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绩效评价的农业科技论文

2022-04-27

关于绩效评价的农业科技论文 篇1:

促进江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政策研究

摘 要:江苏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全面部署。财政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着力,依托项目支撑,推动融合发展,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一是强化思想认识。深入学习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的要求,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定位。二是加强资金整合力度。创新投入方式,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前提,民间资本共同参与的投资服务体系,撬动社会资本,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有力资金保障。三是完善多元化资金整合投入。梳理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投入,着力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城镇化质量带动和促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打造宜居宜业生态环境。

关键词:江苏 乡村振兴战略 财政政策

一、前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有关要求,切实提升财政政策乡村振兴效率和水平,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进行农村加大财政对其县域特色、支柱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积极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资金投放结构,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乡村振兴多元投入格局。健全财政支农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明确和强化各级政府“三农”投入责任,财政支出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推进财政支农资金统筹使用,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加快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江苏省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按照统筹整合的思路,深入推进简政放权,规范项目资金管理,着力加强重大投资政策创设、重大建设规划编制、重大工程项目实施,创新农业农村投融资体制机制,推动建立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格局,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文献综述

刘克刚等(2005)指出,农业投资管理的基本状况、特点、作用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是投资渠道分散和重复投资问题、投资缺位和错位问题、项目建设投资与事业费不配套问题、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改革和完善中央农业项目投资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建议。主要包括转变观念,突出投资决策和项目监管两个重点;由易到难,逐步形成统一的农业投资管理体制;划分事权,进一步明确中央农业投资重点;统筹规划,着力解决投资渠道分散及重复建设问题;健全机制,推进项目科学决策;整合投资,逐步解决固定资产投资与事业经费安排形不成合力问题等建议。谌立平和贾金荣(2010)认为,资金作为一种特殊的资源,具有引导和配置其他资源的作用,投融资体制是连接资金供给与需求的重要渠道,是影响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为加快现代农业的建设步伐,必须创新目前现代农业投融资体制。吕守明和文明涛(2013)指出整合的基本原则。一是规划引导、统筹安排。根据农业农村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整合资金性质不变、安排渠道不变、监督管理不变的原则,整合支农资金和项目,现统筹安排,通力协作。二是集中财力、优化结构。打破行业、区域和部门分割,整合各级财政支农资金,发挥项目资金的聚集优势,优化投资结构,形成引导效应,集中支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支撑带动作用大的重点项目。三是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围绕优势产业,选择一批对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支撑有力、带动力强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区域,集中投入,全力支持,做到投资一项、见效一项。四是创新机制、提高效益。按照扶持政策不变、资金来源渠道不变、单位资金管理权限不变的要求,创新投入机制,确保各项惠农政策落实到农村,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五是强化监管、追踪问效。强化对项目工程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价体系,确保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三、财政政策支持下农业投资整合研究分析

农业投入的增加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意义重大,而加强资金的使用效率以促进政策目标的实现更为重要。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绝对规模上,从2014年的172.39亿元到2018年的168.42亿元,财政三农支出总量近年都是平稳的投入,特别是在2017年,财政三农支出规模大幅度上升。

近年来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已经成为VC(风险投资)/PE(私募股权投资)投资新热点,基于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农业产业规模的增长态势将长期持续。同时,在国家拉动内需战略及国民消费支出增長带来的消费升级驱动下,从表2中可以看出整个农业产品市场规模将长期呈增长趋势。目前农业产业投资价值正逐渐得到投资者认可,农业投资规模正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各产业基金的出现,有助于农业企业引入专业化PE机构进行战略扩张,有利于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整合。

江苏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系统化的思维丰富完善改革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措施,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持续深化农村改革,不断改善农村民生,推动乡村振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表3中可以看出,从2014年的14958元到2018年的20845元,江苏省农民可支配收入每年都呈现递增的趋势。

综合上述,利用相关分析探讨财政三农支出和农民可支配收入、现代农业VC/PE投资和农民可支配收入、财政三农支出和现代农业VC/PE投资三者之间的关系。如表4所示:

根据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重点是聚焦三农问题,指出“要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落实和完善扶持政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鼓励发展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从表4中财政三农支出与现代农业VC/PE投资相关系数是-0.5261,说明随着消费市场的扩张和农业科技进步,国内农产品价值与附加值的深度挖掘和产业价值链的延伸与扩张为PE/VC提供广阔的投资平台,特别是在诸如高端食品消费市场、农业电商、种业、冷链物流、物联网等领域,资本的加入为新商业模式的探索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通过投后培育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提供企业管理和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技术性支持。但实证结果显示两者之间的整合力度互补性只有50%左右,从大背景来看,农业投资整合仍有待加强。财政三农支出与农民可支配收入相关系数是0.3646,说明增加财政“三农支出是增加农民收入进而促进农村消费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在新形势下加大对农村、农民、农业的有效科学投入,对三农的补助扶持可以直接增加农民的收入,也有助于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善和效率的提高。现代农业VC/PE投资农民可支配收入相关系数是-0.8924,说明现代农业的痛点之一是农业生产的分散化。现阶段中国农业生产仍然以家庭承包的小农经济为主,区域分散、集中化程度低、规模效应小,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等条件存在差异,导致在生产环节的成本较高,也造成了信息传达、技术普及和质量控制方面的困难。这一生产流通模式是造成农业利润偏低,尤其是农产品生产端利润低的主要原因。造成生产分散的原因是现有的农业土地流转制度妨碍集约化、规模化的实现,进而阻碍农业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农民收入的提升。

四、思路与建议

(一)提高对农业综合开发作用的认识

持续提高对农业综合开发作用的认识农业综合开发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准则,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才是实现全面小康生活目标的农民的期许。要进一步深化对农业综合开发作用和地位的认识,充分发挥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新阶段,继续大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对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国家财政政策应加大对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整合力度

要加大地方财政政策的资金整合力度。农业综合开发是各级政府共同的目标。要将农业综合开发地方财政政策配套资金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将年初预算统筹充分考虑,同时预算计划优先得到保证,使农业综合开发地方财政政策配套资金的投入依法稳定成长。

(三)积极引导多元化资金整合投入合力开发

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要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加大招商引资的强度,采取补贴、贴息、有偿扶持等多元形式,吸引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工商资本、外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增强农业综合开发“饼”。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坚持市场行为机制,按市场经济规律调整,通过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环境,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示范带动,有计划、有重点地引进投资者,实现优劣势互补,培育主导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实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克刚,宋微,王振泽.(2005).改革和完善中央农业投资管理体制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86.

