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诉讼论文范文

2022-05-09

本论文主题涵盖三篇精品范文,主要包括《法律诉讼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摘要】为了维护司法的公正与权威,为了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法律秩序,保护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采取有效措施对虚假诉讼行为进行防范和查处已迫在眉睫。本文就民事虚假诉讼行为的概念、特点、构成等方面进行探析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整治措施与完善的建议。

第一篇:法律诉讼论文范文

虚假诉讼及其法律规制

摘要:理论上,虚假诉讼可以分别从广义上和狭义上做理解。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一百一十六条之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防范和制裁虚假诉讼的指导意见》第一条的有关内容可以发现,司法实务中民事虚假诉讼采用的是狭义虚假诉讼的概念。

关键词:虚假诉讼;恶意串通;法律规制

一、虚假诉讼概述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恶意串通的当事人双方,试图以诉讼、调解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来谋取不正当利益的,人民法院应当驳回其诉讼请求,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当程度的处罚;在构成犯罪的情形下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第一百一十六条规定,在执行阶段,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试图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民事诉讼法》中的相关条款虽然没有直接使用“虚假诉讼”这一概念,但是《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以及理论学界普遍以该条款为依据给“虚假诉讼”下定义。

理论上,虚假诉讼可以分别从广义上和狭义上做理解。广义上的虚假诉讼不论是单方还是双方恶意,只要至少有一方当事人在没有正当理由和依据的前提下,采取编造诉讼主体、法律事实或者隐瞒伪造证据等手段,向人民法院起诉并参加庭审,误导人民法院,致使人民法院作出错误裁判,造成其他民事主体合法权益受到该诉讼的损害的,就属于虚假诉讼。而狭义上的虚假诉讼特指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提起并参加民事诉讼,致使人民法院作出错误裁判,造成案外人、集体或国家利益受损的后果的行为。从《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条、一百一十六条之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防范和制裁虚假诉讼的指导意见》第一条的有关内容可以发现,司法实务中民事虚假诉讼采用的是狭义虚假诉讼的概念。

二、虚假诉讼的基本问题

(一)单方欺诈型与恶意串通型

除了《民事诉讼法》对虚假诉讼行为有相应规定外,《刑法》也对虚假诉讼行为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即当行为人的行为满足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构成虚假诉讼罪的,行为人就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利用虚构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造成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但通过对比,刑法中的虚假诉讼罪的与民事诉讼法中的虚假诉讼行为有不同之处。

首先,根据《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的规定,虚假诉讼行为的实施者可能是一方也可能是双方,即单方单独实施或者双方之间恶意串通实施虚假诉讼行为;其次,根据该法条规定,构成虚假诉讼罪要求行为人“利用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而对于行为人则没有严格要求,一方当事人利用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就能构成虚假诉讼罪;最后,司法秩序或者他人合法权益是虚假诉讼罪侵犯的客体,不论虚假诉讼行为人是单方欺诈还是双方恶意串通,只要实施虚假诉讼行为就会造成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后果。

但在民事诉讼中,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五條的规定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防范和制裁虚假诉讼的指导意见》第一条规定:“虚假诉讼一般包含以下内容:(1)通过规避法律、法规或国家政策的方式来达到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2)当事人双方之间存在恶意串通;(3)虚构事实;(4)借用合法的民事程序;(5)造成或可能造成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案外人的合法权益受损的后果。”由此可见,《民事诉讼法》中的虚假诉讼不同于《刑法》中的虚假诉讼,其虚假诉讼行为的认定需要以当事人恶意串通为前提。

(二)无中生有型与部分篡改型

在前述论证中,反复提到“捏造的事实”,但如何定义“捏造的事实”实践中存在不同的看法。利用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存在两种可能:一方面,行为人提起民事诉讼所依据的全部事实是捏造的;另一方面,行为人提起民事诉讼所依据的部分事实是捏造的。因此,一种观点认为:如果双方存在客观民事纠纷,一方故意篡改部分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则不属于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另一种观点认为:不论是捏造全部事实还是捏造部分事实,都对法院的裁判结果产生了实质影响,法益侵害性也是相当的,都属于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

