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城市文化探讨论文

2022-04-20

【摘要】益阳市以“益山益水、益美益阳、益村益品”为核心的乡村发展新模式打造了具有特色的益阳新农村建设新地标,也推动了农村集旅游、服务与新型农业经济为一体的发展。将新农村的特色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可彰显扶贫的价值,进而高效地解决“三农”问题。文章就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并结合益阳特色旅游内容进行分析,以期为新农村发展提供建议。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益阳城市文化探讨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益阳城市文化探讨论文 篇1:

户外广告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及对策

摘 要:户外广告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现象,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益阳市户外广告现状进行调研,从城市形象建设的角度,对益阳市户外广告的设计、规划、管理等做了具体分析和研究,探讨户外广告对益阳城市形象的影响,提出建议。

关键词:户外广告;城市形象;合理规划;全面设计

一 益阳市区户外广告现状

益阳市目前的户外广告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还是停留在量的增加,缺乏质的提高。从整体来看,益阳市的户外广告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其艺术性不足。在一些公共活动场所,如城市广场、公交车站候车亭、火车站周边的户外广告,样式陈旧,形式单一,广告内容也较为随意,不利于益阳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宣传;益阳市户外广告媒体中数量最大的店面广告牌,存在着很多质量低、内容差、形式杂、发布乱的现象,尤其是在一些非主干道路的商店集中密布区域,店面广告牌在造型、色彩、材料、规格上都不统一,杂乱无章,堆砌现象严重,内容与形式单一,设置规格杂乱,与周边环境及建筑不协调,严重影响了所在区域的形象。

同时,益阳市的户外广告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监督。一些地段为了户外广告的设置,而不惜砍伐道路两旁的树木,严重破坏了城市的绿化;因为缺乏统一规范,户外广告随意设置的现象比比皆是,甚至一些机关部门的门楼、高层建筑的屋顶也布满了各种各样的户外广告[1],遮挡或损害了建筑立面形象;一些墙面、交通护栏、电线杆、路灯杆、指路牌上布满了形形色色的城市“牛皮癣”广告,缺乏经常性地清洁维护,损害市民的视觉感受。

二 发挥户外广告优势,提升益阳城市形象

1. 合理规划

(1)集中展示区

集中展示区是指从城市规划和经济发展需要出发,并对其城市功能进行充分考虑的基础上划分出来的可以集中进行广告发布的地段和辐射区域。主要指繁华的商业区域和交通主干道。所涉及的区域及路段主要包括益阳商业步行街及其周边、桃花仑路、康复路、益阳大道、龙洲路等。

繁华的商业区域是城市主要的商品交易集中场所,交通主干道担负着城区的主要交通功能。商业步行街是益阳市繁华的商业区;桃花仑路是市中心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商务于一体的商业文化交通干道;龙洲路—益阳大道是集商务、商业、金融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主干道;康复路是集购物、休闲、餐饮、文化、商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交通要道。在这些区域,商业气氛极其浓厚,人流量和车流量大,受众集中,适宜发布户外广告,广告效果较好。因此可以作为重点区域,较集中的设置户外广告,完成商业诉求目的,满足城市功能需要,展现益阳银城风采。

(2)禁设区

禁设区是指禁止设置各类商业广告的城市区域和以此为中心辐射一定范围的周边临近区域。所涉及区域主要包括党政机关所在地,包括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所在区域,各级派出所、公安部门区域,各级区政府及政法机关等,文物保护单位、科研机构、特型建筑、优秀历史建筑或遗留物、学校教学楼、影响居民正常生活或可能危及安全的建筑物和设施,以及市人民政府规定禁止设置广告的其它城市绿地、景观设施等区域或载体。

这些区域或行使政府管理职能,或在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文化、提升城市品位、展现城市形象等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机关、文物保护单位、科研机构、学校、名胜古迹、博物馆等均需要和谐统一的纯净环境,各种商业性广告与本区域的职能特征或倡导的价值目标和追求不符,应禁止设置。政府公告及公益广告不在此限制之列,但公益广告数量也不宜过多,以免扰乱受众视线,致使相关单位的职能性质不明晰,破坏城市整体形象。

