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诉讼时效法律论文

2022-04-22

摘要:保证是日常生活当中经常发生的法律行为,而保证期间作为保证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我国立法中的创举,同时也是担保法上最有争议的制度之一。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在论述保障期间的法律性质之前,首先从学界对保证期间的定义入手,阐述了保证期间的特点,从而得出笔者对保障期间定义的结论;第二部分论述了保证期间法律性质的三种观点;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保证诉讼时效法律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保证诉讼时效法律论文 篇1:

浅议保证期间的法律性质

【摘要】我国的民法学界及司法实践中,对保证期间的法律性质颇有争议。本文将对我国保证期间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其所存在的漏洞加以剖析,并先从解释论入手,对各种学说进行比较分析之后,论证从解释论角度既不能解决保证期间制度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也不能对保证期间的性质作出正确的界定。因而只能从立法论角度出发,重构保证期间的立法体例,以求对我国保证期间制度的完善有所帮助。

【关键词】立法现状;法定保证期间;约定保证期间;诉讼时效

一、保证期间制度立法现状

保证期间一直是“老大难”问题,《担保法》与《担保法解释》都试图对保证期间的规定进行完善,然而却事与愿违,逐渐走陷入了一个“剪不断、理还乱”的境地。笔者希望在上文中所作出的对不同的保证期间制度的简要分析的基础之上,并加以对当前我国的保证期间制度的种种不完善之处进行分析,进而希望可以重构一个较为完善的保证期间制度。

(一)保证期间的立法和司法解释之缺陷

在我国法律文件中,最早出现保证期间的相关规定是在1994年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有关保证的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该司法解释规定了保证合同的保证期限。我国立法正式作出保证期间制度的规定见于《担保法》。然《担保法》的首次规定却不尽如人意,其并没有对保证期间做出法律上的定义,由此便引发了学术界和实务界对保证期间的诸多争议,此其一;其二,《担保法》第25条第2款,“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的规定,存在问题,根据《民法通则》第137条的规定,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时,诉讼时效开始起算。然此处当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时,因保证期间存有一般和连带之分,一般保证期间中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此时保证人尚未行使先诉抗辩权,亦即权利人其合法权利尚未受到侵害,因此诉讼时效尚未开始起算,又何谈中断?相关司法解释起草者也不得不承认“实际上是不会存在的,这是一个纰漏”①。其三,《担保法》并未对主债务合同诉讼时效、保证合同的保证期间、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三者之间的衔接做出明确的规定。

(二)法定保证期间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担保法》中明确地将保证期间分为约定保证期间和法定保证期间,即在保证合同中当事人可以先约定保证期间,若无约定,则适用法定期间。《担保法》第25条第1款规定:“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其一,就该法条规定,似乎在法定保证期间的身上看到了诉讼时效的影子,然根据《担保法解释》的规定,保证期间不发生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律后果,似乎又看到了除斥期间的影子,就是法定保证期间的这种不伦不类的规定,使得民法学界对保证期间的法律性质难以达成共识;其二,就当事人意思自治的角度来说,在当事人没有约定保证期间的情况下,法律便强行赋予当事人以法定保证期间,这是我国民法固有的“强行性”使然。然纵观各国立法体例,无论是大陆法系中的德国、法国的立法体例,抑或英美法系中的相关规定,都未规定所谓的法定保证期间,皆认为保证期间应由当事人意思自治,法律不宜强行干涉。再回归到保证期间中,保证合同涉及债权人、主债务人以及保证人的三方当事人利益,民法的最高宗旨即为达到公平正义。因此,立法者如果试图在债权人和保证人之间的利益格局上,做出任何细微的改变,都需要特别审慎。法定保证期间的设计,属于打破这种利益平衡的改变,然而在这一问题上,立法者的决断似乎过于草率。②因为在保证人合同中当事人有约定保证期间的自由,有不约定保证期间的自由,亦有约定不附保证期间的自由,然《担保法》却强行限制了保证人意思自治的范围,若当事人未约定保证期间,则适用法定保证期间的相关规定,这种法律强行调整私法自治领域的做法,难以谓其具有正当性。