[2]谌立平,贾金荣.(2010).论现代农业投融资机制的创新[J],江西社会科学,2010(6).

[3]吕守明,文明涛.(2013).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策论,农村经营管理[J],2013(3).

〔吴政仲,宿迁学院商学院。陶境峰(通讯作者),泰国博仁大学中国东盟学院〕

作者:吴政仲 陶境峰

关于绩效评价的农业科技论文 篇2:

《决策与信息》2018年总目录


理论前沿

关于学术发展和学者成长的几点思考/沈壮海(1)10

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与担当/马 敏(1)24

社会科学强省建设的三个着力点/问青松(1)28

提升政治站位 加强责任担当 提高服务能力

/贺 励,贺子君(1)34

利用學会平台,为湖北新发展作出新贡献/黄金火(1)38

推动绿色发展需要观念更新与科技开发互动

/刘贤明(2)31

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对人类的贡献

—— 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王克群,史书铄(2)41

国家治理的协商民主之维:践行模式与梗阻破解

/魏崇辉(2)48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对出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吴子明(2)54

和而不同:规则理性语境下党规与国法/吴延溢(4)22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看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篇章

/杜世雄,李宝艳(4)31

马克思民生观开启美好生活之源/熊友华,魏 颖(6)36

论“现代性”的基本特征及其伦理价值

/任 娜,朱必法(6)45

江汉关人事体制研究/吴成国,张 宁(7)73

论科学知识的性别建构与理性反思

—— 基于女性主义的视角/吉维维,刘 钒(7)82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程序化建设/赵振宇(8)26

美国宪法修正案概说/赵宇哲(8)33

从差等之爱、博爱主义到人类“共同体”

—— 社会主义友善观的比较解读/燕连福,李晓利(8)48

中国对不结盟运动的态度及其变化(1961-1991)

—— 以《人民日报》为中心的考察

/高志平,程 晶,魏楚楚(9)10

社会主义敬业价值观的培育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薛玉清,吴东华,何汉斌(9)21

论自然中心主义价值观与可持续发展

/杨海军,何书雯(11)56

特别策划: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笔谈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推动蔡甸“追转超”“绿色崛起”

/刘子清(1)42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挺起蔡甸经济社会发展脊梁

/彭巧娣(1)45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查国振(1)47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 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胡素文(1)49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孙远松(1)50

高水平推进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建设/马仁钊(1)52

用新思想发掘新动力 开创平安蔡甸建设新局面

/李 坚(1)53

学深悟透十九大精神 推动组织工作新发展/曾昳军(1)56

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位/姚晓华(1)58

努力开创蔡甸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史玉菡(1)60
本刊特稿

列宁灌输理论视阈下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官翠娥,丁梦瑶(1)62

“核心素养”与我的素质、智慧教育观/王和平(1)69

文科硕士研究生应用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杨海军,王书琪(1)77

以变应变:关于中国未来教育的思考与对策/袁振国(2)10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的“面南战略”决策

/田子渝(2)20

胡耀邦党风建设思想的逻辑起点、内涵及其当代价值

/何祥林,孙冲亚(4)10

被誉为“新隆中对”的治国建议

—— 读《胡耀邦文选》的一则回顾/沈宝祥(4)18
区域经济

差异发展、区域开放与带状整合

—— 加快湖北城镇发展的历史社会学思考/周德钧(1)85

PPP模式的宜昌实践及启示

/李灯强,陈莉莉,管志鹏(1)96

规范湖北区域性PPP二级市场的政策建议

/过文俊,李灯强,陈莉莉(4)59

西藏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发展探析/尹经纬,刘 刚(4)65

基于金融支持武汉城市圈现代制造业结构优化的效应研究

/于 敏,黄 喆(6)53

县域经济发展新趋势/肖玉明(6)64
争 鸣

教师和助学:教与不教/刘 葳(1)100

再论“教育”行业应改名

—— 兼复翟晋玉先生的商榷/雷祯孝,雷 霆(1)105

十月革命为什么是对的/张伟伟(4)105

俄罗斯人的“苏联情结”/胡银银,曾 空(4)117
精准扶贫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之认定及解困对策

/朱现平,邓 锐(1)113

强化科技成果转化 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

/刘司可(1)120

精准扶贫中社会力量融合及其实施途径/黄玉斌(4)74

山区小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

—— 以山东省东平县为例/孙向文(4)81
智库研究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打造新型高端智库平台

/李山虎(1)125

“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智库国际影响力提升策略研究

/栗宁远,付 传(3)91

高校智库建设的兴起、问题与逻辑回归/刘文霞(3)101

高校新型智库治理与营运/李 刚(11)37

兰德智库如何应对真相衰落现象

—— 迈克尔·里奇和詹妮弗·卡瓦纳访谈

/兰德智库编辑团队 整理 陶 涛,海嘉伦 译(11)46
决策思维

移动互联时代的思维发展取向

—— 兼议审辩式思维/谢小庆(2)59

老年人的跨期决策行为

—— 基于社会情绪选择理论的分析

/尹述飞,李 添,胡 雪(2)68

招商引资工作应注意的三个问题/刘彦明(2)76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何传新(2)84

