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教学插画设计论文

2022-04-27

摘要:当前高校所采用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足以应对由于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新挑战。本文基于RichardBuchanan的“设计四秩序”理论,探讨了目前高校设计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转型的主要方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多元文化教学插画设计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多元文化教学插画设计论文 篇1:

基于整合思维的“书籍装帧”一体化课程设计

摘 要:针对传统“书籍装帧”课程教学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书籍装帧”一体化课程设计方案,即整合课程知识结构、项目主题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数字化平台资源、作品评价体系等多方面要素,优化“书籍装帧”课程设计。

关键词:整合思维;书籍装帧;一体化;课程设计

作者简介:王纯,武汉设计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视觉传达设计。(湖北 武汉 430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设计工程学院优质课程项目“书籍装帧”(编号:201515)的研究成果。

一、传统“书籍装帧”课程的教学困境

“书籍装帧”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都极强的学科专业课。传统教学围绕“书籍装帧”的内部构成,以讲授书籍封面封底、扉页和内页到最后书籍的装订为主线,强调色彩、图形、排版和字体等相互的搭配关系,书籍被认为是平面的视觉载体,从而被局限在装帧的陈旧思维中。学生在编辑设计和编排设计之间没有找到好的桥梁,设计过程的各个环节相互割裂,设计重在视觉表现,印后制作单一,设计缺乏情感的投入和细节创新。

从学生作品和教学过程中反映出如下问题。一是学生对于书籍内容的选定及课题较为迷茫,整合资料的能力弱,所选书籍设计课题缺乏新意,与市场脱轨,急于专注书籍的形式而不关心内容的框架,缺乏详细的调研和对项目背景的了解。受限于仅有的图文资料,版式过于老套,装帧不够新颖,形式与内容难以达成统一。二是学生因不了解印刷工艺与材料,给自己设下很多问题,打印出的书籍实物图片质量不高,文字显得过大或过小,与广告公司、印刷公司的商业实际接轨出现问题,对材料的运用较单一或材料选择与内容的关联性不清晰,书籍手工痕迹太重,整体制作粗糙。三是学生对于书籍整体设计意识仅停留在了解教学案例层面,对于想挖掘书籍的互动性、突破平面在立体空间上出彩的学生,面对复杂的立体结构只能望而却步。四是学生不善言谈出了方案有了好想法,却不会用清晰的、有吸引力的方式表达出来。缺乏勇气声音小,阐述时旁人无法听清,不知道方案的优缺点,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思考较少,团队意识较弱,和教师一对一沟通不够。

二、“书籍装帧”课程的整合思维

学生作品的问题折射出“书籍装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需要整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设计一体化的教学内容。“书籍装帧”课程的整合思维包含整合知识结构,整合了“印刷材料与工艺”课程与“书籍装帧”课程,并以专题形式讲解“书籍立体结构”。理论环节围绕“内容编辑”“版式编排”“书籍装帧”,从书籍设计基础、书籍印刷工艺、书籍视觉化表现、书籍的立体形态、书籍的版面及物化设计展开;整合教科研项目及社会真题,对作业主题进行换血和创新,注重设计过程可视化,促使学生提高自己的资料收集能力、分析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整合实践环节则利用学院数码图文实验室、印刷厂、图书馆实践平台,充分了解印刷承印物和印后工艺;整合数字化平台资源,借助新媒体多渠道推广学生作品或参与设计专业赛事,与广告学专业、设计公司跨界合作;整合作品评价体系,多维度多角度评定学生作品与成绩,积累资源建立“书籍装帧”教学资料库。在整合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采集、调研、分析、思考、设计、解决、反思的能力,加强学生对于书籍整体设计的意识。