基于此争议,《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为了骗取人民法院裁判文书,采取伪造证据等手段篡改案件事实,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关于“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或者是“妨害作证罪”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该规定认为篡改部分事实不应认定为虚假诉讼最,就会面临一个问题:在债务清偿的情境下,若通过伪造证据的方式将债权债务法律关系已经消灭的事实篡改为债权债务法律关系没有消灭的事实,能否认定为“隐瞒债务全部清偿的事实”的行为?如果可以,那就说明篡改部分内容的虚假诉讼在民事虚假诉讼中还有存在的空间。[1]

(三)虚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与在民事诉讼中虚构事实

例如:甲捏造其为债权人,乙为债务人并欠款10万元的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人民法院判决乙归还其欠款10万元,这属于典型的虚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成立虚假诉讼;但如果甲对乙享有10万元的到期债权的事实客观存在,且甲以真实存在的债权凭证作为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此时乙伪造还款凭证应诉,反驳甲的诉讼请求,但由于乙没有提起诉讼,所以不成立虚假诉讼。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对于乙的行为,属于诉讼参与人有伪造、毁灭重要证据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情形,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作出相应处理。

由此可知,成立虚假诉讼,要求行为人“提起”民事诉讼,即行为人以原告身份或原被告之间恶意串通,由原告以某种事实和理由,向法院提出具体的诉讼请求。

三、对虚假诉讼行为的法律规制

(一)明确虚假诉讼的刑民界限

虽然民事诉讼法与刑法都对虚假诉讼行为做出了相应规定,但由于二者设置的惩戒措施有所不同,边界不够清晰,导致民事虚假诉讼与虚假诉讼罪之间的关系不够明朗。

我国民事诉讼制度遵循当事人辩论原则与处分原则,特别是自认规则的适用,使得民事虚假诉讼成为难以避免的风险,所以如何发现虚假诉讼、防范虚假诉讼行为是民事诉讼法关注的重点。民事诉讼法中将虚假诉讼相关规定编入“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一章,说明了该规定在性质上属于民事强制措施;在诉讼进行过程中,人民法院通过对案件事实的审查,发现可能存在虚假诉讼行为,可以驳回当事人的诉讼请求,并适用一百一十五、一百一十六条之规定,根据具体情节对行为人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

而刑法中设置虚假诉讼罪,一般以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文书为前提,行为人的虚假诉讼行为符合该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时,行为人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侧重于对虚假诉讼犯罪行为的惩戒。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虚假诉讼罪侵犯的法益为选择性法益,包括司法秩序和他人合法权益,同时该法条又明确严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构成虚假诉讼罪,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民事虚假诉讼与虚假诉讼罪的递进关系。

(二)虚假诉讼的责任机制

目前对于虚假诉讼行为的救济主要表现在申请再审、执行异议之诉、案外人另行起诉、第三人撤销之诉、追究虚假诉讼当事人刑事责任,但因虚假诉讼案外人权益受到损害,是否可以寻求侵权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三百一十五条对虚假执行异议提供了请求权依据,但对于其他表现形式的虚假诉讼,目前法官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

目前学界和司法实务界针对民事侵权责任的认定普遍采取四要件构成体系,即民事侵权责任的成立需要同时满足违法行为、主观过错、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四个方面。首先,虚假诉讼行为寄希望于通过虚构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以妨害司法秩序或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属于明显的违法行为;其次,提起虚假诉讼的行为人明知不存在真实的法律关系而提起民事诉讼,并以此来实现其非法目的,具有明显的主观过错;再次,行为人依赖虚假诉讼行为获得生效裁判,侵害他人真实存在的合法权益,导致具体的损害事实发生;最后,虚假诉讼行为从实施开始就必然会损害司法秩序,故虚假诉讼行为与损害结果之前存在当然的因果关系。基于以上四个要件,可以做出该虚假诉讼行为产生侵权责任的结论。