(三)约定保证期间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法中规定的约定保证期间与法定保证期间相比,可取之处甚多,但是其规定是否已经完善?其实不然。首先,约定保证期间与保证期间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存在问题。约定保证期间的起算时间不同于法定保证期间规定的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然立法并未对约定保证期间的起算时间做出明确的规定。我国有学者提出,在当事人约定有保证期间起算点(期日)时,该约定的期日只能等于或迟于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日,而不能早于该基准日。③笔者不同意该上述观点,因为约定保证期间属当事人意思自治,在法定保证期间的强行规定的背景之下,约定保证期间制度在贯彻私法自治方面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在当事人约定保证期间的情形,应由双方当事人自由规定保证期间的起算时间、时长等相关内容。若当事人将保证期间约定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日之前,亦无可厚非,因为当事人有处分其自身利益的自由,法律应相信合同双方当事人作为理性人会从切身利益考虑协商契约。但是,在当事人之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时,可通过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来填补当事人合意的缺漏。

二、保证期间制度的重构

(一)保证期间制度性质的重新界定

其实近年来,有关保证期间的各种学说都已遭颇多诟病。当下主流观点认为,保证期间是一种诉讼时效期间和除斥期间以外的独立期间,然具体的法律性质,尚未有定论。④笔者认为,之所以保证期间性质引发如此争议,其一是因为立法并未予以足够重视,并未厘清保证期间与保证债务存续之间的关系,所以导致司法实践无所适从。甚至出现了担保法解释中所得出的诉讼时效“未起算,却中断”的逻辑错误。相关司法解释起草者也不得不承认“实际上是不会存在的,这是一个纰漏”⑤;其二是因为保证期间本身的复杂性,存有约定与法定之分,各种学说并未厘清此中差异,而保证债务又有一般与连带之分,在一般保证期间中又存在保证人的先诉抗辩权等问题。这必然又牵涉到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起算与保证人先诉抗辩权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对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及其和保证期间、先诉抗辩权之间的关系,学术界多有论述,但一直未形成共识。⑥依笔者拙见,对当前立法予以分析,并从比较法角度研究有关保证期间制度的立法体例,在分清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除斥期间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分析法定保证期间与约定保证期间的性质及内容,从而规范保证期间的司法适用,双管齐下,才能对保证期间的法律性质做出较为正确的判断。

(二)法定保证期间制度的废除

通过上文从比较法的角度,分析不同国家关于保证期间制度的立法体例,不难看出,各国立法体例主要对约定保证期间做出规定,甚至一些国家的立法体系并没有规定保证期间,完全交由当事人自治,更不存在所谓的法定保证期间制度。笔者在上文中已对法定保证期间制度的弊端进行分析,从各国保证期间制度的立法模式来看,法定保证期间制度都不是一个“必备品”,在当事人未对保证期间作出约定时,可以借鉴英美法系保证期间制度,直接适用诉讼时效制度,一方面可以补充当事人意思表示之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保证人的利益长期处于不安定的状态。

(三)约定保证期间制度的重构

通过研究各国的保证期间制度,可将保证期间的作用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为保全债务,以台湾保证期间立法模式为代表;另一种为确定保证债务的范围,以德国保证期间立法模式为代表。我国立法所规定的保证期间的性质实质上是保证债务请求权存续的期间,与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所规定的保证期间制度相类似。而适当借鉴德国保证期间制度的规定,对于重构我国约定保证期间制度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具体看来:

其一,在德国立法体例中,保证期间的作用在于督促债权人不迟延对保证人予以“通知”,在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的场合下,债权人应“在无显著延迟的情况下继续程序”即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仲裁并强行执行债务人的财产,在适时通知保证人之后,便达到确定保证人所应承担的保证债务范围的法律效果,此立法体例给予了债权人以充分的程序保障,使得债权人可以不徐不缓的主张其权利。

其二,借鉴德国保证期间立法体例也有利于解决我国《担保法》中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衔接的复杂问题,在德国立法中,保证期间的作用主要是确定主债务的标的范围,而债权人对保证人的债务求偿权受制于诉讼时效的规定,使得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各司其职,从而避免了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衔接的种种问题。从这一角度出发,若我国保证期间制度予以借鉴,则可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亦不会出现《担保法》与《担保法解释》规定相互矛盾的情形。

综上所述,将保证期间的法律性质界定为保全期间,充分发挥保证期间保全债务以及确定债务范围的作用,则可以解决我国保证期间制度在立法和实践中的两难处境。

注释:

①奚晓明.论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J].中国法学,2001(6).

②张谷.论约定保证期间[J].中国法学,2006(4).

③曾祥生.保证期间若干疑难问题析辨[J].江西社会科学,2007(5).

