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中招贴设计论文

2022-04-20

【摘要】禅宗美学思想蕴含尊重人性、尊重自然,反对浮夸,注重内在本质的特性,是处在盲目阶段的中国设计所欠缺的。本文运用禅宗美学思想的经验结合中国现阶段的设计现状,从禅宗的“顿悟”、“空寂”美学观和禅宗“境界”观三个方面,就如何形成中国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进行探讨和研究,为中国设计的民族化和风格化提供可用的设计理念。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民族文化中招贴设计论文(精选3篇)》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民族文化中招贴设计论文 篇1:

土家民族文化邂逅现代设计

【摘要】科技、经济的发展给今天的人们带来了无穷的机会和挑战,文化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地球村在互联网的推动下脚步正在加剧,异域文化消失的危险就在眼前,传统民族地域文化长期失去了创新的机制,它的血液即将枯竭。在这最后的关头,笔者试图对土家民族文化与现代设计来一个完美的邂逅解析,探讨出土家地域民族文化的创新新机制,进而创新挖掘、创新保护、创新传承和创新发展土家民族文化。

【关键词】现代设计;土家民族文化;文化创新

一、现代设计与土家民族文化

(一)现代設计

现代设计,通常被称为“功能主义设计”,又称为“技术美”或“机器艺术”,是基于现代社会、现代生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追求时尚与潮流;注重实用性和灵活性;讲究人机间的交互关系;而且功能之间相互渗透。产品功能不再单一化,功能划分也不再局限于某一区域,而更重视人们的工作、学习、休闲等生活间的日常行为关系。通过产品的创新及功能的整合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并且这种创新和整合会因不同人群及场所表现出灵活性、兼容性和实用性,这些都是现代设计在产品设计中所表达出来的特点,从中我们可以知道现代设计的最大魅力或者动力是创新机制,现代设计的这种创新机制是变的,我们可以把这种现代设计叫做创新。

(二)土家民族文化

土家民族文化,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气息,而且内容丰富,风格独特。例如,传统手工艺就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代表性,主要有竹编、西兰卡普、土布鞋、传统服饰等工艺。竹编工艺制品是土家人赖以生存的物品,各种竹编用品被大量地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笔者将竹制品归纳为四类,一是农具用品,有晒席、背篓、连盖、筛子等;二是生活日常用品,有刷子、簸箕、扫除、米筛、锅盖、桌椅、沙发等;三是婴幼儿用具,有摇篮、凉背及一些竹制品小玩具等;四是床上用品,有席子、竹枕等。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堪称土家民族传统工艺中的一朵奇葩,是我国四大名锦之一,其传统图纹样约有150种,纹样涉及动物、植物、生活生产用具、天象地属、文字、几何勾纹及其他综合类等,被称为“高度浓缩了的土家族文化”。如此众多使用器物的产生和发展无不体现着这个民族特有的艺术美和工艺美,这也就是我们说的文化之一。

土家传统器物设计中有它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体现了土家人的设计智慧和与山水共处的一种人文精神。器物外观简洁明了,功能实用,如背架子、偃桶(背水的器物)、连盖、晒席等。背架子这一农用器物,结构简单,但坚固、节省、耐用,作为土家民族独特的一种实用器物,以极具创意的方法解决了土家山民在山区的人力运输问题,其所蕴含的造物理念和人文精神值得我们考究。以功能为准则主导设计的背架子,决定了它在设计上的使用功能在先,审美功能在后的设计思路。再则因土家人朴质、务实的崇高品质和崇尚节约、不求华丽的价值观也必定以实用性来决定审美需求,以上种种是土家民族传统的文化发生机制,这种机制的因素是比较复杂的。