产生侵权责任后如何对受害人进行救济,这就需要从侵权责任的责任形式考虑。对于虚假诉讼,其责任形式主要是返还财产、恢复原状和赔偿损失这三种,但我们还需考虑的是在虚假诉讼侵权责任中引入惩罚性赔偿。在虚假诉讼中,引入惩罚性赔偿的合理性源于虚假民生思索那个行为人的恶意。[2]“惩罚性赔偿的功能不仅在于弥补受害人的损失,而且在于惩罚和制裁严重过错行为。当加害人主观过错较为严重,尤其是动机恶劣、具有反社会性和道德上的可归责性时,可以使用此种赔偿。”[3]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建议将针对虚假诉讼采取惩罚性赔偿置于严重妨害司法秩序或者造成他人合法权益严重受损的大前提下,避免滥用惩罚性赔偿的风险。

四、结语

研究虚假诉讼基本问题,就虚假诉讼进行法律规制对保障他人合法权益、维护司法秩序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为了更有效地遏制虚假诉讼行为,还需要民刑两种法律机制的协调配合,并在之后的立法过程中,就虚假诉讼问题结合实践做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樊杉.浅谈虚假诉讼的界定[C].新时代民事检察的理论与实践—第十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2019.11.7.

[2]周虹、罗恬漩主编.虚假诉讼防控与治理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17年版,第 76 页.

[3]王利明.惩罚性赔偿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研究.2000(04).

作者简介

李睿(1996.10—),女,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北政法大学2019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民事诉讼法学。

作者:李睿

第二篇:基于虚假诉讼的法律思考

【摘 要】为了维护司法的公正与权威,为了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法律秩序,保护公民和社会组织的合法权益,采取有效措施对虚假诉讼行为进行防范和查处已迫在眉睫。本文就民事虚假诉讼行为的概念、特点、构成等方面进行探析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整治措施与完善的建议。

【关键词】虚假诉讼;立法建议;诉讼欺诈罪

一、虚假诉讼概述

1.概念。虚假诉讼,又称诉讼诈骗或诉讼诈欺,民事诉讼的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合谋编制虚假事实和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利用法院的审判权、执行权,非法侵占或损害国家、集体、公民的财产或权益的诉讼行为。

2.虚假诉讼的行为特征。虚假诉讼行为在实践中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但总体来说具有以下一些共同特征:(1)原、被告双方当事人具有利益共同性,当事人之间关系特殊。虚假诉讼中的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的前提是双方具有共同的利益关系,在虚假诉讼案件中,通常诉讼双方为自然人的,当事人之间一般存在亲属、朋友、同学等特殊关系,诉讼双方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则具有投资关系、归属关系或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具有亲属关系和其他亲密关系。(2)诉讼过程具有合谋性和非对抗性。虚假诉讼是原、被告双方恶意串通,欺骗法院和法官,故诉讼过程一般不具有对抗性,被告通常主动到庭,自动放弃答辩期等诉讼权利,对原告诉请的事实与证据也没有任何异议。为迷惑法院和法官,当事人也会有“虚假”的对抗,但从不否定基本事实与证据的真实性,往往选择还款期限、利息、违约金等非关键细节进行辩解。当事人之间配合默契,查处难度较大。(3)诉讼的内容具有财产性。虚假诉讼通常发生在欠款、借贷、买卖合同、财产权属纠纷案件中,诉讼的内容均体现债务的确认、财产所有权的转移或增加财产的共有人,以达到相对第三人的虚构债务、转移财产或骗取国家优惠政策之目的。(4)诉讼双方当事人多数自愿以调解方式结案。民事诉讼法规定了调解自愿原则,纠纷的解决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合意,加上前些年过多强调当事人主义,尊重当事人的处分权,弱化了法官对调解协议的合法性审查,使虚假诉讼者有了可乘之机,争议的最终解决通常取决于双方当事人的合意,因此民事调解很容易被虚假诉讼者利用。虚假诉讼的双方当事人为尽快达到其诉讼目的,规避法官对详情的审查,往往选择调解结案,通过诉讼调解的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目的。

