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绩效评价论文

2022-04-17

〔摘要〕在总结以往数字图书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提出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进行评价是最为简单易行而且科学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关于数字图书馆绩效的评价模型,并给出了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实施步骤,对数字图书馆的绩效评价研究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图书馆绩效评价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图书馆绩效评价论文 篇1:

1999—2019年国内图书馆绩效评价的研究图景

摘 要 为了解国内图书馆绩效评价领域研究现状和热点,利用共词分析系统软件bicomb、社会网络分析软件NetDraw和Ucinet以及统计软件 SPSS等对1999—2019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国内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的355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献进行分析,绘制出图书馆绩效评价的研究图景,以期揭示1999—2019年中国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的现状和主题。结果表明,未来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应当聚焦评价模型构建、评价方法设计和评价指标制定。此外,图书馆业务工作绩效评价研究也将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生长点和热点。

关键词 图书馆 绩效评价 研究图景

0 引言

图书馆绩效评价是按照既定的指标体系对图书馆配置资源的能力和效率進行整体评价与分析[1-2],对提升图书馆核心竞争力,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真正意义上图书馆“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直到1990年《图书馆建设》发表第一篇译文《图书馆绩效测定——理论与实践》,图书馆评价才开始引入“绩效”的概念,随后几年内关于图书馆绩效评价的研究成果有零星发表。2001年,国家图书馆发布国家图书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后,各省市纷纷制定不同类型图书馆的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公共图书馆评价定级工作,这标志着国内真正开始了图书馆绩效评价工作实践,关于图书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原则及案例分析的研究论文在这个时期也应运而生。本文通过梳理与分析1999—2019年关于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的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可视化视角描绘1999—2019年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图景,分析图书馆绩效评价理论研究现状,把握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价的研究热点和方向,以期为图书馆绩效评价实践与理论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1 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来源,以“图书馆”和“绩效”为篇名精确匹配进行检索,设定年限为1999—2019年,检索出期刊论文928篇,其中入选南大核心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目录的论文共计355篇,所占比例达38.25%。本研究以这355篇论文作为分析样本,利用共词分析系统Bicomb 2.0软件对本研究分析样本中的1511个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并获取高频关键词;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 6.0和Net Draw等软件绘制社会网络图谱;利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 22.0绘制聚类树状图谱和散点图谱。本研究以社会网络图谱、聚类树状图谱和散点图谱为主要依据,为1999—2019年国内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做图景分析。

2 统计分析

2.1 各阶段发文量分析

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1999—2019年间的发文量(本次统计截止时间为2019年9月22日) 基本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见图1。第一阶段为探索阶段(2002年以前),该阶段有零星论文发表。第二阶段为初步发展阶段(2003—2009年),该阶段发文量逐渐上升,随着国家图书馆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开始引起国内学者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图情领域的热点问题,七年期间累计发文为77篇。第三阶段为迅速发展阶段(2010—2013年),其中标志性的事件为2010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将“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指南[3],图书馆绩效评价理论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研究成果迅速增加,四年累计发文165篇,为2003—2009年期间发文量的2倍左右。第四阶段为逐步成熟阶段(2014—2019年),该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逐步结合,发文量相对稳定。经统计,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领域被引频次在40次以上的学术论文有10篇,主要分布在《中国图书馆学报》 《大学图书馆学报》 《情报理论与实践》 《图书馆建设》 《图书馆论坛》 《图书情报知识》和《图书与情报》 等期刊上。

2.2 高频关键词词频分析

本研究中共有39个关键词的词频大于或等于7,词频累计达到49.63%,远大于知识图谱研究规定的27%指标。表1中选取36个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基本上能反映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在1999—2019年间的主题领域。

2.3 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

笔者通过Ucinet 6.0软件基于本研究的高频关键词构建了社会网络分析图谱,见图2。从图2中可发现,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价、关键绩效指标、指标体系、大学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等高频关键词处于社会网络分析图谱的核心位置,表明我国不同类型图书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多。服务绩效、信息服务、电子资源、阅读推广、人力资源管理和绩效考核等高频关键词位于社会网络分析图谱的中间位置,反映我国图书馆数字化资源服务绩效及基础业务工作的绩效评价研究逐渐被关注,已经成为连接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核心领域和边缘领域的纽带和桥梁。TOPSISI模型、层次分析法、DEA模型、实证研究、因子分析法、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学科服务、美国和比较研究等关键词处于社会网络分析图谱的边缘位置,表明这些领域具有成为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未来发展方向的可能性,比如以评价模型构建为代表的实证研究,以构建评价方法为代表的方法学研究、以对标国际标准为代表的比较研究都将可能成为未来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价主要研究方向,同时,图书馆作为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在提升高校学科服务方面的研究也不断涌现。

2.4 高频关键词系统聚类分析

从图3聚类树状图谱可以发现,共现频次高的关键词聚成一簇,形成一个大类,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近,代表共现频率越大。图3将我国1999—2019年的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内容大致分成5个领域。