④李明发.论〈担保法〉关于保证制度之若干新规定[J].法律科学,1996(6).

⑤奚晓明.论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J].中国法学,2001(6).

⑥张鹏.我国保证债务诉讼时效问题研究[J].中外法学,2011(3).

作者:孙庭玉

保证诉讼时效法律论文 篇2:

论保证期间的法律性质

摘 要:保证是日常生活当中经常发生的法律行为,而保证期间作为保证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我国立法中的创举,同时也是担保法上最有争议的制度之一。本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在论述保障期间的法律性质之前,首先从学界对保证期间的定义入手,阐述了保证期间的特点,从而得出笔者对保障期间定义的结论;第二部分论述了保证期间法律性质的三种观点;最后一部分是结论。期望通过本文对保证期间法律性质的分析,对司法实践操作和立法的修改能有所助益。

关键词: 保证期间 除斥期间 诉讼时效

1.保证期间之概述

1994年在我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有关保证的若干问题的规定〉》(后简称《保证规定》)中首次规定了保证期间。保障期间的相关规定之后又出现在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后简称《担保法》)中。

"保证期间"这一概念出现后,对保证期间一系列问题的争议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尤其是对保证期间的性质问题一直众说纷纭。2000 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后简称《担保法解释》)试图止息对保障期间一系列问题的争议,但其某些规定与《担保法》矛盾,使有关保证期间的争议进一步升级,给司法审判带来了许多难题。本文从保证期间的概念入手,阐述保证期间的特点,进而论述了保证期间的法律性质,以期能够厘清保障期间的法律性质。

对保证期间法律性质的研究并不是仅仅为了解决理论上的争议与法条上的冲突,更重要的是为了解决司法实践中的问题,从而更好的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1.1学界对保证期间的定义

我国《担保法》第一次使用了保证期间这一概念,最高人民法院于2000 年9 月29 日通过的《担保法解释》对保证期间作了进一步详细的解释。但是两者不但都未对其进行定义,而且在具体的规定上还存在不少矛盾之处。学界就保证期间的定义存在较大的争议,司法界也存在不一致的认识。

保证期间,按照通常的界定是指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存续期间。但这种界定的不足之处是显而易见的,在某些情况下超过了该期限的保证人并非能够免责,而是要继续承担保证责任。还有一种界定是从保证人的角度,即保证期间是保证人允许的债权人能主张权利的最长期间。还有一种与此相似的解释,保证期间是指保证人能"容忍"的债权人不积极行使权利的最长期间。还有的学者从债权人行使权利的角度予以界定,保证期间,是指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在一般保证情况下债权人应当向债务人或者在连带保证情况下保证人主张权利的期间。如果债权人没有在该期间内主张权利,则保证人就不再承担责任。

1.2保证期间的特点

上述定义均将视角局限在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并不全面。笔者试图在综合分析保障期间特点的基础上,对其特点进行剖析,以便全面、客观地揭示保障期间的含义,最终得出保证期间的定义。

保证期间制度是一项技术型措施,其目的是为了平衡保证人与债权人的法律地位。笔者认为保证期间具有五个方面的特点:(1)保证期间的设置目的是平衡保证人与债权人的法律地位;(2)保证期间是根据保证人与债权人的约定或者法律的直接规定;(3)保证人在保证期间内不一定会承担保证责任;(4)在保证期间内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须基于两个条件:第一是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第二是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或者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5)如果以上两个条件成就,保证人不能以保证期间为由主张免责;如果条件不成就,保证人则免除保证责任。

1.3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总结出保证期间完整的概念:保证期间是旨在平衡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間的权利义务,根据双方的约定或者法律规定的一段期间。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于该期间届满之前向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仲裁(一般保证情况下);或者请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连带保证情况下),债权人作出上述行为的,保证人不得以保证期间为由主张免责;反之,保证人免责。

2.保证期间之法律性质

众所周知,保证期间的法律性质界定是我国法学理论界和实务届的重大难题。理论界与实务界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我国对保证期间许多模糊、含混、甚至相互抵触的规定是导致这些争论的主要原因。因此,厘清保证期间的法律性质,是科学合理设计保证期间制度的基础和前提。保证期间的概念、保证期间的计算、保证期间的约定、保证期间与主债务诉讼时效的关系等问题都与保证期间的法律性质有直接的关系。目前我国学界关于保证期间法律性质的争议,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

