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观研究论文

2022-04-17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世界历史的研究需要新的史学理论和史学观点。巴勒克拉夫的“全球史观”应运而生,他强调抛弃“欧洲中心论”,而以“全球性”和“整体性”的观点来研究和编纂世界历史。这一更加广阔的视野对我们当前的历史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世界历史观研究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世界历史观研究论文 篇1:

世界历史观下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

[摘要]《共产党宣言》中蕴含着马克思丰富的世界历史观思想。历史与时间是世界历史观的理论前提,马克思在黑格尔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其人文主义的世界历史观理论。全球化是世界历史观的当代表现,也是消灭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路径之一。

[关键词]世界历史观;全球化;《共产党宣言》

[作者简介]宋丽青(1994-),女,汉族,浙江海宁人,浙江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历史与时间

(一)时间维度下历史的存在方式

“历史”作为一般概念,其基本意义即为“过去”。时间在最一般意义上可以统一地表达为生成、变化,过去、现在、将来乃时间自身的“三位一体”。三维时间实质上乃是以自身为标尺、为生活实践的需要而标示时间的结果。单纯个体是不足以言历史的,历史本质上属于人类的存在,是“我们”的过去。历史乃时间中的历事。

“现在”正是“过去”的“将来”。在时间为之流变的理解中,“将来”是至关重要的维度,正是在将来中时间显现出其内在之“可能性”的意蕴。在可能性维度上叠加人的维度,历史进而显示出自由这一规定性。人不单是拥有历史,而是本身就是历史性的。①

(二)世界历史观就是宇宙观

第一,同一空间、不同时间,观察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例如从封建社会看资本主义社会,那么资本主义社会就是发达的、先进的。“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相对于漫长的封建社会,“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②

第二,同一时间、不同空间,观察事物变化的规律,例如在当今世界视野中,观察分析东西方问题,即分析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制度和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制度,那么人们对于两个国家与两种制度的现状和前景,有着不同的观点。

第三,不同空间、不同时间,观察事物变化的规律,资本主义尽管在现在仍以各种形式排斥、抵抗着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制度在现阶段也没有完全发挥出它的优越性,但是从长远来看,“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③

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观

(一)黑格尔的世界历史观

黑格尔认为,“日耳曼精神是现代世界的精神,日耳曼民族注定是基督教原则的负担者……基督教世界是一个完成的世界……(根据基督教世界)将现代世界划分为各个历史时期”,“自由”意志的逐渐展开是从东方开始的,希腊是历史的青年时代,罗马是历史的成年时代,日耳曼世界中“世俗性”意识到它的真实的道德价值,和“合理地自由”告成的时期,即黑格尔认为的“精神”开始意识到它的“自由”的時期,也即是从宗教改革到其所处的时期就是现代。“各日耳曼民族在基督教的影响下,首先取得了这个意识,知道人类之为人类史自由的”,而“世界历史无非是‘自由’意识的进展,这一种进展是我们必须在它的必然性中加以认识的。”他认为实现世界历史的手段是国家中的道德自由,具体体现为“自由的观念”和为“利己的企图”体现的“热情”。④

(二)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马克思首次对“世界历史”进行阐述,他认为“世界历史”就是“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个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⑤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是从生产力、分工、交往的角度分析世界历史的形成。而在《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中,马克思从五大方面构建了世界历史的图景:生产力、资本、上层建筑、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共产主义。这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另外从《宣言》本身的传播广度影响之大来讲,《宣言》无疑是马克思世界历史观的代表作。

三、世界历史观的当代表现就是全球化

(一)“全球化”的概念界定

本文认同沈为英对“全球化”概念的理解:“全球化指的是人类活动逐渐突破民族、国家、地区的地域限制以及制度、文化、思想观念等方面的障碍,在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密切联系与交往融合,使世界日益联结成有机统一整体的客观历史发展过程和趋势。”

(二)全球化是世界历史的特定阶段

“全球化”这一词语自20世纪80、90年代真正提出以来,人们对全球化关注的不断升温,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世界各国已深入全球化的背景下,它们在思考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时,都无法直接绕开或忽视这一现实,无法脱离与他国的联系而孤立地谋求生存和发展。

当代全球化应当是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定阶段。换言之,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转向在当代主要表现为走向全球化的过程。在《宣言》中,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全球化”的概念,但是其对全球化的过程做了具体论述。这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基础,然后从经济全球化延展到政治、文化全球化的展现。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由此产生的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就是“政治的集中”,马克思鲜明的展示了资本主义时代,经济政治的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全球化以及社会其他方面的联系。