在聚类1中,包括数字资源、信息服务、数字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知识转移绩效、咨询团队等高频关键词,表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为数字资源的信息服务绩效。该领域主要包括两大研究方向。其一,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服务绩效研究。近些年,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信息服务绩效,就是对信息服务产生的价值与资源消耗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本领域多数成果主要是结合国内外图书馆数字资源服务的现状和特征,以数据库服务成效、电子资源利用成效、用户培训成效和技术设施使用成效等为主要内容展开研究,其核心内涵是对数字资源的多维尺度评价研究。李志勇在充分调研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绩效评价的主要观测点和指标权重,构建了数字图书馆服务绩效的评价模型[4]。其二,以数字参考咨询服务为中介的知识转移绩效研究。知识转移绩效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传输为主要信息技术,通过不同咨询方式,满足不同读者群的知识需求,最终达到知识转移的目标。考察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的知识转移绩效,一般可以在图书馆、社会效益、信息资源、读者、资源供应商以及人力资源等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袁红军以图书馆知识转移服务的咨询路径和演变轨迹为基础,深入探究了传统参考咨询、数字参考咨询和延伸参考咨询的服务模式和服务绩效[5]。该研究方向起步也相对较晚,正式的研究成果始于2011年。

在聚类2中,包括比较研究、指标体系、图书馆联盟、高职院校图书馆、绩效管理等关键词,表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为图书馆联盟及不同类型图书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研究成果相对较为丰富。图书馆联盟绩效评价是从协同创新、资源共享和用户共享等层面,对联盟知识创新绩效、人才培养绩效和成果转化绩效进行评价,从而对联盟目标达成度进行整体性分析。张曼通过量表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构方程运算,分析了江苏高校图书馆联盟中20个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投入、主观评价、客观评价等对图书馆协同创新绩效产出的影响[6]。在不同类型图书馆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研究方面,多数研究成果围绕不同类型图书馆的现状特点、管理模式和理念方法,聚焦本科院校图书馆和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指标体系差异、高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的绩效管理差异、国内与国外公共图书馆的评价标准差异,分析不同类型图书馆的绩效评价方式,借鉴具有特色的评价方式。赵迎红通过对中美图书馆评价机构、统计工作及评价指标体系的介绍与比较研究,指出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价的建议[7]。

在聚類3中,包括实证研究、阅读推广、学科服务、平衡计分卡、层次分析法、战略管理等关键词,表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为图书馆绩效评价模型构建以及图书馆业务工作绩效评价实证研究,基本思路是通过统计方法构建绩效评价模型,对图书馆的整体业绩或者某一方面的工作业务进行绩效评价,其本质是实证研究。在该领域里,研究者通常设计以统计学为基础的绩效评价系统和平台,对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采集、分析、诊断与评价,形成以数据为支撑的图书馆决策依据。平衡计分卡法和层次分析法是图书馆绩效评价中较为常用的方法[8]。钟一环基于平衡计分卡方法建立高校图书馆绩效评价指标,从财务经费、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读者服务4 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100余个观测点评价高校图书馆建设绩效[9]。图书馆业务工作的绩效评价,主要集中在阅读推广[10]、学科服务[11]和图书馆展览[12]等方面。德尔菲法、测算产出/ 投入效率方法在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中也较为常用[13]。

在聚类4中,包括关键绩效指标、ISO、美国、公共图书馆、因子分析法等关键词,表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为国际标准视域下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众多学者立足国际视野,参照国际标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学术成果。研究较多的图书馆绩效评价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与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IFLA)制定的两个指标体系,不同图书馆可以结合自身的现状与特点,有选择性地从中选取关键绩效指标。余胜从指标数量、指标分类与指标分值角度,比较分析了ISO11620: 2008国际标准和省级图书馆评价标准,认为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价要遵循质量效益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等[1]。美国图书馆绩效评价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学者对美国相关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图书馆绩效评价理论的演进、评价系统的介绍、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案例的展示、项目框架的实施、关键指标的设置等方面[14-15]。徐向龙选取美国排名前100名的大学中的10所,对图书馆绩效评价的目标方法、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效益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大学图书馆的绩效评价状况和特点,以期为国内图书馆绩效评价提供有效借鉴[16]。

在聚类5中,包括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馆员、图书馆管理、读者满意度等关键词,表明该领域的研究方向为图书馆馆员绩效考核。该领域研究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学理性分析,围绕绩效考核要遵循什么原则、培养什么样的文化等问题来展开。袁振丽以本校学科馆员绩效考评为例,在总结与探讨绩效考评的原则与流程的基础上,制定地方综合性大学图书馆馆员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与实施细则[17]。另一类是实证性研究,聚焦“用什么样的方法达到绩效考核的目标”,主要从投入指标和产出指标两个维度入手,建立技术职称、职后培训、科研创新、完成工作量、读者满意度、读者人数等主要考核指标。徐恺英构建包含综合素质、服务内容、队伍评价、用户满意度和信息需求及利用等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北方工业大学图书馆学科馆员的服务绩效[18]。