2.1保证期间属于诉讼时效期间

诉讼时效期间论认为,从本质上讲保证期间就是诉讼时效时间,它应当属于一种特别的诉讼时效,是一种保证诉讼时效或者保证时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理由:

第一,保证期间具有与诉讼时效相同的法律效力。与诉讼时效一样,保证期间确定了义务人应承担义务的期限。第二,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设置的目的相同。即都是为了稳定社会经济关系,尽快结束权利人长期不行使权利的状态;都是通过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从而便于法院及时、正确地处理民事纠纷。第三,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是相同的。开始计算之日都是权利人能够行使权利之日。第四,根据《担保法》第 25 条第 2 款和第 26 条第 2 款的规定可知,保证期间的法律效力与诉讼权的行使直接相关,而在一般保证中,如果债权人已经对债务人提起了诉讼或者申请仲裁,那么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则又表明这6个月法定的保证期间事实上是《担保法》针对不定期的保证规定的特别的短期诉讼时效。

2.2保证期间属于除斥期间

除斥期间论认为保证期间属于除斥期间是基于三个原因:第一,尽管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但不能因此而认为保证期间属于保证合同中的诉讼时效期间,因为诉讼时效是法定的期间,而不能由当事人双方任意约定,但是原则上保证期间可以由当事人自行约定。第二,根据《担保法》的规定,如果在保证期间内债权人没有主张权利,那么保证人就不再承担保证责任,据此可知保证期间是由法律规定的债权人行使请求权的一种效力存续期间,也就是保证合同的效力存续期间,当保证期间届满时即发生权利消灭的法律效果。而诉讼时效届满,权利人的实体权利并没有消灭,义务人只是享有了相应的抗辩权而已。因此,保证期间是完全符合除斥期间特点的。第三,除斥期间虽然原则上应当法定,但并不完全排斥当事人的约定,某些国外的立法就有除斥期间可以由当事人约定的规定。

《担保法解释》第 31 条将保证期間的法律性质界定为除斥期间的理由在于:首先,根据《担保法》第 25 条第 2 款和第 26条第 2 款的规定,保证期间是债权人对保证人行使追索权的期间,如果债权人未在这一期间内行使权利,则会导致保证人保证责任的免除,同时债权人的保证债权这一实体权利将归于消灭,这与诉讼时效导致胜诉权的消灭或者时效抗辩权的发生的后果是完全不同的。其次,《担保法》不但立法原意十分模糊,而且其追求的法律效果也不明确,造成了实践中极大的混乱。基于除斥期间的确定性,将保证期间解释为除斥期间将有利于消除实践当中的混乱。

2.3保证期间属于特殊的期间形态

独立期间论认为,保证期间既不属于诉讼时效,也不属于除斥期间。而是一种特殊的责任免除期间或者权利行使期间,即其自身单独构成一种独立的期间类型,既不归入到现有诉讼时效期间中,也不归入除斥期间之中。主要理由包括:第一,保证期间属于约定期间,它的法定期间为任意性的规定,只有在没有约定时才适用。而诉讼时效则为强制性法定期间。第二,保证期间适用于请求权,而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第三,保证期间是请求权消灭期间,而诉讼时效是胜诉权消灭期间。第四,保证期间是可变期间,存在中断的问题,而除斥期间则是不变期间。此外,有的学者还认为,保证期间在本质上为债务履行期间,是保证人在履行保证义务时的期限。保证期间的法律性质是附期限法律行为所附的期限。

3.结论

3.1保证期间不是诉讼时效

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第一,设立的目的不同。两种制度虽然都是旨在惩罚"权利上的懒惰者",但诉讼时效制度是占据社会本位的,其侧重于早已存在并持续的事实状态,从而维护和稳定社会的秩序。而保证期间制度则是倾向于保护保证人的利益,侧重保护保证人,借此平衡债权人与保证人之间的利益;第二,性质不同。当事人对时效利益不能事先抛弃,而且当事人不能约定诉讼时效,诉讼时效制度是强制性的法律规范,重在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但保证期间则可以由当事人进行自由约定,在没有约定时可以再适用法定的保证期间;第三,诉讼时效可以中断、中止或延长,而保证期间原则上是不变期间;第四,经过后的法律效力不同。这是两者最为本质的区别。诉讼时效的经过,仅仅赋予债务人针对抗债权人请求权的抗辩权,并不消灭原来的实体权利和请求权。虽然债权人的请求力因债务人的抗辩权而有所减弱,但仍具有可履行性,债权人受领、保有债务人给付的权利,并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而保证期间的经过,意味着债权人对保证人的请求权不复存在,同时保证人也免除保证责任。