2. 全面设计

(1)公共设施户外广告规划与设计要求

公共设施户外广告通过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可以体现对人们生存环境的关怀,包括自然风景、公共绿地、广场、道路和休憩空间等。户外广告不仅可以通过其面积、色彩、造型、轮廓、材质同周围公共设施在和谐有序的搭配中产生美感,还可以以其丰富的形式,充分与城市的公共设施相结合,增强户外广告与公共设施实用性的配合,倡导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使户外广告更好地赋予我们生存的空间以生命和情感,加强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益阳作为一个生态宜居的地级市,其公共设施户外广告的设置应更加积极地进行科学规划和利用,公共设施广告的设置可多选择有科技含量的形式或材料,更多地运用一些新型技术,比如电动广告、LED技术、GPRS技术等,这些技术能给受众更新奇的冲击感,同时增强城市的品味和档次,提升大众的眼界。

(2)户外广告中益阳的城市文化体现

户外广告中需要融入地域文化因素,进行文化设计,就是要根据地方文化传统和文化发展趋向以及人们的行为心理、环境功能等进行广告设计,使人们增强城市的认同感和依赖感,增强城市的文化凝聚力,促进城市精神文化的发展。

益阳的代表形象有黑茶、竹子、荷花等,可以作为益阳的标志性或是主流形象。这些形象应该更多地被用于户外广告设计中,设计者需要深刻体会和挖掘益阳城市文化的精髓和时代特征,恰当地表现出益阳的人文精神,使作品符合时代精神和城市精神。目前益阳的户外公益广告数量较少,可以把公益广告和商业推广结合起来,如充分借助电子屏幕、滚动灯箱等新型户外媒体,以公益广告为主,交替出现公益广告和商业广告的内容,达到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双赢的效果,提高公益广告的社会文化功能,加强城市文化精神对群众的文化感染功能,激发人们的高尚情操,促使城市文化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维护城市的稳定发展。

三 结论

今天,户外广告在美化城市环境,展示城市经济,传播城市文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2]。户外广告不仅装扮着益阳城市外观形象,而且是益阳城市外观形象的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益阳的城市形象。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益阳户外广告内容的创意和创新,完善益阳户外广告的监管规制,是益阳市政府和益阳社会各界共同面临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谢春林.户外广告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及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4):77-79.

[2]周鸿.浅谈户外广告对城市形象的影响[J].学习月刊,2007,(16):28-29.

作者简介:段知力(1977-),男,湖南益阳人,湖南城市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广告学研究。本文系2010年湖南省社科联科研立项课题《户外广告对城市形象影响的研究—结合益阳市户外广告现状研究其对城市形象的影响》阶段性成果。

作者:段知力

益阳城市文化探讨论文 篇2: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探析

【摘 要】益阳市以“益山益水、益美益阳、益村益品”为核心的乡村发展新模式打造了具有特色的益阳新农村建设新地标,也推动了农村集旅游、服务与新型农业经济为一体的发展。将新农村的特色与生态旅游相结合,可彰显扶贫的价值,进而高效地解决“三农”问题。文章就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进行探索,并结合益阳特色旅游内容进行分析,以期为新农村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旅游;策略

0 引言

为了运用新型产业模式带动农村贫困问题得到解决,需要构建以乡村背景为核心,并充分彰显生态、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魅力,进而促进生态、农业、旅游业的深层整合。同时,需要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重视教育与生态的有效结合,体现城市的特色,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实质性发展。

1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是核心

互动型旅游的建设核心应以经济发展为基本,并在构成中拓展精准的“城市-乡村”发展战略,进而在过程中体验生态的内涵。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对环境进行全面细化的调研,要以城市的森林覆盖率出发,并将生态旅游建设在以经济稳定发展为核心的基础上。在建设过程中,要将益阳市的地方文化融入生态旅游的建设当中,进而实现度假与绿色的巧妙结合,并彰显特色旅游的生命力。

2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的成效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模式的构建,促使益阳市旅游业的发展得到明确的目标导向,也间接实现了扶贫的内涵,提高了旅游业的品质。系统的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模式的拓展实践取得了良好成效。

首先,打造了不同星级的旅游景点。截至2017年11月,益阳市打造了诸多服务性景点,包括五星景点2个、四星景点4个。实现了乡村旅游品质的提升。

其次,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的有效互动,有助于实现农村管理和服务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包括在过程中拓展了节日期间的监管力度,促使乡村旅游业的安全问题得到保障。同时,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工作拥有系统的管理、运营制度,为安全管理提供了支撑。