三、“书籍装帧”一体化教学设计

1.第一阶段——选题确立与项目调研。(1)从虚拟选题创作到结合实际项目设计。不限主题创作学生多为虚拟命题设计,学生选取的课题多是对小说、杂志等常规主题的再设计创新性不足,设计重点是书籍封面、内页版式的变化。也有从个人角度表达情感的书籍设计,但内容较为感性和主观,章节安排较空洞,不能通过图文编排和装帧设计充分表达作品思想。通过深入研究课程体系对课题进行再设计,课前积极联系有项目设计需求的企业,以实际项目引入课堂中,鼓励感兴趣的小组深入调研完成设计制作,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学生经验值。开发一些全新的选题给课程设计内容换血,内容与教科研项目挂钩,围绕时事话题开展的传统手工艺保护研究、地域城市文化研究、儿童读本改造计划等,开发对传统教科书、工具书、冷门专业书的改造,使功能和美感达到一致。通过对项目引导式“书籍装帧”课程内容的设计,挖掘学生潜在的创造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2)从二手资料查找到一手信息整合。“书籍装帧”传统教学中学生以课内查找的二手资料为调研主体,对书籍整体规划不够清晰,对所定主题方向内涵、书籍受众人群及选题市场前景了解不够充分,直接进入书籍封面内页的设计。改革后的教學环节教师教方法,整合调研渠道,课堂案例多以业界实例为主,向学生推荐本土艺术相关的实体书店,推荐相关的网络平台信息如书籍设计师微博、书籍专业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引导学生挖掘市场需求和项目内容。学生依据学习方法自主搜索和查找相关信息资料,收集第一手资料,查阅大量的图文信息对信息进行归纳,提高自学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对学生市场考察和书籍调研的全内容进行课堂验收考核,使学生无论在设计理念、设计整体策划、设计能力、与客户交流、综合素质等方面得到提高,增强学生的市场意识,培养设计调研的习惯。

2.第二阶段——理论教学引导设计思路。(1)从装帧到整体设计的转变。传统“书籍装帧”课程关键词是“装帧”,重在书籍版式及装帧形式,部分作品形式大于内容,装饰过度干扰阅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吕敬人教授提出书籍设计是“编辑设计”“编排设计”“装帧设计”三位一体的整体设计。在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从装帧到整合设计的思维转变,让学生认识到书籍设计不仅仅是封面封底的设计,也不仅仅是在版面里的构成游戏,它是一项整体的视觉传达活动。在完成书籍时不急于设计成型,应先参考调研结果、成本规格和设计要求确定设计定位和风格,再研究表现书籍内容的视觉化创意思路,确定满足印刷条件的图片文字,然后进行内文编排设计和封面设计,选择整体设计的材料方案及装帧印制方式;最后,对书可读性功能进行检验完成书籍设计,思考书籍周边产品及推广营销方式。

(2)从二维到多维思路的转变。二维即强调书籍中色彩、图形、排版、材料和字体等相互的搭配关系,多维思路即通过书籍设计诱导读者视觉、触觉、嗅觉、听觉、味觉的功能挖掘书籍的互动性,从空间上建构书籍立体形态。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列举可以闻、可以听、可以互动的书,引入大量的立体书案例和动态视频,分析立体结构类型及发展前景,从技术上剖解立体纸艺构建方法,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在教学中坚持手工制作与现代装订设备的结合,激发学生主动研究纸张结构和制作技巧。从二维到多维思路的转变,开发书籍设计多感官体验的探索,提高立体思维形态的脑手协调能力。如指导学生作品《纸上武汉》项目,通过深度研究各类立体书的表现形式,从技术上攻克制作立体书的各种难题,从内容上实地考察亲自拍摄武汉各个重要景点,从视觉上对景点绘制风格做了多样化的视觉尝试。将武汉的自然景致、风土民情以及多元文化等现场感带进立体画面中,使每幅立体场景都以独特的视角、呈现结构、外貌、内页结构及其他细节呈现,并在各页面安插许多匠心独具的立体小翻页。在设计中把平面的版面以立体化的方式呈现,使读者和书籍的内容产生互动,促进书籍的销售。

3.第三阶段——综合实践教学助力项目执行。(1)对外交流学习长见识。针对本课程的需求,有目的性的让学生到印刷厂内部进行参观、培训,工作人员结合具体的书籍印刷、制作和材料应用进行讲解,了解书籍制作的各个组成部分,明白书籍设计过程中如何设置印刷模式,了解印刷和快印的区别。参与“书籍装帧”类学术性讲座,通过一系列的现场学习,使学生掌握“书籍装帧”设计的工艺和制作流程,具备应用设计原理与方法解决一系列设计课题的能力,增强设计的适用性。

(2)图书馆或书店实地教学。在图书馆或书店开设第二课堂,把单纯以“听”为主的课堂学习静态模式转变为以“动”为主的实践动态模式,教学生找书、看书的方法,在实地实践过程中获取设计灵感,针对图文逻辑顺序、版式参考、材质表现、装帧结构等方面进行探讨,从页眉、页码、目录等细节元素感受书不同的气质,切实感受到纸质书的表达过程与物化结果。有了对同类书清晰的调研了解,会帮助学生建立差异化的思考,促进方案主题的有效落成。