3.虚假民事诉讼的类型。(1)它高发于民间借贷案件的涉财纠纷案件等给付之诉中,主要以借贷纠纷房屋权属纠纷和离婚案件中的债务纠纷、财产分割纠纷等最为常见。在该类虚假诉讼案件中,当事人往往希望通过诉讼途径得到法院对财产权利的确认或变更,继而达到自己企图逃避债务、转移财产、规避法律义务等目的。(2)虚假诉讼也常见于离婚纠纷案件中,离婚诉讼过程中,伪造证据,虚构债权、债务,以达到多分财产,少承担债务的目的。(3)以破产企业或已经资不抵债的其他组织、个人为被告的财产纠纷案件,也是虚假诉讼的一个主要类型。为了减少损失,往往虚构债务或抵押等担保物权,由虚假债权人提起诉讼,企图和其他债权人一起参与分配企业财产。

二、虚假诉讼产生的原因及社会危害性

1.虚假诉讼产生的原因。我国法律机制中存在的漏洞,成为虚假诉讼滋生的温床。目前,我国民事诉讼相关制度在设计上存在缺陷:(1)当事人制度不完善。虚假诉讼的出现,固然有社会诚信缺乏的因素,但也与过于强调“司法的被动性”有关。近年来,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出现概念化的当事人主义,忽视了法院依职权调查取证。案多人少的矛盾,进一步强化了法院在证据问题上偏重于依赖当事人举证、质证。(2)民事证据的审查制度不够严密。《民事诉讼法》第63条只规定了7种证据的形式要件,即证据的外在表现形态,而没有规定证据的本质属性,而外在形态只是一种载体或形式,至于这种载体所记载的内容的属性,法律并没有确切规定。因而,虚假诉讼的当事人可以任意编制证据,而基本上不会存在被审查出来的危险。在审理中,只要双方当事人对证据不予否定,法官也不会审查证据的内容是否真实,这也就使虚假诉讼的当事人肆无忌惮的伪造证据、编制虚假的案件事实;(3)法律的制裁力度不够。这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虚假诉讼的当事人所追求的不法利益,一般要远远高于虚假诉讼的成本,这就使虚假诉讼的当事人在种种非法利益的诱惑面前往往忘却风险,而选择非法利益。(4)当前法院系统部分审判人员办案责任心不强以及办案经验不足。实践中,法官怠于履行职责、缺乏责任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审判员对案件涉及的相关证据审查不够细致,尤其在无其它证据加以佐证,只有当事人自认的情况下,草率认定事实,简单结案;二是对应予调查的事实不予调查,如在处理房屋权属纠纷时,不问房屋是否有其它共居人等重要问题;三是对应当追加的当事人不予追加等。这些都给虚假诉讼行为人创造了有利条件。