3.2保证期间不是除斥期间

保证期间和除斥期间在许多方面存在相同之处,比如都可以由当事人约定,都是一种权利的存续期间等等,但也存在一些区别。在这些区别当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区别就是除斥期间仅仅适用于形成权。形成权是权利人依自己的行为,使自己或与他人共同的法律关系发生变动(包括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权利。享有形成权的当事人只须依照自己的意愿就能够形成某种法律关系,而形成权人的对方当事人则必须无条件容忍或者同意。但是在保证法律关系当中,保证关系是由债权人和保证人双方在保证合同中确立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其中,在物的担保中,当主债务履行期届满时,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债权人有权对担保物、质物或者留置物予以拍卖、变卖或者直接受偿;在保证担保中,债务人与保证人之间的担保是一种信用担保,具有人身性、从属性、补充性、单务性以及无偿性,保证人是以从债务人的身份出现的。保证的效力是基于债的效力而产生影响并发挥作用的。主要包括债权人享有的请求力,对债务人的约束力和司法上对其的强制力,以及保证人在承担保证义务之后所享有的追偿权、抗辩权以及免责请求权等问题。总而言之,在保证关系当中,债权人并不能仅仅依据自己的单方行为改变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并且保证人的义务与一般合同中债务人所履行的义务基本一致。因此,在保证合同中,债权人享有的权利是一种典型的请求权,在期间经过之后,保证人免除的仅是一种可能的保证责任,这与除斥期间经过之后所消灭的形成权有着严格的区别。换言之,保证期间不属于除斥期间。

综上所述,笔者赞同保证期间度独立论,认为保证期间在法律性质上既不属于诉讼时效,也不属于除斥期间,而是一种独立的特殊的期间形态。保证期间是保证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保证期间的适用问题直接关系到当事人双方的权益问题和保证目的能否实现。理论上的研究最终是为了实践中的运用,本文通过对保证期间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从而希望能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保证期间的相关问题提供些许参考和启发。

参考文献:

[1]程啸:《保证合同研究》,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2]郭明瑞:《担保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年第 1 版。

[3]孙鹏、肖厚国:《担保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

[4]吴合振:《保证期间的有关问题》,《人民司法》,1998年9月。

[5]崔蔚菁:《论"保证期间"的概念》,《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7月。

[6]高晓莹、杨明刚:《论保证期间》,《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3月。

[7]唐宏川:《论保证期间的法律性质》,《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8]张文胜:《论保证期间和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池州师专学报》,2003年2月。

[9]陈爱军:《论保证期间中断》,《福建法学》,2001年第3期。

作者简介:王建伟,男,(1988-),山东临朐人,西南政法大学2011级法律硕士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合同法学,侵权责任法。

作者:王建伟

保证诉讼时效法律论文 篇3:

保证期间性质的相关问题研究

摘 要: 保证期间是保证合同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法律对保证期间的规定不甚明确。对保证期间性质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诉讼时效是不同的期间制度,有其不同的制度运行方式。保证期间与除斥期间也有一定差异。就保证期间的性质来看应是一种特殊的权利行使期间,即失权期间。

关键词: 保证期间;性质;失权期间

保证,是保证人与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行为。保证期间是保证合同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虽然规定了保证期间,但是对于什么是保证期间、保证期间的性质、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等问题,均未有明确规定,学术界对上述问题也存在较大的争议。关于保证期间的法律性质,至少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研究:

1保证期间的概念如何界定

我国法律文件中最早出现的相似于保证期间的概念,是1994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有关保证问题的规定》第十条规定的“保证责任期限”的概念。1995年制定的《担保法》正式确立了保证期间制度,但同样没有定义保证期间。学术界对此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保证期间就是保证责任期限,是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起迄期间。 反对观点认为,保证期间不能等同于保证责任期间。理由是:保证责任期限起始于保证责任的产生,并随保证责任的消失而中止。而保证期间是指根据保证合同当事人的约定或法律推定的保证人能够容许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最长期限。两者的含义并不相同。笔者认为,责任期间一语的法律含义是指责任人应当承担责任的期间,而保证期间并不是保证人实际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明确区分保证期间和保证责任期间,表现了法律用语的精确性。