2.5 高频关键词共词知识图谱分析

图4呈现的是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共词知识图谱,散点图犹如一个战略坐标系,可以通过每一个研究热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分析该研究领域的结构状况。图内39个代表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高频关键词的小圆圈所处的位置,代表不同的研究阶段和研究趋势。聚类1所代表的数字资源的信息服务绩效研究位于第三象限,该方向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成果相对较少,处在战略地图的周边位置,研究相对不成熟;聚类2所代表的图书馆联盟及不同类型图书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比较研究位于第一象限,该方向起步较早,成果相对较多,研究相对较为成熟,是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中的最为核心的内容;聚类3所代表的图书馆绩效评价模型构建以及图书馆业务工作绩效评价实证研究位于第四象限,该研究方向是该领域的难点与重点,更是研究的落脚点,是具体绩效评价工作的理论依据,但目前此类研究尚不成熟,仍有新的研究空间与新的生长点;聚类4所代表的国际标准视域下公共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和聚类5所代表的图书馆馆员绩效考核研究均位于第二象限,位于战略地图的周边位置,但研究相对较为成熟。本研究中,散点图与社会网络图谱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3 研究领域总结与展望

本研究研判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从整体上把握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的现状,找准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价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为挖掘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依据。

3.1 将理论研究转化成实践应用

图书馆绩效评价理论研究的出发点是为评价实践服务。当前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价较为关注基础理论研究,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成果数量不足,本研究在梳理文献中发现,学理性分析或基础理论研究占到总体研究成果的60%以上,多数研究成果停留在“为什么要进行绩效评价”和“怎么样进行绩效评价”等层面,具体到“用什么方法达到绩效评价的目的”或者“哪种评价标准和方法更科学”等问题的研究为数不多,重思辨,轻实践现象较为严重。也有部分学者聚焦绩效评价的应用性研究,但较多的研究成果是基于作者所在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对图书馆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因为不同类型的图书馆具有不同的特点,如果所提出的对策普适、宏大和空洞,就会显得缺乏针对性和解释力,造成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情况脱节和方案可操作性不强的局面。在未来图书馆绩效评价理论研究中,要立足实践,尽可能将理论研究转化成实践应用。其一,运用数据驱动机制,把图书馆诊断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相结合, 把诊断问题和促进发展统一起来,以便更全面地考查图书馆工作, 从操作层面推进图书馆的服务与发展;其二,逐步开展案例研究,精准分析国内外不同类型优秀图书馆的实践案例,寻觅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19]。

3.2 挖掘新颖的研究内容

图书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处于本领域的核心位置且当前发展较为成熟,从1999—2019年的发文量来看,涵盖指标体系研究的核心期刊论文共计194篇,占发文总量的54.65%,指标体系研究内容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涉及图书馆业务工作、资源、管理与服务及图书馆馆员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等多个维度,并有对中外图书馆指标体系的对比等研究。图书馆绩效评价领域呈现出研究力量不均衡的現象,指标体系构建和资源绩效的研究较多,在图书馆业务工作绩效、服务绩效和电子或数字资源的服务绩效等方面研究较为薄弱,在未来研究中要积极挖掘新颖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生长点。其一,完善图书馆业务工作绩效研究。图书馆绩效评价模型构建以及图书馆业务工作绩效评价实证研究目前尚不成熟,仍有新的研究空间与新的生长点。其二,加强电子资源服务绩效研究。数字资源或者电子资源出现较晚,研究起步也较晚,成果相对较少,处在战略地图的周边位置,研究尚不成熟,可以拓展新的生长点。其三,关注高校图书馆作为智库服务“双一流”建设或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绩效研究。图书馆作为高校新型智库,如何服务高校事业发展,是一个重要的命题。比如,厦门大学图书馆围绕学校整体战略规划,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对图书馆年度工作计划、资源建设、读者服务、学习与创新等方面开展以贡献度和保障度为基准的绩效评价。

3.3 探索多元化的研究方法

当前,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文献整理法、实际访谈法和网络调查法。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构建数学模型进行定量研究的成果取得了一些进展,有学者运用平衡计分卡方法、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研究图书馆绩效评价,但目前此类实证研究仍未形成规模和体系。用“实证研究”检索该领域1999—2019年的文献,只有12篇研究成果,用“比较研究”检索该领域1999—2019年的文献,只有10篇研究成果。我国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整体上实证研究不足,缺乏比较研究,尤其是图书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服务绩效研究、绩效影响力等方面缺乏量化研究。在未来研究中,要克服定性研究带来的公信力不够,反映问题不实,论据论证不足等问题,就必须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起来。其一,加强图书馆智慧数据库的理论研究,为利用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平台与依据;其二,开展不同类型图书馆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建立不同类型图书馆绩效动态变化趋势,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摸清家底;其三,利用问卷和访谈等多种方式开展比较研究,分析发达国家不同类型图书馆绩效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为国内图书馆绩效评价提供科学参考。