2.虚假诉讼的社会危害性。虚假诉讼的危害已经十分严重,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1)虚假诉讼动摇了司法权威,影响了法院的司法公信力。近年来,我国法院诉讼案件的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法院的立案率一直居高不下,这是因为诉讼作为解决民事纠纷一种合法有效的途径,已被老百姓普遍接受。所以当事人遇到纠纷,就会选择通过诉讼方式解决,但虚假诉讼的出现,将非法目的通过诉讼合法化,将一些子虚乌有、编造的事实通过诉讼的方式赋予国家强制力,严重损害了国家、集体、他人的合法权益,使虚假诉讼的受害人对国家司法机关的公正性和权威性产生质疑,使国家的司法权威和人民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在公众心中大打折扣。(2)虚假诉讼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审判秩序,浪费了审判资源。由于受到虚假诉讼损害的一般都是虚假诉讼的案外人,根据现行法律规定,还无法申请再审,使受到虚假诉讼的受害人失去救济途径。到了执行程序,受害的案外人虽然可以向执行机构提出异议,但无权对生效法律文书提出异议,执行机构也无权利改变生效法律文书的内容,造成执行与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的“两难”境地。(3)虚假诉讼严重损害了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我们通过分析虚假诉讼的案件类型,可以看出虚假诉讼严重影响了正常经济秩序。比如从以下几类案件类型中我们可以看出虚假诉讼对正常经济秩序的破坏:一是在离婚或合伙纠纷案件中,一方通过伪造债务关系,通过虚假诉讼使之合法化,以达到转移财产的目的,损害他人合法权益;二是一些有限责任公司濒临解散时,在企业清算前,将部分或全部资产通过虚假诉讼处分给部分债权人,使其他债权人利益受损;三是国有企业以第三人身份参与诉讼使国有资产流失。

三、虚假诉讼的防范措施

1.选定特定案件作为虚假诉讼的“高危”案件。通过分析特定时期、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关系,我们可以对虚假诉讼案的类型做出预见。根据虚假诉讼案的这种可预见性,我们可以罗列出一段时期虚假诉讼的“高危”案件。笔者认为,当前可以将以下几类案件列为“高危”案件:(1)被告为资不抵债的诉讼主体,尤其是其财产已进入法院执行拍卖程序的案件;(2)国有、集体企业,尤其是改制中的国有、集体企业为被告的案件;(3)政府规划拆迁区范围内的公民作为诉讼主体的分家、析产继承、买卖案件;(4)提起离婚诉讼前的某一时期,夫或妻一方经法院裁决债务案件异乎寻常多的离婚案件;(5)其他可疑的案件。对确定的“高危”案件,可以在立案大厅予以公示,以表明法院已对此类案件引起高度重视。对虚假诉讼者起到预防吓阻作用,尽量促使虚假诉讼者放弃罪恶念头。

2.对审理中发现的虚假诉讼嫌疑的案件,业务庭启动特别审理程序。这里的特别审理程序并不是要改变法定的审判程序,而仅强调经办法官在案件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送达、应诉、答辩、举证、质证、辩论等环节就对虚假诉讼予以特别关注,及时发现虚假诉讼的各种反常现象,并记录在卷。庭审中,尤其要注意察言观色,发现疑点。笔者认为,虚假诉讼案在审判阶段具有自己的一般行为特征:(1)原、被告一般不亲自出面诉讼,而是委托具有一定法律知识和诉讼技能的律师参加诉讼活动,以免由于自己的疏忽露出“马脚”;(2)经常同时出现数件甚至数十件证据相似的同类型案件,而且原告均委托同一代理人进行诉讼;(3)原告为使案件早日裁判,一般自称能自行通知被告到庭应诉,事实上也是如此;(4)庭审中几乎没有激烈的对抗场面,或者双方逢场作戏进行对抗,没几个回合被告就败下阵来;(5)庭审中双方神情、言语异样,面对法官询问言语支吾、神色紧张;(6)案件容易和解、容易执行等等。

3.完善民事证据审查制度。虛假诉讼的证据一般为书证,虚假诉讼者为达到自己的非法目的,编制的书证形式上完全符合法定条件,书证上的签名、印章等也都是真的,被告也都没有异议。从现行证据规则看,这些证据完全可以认定。但很明显虚假诉讼证据不具有客观性,那为什么会出现不具有客观性的证据总是能躲过法官的审查而被采信呢?其中的原因无非是我们放弃了对证据内容本质属性的审查,而任由当事人的意志来决定。这表明我们习以为常的“对双方无异议的证据应予认定”的规则存在漏洞。实际上,这个规则应该是个原则,但应有例外,即对双方串通伪造,可能有损国家、集体、公民合法权益的证据是例外。因此赋予法官对证据本质属性进行审查的权利和职责,是完全必要的,即便双方当事人对证据并无异议。