(3)利用图文实验室打样制作。对具体设计选择装帧制作工艺和特殊材料时,应考虑书籍内容与市场需求、材料与印刷工艺属性、制作成本等各方面因素。结合学院数码图文工作室的设备、材料进行现场讲解,了解各种装订方式的细节特征,做好合理的印后加工设计。把书籍设计数码打样的封面、扉页、目录、正文、插图等运用设备完成书籍样书的成型制作实践,满足专业书籍设计过程中对于不同阶段方案的认识和推敲,通过彩色印刷数码打样、覆膜、胶装、裁纸、压痕以及其他制作工序实现样书的加工,在加工制作实践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书籍的各种材料、规格、性能以及装订工艺操作过程。学生通过“理论、实训、创作、打样”一体化教学,循序渐进地将专业知识兼收并蓄、融会贯通。

4.第四阶段——作品评估与教学反馈。(1)学生作品答辩式评估。邀请公司设计总监参与课堂作业评审,学生针对自己的书籍实物作品进行阐述,接受老师同学之间的提问和质疑。教师根据学生作品和答辩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优缺点和努力的方向。促使了教师深入学生设计的整个过程,观察创作过程,获得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及时给予他们鼓励和指导。

(2)开发书籍周边营销产品。帮助学生建立互联网思维和书籍周边产品开发思路,鼓励学生通过设计手段如制作含内容梗概的读书笔记PPT或是宣传书籍内容和装帧特点的海报等推广书籍。如学生作品《纸上武汉》除了完成立体书还设计了景点模型及立体明信片,注重了商品营销书籍周边应用丰富,把视觉元素延伸到生活用品的细节,制作精良效果较好。该作品一发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从媒体层面做推广,使作品有机会出实际成品。

(3)线上线下齐推学生作品。在课程结束后办课程作品展,线上线下同步推广。利用课余时间指导学生在影像教学实验室拍照、梳理作品,对作品进行综合排版,使学生设计前后的每个环节都有专业表现。学生借助网络工具建立自己的社会化网络,扩大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教师收集行业竞赛信息组织参赛,对有创造性的课题洽谈商业合作,开发学生作品的市场潜力,在微信公众号分享学生优秀作品及历届学生获奖作品。在数字化平台的推广下带来与专业广告公司密切合作,挑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担任商业项目版面和装帧设计,广告学专业优秀学生负责画册文案,完成实际商业项目的插画设计与制作,丰富学生积累实战经历,从而反向指导教学。

(4)建立书籍设计教学资料库。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书籍装帧”课程多为小班制教学,为扩大课程教学改革的受益面,拓宽新授课教师的教学思路,使本课程教学管理系统化、完善化。分类整理书籍设计教学案例及学生优秀作品资料库,从主题独特、版式新颖、立体形态等方面分类建立文件夹,教师积极对外交流学习,把所看所想带入课堂与研讨会,建立书籍设施教学资料库并及时更新。

綜上所述,整合思维是全面思考、化繁为简的思维方式,基于教学课程中各环节的优势与问题整合出一体化的课程设计,使学生拥有整体的设计观。“书籍装帧”教学改革通过整合课程知识结构、项目主题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数字化平台资源、作品评价体系,形成了从“主题-思路-执行-评估”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真实而有启发性的课题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整合资料的能力,从二维到多维思路的转变让书籍设计形式与内容产生丰富的嫁接,多平台的实践教学拓展学生的专业空间,使项目执行顺利落地,科学有效地评价反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 王文韬.探索纸质书的形态创新——以立体插图在书籍设计中的运用为例[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5.

[2] 冯新玲.基于整合理念构建中医学基础课程的探索与实践[J].时珍国医国药,2016,(27):1514-1515.

[3] 庞瑾.关于“书籍装帧”教学中课题设计的思考[J].美与时代(下),2008,(5):114-115.

[4] 冯蓓蓓.“构造学”视角下“书籍装帧”设计的二重空间构造研究[J].包装工程,2018,(39):79-80.

[5] 王纯.从学院式教学到“学院+”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7,(11):44.