再次,在益阳市生态旅游的建设过程中,有关部门拓展了美丽乡村的意义,并在过程中制定了系统的规划,实现了乡村污染问题的整治,包括对厕所设施的改进、對垃圾的集中管理、对污水的治理、对农业环境的保护等。由此拓展了农业的发展空间,也为农业产业增添了新型魅力,进而拓展了交通、民宿、农产品的联合发展,为内涵式旅游提供了战略方法。同时,生态旅游的发展促使农村污水问题得到解决,并在此过程中建设了绿化景区,提高了农村人口对生态农村建设的认识,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最后,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的发展促使诸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引入,为推进扶贫工作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进而将工作重心逐步转变为具有现代管理、经营的农业发展当中。同时,依据政府部门对人员的激励措施,实现了生态旅游的创意型发展,实现了多元型商贸、品牌、餐饮的有效联合,进而为生态建设提供了互动内容。

3 益阳市生态型旅游新村开发存在的问题

3.1 规划目标不统一

由于益阳市对生态旅游新村的发展规划起步相对较晚,特别是发展目标不协调,进而导致赫山区、安化区、桃江县等区域的发展规划不统一。如相关部门未对区域内的环境特色和核心优势作出细化探索,从而使区域性区、县优势没有得到良好体现。另外,投资策略的不完善也导致旅游新村的发展中建筑风格和装饰风格大同小异,严重脱离了益阳市乡村运营的本质。此外,益阳市旅游新村的数量在稳步上升,但也出现了投资不集中、发展不全面、配套不完善的实际情况。如要形成配套齐全的生态旅游型农村示范点还需要在互动模式上下功夫。

3.2 管理体系不健全

由于益阳市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的定位不清晰,特别是规划起点和规划目标较低,导致生态旅游的发展仍然以“采摘、钓鱼、饮食”的传统农家乐为主,缺乏规范性的旅游设施的构建,严重导致管理核心定位不清晰的现象发生。同时,诸多配套设施的拓展仍局限于表面,导致旅游内涵建设不全面,也使产业链的发展导向不清晰。缺乏特色的生态乡村的建设,给游客带来旅游服务和旅游功能不强的体验。另外,对于新村的建设多出于农民自主的开发,而农民对生态的价值认知不清晰,存在多方面的协调性问题。因此,有必要构建系统的管理体系以约束旅游新村的发展,体现生态旅游的意义。

4 推动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的策略

4.1 打造特色景区

(1)系统规划。特色景区的打造需要政府部门的系统规划,并依据环境、农业、生态功能进行有效整合。进而实现益阳市农村的经济发展内容以经济发展为出发点的生态旅游业的建设。同时,政府部门需要在基础中进行环境调研,及时了解益阳市区(县)的文化、环境特色,并将多元化的城市特色融入景区的实际规划当中,包括竹文化、茶文化、湘黔文化、三国文化的拓展,进而实现差异性的文化旅游内涵的发展。

(2)特色文化。政府部门应基于不同的环境特色和地区资源进行多元化的整合,促使发展模式得到深化整合。第一,要结合地域的优势,将茶文化融入生态旅游的发展当中,如安化县的安化云上茶旅文化园、湖南华莱叶子湾黑茶产业园的拓展,促使消费者进行茶旅文化的观摩,并在过程中了解安化县的茶元素。第二,要结合历史元素进行湖南文化的拓展,如赫山区的云峰第一庄、高新区的山乡巨变第一村的拓展,进而促使消费者能够通过新农村生态的体验了解特色的湖南文化内涵。第三,要将特色文化与服务产业有效整合,拓展不同的活动到新农村的发展内涵中,并提供多元化的服务功能,促使环境资源和文化资源实现功能转化。如茶马古道、景区骑马的活动设施,进而实现娱乐项目的产业多元化。第四,要保护地区的原有生态元素,特别是要有效地控制新农村建设的城市固化倾向,进而实现生态平衡的有效保护。第五,要提高养生、医疗元素在生态旅游的建设中的地位,进而实现产业的系统升级,帮助消费者能够深化体验不同特色的自然原貌特征,推动农业、旅游业的经济效益提升。

