边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分析延边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可以从历史发展过程、财政支持力度和人才三个角度进行。基于历史发展过程分析,该地区深受计划经济影响,不能较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如地区国有企业需要承担很大程度上的养老责任,但受到发展模式等方面的影响,其企业效益并不理想,其生产效率较低,产业结构也没有跟上时代步伐;基于财政支持力度分析,随着改革开放,国家财政虽然加大了对延边地区扶持力度,但是资金仍然没有落到实处,地方财政较紧张,很多政府工程依旧需要企业支持[2];基于人才层面分析,根据相关资料可知,该地区高科技人才、外贸人才、管理人才等方面比较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地区经济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理念分析

可持续发展理念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在20世纪末期被提出。随着人们生态环境意识的提升,对自然的认知程度加深,认识到需要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必须合理开发利用不可再生资源,不断创新新能源利用方式,保护生物多样性[3],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延边地区拥有煤等丰富矿产资源、人参等名贵中药材和其他自然资源,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此外,该地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中凝聚着少数民族智慧成果,成为很多人旅游向往地,能较好发展第三服务业和旅游业。

二、项目投资对延边地区经济具体作用分析

项目投资主要是指为实现某项特定开发目标,投入相关人力和物力,确保项目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其与经济发展过程关系密切,只有不断调整经济结构,才能更好地发展项目投资和经济。研究项目投资对延边地区经济的具体作用,能提升对项目投资的重视程度,利用科学决策方式,增强项目投资风险抵御能力,为企业获取更大经济效益。

(一)利用地域优势,扩大延边经济规模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可以通过扩大其规模满足企业需要。依托项目投资,扩大延边地区经济规模,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外延式经济扩张[4],主要是指利用外部项目投资,快速发展地区经济,如引进外资等,这种方式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是它需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投入成本较高且生产效率较低,当资本积累达到一定数量时,可能会遭到淘汰;二是内涵式经济扩张[5],这一方式发展周期较长,资金积累过程复杂,且容易受到经济起点影响,但其能实现可持续、集约化发展,主要依靠生产要素和科学技术提高效率,能有效降低能源损耗,在延边地区扩大经济规模过程中,应重点利用第二种方式,引进有发展前途项目,以项目带动经济提升。

(二)延边地区项目投资发展现状分析

延边地区虽地处交通要塞,但是因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再加上深受计划经济影响,使得该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但随着我国政府宏观调控力度不断加大,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推进,延边地区开始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利用政府政策和资金帮助,借助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引进项目投资,实现了当地经济质的飞跃。根据延边州政府门户网站公开数据可知[6],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知,2012年—2015年,延边地区总人口数量保持在232.3万人左右,其中2015年GDP(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87亿元,与2014年相比约提高6%;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都有所提高,说明项目投资对延边地区经济影响较大,如果想继续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必须不断加大对项目投资管理力度[7],促进社会公平,缓和社会矛盾。

(三)目投资对延边地区经济促进作用

项目投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两者之间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即当项目投资上涨时,经济发展也会较快,反之,则会降低经济发展速度。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借助项目投资,延边地区经济发展主要取得了以下成绩:首先,完善了延边地区交通网建设,极大程度上方便人们出行,并健全了相关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如地下水通道、公路工程等;其次,充分利用地区自然资源[8],降低了能源消耗量,并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新产业,如新型能源开发公司等;最后,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新起点,优化了当地原有企业发展结构。

三、依托项目投资,促进延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途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发展延边经济过程中,必须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依托高质量项目投资,改善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充分发挥项目投资和区域优势[9],实现延边经济全面进步。

(一)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着重支持延边政府项目

延边地区属于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域,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企业应及时关注政府政策变化,敏锐察觉到变化方向,在保障合法合理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政府政策,积极寻求政府资金帮助,发展延边地区政府项目投资。

延边地区可以利用工业基地升级调整等政策,变革当地企业体制,明确地区产业分工,借鉴其他发展区域的实践经验,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改善当地项目投资环境,引进先进产业。政府也应发挥自身宏观调控作用,将“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等政策落到实处[10]。