[6] 吕敬人.书艺问道[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 陈 莉

作者:王纯

多元文化教学插画设计论文 篇2:

基于“设计四秩序”的设计教育转型思考

摘 要:当前高校所采用的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足以应对由于社会与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新挑战。本文基于Richard Buchanan的“设计四秩序”理论,探讨了目前高校设计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转型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设计教育;设计四秩序;设计思维;系统思维

2019年是包豪斯建校后的100周年纪念,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教学模式和设计愿景,就如它在建校初期所倡导的:将重新设计和定义现代生活作为己任。包豪斯作为现代设计教育的摇篮,[1]它对中国设计教育和设计体系的建立无疑是深远的,“技术+艺术”的双规制教学、师徒工作坊的建立以及“三大构成”的教授都成为中国设计专业的基本配置。过去20年,经过高校培养的设计师对色彩、造型和功能有着深刻理解,这促使他们进入社会以后,工作重点主要聚焦在外在形式的塑造、功能的界定、材料的选取和生产制作环节上。然而,当今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新兴设计学科和专业,诸如交互设计、用户体验设计、服务设计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些新专业所适用的技能和传统设计专业所教授的技能大相径庭,它们对社会学、行为科学和系统观有着更高的需求。[2]

传统的包豪斯式的培养模式已经难以跟上目前科技的发展和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高校的设计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软件技能、绘图技能和其他工艺技能的培训上,它应该着重于设计思维的塑造。[3]Richard Buchanan早在2000年就认识到设计思维对社会发展与创新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设计四秩序”理论。目前,国内基于该理论的研究凤毛麟角,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是目前唯一一所已知的运用该理论进行设计教育模式改革的。[4]本文对“设计四秩序”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和阐述,结合市场发展需求,探讨高校设计专业教育模式转型的方向。

1 设计四秩序

2001年,R.Buchanan在Design Research and the New Learning一文中探讨了设计研究和设计教育所面临和将要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其中提到了设计的“产品”随着社会技术的发展和用户参与的比重变化,设计领域已经和将要经历的“四个秩序(Four Orders)”。这四个秩序分别为:以图像、文字为主体的视觉传达设计、以实体产品为主体的工业设计、以行为为主体的交互设计和以环境、系统为主体的设计。Buchanan强调这四个秩序的提出是为了唤起人们对于设计教育的讨论和研究,而不要局限于其定义的表达。四个秩序之间有一定的历史时间关联性,但区别于它们的更多是通过设计的“产品”。后者秩序的出现不代表着前一种秩序的消亡,相反,它们既可以是独立存在但又能相互促进共生的。以下对四个秩序作详细的阐述。

1.1 第一秩序:以图像、文字为主体的视觉传达设计

在这个秩序中,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主要通过图像和文字(即视觉符号)的设计与应用实现。从最初的平面设计(Graphic Design)到视觉传达设计(Visual Communication),专业名称的变化揭示了图像与文字的传播媒介从最初的印刷品发展到了现在的影像、电视媒体、动效等多种数码形式,同时也说明了在纷繁多样的传播媒介面前,人们意识到信息传达和交流才是这一设计分支的精华。

1.2 第二秩序:以实体产品为主体的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所研究的和关心的重点自然是有形的、实体的人造物。自20世纪中叶以来,雷蒙德·罗维作为美国工业设计的奠基人,工业设计师职业的开创者,以及工业设计的代名词,他将人们对于实体产品的想象和需求开启了新的篇章。自此以后,设计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得以体现,设计师的地位得到提升,设计专业的开办得到普及。

1.3 第三秩序:以行为为主体的交互设计

设计师已经知道如何创造视觉符号,设计师也能构建实体产品,但无论是符号还是产品,如果想要在竞争中形成可持续的核心价值,那么它們必须对用户的行为和体验产生不可替代的影响。这不代表符号和实体产品设计不重要,而是意味着作为设计师,除了要考虑如何设计优美的线条和特别的功能外,应该更加细心和敏锐地观察用户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一些特定产品背后的行为,以此分析出产品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原因。

在这一秩序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交互设计,因为交互设计考虑的是人如何通过某种媒介与其他人产生联系。这里的“如何”即对人的行为的研究,这里的“媒介”可以是任何一种形式的“产品”,无所谓实体与否,常见的是实体产品与虚拟数码的结合,即视觉符号与实体产品的完美配合,如智能手机和各类APP。第三秩序是包含了前两个秩序的内容,这使得它的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广阔。