作者:冯青

图书馆绩效评价论文 篇2: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数字图书馆绩效评价

〔摘 要〕在总结以往数字图书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的特点,提出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进行评价是最为简单易行而且科学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关于数字图书馆绩效的评价模型,并给出了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实施步骤,对数字图书馆的绩效评价研究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绩效评价;模糊层次综合评价

Study of Performance Appraisal of Digital Library on the Basis of Fuzzy AHPZhao Limei1 Zhang Qingpu2

(1.Information Management School,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erbin 150080,China;

2.Management School,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 150001,China)

〔Key words〕digital library;performance appraisal;fuzzy AHP method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开展以数字图书馆(电子图书馆)为评估对象的绩效评估,建立数字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成为图书馆界关注的前沿课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数字图书馆的绩效已做了部分研究,但只是提出了一系列的标准规范,极少论及关于数字图书馆绩效评价的可操作方法[1]。本文在新构建数字图书馆绩效评价层次结构的基础上,从模糊数学和层次分

析法结合的角度出发,进行数字图书馆绩效的评价研究,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 数字图书馆绩效及其评价指标

“数字图书馆绩效”是“数字图书馆提供服务的效能以及资金和资源利用在提供服务中的效率。”也就是效能和效率的有机结合。“效能”(Effectiveness)是指对所设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测评。即一项活动最大限度地达到其所设定的结果,便是有效能的。“效率”(Efficiency)是指在既定目标实现中对资源使用情况的测评。即在一项活动中最小限度地使用资源或在使用相同资源的情况下能做出更多的成绩,被视为有效率。“评价”是指对服务或设备的效能、效率、利用及适应的测评程序。数字图书馆绩效评价就是按照统一的指标,采取一定的方法,对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投入的资金和资源,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管理者和提供服务的从业人员在一定时间内经营数字图书馆所取得的业绩和数字图书馆在一定时间内提供各项服务中所获得的效益进行评价和测评。简而言之,数字图书馆绩效评价就是对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服务中各项资源的投入和产出效益的比较。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数字图书馆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结合数字图书馆建设和服务的活动规律,并力求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原则,设立了共有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3个和三级指标18个的数字图书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指标体系的内容和结构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如表1所示[2]。

2 数字图书馆绩效的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

2.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

使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数字图书馆绩效评价,首先要根据总目标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如表1所示。

2.2 确定模糊集合

根据表1所示的层次结构和内容,确定评价指标集和评价标语集。

表1 数字图书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数字图书馆绩效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模型递阶层次结构)

目标层准则层一(一级指标)准则层二(二级指标)准则层三(三级指标)数 字 图 书 馆 绩 效 评 价数字资源R二次文献数据库数量R1自建二次文献数据库数量R11二次文献数据库保有量R12全文数据库数量R2自建全文数据库数量R21全文数据库保有量R22多媒体数据库数量R3自建多媒体数字资源数量R31服务S供读者使用的计算机数量S1供读者使用的上网计算机数量S11无线上网服务的座位数或带宽S12网上参考工作提问数量S2网上参考工作回答满意度S21网页/资源访问数S3网页/资源访问用户数S31资源查询数量S32注册用户数S4注册用户数占目标用户比例S41注册用户使用率S42资源下载数S5人均资源下载数S51管理M电子资源总支出M1电子资源总支出占总资源支出的比例M11资源利用情况M2资源使用单位成本M21资源使用单位时间M22电脑使用率M23资源使用的用户培训数量M3受训人数占目标人数的比例M31工作人员受训的人均次数或时间M32用户感知P用户满意度问卷调查的人数比例P1——

2009年4月第29卷第4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Apr.,2009Vol.29 No.42009年4月第29卷第4期基于模糊层次分析的数字图书馆绩效评价Apr.,2009Vol.29 No.4(1)确定指标评价集U[3]

此模型中U=(R,S,M,P),R=(R1,R2,R3),S=(S1,S2,S3,S4,S5),M=(M1,M2,M3),P=(P1),R1=(R11,R12),R2=(R21,R22),R3=(R31),S1=(S11,S12),S2=(S21),S3=(S31,S32),S4=(S41,S42),S5=(S51),M1=(M11),M2=(M21,M22,M23),M3=(M31,M32)。

(2)确定指标评语集V

要综合评价数字图书馆的绩效水平,还要综合确定评语等级集合V={V1,V2,…,Vi,…,Vm},即确定各个指标的评语集。其中,Vi表示m个等级中的第i个等级。本文选用优、良、中、一般、差等5个等级,即V={V1,V2,V3,V4,V5}={优,良,中,一般,差}。