4.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有必要加强对调解协议的审查,不仅要审查诉讼请求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还应当要求原告提供相应的事实依据和理由,不能简单以对方自认就调解结案。

5.建立受害人保护机制。(1)建立受害人的申请再审制度。民诉法第一百七十八及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了案件当事人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对经生效的判决、裁定和调解书有申请再审的权利,但并未赋予外人申请再审的权利。虽然《若干意见》第十一条规定:与虚假讼案件有利害关系的案外人,可以向法院提出再审的申请。但该意见是否可以进行法律设立尚待探讨,且该意见适用的地域范围有限,给虚假诉讼受害人的救济造成困难。因此,建议在民诉或者相关司法解释中明确规定受害人的申请再审制度。(2)健全受害人的赔偿制度。建立受害人保护机制,对与虚假诉讼案件有利害关系的案外人提供权利救济途径。虚假诉讼者相互串通,恶意提起民事诉讼,诱使法院做出错误判决,使第三人受害,形式上加害人是法院,实质上是行为人借用法院的力量,使第三人受害。因此行为人构成了对第三人的侵权,造成第三人经济损失,因果关系清楚。上述情形完全符合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因此立法上完全可行。虚假诉讼民事侵权是一种新型的共同侵权行为。将这种侵权行为在法律上加以明确规定,以疏通受害人的索赔渠道,让虚假诉讼者在经济上得不到任何便宜,是很有必要的。

参 考 文 献

[1]陈桂明,李化春.《诉讼欺诈及其法律控制》.载《法学研究》1998(6)

[2]丁吁平,杨翠莲、姚岚.《也析诉讼欺诈案件的定性》.载《人民检察》2002(5)

[3]董玉庭.《论诉讼诈骗及其刑事法评价》.载《中国法学》2004(2)

[4]方福建.《论诉讼欺诈行为的法律责任》.载《河北法学》2002(6)

[5]李翔,黄京平.《论诉讼欺诈的可罚性及其立法完善》,载《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17(6)

作者:刘辉 牛海燕

第三篇:法律诉讼与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界定

摘要:法律诉讼与法律责任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法律诉讼是导致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导致针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诉讼和导致其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是有区别的,两者不可混为一谈。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界定需要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可以在注册会计师行业内部建立法律责任鉴定委员会,以为注册会计师提供诉讼支持、为法院提供判断依据。

关键词:注册会计师 法律诉讼 法律责任 界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册会计师所面临的法律环境不断变化,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得到不断强化。近年来,注册会计师面临“诉讼爆炸”的挑战越来越多,致使投资者和债权人蒙受巨大损失,由此引发了针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和执业能力的大量诉讼。西方主要国家迫于社会公众的巨大压力,先后出台了有关强化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法案,如美国2002年7月颁布的《萨奥法案》。我国的《公司法》和《证券法》中进一步强化了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的经济赔偿责任。法律诉讼的频繁发生不仅加大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成本,而且严重影响了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社会形象,从而危及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生存和发展。注册会计师职业界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严峻的法律环境,进而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法律诉讼与法律责任辨析

法律诉讼是指在法院主持下按照法定程序审理案件的过程。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因违约、过失或欺诈给客户或相关第三方造成损失,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三个方面。二者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首先,法律诉讼是导致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之一,是一个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换言之,法律诉讼的结果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也可能不会产生法律责任。当然,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也并非都是法律诉讼的结果。即使没有发生法律诉讼,注册会计师仍可能承担法律责任,比如注册会计师因违反规定而应当承担的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

其次,引起法律诉讼和法律责任的原因是有区别的,引起针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诉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被审计单位方面的原因,如被审计单位的错误、舞弊和违法行为,被审计单位的经营失败等;有社会方面的原因,如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性质的了解不够等;也有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的原因。而引起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原因只能是由于注册会计师自身存在过错,即过错追究原则。正确认识法律诉讼与法律责任的区别,是正确界定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基本前提。