1.4 第四秩序:以环境、系统为主体的设计

从上述三个秩序可以推论,第四个秩序是在之前所有秩序基础上更全面和系统的重组和优化。这里的“环境”包含了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系统也不单单是物质系统或事物的系统,而是基于各种信息交换、实体产品以及各种生活中交互行为的整合,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系统。系统观或者系统思维的提出并不是创新,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并且能够互相渗透,这使得系统思维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在系统中,文化的传播和经济的发展已经不受地域的限制,社会也向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作为设计师,单一的思维和视角会被摒弃,有着全面系统观的设计师,他们能够意识到人们的生活体验是受到系统中所有人造物或自然物的影响和牵制,他们能够看到事物的本质,理清事物之间的联系,抓住问题的要害,最终不失原则,灵活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2 当前设计教育现状与问题

目前,设计领域已经在第三秩序和第四秩序之间探索和发展,但高校的设计教育却大多停留在第一和第二秩序上裹足不前。有一部分学生宁愿选择花钱在外接受培训,也不愿意在课堂上吸收知识,教育培养已经和现实严重脱节。

2.1 “产品内部属性”的教学内容不完善

在早期的设计理论研究中,产品的造型、功能、材料和产品的使用是关注重点。在包豪斯教育中,对材料、工具和技艺的教授与应用占最大的比重。在现代社会,同样工艺、雷同造型和相似功能的产品层出不穷,产品与产品间的差异越来越小,设计师的关注点从外部过渡到产品的“内部”——不是实体结构的“内部”,而是能影响用户体验的内部特征,实现产品更加有用、可用和想用的价值主张。这就意味着设计师的视角需要从宏观——整个社会、自然和文化层面,到微观——人的心理、行为和交流等方面都有更系统的把握。而目前高校的培养方案中,对于所有设计专业都适用的设计心理学、社会学、用户行为分析、市场调研方法论这些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实现设计产品“内部属性”细分的课程开设却只是凤毛麟角,或者根本没有涉及。无论是什么样的设计专业,未来的设计师应该是以“产品内部”属性为学科基础的,而不单单只有关于造型和色彩的学习。

2.2 专业定位不能满足多元需求

纵观大部分高校,设计专业一般分为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动画设计、服装设计等,这样的分类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以帮助相关专业的学生掌握特定内容,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和其他相关设计领域知识之间的隔阂。曾经在面向视觉传达专业的学生讲授设计美学的内容时引用了很多著名产品设计师和服装设计师的作品,结果学生中几乎没人识得。很难想象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学生对设计体系的知识掌握得如此贫乏,更不用提其他学科知识。一款成功的产品必定是实体造型设计、包装设计、字体和界面设计、全线的服务设计、管理、工程和材料等各个学科的集合体。知识也是相通的,设计史上的各种风格和思潮的变迁是同时体现在各种设计媒介上的,各种设计媒介相互裹挟着前进才能促成现在如此多元的设计风貌。面对第三和第四设计秩序的到来,高校的设计教育也不能将每个专业之间完全割裂,“独善其身”必不能“百花齐放”。如何保持不同的设计领域专业性的同时,促进专业和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发展是当下面临的挑战之一。

2.3 设计教育跟不上设计师转型的需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从传统的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刚刚起步的物联网时代,中国只用了20年。在这20年间,人们的生活方式、商业模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设计领域已经跨越到第三和第四秩序,相应地,行业对设计师的能力和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设计师面临的将是全链路的商业环境,设计的“产品”将是多元的综合体验设计方案,设计师的要求将会变得更高,设计师要增强多维竞争力。传统设计师经常被叫作“美工”,因为他们处理的主要是美化造型或者界面,但现在的设计师需要渗透到产品方案的各个环节,对市场调研、用户体验到系统优化都要有所涉猎。如果设计师只会程序化的作图,那么结果肯定是会被更加高效、更加精准和更加便宜的人工智能取代,阿里的鲁班智能设计平台就是很好的例子。然而,高校的设计教育对于学生的系统思维和全链路视角的培养非常缺乏,学生只掌握了基本的作图技能,没有自己的设计强项,没有自己的设计风格,更别提对设计方案有独特的见解和创意,最终培养出来的只能是迟早被淘汰的“美工”。

3 现代设计教育转型建议

今天的设计与以往相比更加以人为中心,更具有社会属性,并且是根植于科学技术的发展,[5]这是设计迈入第三和第四秩序的显著特点。传统的教学内容已不足以培养出称职的设计师,设计教育现在需要从课程设置和专业设置的角度转型,以确保学生在快速变革的社会和科技面前,能够更好地体现自身价值。