(三)世界是全球化在空间范围内经济流动的容器

在《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表达了空间是蕴含着社会关系生产和再生产过程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看到了资本空间扩张导致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货币流通、消费和服务等经济活动已经超越了国家和地区界限,封闭、独立的经济运行模式被打破,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加强。“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产阶级)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同时供世界各地消费。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四)历史呈现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交织及超越

《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用公開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资产阶级)把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资本主义的社会中,服务于少数人的特殊的利己主义掩盖了真实的普遍性历史,那是一种人性中所固有的私向化追求、自由意志、利己主义、贪婪和冷酷歪曲了理想的普遍的“善”的倾向。

四、全球化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路径

(一)全球化为“两个必然”奠定坚实基础

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危机全球化。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宣言》中充分肯定资产阶级及资本主义社会处于上升阶段所具有的历史进步性,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资产阶级社会进一步发展后的历史局限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深刻体现。他们在肯定资产阶级历史作用之后接着说:“我们眼前又进行着类似的运动。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资产阶级的所有制关系,这个曾经仿佛用法术创造了如此庞大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的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现在像一个魔法师一样不能再支配自己用法术呼唤出来的魔鬼了”。

(二)全球化为“无产阶级”的联合提供空间和路径

马克思认为,交通工具的发展使资产阶级得以利用时间消灭空间,为资本的地理扩张提供了便利,但是航海业和铁路的发展在服务于资本的同时,也为无产阶级在不同地域上的联合奠定了基础。“最初是单个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工厂的工人,然后是某一地方的某一劳动部门的工人”,“工人越来越扩大的联合”,“这种联合由于大工业所造成的日益发达的交通工具而得到发展,这种交通工具把各地的工人彼此联系起来”。“中世纪的市民靠乡间小道需要几百年才能达到的联合,现代的无产者利用铁路只要几年就可以达到了。”而在数字全球化的今天,互联网的神奇速度和辐射范围,只需要几秒的时间。马克思、恩格斯呼吁无产阶级借助于交通运输技术进步的契机联合起来,消灭私有制,消灭资本积累的基础,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发展。

(三)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暂时性

必须强调的是,“两个必然”中包含着“两个绝不会”。《宣言》在揭示资产阶级灭亡和无产阶级胜利不可避免的世界历史趋势的同时,也在另一篇文章《〈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给出了为何资本主义仍“欣欣向荣”,没有灭亡的原因:“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只有不断扩大市场的范围,使资本具有空间扩张,不断形成世界市场,才能使资本主义存续下去。资本的本性就是限制地攫取最大利润,资产阶级奔走世界攫取利润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即世界总有被开拓完的一天,当没有市场时,那就是资本主义灭亡之日。

[注释]

①周建漳.历史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0-75.

②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2.

③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40.

④黑格尔.王造时译.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89.

作者:宋丽青

世界历史观研究论文 篇2:

巴勒克拉夫的“全球史观”评述

[摘要]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世界历史的研究需要新的史学理论和史学观点。巴勒克拉夫的“全球史观”应运而生,他强调抛弃“欧洲中心论”,而以“全球性”和“整体性”的观点来研究和编纂世界历史。这一更加广阔的视野对我们当前的历史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 巴勒克拉夫; 全球史观; 全球化

一、“全球史观”的背景

“全球史观”是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出现的。世界历史由分散发展向整体发展的转变,对历史学家的史学观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二战后,国际战略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雅尔塔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出现,世界历史的发展不再像从前一样以欧洲为中心,而是转向了非欧地区;战后分裂的欧洲在经历了重建和繁荣以后,逐渐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随着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帝国主义殖民体系遭到瓦解,一系列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并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国际政治经济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正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史学研究的全球性观念得以产生,“全球史观”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以全球观点而不是以西方观点来考察世界和世界历史发展的要求就显得尤为迫切。英国史学家杰弗里·巴勒克拉夫首倡的“全球史观”对于世界史研究的“重新定向”无疑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在1955年出版的《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一书中,巴勒克拉夫首次提出了他的“全球史观”的思想。在1976年问世的《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一书中,他更明确地将这种看法阐明为“全球史观”,提出“今天历史学著作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的全球性”,世界史研究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全球的历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这样才能抛弃西欧中心论的偏见,“公正地评价各个时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而贯穿巴勒克拉夫“全球史观”这一理论和方法的经典之作,则是其《当代史导论》一书,这是他众多著述中最成功的一部,在其整个学术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全球史观”的主要观点

