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浪漫型艺术论文

2022-04-18

摘要:高中生职业兴趣对其高考时的专业选择和就业时的职业选择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对高中生职业兴趣的现状和男女差异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针对发现的问题,从教育制度改革、课程实施和职业辅导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关键词:高中生职业兴趣职业选择职业辅导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现代浪漫型艺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现代浪漫型艺术论文 篇1:

黑格尔论音乐的艺术本质

摘要:音乐作为黑格尔阐述浪漫型艺术这一特定阶段的艺术门类,不仅表现出所有艺术的共性特质,而且由于艺术本质的充分表达而成为“最自由的艺术”。黑格尔的音乐哲学基于他的哲学思辨,辩证性不再只是一种方法论,也作为其核心音乐观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音乐艺术;黑格尔;音乐哲学;内心生活;辩证性

一、音乐的艺术原则:精神的内容及其表现方式

黑格尔阐释艺术基于他的哲学体系,他的艺术理论也是其哲学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艺术中精神内容的本质是理念,在理念的自运动过程中,精神及其表现方式通过感性形式传达理念自身的先在意义,这也构成黑格尔音乐理论的重要内核。音乐的内容是理念通过艺术的感性方式的一种显现,当精神逐渐脱离外在的感性物质材料,声音便以富于观念性的感性特征承载着音乐的精神性内涵。

在浪漫型艺术中,音乐的声音因素相比绘画基于视觉的线条与色彩来说更富于观念性,感性因素的这种特殊属性使得它与主体内心的关系更为紧密。精神性的内容在节奏和声与旋律等诸要素以音结构的特定组合方式中获得艺术性表现,音乐作为“最自由的艺术”表达观念性意义,也因而成为揭示精神世界(包括情感、情绪和一般内心生活)的重要领域。由于音乐表达的观念性意义并非抽象概念,它或代表艺术精神的普遍性意义,或表达个别情境与性格的具体化特征,这种精神性内涵通过音结构的传达,体现出音乐表现的丰富性。

1.艺术精神的普遍性

汉斯·亨利希·埃格布雷希特认为,理性是西方音乐的本质特征。依照黑格尔的理性中心观念,音乐要表现的内容是内心生活本身,即主题和情感的内在意义。思想赋予音乐具有揭示时代精神与文化理念的深刻性,成为同绘画、文学等其他艺术形式一样符合“时代精神共振”的感性显现,那么,这种艺术精神的本质在音乐中就有其存在的普遍性。但是,并不能认为存在着某种统一的时代精神,它固定不变地表现在每门艺术中,并传达给我们相同的内容和意义。相反,我们发现,我们寻找的是各类不同艺术的意义总和,它们的综合才能构成时代的艺术精神本质。所以,音乐与作为艺术标志的精神本质之间,人们亦通过艺术化的“眼睛”去认识内在的无限的自由心灵。由于黑格尔受启蒙主义思想影响,遵循理性主义精神,极力推崇古希腊所表现的自由和理性,他将体现个性自由的古希腊艺术看成美的典范,认为艺术也同精神一样自有其发展过程,因而摆脱一般性而走向个性就成为作品意义的表现趋向。

2.艺术精神的情致与性格

黑格尔认为,浪漫型艺术无法超越古典型艺术中精神完全渗透到它的外在显现这一最美的阶段,但浪漫型艺术更符合精神自身的发展,也就是精神所依据的原则是自己与自己相融合,是它的概念和实际存在的统一,因而是更高的形式。“性格”作为个体的概念范畴,联结了构成性格整体的情境、冲突以及情致诸范畴。以个别主体的方式体现人的性格和动作,这是理想从一般化向具体化的转变。将具体情境和冲突作为理想的具体化的实现过程,作品固有的独立个性是艺术家通过情境及其冲突作为手段得以体现的。