二、现代设计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现代设计我们通常指的是产品一类的设计,然而,我们可以把现代设计叫作创新,民族文化为现代设计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子,而现代设计也创新、丰富了我们的民族文化,二者之间犹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逻辑关系,非常的复杂。在处理二者关系时,要选择性地继承,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找到与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最佳切入点,推动现代设计的发展。这是对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一种关系论,对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我们都要做出相应的取舍,才能做到相对完美,因为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或者说创新文化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反馈调节机制,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国际著名汽车设计大师乔治·亚罗曾说“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也就是说,文化是设计理念产生之源,而形式和风格是设计理念的视觉表现,这体现了文化与设计的相互创新理论。民族传统文化蕴含了本民族的智慧,对于创新文化有着极具价值的启发意义。

三、现代设计中邂逅土家民族文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人们对现代设计的要求不仅仅停留于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更多的是对文化品位及个性化的追求,这其实就是一种新文化的发展与需求,我们常常通过产品设计来体现和达到这一目的。土家民族文化为这种创新提供了土壤,现代设计师们的触角也触碰到了这种民族文化根源。土家民族文化邂逅了现代设计,更是创新性地挖掘、保护、激活、传承、创新土家民族文化,使之以全新的姿态悄无声息地走进人们的生活之中。

(一)土家传统工艺的现代设计创新应用

土家传统工艺是土家人赖以生存的技能,“西兰卡普”作为四大名锦之一,它不仅是艺术的象征,更是土家族最直接的身份证明。在现代建筑中,“西兰卡普”元素被引用,在湖北恩施一带尤为经典。在建筑外观上,设计师用图案的形态进行建筑结构外墙造型,使得这种民族文化以新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的日常视野当中得以繁衍生息,向人们述说着这个民族文化璀璨的辉煌记忆和未来。给笔者印象最深当属“湖北恩施州博物馆”的建筑。这个建筑把土家“西兰卡普”元素使用得淋漓尽致,从室内到室外无不体现着这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气息,整个建筑外形也体现了孕育文化这一概念。在大厅的中央顶部设计中,使用了西兰卡普图案的造型并结合灯光的效果,使得整个大厅设计充满了艺术感、科技感、民族文化感。二楼走廊的屏风创造性地使用了传统土家镂空雕花的造物语言进行创新性装饰,让你感受着现代科技所散发的魅力和文化的感染。整个博物馆的外立面墙采用了西兰卡普中的勾纹形态,使建筑显得非常简洁而不简单,充满了民族文化魅力,在这个建筑中,从内到外无不体现土家文化的魅力所在。这就是土家民族文化邂逅现代设计所带来的创新性发展,也是民族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土家的民间传统手工艺尤为突出,如竹编、石雕等技术。其中,竹编工艺最为经典,土家人通过竹这种天然环保材料,可编织成各种各样的形态工具。在现代设计中,设计师们将此工艺用到各式各样的设计之中,如旅游时的纪念品——竹雕、竹杯。又如因提倡环保和材料的可循环利用,设计师们利用竹这一材料通过现代科技及技术加工做成时尚、大方、简约的座椅家具和各式各样的厨具、竹编工艺制品等。运用竹材料,取之自然,用之于自然,回归于自然。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这与“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相一致,从源头上拒绝污染。

(二)土家图腾、服饰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土家民族文化元素在现代的衣、食、住、行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土家崇拜的白虎图腾在现代的服装、鞋子、器物中都有所应用。土家的民族服饰崇尚的是简朴实用,没有太多的修饰花样,在传统土家女服饰中,扣子是靠右边扣,扣子的排列并非是一排直直的下去,它有一个点的转折,一个小小的角度,充满了艺术感和形式美。在现代的个性服装设计中,这种理念得到创新性的应用,使千篇一律的服装在大众之中脱颖而出,给人以美的感受,视觉的冲击,同时激活发展了土家民族文化。

(三)土家传统器物意蕴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民族文化不仅指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它还包括着一种意蕴,一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意蕴。土家“背架子”体现了土家人的设计智慧,华中科技大学一硕士生通过对土家传统器物“背架子”的调查研究,运用其极简功能设计理念,设计了一款非常适合大学生寝室用的衣柜,既方便拆又节约空间,巧妙地解决了寝室空间小放东西难的问题,增大了寝室的活动空间,这无疑是一种文化理念的再度创新发展。

四、结语

民族文化靠创新驱动发展,创新丰富民族文化并不是原本的传承、传递、继承。土家民族文化邂逅现代设计无疑是对土家民族文化的一次雪中送炭般的创新性挖掘、创新性保护、创新性传承和创新性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不应该再次落下这最后挖掘、保护、发展、传承创新的末班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土家民族文化会再次独树一帜,让其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迸发出其无穷的文化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屈云霞.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J].美术大观,2013(12):129.