2.3 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4-8]

权重是某一指标在总评价指标体系中所起作用大小和相对重要程度的变量,它代表了该指标对总目标的贡献程度。步骤如下:

(1)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请专家按照1~9标度法对属于同一级别的要素,用上一级的要素作为准则两两比较,确定某一层次目标中各元素相对重要性,从而构造判断比较矩阵A=(aij)n×n。

(2)计算相对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本文采用和积法计算相对权重,具体步骤如下:

①将判断矩阵A的各列归一化处理:ij=aij∑ni=1aij(i,j=1,2,…,n),从而得到新的判断矩阵A′=(ij)n×n

②求判断矩阵A′中各行元素之和i:i=∑ni=1ij(i=1,2,…,n)

③对i进行归一化处理:wi=i/∑ni=1i(i=1,2,…,n)

④根据AW=λmaxW求出最大特征根和其特征向量。

⑤一致性检验

计算一致性指标C.I.=(λmax-n)/(n-1),计算随机一致性比率C.R.=C.I./R.I.,其中R.I.为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比率。只有当C.R.<0.10时,可接受一致性检验,否则需要对判断矩阵A进行修正。

(3)计算权重的综合排序向量

由于参与评价的专家对评审中的每一个问题的熟悉程度,对评价的可靠性有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对评价结果进行处理时,需要根据专家对评审内容的权威程度,对专家评价意见进行综合处理。本文采用几何平均综合排序向量的方法来对多个判断矩阵进行计算,最后得到权重的综合排序向量。

第一步,计算所有专家给出的判断矩阵的权向量。根据S位专家给出的判断矩阵Ak=(akij)n×n,根据和积法计算权重的步骤,计算并验证每位专家对各个指标所赋予的权重wk{wk1,wk2,…,wkj,…,wkn}(k=1,2,…,s),其中k代表某位专家,s为专家总数,j表示某个准则层的某个指标,n为该准则层的指标总数。

第二步,计算权向量的几何平均数w′j:w′j=swj1×wj2×…×wjs,其中w′j为s位专家对某准则层的某个指标j所赋予权重值的几何平均值。

第三步,对几何平均值进行归一化处理:wj=w′j∑nj=1w′j

wj为某一准则层j指标的几何平均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后得到的权重值,由此得到由wj组成的权重的综合排序向量。

第四步,计算群组判断的标准差,确定专家总体意见的离散程度。对于得到的目标层每个指标的专家群组判断,要进行一致性检验,即计算总体标准差。计算方法如下:

δj=1(s-1)(wjk-w′j)2 其中,δj为j指标优先级权重的总体标准差。当δj<ε时,则认为该群组判断是可以接受的。ε表示某个专家与总体判断结果的离散程度,数值越小,对专家判断一致性要求就越高,ε取[0,1]之间的数。

通过上述各计算步骤,得到准则层一的权重集合W=(wR,wS,wM,wP),准则层二的权重集合wR(wR1,wR2,wR3),wS=(ws1,ws2,ws3,ws4,ws5),wM=(wM1,wM2,wM3),wP=(wP1),准则层三的权重集合wR1=(wR11,wR12),wR2=(wR21,wR22),wR3=(wR31),wS1=(wS11,wS12),wS2=(wS21),wS3=(wS31,wS32),wS4=(wS41,wS42),wS5=(wS51),wM1=(wM11),wM2=(wM21,wM22,wM23),wM3=(wM31,wM32)。

2.4 确定单因素评价矩阵R(隶属度矩阵)[5,9]

对每一个被评价的对象,评价因素和评价等级之间的关系,即从U到V的模糊关系,可用模糊评判矩阵加以描述,用R表示

R=r11r12…r1n

r21r22…r2n



rm1rm2…rmn

其中rij∈[0,1],(i=1,2,…,m;j=1,2,…,n)表示对某一层次的第i个评价指标做出的第j级评语的隶属度。计算公式为rij=dij∑dij,dij表示第i个评价项目评定为第j评价等级的人数。

通过本节计算,得到R1=(rij)2×5,R2=(rij)2×5,R3=(rij)1×5,S1=(rij)2×5,S2=(rij)1×5,S3=(rij)2×5,S4=(rij)2×5,S5=(rij)1×5,M1=(rij)1×5,M2=(rij)3×5,M3=(rij)25,P=(rij)15。

2.5 多级综合模糊评价[10-11]

(1)一级模糊综合评判

通过上面的计算得到各子准则层的权重集wi和隶属矩阵Ri,即可根据下式计算一级模糊综合评判矩阵Bi:

Bi=wiRi=wi1

wi2

winTri11ri12…ri15

ri21ri22…ri25



rin1rin2…rin5=bi1

bi2

bi5

其中“”为模糊矩阵合成的模糊算子,采取“先交后并”的原则。分别计算得到:

B1=wR1R1=(b11,b12,b13,b14,b15);

