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英语学习动力研究论文

2022-04-22

【摘要】伴随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小学英语教学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小学英语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除了应注重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小学生英语学习动力研究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小学生英语学习动力研究论文 篇1: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基础教育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探究高效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明确小学英语教学中现实存在的问题。基于情境教学法对于小学英语教学的积极意义,教师可以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导入环节,阅读、词汇教学以及拓展环节中应用情境教学法,在充分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从而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情境教学法

【作者简介】赵亚亚(1994.01-),女,汉族,甘肃静宁人,甘肃省静宁县城川学区红旗小学,二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学。

在当前环境下,英语能力对于学生成长和发展越来越重要。所以在基础的小学教育阶段,英语教学也成了重点。综合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教学改革,应用情境教学法实现小学英语课堂的发展。

一、当前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拼读教学不规范。对于小学的英语教学而言,词汇是最基础的部分。但是学生对于词汇拼读的不规范不仅影响着其对词汇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影响小学生口语能力的强化。而导致小学生词汇拼读不正确、不规范的主要原因则在于部分教师自身口语的不规范以及专业教学能力的不足。

2.教学改革形式化。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发展,大部分教师都开始在课堂上应用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于新教学方法认识不够,没有做到完全理解和掌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过分追求形式化的问题,限制了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对于当前环境下需要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完成的探究性课堂模式而言,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也正因如此,教师往往将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作为课堂上首要的教学目的。而情景教学法就是将文字性的、扁平的英语知识以更加形象具体生动的形式加以展现,因此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2.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探究意识。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加以运用不仅能够起到培养学习兴趣的作用,而且有助于培养小学生思考和探究意识的形成和强化。对于小学的英语教学而言,这种通过情景展示的方式引导学生跟着情境进行思考,围绕主题加以探究的教学模式对于小学生有更强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也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3.有利于强化学生跨文化学习意识。对于当前环境下的英语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学习意识和能力是更为重要的目的,也是实现学生高效学习的关键。对于小学的英语教学而言,借助情境来丰富小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和积累,是强化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途径。所以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能够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三、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1.创设趣味英语导入情境,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兴趣是英语学习的核心动力,所以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是英语课堂最基础的目的和任务。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导入环节对于课堂整体的教学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也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有着较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中应用情境教学法,设计趣味性的情境充分激发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导入环节中,教师设计趣味性的情境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出发。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在当前的环境下,教育教学领域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科技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也对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所以教师利用多媒体来创设情境不仅能够使情境更加生动形象,对小学生产生更强的吸引力,而且更能够使小学生产生代入感,从而起到更好的效果。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教具创设情境。虽然多媒体使情境有着更加丰富的展现形式,也能够进一步增强情境的趣味性,但利用教室和课堂上的教具来创设情境也是一種重要的方式和手段。在英语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利用简单的教具来设计情景化的小游戏,引导小学生参与到情景游戏中。这样既能够节约课堂时间,也能为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便利。同时这种利用实物的方式相比于虚拟化的情境更有利于小学生对英语词汇、知识的直观、形象化感知和理解。所以利用多媒体或者实物教具来创设趣味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激发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

2.应用情境开展词汇教学,丰富学生词汇积累。词汇是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基础性环节,是学生形成整个英语学习网络和体系的基石,所以学生对于英语词汇的积累和掌握对于其英语学习的效率和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而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主要承担着基础教育的作用,所以在这一阶段英语的词汇教学质量和效果尤为重要,这也是大部分小学英语教师格外关注词汇教学的主要原因。但是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词汇部分仍然是对教师的日常教学产生困扰和阻碍的部分。在词汇教学的课堂上不仅存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英语词汇学习缺乏兴趣的问题,而且存在学生词汇拼读不规范,机械记忆词汇导致词汇背了又忘,词汇用法混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小学英语的词汇教学质量和效率难以得到提高,进而影响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整体效率。所以进行英语词汇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就是创新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小学的英语词汇教学环节应用情境教学法,核心思想就是借助情境来帮助小学生实现英语词汇的理解性记忆,从而提高其词汇记忆的效率,同时利用情境来帮助小学生形成英语词汇生活应用的意识。具体来说,在词汇教学环节中,教师应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就是要借助情境讲解词汇的实际含义和应用含义。在传统的词汇教学环节中,教师对词汇进行解释往往是通过英汉直译的方式进行,只让学生理解记忆词汇的中文含义,然后建立中英文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而实现对英语词汇的记忆。但是由于中文英文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大部分的词汇在进行英汉直译时会出现含义缺失或者单词译意不准确的情况。小学生如果仅凭汉语意思记忆单词,往往会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同时对于词汇的记忆停留在机械记忆的阶段,影响其记忆的效率。所以教师要借助情境进行词汇释义,帮助小学生在理解词汇含义的基础上记忆词汇。这也是情境教学法下词汇教学的第一个阶段。具体来说,教师要联系小学生的现实生活对词汇的情景含义进行解释,通过简单的小短片或者是图片等形式将词汇在英语语言环境下应用的情境加以展现,同时搭配中文含义进行解释,从而使小学生初步建立其词汇应用的概念,实现对词汇的理解性记忆。而对于小学生而言,对于情境以及图片这种画面性的内容比文字内容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所以这种情景教学的方式更适合于小学生的教学,在词汇教学中应用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3.利用情境进行阅读教学,强化学生阅读能力。在小学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对于阅读文章中所涉及的内容缺乏了解,无法准确把握英语文章的整体结构以及语言表达特点,对于文章中的基础性语法知识缺乏深入理解是影响学生阅读效果的最主要问题。而阅读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载体,这也就意味着要提高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就要丰富小学生对于英语国家和当地社会文化的了解。所以开展跨文化的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是当前英语教学中的核心思想。教师可以在小学的英语阅读课堂上利用情境教学法开展跨文化的阅读教学。