第二种观点认为,如果当事人设定了保证期间,则保证期间经过(期限届满)会导致保证人的保证责任向将来消灭,但保证人仍然应当向债权人清偿他在保证期间内所担保的债务。也就是说,保证期间的法律意义是确定保证责任范围的标准。德国法上的保证期间就是这种用于确定保证范围的期间,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均有类似的规定。在这种制度下,决定保证人是否承担保证责任的时间不是保证期间,而是诉讼时效。笔者认为,第二种观点所说的保证期间与我国法律规定的保证期间的性质是不同的。我国法律规定,在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在一般保证中),以及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在连带责任保证中),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也就是说,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保证期间的经过具有免除保证人保证责任的效力,而不是确定保证范围的效力。为示区分,可以将这种约定期间称为保证范围期间。在我国法律中,只有当事人以约定表明了该期间的效力是确定保证范围时,方有其适用余地。在当事人约定的期间究为保证期间还是保证范围期间不明确时,均应认定为保证期间。

与以上观点不同,主流观点均在保证期间的经过具有免除保证人保证责任效力的基础上对保证期间加以定义。主流观点认为,保证期间是保证人能够“容忍”债权人不积极行使权利的最长期间。相似的观点认为,容忍一词太过主观化,应当改做容许。所谓保证期间就是指根据保证合同当事人的约定或依法律推定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保证人能够容许债权人主张权利的最长期限。笔者基本赞同此观点,但是认为应当作如下修正。第一,保证期间并非保证合同中的必要条款,保证期间应由当事人约定,无需法律推定。第二,保证期间的起算时间应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而非模糊的届满后。第三,容许有容忍的意思在内,允许有许可的意味在内,容许较允许恰当。因此,笔者认为,保证期间应当作如下定义:保证期间,是指根据保证合同当事人的约定,在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保证人容许债权人不行使权利而仍然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

2保证期间能否等同于诉讼时效

在保证期间出现之初,一种得到较多支持的观点认为,保证期间的法律性质是诉讼时效。其理由是:保证期间既然是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起止时间,它的最大功能就是明确了义务人(保证人)承担义务的时间界限,因而保证期间从本质上讲就是诉讼时效,它应当属于诉讼时效中的特别诉讼时效,可称之为保证诉讼时效或保证时效。后来,经过学界的探讨,支持这种观点的人越来越少。主要原因是,保证期间为约定期间,诉讼时效是强制性法定期间。其次,保证期间是不变的期间,原则上不存在诉讼时效那样的中断、中止、延长等问题。再次,保证期间是保证债权消灭期间,期间经过,保证债权消灭。诉讼时效是胜诉权消灭期间,期间经过,胜诉权消灭,债权不消灭。

笔者认为,如果仅仅从一些表面特征来讨论保证期间和诉讼时效,不易做出区分。比如,诉讼时效制度虽然是强制性的,但是,有些国家的立法规定,在某些情况下,诉讼时效允许当事人约定的。又如,《担保法解释》规定保证期间不发生中断、中止、延长,但是《担保法》中却有相反的规定。再如,对于保证期间经过的效果,目前仍然存有保证任免除保证责任和保证人的保证责任没有实际发生两种观点,并非已有统一认识的通论。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因为各国的保证期间制度存在根本性的差异,我国现行的担保法律制度又存在诸多规定不明甚至自相矛盾之处,不能采用简单截取部分规定来证明观点。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保证期间不是诉讼时效期间,其性质就是一种特殊的权利行使期间或者责任免除期间。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存在不相容性。其理由是:如果说保证合同存在着诉讼时效,那么该诉讼时效就是债权人对保证人的请求权受胜诉权保护的期间,但根据法律规定以及保证期间的性质,只要保证期间经过,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实体权利即告消灭,更谈不上胜诉权的存在,因而所谓的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本质上是与保证期间的性质不相容的。之所以不相容,就是因为无论诉讼时效还是保证期间,其指向的对象都是债权人对保证人的请求权,而诉讼时效和保证期间对待债权人的请求权的处理方式并不相同,从而不可能发生两者并行不悖的情形,只能选择其一。既然法律为保护保证人而选择了保证期间制度,就不可能再在保证合同上存在诉讼时效制度。而且,如前所述,诉讼时效、除斥期间和保证期间本身都属于相互排斥、不能兼容的期间形态。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虽然与认为保证期间的性质就是诉讼时效的观点貌似不同,其实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那就是都认为保证期间规定的是保证人承担保证义务的时间界限,期间届满债权人对保证人的实体权利就消灭了。保证期间的经过消灭了保证债务的请求权。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保证期间约定的并不是保证人承担保证义务的时间界限。保证期间届满后,保证人并不必然免除保证义务。只有债权人在此期间内未按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利,才导致保证人保证义务的免除。如果相反,保证人并不免除保证义务。应当注意的是,在一般保证情况下,在保证期间内,保证债权请求权尚不能行使。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的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据此,由于一般保证的补充性,只有在债权人强制执行主债务人未果时,债权人方能要求保证人履行保证债务。保证人不履行的,债权人的保证债权才受到侵害,方能计算诉讼时效。因此,债权人的保证请求权并非以保证期间为其行使期限,而是以保证合同诉讼时效制度为其行使期限的规范。总之,保证期间并非诉讼时效。