(二)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吸引有前景外资项目

区位优势不仅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还涵盖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延边地区必须通过项目管理,有力整合当地区位优势,营造良好项目投资环境,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有前景外资项目。根据我国政府门户统计资料,延边地区与其他自治州地区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结构正不断优化,其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根据表2可知,延边地区与其他自治州相比,具有一定的发展优势,其第二、第三产业占据比重较大,说明其产业结构正不断在优化,同时与地区2012年产业结构比相比,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再引入外资,能更加提升地区全面综合竞争力。延边地区应以第三产业为基础,制定科学的优惠条件,吸引外资注意,加快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不断强化地区实力。

(三)借助延边自然资源,招纳有前景项目

自然资源是发展经济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延边地区必须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程度,将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企业发展优势,凝聚地区发展优势,利用项目管理,带动地区经济整体发展。在传统工业发展过程中,主要以消耗原材料为主,不仅生产效率不高,还在很大程度上污染了环境,对人民生活产生了不良影响。为了实现延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吸纳有前景的项目投资,确保项目是以科学技术、高素质人才为基础,降低对环境的破坏程度。需要注意的是,延边地区可以适当扶持绿色节能项目,不断研发新型环保产品,注重保护不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地区项目绿色转型。

(四)优化延边地区经济结构,不断创新地区项目投资

传统延边地区经济结构以重工业为主,所需项目投资较大,不利于全面发展地区经济,因此,必须优化地区经济结构,重点发展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第二第三产业,协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积极扩大地区内需,促进地区人民消费,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扩大企业规模,实现企业转型,从多层次、多角度创新项目投资,以经济良性循环为目标,通过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人们参与建设热情,全面推进延边地区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实现延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依托项目投资,两者相辅相成且相互影响。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企业应以项目投资为基础,结合延边地区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和人文底蕴等方面优势,找出地区发展难题和问题,不断优化延边地区企业经济结构,转变企业经济发展模式,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从粗犷型经济转变为集约型经济,以第三服务业为跳板,改变第一、第二产业发展途径,实现延边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同时,可以加大对大项目投资的重视力度,依靠政府政策支持,吸引跨国企业等外资,协调区域内需和外需结构,借助现代化科学技术,提高区域产品科技含量,营造有特色的投资环境,拓宽投资来源,抓准时机扩大经营领域和规模,达到投资效益最大化的目的,把延边打造为具有地域经济特色的发达地区。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申光哲.区域竞争力提升中人力资源胜任力培养——延边地区人力资源的流失与胜任力问题及解决对策[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10-19.

[2] 李俊,崔艳新.新一轮国际知识产权规则重构下的中国选择——以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为目标[J].知识产权,2015,12:10-16.

[3] 侯佳嘉.海外高层次科技人才的虚拟集聚问题探究——以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为例[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5,05:90-97.

[4] 沈丹云,朱庆峰,郑宇.基于非径向DEA的分类高校科技投入产出效率评价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5,05:88-93.

[5] 胡佳佳,高光.为可持续的未来促进优质教育与技能的发展——《吉隆坡宣言》[J].世界教育信息,2015,22:24-26.

[6] 张伟.高端对话之高峰论道——如何让PPP落地生根PPP有了契约精神,政府、社会资本和公众方能共赢[J].中国经济周刊,2015,50:48-57+120.

[7] 馬黎明.英国小城镇建设对我国小城镇城镇化的启示——基于“田园城市”理论的视角[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16-20+25.

[8] 周方冶.“一带一路”视野下中国—东盟合作的机遇、瓶颈与路径——兼论中泰战略合作探路者作用[J].东南亚纵横,2015,10:47-54.

[9] 曹宁,任浩,喻细花.模块化组织中核心企业治理能力的内涵与结构——以海尔集团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24:65-70.

[10] 刘悦,黄炜斌,马光文,王金龙,胡延龙,陈仕军.基于碳减排效益的西藏绿色水电外送上网电价定价机制研究[J].水力发电学报,2015,12:131-139.