情致与性格如何通过音乐获得艺术化体现,音乐如何通过特定的情境和冲突表达具体化的内容意蕴呢?黑格尔指出,音乐需要处理具体的内容和个别特殊的关系和情境,要将苦痛、喜悦和希求之类情调体现在旋律里。因此,音乐要结合到较明确的内容,结合到具有特殊情境的发生事件,这须渗透到由文本歌词所表达的意义、情境和动作里,通过这种内在的指引寻求一种意味深永的表现,并用音乐的方式把它刻画出来。但是,黑格尔又指出,音乐本身应独立于文本歌词所表达的不同的内容意义之上,歌词的明确意义不应占优势。然而,对于旋律而言,音乐常常只能表达空泛的内容意义,在深入内容详细而具体特征时,文本歌词的性格特征也并非无足轻重。由此可见,黑格尔所强调的音乐中的观念性意义既需要适合表现性格特征,同时又不能让旋律失去独立的身份,旋律要在这种特殊具体化的描绘下保持灵魂的支撑和统一的作用。

3.音结构的想象性意图

黑格尔肯定独立的音乐有意义,也就是肯定音结构本身存在着观念性意义。音乐具有内在的、结构的统一,这种统一存在于内在而能动的纯粹音乐元素的流动中,即存在于纯粹乐音的抽象本质中。黑格尔认为,音结构以特有的方式揭示意义,本身自有内容,并且把这种内容直接纳入乐音的自由运动中。他认为:“就作曲家来说,他在作品中摆进一个确定的意义,一种思想和情感的内容以及这种内容的段落分明的完满自足的发展过程”。需要指出的是,黑格尔在论述独立的音乐也固有观念性意义时,指出了这种由音结构所传达的内容其表现还不很确定。但是,由于音结构具有的内在定性,这种结构力本身就是作品所要显现的意义,因此,结构性的聆听是发掘音结构想象性意图的方式之一。

然而,音乐作为艺术的特征是精神的内容及其表现,这是黑格尔阐述音乐的基本立场。他提出独立的音乐“从确定的内容撤回”,因而“失去了在内心世界的力量”,仅仅“作为鉴赏”。“从确定的内容撤回”显然说明纯音乐的发展过程下,音乐的感性因素在渐失作为传达特定观念性意义的身份,甚至可以说感性因素已经脱离了承载精神性内涵,而成为自为独立的艺术状态。虽然在他生活的时代,纯音乐在概念与技巧上的高度发展让他由衷地称之“创造了奇迹”,但他同时也预言,这种音乐容易导致“空洞和无意义”,预示着现代性危机的出现。音乐作为独立艺术,并非由语词文本而形成的观念,而是建立在这种关系上的曲调本身。音乐由感性因素表达观念性意义,两者的关系意味着音乐不只作为“内在的东西”。音乐愈是它自身的本质要求,愈是这两种关系达到和谐统一的理想境界。

二、音乐存在于内心生活

黑格尔指出,音乐的任务在于它把任何内容提供心灵体会,但这种内容并非像诗艺术所表达的那样,以一般概念的方式存在于意识当中;也不同于雕刻艺术的内容,作为具体外在形象原已进入知觉的样子,或如绘画那样,内容由艺术的方式恰当地表现出来,音乐的内容按照它在主体内心世界中的样子,即音乐存在于内心生活。他提出“单纯的内心生活是音乐掌握内容的形式”,这里的“形式”即作为“空间”、“领域场”。既然单纯的内心生活是音乐用来掌握内容的领域场,那么,它处理的就不是抽象的内心生活,而是凭借情感传达可以构成凝聚音乐精神性意义的素材。

黑格尔在论述声音材料的内在性时指出,单纯的声音没有内容,它需要通过艺术化的处理,即通过音结构才能表现内心生活。他对构成音乐的感性因素,诸如节拍、节奏、和声及旋律等基本要素的内在性通过哲学语境加以解读,以此论证它们与内心生活的关系。由此,“音乐的内容是在本身上就是主体性的,表现也不是把这主体的内容变成一种在空间中持久存在的客观事物,而是通过它的不固定的自由动荡,显示出它这种传达本身并不能独立持久存在,而只能寄托在主体的内心生活上,而且也只能为主体的内心生活而存在”。音乐中声音与内心生活的特殊关系,表现出主体最内在的自我和观念。音乐作品与主体之间不再如造型艺术那样是一种观照的关系,声音(物质材料)作为表现手段是符合内心生活的表现方式,但是声音只能表现无外在客观存在的内心生活,即完全抽象的主体性。