[2]周霞,赵德.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广告招贴设计中的运用[J].美术大观,2011(8):118-119.

[3]土家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

[4]土家文化瑰宝——西兰卡普,土家织锦的传统图纹.典旅文化的博客.

[5]苏炜.对土家传统文化中的创意设计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指导老师:朱华欣、朱宗华。

作者:陈小娥 闵前军

民族文化中招贴设计论文 篇2:

禅宗美学对中国民族风格设计的启示

【摘 要】禅宗美学思想蕴含尊重人性、尊重自然,反对浮夸,注重内在本质的特性,是处在盲目阶段的中国设计所欠缺的。本文运用禅宗美学思想的经验结合中国现阶段的设计现状,从禅宗的“顿悟”、“空寂”美学观和禅宗“境界”观三个方面,就如何形成中国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进行探讨和研究,为中国设计的民族化和风格化提供可用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禅宗 美学思想 中国设计 民族化

1 中国设计现状

近年来,我国对禅宗美学的研究不断升温,如张节末的《禅宗美学》、徐光兴的《心理禅——东方人的心理疗法》以及吴言生的《禅宗哲学象征》等专著揭示了禅的感性经验与其背后的哲学思辨、价值体系和心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对于现代设计,王受之的《世界现代设计史》研究较为全面,我国学者在禅宗美学和现代设计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将两者相结合的研究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

中国设计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把我国古代装饰符号或纹样直接拿来运用到现代设计中;二是将符合其他国家人文、历史、文化的新设计样式直接拿来运用;三是巧妙地将传统经典与国外先进的设计思想与设计理念相融合。其中前两类居多,他们盲目追求风格,如欧式、和式、中式,而没有深入地研究风格产生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搞形式主义,简单地认为欧式就是竖几根罗巴柱,和式就是榻榻米和纸拉门,中式就是剪纸、窗花、中国红,所谓的设计理念更是子虚乌有。这种设计现状与曾经极度繁荣的文化大国极不相称,设计师只看到了中国文化的表面,而没有深层挖掘其中的本质与内涵,盲目追欧美、追日韩,没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何设计出既有中国民族风格又能满足现代人审美需求,同时符合国际发展潮流的作品,重新塑造中国设计和中国风格,成为目前中国设计师亟待解决的问题[1-3]。

禅在魏晋时期进入到中国的文化系统。它不设言句,不立文字,但它的意念、思想“可以反拨当代设计过于直接张扬、浮躁凌厉的弊病,使蹈虚凌空的设计回到‘当下即是’的平常心,把一切平常景物都看做悟的道场,将自我化入万物,以不染不离、超然即世的态度感悟人生世相。”《坛经》云:“净心,则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虚空者能含日月星辰,大地山河一切草木,善人恶人,恶法善法,尽在空中,世人心空,亦复如是。”唯有以一颗经过净化的排除世俗欲望的心境,对审美对象进行审美观照,方能体悟到宇宙万物的内在体质和生命律动,从而到达审美境界。[4]

我们从禅宗的“顿悟”、“空寂”美学观和禅宗的“境界”观三个方面学习运用禅宗美学思想的经验,结合中国现阶段的设计现状,就如何形成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设计风格进行探讨。

2 禅宗的“顿悟”与设计的灵感显现

“顿悟”是禅宗的一种修行方法。《坛经》云:“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一刹那间妄念俱灭”,顿悟是指思维在瞬间的改变和飞跃。顿悟有着“顿”与“悟”的双重境界,是顿渐并兼,犹如《楞严经》上所说的:“理须顿悟,乘悟并销,事资渐修,因次第尽”。由此可以看出,“顿悟”是指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之后,通过日常中的某一件小事,触类旁通,体会到事情“原来如此”,要有严谨的渐悟修行过程[5]。