作者:王惠娆

海外公路项目投资论文 篇3:

山东高速的金融布局

“说起‘山东高速’,一般人认为就是修路的。”山东高速集团董事长孙亮常常这样调侃道。可鲜有人知的是,如今这个全国最大的路桥企业第一大收入来源却是金融。

近来,山东高速集团频频向金融领域再押重注。2016年9月28日,全国路桥行业资产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山东高速发布公告,拟投资约22亿元参股东兴证券。仅仅2天后9月30日,老牌港股企业中国新金融发布消息称,山东高速集团已收购其28.45%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至此,山东高速集团已握有银行、保险、证券、融资租赁等种类齐全的金融资产,实现了向金融产业的全面战略转型。

现实的困境

2016年9月30日,中国新金融官网发布消息称,“山东高速集团成为中国新金融的策略股东,山东高速集团以16.21亿港元收购中国新金融28.45%股权。”

中国新金融是一家老牌港企,早在1992年就在港交所上市,目前该公司主要业务为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证券投资等。最近一财年实现营收9699.2万港元、净利润7169.6万港元。

此次,山东高速集团是以每股0.297港元的股份转让对价,收购富扬国际持有的全部19.40%股权和昊天发展持有的约9.05%股权,合计约28.45%股权。公开资料显示,“山东高速集团将成为中国新金融第一大股东,并通过董事会和经营层的安排拥有实际控制权。”

事实上,入主中国新金融只是山东高速集团的第一步。未来山东高速集团也酝酿将旗下资产注入到中国新金融的计划。这意味着,此次收购将为山东高速集团旗下金融业务开辟出海外上市的通道。

曾几何时,山东曾以公路数量多、质量高而闻名全国,正所谓“山东的路,广东的桥”。山东高速集团成为资产总额5000亿元,年经营收入560亿元、利税80亿元,职工7万多人,资产规模居全省企业和全国同行业第一位的大型国企。山东高速集团运营管理高速公路2800公里,在建1089公里,旗下拥有着全国路桥行业资产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

鲜有人知的是,外人认为的这个“修路的”还拥有着更为庞大的金融资产,涉及银行、保险、基金和融资租赁等。截至2015年,山东高速集团旗下金融板块资产占比已高达43%、大大超过了公路板块25%的占比,成为绝对的第一主业。

很多人都以为路桥是暴利行业,可山东高速的转型很大程度上是被现实的困境倒逼出来的。

山东高速集团董事长孙亮举例道,多年来征地与建设成本一路飙升,1993年济青高速公路每公里建设投资需1200万元,到2005年济青高速公路南线每公里的建设投资就达7000万元,十年间成本增加了5倍;原来每10年公路大修一次,现在受超载等因素影响每三四年就要大修一次,原来修一公里150万元,现在修一公里高达600万元。

山东省交通厅一位官员介绍道,随着山东容易修和成本回收快的公路基本建成,剩余工程少有企业愿意应标,有的明知是投资收益率较低,但处于社会公益考虑也要投建。山东省高速公路建设早在数年前就已经进入了“瓶颈期”。

据测算,新建公路成本猛增,一些通行量少的高速公路入不敷出,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通行,高速公路的投资回收期从原来的12年左右增加到22年左右。

公路修建是典型的资本密集产业,一条高速公路建设、维护动辄需要数十亿元乃至数百亿,投资回报周期多达数十年。如山东高速集团正在改扩建济青高速公路项目投资估算高达300亿元。任何一个项目都会使路桥企业筹资的压力骤增。“投不起,建不起,修不起,养不起。”对于曾经的困境,孙亮指出,山东高速集团不转型就难以为继。如果只是单一运营高速公路,企业也许早已走到了穷途末路。“长线投资必须要有短线投资项目提供资金支撑”,在集团副总经理徐军峰看来,做大金融产业、化解资金瓶颈,也就成了山东高速的不二之选。