4.2 打造特色品牌

管理部门应基于城市建设拓展不同的生态、自然的品牌特色,进而实现地区文化的意识融入至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因此,要进行多元化特色推广,进而实现民俗与乡土特色的深层协同。在建设过程中,要树立品牌的标签,尽可能保证民族风情的全面体现,进而实现新农村艺术和文化的有效协调。同时,要重视对环境内涵的探索,并以当地环境出发拓展不同产业链的全旅游模式的生态旅游。首先,要拓展湘黔文化的建筑风格与服务设施,进而实现墙体、道路、百里画廊的“湖南文化特征”。其次,要在不同的庄园中进行茶文化产业发展的操作流程,包括与采摘、精制、筛选、展示的过程,并引导农民在操作中将乡土歌曲融入实際操作当中,优化消费者的体验。最后,要控制景点人口流量,实现景点生态、设施的功能性得到全面的保证,实现农业、旅游业的多元化整合。

4.3 提升服务理念

管理人员要不断对旅游业的服务进行拓展,并要求景区工作人员在系统的培训过程中实现技术整合,并充分贯彻在以服务为核心的生态旅游型产业当中。首先,在系统的培训过程中,要拓展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规范操作意识、卫生文明的服务意识,进而实现服务人员的素质得到全面化的提升。其次,要求服务人员参加有关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进行淘汰与选拔,进而提高生态旅游的营销内涵。最后,需要政府部门进行资源、资金的有效拓展,为产业的设施建设、人员培训模式提供资金支持,促使生态旅游业能够切合于创新型科技水平的发展,这样对“三农”问题、扶贫问题的改善也有积极意义。

5 结语

新农村的建设需要将多元化的城市文化内容融入旅游业的发展当中,进而实现第三产业带动第一产业。同时,需要在过程中不断拓展,实现特色型生态旅游模式的建设,促进新农村建设取得实质性发展。因此,要从城市环境出发,将旅游资源进行深层拓展,促使新农村的生态、经济效益有效提高,体现城市的内涵。

参 考 文 献

[1]宋冬梅.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构建[J/OL].http://epub.cqvip.com/articledetail.aspx?id=1-

000000382291,2016-08-15.

[2]朱东国,熊鹏.社区参与视角的红色旅游开发与新农村建设互动模式研究——以韶山为例[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6,32(2):125-131.

[3]胡秋媛.新农村建设与乡村生态旅游互动发展模式探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8):200.

[4]杨红,张红,李永臣.旅游度假型新农村住区生态化发展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16(3):55-57.

[5]卢小琴.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互动关系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3(3):76-78,4.

[6]董军龙.发展休闲旅游农业 加快新农村建设[J].现代农村科技,2017(1):93-94.

作者:张海雁

益阳城市文化探讨论文 篇3:

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调查报告

摘 要:非遗文化产业化已成为非遗保护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通过考察和调研,发现湖南非遗资源优厚,部分非遗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基础,但也存在非遗产业化不平衡、非遗地域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不充分、非遗传承人才断层、非遗企业联动力不足等问题,值得广大文化工作者予以深刻思考。

关键词:湖南非遗 文化产业 发展调查

所谓非遗文化产业,是指以非遗文化资源为基础,以文化创意为核心,在技术的帮扶下,制造并销售不同种类的非遗文化产品,由此形成一定规模产业的一种行业。湖南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历史优久,文化多元,非遗资源也积极丰厚。在当前非遗文化产业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将湖南非遗项目结合时代需求予以更好地产业化运作,以进一步传承湖南的城市文化和文脉,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而在解决这一问题前,首选需要掌握湖南非遗文化产业的发展情况。

一、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化的基本状况

1.非遗数量大、样式多、分布广、独特性、价值高。

湖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截至2017年底,全省拥有联合国非遗保护项目3个,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118个,代表性传承人76位;省级非遗保护项目202个,代表性传承人247位;市级非遗保护项目837个,代表性传承人595位;县级非遗保护项目3012个,代表性传承人2231位,非遗数量相对较大。

在非遗门类上也相当齐全,如传统技艺有益阳小郁竹器、湘绣、岳州瓷器、土家锦、侗锦等;传统舞蹈有慈利县板板龙灯、城步吊龙舞,平江九龙舞等;传统体育有湖南武冈技子拳;传统美术有铜官陶器、隆回滩头年画、苗画等;传统音乐有韶山山歌;传统医药苗医药;民间文学有盘瓠传说、土家族哭嫁歌等;传统曲艺有祁阳小调;传统戏剧有张家界阳戏等,这些分布在湖南的4个市州、122县市区和2354个乡镇中,有的非遗独特性十分强烈,在别的地方根本见不到,例如土家族的“社巴日”祭祀大典中,仍然存在有原始形态的戏剧“毛古斯”的遗存,被称为原始戏剧的“活化石”,其别具一格的独特性能够为历史文化研究带来极高价值。