这种“顿悟”与设计的灵感来源有着异曲同工之处,设计从思考到灵感的闪现可以看做是禅宗从众生到成佛的转化过程,除却努力与思考的前提外,都需要“顿悟”思维的推动。

设计是一门特殊的学科,设计师不仅需要有大量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更需要有对先进思想、先进理念与先进科技敏锐的洞察与接受能力,通俗一点就是日常所说的设计“天分”。设计的灵魂是设计创意,创意的出现不是靠经年累月的公式计算或冥思苦想,创意可能会在不经意的瞬间,受到一件小事或者一个不相干的物件的启发,在偶然的瞬间迸发出来。对于设计创意,直觉与感性的影响要大过理性的推理,灵感的闪现具有突然性,稍纵即逝,也就是“顿”之后,“悟”的瞬间。这种思维经过外界点拨的突变,对应了禅宗顿悟的“棒喝”法则。

若从设计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就是设计师在对某些问题进行长期的艰苦思考之后,这些问题和思考的心得会按照一种我们所不知道或不了解的方式进行一种内在的加工和重构,然后在受到环境和生活中某些特殊现象的刺激下发生“顿悟”。可以说“顿悟”就是设计灵感在潜意识中经过长期思考之后孕育成熟,并同潜意识沟通后的瞬间表现。禅宗开悟的过程与设计创意的形成过程有诸多相似的地方,因此将禅宗“顿悟”法则的思维方式运用到设计中,对设计的发展必然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3 禅宗“空寂”美学观

3.1用简约代替复杂

不同历史时期的设计有着不同的风格,现代社会物质极度丰富,人们既享受着辛勤劳动带来的视觉盛宴,又要承受着各方面压力,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简单、自然的生活,对于设计也是追求一目了然,简约不只是简单,而是要有内涵的简洁[6]。“空寂”是以“贫困”作为本质构成在这一事实上构成“雅致”的设计,即质朴的格调。

中国艺术形式中简洁的代表非中国画莫属,国画中的“留白”使得画面中虚实相生,呈现出一种特殊的中国“含蓄”之美和“大象无形”的“空灵”境界。六祖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也是一种“空寂”美。如著名的“鲁宾之杯”,两边深色的人脸侧面即是“有”,而中间的白色空间是“无”,因为“有”而构成的“无”恰恰是一个新的“有”。这是“有”与“无”构成的“空寂”美。这样有无对比构成的形式美,简单大方却又充满内涵,是简约设计的典型代表。

3.2 用自然代替人造

禅宗倡导“平常心即道”,所谓“平常心”就是“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江西大寂道一禅师语》),也就是追求一种任性逍遥、随缘放旷、自然适意的自然境界。引用到设计中也就是设计师要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顺应材料的特性,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吸取养分的同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另外,在产品设计上设计师应从消费者角度考虑,着重于产品必不可少的功能性。设计为生活设计,商家不应为了利益而一味的在功能与材料上炒作,附加不必要的功能。而真正的设计应该是尽可能少的减法设计,因此设计师不仅应该设计为生活带来方便产品,更要最大限度地减少设计所带来的二次危害,多使用竹、木、石料等自然材料,避免使用高能耗、高污染制造出的所谓的新材料[7][8]。设计师只追求富贵华丽,而与生态环境脱节,违背了中国古代“顺其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比如很多设计师提倡的极少主义设计,即是推崇“回归自然”,认为在设计中只有与自然相结合,才能让人类在现在快节奏、高科技的社会环境中获得心理的平衡。事实上这正是东方的朴素自然观与西方现代设计理论的完美结合。现代设计只有更加立足于现实,巧用自然材料特有的属性,面对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不矫揉造作,不为商家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才能设计出真正满足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的产品,也为“中国设计”做出应有的贡献。