具体来说,教师在英语阅读课堂上利用情境开展教学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教师需要利用情境来对小学生进行阅读文章的背景介绍,通过文章背景知识的拓展来初步建立小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例如,在进行国外小学的学校以及课程安排等相关内容的阅读文章学习时,教师就需要在分析文章内容之前,先利用视频或者是图片、音频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国外小学上课的情境,以此来展示国外小学教育的环境和基本情况,帮助小学生认识到国内外小学教育的区别。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带领小学生学习阅读文章,学生就能够更加迅速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而丰富小学生对英语国家社会和文化的了解就是培养小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其次,教师可以借助情境来分析阅读文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在整体把握文章的情况下,将文章的整体结构以思维导图或者是逻辑树的方式加以展现。同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将文章中的主要内容按照其结构依次以图片或者短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通过这种动态化的情境来展示文章的内容有助于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并且把握文章叙述结构,进而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所以借助情境开展小学的阅读教学是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跨文化阅读意识,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

4.设计课堂拓展情境活动,强化英语应用能力。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应用,所以强化小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也是课堂教学的重点。但是从当前的英语教学来看,小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也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英语来对话交流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全部教师的重视与关注。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方面在于当前小学阶段的英语考核仍然以书面形式为主,所以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日常教学中存在忽视学生英语交流能力训练的问题。另一方面,目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没有给小学生提供充足的英语交流和开口表达的机会,以致大部分小学生在开口说英语这方面缺乏信心,甚至排斥开口。这也导致了小学生英语交流和应用的能力达不到要求,所以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强化小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就成了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而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则为其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基于强化小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目的开展情境教学,就是利用情境来设计课堂上的拓展性活动,主要包括设计模拟表演性情境活动或者是竞赛辩论情境活动等内容。实际上,设计模拟表演性的情境活動主要是为了强化小学生日常生活中运用英语进行表达与交流的能力,是提高小学生日常英语对话水平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情境故事的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从日常生活中英语运用的需求出发来设计情境故事。在完成情景故事的架构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小学生分角色参与到情境表演中,并且按照自己对于情境的理解以及英语知识的积累来细化情境的内容,对情景故事做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使其更符合自己的日常交流需要。而小学生在表演情境时不仅能够模拟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强化英语交流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培养英语学习兴趣。与此相区别的是,设计英语辩论的模拟情境活动更多的是侧重强化小学生英语逻辑性表达能力以及正确表达的能力。对于小学生而言,在英语表达的过程中不仅存在缺乏信心的问题,而且表达过程中语法的正确性也较低。通过具有竞赛意义的英语辩论活动更容易激发小学生开口说英语的动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能够促使辩论双方对彼此的语法表达错误进行纠正,强化小学生英语表达与交流的正确性。

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也不断出现在课堂教学的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应用途径与策略成了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究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策略,从而不断提升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林文婕.分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20(1):106-107.

[2]马燕.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79-80.

[3]曹佳.构建高效情境打造生动课堂——探讨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散文百家·国学教育,2019(2):153.

[4]李秀霞.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5):91-92.