内心生活通过情感与声音这一表现手段达成联结,音乐除了情感的表达,它还具备通过知解力对其客观化的定性认识,譬如以数的关系为基础的音程、和声、节拍、节奏,等等。由声音之间的数量关系作为音乐形成的基础并不能直接反映声音的本质,本质本应表现的是提供受众领会与理解的主体(作曲家)的心智,音乐艺术调和了外在的形式范畴与主体内心生活的自由表达两者的对立冲突。音乐是一种最大限度地占据情感领域与自身固有的知性原则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黑格尔认为,艺术是理念自运动生展到特定阶段的表达。他对音乐本质的揭示基于对整体艺术本质的考察,即从理念及其表现方式的关系作以阐述。他用音乐独特的艺术形式彰显美的理念的固有内涵,作为理念外化的感性因素,声音显现出理念自身要求的具体性与丰富性。相对其他艺术类型的感性材料而言,声音以更具观念性的特征存在于内心生活,由此作品的精神性内容及其表现方式均显示出主体性特征,音乐作为“最自由的艺术”成为“浪漫型艺术的中心”。

三、结语

黑格尔从哲学层面上认识音乐艺术,他将处于主导地位的精神作为音乐的本质特征,由此触及了美的理念在音乐艺术中的显现问题。浪漫型艺术的内在精神表现为主体的内心生活,精神自身的原则需要有能够与之相适应的材料(媒介),即逐渐脱离外在客观性相而具观念性的材料。由于音乐艺术的声音材料所具有的观念性,因而音乐无论内在的精神内容还是外在的表现方式都存在于主体的内心生活。

黑格尔的音乐哲学观即音乐是主体内心生活的直接表达。由于精神的内容及其表现方式是音乐的艺术原则,感性因素与观念性意义均是音乐的内在特质而处于主体的内心生活。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就是精神,就是灵魂”,这是黑格尔式的对音乐本质的阐释,它来源于黑格尔哲学体系的逻辑构架,是对音乐本质亘久追问的解答,也为我们提供了理解音乐作品的基本途径。

(责任编辑:徐智本)

作者:张璐倩

现代浪漫型艺术论文 篇2:

高中生职业兴趣的调查研究

摘要: 高中生职业兴趣对其高考时的专业选择和就业时的职业选择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对高中生职业兴趣的现状和男女差异进行了调查研究,并针对发现的问题,从教育制度改革、课程实施和职业辅导等方面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高中生 职业兴趣 职业选择 职业辅导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努力工作、积极活动的巨大动力,它直接影响一个人的职业选择、职业能力和职业成就。高中生正处在升学与就业的十字路口,如果报考大学,就要考虑选择什么类型的学校和什么专业;如果就业,就将直接面临选择什么职业。这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对自己的职业定向,需要高中生认真反思自己的职业兴趣,尽早培养自己的职业兴趣。研究表明,专业选择与职业兴趣是否匹配会直接影响学生专业思想的巩固程度和专业发展水平的高低;职业选择与职业兴趣是否匹配也会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高低。我国目前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给予了高中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在高中阶段,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课程,选择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所以职业兴趣对高中生人生发展的重要影响更加凸显出来。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调查的对象为高一到高三的高中生,选择被试450人,有效被试418人,有效率为92.9%。其中男生186人,占总人数的44.5%,女生232人,占总人数55.5%。本研究采用的问卷是美国著名的就业指导专家霍兰德编制的《职业兴趣测查表》(VIS),已根据我国的国情作了修订。该量表为自评量表,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主要测查技能活动、爱好和自我能力三个方面,共180道题,分为6个维度,分别为:技能型、艺术型、研究型、社会型、经营型、事务型。所有测评都是在北京心灵方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PsyKey心理测评系统上完成的,测评结果通过SPSS11.0进行数据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表1表明,高中生职业兴趣倾向由高到低的排名是:社会型、经营型、艺术型、事务型、研究型、技能型。说明现在的高中生对社会型的职业最感兴趣,他们愿意与人合作,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与同情心,喜欢并善于社会交往。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首先,现在的高中生为了应付高考,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学习负担很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校内外社会活动,缺乏人际交往,甚至同学之间必要的相互交流与关爱都得不到基本满足,所以他们对社会活动与交往的渴望更加强烈。其次,现代社会是一个合作型社会,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宣传,现在的高中生已经能够正确地认识合作与交往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他们希望在家庭中与父母相亲相爱,在学校里与同学和睦相处,在未来的工作中与同事团结协作,他们希望在各种社会活动中表现自己的能力、体现自己的价值。高中生对技能型职业的兴趣最差,他们不切实际,不愿意遵守规则,不甘于安定的工作,不喜欢从事需要基本技能的活动。这一方面是因为高中生本身的反叛意识比较强烈,而传统的教育过分强调规范,对高中生有过多的管制和压抑,使得他们对规则产生了抵触,不愿意成为说教的奴隶。另一方面,传统的教育理论脱离实际,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高中生没有体会到技能活动的乐趣,也没有形成最基本的操作技能,所以缺乏对技能型职业的兴趣。

表2表明,高中生首选职业由高到低的排名是:社会型、艺术型、经营型、事务型、研究型和技能型。首选社会型职业的高中生人数最多,为134人,占被调查者的32.06%,他们适合从事心理咨询、教育、法律、宗教和社会服务方面的职业。这可能是因为目前社会型职业的社会地位相对较高,容易得到高中生的认可。首选艺术型职业的人数也较多,为92人,占全体被试者的22.01%,适合的职业是绘画、音乐、写作、表演等艺术型职业。这是因为高中生情绪冲动,缺乏足够的理性,情感浪漫,喜欢用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感情。现代社会通过艺术形式成才的途径很多,成功的机会很多且成功后的社会回报很高,这对高中生是一个非常大的诱惑,而且有很多学生从小就开始学习了某一个艺术特长,他们有从事艺术活动的能力和信心,所以更愿意选择艺术型职业。首选研究型职业的高中生较少,为42人,占全体被试者的10.05%,适合从事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这是因为研究型工作条件艰苦、耗时耗力,却不容易出成果,即使研究出成果也不容易直接转化为经济价值,而现在的国人显得相当浮躁、急功近利,只重视即时的利益,这种不良的价值追求已经在高中生身上体现出来:他们好表现自己,追逐名利,缺乏理性的思考和自我内省,没有创造的欲望和能力,因而不愿意也不适合从事研究型职业。首选机械、农林、电子、维修等技术型职业的高中生最少,只有21人,占全体被试者的5.02%。这是由于社会不重视技术技能,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低,特别是那些中小型私营企业的工人,生活的基本条件和人身安全都难以得到保障,这些既没“面子”又无前途的职业目前主要是靠农民工去承担的,难以激起在校高中生的兴趣。