4 禅宗的“境界”观

禅宗通过对山与水的辨析表述了禅修达到的三种不同的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可见禅的顿悟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设计也是。首先,从设计的发展过程来看,设计风格的出现就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例如,工艺美术运动时期盛行维多利亚之风,一方面追求自然纹样以及哥特式风格,追求高质量产品;另一方面复兴手工艺传统,反对装饰与矫揉造作。新艺术运动时期否定了工艺美术运动时期对手工艺传统的复兴,放弃任何一种传统装饰,完全走向自然风格,甚至强调自然中不存在任何直线,没有完全的平面。而后来出现的装饰艺术运动又批判机械美,倡导华丽的装饰和完全的手工艺。

现代主义设计则以“功能决定形式”、“少即是多”为设计理念,认为“无用的装饰就是犯罪”。近几年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推崇情感,强调人在技术中的作用,出现了浪漫主义、波普艺术等风格。设计风格的发展既继承前人的优秀成果,又否定前人的不足之处,不同风格的继承发展不断将设计推向新的高度。其次,从设计作品的衡量标准来看,设计也是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设计从最初满足功能的需求,到满足审美需求,再到满足情感需求的发展过程,正是设计作品衡量标准的自我否定与发展过程[9][10]。设计师在设计风格与作品衡量标准的双重发展中应该不断提升自身的设计与体悟能力,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与消费者精神需要的诉求。正如迦叶洞悉了佛祖的心意一样,设计师也应该深刻体会消费者的内心诉求,这样设计出来的产品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适应市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禅宗指出修行者只有克服了对物质利益的贪念和对空净禅定以及菩提涅槃等佛法的盲目执着,才能真正达到最高境界。设计师也是同样的道理,保持设计的单纯性,不能只为了满足商家的利益而设计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产品;同时也应该遵守职业道德,以不违背自然规律,不破坏生态环境为设计前提。

禅宗主张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体会深刻的道理。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佛典》)”

现代设计也应该通过设计本身而不是靠文字解释就能让读者领悟设计的内涵[11],比如海报招贴设计中,橄榄枝和鸽子代表了和平就成为世界通用的设计语言。设计作为一种无国界艺术语言,需要用抽象比喻的表达方式,让世界人引起共鸣。也就是设计语言之外的自我表达。所以,设计应当有学习禅宗平易近人、追求自然的修行方式,通过有效地运用设计的艺术语言进行自我表达,让产品成为人人都可以使用的、好用的、实用的设计。

结语

通过分析禅宗美学思想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发现禅宗思想注重内在与本质、注重顺其自然与生态和谐的美学特性对现代设计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事实上中华民族文化兼容并包,注重和合,即“和合”文化。一是“天人合一”,二是“中庸之道”,强调对待任何事物关系都要把握一个“度”,在“度”之内才能避免对立和冲突。正是这种既吸收国外精华,又能在一定的程度上与中国文化相融合,既尊重自然,又能坚守“中庸”之道的精神存在,才有了辉煌的华夏文明。

因此,作为中国设计师应该深入学习禅宗思想的精髓,挖掘其内涵,为设计服务。同时也要合理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设计理念与设计发展的成功经验,在保证生态和谐与环境保护的前提下,为我国现代设计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张节末.禅宗美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78.

[3]刘媛媛,吴萍.谈禅宗思想对现代设计的启示[J].山东文学,2009.年第8期.

[4]南怀瑾.禅宗与道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5]金昕.论禅宗美学与现代设计追求的境界[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8,

[6]李晓艳.实以形见,虚以思进——浅谈中国传统“虚实”观念与室内设计[J].南京艺术学院报,2004.2.

[7]刘亦文,胡宗义.中国低碳包装发展机制与体系研究[J].包装工程,2012,33(7):140-145.

[8]李康乐.可持续发展观视野下的现代包装设计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10.

[9]李彬彬.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40-55.

[10]赵江洪.设计心理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5-63.