作者:赵亚亚

小学生英语学习动力研究论文 篇2:

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探究

【摘要】伴随新课程标准的深入,小学英语教学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小学英语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除了应注重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鉴于现阶段大多数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着学习习惯不佳、学习效率不高等状况,因此,为调动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本文即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就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方法加以探究。

【关键词】小学生 英语学习 习惯 培养方法

一、“听”的培养

英语作为一门区别于母语的语言类学科,对“听”的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只有学会听,才能会说、会读,进而会写,“听”可谓是语言进行实践应用的重要途径。对于小学英语教师来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坚持英语授课,注重培养学生爱听、想听、会听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听”的培养。

一是提问法。提问法可以说是学生进行倾听的动力。只有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才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提升,也只有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才能使之产生探索和研究的后续学习现象。

二是故事法。在学习中渗入故事的情节往往更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可以说,故事是英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辅助手段,它可以融合进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每一个环节。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3中的《Let’s act》教学中,幽默的故事情节勾起了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对故事的发展有了很强烈的探知欲望,有些具有较强表演天赋的小学生甚至可以将故事中的画面活灵活现的展示出来,这不仅能够使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大大增加,还能培养起小学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说”的培养

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用以与人交流,“听”和“说”的使用便是语言学习的宗旨。但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都只注重书面英语的学习,忽略了听说能力的培养。为了帮助小学生们能更全面的学习英语,英语教师应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说”的培养。

第一,采取多媒体教学法激发“说”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相应的直观教具、动作表演、卡片、PPT等随时随地的取材或根据课文内容创设语言环境,使学生置身于英语环境中,引起学生的兴趣,加深初学印象,“视”和“听”的结合是培养听说能力的重中之重。例如:在小学三年级英语上册《Hello》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播放“Hello”录音,让学生跟读录音;然后采取多媒体教学法,向学生们展示几张外国人打招呼的图片,接着组织学生们模仿图片上打招呼的方式和动作等与同桌对话。这样不仅能够激起小学生“说”的兴趣,还能活跃课堂气氛。

第二,开展活动,丰富“说”的内容。除上述采取多媒体教学法外,英语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以便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并从活动中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进而增强小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培养小学生“说”英语的能力。

三、“读”的培养

“读”是口语和阅读的重要连接手段,是语言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在小学英语学习阶段,教师应重视学生“读”的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师应在授课前预见学生对于汉语拼音和英语中的因素可能会产生的混淆点。就拿英文中/θ/和/e/这两个发音来说,由于两个音的发音具有相似性,小学生很难把握准确,而在日常会话中,这两个音又经常会同时出现,如these,mouth,month等等,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读”的能力。

其次,良好的口语基础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前提。小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先将口语标准化,再进行朗读的练习。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善于结合课文内容和形式的不同,采取轮流朗读等多样化的朗读方式来培养学生“读”的能力。

最后还应注重对小学生有效阅读的引导。仅仅只是根据小学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学生的阅读锻炼往往是不够的,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补充阅读训练,适量增加课外阅读量,对这些补充阅读,不需要强制学生去背诵或朗读,只要能达到提高学生阅读主动性的目的即可。此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进行不同的课外阅读,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写”的培养

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当然也少不了“写”的学习,一般课堂上的“写”主要有两种学习方式,分别为知识巩固性的笔头操练和思想表达性的写作,前者主要包括单词的拼写训练、例句抄写训练、造句等,进行这些操练时应规范学生的大小写字母和标点符号等写作习惯,并且让学生做好错题的修订和记录,以防再次犯错。而所谓思想表达性的写作就是看图写作、根据范例造句等具有描述性的写作。例如可以结合插图或设立一个情境,让小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将插图或情境中的内容用英语描述出来,進而提高小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英语学习的开端,也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探究培养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方法,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使学生从英语学习中树立起自信心,而且对于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也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陈天心.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J].文理导航(下旬),2012,(12).

作者:郭永红

小学生英语学习动力研究论文 篇3:

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情感策略

摘 要: 情感因素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语言学习效果。小学生英语学习中情感因素更具有其特殊的重要性。运用正确的情感策略,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的提出,为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情感策略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情感过滤假说 情感策略运用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涉及多方面的因素,情感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不容忽视。不少小学英语教师在进行教改时,特别重视教材、教法的选用和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对学生的情感因素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同样,在小学英语教学理论研究上,语言学习的认知因素较受学术界的重视,而对于情感方面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的提出,为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情感策略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情感因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特殊重要性。

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感觉、情绪、态度等[1]。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情感与认知两个因素相辅相成,是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研究表明(Amold & Brown,1999),当人处于消极的情感状态时,认知活动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情感因素在外语学习中发挥着激励、调节等作用,它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和重要性绝不亚于认知因素。

对于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而言,情感因素更有其特殊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小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不同于成人。小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特点是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水平结构还不完备,思维能力不强,学习自主性较差,学习中情绪化倾向明显,且情绪自控能力不强,等等。因此,《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的课程目的指出: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可见,对小学生英语学习情感策略的研究,对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之内涵。