全面转型

巴菲特成功的秘诀在于一手玩保险,一手玩投资,而投资的钱多数来自保险业。山东高速集团则一面修桥铺路,一面做大金融,如今金融资产规模已然超过了前者。

正如一位内部人士所说,山东高速集团向金融的转型是从资产证券化开始的。为了解决资金困局,最初山东高速集团力推旗下优质公路资产上市融资。2002年,山东基建成功上市,发行5.05亿股股票,募集资金12.9亿元,不仅偿还了5.53亿元世界银行贷款,还用6.8亿元现金购买了集团所属济南黄河二桥,并补充了流动资本金。

有了资本平台后,山东高速集团开始一系列资本运营,将原有的高速公路不断置入上市公司,增加资本的筹码。如,山东基建先后收购了集团所属京台高速公路德齐北段、河南许禹高速等,资产总里程达170公里,为集团提供36亿元现金。2011年收购集团所属的京福高速路段、威乳高速和潍莱高速,共计里程290公里,使得上市公司营运里程达到1875公里,打造出中国高速公路行业运营里程最长、资产规模最大的上市公司。

同时,孙亮以部分高速公路为标的,成功引入保险资金和实施融资租赁,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企业发展的巨额资金,试图“去银行化”。

在中标59.8亿元的乐山至宜宾高速公路后,山东高速竟未投入一分钱:项目35%的资本金通过发行长期企业债券融资和从国家开发银行争取的软贷款解决,其余65%的建设资金由在四川成立的乐宜公司通过当地金融机构贷款解决。仅2013年,山东高速通过发行债券、股权信托、保险融资等手段就直接融资240亿元,占融资总额62%,节省财务费用高达3亿元。

资本运营逐渐尝到甜头的山东高速集团开始投资大量金融机构,尝试着运营资本。

山东高速一面“去银行化”,一面干脆控股了威海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先后3次、增资27.3亿元,使之由成立之初的遭受挤兑、难以为继的小型城商行,发展成为资产总额达到1300亿元、山东省乃至全国资信级别最高的城商行。与此同时,山东高速集团还控股了泰山财险,组建山东高速光控基金,成立了一家融资租赁公司。

金融比重的不断增加使得原来的“山东高速公路集团”更名为“山东高速集团”,董事长孙亮公开表示,山东高速的产业结构早已悄然改变,“高速”不再是“高速公路”的代名词。

在多元化发展的思路下,山东高速集团也尝试着发展房地产业。可是在房地产市场的低迷下,该集团投资的青岛深蓝中心、济南中心、雪野湖国际度假区在2015年合计亏损约3000万元,三个地产项目也被相继出售。

长江证券一位行业分析师认为,房地产与公路有着共同的特点,都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受土地价格影响大、投资周期长。相对而言,金融同样需要巨大的资金规模,但却是轻资产、周期短、利润大、现金流充沛,与路桥建设恰好一重一轻、周期一长一短,利润一大一小,互补性极强。如投资的中国新金融营收9699.2万港元,净利润就高达7169.6万港元。

经过多年的发展,山东高速集团旗下金融资产已涵盖银行、保险、证券、融资租赁,金融占总资产比例已上升到42.6%,公路资产下滑至25%,金融产业的兴起也使得2015年该企业资产规模、利润总额均居省管企业第一位,增利额居全国省管企业第18位。

对于9月30日收购中国新金融,该公司执行董事邱伟隆表示,期望可为山东高速集团的项目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服务,以及寻求在金融基金业务上开展合作,从而使双方各有的金融业务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投资中国新金融、东兴证券以及未来金融资产上市,山东高速集团金融板块所占比例势必进一步增加。

长江证券上述行业分析师指出,GE、海尔等全球大型企业集团都有一定比例的金融业务,对于资本密集型产业来说,涉足金融业务更显得尤为重要。产业靠金融获取资金,金融依靠产业的注入不断壮大。产业与金融宛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但金融与路桥两个产业的特点决定了前者利润更大,更容易获得快速的扩张。

(文据《经济观察报》等)

作者:种昂

上一篇:平面设计审美管理论文下一篇:物理光学教学影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