[11]唐纳德.A.诺曼.情感化设计[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

作者:谭薇

民族文化中招贴设计论文 篇3:

传统水墨元素在中国当代招贴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摘要:传统水墨艺术是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文化精髓的特殊表现,它在当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设计的进步和受众审美能力的提高。文章以传统水墨元素在中国当代招贴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传统水墨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原则,同时结合创作实践,分析其传承与创新策略。关键词:水墨元素 招贴设计 传承 创新

一、水墨元素概述

元素最早的提出者是古希腊人,他们认为世间万物是由空气、水、火和土四种元素按照一定比例构成的。元素有三种,一指的是犹言本质:要素;二是指化学元素的简称;三是指数学名词:在代数学中组成联合的各个部分和在几何学中构成图形的各个部分(辞海释义)。而元素在化学学科里的含义指的是“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由一种原子组成,原子中的每一核子都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但是一般的化学方法并不能使之分解,能够成一切物质(百度百科)。”水墨的释义也有三种,第一种指的是水和墨:多用以指一种不着彩色,纯以水墨点染的绘画方法法;第二种是水墨画的简称;第三种是浅黑色:常形容或借指烟云(辞海释义)。本文所提到的水墨元素,笔者将它理解为两层含义,一层是浅层的含义即直观看到的以水墨形式呈现的平面视觉元素,如笔迹、墨痕。另一层是深层含义即人类主观意识的表达,是水墨元素无形的意境和意蕴的表达。

本论文所研究的角度是水墨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笔者从平面应用的视角进行分析,将其分为视觉元素特征和概念元素特征。视觉元素主要指的是水墨的形态、大小和粗细等,也可以说是直观看到的以水墨形式表现的平面元素,比如笔迹、墨痕等,视觉元素通俗来讲就是肉眼可以看到的水墨形态。而概念元素是人类主观意识的表达,是人类对视觉元素的主观认识,它是不可见但却可以意识到的,比如意境、意蕴、韵味等,水墨元素的概念元素类似于画面无形的气场。水墨元素是将墨与水结合后墨色变化的技法为主,其他元素点缀作为辅助,而水墨元素深层含义是注重人文精神和意境的缔造,从而可以营造出优雅脱俗、简洁大气的水墨意境。

二、传统水墨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一)传承水墨元素的内在意境

著名设计师吴勇在总结自己的设计经验时所提到的关于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方法以及理念我们应该继续传承,而不是对其表象的窃用。口本的当代招贴设计中有很多具有本土风格和书写性强的符号,但是口本的招贴设计中并没有出现典型的口本传统元素,真正融入其中的是口本本土的民族审美理念和文化观念等内在意境。中国的设计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传统水墨的随机性和不规则性,加上设计的严谨性,对两者矛盾中的合理具有奇妙的感染力。当我们用更深层次的眼光去看待水墨元素在当代招贴设计中的传承时,可以看到水墨元素的应用不应当是直接的拿来主义,更重要的应是水墨元素内在意境的体现与设计主题的互相吻合。

(二)创新水墨元素的形象特征

传统毕竟是传统,它一定要和如今的生活发生关系。水墨元素在中国当代招贴设计中的应用,需要符合当代社会人们的审美心理,时代的不同造就了不同时代的审美标准,而水墨元素在中国当代招贴设计中的创新需要我们以当代的审美理念和设计方法对水墨元素的形象特征进行创新设计,以表达当代的设计理念和设计风格。靳壕强先生的作品就能够极好地运用水墨元素,形象鲜明,极简但不乏味,有以字母的方式表现主题的,也有以水墨风景画作为水墨元素呈现设计主题的,他的创作恰到好处地把水墨和点线面融合并以崭新的形式创作出来。如今电脑设计软件已经非常普遍地应用到社会生活中,水墨的渗透效果在设计软件中并不能有计划地控制,印刷技术目前也不能达到,只有通过微妙的毛细血管根纤维的接触画面才会出现奇妙的变化。