身份与意识

—— 兼议国人民族性的虚弱与光芒/陆 洋(3)69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孟 媛,刘纯明,李青嵩(3)76

政府助推区域特色文化产业

—— 以甘肃省定西市建设“陇中特色文化大市”为例

/燕姝澐(3)85

档案信息与决策的关系及其特点

/王艳明,熊宇珊,韩 丹(11)10

沈宝祥回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二三事/沈宝祥(11)22

论大数据的科学特性及其决策学意义

/王子迎,高乐田(11)29
城市管理

沈祝三与近代武汉/李 力(2)88

上海律师公会与近代社会组织治理/李严成(2)95
教育管理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析

—— 以黄冈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为例/蔡 潇(2)105

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档案的困境与路径研究

/熊 威(2)112

面向实训课程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梅 冉(2)120

新高考与走班制教学之分类分层探析/杨志明(3)109

我国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问题与政策选择

/陈慧玲,陈岳堂(3)118

高校预算绩效评价探讨

—— 以H大学为例/王源智,朱 爽,冯 浩(6)88

网络教学平台:内涵、特征及创新发展路径/胡 婕(6)98

高等教育市场化棘轮效应:历史审视与现实反思

/谢家建,梅雄杰(6)108

高校教育伦理问题初探/陶文佳(6)119

提升高职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鲁 捷(7)118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尚玉芬(7)123

特别策划:扎紧制度的笼子 —— 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专题研究

论党章中“党员条件”变化反映中共历史转变

/李斌雄,肖政军(3)10

论新形势下党员的党性修养/江传月,郑康洁(3)20

苏共中央监察委员会的演变及启示论析/龚先庆(3)27

党内不能有“政治码头”/王厚明(3)36
决策案例

灵感点燃了创业的火种

—— 雷军创业之路的教育路径分析/刘道玉(3)39

“奔向新世纪”中的天地人

—— “楚天都市报‘奔向新世纪’迎春长跑活动”决策始末

/蔡华东(3)45

京津冀科技资源空间布局与研发成果转化

/周桂荣,杨亚军(3)49

青少年违法犯罪及预防体系构建

—— 基于河南的考察/李 磊(3)59

美国税制改革决策机制及其现实启示/许建标(4)89

三农问题之农民收入的区域差异/陈光军(4)96

推进湖北省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的思考和建议

/马 莉(6)75

惩戒权之经济罚博弈论研究/问清泓(6)80

赵之龙弘光朝政治活动考述

—— 兼论乙酉之变后赵之龙的境遇

/曾育荣,廖章荣(9)116

人民网是如何“摸着石头过河”的?/蒋亚平(9)123
管理思想研究

广西黄姚古镇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程 洪,潘 豪(4)38

文化视野中的英汉新词对比研究(2010-2015)

/谢蕊婷,刘柯兰(4)48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专辑

道路决定命运

—— 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轨迹

/田子渝(5)10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初步结合

—— 从《共产党宣言》的全译到中国共产党纲领的制定

/曾成贵(5)20

马克思主义在湖北武汉地区的早期传播/李良明(5)27

习近平对马克思关于共产党人理想信念思想的豐富与发展

/管仕廷,司努力(5)38

新时代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解

——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鲁长安,吕 丹(5)46

陈望道对马克思主义的领悟、传播和践行

/郭群英,徐文卓(5)57

将实现理想社会与完成当前任务统一起来

—— 读《共产党宣言》/俞良早(5)65

根据新的实践与时俱进地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 读《共产党宣言》的启示/吕薇洲(5)70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的政治哲学思想

—— 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而作

/余卫东,田婧曦(5)75

青年马克思的奋斗及其当代启示/倪 霞(5)83

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经验

/曾银慧,黎 启(5)9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播特点及启示/韩玉霞(5)99

马克思现代化理论的新时代意义/尚晶晶(5)105

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正思想/欧庭宇(5)112

马克思的英名和事业永存

——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黄开华(5)118
决策与传播

新闻工作中的问题导向和科学精神/赵振宇(6)10

环境传播中“议程设置”理论的创意应用

/余艳波,方 畅(6)16

新闻工作者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 以《楚天都市报》赴渝解救传销大学生为例

/蔡华东(6)29

论“风险社会”环境传播的媒体功能/郭小平(7)55

环保公益广告视觉传播力的建构/何海涛(7)66

“杨小运报道”中的新闻发现力

—— 从新闻现象深入发掘新闻传播价值/彭光超(8)10

微信公众平台中环境议题的传播效果

—— 以突发性环境议题为例/雷 童,纪 莉(8)15

融媒体时代主持人转型策略/王 丽,鲁 颖(9)71

广播电视媒体廉政建设之我见/卢传才,王东风(10)107

角力与共融:媒介变局中当代文学传播新态势

/李燕群,高 羿(10)114

区域性广电媒体人才队伍建设的困境与供给侧优化

/桑 珊,张 雷(10)121

增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效果的对策建议/杨 威(12)40

构建新时代湖北电影新型价值形象

—— 湖北电影改革开放40年发展探析

/彭砚芳,李 忠,李 杨(12)45
乡村振兴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 促进湖北农业再上新台阶

/梅学书,高 洁,黄 璨,赵清强(7)10

乡镇政府职能与村民自治的良性博弈

—— 以恩施州黄金洞乡麻柳溪村为例

/王建国,周 乾(7)27

三位一体:重庆市巫溪县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甘明生(8)74

振兴乡村的关键是振兴中国精神

—— 梁漱溟新中国文化之路的当代意义/廖晓义(9)29

农业信息化背景下湖北特色农产品发展探究

/ 汤德森,何 沛(9)44

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发展困境研究

/蔡红生,周 银(10)44

关于乡村振兴战略几个问题的探讨/肖玉明(11)66

以“大建大美”为契机,提高农村医养结合服务水平

—— 以温州市为例/陈春柳(12)108

提升湖北省现代农业科技体系协同创新绩效的对策建议

/王维薇,李 平(12)114
纪念改革开放40年

思想解放的春天

—— 回忆40年前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沈宝祥(7)38

解放思想再出发/黄正平(7)47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与时俱进

/任大立,唐 岚(8)58

中国文化开放40年的基本经验/郑自立(8)66

改革开放40年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研究/李斌雄(10)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土地征收法变迁及展望