B2=wR2R2=(b21,b22,b23,b24,b25);

B3=wR3R3=(b31,b32,b33,b34,b35);

B′1=wS1S1=(b′11,b′12,b′13,b′14,b′15);

B′2=wS2S2=(b′21,b′22,b′23,b′24,b′25);

B′3=wS3S3=(b′31,b′32,b′33,b′34,b′35);

B′4=wS4S4=(b′41,b′42,b′43,b′44,b′45);

B′5=wS5S5=(b′51,b′52,b′53,b′54,b′55);

B″1=wM1M1=(b″11,b″12,b″13,b″14,b″15);

B″2=wM2M2=(b″21,b″22,b″23,b″24,b″25);

B″3=wM3M3=(b″31,b″32,b″33,b″34,b″35)

(2)二级模糊综合评判

根据上面计算得到的B1、B2、B3构造准则层二中的隶属矩阵B:

B=B1

B2

B3=b11,b12,b13,b14,b15

b21,b22,b23,b24,b25

b31,b32,b33,b34,b35

同理,根据B′1、B′2、B′3、B′4、B′5构造隶属矩阵B′,根据B″1、B″2、B″3构造隶属矩阵B″:

B′=B′1

B′2

B′3

B′4

B′5=b′11,b′12,b′13,b′14,b′15

b′21,b′22,b′23,b′24,b′25

b′31,b′32,b′33,b′34,b′35

b′41,b′42,b′43,b′44,b′45

b′51,b′52,b′53,b′54,b′55B″=B″1

B″2

B″3=b″11,b″12,b″13,b″14,b″15

b″21,b″22,b″23,b″24,b″25

b″31,b″32,b″33,b″34,b″35

由2.3(3)节所计算的准则层二的权重集合wR、wS、wM、wP和本节计算的隶属矩阵B、B′、∥″及2.4节中得到的关于P1的评语集合P,通过模糊计算得到准则层二的指标集合到评语集合的隶属向量:

b=wRB=wR1

wR2

wR3Tb11,b12,b13,b14,b15

b21,b22,b23,b24,b25

b31,b32,b33,b34,b35=b1

b2

b3

b4

b5Tb′=wB′=ws1

ws2

ws3

ws4

ws5Tb′11,b′12,b′13,b′14,b′15

b′21,b′22,b′23,b′24,b′25

b′31,b′32,b′33,b′34,b′35

b′41,b′42,b′43,b′44,b′45

b′51,b′52,b′53,b′54,b′55=b′1

b′2

b′3

b′4

b′5Tb″=wMB″=wM1

wM2

wM3Tb″11,b″12,b″13,b″14,b″15

b″21,b″22,b″23,b″24,b″25

b″31,b″32,b″33,b″34,b″35=b″1

b″2

b″3

b″4

b″5T

P=wPP=[wP1]T[p11,p12,p13,p14,p15]=[p1,p2,p3,p4,p5]

(3)三级模糊综合评判

根据上面计算得到的b、b′、b″、p构造准则层一中的隶属矩阵C:

C=b

b′

b″

p=b1b2b3b4b5

b′1b′2b′3b′4b′5

b″1b″2b″3b″4b″5

p1p2p3p4p5

由上节计算的准则层一的各个指标的权重集合W和本节计算的隶属矩阵C通过模糊运算得到准则层一的各个指标对评语集合的隶属向量,即总的评判结果:

C′=WC=wR

wS

wM

wPTb1b2b3b4b5

b′1b′2b′3b′4b′5

b″1b″2b″3b″4b″5

p1p2p3p4p5=C′1

C′2

C′3

C′4

C′5T

2.6 评价结果的综合判定和解析

因为C′仍然是一个5维的向量,若再给定评价等级论域中各评价标准的分值(假如“优秀”、“良好”、“中等”、“差”的分值分别为100、80、70和60,则可得到该评分的列向量X,计算Q=C′×X,即可得出综合评分值,及其相应的评估等级。

3 结 语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在数字图书馆绩效评价中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实施步骤,此方法简单易行,使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者对数字图书馆进行绩效评价时可以直接采纳。数字图书馆的绩效评价是一个涉及众多复杂因素的系统工程,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共同促进我国数字图书馆事业的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咏梅.从研究走向实践的国外数字图书馆绩效评估[J].新世纪图书馆,2005,(1):75-77.

[2]刘炜,楼向英,张春景.数字图书馆评估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7,(5):21-24.

[3]潘江波.信息资源测度中指标权重的确定[J].统计与决策,2007,(24):169-171.

[4]周艳美,李伟华.改进模糊层次分析法及其对任务方案的评价[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5):212-214,245.

[5]朱庆华,陈铭.信息分析基础、方法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02-215.

[6]张吉军.模糊一致判断矩阵3种排序方法的比较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3,(11):1370-1372.

[7]杨惠珍,康凤举,李俊.基于模糊AHP的系统仿真可信度评估方法[J].计算机仿真,2003,(8):43-45.