3.1 “艺术+工艺”“艺术+技术”双轨制教学

Don Norman提出设计教育需要有诸如科学、技术、工程学和社会学课程的补充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科技和人的需求,[6]但新课程的采用不代表要完全颠覆之前的培养体系。第三和第四秩序的出现不代表第一和第二秩序的消亡,它们依然存在,被包含于一个更大的系统范围内。设计教育需要更新和优化,但不代表我们要全盘否定包豪斯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毕竟这个社会是向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我们现在缺乏能理解和服务于第三、第四秩序的设计师,但我们也会一直需要能够创造精美工艺产品、能够绘制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插画家和书法家。所以,未来的设计教育模式不能对所有学生“一刀切”,按照目前的趋势应该实行“艺术+工艺”和“艺术+技术”双轨制。“艺术+工艺”方向的培养主要针对艺术天赋高,并且倾向于专注单向思维的学生,他们所选择的课程应该着重创意思维的训练和个人风格的培养,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应该集中在视觉效果方面。具有较强逻辑思维能力和系统化视角的学生可能更适合“艺术+技术”方向,相较于之前的学生而言,他们的手绘能力和艺术天赋可能稍弱一些,但是对于以人为中心、强调具有观察力和同理心的设计工作和企业来说,他们是更加合适的人选。数学、技术和社会学的课程主要针对这群学生开设,相应的绘图技能课程不是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艺术+工艺”培养的绝不是只会作图的“美工”,而“艺术+技术”培养的也不是“文员”,它们的共同点是艺术审美的基础,毕竟艺术性是设计的精髓,是一件产品除了功能和服务外最令人愉悦和快乐的属性。学生需要掌握一部分科学和工程学的知识,但不代表他们要成为工程师和科学家,他们必须保持设计中艺术的部分,这才是他们能作为设计师的特殊之处。

3.2 跨专业的学科合作

很多人在选择艺术设计类专业时,一般都会优先考虑专业美术院校,这离不开专业美术院校更加浓厚的艺术氛围和更专业的艺术设计实力。在综合类大学里,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已成为一种惯例和补充,其设计教学能力普遍来说比较薄弱。然而,综合类大学的优势在于,它具有更丰富的学科内容和更多元的人才储备,面对以技术为主要创新力的新时代,任何专业的创新都离不开设计专业的赋能,设计专业的发展也离不开其他学科的加持。如前所述,双轨制教学模式需要更多课程的引入和规划,新模式的实施肯定不能闭门造车。目前,编程被认为是当今产品世界的基本技能,设计专业通过与软件专业的跨学科合作,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新更好的展示媒介,而且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开发出严格、严谨的理论设计要求。能够在跨学科团队和多元文化下创造性地、有效地工作是未来成功设计师的素质,也是设计教育成功的主要体现。

4 结语

商业的变革、技术的进步和体验经济的发展推动着设计领域向第三秩序和第四秩序加速转变,也鞭策着设计师转型。面对21世纪设计师的转型要求,高校不能继续依赖20世纪的教育模式和设计思维来教育学生。高校设计专业的转型可以建立在对“设计四秩序”的形成机制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双轨制教学和跨学科合作来帮助学生做好心理上和能力上的准备,以应对未来多元化转型的挑战。但如何在跨学科教学和合作基础上保持艺术审美力的培养将是一个挑战。双轨制的教学对于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都有很高的要求,未来合格的设计师肯定不会从那些为了逃避高考的“艺术生”当中产生,设计专业的录取门槛必然会提高,这对中国艺术专业录取的方式和批判標准都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所以高校设计专业的转型之路还需要更多研究者和教育者的加入与践行才能实现。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2] 理查德·布坎南.布兰兹的困境:现代文化中的设计[J].设计问题,2014(1):3-20.

[3] 马志辉,何军达.设计教育与设计思维[J].设计艺术研究,2019(2):9-13.

[4] 马谨,娄永琪.基于设计四秩序框架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J].装饰,2016(6):108-111.

[5] 唐纳德·诺曼.设计教育必须改变[DB/OL]. http://www.333cn.com/grap-hic/hyzx/140818.html,2019-05-03.

[6] 唐纳德·诺曼.设计困境:沮丧与喜悦[DB/OL]. https://jnd.org/the_design_dilemma_dismay_vs_delight/,2019-05-01.

[7] 里查德·布坎南.设计研究与新启蒙[J].设计问题,2001(4):3-23.

[8] 阿里巴巴国际用户体验事业部. U一点料-新体验设计实践[M].北京:机械工艺出版社,2018.