表3表明,高中男生和女生在技能型、艺术型和研究型职业兴趣上存在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在社会型、经营型和事务型职业兴趣上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高中男生对技能型和研究型职业的兴趣显著高于女生,而高中女生对艺术型职业的兴趣显著高于男生。这一方面与性别角色的社会期待有关,另一方面与性别的心理差异有关。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发现,任何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角色期待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我们希望男性刚强一些,能操纵机器、控制外部世界,有更多的发明创造;希望女性温柔一些,通过艺术活动表现出妩媚与柔美,取悦于男性。这种性别角色期待会通过教育途径影响高中生的性别角色定位,影响他们的角色分化和职业兴趣倾向,使得男生更愿意从事技能型和研究型职业,而女生更倾向于艺术型职业。性别差异心理学的研究发现,男性和女性存在显著的心理差异,在智力方面,女性的情绪记忆优于男性,而男性的逻辑记忆优于女性,女性擅长形象思维,男性擅长抽象思维。艺术型职业主要是以情绪记忆和形象思维为基础的,而数学、物理、化学方面的研究型职业则对逻辑记忆和抽象思维有更高的要求,所以女生适合艺术型职业,而男生适合研究型职业。在情感方面,女生感情丰富而细腻,情感体验深刻、敏感多情,所以善于用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的感情,适合艺术型职业;男生则不容易感情用事,他们能较为理性地分析与解决问题,所以倾向于研究型职业。技能型职业,特别是机械、维修等工作对人的体力的要求较高,女生受身体条件的限制,对它的兴趣较低。

三、建议

本次调查表明,高中生对社会型、艺术型、经营型的职业比较感兴趣,而对研究型和技能型职业的兴趣较低,说明过去那个所谓的“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和“手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这并不是一个正常的、良好的社会状态。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型、艺术型和经营型职业都不能直接创造物质财富,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是由研究型与技能型职业的生产劳动带来的,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领域的基础研究和机械、电子领域的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力量源泉,任何一个明智的民族、昌盛的社会都不可能不重视研究型职业和技能型职业。另一方面,社会型、艺术型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小,技能型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但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毕业生在职业选择上却完全倒置,这种结构性人才供求的失衡,既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浪费,也影响了工业生产的正常运行。从高中生职业兴趣的性别差异上看,任何一种职业都需要男性和女性的共同参与,都不应该带有性别色彩,更不能有性别歧视。比如,研究型职业既需要男性的理性思维,又需要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细心。针对当前高中生乃至全体国民在职业兴趣上存在的问题,国家应当通过完善劳动就业制度,缩小不同职业间的工资差异;社会应当通过积极的舆论导向,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如“神六”、“神七”的研发成功和大力宣传,激发了国人研究创造的欲望,对年轻一代职业兴趣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当然更重要的是学校应当通过职业教育,促进高中生职业兴趣稳定、合理地发展,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推进普通中等教育的职业化趋向。

普通教育职业化与职业教育普通化是二战以后世界各国学制改革的重要趋势。德国的普通中学也设置了经济、技术及家政等方面的劳动课程,学生定期要到工厂企业见习和实习,学习生产知识和技术。瑞典在1968年就废除了普通高中、工业高中和商业高中三类组织分离的学校,代之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体化的综合高中,综合高中既要承担科学文化基础教育的任务,又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技术教育,可以授予熟练工人、技术员和完成高中教育的工程师三种水平的职业资格。我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砍掉了职业教育,中等教育阶段只有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无法直接进入生产系统。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基本上是双轨并行、相互独立,没有能够真正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渗透与融合。普通高中以升学为唯一目标,劳动课形同虚设,根本不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仍然不能走上生产第一线,所以高中生在职业兴趣和职业选择上只能倾向于那些不需要专业技术和职业能力的工作。普通中等教育的职业化要求把原来在高中毕业后、参加工作前进行的职前教育纳入到普通高中教育,在普通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职业分工,提高职业意识,掌握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合理发展自己的职业兴趣,提高职业选择能力。

2.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课程实施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

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中明确地把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作为普通高中的课程目标之一,在课程设置上也以分科课程为主,共开设了12-13门学习科目,与社会职业分工已经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在每门学科中都设有选修课程,其中很多内容都涉及各种职业的有关知识与技能,如在传统的物理学科中开设了家用电器与生活、电与电工等选修课程,在新增的信息技术中开设了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等,通用技术中开设了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汽车驾驶与保养、建筑设计与服装设计等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性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选择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普通高中新课程中还设置了23个学分的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其中的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提前去亲身感受各种职业的角色特点,初步了解各种职业的性质,培养良好的职业兴趣和职业情感。所以,学校和广大教师必须深入领会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把职业技术教育贯彻到课程实施过程中去,改变传统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技能的倾向,重视学生职业知识、职业兴趣和职业技能的培养。