1.对“欧洲中心论”的批判。

“全球史观”之所以要强调“全球”,就是针对“西欧中心论”或“欧美中心论”的“中心”而言的,要求突破西方学术界这种根深蒂固的“欧洲中心论”的限制。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结构的巨大变化中,巴勒克拉夫看到,长久以来一直支配各国关系的欧洲均势时代正在为全球政治时代所取代。他认为,世界上每个地区的每个民族和各个文明“都处在平等的地位上,都有权利要求对自己进行同等的思考和考察,不允许将任何民族和文明的经历只当作边缘的无意义的东西加以排斥”。在对1898-1905年的东亚形势进行考察、研究之后,巴勒克拉夫指出,随着欧洲优势的衰退,亚洲、非洲地区以一种新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的前沿,“亚非在世界上相对地位的提高,这种改变几乎肯定是我们时代最为重要的革命”。当然,巴勒克拉夫在努力撼动“欧洲中心论”在西方历史研究中统治地位的同时,也对亚洲和非洲国家历史研究中“民族主义冲动”所能促成的“思维境界的褊狭”提出了警告,尽管他乐观地肯定它们“已经汇入历史研究的主流”,但仍然坚持说:“归根到底,亚洲和非洲的历史学如果想要结出丰硕的果实,就必须像欧洲的历史学一样,置于全球的背景之中”。巴勒克拉夫关于历史研究的“全球性”观点,不仅要求恢复社会历史进程的本来面目,在此基础上强调历史研究应有的从事实出发的研究思路和价值取向,而且将之应用在具体的研究实践中,这对当时“欧洲中心论”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欧美史学界来讲,是有开先河之意义的。

2.重视整体与局部、中心与边缘的关系。

“全球史观”构建了一种具有整体性的全球历史发展的框架结构,它不仅关注世界整体发展中各部分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而且也十分重视社会结构各层面的有机联系和彼此依存注重世界各地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从横向结构看,“现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决不只是综合已知的事实,或根据其相对重要性的次序来排列的各个大洲的历史或各种文化的历史。相反,它是探索超越政治和文化界限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关系”。也就是说,在研究世界历史时,不仅要陈述人类历史如何由低级社会形态向高级社会形态的更迭、发展,也要阐明世界各地区间由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和由彼此分散到合为整体的历史进程,这才能真正反映当代世界的社会变革和政治格局,从纵向层面看,总体把握当代世界的各种基本结构及其变化,并注重政治、经济、军事、社会、文化、国际关系等诸多因素在当代社会变迁中的综合影响和作用,尤其是巴勒克拉夫主编的《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一书中,对自公元前9000年到公元1975年的世界历史作了宏观考察,展示了各地区不同的文明和全球文明时代的历史面貌,阐释了世界各地区文明由彼此隔绝、交汇融合到整体发展的历史进程,从而确立了一种客观的世界史认识体系。

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看待“全球史观”

1.时代背景的转换已经对“全球史观”提出了新的要求。

今天,推动“全球史观”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焦点的是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是经济、政治乃至文化全球化把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现实,全球化的进展正在赋予“全球史观”以新的含义。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历史学的任务应该是对这种现实的到来给予令人信服的说明。“全球史观”的主要特征已经不再仅仅体现为对非西方国家历史公正阐释的追求,不再体现为将欧洲还是将亚洲置于近代以来世界历史核心地位的权衡,而是体现为一种新的世界历史诠释体系构建,体现为对“西方中心论”和原来意义上“全球史观”的双重超越。

2.全球化的理论探讨对“全球史观”构成的理论挑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全球化理论研究成为世界各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已经对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提出了挑战,而对于历史学的挑战尤其咄咄逼人。全球化理论试图从根本上改变人们观察历史的视角,从而对专业历史学家的历史解读构成了强烈的冲击,尤其是全球化理论对历史问题的跨学科探索似乎比历史学科的单打独斗更有说服力。换言之,时代的发展似乎超越了“全球史观”的行进速度:在破除“西方中心论”的任务尚未完成,“民族主义的冲动”依然存在的情况下,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理论群的迅速崛起似乎掩盖和超越了半个世纪以来历史学界对“全球史观”的不倦探索。

四、对我们的启示

“全球史观”是时代的产物,必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我们在研究、借鉴“全球史观”时,必须注意一个“地方化”或“本土化”的问题,这实际上也是全球化面临的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的客观环境。我们要做到既不脱离世界史坛的主潮,更不脱离中国史学的历史与现实,而是将其纳入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广阔背景中去认识和思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不是去适应强势文化国家的全球化模式,以及这——模式在史学领域中所体现山的种种规范;也不是去抵制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拒绝西方史学理论与方法中的积极内容;而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自觉地构建有中国风格和特点的新的世界史研究理论体系和话语系统,不能因强调“全球性”,而失去了“民族性”或“时代性”,以至放弃了我们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话语权。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理解“全球史观”,并汲取其有益内容,为当代中国历史科学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对包括“全球史观”在内的任何一种外国史学的理论和方法,都不能简单地照抄照搬,不加分析地简单套用,而是要从中国史学的传统和现实出发,有选择地、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对当代中国史学来说,所谓“全球史观”,更重要的是一种历史思维、一种历史认识的“方法”,而非理论基础。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才能科学地理解“全球史观”。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