整体看来,湖南的非遗项目具有数量大、样式多、门类全、分布广、独特性、丰富性和价值高等诸多特点,是湖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文化支撑。

2.部分非遗已进行有效开发,产业化程度高。

在湖南省内众多的非遗项目中,已有部分非遗项目在保护、保存的基础上,进行了有效的产业化开发,如湘绣、浏阳花炮制作技艺、侗锦、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益阳小郁竹器等,这些项目形成良好的产业化、商业化基础,并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中国烟花之乡”湖南浏阳的浏陽花炮世界著名,曾内销全国各省市,外销一百多个国家,研发品种13大类三千多个,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花炮产销地。据相关资料显示,2017年上半年,浏阳花炮产值达114亿元,同比增长2.8%,在近32万浏阳花炮从业人员中,大部分来自农村,大大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作问题。除了创新花炮种类,提高科技含量减少环境污染,目前浏阳还积极打造花炮博物馆,讲述浏阳的花炮故事,传播花炮文化。

3.政府、社会积极推进发展非遗产业化。

非遗保护办法分为两种,一是抢救式保护,二是开发式保护。当前湖南各级政府及社会组织机构正不断树立开发式保护的意识,由“输血式”保护变为“造血式”保护,将非遗项目引向市场参与竞争,积极创造良好的产业化条件,不断颁布各类支持政策以大力推进非遗产业化。

2017年,在长沙市天心区政府、创谷国家广告产业园的支持下,湖南中匠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了湖南首届非遗匠人创业与创新大赛,工收到非遗传承人及匠人报名参赛项目共计三百余个,投稿者用闪亮的创意赋予传统非遗以崭新的价值。中匠公司还为匠人们举办公益的产业化训练营,邀请设计名师、产业运营专家等老师与广大匠人一起共同探讨非遗产业化之路。政府和社会企业通过举办比赛、训练营、培训班、展览等各类活动,有意识地进行非遗产业化扶持,以增强本土非遗的发展能力。

二、湖南非遗文化产业的现实问题

基于丰富的非遗资源,新时代下的湖南省内已出现文化传承与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景象,焕发新生命,但受到诸多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湖南非遗文化产业也面临许多严峻的现实问题。

1.非遗产业化不平衡。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湖南省内非遗项目面临着突出的产业化不平衡的局面,这种不平衡主要体现在方面,具体如下:

一是非遗项目产业化不平衡。湖南省内非遗产业化好的项目,正是一些传承得好、蓬勃发展的非遗项目,而在产业化上有难度的项目,同样面临着衰亡、失传的困境,无法与现代市场、与市民百姓需求形成有效匹配。例如,湖南省内各大城市组织通过举办各类传统名小吃活动,通过举办市内各大美食展,可以使常德米粉、臭豆腐、武冈卤菜、永丰辣酱、安化黑茶、十三村酱菜等走入百姓日常生活,成为市民随手可得的消费食品,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焕发新生命。但诸如沅水河畔船工劳动时唱的歌谣“沅水号子”,又或者滩头年画、民间剪纸等这些受现代文化极大冲击的非遗项目,由于企业少,通常是个人或规模较小的工作室式运营模式,产业基础薄弱,难以运用商业和产业化力量促进非遗的深入发展,在产业化方面相当困难。

二是地域间非遗产业化不平衡。非遗产业化需要强大的经济支撑,湖南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长沙板块经济最强,湘西板块经济最弱,湘东处于中间等级。总的来看,湖南省内长沙板块的城市、县城以便捷的交通、集中的人群而具有相对广阔的商业市场,大型的文化产业多集中在长沙板块的市区中,乡镇里很少见到文化产业。并且,湖南的湘西一带少数民族众多,文化积淀深厚,非遗资源丰富,但受到经济、交通、教育的限制,普遍在非遗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面临极大阻力。

三是不同民族之间非遗产业化发展不平衡。湖南有汉族、瑶族、苗族、土家族、侗族、白族、回族、维吾尔族等41个民族,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10.21%。从非遗项目上看,除了汉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等为大家所熟知的民族非遗项目外,其他民族的项目也相当丰富,比如白族的仗鼓舞、瑶族的花瑶挑花等,但这些民族的非遗形成文化产业的项目寥寥无几,甚至面临着严重的消亡趋势。