[8]蒋国瑞,李阳.应用AHP法确定咨询公司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指标权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7):172-174.

[9]颜光华,李建伟.知识管理绩效评价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1,(6):26-29.

[10]邱若娟,梁工谦.企业知识管理绩效评价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06,(7):43-45.

[11]康志强,冯夏庭,周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可拓学理论在地下洞室岩体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10):3687-3693.

作者:赵丽梅 张庆普

图书馆绩效评价论文 篇3: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

摘 要:结合图书馆的特点,运用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思想,从远景、财务、顾客、员工学习与成长、内部流程等5个方面构建图书馆绩效评价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图书馆绩效评价新模型,以期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价;使命

绩效评价是指组织运用一定的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为实现其绩效目标,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安排预算的执行结果所采取的综合性评价方法。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发生了变化,他们对图书馆的要求越来越多。因此,图书馆应围绕服务对象需求的变化而重构绩效评价体系。

一、图书馆绩效评价现状

图书馆的绩效评价始于20世纪50—60年代,侧重于对馆舍、设备、馆藏、读者等图书馆资源输入的评价。在20世纪70—80年代,侧重于对诸如服务项目数量、开放时间长短、阅览人数多少、管理系统的完善程度、文献流通率高低等图书馆服务成效的评价。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效益为评价重心。常用的评价方法包括:投入评估法、作业流程评估法、任务评估法、职业标准评估法、系统评估法、CIPP评估法、综合评估法、标竿分析法等方法。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针对图书馆质量评价于1998年公布了ISO 11620信息与文献—图书馆绩效指标标准,其绩效指标分为3类,计29项,具体包括:读者感知类(user perception)指标、读者服务类(public services)指标和技术服务类(technical services)指标。在这个标准中,对每一项指标的名称、设置目的、应用范围、具体定义、计算方法、影响指标的解释和因素、该指标的出处、该指标的相关指标等都有详尽的描述。该标准的颁布使得图书馆的绩效评价由藏书的测度转向对图书利用率的评价,进而转向到对服务有效性的评价,表明图书馆绩效评价内涵不断扩大和测度重点转移,由对内评价转向对用户满意度的评价。

我国国家图书馆在2001年开始着手建立《国家图书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该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分5大部分:资源部分、基础业务工作部分、业务研究部分、管理部分、读者服务部分。这一评估指标体系在评估理念上以效益为评估目标,以读者服务为重点,追求投入与产出效果,按照“投入—运行—产出”的逻辑模式设计,将资源、基础业务、业务研究、管理、读者服务依次排列。可见,图书馆在绩效评价测量上更加细化结构层次和指标内容,侧重于量化指标,从而便于操作和界定。但这些评价方法未必完全适应当前图书馆的新情况,有必要创新图书馆评价体系。

二、 基于平衡计分卡模型的绩效评价指标构建

(一)基于平衡计分卡模型的绩效评价指标构建的指导思想

平衡计分卡是绩效评价中的一种新方法,主要适用于对部门的团队考核。其核心思想是通过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及学习与发展4个方面的指标之间的相互驱动的因果关系展现组织的战略轨迹,实现绩效考核—绩效改进以及战略实施—战略修正的战略目标过程。它把绩效考核的地位上升到组织的战略层面,使之成为组织战略的实施工具。

在进行图书馆绩效评价的时候,可以引入平衡计分卡从5个维度出发设计评价指标。在具体应用时,应结合图书馆的特点作相应的修正。第一,内部流程和学习成长指标成为重要的完成图书馆使命的导向指标。在应用于图书馆的绩效评价过程中,平衡计分卡可以以图书馆的使命为基础,并将各种衡量方法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它既包括财务指标,也包括内部业务流程指标、读者服务指标、员工学习与成长指标。第二,财务指标由结果性的指标转化为成本指标,成为图书馆完成使命的原因性指标和隐性指标,而读者满意度等指标在此得以提升。第三,在进行评价过程中,根据不同权重的设置,既可以侧重于用户满意度的评价,也可以兼顾其他指标的评价;既可以对图书馆的服务有效性进行评价,也可以对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进行评价。

(二)远景指标

对于图书馆,其平衡计分卡的模型设置有一定的变化。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资源,因此,图书馆的远景不以财务的成功与否作为主要的衡量判断基础,而是将其是否达成其成立的崇高使命,视为其成功与否的判断基础。基于此,图书馆的平衡计分卡模型需加入远景指标。其基本的要求是:满足读者信息需求、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实行完善的服务流程。

(三) 财务指标

图书馆不需要像企业那样将财务维度放在顶端,将其视为企业成功与否的判断依据,但是,财务维度是图书馆其他一切业务活动和读者服务活动的基础,如何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服务或以最高效率提供服务,是图书馆所需要关注的问题。