作者:陈晞

多元文化教学插画设计论文 篇3:

浅谈中西现代艺术设计教育

摘要: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已有百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而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资历尚浅,仍需要向西方借鉴学习。本文介绍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先进方面,即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考核评价系统等,同时分析了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现状,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以此为抓手深化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

关键词:

艺术设计教育 英国 中国 比较 反思

中国分类号:G51

文献标识码:A

一 以英国为主的艺术设计高等教育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创办设计专业的国家,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全面提倡创新,鼓励创新,是一个凭借工业革命的后续成果而立足于世界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世界上三分之一誉满全球的设计师大都接受过英国的设计教育。英国是西方国家高等教育,尤其是艺术设计专业产业化毋庸置疑的标志性国家。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历经百年积累沉淀的英国艺术设计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铜墙铁壁般坚固的体系和基点。这个体系和基点无不传承着西方世界的文明起源和思想宝藏。西方高等教育体系的默契源自人类三观即世界观、人生观、宇宙观的历史共识。被列为首等重要的是人类的道德教育即德育;其次是人类能在人群中凸显自我的综合能力;最后才是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的专业视野、专业理论、方法途径以及技能实操等的教育。…

(1)德育为首位

德育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的首位,其教育理念、思想贯穿于艺术设计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例如做人的基本道理和行为准则,在英国的艺术设计高校中,将学术道德筑成了法律般不可逾越、非黑即白的严格界限。每当新生入校时,学校就向每位学生颁发一本厚厚的学生手册,内容包括: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诸方面的注意事项,以及学生在校外公共生活中要遵循的法律规范和行为准则。如学生在解答试卷考题、撰写论文时,如果照搬原著的原文没有加上双引号即视为抄袭,此行为已违反了学生手册中有关学术道德的惩罚规定,将受到警告和重修处分;如果照搬原文超过一个自然段即为剽窃,学校对剽窃、复制他人作品、重复使用个人作品等学术道德败坏行为严重者将给予开除学籍的惩罚;由此而被开除学籍者将被所有的英国高校拒之门外。以此警示学生注重学术品格、严守道德规范,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2)综合能力的训练

英国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首位是德育,其次就是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独立思考能力、批判反省能力、案例分析能力、自学研究和调查求证能力、创新和多角度思维能力、合作协同能力、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肢体表现演讲能力等。这些能力的训练培养均通过不同阶段的项目课程来实施。在开设“设计事项( designitem)”项目课程时,学生首先根据教师提供的书目清单(book Iist),去图书馆进行课前预习,这属于课程初期的调查( research),其训练了学生基本的逻辑推导和归纳课程重点的能力;课程进行中,教师会就设计范例或观点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discussion),有时自由讨论会演变为学生之间的专业理念辩论(debate),该过程训练了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批判反省能力、总结归纳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当项目课程进行到中期时,采取小组学习方式(group work),教师将3-5名学生分为一组,由组长负责组织活动,分工协作完成课程设计项目;项目结束时,由小组的代表做本组作品展示并讲解( presentation)。小组项目教学法既培养了学生自学深入研究和调查求证的能力,又训练了学生合作协同能力,还为学生求职做了模拟职场环境的铺垫,有利于学生的社会推荐和职业发展。

(3)专业素养的培养

设计专业的素养,包括视觉思维、灵感创新、设计作品传达出的设计者具备的审美欣赏水平和文化艺术的沉淀,以及用于呈现设计灵感的绘画功底、软件技术和动手制作能力等的综合水平。英国的艺术设计专业较为重视用视觉研究(visual study)的方式启发学生的灵感思维。比如教师讲完情感设计(emotion design)的理论知识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用情绪板(mood board)展示与情感设计相关的调查资料;每块情绪板反映每个学生在面对同一课程项目时对于相同设计概念的不同思索和观察。因学生的个人喜好和专业方向的不同,情绪板呈现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有的学生关注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异国元素,如西方学生经常使用中国文化符号一阴阳图形等。专业为产品设计方向的学生,其情绪板展示的多为世界新产品、新发明的外观和结构图,如飞行汽车、3D打印作品和零件设计等;而视觉设计方向的学生,其情绪板展示的多为风格各异的插画和摄影照片等;动画设计方向的学生,其情绪板展示的多为动画和广告视频的截屏等。通过视觉研究的学习方式开启了学生广阔的学术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提升了学生的设计素养和创新设计能力。