/邹爱华,徐迅(10)30

经济管理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刘金堂(7)89

当前形势下保护和支持企业家的若干建议

/李灯强,陈莉莉(7)98
公共管理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坚持常态化和制度化

/田祚雄,李四明,周金娥(7)103

台湾青年在大陆创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郭金元,陈志霞(7)111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纪律建设的问题及建议

—— 基于湖北三镇的调查/曹 阳,高翔莲,黄少成(8)98

湖北省社会科学类社会组织发展现状研究/陈 思(9)89

功能区整体托管行政区的体制创新与融合路径

—— 基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的调研分析

/储著斌(9)97

政府购买服务:创新公租房运营管理模式/王 晶(10)94

湖北省工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李 睿,杨 柯(10)100

武汉等城市人才竞争政策比较分析及政策建议

/陳莉莉,李灯强(11)105

信息社会背景下农民工的信息人际网络与影响因素

/梁 辉(11)110

重温邓小平人口理论/刘启珍,严梅福(12)59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发展40年/艾 笋(12)68

地方生态环境治理困境及其破解/王秀红,李婉芊(12)81
经济热点

湖北图书发行业现状与对策

—— 基于全国行业视域

/姚瑞卿,曹子郁,许 洁,方 卿(8)81

大学生体育用品消费影响因素探析

—— 以武汉高校大学生为例/姚 远,朱必法(8)91

构建武汉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新动能/叶 楠(9)53

中国对转型经济体投资的经济风险评估及防范

—— 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程云洁,武 杰(9)60

我国养老保险“三支柱”建设的系统性思考/张 锐(10)86

“数字丝绸之路”相关概念与发展脉络

/刘玉书,刘玉文(11)78

新型城镇化中被征地农民再就业影响因素研究

——以广东、湖南、广西为例

/江维国,李立清,周贤君(12)87
教育决策

红色文化资源育人之路径分析

—— 以湖北高校为例/严雄飞,严 徐,雷 莉(8)104

依托红色文化推进高校育人工作新发展

/刘 翔,潘丰文(8)111

高校思政課生活化“嵌入式”教学法探究

/赵 雪,白 臣,曹甜甜(8)115

科学化的县级教育行政决策/张新平(9)77

学生主观幸福感的促进策略

—— 来自霍耐特承认理论的启示/常秀芹,秦丽华(9)81

新时代“双一流”建设高校境外办学的探索与思考

/刘晓黎(10)54

新时代教师核心素养的转变与重塑

/李木洲,李晴雯(10)60

创新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孙晓敏,孙友祥(10)70

美国高校教师教学咨询服务机制初探/宋洁绚(11)85

新高考改革背景下中学实施“走班制”的审思

/张丽丽,张继明(11)92

新时代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新路径/黎大有(11)100

中小学研学旅行评价体系建设研究/胡向东(12)10

我国民办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中的问题研究

/郭秀兰(12)19

基于OBE理念的《计量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

/万冰魂,周恩德,李雪涛(12)26

乡村留守儿童的体验教育干预与机制构建

—— 基于湖北农村留守儿童师资生态调研的实证研究

/吴延清,张燕萍(12)32
企业聚焦

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创新效应和影响因素分析

/冯朝军,谢佳佳(8)120

加强武汉市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思考

/李春洋,李翠军(9)108

“晋商”的商业实践与现代“商业文明”构建/张道文(10)78

大学生“双创”样板:武汉“众创空间”调查

/吴 非,董实忠(12)9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

用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观”指导实践

/叶翔凤,杨 擘(12)52
哲学与决策

康德关于鉴赏判断普遍性的论述及其对领导决策的启示

/谭 秋,李科林(12)119
书 评

许白昊研究的扛鼎之作

—— 评曾成贵新著《鹃血忠魂:许白昊》/张继才(3)125

以高端智库成果服务于制度治党

—— 《扎紧制度的笼子: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的重大发展研究》读后感

/曾成贵(4)124

“实现中国梦”战略构想对经典作家理论的发展

—— 《经典作家探索理想社会与实现中国梦》简评

/叶剑锋(6)125

马克思主义给中国带来光明的前景

——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著作选集》出版感言

/肖 甡(11)119

关于绩效评价的农业科技论文 篇3: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满意度评价:逻辑与框架

【关键词】 财政支出; 绩效评价; 满意度; 逻辑; 框架

一、引言

政府绩效是行政管理学科领域研究的节点,基本涵盖了政府管理的关键问题。政府绩效评估是政府管理决策、业务流程再造与机构职能转变的有效抓手,近年来成为学术界和实践界的热点。2018年9月25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提出要“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公众评判法、标杆管理法等,提高绩效评估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满意度评价正是公众评判法的主要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由此可见,人民群众满意度是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出发点,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

然而,从我国各省份公布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来看,服务对象满意度的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在实践中存在研究对象不全面和不匹配、技术手段不成熟、结果应用不充分等问题,无法客观、公正、科学、真实地反映该项指标的实际价值,且现有的相关规定和研究对解决上述问题帮助有限。因此,研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满意度指标和测评方法能有效回应现实需要,为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和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提供参考。