二、引起针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诉讼的原因

(一)被审计单位的原因

1.错误、舞弊和违法行为。错误、舞弊和违法行为都可能导致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如前所述,防止和发现错误、舞弊和违法行为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但是如果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和揭露被审计单位的错误、舞弊和违法行为而给审计报告使用者造成损失,注册会计师就可能因此而受到控告。由于审计的固有限制,即使遵循审计准则的规定计划和实施了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也不能对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提供绝对保证。因此,不能要求注册会计师对所有未能发现的由于被审计单位的错误、舞弊和违法行为所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负责。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注册会计师不用承担任何责任,判定注册会计师是否承担法律责任关键要看未能查出的原因是否源自于注册会计师本身的过错。

2.经营失败。针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诉讼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不理解经营失败与审计失败的区别。经营失败是指由于经济或经营条件的变化(如产业不景气、管理决策失误或出现非预期的竞争因素等)导致无法达到投资者的期望或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情况。企业经营失败的极端情况是破产。审计失败是指由于注册会计师没有遵守审计准则而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通常表现为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发表了无保留意见。

经营风险是导致经营失败的主要因素,而经营风险无时不在,资本一旦投入企业或借与企业后,就始终面临着各种程度的经营风险。是否遵守审计准则是衡量审计失败的主要标准,没有遵守审计准则导致的审计失败,表明注册会计师自身存在过错,由此给财务报表使用者造成损失时,注册会计师就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应当注意的是,注册会计师即使遵守了审计准则也可能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这种情况称为审计风险。由于审计的固有限制,不能期望通过注册会计师审计揭示财务报表中的所有重大错报,也就不能苛求注册会计师对于所有未能查出的重大错报事项都承担责任。在许多情况下,错误的审计意见是源于审计失败还是源于审计风险往往很难区分,此时,注册会计师就要举证为自己辩护,以证明自己已经遵守了审计准则的规定,从而避免法律责任。

显然,经营失败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注册会计师只能对审计失败负责,不能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作出担保与承诺。出现经营失败时,审计失败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二)社会公众的原因

1.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的混淆。会计责任属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当局,在被审计单位治理层的监督下,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管理层对编制财务报表的责任具体包括:选择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选择和运用恰当的会计政策;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出合理的会计估计。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通过签署财务报表确认其会计责任,并应将其承担的会计责任写入审计业务约定书和反映在审计报告中,以示负责。审计责任属于注册会计师,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注册会计师通过签署审计报告确认其审计责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也要写入审计业务约定书和审计报告中,予以明确。明确划分各自责任,不仅有助于双方认真履行各自的责任,而且有利于保护各方的正当权益。

注册会计师只能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而对其所审查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与完整性应由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当局负责。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不能替代、减轻或免除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会计责任。合理区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有助于理解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期望差。社会公众往往希望注册会计师能够确保已审计的会计报表真实、合法与完整,这无疑是把会计责任也转嫁到注册会计师身上。由于审计成本、审计时间的限制,注册会计师往往只能采用抽样的方法获取审计证据,并通过职业判断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与公允性作出一个合理评价,即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旨在“合理地保证会计报表使用人确定已审计会计报表的可靠程度,而不应被认为是对被审计单位持续经营能力及其经营效率、效果所作出的承诺”。这种期望差往往是导致法律诉讼的一个重要原因。

2.经营失败与审计失败的混淆。与其他职业相比,注册会计师职业所负的法律责任更大,因为其所面对的是整个社会公众。社会公众往往将审计失败与经营失败相混淆,认为企业出现经营失败必然伴随着审计失败,当企业的投资者与债权人遭受损失时,就会迁怒于注册会计师而将其推上被告席。注册会计师也经常作为“深口袋”的角色,出现在法庭上。因此,在实践中,界定经营失败、审计失败和审计风险是界定注册会计师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及法律责任大小的关键。