财务指标可以设计成以下几个指标:(1)文献增长率:反映年度的文献增长情况,包括各种电子资源的增长情况。(2)设备购置增长率:反映每年度购置现代化设备的增长状况。(3)设备折旧率:反映每年度设备的折旧情况。(4)设备使用率:反映年度的设备使用率和完好率。(5)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支出:反映每年度图书馆对其员工培训、继续教育支出情况。

(四)读者指标

在图书馆平衡计分卡模型中,读者就是顾客,顾客指标可以理解成读者服务指标。图书馆为实现其使命与远景指标,其关注的焦点必然是读者以及如何满足读者需要。

读者服务指标包括下列几个指标:(1)读者满意度:反映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程度,这在平衡计分卡中分值应该是比较大的一个因素。包括读者对图书馆的服务设施、服务方式、服务人员、服务效果的满意程度。(2)读者流量:反映年度使用图书馆资源的读者人数。(3)文献流通率:反映年度图书馆文献资源被读者使用和借阅的频次。(4)信息保障率:反映能够满足读者信息需求的程度。

(五)员工学习与成长指标

员工的学习与成长反映了图书馆的成长潜力和发展潜力,员工的学习与成长是图书馆完成其目标、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学习与成长指标包括:(1)业务研究:包括图书馆的研究课题和具体业务工作研究,图书馆参加的国内外学术会议、同行交流,图书馆员发表的文章和研究报告等。(2)业务培训:衡量图书馆员工的知识更新速度和内容。(3)继续教育:反映图书馆对其员工派出学习、进修、访问、交流等。(4)学术交流:反映图书馆参加的国内外学术会议、同行研讨等

(六) 内部流程指标

内部流程是引领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图书馆的内部流程评价指标由读者的价值理念所驱动,内部流程设计是否科学决定能否增加为读者服务的可能性。平衡计分卡中内部流程的设计既要考虑到图书馆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性地开拓新的服务模式,又要考虑到如何针对读者需要满足各种文献信息服务要求的过程。图书馆在内部业务流程设计中要求图书馆的工作重心发生转变,从重藏轻用转变到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创造全新的信息产品,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内部流程指标包括:(1)文献采购效率:反映图书馆从图书订单到采购登录完成的时间。(2)文献采购质量:反映图书馆所采购文献的质量指标,用好、中、差来表示。(3)文献加工效率:反映图书从文献加工到典藏所持续的时间。(4)事务处理效率:衡量财务、人事等各种事务处理的效率。(5)图书期刊排架整齐程度:图书、期刊等排架的整齐是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工作,是让读者提高服务效果满意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图书馆绩效评价模型

图书馆平衡计分卡模型是以上5个指标的综合应用。其中,财务指标是输入部分(原因),而读者服务指标是输出部分(结果)。在这个模型之中,财务指标由在企业中的结果性的指标而转化为成本性指标,成为实现组织使命的原因性指标。图书馆通过购买文献(包括电子资源)、购买设备、合理利用图书馆的资金,从而使财务资源最大化利用;员工学习与成长指标成为图书馆平衡计分卡的基础,图书馆通过业务学习、业务培训、继续教育、业务交流来培养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内部业务流程指标成为引领图书馆发展的导向性指标,图书馆的业务工作发展水平要靠内部业务流程指标来进行衡量,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好坏其业务发展水平是关键;读者服务指标是这一模型的结果性指标,也是完成图书馆使命的重要衡量指标。图书馆不是营利性组织,其主要工作目的是通过一定的财务资源作为基础,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作为保障,精细的业务流程作为导向,从而为读者提供信息资源。所以,读者指标是图书馆平衡计分卡中的结果性指标。

总之,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图书馆绩效评价模型以远景为中心,以财务、读者服务、员工学习与成长和业务流程为四个视角。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还需要探讨,如指标如何量化、权重如何确定,需要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进一步细化,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目前,使用评估指标数值权重确定并运用管理数学的方法进行计算是在一些论文谈到的比较多的用法。平衡计分卡在图书馆绩效管理中应用,更关注非财务指标,加强对读者服务、内部业务流程和员工学习与成长的考核。相信图书馆绩效评价中平衡计分卡的引入将大大提高图书馆工作效率,使其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琛.应用于图书馆绩效评价的平衡计分卡模型分析[J].图书馆学刊,2009,(11):38-40.

[2] 潘寅生.图书馆绩效评估简论[J].图书馆论坛,2006,(6):56-61.

[3] 乔东枝.论平衡计分卡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图书馆论坛,2007,(3):45-49.

[4] 罗伯特 S 卡普兰,戴维 P 诺顿,等.综合记分卡——一种革命性的评估和管理系统[M].王丙飞,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5] 周军兰.平衡计分卡在图书馆中的应用[J].图书情报工作,2004,(6):32-36.[责任编辑 高惠琦]

作者:张坤玲

上一篇:房地产公允价值论文下一篇:中学生礼仪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