二、文献综述

早期学者呼吁把满意度评价作为政府绩效的重要组成部分。徐友浩、吴延兵[ 1 ]提出要采用顾客满意度来评估政府绩效;彭国甫[ 2 ]认为政府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应包含公众满意度,它是政府内部管理指标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江易华[ 3 ]认为具有主观性和模糊性的公众满意度构成了公共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的软指标;尤建新、王波[ 4 ]认为评估政府绩效主要看它满足了多少社会和公众的需要,政府的公共服务被公众所接受是政府有绩效的必要条件;刘旭涛、孙迎春[ 5 ]认为强调公民满意度评价使政府部门明确了对上级和人民负责、真正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宗旨。

学者亦对政府部门如何应用公众满意度进行了研究。徐邦友[ 6 ]认为行政绩效评价应将满意度作为最终尺度,并指出了满意度评价的相关关系;米子川、高岳[ 7 ]对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指标权重分布和量化等进行了剖析;俞明南等[ 8 ]对如何将满意度评价体系引入政府部门做了探讨,并声明建立完善的满意度反馈系统和监督机制的重要性;尤建新等[ 9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四级指标体系结构,其中将公众满意度作为一级指标和最终的测评指标,并具体化为对政府工作的认同感;朱国玮等[ 10 ]借鉴美国公共部门满意测评模型,对我国政府部门开展满意度评价的适应性、工作要点和评价体系等提出相应见解;吴建南、庄秋爽[ 11 ]从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在公共部门的应用中得到启发,对构建我国政府部门公众满意度评价体系提出建议,包括加强法律法规的约束、有层次性地设计指标、准确划分顾客群、恰当选择评价机构和加强政务公开力度等;郑方辉、吴轶[ 12 ]将公众对政府的评价归纳为政府形象、公众期望、公众感知质量、公众满意、公众抱怨5个方面,又将每一个方面划分为4个层级。

综观前人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政府绩效中的满意度评价已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满意度评价内涵的界定、必要性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由于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满意度评价还未形成一套完整的总体框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虽借鉴了国外学者及政府的经验,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满意度评价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三、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满意度评价的基本逻辑

(一)財政支出绩效评价中满意度评价的历史逻辑

通过查找满意度评价的代表性事件和国家层面对绩效支出满意度的各项规定,可将满意度评价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萌芽期(1998—2004年)

我国从1998年开始出现“公民评议政府”的活动,可视作将满意度引入政府绩效评价的开端。例如1998年沈阳市组织的“市民评议政府”、1999年珠海市组织的“万人评政府”、2000年邯郸市的“市民评议政府及部门问卷调查活动”和广州市的“市民评政府形象”活动、2001年辽源市的“万名市民评议政府活动”、2002年温州市市民对“48个市级机关部门满意度测评调查”和邵阳市的“优化环境综合测评”、2003年北京市的“市民评议政府”活动、2004年底西安市的“网民热议西安发展十大教训”活动等[ 13-14 ]。这些活动的开展对政府工作作风的转变、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的提升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阶段也产生了“甘肃模式”“青岛模式”“广东试验”等[ 15-16 ],引入了“外部评价”这一模式,且均覆盖主客观两方面的评价。同时,满意度评价还导入法治政府绩效评价和财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中。这一阶段是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价的开端,是地方政府的探索,但中央未出具统一的文件或规定。根据吴建南、庄秋爽[ 11 ]的研究,该阶段暴露了公众对评价对象和指标了解有限、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难以保证、地方政府对评价组织与实施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不足、评价结果重在考核本身而非绩效的改善等问题,使得这些活动的信度和效度均受到一定影响。

2.探索期(2005—2010年)

2005年,财政部印发《中央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考评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公众评价法是指对无法直接用指标计量其效果的支出,通过专家评估、公众问卷及抽样调查,对各项绩效考评内容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并根据分值考评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的考评方法。此后,财政部先后印发一系列文件,分别选择科技、金融、农业、卫生、教育等领域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试点工作[ 17 ]。根据财政部网站的《预算管理改革三十年回顾》一文可知,截止到2008年,中央共对108个项目进行了绩效评价试点工作,涵盖了74个部门和20多亿元专项资金。这一时期,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满意度评价处在探索和测试阶段,仍存在参与评价的专家数量不足、部分评价指标设计或分值赋予不够合理、问卷设计不够科学、抽样调查样本覆盖面不够广等缺陷。

3.发展期(2011—2017年)

社会满意度是政府绩效的重要体现。2011年,财政部发布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将项目决策、项目管理和项目绩效设定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维度,其中,项目绩效又可进一步细化为项目产出和项目效果等二级指标,项目效果又可进一步细化为服务对象满意度等三级指标[ 18 ]。2013年,财政部发布《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标体系框架》(财预〔2013〕53号)文件,将财政项目绩效评价的维度参考建议为项目投入、项目过程、项目产出、项目效果四个维度。项目效果二级指标为项目效益,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是项目效益的三级指标之一[ 19-20 ]。随着第三方评价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绩效评价当中,行业协会对业务流程的规范化也更加看重。2014年,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制定了《财政支出(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操作指引(试行)》(中评协〔2014〕70号),为评估机构进行绩效评价提供了指标参考框架,其中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仍作为项目结果细化的三级指标之一。2016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了《会计师事务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业务指引》(会协〔2016〕10号),将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作为评价效益性时的考虑因素之一[ 21 ]。这一阶段,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满意度评价框架已基本确立,但参考框架中的部分指标属个性化指标,量化和细化较为困难,评价内容仍较为笼统,容易影响满意度评价结果的反馈。

4.完善期(2018年至今)

2018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于2018年9月25日发布。《意见》明确提出要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实施部门和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从运行成本、管理效率、履职效能、社会效应、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方面,衡量部门和单位整体及核心业务实施效果,推动提高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水平;要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强化绩效目标管理,绩效目标不仅要包括产出、成本,而且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绩效指标[ 22 ]。

从以上历史逻辑可以看出,社会公众满意度得到国家和地方的高度重视,满意度评价已成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满意度评价的制度逻辑

本文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满意度评价的定位及作用、维度来分析和展现其制度逻辑。