随着注册会计师业务的不断拓展和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期望的增加,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已越来越受到关注,由此而引发的法律诉讼也越来越普遍。法律诉讼可能由于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审计性质的了解不足而引起,但法律责任只能是由于注册会计师自身的原因所带来。

(三)注册会计师的原因

1.违约。违约是指注册会计师因违反业务合同约定而对他人造成了损失,如在商定的期限内注册会计师未能完成审计业务,或违反了与被审计单位订立的保密协议等。此时,注册会计师就应根据合同规定承担违约责任。

2.过失。过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注册会计师缺少应有的合理的职业谨慎。评价注册会计师的过失,是以其他合格注册会计师在相同条件下可做到的谨慎为标准的。过失按其程度不同,通常又分为一般过失和重大过失。一般过失是指注册会计师没有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没有完全遵守审计准则的要求;而重大过失是指注册会计师完全背离职业谨慎、根本没有遵守审计准则的要求。显然,当注册会计师存在过失,给他人造成损失时,就应承担过失责任。在实践中,界定注册会计师是否存在过失,以及存在一般过失还是重大过失,是个十分专业的问题,需要法律界和注册会计师职业界共同探讨。

3.欺诈。欺诈又称注册会计师舞弊,是以欺骗他人或损害他人利益为目的的一种故意行为。具有不良动机是欺诈的重要特征,也是欺诈与过失的重要区别。注册会计师的欺诈往往是为了得到不正当利益,与委托方串通所致。具有不良动机或故意行为是构成欺诈的前提,但在实践中,如果没有证据确认注册会计师有不良动机或故意行为,而又确实存在极端或异常的过失时,注册会计师就可能被认定为“推定欺诈”。所谓推定欺诈,又称涉嫌欺诈,是指虽无故意欺诈或坑害他人的动机,但却存在极端或异常的过失。推定欺诈与重大过失的界限往往很难界定,在美国许多法院就将重大过失解释为推定欺诈,使得推定欺诈和欺诈在法律上成为等效的概念,这样,注册会计师重大过失的责任范围也就随之扩大了。

三、导致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

由于被审计单位的错误、舞弊、违法行为或者经营失败,注册会计师的违约、过失或欺诈,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误解,社会环境和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等原因,可能使注册会计师惹上官司,从而成为法律诉讼的一方当事人。但有一点是必须明确的,即如果不是由于注册会计师的原因给被审计单位或相关第三者造成损失,注册会计师将不承担法律责任。

注册会计师的违约、过失或欺诈最终都可能导致审计失败,审计失败给他人造成损失时,注册会计师就不能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了。所以,导致注册会计师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只能归于注册会计师自身存在的违约、过失或欺诈行为。

四、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界定标准

综上所述,从法律诉讼的角度看,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界定,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标准:1.审计报告使用者、被审计单位或者相关第三方遭受了损失;2.注册会计师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3.审计报告使用者、被审计单位或者相关第三方的损失与注册会计师错误的审计意见具有直接因果关系,即错误的审计意见导致了该损失;4.错误审计意见的发表是由于注册会计师自身存在的违约、过失或欺诈行为,即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失败而非审计风险导致了错误的审计意见。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界定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界定者具有相当程度的审计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这是一般的司法人员可能很难胜任的。因此,建议参照目前成熟的医疗事故鉴定经验,在注册会计师行业内部建立法律责任鉴定委员会,由熟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专家担任委员,对审计实践中发生的案例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专业的鉴定意见,从而为注册会计师提供诉讼支持,为法院提供判断依据。X

参考文献:

1.张孝友.审计学(第二版)[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王英姿.审计学原理与实务[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3.蒋尧明.审计法律责任:审计能力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统一[J].会计研究,2010,(7).

作者:李视友

上一篇:技能竞赛论文范文下一篇:方案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