(二)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因此英国艺术设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体现为:第一,以学生个性为本位,激发学生的内部动因,注重学生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同时要求学生具备适应社会的道德素养。第二,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训练,即形象思维能力,形态简化和抽取能力,发散思维和逆向思考能力,以及绘画功底、设计软件技术、模型制作和动手操作能力,文字语言的阐述和表达能力等。第三,在专业素质方面,强调学生基本素质的养成和设计专业素养的培养。为了实现以上的教学目标,英国艺术设计专业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1)采用分阶段大班一小班一小组单元式模块教学模式。其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即讲授式、启发式、案例分析式以及小组讨论式等。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的启发和培养。

(2)采用项目式教学模式。其核心是让学生体验项目的整个设计流程,感受抽象的设计概念变为现实的过程,突出培养学生将设计概念实物化的能力。

(3)采用跨界培养教学模式。美国的教育专家认为学生不应该过早精通某一门学科,而涉猎多学科的“通才”将来会有更广阔的择业空间…。因此,英国高校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多专业、多学科的交叉。鼓励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按照个人喜好和自身发展的需要自由选择跨专业和跨学科的选修课程,学到交叉学科、多种学术领域的专业知识。跨界培养教学模式,有利于设计人才的个性化培养,更有利于多专业、多学科复合型创新设计人才的培养。

(三)考核评价体系

英国的艺术设计高等教育是以德育为教学基调,以学生和老师严格遵守学术道德为评判界限,已建立完善的评判体系和科学有效的评判标准。具体来说,英国利兹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的课程成绩以百分制计算,由3部分组成:一是平时成绩占30%—40%,以考核学生出勤率为主;二是最终作品及答辩成绩占20%;三是完成设计作品过程及工作量的成绩占50%~ 60%。这种考核评价标准强调的是过程比结果更重要。重视过程考核的优势体现在:学生通过设计准备、灵感构思、调查、筛选、表现、制作、再修改、再构思的反复过程,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原创动力,避免了抄袭剽窃他人或者现有设计作品的学术不端情况的出现;其次,学生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运用各种调查方法,研究手段,翻阅大量的资料书刊,对学生树立严谨的学术态度以及设计管理能力提供了有效支持;再次,过程考核提高了学生观察、发现、解决设计过程中对不断涌现的问题的设计执行能力,为学生的设计创新奠定了基础。

二 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反思

(一)人才培养与教学目标的不符

在教育全球化的世界环境背景下,我国的艺术设计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教学模式和方法,均围绕着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我国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艺术设计行业,根据行业相关岗位需求而设置,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掌握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适用社会岗位的动手技能,能进行创意、设计、制作多层次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

但是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产业更迭的历史背景下,我国的艺术设计高等教育一直落后于同时期设计行业的领域扩展和技术革新速度,与企事业的人才需求错位,不符合社会与时俱进的创新要求,出现了人才培养与教学目标不符的现状。

(二)教学模式单一且课程设置不科学

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从创始之日迄今,在迷茫中摸索了三十载却仍然照搬西方的教育模式,既没有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教育体系,也没有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一面铺天盖地空喊高歌产学研和素质教育、职业教育,一面跟随西方世界的教育强国将高等教育迅速产业化,主次颠倒地将经济价值列为高等教育的首要目标,单纯地追求升学率和就业率,过度细分设计学科内专业,设置局限的专业课程框死了学科发展的可能性,忽视设计学科各专业之间的知识和技术的交叉性和综合性。

除课程设置的不科学与现实社会的行业发展和就业需要脱节外,我国至今没有建立起完善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由此导致学生甚至教师的抄袭、剽窃、作弊等学术道德败坏的行为屡禁不止,甚至已经形成设计专业默许的潜规则。

(三)长期忽视师资建设

扩招犹如一夜之间拔苗助长,各艺术设计高校为解决迫在眉睫的师资匮乏问题,不惜“乱投医、广纳员”,以至于相当一部分毫无设计专业背景的教师从绘画、工艺美术、工程、机械、材料等专业改行成为艺术设计的专业教师。如此以来,艺术设计高等教育就逐渐演变成就了由各学科散沙课拼凑出的缺乏课程特色,与设计行业脱节的泛滥专业。

综上所述,要把我国高等艺术设计专业建成世界一流的专业,就有必要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办学理念及经验。

作者:闫胜男

上一篇: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论文下一篇:净化厂房除尘研究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