1.定位及作用

《意见》指出“绩效目标不仅要包括产出、成本,还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绩效指标”[ 22 ]。

《意見》说明了财政专项资金的核心内涵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财政支出的成效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受益是政府进行相关决策时所遵循的宗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满意度评价反映了公众对财政支出成效的真实看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定量和定性地对政府是否真正遵循了这一宗旨进行评价,可以作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满意度评价环节的总体定位。具体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细化。

第一,公民赋予政府公共权力,政府的行为必须站在公众的角度、以公众的需求为基础。企业投资绩效评价是从企业自身投资活动角度出发,以投资行为所带来的效益和效率水平为基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和企业投资绩效评价所站角度和出发点有所差异。根据《意见》可知,只有体现公共价值的绩效才能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得到支持。也就是说,政府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不仅要分析政府的政策、行为和产出,更重要的是还要分析“政府的决策、行为和结果是社会和公民需要的吗”这一根本问题。而企业投资绩效评价更多地考虑“投资活动是否为企业带来实际收益”这一问题。满意度评价让公民直接参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过程,让政府直观地了解到财政支出的成效是否是公民所需要的,有利于政府监督有关部门是否积极和及时地回应公众的合理诉求,真正让政府绩效管理和评价工作受到公共价值的约束。同时,满意度评价通过让公民参政议政的方式加深对政府绩效的理解,有利于增加公民对政府的信任,使公民在内心产生对政府的忠诚感。

第二,满意度评价引导公民广泛参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而企业投资绩效评价通常是请企业高层管理者或专业的第三方机构来进行,企业中低层员工较难参与。满意度评价让财政支出更加民主与透明,有利于政府强化为民理财意识。满意度评价是对财政支出绩效的外部监管,把为人民服务当作财政支出的目标,强调社会公众是委托方,政府是受托方的定位,有利于政府坚定不移地遵循花钱必问效的理财观念,强化为民理财意识。财政支出以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为追求,公众满意度即是衡量这一民主性追求的落地指标。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满意度评价,产生了许多积极的作用,具体可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政府满足公众的真实需求,企业投资绩效评价则有利于其实现资产增值、价值提升的需求。政府工作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配合的前提是从公众的真实需求出发,深入了解其需求结构,发现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与公众需求及期望之间的误差,认识到自身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满意度评价为政府检验自身满足公众需求的能力提供了便利,使政府能通过评价的过程、结果和意见反馈等深入了解公众的真实需求和需求特征,从而提高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及质量,更好地满足公众的需求和期望[ 19 ]。

第二,体现了政府人本主义理念,企业投资绩效评价则体现了企业科学监管的理念。人本主义理念要求政府在执行财政支出项目时需要重视服务接受者(即公众)的反馈。财政资金主要来源于公众缴纳的税款,因此公众有资格参与财政支出的供给决策,更有权利对财政支出的绩效与价值进行评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满意度评价是民主政治内涵的集中体现,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中树立了以公众为本的理念,体现了为人民服务、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政治本质,对政府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质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拉近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树立良好的形象、增强人民群众对其的信任感和忠诚感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满意度评价,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

第三,有利于优化政府内部绩效评估制度,而企业投资绩效评价有利于企业优化战略控制和战略管理。政府内部绩效评估对象仅限于上级管理机构和人员,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机制,评估主体单一,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满意度评价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将其纳入政府绩效评估主体的范畴,对政府的工作起到外部监管和倒逼的作用,有利于弥补内部固有机制的缺陷,保障政府财政资金绩效评估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2.维度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满意度评价具体来说可从以下五个维度来理解。

第一,公共价值维度。公民赋予公共权力给公共部门,因此政府的行为必须以公众的需求为基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需要遵循这样一个宗旨:公众满意是评价的最终标准,评价组织及主体的安排、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评价方法的选择和采用,均要满足公众的需求,体现公众参与导向。公众参与绩效评价中的满意度评价不仅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政府绩效评价不可或缺的一环。

第二,评价对象维度。财政支出绩效满意度评价的评价对象是全体社会公众,反映的是公众对政府财政支出所产生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等)有所感知和体验后,对比内心的期望值最终得出对政府工作成效的满意程度。

第三,财政支出价值体现维度。公众参与绩效评价并普遍感到满意能充分体现财政支出的价值。政府运用财政资金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具有公共性特征,故社会公众势必要成为绩效评价的主体,这是政府工作合理性与合法性的体现。绩效评价可以让公众感觉到他们的反馈能影响政府的工作,并能帮助完善不足之处,付出获得了积极的响应与回报,加深了对公共部门的信任感与忠诚度。因此,公众参与的满意度评价是绩效评价的出发点,也是其落脚点。

第四,评价内容和标准维度。财政支出的目标没有盈利性和交易性,更多地体现为公共性和为人民群众做实事、谋福利。绩效评价是对政府工作传统评价方式内容的拓展和体系的优化,其覆盖和强调了事前、事中及事后的各个层面。传统的评价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过分重项目的立项,轻项目的实际质量、效益和公众的反映,导致评价过程浮于形式,部分官员甚至在评价过程中只考虑是否影响自身的仕途和升迁而让评价工作草草走个过场,直接后果就是行政成本和资源的浪费,严重来说就是滋生了腐败。以满意度为导向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有一整套规范的流程和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对于评价内容和标准均有明确、细化的规定,克服了传统评价方式的弊端。

第五,评价结果维度。公共财政是财政资金的来源,公众是其使用的授权人或委托人,因此为了体现社会公平性,要让公众的意见决定财政资金支出的可行性。如果绩效评价缺乏公众的参与,则公共部门的行为很可能因缺乏外部监管而扩大自己的权力范围,出现滥用权力等情况,影响公众的切身利益。如此看来,以满意度评价为导向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除了作为一种技术方法体系外,更重要的是作为一项问责机制,评价的结果能以公众的民意来约束政府的行为,使其合理地行使权力。