(三)设计主题的内容和形式统一

我们生活的自然界中存在的事物的内容和形式由于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是和谐统一的,但是在设计创作中的内容与形式因为受到设计者主观意识的影响具有相对独立性。艺术源于自然,人文精神在自然中得以体现,设计主题与内容互相协调统一,德国著名的平面设计师霍尔格·马蒂斯认为我们要设计的招贴作品应该是受众通过视觉直接感受到的吸引传达出的信息。招贴设计以传达信息为主要目的,水墨元素作为视觉图形在招贴中的运用要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那么招贴所要表达的内容和形式的一目了然是设计的关键之处。一些设计作品只注重当下的流行因素而忽略设计主题的准确表达,就会造成张冠李戴,互不搭配的状况,这就导致了设计主题内容与形式的不协调,甚至会误导受众,招贴设计中如果把错误的视觉信息传播给受众,那么就失去了它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是招贴设计的失误。所以在招贴创作中应该遵从设计主题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否则招贴不仅不能达到传播正确信息的作用,还会使受众感到不自然。

三、水墨元素在当代招贴设计中的创新方式

(一)创新设计思维

在当代招贴设计中,受众更重视的是招贴中的视觉元素所承载的信息准确性与直观性,创新设计思维方式是要运用视觉传达设计原理,不断创新传统水墨元素形象特征的同时,更要强调和引导设计思维的表达。传统水墨元素的创新要带给受众思想意识的启发和引导,不应只关注水墨元素带给招贴作品的装饰性和形式美,对视觉语言的合理运用的前提就是设计思维的准确表达,国外一些优秀的招贴作品所关注的就是招贴信息传达的准确性,而不仅仅是视觉图形的美感和装饰性。当代的招贴设计要求设计师不仅要有灵活的设计技能满足招贴画面的审美需求,更要求设计师设计思维的灵活运用以达到招贴设计直观性与艺术性特点。

(二)创新水墨元素表达形式

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应用已经普遍到社会生活中,设计师更是如此,他们根据画面的整体风格去把握对水墨元素和其他设计元素的造型、色彩和文字版式,并进行多次試验总结,水墨元素经过图形处理软件的加工处理,从而获得多种艺术效果,而设计师会选择最符合所要表达内涵的作品从而达到传播信息的目的,水墨元素表达方式的创新可以通过对水墨元素的几何化转变或者抽象化处理实现。

1.水墨元素的几何化:经过研究发现,人类对几何体有形状上的偏爱,例如远古时代的文明如金字塔、中国的方砖等,水墨元素的几何化处理可以使画面具有秩序性和稳定性。在当代的招贴设计中,具有时代性的审美可以使水墨元素几何化运用于招贴设计中。清代的竺重光这样说道:“无画处皆成妙境”,所以画面的留白也是至关重要的,设计师在对招贴设计中黑与白的处理是至关重要的:画面中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留白是恰到好处的,否则会喧宾夺主,从而削弱招贴的主题,容易造成混沌不清的视觉效果。

2.水墨元素的精简化:所谓水墨元素的精简化指的是对水墨元素外形的简化与提炼,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简单”,“在艺术领域内的节省律,要求艺术家使用的东西不能超过达到一个特定目的所应该需要的东西,只有这个意义上的节省律,才能创造出审美的效果。”优秀的招贴设计作品大多都是用简单地形趣表达画面丰富的意蕴,即“少就是多”,用简洁的符号元素表达设计内容是设计师经常要用的方法,因为单纯的形更具有视觉上的持久性,被受众接受和吸引的程度更高。

四、水墨元素在当代招贴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一)传统水墨元素的直接应用

水墨元素的直接运用也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而是要考虑在整体水墨画风不变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招贴版式的创新或者创作手法创新、色彩创新获得新的视觉形象,同时不失水墨的外在形象美和内在涵养美,但是水墨元素的直接应用也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其原则就是创作形式服务于主题。