2.非遗地域文化与现代元素结合不够有机。

非遗的重要价值就在于浓烈的地域文化性,但要想为现代人所接受,必须要努力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基础上,使非遗地域文化元素与现代元素有机结合,符合现在审美要求。

以通道侗锦为例,侗锦是侗族人民的传统手工艺品,色彩艳丽,设色和谐,民族纹样奇异变幻,地域特色丰富,目前掌握织造技术的普遍是中老年妇女,这些手艺人一方面因为年纪的缘故,编织速度缓慢,另一方面不懂得何为创新,不善于在侗锦技术和艺术上做出改变,无法将侗锦与现代生活、科技融入。如此导致侗锦产品种类少,形式单一,题材老化,样式陈旧,配色单调,这种鲜亮、繁缛、厚重的艺术形式并不符合现代审美所追求的大方、简约、轻薄,与现代日常生活脱节严重,无法吸引现代人的审美目光。因此必须进行合理的创新和改良,通过改变纹样图案、色彩乃至材质等,在符合主流审美的产品中合理融入侗锦元素,使得产品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民族性。

3.非遺产业人才断层现象突出。

随着现代社会自然和城市环境的快速变化,一大部分的非遗因为手工艺及传统文化的被冲击,而找不到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逐渐失去活力,面临消失的危险。其中重要一项是非遗技艺后继乏人,失去传承发展的空间,这一点在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发展中也十分明显。

没有传承人,非遗将面临消亡的境地,何来产业发展一说?非遗传承人才之所以严重缺乏,一方面在于社会对非遗的认知度、参与度不强,使得非遗传承艺人地位不高,处于社会下层,湖南的湘绣绣娘只有在空闲时才会学习刺绣,得不到身边人的认可与尊重,自己对工作没有自豪感、认同感。另一方面,非遗技艺的学习普遍周期长,比如湖南的竹编技艺就是一门费时费力的纯手工活,培养一个成熟的篾匠至少要3年,许多竹编大师都具有三四十年的工龄,并且赚钱慢、收入低、未来成效难以预测,很难吸引年轻人主动融入。

4.非遗企业间的引导力、联合力薄弱。

非遗产业化需要依托大量已形成一定规模的非遗企业来推动发展,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好坏将大大影响非遗产业化的发展程度,目前调查发现,湖南省内非遗产业发展中,企业之间的引导力、联合力相对比较薄弱,无法合力形成大的非遗品牌,产业整合效果不尽如人意。

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曾有过辉煌的兴盛期。如今,湖南省内正大力推动湘绣产业化,湖南湘绣研究所、湖南湘绣城、沙坪湘绣一条街等都为湘绣产业化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湘绣产业现有12个注册商标,金彩霣、湘绣城、金球牌、天利牌等品牌时常可见,尽管湘绣企业已陆续成功打造了湘绣品牌,但在企业间的引导、联合方面,众多湘绣个体、私营企业还在“单打独斗”、“各自为营”,没有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联合,这使得家庭作坊式的湘绣经营方式无法得到淘汰,优良企业无法集体形成合力来共同走产业化经营、公司化运作的道路,湘绣文化品牌也无法真正形成新的产业群。调查过程中,不少专家强烈建议,湘绣企业要增强开放意识,联手壮大湘绣产业发展力量,打造世界文化产业品牌企业,使湖南湘绣更好地走出去。

结语

非遗文化产业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勤劳智慧的湖南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湖湘非遗技艺,目前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已经取得诸多成果,而挑战与困难同样存在。湖南全省上下要从整体统筹规划入手,充分利用当地优秀非遗资源,借助一系列合理政策推动,充分发挥非遗企业的联动力,将非遗资源和文化产业有机结合,为非遗文化产业开辟新道路,在打造社会效益的同时,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孔令宏.区域传统文化的保护及其产业化发展[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10(3):12-13.

[2]熊诗意.湖南通道侗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研究[D].湖南大学,2014.

[3]胡长云.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5.

[4]杨静.唐经伟.四川省凉山州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调查与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院报,2016(11).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大中专学生就业创业研究专项课题“湖南非遗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的‘传统工艺’专业大学生就业创业帮扶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16BJCY30。

作者:黄璜

上一篇: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论文下一篇:牙科材料研究现状论文