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满意度评价实施存在的问题

(一)调查对象不全面、不匹配

满意度的调查对象是财政支出专项资金项目的利益相关群体,即受益者或受害者。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融合了多种因素,其调查对象具备多样性,且对象之间有时会站在相对的立场,有部分利益方面的冲突。就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实行的现状来看,在满意度的抽样调查中,对利益群体因素考虑得不够周全。例如,在专项资金满意度评价中,调查问卷设置了有关行业认知和期待财政支出带来何种成效的题目,却存在多数调查对象分属利益相对阵营的情况,容易导致调查结果两极分化,对最终绩效评价结论的得出造成不利影响。此外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调查对象的参与意识和意愿不强。对部分公众来说,过去并未或很少听说过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满意度评价,对其了解程度十分有限,因此可能不愿参与评价或随意评价;或是出于成本收益的考量,部分公众认为参与满意度评价所获得的收益小于其付出的时间、精力成本,进而参与欲望不高,对评价活动表现出事不关己、不闻不问的态度。这些对满意度评价的顺利开展均造成阻碍。以上海市“2018年交通行业社会满意度指数测评”项目为例,在1 470份有效问卷中,9.78%的被调查群众对项目不太了解,1.81%的群众对项目几乎不了解,0.17%的群众完全不知道该项目。二是部分公众参与满意度评价的知识和能力水平有限。由于公众受教育的程度不同,各群体之间的知识文化水平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例如,农民群体中仍有相当数量的半文盲或文盲存在,低层次的文化水平使该类群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价活动较困难和吃力,但政府有许多如扶贫、脱贫、建设美丽乡村的财政支出专项资金项目,在满意度评价的调查对象选择上难以绕开农民群体这一直接的受众群体。以福建省长汀县2019年度“旧村复垦(含空心房改造)”项目为例,满意度的调查对象几乎都是农民群体,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表示对调查问卷中的问题一知半解。三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同时各省市政府信息的公开程度仍不是很高,导致公众较难掌握被评价财政支出专项全方位、具体详细的信息,对专项财政资金支出的实际情况、使用方法、产出和效益等无法深入了解,难以理解评价的指标体系,在评价时容易产生较大偏差。如根据《中国城市数字治理报告(2020)》,可得出目前城市数字治理水平部分城市表现突出,但整体仍然偏低的结论。在针对45个城市居民的数字生活满意度问卷调查中,群众对政府在数字行政服务、数字公共服务、数字生活服务等信息公开维度方面的表现总体来说没有达到预期。

(二)技术手段不成熟

通过查阅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省、广东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等省市公开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发现各省市满意度调查问卷的问题大都是“您对项目是否了解”“针对专项资金,您对资金投入的及时性、针对性,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资金使用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满意”“您认为专项资金使用所取得的主要成绩是什么”“如果以百分制来评价该项目,您的评分是多少”等较为笼统的问题。财政支出绩效满意度评价的技术手段当前还不成熟,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是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仍不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财政支出绩效满意度评价体系不仅要有定量的衡量,还要有定性的评价;不仅能有效地评价财政支出带来的成效,还能兼顾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感受;不仅能方便当前绩效评价工作的开展,还能对日后绩效的改进起到参考和指导作用。当前,一套得到各地认可的财政支出绩效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还未形成,各地常用的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还存在例如客观性的定量指标和主观性的定性指标比例不均、指标设计较为随意和局限、不能突出重点等不同程度的缺陷,财政支出绩效满意度测评指标体系仍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

二是政府服务的特殊性增加了准确衡量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满意度的难度。政府服务具有公共性,使绩效评价的目标更加多元化,从而使确定满意度评价的指标显得更加困难。不同的利益主体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如何选择、选择哪些有代表性的并与绝大多数群体利益相关的指标并非易事,而政府的信息无法做到完全透明、公开,因此公众可能由于某些信息的缺失无法了解到财政支出的全过程,在此情况下进行的满意度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可采用程度就要大打折扣,将对绩效评价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有些政府服务的效益很难或不能进行具体的量化,公众大多依赖自身的主观判断和认识来进行评价,这就导致满意度评价的准确性缺乏保障。因此,怎样把无形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进行有形的量化和精确的衡量,是满意度评价的一大技术难关。

(三)结果应用不充分

财政支出绩效满意度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和评价专项资金支出带来的效果,对政府的工作起到监督和倒逼的作用,使政府工作得到改进和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政府的忠诚感和信任感。当下我国大多数公众对财政支出绩效满意度评价还不够重视,监督政府工作的意识不够强,他们往往会把满意度评价当成一项任务来完成,认为评价后对自身的利益并未有什么关联或影响,行使公民对政府评价这项权利过于被动。如此,他们在应付完满意度评价活动后对评价结果往往并不关心,也不会继续积极地跟进和关注评价结果的实际应用。在财政支出满意度评价的调查过程中,公众大多只是配合调查人员的工作,对于评价的内容、结果和结果带来的影响鲜有关心。此外,当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中满意度评价的涉及面、所占的比重均较小,未对评价结果进行充分的应用,更多只是对相关工作成效起到参考作用,对职能工作外的实际效益牵涉甚少,使评价工作常常“雷声大,雨点小”。各省市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服务网站大多只公示了满意度的调查结果、表明进一步提高群众满意度的决心,但对调查所暴露的问题和后续的整改措施却鲜有提及。

五、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满意度评价框架

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试图构建一个对象界定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合理、财政支出信息公开机制完善、公众积极参与的框架。