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认为“情感过滤是阻止语言习得者完全吸收所获得的可理解辖人的一种心理障碍”。影响语言学习的情感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动机、自信心和焦虑程度。动机指学习者学习外语的愿望和推动力。动机强的学习者外语学习效果好,而动机弱的学习者往往把外语学习看成一种负担,导致学习效果不佳。焦虑是指学生由于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或是失败和沮丧而产生的紧张、不安、恐惧的情绪状态。它是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情感因素。自信心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树立起来的对自己能力的信任程度,是语言学习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克拉申把情感过滤形象地比喻为一扇阀门。当其关闭时,语言输入便难以进入大脑中的语言习得机制,学生习得语言的能力和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阻碍越多,语言学习的效果就越差;相反,当情感过滤阀门完全打开时,大量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便会非常顺畅地进入语言习得机制,并最终成功地“内化”为学生的实际语言能力。克拉申认为:当学习者缺乏学习动机、过度焦虑、自信心不足时,情感过滤的阀门就会被关闭,语言输入就难以被学习者有效地吸收;反过来,当学习者的动机强、自信心高、焦虑低时,情感过滤的阀门就会完全打开,语言输入就会毫无阻碍地通过过滤而产生真正的习得[2]。

从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假说可以看出:对学习者提供大量的可理解性输入固然是外语学习的必要条件,但如果只有输入,而没有情感过滤这个阀门的有效调节,那么这些语言输入是不可能产生真正语言习得的。所以说,情感因素是语言学习者最终习得的一个重要条件。对于情感不稳定的小学生的英语教学来讲,实施有效的情感策略的确尤为重要。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三、克拉申情感过滤假说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情感策略运用的启示。

(一)运用多种技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有研究表明:小学生学习动机是直接与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3]。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避免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尽可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尤其如此。我国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对小学生讲英语学习是如何重要的大道理是激发不了学生动机的,只有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技巧吸引他们,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让他们真正产生学习的动力。要做到这一点,就要精心组织课堂教学,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例如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游戏表演等,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从而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还可以抓住小学生竞争意识强,好胜的心理。心理学研究证明,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手段。在英语课堂中适当地运用竞争激励策略,学生就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而不是负担。在竞争的氛围中,小学生会产生较强的学习动力,会自觉地给自己定下学习目标,为赶超对手而自发地努力学习。

另外,还要重视树立榜样对激发动机的作用。小学生是善于模仿的,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榜样对小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优秀的典型,使他们成为其他同学,特别是学困生学习的榜樣,激发这些同学的学习热情和动机。

(二)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消除学生的焦虑情绪。

不少小学生对英语学习存在着一定的焦虑情绪,特别是一些学习成绩较落后的学生,很怕上英语课,很怕回答不出问题或完成不了任务而受到老师的批评或其他同学的嘲笑。这种由于担心和恐惧造成的焦虑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4]。教师要及时消除学生的这些焦虑情绪。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营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对消除学生的焦虑情绪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一定要用真心关心和爱护学生,有时在课堂上,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都会让学生感到教师的真诚和关心,心理上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满足与愉悦。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不少学生的焦虑不知不觉烟消云散,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要消除学生学习中的焦虑,教师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溝通,及时了解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教师要多听学生英语学习的反馈信息,及时了解情况。比如说有的学生总觉得自己很努力,但学习进步总不明显,因此产生焦虑情绪,这时教师就要加强引导,帮助其制定恰当的学习方法,学生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焦虑情绪自然会消除。

另外,教师要对班上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这些同学往往是焦虑情绪最为明显,也最为敏感的。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兼顾学困生,比如说可以设计一些针对学困生的较简单的提问或课堂任务,消除他们的担心和恐惧,让他们知道自己也能行,从而促使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三)积极提倡赏识教育,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小学生的学习信心对他们的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树立小学生英语学习的信心,是教师一个特别重要的任务。而实施赏识教育,是提高小学生学习自信心的一条重要途径。

所谓“赏识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欣赏和赞扬受教育者的优点,调动受教育者的非智力因素,积极投入学习的一种教育方式。[5]莎士比亚曾说:“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长。”卡耐基曾说:“要称赞最微小的进步,并称赞每一个进步,这往往是点燃学生的自信之火,给予进步向上之助力。”他们的话充分印证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课堂上如果能尝试赏识教育,就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重新树立起英语学习的信心。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经常批评、指责,甚至挖苦学生。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产生无助与自卑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学会理解、欣赏和鼓励学生。由于小学生心中的教师大多具有“权威”地位,因此他们都非常在意教师对自己表现的评价。教师们的肯定和表扬很容易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所以,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应多给予积极的反馈,多给予正面的评价[6]。即使学生真的表现不好,也要比较婉转地指出,并尽量找出他们的闪光点。要真正做到“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这样,小学生们才更容易树立学习的信心和热情。

参考文献:

[1]韩永昌.符丕盛.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172.

[2]S.D.Krashen.Second Language Acg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Oxford:Pergamon,1981.

[3]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227.

[4]戴曼纯.情感因素及其界定[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6).

[5]李艳.大学生赏识教育的思考[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2).

[6]罗少茜.英语教学中的行为表现评价[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郭利 朱玲佳

上一篇:B2C电商平台售后服务论文下一篇:服务特性下高校行政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