3.积极开展职业辅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高中生职业辅导可以通过群体的方式和个体的方式开展。面向群体的职业辅导可以通过校本课程的形式进行,如开设职业指导课,向全体学生系统介绍社会职业分工的有关知识,以及某一种具体职业的有关知识;开设心理学课程,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格特点、兴趣爱好及能力特长,为其正确选择职业奠定基础。群体职业辅导也可以通过板报、校园报、校园广播、讲座及课外活动的形式进行,如邀请高校就业指导专家介绍各种职业的社会需求情况,工厂企业老板介绍他们是如何自主创业的,各行各业的劳动模范介绍先进事迹,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科研机构、公司企事业,让学生真实感受各种职业的工作流程,激发其职业热情和创业精神;个体职业辅导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的形式进行,职业咨询应当成为高中生心理咨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咨询过程中应当引导来访的高中生正确认识社会的职业状况,系统分析职业的就业情况、工作条件、就业机会及发展前景,全面评价自己的兴趣愿望、能力倾向、身体条件、特长与局限等因素,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使其意识到在选择职业时不能只考虑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还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和职业兴趣,只有适合自己的职业才是好职业。有条件的学校应当建立学生个人档案,对高中生进行生涯设计,帮助其确定职业定向。

参考文献:

[1]范云霞,钟建安等.当代高中生职业选择调查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4,(3):33-36.

[2]徐涵.德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渗透模式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05,(32):16-17.

[3]詹先明.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相互渗透与沟通[J].教育与职业,2007,(23):26-28.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作者:李德勇

现代浪漫型艺术论文 篇3:

将浪漫主义手法运用于中国当代油画创作浅议

摘 要: 在当代日趋多变的油画风格中,浪漫主义风格无疑仍是当前油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倾向。本文梳理浪漫主义手法对当代油画创作的重要影响,并从不同角度探索了浪漫主义手法如何运用于现代油画的创作的问题,为当代油画创作摆脱现实的羁绊,发挥艺术家的想象和创造,产生更多创新性作品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 中国当代油画创作 浪漫主义手法 影响

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浪漫倾向在中西历史上的各个时期一直存在。浪漫主义运动始于十八世纪末社会发生剧变之时,它反对古典主义的秩序、唯理性主义和对个性的压制,是一个风格多样的运动,但中心的主题是共同的,即对自由和大自然的热爱,对异国情调或已逝的历史的迷恋,对生活中惊心动魄、暗晦神秘的事物的偏好,对人本身难以理解的心灵上的困惑和焦虑的关注。在历史的长河中,浪漫主义对中西方油画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当代日趋多变的油画风格中,浪漫主义风格无疑仍是当前油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倾向。本文梳理浪漫主义手法对中国当代油画创作的重要影响,并从不同角度探索了浪漫主义手法如何运用于现代油画的创作的问题,为当代油画创作摆脱现实的羁绊,发挥艺术家的想象和创造,产生更多创新型作品提供新的视角。

一、浪漫主义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表现

徐悲鸿、何多苓、朝戈三位大师级人物一直是当代油画的代表,他们的创作一直受到浪漫主义的深刻影响并呈现出强烈的浪漫主义特质,通过他们艺术创作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关系可以窥视整个当代油画创作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选择他们作为研究对象。

(一)徐悲鸿艺术的浪漫主义本质。

徐悲鸿不仅是一位写实主义画家,他更多的是一位具有强烈浪漫主义意识和浪漫主义情怀的画家。“浪漫主义”特质贯穿于徐悲鸿艺术生涯的始终,并且也普遍存在于他的几乎所有的艺术领域。徐悲鸿在步入艺术的早期就流露出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本质,早期的艺术中就包含了他那富于幻想、敢于挑战自我、执著追求理想的浪漫成分,写实主义的手法仅仅是他的艺术创作的手段,那种自然流露出来的给人以无限遐想的“情在形外”的浪漫主义特征才是本质,例如1918年徐悲鸿给梅兰芳画像《天女散花图》,作品想象大胆,深深融入了他的浪漫主义气息。