(一)调查对象界定科学

满意度的调查对象要进行筛选,尽可能选取对评价项目了解程度较高的群体,提高调查结果的可采纳性。满意度调查对象覆盖层面广,包含公众和各下级部门,同时均匀涵盖该专项资金的各个利益群体,避免只涉及小部分群众、多数对象阵营对立的情况出现,从而使调查结果具有代表性和参考性。此外,满意度评价过程中专家和大众缺一不可。部分触及专业化领域的财政支出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家来参与评价,例如“专项资金的针对性”“资金使用的合规性”等专业性较强的评价指标需要参考专家的意见。其他例如“资金投入的及时性”“资金的社会效益”等指标则需要大众通过对专项资金的期望、是否满足需求、使用带来的直观切身感受来进行直接评价。

(二)评价指标体系合理

合理的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至关重要。首先,指标体系的设计遵循系统性、全面性、可比性、定性与定量指标兼具、比例均衡、分值赋予合理的原则,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体现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其次,评价指标的设计适当依靠专家、专业第三方机构、中介等的力量,对指标体系的设计提出中立的、专业的、有建设性的意见,保障其科学性和客观性。再次,评价指标的设计符合指向明确、具体细化的要求,指标设置要能够清晰地体现绩效目标,指标解释要通俗易懂,让调查对象易于理解。对于一些难以具体量化的评价指标,尽可能使其相对量化,可以对比实际完成值和绩效目标值之间的差距,采取扣分的方式进行评价。此外,充分考虑公众的要求,倾听公众的心声,公开向社会征集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让公众真正参与到政府的绩效评价活动中来。最后,适当加大满意度指标在整个绩效评价指标中的权重,突显其重要性,更加充分地反映民意,折射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加强满意度评价的结果运用,真正让满意度评价起到监督和倒逼改善政府工作的作用。

(三)财政支出信息公开机制完善

政府应加大对公众公开财政支出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工作透明度,接受各个群体的监督。政府对信息公开的标准、公布的时间、公布的流程、公布的渠道等尽可能予以明确,便于社会公众和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查看和比较。同时,相关部门应进一步优化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服务网站,让公众能更方便快捷地查询到财政专项资金的各项信息,加深对评价项目的了解,从而增强参加满意度评价的能力,激发参加评价的动力。此外,设置专门的投诉和建议平台,并在其中划分一个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版块,增加公众对政府工作表达不满或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渠道,同时配备专员及时在平台上对公众发表的内容进行回应,与公众进行互动,相关数据可以作为满意度评价的原始数据。需要注意的是,该平台可对评价者的身份设置相应的验证方式,并限制同一个人的评价次数,以此来规避无意义的重复评价和恶意评价,保证评价的质量和可采用性。

(四)公众积极参与

绩效评价的有关部门应对满意度调查问卷设计进行优化,内容与评价指标体系挂钩且充分体现出其价值,并设计如社会效益等客观指标来具体地表达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在主观指标方面,使其与客观指标形成互证互补的关系,并将其设计得简洁明了、言简意赅,让公众能迅速地抓住该专项绩效评价的核心。用心的问卷设计,能提高公众参与满意度评价的意愿。此外,政府积极引导公众参与财政支出绩效满意度评价,除了前述拓宽公众获取信息渠道的措施外,还应为公众参与评价提供多种多样的方式和途径,方便公众的参与。公众可以选择以个体或团体的形式参与评价。除了常见的填写问卷、接受访谈等方式外,还可以根据喜好选择网上评价、电话评价、现场听证会、座谈会等方式来参与评价。政府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满意度评价,并最大程度地提供相应的便利,以极大提升公众的参与热情,使公众参与财政支出绩效满意度评价制度化和常態化。

【参考文献】

[1] 徐友浩,吴延兵.顾客满意度在政府绩效评估中的运用[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325-328.

[2] 彭国甫.民众本位是政府管理创新的根本价值取向[J].学习导报,2004(4):52-53.

[3] 江易华.政府部门绩效评估初探[J].行政论坛,2005(1):21-23.

[4] 尤建新,王波.基于公众价值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模式[J].中国行政管理,2005(12):41-44.

[5] 刘旭涛,孙迎春.政府绩效管理:经验、问题與改进[J].行政管理改革,2010(12):61-65.

[6] 徐邦友.试析政府绩效评估的新取向[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0(3):77-82.

[7] 米子川,高岳.公众满意度测量指标体系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4(4):70-73.

[8] 俞明南,王艳耘,张彦聪.顾客满意度在政府服务中的应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4):109-112.

[9] 尤建新,邵鲁宁,杨淼.公众满意理念及公众满意度评价[J].上海管理科学,2004(2):59-61.

[10] 朱国玮,黄珺,汪浩.公共部门公众满意度测评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4(6):42-45.

[11] 吴建南,庄秋爽.测量公众心中的绩效:顾客满意度指数在公共部门的分析应用[J].管理评论,2005(5):53-57.

[12] 郑方辉,吴轶.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中的公众满意度调查[J].市场研究,2007(3):25-29.

[13] 吴建南,庄秋爽.“自下而上”评价政府绩效探索:“公民评议政府”的得失分析[J].理论与改革,2004(5):69-71.

[14] 包国宪,曹西安.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价的回顾与模式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4-39.

[15] 郑方辉.第三方评价地方政府整体绩效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市、县两级政府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08(5):13-17.

[16] 郑方辉,陈佃慧.政府绩效视野下的广州BRT项目评价[J].华东经济管理,2011,25(4):114-118.

[17] 杨睿.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结果运用研究[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8] 邝艳华.广东省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研究[D].广东:中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19] 高新华,李莹,张倩.农业科研单位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优化研究:基于S单位水果体系项目绩效管理的分析和研究[J].农业科技管理,2016,35(1):36-39.

[20] 陈丽琴,李琛.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调查研究:以S市公交运营补贴项目绩效评价为例[J].甘肃高师学报,2017,22(6):87-91.

[21] 赵文燕.我国县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成果应用研究[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22] 卞大亮.基于公众满意度评价的政府绩效管理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作者:黄振胜 陈正彬

上一篇:金融危机贸易保障研究论文下一篇: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原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