第一,水墨的表现手法要服务于招贴的主题,创作的内容决定了其表现方式,但并不是所有招贴都可以用水墨元素来表现。水墨作为图形表现形式的一种,在传承过程中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在进行招贴创作时,对水墨元素的运用不能生搬硬套,不分场合和内容形式,比如在一些象征自然、文化、传统和抽象主题的情况下,水墨形式的表现方式才可以出彩。第二,在以水墨元素为主的招贴创作中,必须熟练地把握对主题元素的应用方法,深入理解水墨艺术的涵义,而水墨元素在使用技法本身是具有思想内涵的,如果随意地使用不仅会使招贴画面构成单调乏味,还会使整体风格显得空洞无趣。第三,水墨元素和招贴设计的融合,形式美和内容美俱存,这就需要设计师找到水墨和招贴的结合点,从而创造独特的艺术效果。

(二)传统水墨元素的间接应用

1.借鉴原型,巧用其形:传统水墨元素的间接应用是指对传统水墨元素进行创新设计后再应用,即通过水墨元素比喻、象征、抽象、变形或者与其他物体或者形象重新组合等设计方式,遵循水墨文化的艺术特征与美学寓意,突出水墨元素的形式美感,营造出更具文化底蕴的招贴设计作品。在进行招贴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在理解水墨艺术的文化内涵基础上对水墨元素进行提炼和再创造,根据创作意图对水墨元素有选择的改造、提炼和升华,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和设计原理为支撑,使其具有鲜明的当代特色并再现传统新形象。

2.结构重组,焕然一新:在招贴设计中,画面讲究平衡、和谐,水墨元素在招贴中的表现不仅仅要求均衡,更重要的是在均衡中蕴含变化,这种变化的创意性和灵动性可以使画面不落俗套。画面的主题变化多样性,富于新意,每个图形元素互相协调统一,共同组成画面统一和谐的整体。在设计师创作的过程中这些图形元素会有多种组合方式,组合方式的不同造就画面风格的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创意组合。由于图形元素产生的矛盾、对比造成画面的冲突,完整的招贴设计作品会形成丰富的变化,但最终仍需要强调画面完整形式的和谐统一。招贴设计的构图形式有对称和不对称两种类型。首先是第一种,在图像组成元素相同的条件下,运用对称的方式使招贴稳定、大气。

其次是第二种,不对称的构图形式是在设计招贴保持画面平衡的前提下,对画面的局部和细节进行细微的处理而不破坏画面的大体效果,招贴画面中不对称的处理不仅可以协调过于对称形成的画面古板,也可以形成统一中蕴含变化的风格特征。

3.技法创新,中西结合:水墨元素的运用除了造型和结构上可以丰富招贴的艺术语言外,在表现技法上也可以丰富。多种技法融合,渗透到当代招贴中,可以体现丰富的情感,也可以传达出水墨元素丰富的表现性和艺术性。中国的招贴设计是舶来品,设计思维和理念大多来源于西方的艺术理论和文化,与此同时,还有一些设计师和评论家会以西方的审美观念和标准来定义设计作品的等级。具有世界水平的招贴设计,在构思和表现上,是“简练、达意、智慧、游戏、默契”。国际化的设计理念可以为水墨元素的改造、思维角度和设计师的设计水平提供合理化的建议和认识。

结论与展望

研究表明,传统水墨元素与当代招贴设计的互相融合需要我们把握好传统水墨艺术的精髓,及时发现当下中国水墨艺术的创新表达方式,并对其进行阐释和进一步探索。“任何国家的设计中,都应该体现国家的根,这里所指的根就是自己的民族文化”,这是德国著名的设计师霍格·马蒂斯的话。传统民族文化对招贴设计产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比如口本的招贴设计就承载着本土的传统文化,设计师并没有刻意地去彰显自身国度的标签,而是更多地加入了个人的情感表达,却能呈现出极高的典型性和辨识性。对水墨元素的在當代招贴设计中的深度研究,有助于我们设计出当代独具中国特色的招贴设计,在世界多元化发展的当代社会,传统的视觉元素经过当代的创新经营必将使招贴设计有着更为广阔的前景。

作者:徐一辰

上一篇:马克思资本主义灭亡论文下一篇: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