(二)何多苓艺术的笔随心走。

何多苓是一位气质和追求都颇为奇特的画家。何多苓作品风格变换,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苍凉诗意,代表作《春风已苏醒》,表现的是异乡生活情节的重新组合,是对生活印象的神秘再现,是人与大自然神秘关系,充满了年轻的激情和梦想,充满了诗意浪漫与忧郁,极富唯美色彩。第二阶段,神秘荒诞,这一阶段他开始改变画风,1991年开始,何多苓开始改变画风,画的是中国式背景,古代的故事情节和精神,荒诞而简约的带有中国符号的古画,代表作《金瓶梅》。第三阶段,冷静客观,这一阶段画家更关注技法,诗意被画家隐藏在画的下面,最后得到一种由复杂性构成的单纯表面,代表作《飞行的婴儿》。在何多苓的思想里,一种沉思的、优雅的成分同一种不安的、忧郁的批判意识交织在一起,始终纠缠不休。而在思想之外,他又必须面对诗的精神对他的内在召唤,这种召唤既是一种诱惑,又是一种压迫。这一切都在他的作品中留下了痕迹。看何多苓的画,就仿佛吟咏一首哀怨蜿蜒的纳兰词,两者都能体现出一种蕴含社会历史内容的人生空幻的时代感伤,而在这深沉喟叹中,又漫溢着一种高贵的浪漫主义气质。

(三)朝戈艺术创作中的浪漫主义理想。

崛起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画坛的青年画家朝戈,是一位注重个体内在经验并对现实生活有深刻感悟的画家。在他身上,融合了理性和感性的两种气质,他的理性气质中也带有浪漫主义情怀,这构成了他作品的双重特征:一方面,带有理性的思辨力量,另一方面,却带着一个陷于存在的困惑之中的现代人的直觉式的感悟和想象的热情。他的作品题材都是不断在普通人与草原风景之间来回移动。前者表现了平凡个体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后者则抒发了一种白云苍茫般的沧桑意味。他画中的人物常是现实中的普通人形象,而风景则传达出一种超越现实的意味。代表作《西部》中,画家的心灵完全溶解在广漠的自然和淳朴的人性中,在灿烂的阳光下享受着永恒的静穆。画中人物极富表情的变化,显示出一种鲜明的心理特征和强烈的内心感受。现实的人物被放置在带有理想主义和超越现实意味的背景之前,原始的活力、狂放的意绪﹑无羁的想象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通过对以上几位艺术家,以及他们的作品的简单分析中可以看出,浪漫主义对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产生了并仍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正是因为当代油画艺术创作者具有的浪漫主义情结,他们在不同的创作中体现出了共同的对美的诉求,对理想的向往,这是人类精神内涵中的共通与永恒之处。如何更好地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进行油画创作应该成为当代油画创作者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如何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进行油画创作

(一)选择好创作题材。

苏格拉底说:“绘画的任务是表现活生生的人的精神与他们最内在的东西。艺术并不是对现实的模仿,而是对现实的研究。浪漫主义是坚信精神的本性的。”因此,精神方面的材料就是浪漫主义创作的立意,题材与内涵,其中任何事物都是恰当的题材——感性世界和超验世界﹑现实与梦幻的狂想﹑崇高与优美,一切都可以和其他任何东西相融合,就像实际如此一样。这便是维克多·雨果在他的剧作《克伦威尔》序言中提出来的浪漫派纲领。