责任编辑 柳波

作者:兰 岚

世界历史观研究论文 篇3:

论马克思改变世界思想的内涵及当代价值

摘要:在哲学社会科学视域中,马克思主义学说,之所以伟大,被奉为指导思想,不是人为的神话与放大化,而是理论自身的批判性与穿透力,更为重要的是,切合时代发展的理论深度与不断革新的时代价值。对于马克思改变世界思想的研究,从哲学视阈,对其内涵进行梳理和分析,从而理清本质,发挥其应有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马克思;解释世界;改变世界;当代价值

一、哲学视阈下,马克思改变世界思想的内涵解读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曾提到“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是哲学史上的分水岭,解释世界与改变世界就这样以一种对立的形式出现了,而众多的改变世界思想的研究,大都始于此。因而,马克思改变世界思想,首先是一个哲学问题。无论是具有天才思维萌芽的“提纲”,还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都是对之前哲学家们理论的批判与革新。但是这样的批判与革新,不是彻底割裂解释与改变的关系,不是二元对立,而是寻求统一。不是对“解释世界”的彻底否定,而是将目光着眼于那些虚无的解释,错误的辩驳以及自我肯定的背离。无论是笛卡尔,康德,还是黑格尔,虽然哲学体系与学说理论不断在否定与肯定中自我革新,但终究逃不脱其理论内核和本质缺乏彻底的“改变世界”的思想。即便是黑格尔哲学这样自成一派,思辨哲学的集大成者,核心主题依旧是绝对精神与解释世界,哲学理论停留在思维与精神之中,依旧是“想”的问题,还未及实践,未深化到“做”的高度。哲学的论争不只是“思维与存在”唯物性的讨论,“提纲”的问世,从实践的角度,将历史观的分水岭划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立足实际,改变世界的思想是对历史唯心主义学说的批判与革新,是对历史观的改变。任何现实的解释与改变,都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这样的一种解放,是一种历史性的活动,而非停留在思想上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在资本主义滴血与罪恶的现实语境,在领导工人运动与革命的实践中诞生的。资本主义文明标榜一切的平等、民主、天赋人权,在机器大工业生产面前,在资本积累面前,在剩余价值剥削面前,都显得如此虚伪与虚幻。在血泪剥削与罪恶压榨,在虚假文明与虚伪国度里,资本成为唯一的存在。正是资本的物化性,导致劳动的异化和人的异化。世界被扭曲,一切的存在只不过是资本的不断积累,而所谓的人的存在不过是资本的附庸,人类自身的全面自由的解放在异化劳动面前,也被深刻的异化。人的自我异化与物的异化使得整个世界异化。面对异化世界,“解释”只是为异化辩护,而大破大立的“改变”才是理论该有的价值。从实践角度出发,改变与变革,一切针对的只是资本主义的虚伪文明,资本主义的剥削与异化本质的生产关系。现实世界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唯物史观确立后,击碎异化世界,打碎碎片化、抽象化的人的存在,让那些被侮辱、被奴役、被蔑视的一切关系被推翻。从哲学视阈下,马克思的改变世界思想不仅是哲学史全新主题的创立,更是现实世界异化存在的推翻和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推进。二、马克思改变世界思想的当代价值

无论从哪个领域分析,马克思都是以一种彻底的变革,彻底的击碎的态度,粉碎现实的异化,实现共产主义。当下,对于马克思主义工作者和研究者而言,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理论研究与实际生活的契合度、关联度和密切度。理论研究不是死读文本,把教条作为成果;理论研究也不是自我解读,把晦涩作为学术的标杆;理论研究不是名利场,所有的科研论述如果都是为了评优评级评奖,都是为了升职加薪,然后为此,肆无忌惮的抄袭、剽窃、买卖文章,那这样的学术研究跟“异化劳动”又有多大分别。理论浮躁之风,学术腐败,一切都是金钱与金钱的交换与流通,那也只是自我异化与物化的全新演绎。停留在最肤浅的层面,追求着最为世俗的目的,还自我标榜与自我颂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我们的研究更应该立足于当下的现代化建设,关心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选取最具有实践意义的课题,在改变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改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

[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作者:郭杰彬

上一篇:语文解诗句管理论文下一篇:企业网安全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