3保证期间是不是除斥期间

有一种观点认为,保证期间的法律性质是除斥期间。其理由是,保证期间是保证合同的效力存续期间,保证期间届满即发生权利消灭的法律后果。其二,根据除斥期间性质,保证期间是不变期间,不适用有关诉讼时效方面的中止、中断或者延长的规定。其三,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期间,是从债权人的权利在客观上发生时起计算。另有学者认为,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期间中,第二十五条(关于一般保证)规定的是混合除斥期间,第二十六条(关于连带责任保证)规定的是纯粹的除斥期间。两者的差别在于混合的除斥期间可以适用期间中止中断的规定。反对意见认为,保证期间在大多数国家只存在于当事人的约定,不同于除斥期间为法定。而且保证期间的客体是请求权,除斥期间的客体是形成权。笔者同意上述反对意见对保证期间和除斥期间所做的甄别。需要补充的是,保证期间和除斥期间是两种不同的期间制度,保证期间所规定的并不是保证债权的存续期间,这与除斥期间根本不同。

4保证期间的性质为何

在否定了保证期间的法律性质是诉讼时效或除斥期间以后,很多学者都就保证期间的性质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比如,有学者认为,保证期间就是一种普通的债权行使期间,一个债权履行期限。保证期间届满并不导致保证责任的消灭。自保证期间届满之日起,开始计算保证合同的诉讼时效。笔者认为,我国法律上的保证期间并不是债权履行期限。因为一个债权履行期限的届满只是引起债权请求权的发生,并不会导致债权请求权的消灭或力量减损,而这与担保法规定的保证期间届满,保证人可能免除保证责任的法律效果显然是不同的。

另一种观点认为,保证期间实为一种提示期间,即债权人必须在保证期间提示保证人去承担保证责任,如果逾期不提示的,则视为对保证债权的放弃,保证人免责。提示的法律效果并不会直接导致保证人对保证责任的最终承担,而只是表明债权人未放弃其保证债权,对保证人来说,其不得再以保证期间为由主张免除保证责任。这就是保证期间的性质。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在连带责任保证中,债权人向保证人主张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是向保证人主张保证债权,并不是提示性的行为。在一般保证中,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显然也不是对保证人的提示,而是向主债务人主张主债权,并不是起提示性的作用。

笔者认为,保证期间应是失权期间。凡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权利主体与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的将导致权利消灭的期间均为失权期间,该期间不仅适用于形成权,而且也是用于支配权、请求权及抗辩权。除斥期间仅为失权期间之一种。据此,应把保证期间归属于失权期间。据此,可以把一般保证的保证期间界定为保证人要求债权人以诉讼方式向主债务人行使权利的期间,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期间为保证人要求债权人向自己主张权利的期间。在上述期间内,若债权人不行使上述权利,将丧失保证债权。这种观点也合理地解释了为什么保证期间与除斥期间皆能引起权利的消灭、皆为不变期间等相似之处的产生原因。另外,有人认为,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主张自己的权利,则是阻止了请求权的消灭,由此可将保证期间视为一确权期间。笔者认为,确权期间和失权期间,无非是从正反两面表述保证期间的性质,而且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主张自己的权利,是行使自己的权利,而不是确认自己的权利,还是将保证期间表述为失权期间较为妥当。

参考文献

[1] 奚晓明.论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J],中国法学2001(6)

[2] 李国光等.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理解与适用[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12)

作者:连 丁

上一篇:高等职业教育新途径论文下一篇:公证诉讼法律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