(二)传承传统文化。

卡西密尔兹·布洛森斯基写道:“古典派所需要的是具有较高素养的趣味,而浪漫派则要求直觉具有较高的素养。”创作的原动力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是说不应该排斥画以外的东西如哲学、美学、科学等其他门类。同时,一定要加强和提高个人修养。画不能是思想图解,我们的思想应该自然而然地外化于作品中,一个艺术家要持有艺术的真诚,还要有时代、历史感,进而关心画面以外的东西,如哲学、美学、科学等其他门类。艺术的目的不仅仅是美,也不仅仅是形式的完善,而是要创造出人们感兴趣的东西。

(三)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将浪漫主义思维运用到油画创作中。

1.彰显自己的特色

我们应该要让自己头脑保持对艺术的敏感和激情。在创作一幅作品前,是要通过作品传达自己的一种审美理想,一种精神世界,把某种气质、某种情绪表达到极致。任何人各方面的条件不同接触的也不同,对美的看法感受也就不同,因此产生多种审美观。对个人的爱好进行争论,就会不断地扩大视野,扩大知识的范围,从而就学会如何思考。只有广泛地涉足于各种场合,才能细腻地审美,才能产生更好更多的艺术灵感。

2.发挥联想和想象力

联想和想象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法,美术创作中重要条件之一。黑格尔把艺术想象看做是艺术创作的核心,认为想象联想是艺术家构造形象的能力,诸多的外在材料加上艺术家主观的情感,只有通过想象联想,才能转化为现实形象。与科学一样,缺乏想象力的艺术创作,是不可能有永恒的生命力和感染力的。浪漫主义手法创作需要创造性地运用想象力。艺术家在搜集素材中,总是尽可能扩展思绪,超出常规,赋予作品最新的内涵和感受;在创作时,总是超越自我,推陈出新。只有积极地开动脑筋,从不同的手法内涵以及色彩表现,形式结构等方面充分的展开联想,挥动想象的翅膀,不拘于现实的背景和个别的经验,才能创作出更多更美的作品。

3.把握好情感对创作过程的影响

情感是创作的动力契机。油画的创作是带着对生活所激发的炽热情感从事创作的,作品也是反映作者的修养、经历、知识、生活、技巧,是画家的人生观、艺术观、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在作品中的总体现。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是艺术表达的对象。一幅好的作品该是情感的凝聚,而没有情感的作品是空洞苍白的。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必须把情感凝聚到事物的形象上,否则作品的感染力为零。作品缺乏情感就不会给人以美感和启迪,从而失去价值。

4.提高创新能力

在文化艺术领域,培养创作能力对从事创作主体至关重要。创作主体如果没有这种创新的能力,也就谈不上在艺术领域中创出卓越的作品,艺术也就不会有如此辉煌的变革及发展,世界绘画史上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的传世佳作让世代人赞叹不已。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等艺术大师正是通过不断创新,创作出了《蒙娜丽莎》、《雅典学院》、《创世纪》等众多的世界名画。我们在油画创作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就是要培养自己的预见性、超越性、敢于突破思维定势,不被束缚。同时累积自己的基本功,努力在表现形式艺术风格及工具材料的运用上进行创新。

三、结语

浪漫主义在发挥其优势作用的同时,也展现出了其局限性,就是过于理想化,带有虚无主义色彩和非现实主义性质,它的局限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限制它的发展。但是人们要在喧嚣浮华的现代世界中沉静下来,寻找灵魂的皈依之所,在艺术创作中合理运用浪漫主义不失为重要出路之一。在这个幸运但又平庸的时代,在这个讲求功利与实用的商业社会,我们可能已经不会再为美的易碎而眩然不忍,不会再为所谓的“生命无法承受之轻”而彻夜难眠,但无论如何,还是让我们像十八世纪的法国人所召唤的那样,为拥有一颗多情的心灵而自豪;让我们把浪漫的心融入当代油画创作中,通过此,诗意地栖居于这个时代和社会。

参考文献:

[1]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王震,徐伯阳.徐悲鸿艺术文集[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

[3]罗钢.浪漫主义文艺思想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4]陈洛加.外国美术史纲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作者系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作者:王森

上一篇:个性化人文精神论文下一篇:重症脑外伤护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